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二次加工編研成果更具有參考作用

二次加工編研成果更具有參考作用

發布時間:2022-01-27 17:09:36

1. 什麼是三次檔案編研成果

三次檔案編研成果是在一、二次檔案編研成果的基礎上,經過綜合分析而編寫出來的文獻,人們常把這類文獻稱為「情報研究」的成果,如綜述、專題述評、學科年度總結、進展報告、數據手冊等。

2. 縮微技術在檔案管理中有什麼作用

1、應用現代化技術,建立信息網路
檔案部門作為檔案信息匯集、交流的中心,應該跟上社會科學技術發展的步伐,多渠道爭取資金,積極引進計算機、縮微技術等現代化設備和技術手段,提高對檔案信息的存儲、處理、檢索能力,從而提高檔案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工作的效率。檔案部門可以通過建立檔案信息網路,打破館藏檔案的地域性、封閉性,使檔案信息資源成為一個統一的、開放的信息資源系統,真正達到檔案信息資源的共享。
2.開發室藏資源,提高利用效率
開發檔案信息要有針對性。檔案部門開發檔案信息資源必須首先了解社會的需求,要緊緊圍繞服務對象的發展規劃和工作重點進行選題,做到有的放矢。
加強檔案的編研工作。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利用者需要檔案部門快速、高效地提供多層次的檔案信息。這就要求檔案部門不僅向利用者提供原始檔案,還要根據利用者和社會的需求,提供一次加工、二次加工、多次深加工等不同層次的檔案信息。
建立完善的檢索體系,最大限度地揭示檔案信息。檔案檢索工具是記錄、報道和查找館藏檔案的手段,是管理檔案和提供利用必不可少的工具。它是充分揭示館藏內容,迅速、准確地提供檔案和檢索檔案的主要途徑。檔案部門只有編制出系統、實用、多角度、多功能的檔案檢索工具,才能縮短檔案檢索時間,提高檔案的查全率、查准率。
3、加強檔案編研工作,提高編研質量
檔案編研工作可以把檔案承載的信息從靜態轉化為動態,由傳統的服務轉化為提供綜合檔案信息的高層次服務,通過檔案信息的採集、分析、加工、整序、綜合製成檔案信息半成品,向社會提供報務,使利用者直獲得信息,縮短收集信息的時間,提高工作效率,推進各項工作的發展,它是提供檔案信息為社會報務的重要方式,是開發檔案信息資源的主要手段。加大編研工作力度,提高檔案編研水平,確立編研工作的中心地位,是促進檔案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的必然所在。
檔案編研質量對深層次開發利用檔案信息資源有著重要決定作用,加強編研工作,檔案工作者必須參與社會活動以,了解利用者檔案需求,從中確定帶有普遍性需求的編研題目,進行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實用價值的編研。下真功夫編寫出一些時時效性、特色性、專業性、實用性較強的檔案信息資料的編研成果,確保編制出適合和社會需求的編研成果,提高檔案編研成品的質量,使檔案信息增值,最大限度地滿足和各級領導決策以及廣大檔案利用者的信息需求。
4、強化服務職能,提高服務質量
為了全面開發檔案信息資源,檔案部門應運用各種服務方式,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最大限度地滿足利用者的需求。在服務態度上做到熱情主動、細致周到,善於與利用者溝通,了解利用者的需求。在服務內容上做到緊跟社會形勢,了解社會需求,及時地、有針對性地開發檔案資源,提供社會急需的高質量檔案信息。在服務形式上做到上門服務、檔案信息上網等多種形式並用。
5.實行有償服務,調動檔案信息開發利用工作人員的積極性
檔案信息開發利用工作是一項投入多、周期長、見效慢、效益大的工作。每一項檔案信息開發成果都凝結著檔案人員的辛勤勞動。檔案作為社會公益,一直靠國家有限的投入開展工作。檔案經費的缺乏,抑制了檔案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直接影響著檔案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因此,檔案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應與其創造的經濟效益掛鉤,按一定比例收取費用,增加經費投入,促使其健康發展,走以檔案養檔案的路子,使檔案信息開發工作形成良性循環。
6.加強對檔案的宣傳、提高全社會開發利用檔案信息資源的意識。
檔案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需要各級各部門的積極支持和參與,才能促進工作的開展。這就需要通過開展多種形式、多種渠道的檔案宣傳。可以通過舉辦檔案展覽、印刷宣傳資料、開展檔案信息咨詢、報道檔案工作等各種形式,廣泛地宣傳檔案的重要作用、檔案部門的職能、檔案工作的內容和基本任務。通過宣傳教育,使人們逐步了解檔案和檔案工作,熟悉檔案部門的室藏內容、利用檔案的方法等,有針對性地利用檔案。擴大檔案工作的影響,使檔案走向社會,提高和強化全社會檔案利用的意識,普及檔案知識,向社會傳遞檔案信息,吸引人們更好地利用檔案。要有重點地進行宣傳,加強室藏內容的宣傳是開發利用檔案信息資源的關鍵。宣傳檔案在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中的價值作用。為檔案信息的開發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3. 開發利用地質檔案資源之我見

