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新型城鎮化與傳統城鎮化的區別和聯系
二者在價值取向上、發展方式、發展重點上區別如下:
二者的區別:
1、在價值取向上不同:
「以物為本」是傳統城鎮化道路的發展理念。在這種發展理念主導下,一個地區往往將城鎮化發展片面地理解為城鎮化率的提高,即城鎮人口的持續增加和城鎮規模的不斷擴張。
堅持以人為本,強調全民共享城鎮化發展成果,是新型城鎮化道路在價值取向方面的轉變。
2、在發展方式上不同:
傳統城鎮化道路較為粗放,不惜以犧牲資源和環境為代價,實現外延擴張和數量增長的目標;
新型城鎮化堅持城鎮化發展的可持續性,強調要走集約型發展道路,不斷增強城鎮綜合承載能力,協同發揮市場機制的主導作用和政府調控的引導作用,是新型城鎮化道路在發展方式和外生動力等方面的轉變。
3、在發展重點上不同:
傳統城鎮化道路通常片面強調單一規模等級城市的發展,忽視其與其他規模等級城市的互動與聯系,甚至控制或限制其他城市的發展;
容易導致在整個城鎮體系中,受重視的某一規模等級城市因為能夠獲得更多的發展要素而一枝獨秀,其餘城市則大多發展滯後,從而使得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之間難以實現協調發展;
新型城鎮化,堅持城鎮化發展的全面性和協調性,強調在城鎮化進程中,應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並通過城市群建設、「四化」同步、城鄉統籌、區域共建等;
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之間、「四化」之間、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等各個層面實現協調發展,是新型城鎮化道路在發展形態、發展重點、內生動力、空間結構等方面的轉變。
二者的聯系:
1、新型城鎮化道路是應傳承傳統城鎮化道路的優點並彌補其缺陷而提出的,目的是要同步提高城鎮化發展的質量和水平,實現城鎮化又好又快發展。
新型城鎮化道路的提出並不意味著傳統城鎮化道路一無是處,並不是對傳統城鎮化道路的全盤否定,我們不能忽視和否定傳統城鎮化道路推動一個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積極面。
只是由於具有單一性、片面性、盲目性、粗放式等缺陷,傳統城鎮化道路在推動一個地區經濟社會較快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諸多問題和挑戰,即無法實現「好」字當頭的快速發展。
2、新型城鎮化道路的總體要求是既要結合時代特徵,又要體現中國特色,還要符合自身特點;
內生動力來源於城鎮化與工業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的同步發展,外生動力則來源於市場調節和政府調控的有機結合;
主體發展形態是城市群;主要特徵表現為經濟高效、社會和諧、人民幸福、生態文明、城鄉一體和區域協調。
㈡ 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時代背景
中國在改革開放30年時間當中,城市空間擴大了二三倍,城鎮化率也達到了52.6%。但是,空間城市化並沒有相應產生人口城市化。中國有2.6億農民工,戶籍問題把他們擋在了享受城市化成果之外,他們是被城鎮化、偽城鎮化的。如果擠掉水分的話,我國只有36%的城鎮化率。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了「新型城鎮化」概念,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進一步把「加快城鎮化建設速度」列為2013年經濟工作六大任務之一。中國的新型城鎮化,是確鑿無疑的大方向。
在2012年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提出了2013年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著力提高城鎮化質量。城鎮化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歷史任務,同時也是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所在,要圍繞提高城鎮化質量,因勢利導、趨利避害,積極引導城鎮化健康發展。要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格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城市群要科學布局,與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布局緊密銜接,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相適應。要把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作為重要任務抓實抓好。要把生態文明理念和原則全面融入城鎮化全過程,走集約、智能、綠色、低碳的新型城鎮化道路。
㈢ 什麼是新型城鎮化建設
中教聯盟老師:
新型城鎮化是以城鄉統籌、城鄉一體、產城互動、節約集約、生態宜居、和諧發展為基本特徵的城鎮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鎮、新型農村社區協調發展、互促共進的城鎮化。
新型城鎮化的核心在於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態和環境為代價,著眼農民,涵蓋農村,實現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和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共同富裕。
