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蘇步青的故事
我國著名數學家蘇步青教授去法國做學術訪問時,一位陪同他的數學家在電車里給蘇教授出了幾個題目。
法國數學家:蘇教授您好!可以請教您一個問題嗎?
蘇步青:當然可以,您請說!
法:是一個關於行程的問題。具體是這樣的:有A,B兩地相距50km。甲在A地、乙在B地,兩人同時出發,相對而行,甲每小時走3km,乙每小時走2km,那麼他倆幾小時可以碰到呢?
蘇:生活中關於行程問題有兩大類,相遇和追及。您所問正是一個很典型的相遇問題。它用列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就很好解決。您看:
解
設甲乙兩人x小時相遇,根據題意得
3x+2x=50
5x=50
x=10
答:他們10小時能相遇。
法:聽您一說,真是挺簡單的。
法國數學家沒想到這個中國人能這么快地回答了自己的問題。接著又提了一個問題。
法:一隻小狗每小時跑5km,它同甲一起出發,碰到乙時它就返身往甲這邊跑,碰到甲時它就返身往乙這邊跑,問小狗在甲、乙相遇時一共跑了多少千米?
蘇:顯然,小狗往返奔跑,直到甲、乙相遇時才停下來,所以小狗跑的時間就是甲、乙相遇的時間,問題由此迎刃而解。
解
由上題知,他們10小時後相遇,所以狗也跑了10小時,共跑了
5×10=50(千米)
答:小狗在甲、乙相遇時一共跑了50千米。
法:蘇教授您真了不起,中國人真聰明。
編輯於 2019-02-14
查看全部4個回答
蘇步青的故事
專家1對1在線解答問題
5分鍾內響應 | 萬名專業答主
極速提問
動物樂園 正在咨詢一個寵物問題
— 你看完啦,以下內容更有趣 —
蘇步青的故事
他創建了中國微分幾何學派,晚年創建開拓了計算幾何新的研究方向。 他先後在仿射微分幾何、射影微分幾何、一般空間微分幾何及射影共軛網理論等方面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創建了國際公認的中國微分幾何學派;在70多歲高齡時,還結合解決船體數學放樣的實際課題,創建和開始了計算幾何的新研究方向。 蘇步青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微分幾何。蘇步青的大部分研究工作是屬於仿射微分幾何學和射影微分幾何學方向的。此外,他還致力於一般空間微分幾何學和計算幾何學的研究。他創立了國際公認的浙江大學微分幾何學學派。 (1)蘇步青的成果擴展閱讀: 蘇步青(1902年9月23日—2003年3月17日),浙江溫州平陽人,祖籍福建省泉州市,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著名的數學家、教育家,中國微分幾何學派創始人,被譽為「東方國度上燦爛的數學明星」、「東方第一幾何學家」、「數學之王」。 1927年畢業於日本東北帝國大學數學系,1931年獲該校理學博士學位,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78年後任復旦大學校長、數學研究所所長,復旦大學名譽校長、教授。 2015年12月,位於溫州市平陽縣騰蛟鎮騰帶村的蘇步青勵志教育館落成,是平陽縣委、縣政府和騰蛟鎮全力打造的一處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也是全省唯一一處冠以「勵志」名稱的名人紀念場館。教育館主要負責與蘇步青有關文物的徵集、鑒定、整理、保管、典藏和展示陳列。 開展館藏文物及其保護技術研究與學術交流;接收各方提交的與蘇步青有關的資料,對其進行整理、建檔、保管並為社會提供服務;負責蘇步青資料研究和信息化建設工作;承擔蘇步青勵志故事的宣傳、基地建設和信息咨詢等公益性社會服務工作。
⑵ 蘇步青的主要貢獻!!!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蘇步青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微分幾何。1872年,德國數學家F.克萊因(Klein)提出了著名的「愛爾蘭根計 劃書」,在其中總結了當時幾何學發展的情況,認為每一種幾何學都聯系一種變換群,每種幾何學所研究的內容就是在這些變換群下的不變性質。除了歐氏空間運動群之外,最為人們所熟悉的有仿射變換群和射影變換群。因而,在19世紀末期和本世紀的最初三四十年中,仿射微分幾何學和射影微分幾何學都得到很迅速的發展。蘇步青的大部分研究工作是屬於這個方向的。此外,他還致力於一般空間微分幾何學和計算幾何學的研究。一共發表了156篇學術論文,並有專著和教材十多部。他的不少成果已被許多國家的數學家大量引用或作為重要的內容被寫進他們的專著。
仿射微分幾何
