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股權轉讓與資產轉讓的區別及稅收有何差異
1、轉讓的客體不同。
資產轉讓的客體為資產,股權轉讓的客體為股份。
2、來源不同。
資產來源於三個方面,即股東(出資人)對於公司投入的資本金、公司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積累的和通過舉債所獲得的資金來源。
股權則不同,它只存在於公司中,不是公司制企業就不存在股份。
3、交易的主體不同。
資產的所有者是公司,股權的所有者是股東。
4、是否需要繳納增值稅不同。
一旦轉讓活動被認為是資產轉讓,就應繳納增值稅,而如果被認定為股權轉讓,則不需繳納增值稅。
5、獲得的權利不同。
資產收購獲得是對企業全部資產的實質性經營權,即資產收購交易完成後,收購企業對向被收購企業已收購的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存貨、存貨等可直接或派人組織實施生產經營活動,並對所經營的資產享有絕對的處置權。
而股權收購購買的是對被收購企業資產的擁有或控制權,收購企業不直接參與被收購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對其財產也沒有直接的處置權。
6、承擔風險的方式不同。
資產收購完成後收購企業直接組織或參與被收購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承擔和處理發生或可能發生的一切風險活動,如采購風險、銷售風險、資產儲備風險、運輸風險、決策風險、投資風險、納稅風險等等。
股權收購只承擔投資收益風險,在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上也遠遠不如實施資產收購的企業。
7、在利益分配中所處的地位不同。
資產收購完成後收購企業是被收購企業的經營者和管理者,同時也是被收購企業經營成果的直接分配者,而股權收購完成後,收購企業不直接參與管理,除持股比例達到一定比例並出任董事長外,一般均是被動地接受經營成果的分配。
8、會計核算運用的科目不同。
對於資產收購不論是採取股權支付、還是非股權支付或者採用兩者相結合的支付方式,對收購的資產都應按資產收購清單中的交易資產名稱設置會計科目進行核算。
而股權收購不論是採取股權支付、還是非股權支付或者採用兩者相結合的支付方式,對收購的股權一律通過「長期股權投資」科目核算。
所繳的稅種區別:
股權轉讓需要交的稅:
增值稅:免繳。此行為屬於非增值稅征稅范圍。
企業所得稅:轉讓方按股權轉讓收益的原則納稅。
土地增值稅和契稅:不繳土地增值稅,因為不屬於轉讓不動產行為。不繳契稅
資本轉讓需要交的稅:
增值稅:①符合轉讓企業全部產權的條件時,不繳納增值稅。②不符合轉讓企業全部產權條件時應稅貨物的轉讓,要繳納增值稅。
企業所得稅:需區分整體資產轉讓還是非整體資產轉讓兩種情況。
在整體資產轉讓時,①如果接受企業支付的交換額中,非股權支付額不高於所支付的股權的票面價值20%的,轉讓企業可暫不計算確認資產轉讓所得或損失。②否則轉讓企業須計算確認資產轉讓所得或損失。企業以經營活動的部分非貨幣性資產對外投資,應在投資交易發生時,將其分解為按公允價值銷售有關非貨幣性資產和投資兩項經濟業務進行所得稅處理,並按規定計算確認資產轉讓所得或損失。
土地增值稅和契稅:轉讓房屋要涉及土地增值稅問題,受讓方要涉及契稅問題。
❷ 資產轉讓和股權轉讓 稅收的區別
資產轉讓與股權轉讓的稅務處理區別分析
隨著資本市場的不斷發展,企業之間的並購重組日漸頻繁,資產、股權方面的轉讓案例層出不窮。在實際交易中,判斷一項轉讓是資產轉讓還是股權轉讓對企業來說非常重要。因為根據政策規定,對資產轉讓與股權轉讓的稅務處理要求並不相同。
判斷一項轉讓是股權轉讓還是資產轉讓主要可以依據兩點。首先,交易的主體不同。股權轉讓是股東將其對公司擁有的股權轉讓給受讓人,由受讓人繼受取得股權而成為新股東的法律行為。