楊麗蘭何雲

(雲南地礦博泰礦業有限公司,昆明650021)

摘要 針對地質檔案在開發利用工作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更新觀念、加強領導、加快數字化進程、處理好保密與利用關系、加強開發利用實例的收集總結,提高工作人員素質等措施和建議。

關鍵詞 地質檔案;開發利用

地質檔案資源是在地質勘查、地質科學研究和其他地質活動中所形成而歸檔保存的地質成果圖紙、圖表、文字材料、照片、影像等科技或技術文件材料。它是地質成果的集中體現。如何適時而有效地充分開發利用好這些地質檔案資源,為地質工作和推動地勘經濟的發展發揮重要的作用,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下面結合實際工作談點粗淺的個人看法。

1 開發利用好地質檔案資源的必要性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市場競爭將日趨激烈,地勘單位要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僅靠現有生產條件開展地質勘查(察)工作是不夠的;另一方面,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新的地方經濟建設環境必將給地質檔案資源的開發利用工作提供很多良好的發展機遇。如果積極有效地開發利用好地質檔案資源並與市場流通有機地結合起來,必將有效地在市場經濟的發展中獲得更好更大的發展空間。所以,在知識經濟的新形勢下,大力開發利用地質檔案資源,為社會各方面提供服務,應當是地勘單位及其檔案管理部門做好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務。

2 開發利用地質檔案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長期以來,廣大的檔案管理工作者守職盡責、兢兢業業,發揮管理職能作用,在保管好地質檔案、對行業內開展地質工作提供參考利用服務方面普遍都做得比較好,但向社會開發利用方面確遠遠做得不夠,致使地質檔案資源應有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發揮,應有的經濟價值得不到充分的實現。究其原因主要是存在以下問題:

2.1 陳舊落後的思想觀念不利於地質檔案資源的開發利用

有些檔案管理工作者在思想觀念上不同程度地缺乏市場經濟意識,依舊把純粹的管好檔案作為檔案工作的重點,沒有充分認識到檔案資源的潛在作用,致使地質檔案資源開發利用工作與經濟建設不相協調。

2.2 現行管理的統計口徑不適宜促進地質檔案資源的開發利用

目前的地質檔案管理中,檔案利用信息的反饋機制尚存在只重視地質檔案利用情況的簡單的數據統計,而輕視地質檔案利用後的實際經濟效益的統計的情況。比如統計口徑上只重視年內各類地質檔案的增減情況、年利用(查借閱)人次、份次、件次,而輕視了解地質檔案資源開發利用後獲得了什麼樣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2.3 片面強調保密而阻礙了地質檔案資源的開發利用

由於受傳統保密觀念的影響,目前普遍還存在著一成不變地看待地質檔案的秘密性,無視其秘密性的時效和范圍,重保輕用。由此產生的弊端是大批檔案得不到及時、全面、有效地充分利用,甚至有些很有價值的檔案長期被束之高閣。

2.4 對有效利用實例的匯集編發重視不夠影響了地質檔案資源的開發利用

有些地質檔案館(室)雖然也注重地質檔案利用信息反饋工作,收集有價值的檔案利用實例,但僅作為檔案目標管理認證和達標的應付材料,收集起來應付完畢之後就束之高閣,不匯集編發向社會宣傳,這對影響和擴大地質檔案資源的開發利用也是不利的。

2.5 編研工作跟不上影響了地質檔案資源的開發利用

由於編研工作滯後,利用單位或利用人就無法了解館(室)藏地質檔案的全面情況,就難以知道館(室)藏檔案中究竟有些什麼資料可供利用、可用程度有多高、可用價值有多大等等。

2.6 對網路化建設重視不夠影響了地質檔案資源的開發利用

最近幾年隨著電子計算機的普遍應用和科技的進步,很多單位檔案資料館(室)都配備了計算機,有的檔案館(室)也做了些著錄檢索的實際工作,但僅能供所在單位內部使用,離社會性的信息共享,在網上直接提供檢索查詢服務的要求還遠遠不夠。

3 開發利用地質檔案資源之我見

3.1 加強學習更新觀念

廣大的檔案管理工作者必須更新觀念,開闊視野,拓展服務領域,走進市場,走向社會。一是開發利用地質檔案資源,必須加強現代檔案管理、情報信息基礎理論的學習,並結合實際工作,克服「坐、等、靠」的落後思想,樹立起地質檔案開發利用創造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新觀念,把檔案資源開發利用工作真正提高到以創效益為中心的軌道上來。二是要改變傳統的檢索手段,以現代化方法取代傳統的檢索模式,主導思想上要以計算機檢索為主,加快地質檔案信息網路管理的進程,努力實現檔案信息利用途徑的轉移;三是要提高開發利用館(室)藏檔案的能力和水平,向社會提供經過編研加工後可利用的信息,以減少利用者查閱耗時的現狀,從而提高檔案館的整體形象,使其鮮明的特點和獨有的多重功能發揮得更加完善。