對仿射微分幾何學的研究仿射群是比歐幾里德群大一些的變換群,它能夠保持「直線」和「平行性」,但沒有線段長度和正交性等概念。蘇步青在20年代後期,就致力於微分幾何學這一分支的研究, 蘇步青
當時在國際上處於熱門。他的成就之一就是引進和決定了仿射鑄曲面和仿射旋轉曲面,他決定了所有仿射鑄曲面並討論了它們的性質,仿射旋轉曲面是仿射鑄曲面的一種特殊情形,它的特徵是這種曲面的仿射法線必和一條定直線相交,因而它們是普通的旋轉曲面非常自然的推廣。 蘇步青對仿射微分幾何的另一極其美妙的發現是:他對一般的曲面,構作出一個仿射不變的4次(3階)的代數錐面。在仿射的曲面理論中為人們注目的許多協變幾何對象,包括2條主切曲線,3條達布(Dfarboux)切線,3條塞格雷(Segre)切線和仿射法線等等,都可以由這個錐面和它的3根尖點直線以美妙的方式體現出來,形成一個十分引人入勝的構圖,這錐面被命名為蘇錐面。蘇步青的關於仿射微分幾何學的成果,使他在30年代初就成為世界上著名的微分幾何學家,後來據此寫成了《仿射微分幾何》(1981年出版)一書,評論者(美國《數學評論》 )認為,許多內容是「絕對傑出的」,還說,「這本漂亮的、現代化的書是任何學術圖書館所必備的」。
射影曲線論
對射影曲線論的研究射影群比仿射群更大,它能保持直線的概念,但「平行性」的概念已不復出現。在18、19世紀中,射影幾何曾長期吸引數學家們的注意。例如,通過子群,它可以把歐氏幾何和另外兩類非歐幾何學統一在同一理論體系中。由於既無度量,又無平行性,其微分幾何的研究更為困難。即使是曲線論,雖經著名幾何學家e.邦皮亞尼(Bompiani)、蟹谷乘養等人的多年研究,甚至在三維情況,結果也並不理想,更不用說高維情況了。蘇步青發現平面曲線在其奇點的一些協變的性質,運用幾何結構,以非常清楚的方法,定出了曲線在正常點的相應的射影標架(隨曲線而變動的基本多面體),從而為射影曲線論奠定了完美的基礎,得到國際上高度的重視。搞局部微分幾何的學者,往往把奇點扔掉,而蘇步青恰恰是從奇點發掘出隱藏著的特性,陳省身教授對此十分欣賞。在這項研究中,蘇步青和他的學生也同時推進了代數曲線奇點的研究,有關的工作完成於三四十年代,抗戰期間就已寫成專著,但始終不得出版,到1954年,才作為他所寫的第一本專著,由中國科學院出版。後來又出了英譯本,《數學評論》的評閱者說:「現在射影幾何被應用於數學物理和廣義相對論中的各種問題,這本書已成為更重要了。」
射影曲面論
對射影曲面論的研究射影曲面論比曲線論要復雜得多,在30年代到40年代中,蘇步青對它作了非常深入的,內容豐富的研究,在這里我們僅僅指出以下幾項:對於一個曲面上一般的點p,S.李(Lie)得到一個協變的二次曲面,被命名為李二次曲面。作為李二次曲面的包絡,除原曲面外,還有4張曲面,於是,對於每點P就有4個對應點,它們形成了點p的德穆林(DemouLin)變換。這時,所構成的空間四邊形稱為德穆林四邊形。蘇步青從這種四邊形出發,構作出一個有重要性質的協變的二次曲面,後來這二次曲面被稱為蘇二次曲面。 他還研究了一種特殊的曲面,稱為S曲面,它們的特點是,其上每點的蘇二次曲面都相同,這類曲面有許多有趣的性質。他完全地決定了它們,並作出了分類。蘇步青還研究了射影極小曲面,他的定義和g.湯姆森(ThomSen)用變分方法而引進的定義是相等價的。蘇步青得到了有關射影極小曲面的戈爾多(godeaux)序列的「交扭定理」,顯示出很優美的幾何性質。蘇步青又研究了一類周期為4的拉普拉斯(LapLace)序列,它和另一周期為4的拉普拉斯序列有共同的對角線匯,他把這種序列的決定歸結為求解現在應用上很感興趣的正弦-戈登(gordon)方程或雙曲正弦-戈登方程,指出了這種序列的許多特性。這種研究在國際上很受重視,例如蘇聯的菲尼科夫學派就十分贊賞它。後來被g.博爾命名為蘇鏈。
專著理論
蘇步青的專著《射影曲面概論》全面總結了他在這一方面的成果。對高維空間共軛網理 蘇步青
論的研究本世紀的大數學家e.嘉當(cartan)建立了外微分形式的理論,他和e.凱勒(KahLer)的關於一般外微分形式方程組解的存在性和自由度的研究,是現代數學的重要成就之一。嘉當本人以及後來的幾何學家們如蘇聯菲尼科夫學派,都用此工具,得到許多微分幾何方面的重要成果。在50年代中,蘇步青也運用這一工具來研究高維射影空間中的共軛網理論,構作了高維射影空間中不少的具有優美幾何性質的拉普拉斯序列,分別討論了它們的存在性,自由度和有關的幾何性質。他的專著《射影共軛網概論》(1977年出版)總結了這一方面的成果。對一般空間微分幾何學的研究在19世紀,已經出現了黎曼幾何學,它是以定義空間兩無限鄰近點的距離平方的二次微分形式為基礎而建立起來的。20世紀以來,因受到廣義相對論的刺激,黎曼幾何發展很快,並產生了更一般的以曲線長度積分為基礎的芬斯勒(FinSler)空間,以超曲面面積積分為基礎的嘉當空間,以二階微分方程組為基礎的道路空間和K展空間等,通稱一般空間。蘇步青從30年代後期開始,對於一般空間的微分幾何學的發展,作出了許多重要貢獻。 對於嘉當幾何學,他著重研究了極值離差理論,即研究能保持測地線的無窮小變形的方程,這是黎曼幾何中十分重要的雅可比(Jacobi)方程的一種推廣。K展空間是由完全可積的偏微分方程組所定義的,由J.道格拉斯(DougLaS)最早提出。蘇步青得到了射影形式的可積條件,他又研究了仿射同構、射影同構及其推廣,在討論這種空間的幾何結構時,他推廣了嘉當有關平面公理的研究。1958年,包括上述結果的專著《一般空間微分幾何學》由科學出版社出版。他在一般空間幾何學的成果,獲得了中國第一屆自然科學獎。