與人們日常生活中單純從字面理解的意思不同,城鎮化,就是指涉及社會方方面面、關繫到大至都市,小到農戶的產銷、合作、互動、和諧的新型社會關系。中國在改革開放30年時間當中,城市空間擴大了二三倍,城鎮化率也達到了52.6%。但是,空間城市化並沒有相應產生人口城市化。中國有2.6億農民工,戶籍問題把他們擋在了享受城市化成果之外,他們是被城鎮化、偽城鎮化的。如果擠掉水分的話,我國只有36%的城鎮化率。[4]
[4]中國的新型城鎮化,是確鑿無疑的大方向。這是世界最多人口的城鎮化。僅此觀之,正如政府工作報告所言:五年轉移農村人口8463萬人,城鎮化率由45.9%提高到52.6%——中國城鄉結構發生了歷史性變化。這種變化得益於兩個因素:一是工業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的推動,二是有關戶籍等政策逐步調整,公平的「城門」在制度層面逐漸打開。[4]
城鎮化是中國發展的重頭戲。這不僅因為美國城鎮化率達到90%、韓國達到80%等現實差距,更因為城鎮化背負著擴大內需、拉動增長的重任。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了「新型城鎮化」概念,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進一步把「加快城鎮化建設速度」列為2013年經濟工作六大任務之一。
發改委主任張平近日更在人大記者會上表示,發改委正會同有關部門編制中國城鎮化發展規劃,今年如果順利的話,今年上半年有可能出台。這些信號都表明——新型城鎮化已成為新時期的國家戰略。[4]
據《中國新型城鎮化建設路徑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前瞻》分析,城鎮化當然要圈地擴容、要蓋樓建房,但是,中國的新型城鎮化,顯然不是房地產化。以城鎮化的方向來修復地產股估值等邏輯,顯然忽略了以下幾層思考:
一者,1995年以來,我國城鎮化經歷了歷史上最快的發展階段,同時也帶來一個更令人頭痛的問題——市場房價進入快速上漲甚至暴漲期。房價問題的背後,還有以下值得注意的數據:從2000年至2010年的10年內,國內城市建設用地擴張83%,但同期包括農民工在內的城鎮人口僅增長45%,土地城鎮化與人口城鎮化速度極不匹配。那麼,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積極穩妥」之意,當然在於糾偏類似失衡,在平抑房價的同時,引導地產業理性歸位。[4]
二者,新型城鎮化之「新」,就是要區別於「造城運動」,真正將工作重心轉移到進城人口權益的市民化上來。有數據顯示:全國人戶分離的人口為2.79億人,其中流動人口為2.36億人。今日中國城鎮化的發展速度,恐怕還要再等等「市民化」的進程。換句話說,「城鎮化」固然是指農村人口轉化為城鎮人口的一個過程,但這種「轉化」不僅要有「廣度」、更要有「深度」——即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提高城鎮化質量,使之健康發展」。[4]
三者,城鎮化固然是農民進城的過程,但這個過程絕不僅僅停留在蓋房子層面。社科院發布的藍皮書稱,按照世界城市的發展規律,當城鎮化率達到40%—60%的時候,標志著城市進入成長關鍵期,「城市病」進入多發期和爆發期。此時,繼續推進城鎮化將面臨更為嚴峻的挑戰。因此,即便是硬體而言,我們更需要對城市交通、環境、社會等方面統籌安排,還得考量城市群內部的協調發展問題。[4]
真正的城市化,或者說我們籲求的新型城鎮化,正如國家行政學院決策咨詢部主任慕海平所言,不僅要有「人口的城鎮化」,更應是產業、人口、土地、社會、農村五位一體的城鎮化。城鎮化不是給「房地產化」代言。[4]
㈣ 新型城鎮化該怎樣推進:新階段的城鎮化需要政府積極引導
編者的話近年來,學術理論界圍繞推進新型城鎮化開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不少共識,但在一些重要問題上也存在不同看法。本期「互動天地」刊登的兩篇文章探討了在我國發展新階段怎樣更好推進城鎮化的問題,各自的論述都持之有據,但又有不一致甚至相沖突之處。比如,推進城鎮化究竟應以大城市為主,還是重點發展農村小城鎮?應著力解決進城農民工的市民化問題,還是讓農民就地享受市民待遇?應避免政府主導城鎮化,還是必須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相信這樣的學術討論和爭鳴有助於深化人們的認識、推動相關的研究。 新階段的城鎮化需要政府積極引導 當前,城鎮化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新的抓手和突破口。有一種觀點認為,推進城鎮化應依靠市場機制,政府不應介入。如果這種觀點針對的是前一時期一些城鎮建設中政府主導的大拆大建,是有參考意義的;但就現階段城鎮化所要擔負的經濟社會發展任務來說,則不能排除政府的積極引導作用。 新階段的城鎮化應重點發展農村城鎮 上世紀80年代我國農民創造的城鎮化道路主要是市場調節的結果。當時以蘇南模式和溫州模式為代表,在農村啟動工業化的同時發展小城鎮、轉移農業富餘勞動力。這種農民自發的城鎮化「村村點火、戶戶冒煙」,走的是分散型道路。後來農民進城意義上的城鎮化也是市場導向的,即所謂「百萬民工大流動」。如果說這一階段的城鎮化有政府導向,那主要是指設立各類開發區所推進的土地城鎮化以及各級政府所進行的城市建設。 現在我國進入了中等收入國家行列,人口城鎮化率已超過50%。過去以城市建設為中心的城鎮化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經濟發展水平,也轉移了大量農業富餘勞動力,但工農差距、城鄉差距進一步擴大了。與此同時,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普遍出現了人口擁擠、交通擁堵、環境污染、房價高漲等「城市病」。