3.2 各級領導應高度重視開發利用工作

地質檔案資源的開發利用工作,沒有各級領導的足夠重視是難以打開局面加快步伐的。尤其是各級主管地質勘查技術工作的領導,一是他們對地質檔案資源的情況相對比較了解;二是他們接觸社會地質勘查的面比較廣、信息渠道比較寬、機會比較多。

3.3 正確認識和處理好保密與利用的關系

我們應把遵守國家保密規定和地質檔案資源的具體情況緊密結合,從工作實際出發,正確分析和鑒別地質檔案內容的現實作用和歷史作用,客觀、全面地確定地質檔案的保存價值,准確地判定它的保管期限。在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情況下,只要有利於促進經濟發展都應向社會開放利用。

3.4 以網路管理為目標加快數字化建設進程

網路化檔案管理將更有利於地質檔案資源的開發利用,與傳統檢索相比,它的最大特點是能夠通過網路迅速流動,這對管理、研究和開發利用都將沖破傳統的限制,促使檔案管理工作從檔案的保管向社會利用職能方向轉變。這就要求檔案人員既要懂得電子計算機應用技術,也要懂得進一步深化發展了的檔案學理論、原則和經過改革了的檔案管理方法與技術,這樣才能為加快實現地質檔案數字化網路建設提供充足的技術支持。

3.5 加強開發利用實例的收集和總結

衡量一個地質檔案館(室)的工作與實績,開發利用地質檔案資源的實情最能說明問題。用戶通過利用地質檔案,獲取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這就是地質檔案館(室)工作的實績體現。所以,我們應在地質檔案利用實效的收集、總結、提高上下功夫。基本做法:

(1)認真做好查借登記工作。登記時,一要認真按項目填寫不要漏項;二是對利用目的和將起到的作用及將產生的效益不可填寫得太簡單,特別是利用效益要寫得具體一點,以便事後確定有否必要進行跟蹤調查。

(2)建立用戶聯系制度。在查借地質檔案時,一般無法估計所產生的效益,而要通過實踐,才能反映出利用後的實際價值。因此,要建立用戶聯系制度,加強跟蹤調查,了解情況、徵求用戶意見,目的有二:一是掌握利用效果的第一手資料,把利用地質檔案後所產生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情況搞清楚,為編研工作打基礎;二是為改進我們的工作和服務方法,更好地為社會和用戶服務了解基本情況。

(3)對所收集到的利用信息要及時整理,一是編寫地質檔案利用效益實例;二是要總結經驗指導往後的工作和促進利用水平的提高;三是對所編寫的地質檔案利用效益實例要向社會反饋、宣傳,這樣既可進一步宣傳地質檔案的作用和價值,又可使社會各界進一步了解地質檔案,從而積極主動地來利用地質檔案資源。這比你天天空喊「地質檔案資源重要」的說服力強得多,影響力也大得多。

3.6 提高業務素質搞好編研工作

編研工作的性質和特點對編研人員的政治思想素質、知識水平和業務能力都有較高的要求。所以檔案管理人員至少應做到:一是有較高的政策理論水平,能根據本地區經濟發展的中心工作需要來確定選題,選擇材料進行加工匯編,使編研成果最大限度地發揮其地質檔案資源的作用;二是有良好的調查研究習慣,踏踏實實地坐下來翻閱各類地質檔案,查找資料,研究問題,依據本地區經濟發展要求把握材料,決定取捨;三是有開拓創新精神,能根據時代和地方經濟發展要求,將那些對當今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有益的地質檔案資源,及時地整理出來,使館(室)藏地質檔案資源在現實工作中做到充分有效地發揮作用。從發展的觀點來看,只有這樣,編研資料才容易引起地方相關部門和領導的興趣和關注,才能夠對地方經濟建設起到良好的參考作用,才能夠推動本地區的經濟發展,才能夠為開發利用好地質檔案資源獲得良好的發展機遇。

3.7 從實際出發搞好開發利用的制度建設

制度是規范管理程序和行為的規定和辦法,也是管理過程中所必須遵行的基本准則。制度定得合理、切實可行,才能有力有效地保障地質檔案的開發利用沿著正常、健康、有序發展的軌道運行。

總之,只要我們認清形勢,按上述思路和措施在工作中不斷地實踐、探索,一定能對開發利用好地質檔案資源起到積極有效的促進作用;一定能夠最大限度地開發利用地質檔案資源,使長期「沉睡」在庫房中的地質檔案「活」起來,為社會經濟建設發揮應有的作用,真正實現它應有的價值,從而轉變為地勘單位的又一市場競爭優勢。

4. 第二次工業革命中電的使用對人類有什麼意義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電的廣泛運用.