因此,股權轉讓的主體必然是股東。而公司的資產屬於公司所有,資產轉讓的主體必然是公司而非股東,股東只是公司轉讓資產的決策者之一。其次,轉讓的客體不同。股權轉讓所轉讓的是股權,轉讓的內容包括了股東權、股東的地位或資格以及依據股東身份而依法享有的權利。股權只存在於公司之中,不是公司制企業就沒有股權。資產轉讓所轉讓的是資產,所謂資產是指企業(包括公司,但不限於此)擁有的或控制的能以貨幣計量的經濟資源,包括機器設備、現金、土地使用權、無形資產等。
對資產轉讓,稅務安排上首先要對資產轉讓所得或損失進行處理。由於資產轉讓的主體是企業,因此資產轉讓產生的所得或損失應並入企業的應稅所得額或在稅前扣除。對資產轉讓中涉及的流轉稅,則要區分不同的情形進行處理。如果納稅人轉讓的是存貨,應按銷售額計算繳納增值稅;涉及消費稅的消費品還應該繳納消費稅。如果納稅人轉讓的是固定資產,一般納稅人要根據不同的時間界限按不同徵收率計算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除其他個人外)則減按2%徵收率計算增值稅。如果納稅人轉讓的是無形資產或是房屋、建築物等不動產,則應繳納營業稅。如果轉讓的是國有土地使用權、地上建築物及其附著物並取得收入的,則還應就其所取得的增值額繳納土地增值稅。
對股權轉讓,在稅務處理上應分別按股權的購買方、股權的轉讓方、被買賣股權的企業(目標企業)進行分析。
❸ 固定資產轉讓涉及哪些稅
1、銷售使用過的固定資產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的免徵增值稅。
第一、屬於企專業企業固定資產目錄所列貨屬物;
第二、企業按固定資產管理,並確以使用過的貨物;
第三、銷售價格不超過其原值的貨物。
其中有一個條件不具備就屬於財稅[2002]29號文件所說的「應稅固定資產」按照4%的徵收率減半徵收增值稅。
2、企業銷售自己使用過的屬於應征消費稅的機動車、遊艇、摩托車,售價超過原值的,按4%的徵收率減半徵收增值稅;售價未超過原值的,免徵增值稅。
3、銷售不動產(銷售建築物或構築物、銷售其他土地附著物),小規模納稅人按照5%的徵收率;一般納稅人按照10%的稅率徵收增值稅。
❹ 固定資產轉讓怎麼交稅
一般納稅人轉讓或者出售使用過的固定資產,計算銷售額和應納稅額:
①按照適用稅率徵收增值稅,按下列公式確定銷售額和銷項稅額:
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16%)
銷項稅額=銷售額×16%
②按照簡易辦法依照3%減按2%徵收增值稅,按下列公式確定銷售額和應納稅額:
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3%)
應納稅額=銷售額×2%
(2)發票開具
一般納稅人銷售自己使用過的固定資產,凡按規定適用按照簡易辦法依照3%徵收率減按
2%徵收增值稅政策的,應開具普通發票,不得開具專用發票。
納稅人可以放棄減稅,按照簡易辦法依照3%徵收率繳納增值稅後可以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
1、處理:
借:固定資產清理
累計折舊
貸:固定資產
2、賣出:
借:庫存現金/銀行存款
貸:固定資產清理
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將鐵路運輸和郵政業納入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的通知》《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有關事項的規定》第二條規定:原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自用的應征消費稅的摩托車、汽車、遊艇,其進項稅額准予從銷項稅額中抵扣。