船體放樣
對計算幾何的研究70年代初期,由於造船、汽車工業的需要和計算機在工業中的應用日趨廣泛,在國際上形成了計算幾何這一學科。蘇步青出於對經濟建設的關心,在逆境中仍然堅持科學研究。他了解到用舊方法作船體放樣的困難後,毅然投入了這項密切聯系工業生產的研究,把曲線論中的仿射不變數方法首創性地引入計算幾何學科,使過去憑經驗直觀的一些方法有了可靠的理論基礎,使得有廣泛應用的3次參數曲線、貝澤(Bézier)曲線等等的研究都取得了很大的進展。這些工作的一部分,已經在中國造船工業中的船體放樣、航空工業中的渦輪葉片空間造型以及有關的外型設計等方面獲得了成功的應用,因而獲得了兩項國家科技進步獎。有關工作的理論部分,已寫入《計算幾何》(和劉鼎元合著)一書。該書英譯本的出版在國際上引起了重視。 總之,蘇步青在微分幾何領域中做了大量的傑出的研究,在各個時期中處於國際的先進行列,並為幾何學今後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財富。由於數學研究的重大成就,他於1948年被選為當時在南京的中央研究院院士兼學術委員會常委。1955年被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今稱中國科學院院士)。 除了從事研究之外,他還做過大量的組織和交流工作。1935年,他是中國數學學會的發起人之一,並當選為理事。他被任命為我國最早的數學研究期刊《中國數學會學報》的總編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又致力於中國數學會的復會工作,曾擔任中國數學會副理事長和上海數學會的理事長。他還積極參加過中國科學工作者協會杭州分會的活動,主持過浙江省科學團體聯合會的籌備工作。後來他又擔任過上海科學技術協會主席。他還曾主持過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的籌備工作,任數學所籌備處主任直至正式建所時為止。在復旦大學,他除了創建數學研究所外,還創辦了全國性的、高質量雜志《數學年刊》。此刊在國際上享有聲譽。
⑶ 求蘇步青簡介及成就
蘇步青(1902.9.23——2003.3.17),原名蘇尚龍。浙江省平陽縣人。著名數學家。 撰有《射影曲線概論》、《射影曲面概論》、《一般空間微分幾何》等專著10部。
⑷ 華羅庚、陳景潤、蘇步青的成就分別是什麼
華羅庚的主要成就: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安函數論等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 在國際上以華氏命名的數學科研成果就有「華氏定理」、「懷依—華不等式」、「華氏不等式」、「普勞威爾—加當華定理」、「華氏運算元」、「華—王方法」等。著有《堆壘素數論》、《典型域上的多元復變數函數論》等專著10部,學術論文200餘篇,科普作品《優選法評話及其補充》、《統籌法評話及補充》等,輯為《華羅庚科普著作選集》。其中8部專著被國外翻譯出版,列為本世紀數學經典著作。
陳景潤的主要成就: 1742年6月7日,德國數學家哥德巴赫提出一個未經證明的數學猜想「任何一個偶數均可表示兩個素數之和」簡稱:「 1+1」。這一猜想被稱為「哥德巴赫猜想」。中國人運用新的方法,打開了「哥德巴赫猜想」的奧秘之門,摘取了此項桂冠,為世人所矚目。這個人就是世界上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第一個人——陳景潤。