第二次工業革命
第二次工業革命 1870年以後,科學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各種新技術、新發明層出不窮,並

被迅速應用於工業生產,大大促進了經濟的發展。這就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當時,科學技術的突出發

展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即電力的廣泛應用、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的創制、新通訊手段的發明。

第二次工業革命以電力的廣泛應用為顯著特點。從19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出現了一系列電氣

發明。德國人西門子製成發電機,比利時人格拉姆發明電動機,電力開始用於帶動機器,成為補充

和取代蒸汽動力的新能源。電力工業和電器製造業迅速發展起來。人類跨入了電氣時代。

19世紀早期,人們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根據這一現象,對電作了深入的研究。在進一步完善

電學理論的同時,科學家們開始研製發電機。1866年,德國科學家西門子製成一部發電機,後來幾經

改進,逐漸完善,到19世紀70年代,實際可用的發電機問世。電動機的發明,實現了電能和機械能

的互換。隨後,電燈、電車、電鑽、電焊機等電氣產品如雨後春筍般地涌現出來。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又一重大成就是內燃機的創制和使用。19世紀七八十年代,以煤氣和汽油為

燃料的內燃機相繼誕生,以煤氣和汽油為燃料的內燃機誕生,90年代柴油機創製成功。內燃機的發

明解決了交通工具的發動機問題。1885年,德國人卡爾.本茨成功地製造了第一輛由內燃機驅動的

汽車。內燃機車、遠洋輪船、飛機等也得到迅速發展。內燃機的發明,還推動了石油開采業的發展

和石油化工工業的產生。

早期汽車

20世紀初,以內燃機為動力的飛機飛上藍天,實現了人類翱翔天空的夢想。隨著內燃機的廣泛

使用,石油的開采量和提煉技術也大大提高。1870年,全世界只生產了大約80萬噸石油,到1900年

已猛增到2000萬噸。

早期飛機

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電訊事業的發展尤為迅速。繼有線電報出現之後,電話、無線電報相繼

問世,為快速地傳遞信息提供了方便。從此,世界各地的經濟、政治和文化聯系進一步加強。

第二次工業革命同第一次工業革命相比,具有以下三個特點:首先,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

許多技術發明都來源於工匠的實踐經驗,科學和技術尚未真正結合;而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自

然科學的新發展,開始同工業生產緊密地結合起來,科學地推動生產力發展方面發揮了更為重要的

作用,它與技術的結合使第二次工業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其次,第一次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

國,重要的新機器和新生產方法主要是在英國發明的,其他國家工業革命發展相對緩慢;而第二次

工業革命幾乎同時發生在幾個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新的技術和發明超出了一國的范圍,其規模更

加廣泛,發展也比較迅速。第三,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時,有些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如日本尚未完成

第一次工業革命,對它們來說,兩次工業革命是交叉進行的。它們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技

術成果,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新技術,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速度也比較快。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275396.htm

5. 什麼叫一次文獻,二次文獻,三次文獻、相互之間有什麼關系舉例說明

關系:一次文獻為原始文獻,二次文獻對一次文獻進行加工整理後的產物。三次文獻是對有關的一次文獻、二次文獻進行廣泛深入的分析研究之後綜合概括而成的產物。

1、一次文獻

又稱原始文獻,是情報學中的一種主要文獻,指以作者本人的工作經驗、觀察或者實際研究成果為依據而創作的具有一定發明創造和一定新見解的原始文獻,如期刊論文、研究報告、專利說明書、會議論文、學位論文、技術標准等。

2、二次文獻

二次文獻是對一次文獻進行加工整理後產生的一類文獻,如書目、題錄、簡介、文摘等檢索工具。

3、三次文獻

是在一、二次文獻的基礎上,經過綜合分析而編寫出來的文獻,人們常把這類文獻稱為「情報研究」的成果,如綜述、專題述評、學科年度總結、進展報告、數據手冊等。

(5)二次加工編研成果更具有參考作用擴展閱讀:

文獻特徵

最主要的是根據載體把其分為印刷型、縮微型、機讀型和聲像型。

(1)印刷型:是文獻的最基本方式,包括鉛印、油印、膠印、石印等各種資料。優點查可直接、方便地閱讀。

(2)縮微型:是以感光材料為載體的文獻,又可分為縮微膠卷和縮微平片,優點是體積小、便於保存、轉移和傳遞。但閱讀時須用閱讀器。

(3)計算機閱讀型:是一種最新形式的載體。它主要通過編碼和程序設計,把文獻變成符號和機器語言,輸入計算機,存儲在磁帶或磁碟上,閱讀時,再由計算機輸出,它能存儲大量情報。近年來出現的電子圖書即屬於這種類型。

(4)聲像型:又稱直感型或視聽型,是以聲音和圖像形式記錄在載體上的文獻,如唱片、錄音帶、錄像帶、科技電影、幻燈片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一次文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三次文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二次文獻