(4)資產轉讓涉稅擴展閱讀:
銷售使用過的固定資產涉稅問題按財稅[2008]170號文件規定執行:四、自2009年1月1日起,納稅人銷售自己使用過的固定資產(以下簡稱已使用過的固定資產),應區分不同情形徵收增值稅:
(一)銷售自己使用過的2009年1月1日以後購進或者自製的固定資產,按照適用稅率徵收增值稅。
(二)2008年12月31日以前未納入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試點的納稅人,銷售自己使用過的2008年12月31日以前購進或者自製的固定資產,按照4%徵收率減半徵收增值稅。
(三)2008年12月31日以前已納入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試點的納稅人,銷售自己使用過的在本地區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試點以前購進或者自製的固定資產,按照4%徵收率減半徵收增值稅;銷售自己使用過的在本地區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試點以後購進或者自製的固定資產,按照適用稅率徵收增值稅。
參考資料: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將鐵路運輸和郵政業納入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
❺ 公司整體產權轉讓涉及的稅收有哪些
第一點:首先不征營業稅
國稅函[2002]165號 轉讓企業產權不徵收營業稅問題的批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營業稅的徵收范圍為有償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的行為。轉讓企業產權是整體轉讓企業資產、債權、債務及勞動力的行為,其轉讓價格不僅僅是由資產價值決定的,與企業銷售不動產、轉讓無形資產的行為完全不同。因此,轉讓企業產權的行為不屬於營業稅徵收范圍,不應徵收營業稅。
第二點:不徵收增值稅
國稅函[2002]420號 國稅函[2002]420號 轉讓企業全部產權不徵收增值稅問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增值稅的徵收范圍為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轉讓企業全部產權是整體轉讓企業資產、債權、債務及勞動力的行為,因此,轉讓企業全部產權涉及的應稅貨物的轉讓,不屬於增值稅的征稅范圍,不徵收增值稅。
第三點:如果涉及股權轉不征營業稅
財稅[2002]191號 股權轉讓有關營業稅問題 現對股權轉讓的營業稅問題通知如下:
(一)、以無形資產、不動產投資入股,與接受投資方利潤分配,共同承擔投資風險的行為,不徵收營業稅。
(二)、對股權轉讓不徵收營業稅。
(三)、《營業稅稅目注釋(試行稿)》(國稅發[1993]149號)第八、九條中與本通知內容不符的規定廢止。本通知自2003年1月1日起執行。
第四點:如果轉讓在建項目需要納稅
財稅[2003]16號第二條第(七)項規定:單位和個人轉讓在建項目時,不管是否辦理立項人和土地使用人的更名手續,其實質是發生了轉讓不動產所有權或土地使用權的行為。對於轉讓在建項目行為應按以下辦法徵收營業稅:
1.轉讓已完成土地前期開發或正在進行土地前期開發,但尚未進入施工階段的在建項目,按「轉讓無形資產」稅目中「轉讓土地使用權」項目徵收營業稅。
2.轉讓已進入建築物施工階段的在建項目,按「銷售不動產」稅目徵收營業稅。
在建項目是指立項建設但尚未完工的房地產項目或其它建設項目。
第五點:涉及契稅如何繳納?