蘇步青的主要成就:1902年9月出生在浙江省平陽縣。共產黨員。1919年蘇步青中學畢業後赴日本留學。1927年畢業於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數學系,後入該校研究生院,1931年畢業獲理學博士學位。1931年3月應著名數學家陳建功之約,載著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的理學博士榮譽回國,受聘於國立浙江大學,先後任數學系副教授、教授、系主任、訓導長和教務長。其間,與陳建功一起創立了「微分幾何學派」。1952年10月,因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他來到復旦大學數學系任教授、系主任,後任復旦大學教務長、副校長和校長。他曾任多屆全國政協委員、全國人大代表,以及第七、第八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和民盟中央副主席等職。2003年3月17日16時45分13秒在上海逝世,享年101歲。撰有《射影曲線概論》、《射影曲面概論》等專著10部。研究成果「船體放樣項目」、「曲面法船體線型生產程序」分別榮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⑸ 求蘇步青一生獲得過的榮譽
蘇步青(1902-2003) 浙江平陽人。1927年畢業於日本東北帝國大學數學系,後入該校研究院,獲理學博士學位。回國後,受聘於浙江大學數學系。歷任浙江大學教授、數學系主任;歷任復旦大學教授、教務長、數學研究所所長、研究生部主任、副校長、校長和名譽校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該校教務長。1985年起任溫州大學名譽校長。歷任第七、八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第五、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部委員,兼任學術委員會常委,專長微分幾何,創立了國內外公認的微分幾何學派。撰有《射影曲線概論》、《射影曲面概論》等專著10部。研究成果「船體放樣項目」、「曲面法船體線型生產程序」分別榮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蘇步青同志是蜚聲海內外的傑出數學家和具有崇高師德的教育家。他從事微分幾何、計算幾何的研究和教學70餘載,學風嚴謹,碩果累累,在國內外發表數學論文160餘篇,出版專著10多部。他創立了國際公認的浙江大學微分幾何學學派;他對「K展空間」幾何學和射影曲線的研究,榮獲1956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他開展的計算幾何在航空、造船、汽車製造等方面的應用研究成果,先後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1985年、1986年三機部和國家科技進步獎。1998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他堅持科研與教學相結合,十分注重教書育人,把自己的畢生精力無私地奉獻給了人民的教育事業,為祖國培養了一代又一代數學人才。
蘇步青同志是第二、三、七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第二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七、八屆全國政協副主席;是第七屆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政協第五屆上海市委員會副主席。歷任民盟第四、五、六屆上海市副主任委員,民盟第四、五屆中央副主席,民盟第一、二、三屆中央參議委員會主任,民盟第八、九屆中央名譽主席。曾任上海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會長,中國對外友好協會上海分會會長、名譽會長;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名譽委員,全國人大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⑹ 蘇步青對中國有哪些貢獻
蘇步青(1902-2003),著名數學家,浙江省平陽縣人。1919年中學畢業後赴日本留學。1927年畢業於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數學系,後入該校研究生院,1931年畢業獲理學博士學位。1931年3月應著名數學家陳建功之約,載著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的理學博士榮譽回國,受聘於國立浙江大學,先後任數學系副教授、教授、系主任、訓導長和教務長。其間,與陳建功一起創立了「微分幾何學派」。1952年10月,因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來到復旦大學數學系任教授、系主任,後任復旦大學教務長、副校長和校長。曾任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多屆全國政協委員、全國人大代表,第五、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第七、第八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和民盟中央副主席等職。2003年3月17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01歲。