6. 負責檔案管理的同仁,能否告訴我什麼叫做編研材料

一次加工的編研材料是指將單位職能活動中形成的原始文件(一般是原始文件的重份文件),或者原始文件的復製件匯集裝訂起來,形成的一種匯編材料。如《發文匯集》、《專題匯編》、《技術標准匯編》等。
一次加工的編研材料的特點是利用原始文件或原始文件的復製件匯編形成的,基本保持檔案原貌,編輯相對簡單,主要起到依據的作用。

二次加工的編研材料是通過摘錄、縮編、剪輯檔案內容,並按照一定的要求重新組織整理,形成的概要性、介紹性材料。二次加工的編研材料類型比較多,有檔案文摘、專題簡介、提要和索引等。常見二次加工的編研材料有《大事記》、《組織機構沿革》、《基礎數據匯編》、《產品簡介》等。
二次加工的編研材料的特點是種類多,針對性強,信息集中系統,提供利用簡便迅速。二次加工的編研材料同樣具有依據的作用。

三次加工的編研材料是依據檔案,並參照有關的資料,在系統、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礎上,編寫形成的一種新的參考材料。三次加工的編研材料屬深層次的檔案編研,常見的大多為工具書式的,如《手冊》、《年鑒》、《志》等。
三次加工的編研材料的編寫過程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或者說是一個知識創新過程,難度比較大。三次加工的編研材料的特點是以檔案為素材,應用檔案中記載和反映的觀點、方法、規程、原理、結果和結論,參照有關參考資料,進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和歸納等加工處理,不同程度地產生其他材料所沒有的知識和內容,形成新的知識產品。特別是有關技術開發等工作和活動方面的三次加工的編研材料,帶有明顯的技術調研報告特點,更具有參考價值。

常見的幾種編研材料的編寫
參看

7. 誰有檔案方面的選擇題呀

1、現代特殊載體檔案類型主要有 ABD 等。
A照片檔案 B磁性載體檔案 C圖樣檔案 D電子檔案
2、根據不同的加工深度,檔案編研成果分為ABC 等幾種類型。
A一次檔案編研成果 B二次檔案編研成果
C三次檔案編研成果 D四次檔案編研成果
3、《機關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文書檔案保管期限規定》的執行范圍包括 AC 。
A黨政機關 B軍隊系統 C人民團體 D企業事業單位
4、在 C 行政處分中形成的文件材料,歸檔時其保管期限定為30年。
A記過 B降級 C警告 D撤職 E開除
5、機關外事活動中形成的ABC 等文件材料歸檔時保管期限定為30年。
A出國審批手續 B執行日程 C一般性會談紀錄 D發表的公報
6、外購設備文件材料積累的重點階段有ABC。
A設備開箱時 B設備安裝、調試結束後
C設備大修完畢後 D領到施工執照之後,破土動工之前
7、除了案卷題名外,科技檔案案卷封面的其他內容還有 ABC和檔號等。
A立卷單位 B起止日期 C保管期限 D頁號
8、由設計單位編制竣工圖的情況有AB 。
A行業主管部門規定 B施工單位委託
C發生變更時 D技術改造項目
9、企業事業單位檔案編研工作的一般程序為ABC 總纂和審核。
A選題 B選材 C加工編輯 D編寫
10、企業事業單位常見的一次加工檔案編研成果有 ABCD。
A專題匯編 B發文匯集 C圖樣匯編 D文集

8. 什麼叫文獻什麼叫一次文獻,二次文獻,三次文獻

根據文獻內容、性質和加工情況可將文獻區分為:一次文獻、二次文獻、三次文獻。一次文獻指以作者本人的研究成果為依據而創作的原始文獻,如期刊論文、研究報告、專利說明書、會議論文等。二次文獻是對一次文獻進行加工整理後產生的一類方面,如書目、題錄、簡介、文摘等檢索工具。三次文獻是在一、二次文獻的基礎上,經過綜合分析而編寫出來的文獻,人們常把這類文獻稱為「情報研究」的成果,如綜述、專題述評、學科年度總結、進展報告、數據手冊等。與此類似,也有把情報區分成一次情報、二次情報、三次情報的。

一次文獻
(primary document):是指作者以本人的研究成果為基本素材而創作或撰寫的文獻,不管創作時是否參考或引用了他人的著作,也不管該文獻以何種物質形式出現,均屬一次文獻。大部分期刊上發表的文章和在科技會議上發表的論文均屬一次文獻。

二次文獻
(secondary document):是指文獻工作者對一次文獻進行加工、提煉和壓縮之後所得到的產物,是為了便於管理和利用一次文獻而編輯、出版和累積起來的工具性文獻。檢索工具書和網上檢索引擎是典型的二次文獻。