財稅[2003]184號文件規定:
一、企業公司制改造
非公司制企業,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規定,整體改建為有限責任公司(含國有獨資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或者有限責任公司整體改建為股份有限公司的,對改建後的公司承受原企業土地、房屋權屬,免徵契稅。
非公司制國有獨資企業或國有獨資有限責任公司,以其部分資產與他人組建新公司,且該國有獨資企業(公司)在新設公司中所佔股份超過50%的,對新設公司承受該國有獨資企業(公司)的土地、房屋權屬,免徵契稅。
二、企業股權重組
在股權轉讓中,單位、個人承受企業股權,企業上地、房屋權屬不發生轉移,不徵收契稅。
國有、集體企業實施「企業股份合作制改造」,由職工買斷企業產權,或向其職工轉讓部分產權,或者通過其職工投資增資擴股;將原企業改造為股份合作制企業的,對改造後的股份合作制企業承受原企業的土地、房屋權屬,免徵契稅。
三、企業合並
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企業,依據法律規定、合同約定,合並改建為一個企業,對其合並後的企業承受原合並各方的土地、房屋權屬,免徵契稅。
四、企業分立
企業依照法律規定、合同約定分設為兩個或兩個以上投資主體相問的企業,對派生方、新設方承受原企業土地、房屋權屬,不徵收契稅。
五、企業出售
國有、集體企業出售,被出售企業法人予以注銷,並且買受人妥善安置原企業30%以上職工的,對其承受所購企業的土地、房屋權屬,減半徵收契稅;全部安置原企業職工的,免徵契稅。
六、企業關閉、破產
企業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實施關閉、破產後,債權人(包括關閉、破產企業職工)承受關閉、破產企業上地、房屋權屬以抵償債務的,免徵契稅;對非債權人承受關閉、破產企業上地、房屋權屬,幾妥善安置原企業30%以上職工的,減半徵收契稅;全部安置原企業職工的,免徵契稅。
七、其他
經國務院批准實施債權轉股權的企業,對債權轉股權後新設立的公司承受原企業的土地、房屋權屬,免徵契稅。
政府主管部門對國有資產進行行政性調整和劃轉過程中發生的土地、房屋權屬轉移,不徵收契稅。
企業改制重組過程中,同一投資主體內部所屬企業之間土地、房屋權屬的無償劃轉,不徵收契稅。
第五、六款所稱「妥善安置原企業職工」,是指國有、集體企業買受人或關閉、破產企業的土地、房屋權屬承受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原企業職工進行合理補償,並與被安置職工簽訂服務年限不少於三年的勞動用工合同,以及按照《勞動法》落買相關政策。
財稅[2006]41號文件規定財稅[2003]184號文件執行期限為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
六、以出讓方式承受原改制企業劃撥用地的,不屬於184號文件規定的范圍,對承受人應徵收契稅。
國稅函[2008]514號再次對全資子公司承受母公司資產有關契稅政策進行解釋
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改制重組若干契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03]184號)和《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改制重組契稅政策有關問題解釋的通知》(國稅函[2006]844號)的有關規定,公司制企業在重組過程中,以名下土地、房屋權屬對其全資子公司進行增資,屬同一投資主體內部資產劃轉,對全資子公司承受母公司土地、房屋權屬的行為,不徵收契稅。
第六點:企業所得稅方面
請查閱:國稅發[2000]118號、國稅發[2000]119號文件。由於該文件內容較多,請自行查閱。
❻ 關於資產轉讓涉稅問題
如果你的動產是可以區分開來,不影響你不動產的使用,那麼可以分開銷售,動產繳納增值稅,不動產繳納營業稅
如果動產與不動產為一體的,那麼
合並繳納
營業稅
銷售不動產
應該還牽涉到
房產交易
的過戶吧
❼ 企業資產轉讓要交什麼稅
公司資企業轉讓要交以下稅務:增值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印花稅、土地增值稅等。
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清算業務企業所得稅處理若干問題的通知》:
二、下列企業應進行清算的所得稅處理:
(一)按《公司法》、《企業破產法》等規定需要進行清算的企業;
(二)企業重組中需要按清算處理的企業。
三、企業清算的所得稅處理包括以下內容:
(一)全部資產均應按可變現價值或交易價格,確認資產轉讓所得或損失;
(二)確認債權清理、債務清償的所得或損失;
(三)改變持續經營核算原則,對預提或待攤性質的費用進行處理;
(四)依法彌補虧損,確定清算所得;
(五)計算並繳納清算所得稅;
(六)確定可向股東分配的剩餘財產、應付股息等。
四、企業的全部資產可變現價值或交易價格,減除資產的計稅基礎、清算費用、相關稅費,加上債務清償損益等後的余額,為清算所得。 企業應將整個清算期作為一個獨立的納稅年度計算清算所得。
(7)資產轉讓涉稅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第十一條企業所得稅法第五十五條所稱清算所得,是指企業的全部資產可變現價值或者交易價格減除資產凈值、清算費用以及相關稅費等後的余額。