撰有《射影曲線概論》、《射影曲面概論》等專著10部。研究成果「船體放樣項目」、「曲面法船體線型生產程序」分別榮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蘇步青主要從事微分幾何學和計算幾何學等方面的研究,在仿射微分幾何學和射影微分幾何學研究方面取得出色成果,在一般空間微分幾何學、高維空間共軛理論、幾何外型設計、計算機輔助幾何設計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蘇步青參加浙江大學95周年校慶。他在一般曲面研究中發現了四次(三階)代數錐面,這一重大突破在國際數學界引起強烈反響。他是我國第一位研究「K展空間」的專家,在放射微分集合方面在國際數學界有不可爭辯的地位。青年時期的蘇步青,就被國際數學界譽為「東方國土上升起的一顆燦爛的數學明星」、後來他對射影微分幾何、射影曲線概論研究取得巨大成就,又被國際公認為「東方第一幾何學家」。著有論文150餘篇。撰有《微分幾何學》、《射影曲線概論》、《射影曲面概論》等專著10部。研究成果「船體放樣項目」、「曲面法船體線型生產程序」分別榮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他創立了國際公認的浙江大學微分幾何學學派;他對「K展空間」幾何學和射影曲線的研究,榮獲1956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他的不少成果已被許多國家的數學家大量引用或作為重要的內容被寫進他們的專著。
蘇步青不僅為後人留下了一筆巨大的財富和光輝的思想,而且熱愛教育,登台授課60年如一日,培養了一大批數學英才。他以嚴謹的治學態度影響著他的學生,寬厚仁慈的胸懷包容著他的學生,苦心孤詣的鑽研精神激勵著他的學生。他歸納出三條培養優秀學生的做法,一是鼓勵他們盡快趕上自己,二是不擋住他們的成才之路,三是在背後趕他們,推他們一把。當時在中科院形成了「蘇步青效應」,組建了一級級堅定的人才梯隊向著數學王國進軍。蘇步青是我國教育界的泰斗,更不愧為一代數學宗師。
1931年蘇步青在極端惡劣的條件下毅然回國,受聘於浙江大學。由於資料、書籍少得可憐,蘇步青教授再次遠涉重洋,不分晝夜地翻譯、抄回了46篇論文,約20多萬字。他和陳建功教授帶領他們的弟子到山洞裡研究數學。正是在這時他點燃了那塊神聖高原上的星星之火,於是才有了潘承洞、王元、陳景潤等對哥德巴赫猜想的突出貢獻,才有了我國在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上的一枚枚金牌。[1]
為了紀念蘇步青在數學領域和教育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就,由復旦大學等單位發起,國家教育部批准設立了「蘇步青數學教育獎」。
⑺ 蘇步青主要成就有哪些 對中國有哪些貢獻
數學吧。創立了微分幾何學派,在仿射微分幾何、射影微分幾何、一般空間微分幾何及射影共軛網理論等方面做出了傑出的貢獻。還結合解決船體數學放樣的實際課題,創建和開始了計算幾何的新研究方向。
⑻ 蘇步青的事跡
蘇步青(1902-2003),浙江平陽人。1927年畢業於日本東北帝國大學數學系,後入該校研究院,獲理學博士學位。回國後,受聘於浙江大學數學系。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到復旦大學任教,任教務長、副校長、校長等職,1983年起任復旦大學名譽校長。歷任第七、八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第五、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部委員,兼任學術委員會常委,專長微分幾何,創立了國內外公認的微分幾何學派。撰有《射影曲線概論》、《射影曲面概論》等專著10部。研究成果「船體放樣項目」、「曲面法船體線型生產程序」分別榮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蘇步青是中國現代數學家,中國數學會的發起人之一,擔任過中國數學會學報的主編,參與籌建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後又創辦復旦大學數學研究所,創辦《數學年刊》雜志並任主編。