三次文獻
(tertiary document):是指對有關的一次文獻和二次文獻進行廣泛深入的分析研究綜合概括而成的產物。如大網路全書、辭典等。

也有研究者在以上分類基礎上再加上零次文獻,它是指未經過任何加工的原始文獻,如實驗記錄、手稿、原始錄音、原始錄像、談話記錄等。零次文獻在原始文獻的保存、原始數據的核對、原始構思的核定(權利人)等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

9. 伽馬能譜資料「二次開發」多金屬找礦應用研究

郭安北

(核工業地質檔案館)

摘要 針對核工業地質檔案館館藏的大量鈾礦地質檔案資料——伽馬能譜資料,提出了「二次開發」在多金屬找礦方面的應用論題,論述了資料應用的理論基礎、技術方法,並引用國內外的找礦實例和效果論證了檔案資料「二次開發」利用的可行性,為核工業地質檔案資料的開發利用提供了有效方法。

關鍵詞 伽馬能譜資料「二次開發」理論與方法 應用

1 概述

伽馬能譜資料是在鈾礦勘查過程中,利用伽馬能譜測量儀器對勘查工作區進行測量所記錄的伽馬能譜測量數據以及資料解釋推斷形成的成果報告等。本文所稱「二次開發」,是指地質找礦技術層面上的檔案資料第二次加工利用。與檔案編研學理論的「二次加工」、「二次文獻」概念上略有區別,前者是指再次利用的意思,是地質界的習慣術語;後者是檔案學對檔案編研的程度劃分,但二者均屬檔案資料開發利用的范疇。鈾礦地質與普通地質最大的區別在於「放射性」,而放射性伽馬能譜強度的變化往往與地質事件有關,如斷裂構造的發生、火山活動和成礦作用等都可能引起伽馬能譜的變化。本文重點探討伽馬能譜資料「二次開發」在多金屬找礦方面應用的理論基礎、開發利用方法和方法的可行性。

2 伽馬能譜資料「二次開發」多金屬找礦應用的理論基礎

2.1 伽馬能譜資料應用的信息理論

伽馬能譜數據資料是最原始的記錄,是客觀的成礦地球化學環境的體現,信息量十分豐富。隨著人們認識的深入,對伽馬能譜信息的加工和開發利用方法,不會停留在過去的認識水平上。不斷研究信息的處理方法與實際應用效果,使這些內存的、潛在的、靜態的資源,通過編研使其由靜態走向流通,潛能轉化為動能,價值得到增值。

2.2 伽馬能譜資料應用的地質理論基礎

2.2.1 伽馬能譜多金屬找礦應用的核物理基礎

伽馬能譜資料記錄的是自然界中238U、236Th、40K的能量特徵。而K、U、Th元素與多金屬元素(如銅、鉬、鉛、鋅、銻、鉍等)具有較穩定的親和性,在成礦作用過程中,常常共同遷移、富集,甚至形成共、伴生礦床。因此通過解析能譜資料特徵,由已知到未知,指導多金屬找礦。這就是伽馬能譜多金屬找礦應用的核物理基礎。

2.2.2 伽馬能譜多金屬找礦應用的地球化學基礎

地球化學演化過程中,在礦體或近礦蝕變岩中放射性元素呈有規律的分布,出現放射性元素的分帶性或放射性局部異常的疊加。因此,放射性元素對多金屬礦床的定位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這就是伽馬能譜多金屬找礦應用的地球化學基礎。

3 伽馬能譜資料多金屬找礦「二次開發」方法

3.1 放射性特徵模型法

模型應是建立在對客觀實體全面分析的基礎上,從中提取能夠確定實體屬性的特徵信息的綜合描述與模擬。模型必須反映實際勘查資料的客觀性、可類比性和可解性、代表性。在模型建立的基礎上,進行數據處理,提取有用信息,為找礦提供參考資料。

3.1.1 數據處理方法思路

「二次開發」的數據處理需要解決針對多金屬找礦區域內放射性異常信息較弱的情況下如何找到異常的問題,因此,在數據處理中要突出有用信息。主要通過不同地質單元的歸一化處理,以地質單元統計平均值為襯度的差值/方差轉換處理,以抑制不同地質單元岩石建造放射性元素含量本底的影響,從而突出與成礦有關的信息異常。

3.1.2 數據處理一般程序

一般處理程序是:地質單元編碼,輸入地質信息,以地質單元統計K、U、Th含量平均值,計算各采樣點與單元平均值的差值,計算各地質單元方差,計算各采樣點差值與方差之比,輸出方差等值圖和數據,計算特徵模型參數(突出某種元素或抑制某種元素的方法)。