投資方企業從被清算企業分得的剩餘資產,其中相當於從被清算企業累計未分配利潤和累計盈餘公積中應當分得的部分,應當確認為股息所得;剩餘資產減除上述股息所得後的余額,超過或者低於投資成本的部分,應當確認為投資資產轉讓所得或者損失。
第九條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以權責發生制為原則,屬於當期的收入和費用,不論款項是否收付,均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不屬於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已經在當期收付,均不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本條例和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十條企業所得稅法第五條所稱虧損,是指企業依照企業所得稅法和本條例的規定將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和各項扣除後小於零的數額。
❽ 銀行不良資產轉讓的稅收政策
經過梳理不良資產處置有關的稅收政策,你會發現AMC真的是上帝的寵兒,要錢有錢,要人有人,要政策有政策,要資源有資源,一般的企業只能望洋興嘆!
雖然資產管理公司有眾多的優惠政策加持,但由於處理不良資產所涉及的借款方基本沒有還款能力,也沒有交納稅費的能力,因而會存在代交稅費的問題;再加上稅負的轉嫁特性,因此按稅法規定應由借款方或其他各方承擔的稅費還是會落在先後承接不良資產的人手上。另一方面,整體稅負的高低也會影響資產定價及處置成效。因此,稅收因素實際是每一個參與不良資產收購、承接、處置的相關當事人都必須考慮的問題。
此外,所得稅法的原則是:有所得交稅,無所得不交稅,誰有所得誰交稅。在所得稅(包括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方面,涉及不良資產業務的參與各方都基本沒有優惠政策,而且流轉稅和財產行為稅類優惠又集中在AMC,因此整個不良資產處理過程的交易架構設計就顯得十分重要。但本文只探討稅收政策層面,交易架構設計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交易模式。
【 針對AMC的稅收優惠 】
稅收優惠的主體:
特指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和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即四大中央政府AMC,含分支機構,不含資產公司所屬、附屬企業。
不包含地方政府AMC,民營(非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以及以自有或第三方不動產抵充貸款本息的借款方(在辦理不動產過戶手續時,應依法納稅)。不排除會有針對地方政府AMC的地方稅收優惠政策,但是在網上基本查不到,需要的可自行到當地地方稅務局咨詢。
優惠的業務類型:
僅限於收購、承接、處置不良資產業務(不含其他業務)。收購、承接不良資產是指資產公司按照國務院規定的范圍和額度,對銀行不良資產以賬面價值進行收購,同時繼承債權、行使債權主體權利。不良資產是指銀行的逾期、呆滯、呆賬貸款及其相應的抵押品。處置不良資產是指資產公司按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為使不良資產的價值得到實現而採取的債權轉移的措施,具體包括運用出售、置換、資產重組、債轉股、證券化等方法對貸款及其抵押品進行處置。
收購的對象:國有銀行(含改制銀行),不包括向其他機構收購的資產。
享受優惠的稅種:主要為流轉稅類、財產行為稅類,不含企業所得稅。
優惠政策具體有:
1、增值稅:借款方以物抵債的,免徵資產公司銷售轉讓該貨物、不動產、無形資產、有價證券、票據以及利用該貨物、不動產從事融資租賃業務(不包括經營租賃)應繳納的增值稅。接受相關國有銀行的不良債權取得的利息免徵增值稅。資產公司所屬的投資咨詢類公司,為本公司收購、承接、處置不良資產而提供的資產、項目評估和審計服務,免徵增值稅。
2、印花稅:免徵購銷合同和產權轉移書據應繳納的印花稅,以及上市公司股權受讓或者出讓行為的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
3、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對各公司回收的房地產(指已辦理過戶手續)在未處置前的閑置期間,免徵。未辦理過戶手續的房地產,納稅確有困難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房產稅暫行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的有關規定辦理減免。
4、土地增值稅:對資產公司轉讓房地產取得的收入,免徵土地增值稅。
5、行政事業性收費:財綜[2001]7號文件已過期,尚不清楚是否還可享受相關優惠。
涉及的主要稅收政策如下:
1、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中國信達等4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1】10號)
2、財政部關於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接受以物抵債資產過戶稅費問題的通知(財金[2001]189號)