蘇步青中學畢業後去日本求學,1927年畢業於日本東北帝國大學數學系,隨後進入該校研究院,1931年獲理學博士,同年回國。
他的主要研究領域為微分幾何學。
早期對仿射微分幾何學和射影微分幾何學作出了突出貢獻。他建立了獨到的方法,用幾何構圖來表現曲線和曲面的不變數和協變圖形,取得了豐富的成果,如仿射曲面論中的錐面、射影曲線的一般的協變理論、射影曲面論中的Q1伴隨曲面、主切曲線屬於一個線性叢的曲面、射影極小曲面和閉拉普拉斯序列等方面的研究,得到了國際上的高度評價。
四、五十年代開始研究一般空間微分幾何學,特別是一般面積度量的二次變分的計算和 K展空間。
60年代又研究高維空間共軛網理論,獲得系統而深入的成果。
70年代以來,蘇步青又注意把微分幾何運用於工程中的幾何外型設計,在中國開創了新的研究方向——計算幾何。
蘇步青歷任浙江大學教授、數學系主任;歷任復旦大學教授、教務長、數學研究所所長、研究生部主任、副校長、校長和名譽校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該校教務長。他和陳建功教授共同把浙江大學和復旦大學的數學系建成一個具有相當高水平的教學和科學研究的基地,為國家培養出許多優秀的數學人才。在他的領導下,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微分幾何研究集體。
蘇步青一共發表論文168篇,出版了《蘇步青論文選集》、《射影曲線概論》、《射影曲面論》、《一般空間微分幾何學》、《計算幾何》等專著,有的已在國外翻譯出版。
蘇步青同志因病於2003年3月17日16時45分在上海逝世,享年101歲。
⑼ 有關蘇步青數學的成就
蘇步青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微分幾何。1872年,德國數學家F.克萊因(Klein)提出了著名的「愛爾蘭根計劃書」,在其中總結了當時幾何學發展的情況,認為每一種幾何學都聯系一種變換群,每種幾何學所研究的內容就是在這些變換群下的不變性質。除了歐氏空間運動群之外,最為人們所熟悉的有仿射變換群和射影變換群。因而,在19世紀末期和本世紀的最初三四十年中,仿射微分幾何學和射影微分幾何學都得到很迅速的發展。蘇步青的大部分研究工作是屬於這個方向的。此外,他還致力於一般空間微分幾何學和計算幾何學的研究。一共發表了156篇學術論文,並有專著和教材十多部。他的不少成果已被許多國家的數學家大量引用或作為重要的內容被寫進他們的專著。當時在國際上處於熱門。他的成就之一就是引進和決定了仿射鑄曲面和仿射旋轉曲面,他決定了所有仿射鑄曲面並討論了它們的性質,仿射旋轉曲面是仿射鑄曲面的一種特殊情形,它的特徵是這種曲面的仿射法線必和一條定直線相交,因而它們是普通的旋轉曲面非常自然的推廣。 蘇步青對仿射微分幾何的另一極其美妙的發現是:他對一般的曲面,構作出一個仿射不變的4次(3階)的代數錐面。在仿射的曲面理論中為人們注目的許多協變幾何對象,包括2條主切曲線,3條達布(Dfarboux)切線,3條塞格雷(Segre)切線和仿射法線等等,都可以由這個錐面和它的3根尖點直線以美妙的方式體現出來,形成一個十分引人入勝的構圖,這錐面被命名為蘇錐面。蘇步青的關於仿射微分幾何學的成果,使他在30年代初就成為世界上著名的微分幾何學家,後來據此寫成了《仿射微分幾何》(1981年出版)一書,評論者(美國《數學評論》 )認為,許多內容是「絕對傑出的」,還說,「這本漂亮的、現代化的書是任何學術圖書館所必備的」。你可以在網路里找到蘇步青院士的生平及成就
⑽ 蘇步青的介紹
蘇步青(1902.9.23-2003.3.17),浙江溫州平陽人,祖籍福建省泉州市,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著名的數學家、教育家,中國微分幾何學派創始人,被譽為「東方國度上燦爛的數學明星」、「東方第一幾何學家」、「數學之王」。1中華民國十六年(1927)畢業於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數學系,後入該校研究生院,中華民國二十年(1931年)畢業獲理學博士學位,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78年後任復旦大學校長、數學研究所所長,復旦大學名譽校長、教授。2從1927年起在國內外發表數學論文160餘篇,出版了10多部專著,他創立了國際公認的浙江大學微分幾何學學派;他對「K展空間」幾何學和射影曲線的研究。3主要從事微分幾何學和計算幾何學等方面的研究,在仿射微分幾何學和射影微分幾何學研究方面取得出色成果,在一般空間微分幾何學、高維空間共軛理論、幾何外型設計、計算機輔助幾何設計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