1)按地質單元分別統計K、U、Th含量平均值(Xd)。

2)計算各采樣點K、U、Th含量(Xi)與單元平均值(Xd)的差值(△Xi)。

△Xi=Xi-Xd

3)計算各地質單元方差值σxd。

第九屆全國地質檔案資料學術研討會文集

4)計算各測點差值/方差比σx′,作方差等值圖。

σx′=△xi/σxd

5)計算特徵模型參數。由於地質情況的復雜性,模型的區域局限性也是顯而易見的,因此,一個模型的建立不可能通解不同區域的找礦問題,但能夠解決相似地質條件區域的找礦問題。對不同地區模型參數的計算公式是不一樣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6)輸出σK、σU、σTh等值圖和特徵模型參數等值圖。

通過上述原始數據轉換處理,把不同地質單元的隨機變數,統一到相對一致的襯度水準上,既保持了元素分布特點,消除了地質單元的背景值的影響,突出了與成礦作用有關的局部異常,減少了異常判別的隨意性。

3.1.3 數據處理實例

本文選取了北方滿洲里地區與南方粵北地區兩片區域進行了試驗研究。

1)根據對滿洲里地區斑岩型銅鉬礦床放射性特徵參數進行統計分析和對火山熱液石英脈型銀礦床放射性特徵參數的統計分析,建立模型數學表達式為

Sm1=K3/(eU×eTh)(斑岩銅鉬礦床伽馬能譜特徵模型)

Sm2=K×eTh/eU2(中低溫鉀硅混合蝕變型銀、金多金屬礦床的放射性特徵模型)

式中:Sm1表示礦床模型1;K 表示鉀元素含量;eU 表示鈾的當量含量;eTh 表示釷的當量含量(以下同)。

2)南方的粵北地區,統計分析斑岩型銅鉛鋅和與近礦弱鹼性鉀蝕變岩有關的矽卡岩型銅鉛鋅多金屬礦床能譜測量特徵,建立了如下數學模型:

Sm1=K3/eU×eTh(中低溫熱液鉀交代蝕變模型,鉀特徵參數)

Sm2=K×eU/eTh(熱液溫度判別模型,中低溫熱液蝕變判別參數)

Sm3=eU×eTh/K2(高溫接觸交代帶判別模型,矽卡岩帶模型)

根據上述模型進行區域批數據處理,輸出成果圖件,提供了預測找礦靶區。

3.2 放射性特徵參數法

比值法一般用於面積較小的局部,地質條件相對簡單的區域。其特點是速度快。伽馬能譜測量資料開發應用中實際常用的比值有:

3.2.1 K/Th

K/Th值應用廣泛,比較適用於異常為K高Th低類型的中低溫熱液型金礦及其蝕變帶。

3.2.2 KU/Th

該參數對於指示蝕變岩有特殊功效。非蝕變岩比值小,而蝕變岩比值大。

3.2.3 Th/U

不同溫度的熱液中Th、U富集程度不同,用Th/U來歸一K元素,有助於消除岩漿成分或高溫熱液蝕變的影響,突出低溫的鉀化蝕變帶。

3.2.4(K/Th)×(K/U)

其中K/Th有突出鉀化熱液蝕變作用,在熱液成礦過程中U和K常有分帶現象。在中低溫條件下,K異常往往是蝕變礦化中心,是內帶,而U異常則是外帶,因此K/U有突出蝕變中心的作用。K/Th和K/U的乘積有同時突出熱液蝕變和蝕變內帶的作用。

3.3 弱信息增強法

運用概率論與數據統計中有關分離異常與提高信噪比的方法和技術,增強有用信息,抑制干擾信息,突出與多金屬礦床有關的信息,使其易於被識別。方法的流程如下:

3.3.1 有用信息的提取

通過常規方法,非常規方法,古鈾、釷、鉀分離方法,歸一化處理等方法,提取特徵信息。其中,弱信息增強特徵信息表徵為

F1= U2/Th(增強鈾信息處理,尋找與鈾釷信息相關性礦產)

F2=1000·U/TC(突出鈾與放射場總量關系的處理,TC為放射性總量)

F3= U/Rn(考察鈾鐳平衡的關系,以此確定成礦地化環境,Rn為氡氣濃度,依靠射氣測量獲得)

3.3.2 地質單元方差提取

對有用信息使用地質單元方差提取公式:

Ai=[f(xi)-f(x)]/σ(x)

式中:Ai表示測點i的能譜弱異常信息;f(xi)為測點的有用信息值;f(x)為有用信息平均值;σ(x)為有用信息的均方差。

3.3.3 綜合評價

採用上述評價因子,根據需要選取包括原始信息和特徵信息在內的數據,參與程序計算,輸出成果圖件(計算程序不贅述)。

3.4 濾波法

3.4.1 計算機平均濾波法

對伽馬能譜資料剖面數據,設定參數進行重新濾波處理,並對異常進行地質分析,用聚類分析方法,釐定找礦靶區。優點是適於物性參數較少的局部地區,重新處理的數據更貼近特殊找礦的客觀實際。