3、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中國信達等四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受讓或出讓上市公司股權免徵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2]94號)
4、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4家資產管理公司接受資本金項下的資產在辦理過戶時有關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3]21號)
5、關於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從事經營租賃業務有關稅收政策問題的批復(國稅函[2009]190號)
6、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有關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13]56號)
7、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若干政策的通知 財稅〔2016〕39號
此外,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處置港澳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有關資產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 財稅【2003】212號),涉及港澳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的不良資產處置也享受相關優惠。
【 銀行及其他企業涉及的稅收政策 】
對於轉讓、剝離不良資產的銀行,以及參與不良資產處置業務的其他企業或個人,因為轉讓債權不屬於增值稅的征稅范疇,因此單純收購或處置債權資產不繳納增值稅,但若涉及實物資產的轉移以及資產證券化,所涉及的增值稅及其他稅收是基本沒有優惠政策的,符合條件的企業改制重組相關的契稅有一定優惠。對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不征或免徵印花稅。
既然是處置不良,一般來說銀行是會存在損失的,因此涉及銀行處置不良資產的稅收政策主要是呆壞賬損失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的有關規定,符合規定的都是可以扣除的。
主要稅收政策如下:
1、關於繼續支持企業 事業單位改制重組有關契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8]17號 ),包括之前的財稅[2015]37號文件。
2、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資管產品增值稅政策有關問題的補充通知(財稅[2017]2號)
3、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於資管產品增值稅有關問題的通知 (財稅〔2017〕56號
4、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明確金融 房地產開發 教育輔助服務等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6]140號)
5、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信貸資產證券化有關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 (財稅[2006]5號)(第二條第(三)項失效)
6、關於金融企業貸款損失准備金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有關政策的通知(財稅[2015]9號)
7、企業資產損失所得稅稅前扣除管理辦法(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25號)
8、關於企業資產損失稅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09]57號)
9、關於中國光大銀行核銷和處置不良資產有關財務稅收問題的通知(財稅[2002]198號)
10、關於企業重組業務企業所得稅處理若干問題的通知 財稅[2009]59號
11、關於促進企業重組有關企業所得稅處理問題的通知 財稅[2014]109號
12、關於企業重組業務企業所得稅徵收管理若干問題的公告 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48號
❾ 轉讓企業資產 要不要交稅
如果是以公允價值轉讓的,售價比帳面價值低,不需要交所得稅!
不過如果不是公允價值,稅務機關可能會以他們核定的價格再確定是否交所得稅!
不過我倒認為有可能會交營業稅!
❿ 關於資產轉讓涉及的涉稅問題
已使用過的機器設備,增值稅率4%,可向稅務申請2%的優惠,如是已抵扣過17%增值稅的可開具17%的稅票 你公司可抵扣;不動產如房屋、土地使用權營業稅,稅率5%,另對方可能涉及土地增值稅,看增值多少對應不同稅率;原材料、低值易耗品,不用問,增值稅,一般17%,小規模的看對方的生產企業還是商業,4%-6%吧。所有流轉稅都有附加如城建稅一般 7%、教育費附加一般為3%+2%;另有印花稅(雙方),不動產的有契稅(購買方).......
因為稅太多,一般公司整合不用購買法,而用股權交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