實用方法程序是:根據工作任務尋找對應檔案卷宗,提取儀器校準計量刻度原始數據,提取原始測量數據,選取待處理的測量GPS數據,選取濾波指數,輸出成果圖件。

3.4.2 手工濾波法

在伽馬能譜原始記錄剖面中,直接提取鉀峰值異常,異常位置投影至平面地形圖上,然後套合在地質圖上進行分析,篩選有意義的鉀異常,通過找鉀交代來直接找多金屬礦。

該方法在冀東地區、湖南凡口鉛鋅礦區、粵北和贛南地區進行過多次實驗,簡單有效。

3.5 多元分析法

用多元綜合分析方法來提高「二次開發」的效果。

常用的方法有:伽馬能譜數據、遙感數據和磁場數據、鑽孔數據及已知礦點等多元信息,可進行復合處理、疊合處理等增強信息,提高伽馬能譜資料在金屬找礦應用方面的可靠性。如遙感資料可提供線性、環形等構造信息,受構造控制的礦產可根據遙感影像所提供的信息在有利的區域內尋找;磁場數據所反映的往往是地質體的屬性,如含鐵質礦物多的岩石,可引起磁異常。磁異常可做延拓、化極等處理,了解深部變化和斷裂構造等情況。

4 伽馬能譜資料「二次開發」金屬找礦應用實例效果

1)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在膠東和臨沂地區系統開展應用伽馬能譜找金的試驗研究。依據地質情況,制定了異常和比值異常信息提取模型,取得了很好的應用效果。圖1是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在山東應用放射性找金礦的成果圖。圖1中央右側是已知金礦采礦位置,左側是新發現的放射性異常和預測金成礦區。

圖1 山東堆金山金礦伽馬能譜K/U比值異常圖

(據中國科學院曾慶棟等,略有改編)

2)伽馬能譜測量資料「二次開發」技術方法運用在承德-平泉多金屬成礦帶約1×104km2進行了方法試驗。經過對該區5個已知金礦床進行地面伽馬能譜剖面測量,並進行能譜特徵統計分析,建立了3個能譜資料找金數據處理模型,經電算數據處理,得出組合變數異常暈圈圖,對資料處理產生的125個異常進行野外檢查驗證,共發現金、銀礦化點和異常點20處,其中發現金礦產地1處,礦化點2處,金礦化異常點17處,其中6處已開采。異常總見礦率達20%。

3)在滿洲里-新巴爾虎右旗銅多金屬成礦帶,應用伽馬能譜測量資料「二次開發」方法,對1.5×104km2進行了綜合成礦研究,總結了兩個信息提取模型。經對航空伽馬能譜資料進行電算處理,劃分了36處多金屬成礦靶區。異常暈圈與已知礦床、礦點的總符合率達80%左右,找礦預測效果顯著。

4)檔案館與石家莊晶瑩黃金開發技術有限公司合作,對冀東地區和新疆個別地區航空伽馬能譜測量鉀的原始剖面資料重新進行濾波處理,在冀東地區篩選出鉀異常40個,分析出7個與金及多金屬礦產相關的鉀異常。共對7片信息點進行了驗證,4片信息點與礦化對應,其中1處發現了較有利金成礦條件的線索,2處與原采礦點吻合,1處與含金石英脈有關。礦化異常與信息異常吻合率達60%左右。對新疆克里麥里多金屬成礦帶地區進行濾波處理,發現鉀信息異常成線形帶狀分布,且與該區已知典型金礦床的空間位置吻合,也指示了進一步找金方向。

5)20世紀50~70年代,在烏茲別克西部發現了數個金礦床。其中有幾個礦床是用航空伽馬能譜測量資料,根據放射性元素特徵變化而發現的。①穆龍套金礦田。穆龍套金礦於1956~1957年間由物探工作發現。所有礦床中,在熱液蝕變帶的范圍內都出現鈾和鉀的異常,而且都靠近金礦床。②南1 礦床。伽馬能譜測量表明,礦帶呈現為鈾和鉀含量的增高。在礦帶上,鈾含量上升至9×10-6~10×10-6(本底值為3×10-6~5×10-6),鉀含量上升至3.2%(本底值為2.0%~2.5%)。③卡拉庫坦礦床。在礦體上顯示鈾、釷、鉀的明顯增高特徵,而在硅化岩石上顯示鈾增高明顯,而釷、鉀略有增高的特徵。

5 結論

本文簡要敘述了伽馬能譜資料「二次開發」的理論基礎,對能譜資料二次開發方法進行了論述,並列舉了能譜資料「二次開發」應用於多金屬找礦的實例效果,證明伽馬能譜資料「二次開發」是可行的。

作為原始地質資料之一的伽馬能譜資料,不僅在多金屬找礦方面有開發前景,在非金屬找礦(如石油天然氣、鉀鹽等)和工程地質方面均具有潛在的經濟價值,地質檔案資料管理人員結合專業知識對其進行「二次開發」,則是實現其價值的重要途徑。

閱讀全文

與二次加工編研成果更具有參考作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