在此背景下推進城鎮化,決不能重復以前的老路,而應賦予其新的內涵,特別應把重點放在發展農村城鎮,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城鎮化的作用。 以城鎮化促進城市現代化。通過發展城鎮,使償付土地租金能力差的大量工業、普通住宅等從城市遷出進入城鎮,為租金償付能力強的金融、商務、公司總部及公共建築等進入城市騰出空間。與此相適應,增強城鎮的產業發展、公共服務、就業吸納、人口集聚功能,使其具有吸收城市產業和人口的能力。這種城市產業和人口向城鎮轉移意義上的城鎮化,可以克服「城市病」;可以在提升城市經濟價值的基礎上,為提升城市文化價值和生態價值創造條件;可以優化城市中心業態,提高城市單位土地使用效益。 以城鎮化帶動城鄉發展一體化。這是以城鎮化帶動「三農」問題的解決。目前的城鄉差距體現在多個方面,除了城鄉收入差距,還包括城鄉居民生活條件差距等。在現階段,最為緊迫而又有可能優先縮小的就是城鄉居民居住和生活條件的差距。其基本路徑是發展農村城鎮,使其具有城市功能。首先,使城鎮具有城市生活功能,讓城鎮周邊的農民能就近享受城市生活。這樣的城鎮就成為城鄉發展一體化的關鍵性節點。相應的城鎮建設包括:適宜人居的城市設施支撐體系,如安全飲用水、環境衛生和能源供應;達到城市水平的文化、教育、醫療服務等設施;便捷通暢的交通、信息網路;等等。具有城市功能的城鎮,不僅能留住農村的人力資本,還能吸引城市人來居住,為發展現代農業和新農村建設提供各種支持。其次,使城鎮具有城市的增長極功能。城市的基本功能是市場中心,是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集聚地,也是服務業發展的載體。發展農村城鎮,提高城鎮的市場化水平和生產要素聚集能力,發展達到城市水平的金融、商業等服務,可以推動生產要素在城鄉間順暢流動,增強城鎮以及農業獲取資源的能力。第三,使城鎮具有帶動新農村建設功能。根據范圍經濟和規模經濟的要求,許多支持農村發展的公共設施只能建在城鎮,通過城鎮向周邊農村輻射。相應地,在新農村建設中可以在科學規劃的基礎上,適當推行農民集中居住的村莊集中化。這有利於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的集中建設和供給,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 以城鎮化推動農村居民享受市民待遇。推進城鎮化需要改革制約城鄉發展一體化的戶籍制度,消除農民和市民享受基本公共服務的差距。現在形成共識的是進入城市的農業轉移人口應該市民化,解決他們在城鎮入學、就醫、居住和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問題。但僅僅解決這部分人口的市民化問題是不夠的,還需逐步實現農民在城鎮就能享受到城市居民的福利和保障。否則,農民只有進入城市才能享受同市民大體相當的福利和保障,這樣發展下去,必然誘使大量農民湧入城市,導致城市不堪重負、各種福利水平嚴重下降,農業發展要素也會加快流失。這就需要將提供給市民的機會和設施安排到農村城鎮去,把高質量的教育、文化醫療設施辦到農村城鎮,增加城鎮的公共產品和公共設施供給,實現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 充分發揮政府的積極引導作用 推進具有上述新內涵的城鎮化,需要創新機制。首先,過去的城鎮化重點是城市面積擴大和人口比例增加,而新階段城鎮化的重點應是城市要素出城進入城鎮,包括產業和人口向城鎮分流。這是與市場調節的方向相背的,需要政府的積極引導。其次,目前農村城鎮與大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市場化水平的差距十分明顯,如果任憑市場調節,在優勝劣汰機制的作用下,農村城鎮不但沒有能力吸引城市發展要素,自身的發展要素還可能被城市吸走,因而需要政府發揮積極引導作用。 規劃先行。目前,城鎮實際上是涉及縣城、中心城鎮、小城鎮和新農村的結構。分散的城鎮區位形不成集聚效應,達不到規模經濟。新階段推進城鎮化需要政府科學規劃、統籌安排,做到規劃先行。應科學合理地規劃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的布局和功能,實現城市和城鎮規劃一體化。除了功能規劃,還應重視空間規劃,突出城鎮發展的集中、集約和生態要求。 政府投資引導。發展農村城鎮,需要民間投資,但政府的引導性投資是不可或缺的。國家應把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的重點放在農村城鎮。政府按照規劃在城鎮進行基礎設施、公共設施建設,並給農村集中供水、供電、供氣,通路、通電話、通電視、通網路,建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辦學校、辦醫院。當然,政府對城鎮建設的投資主要是引導性的,還需要動員社會各方面的力量。 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城鄉均等化。這方面的主體是政府,主要涉及兩大問題:第一,由於歷史和經濟的原因,優質的公共設施和公共服務資源特別是優質的教育和醫療資源基本上集中在城市,這就造成城鄉享用優質公共服務資源的巨大差距。推進城鎮化,應擴大基本公共產品在農村的覆蓋面,同時逐步把優質的教育、醫療等基本公共服務資源安排到城鎮,使農民在當地城鎮就可以就近享受城鎮化的成果。第二,基本公共服務能否實現均等化實際上同地方政府的財政能力相關,說到底同現行的財政體制相關。目前,不同地區的公共產品供給能力取決於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經濟發展水平越高,地方財力越強,公共產品的供給能力就越強。顯然,要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城鄉均等化,就要將之同各地經濟發展水平脫鉤。政府需要對基本公共服務供給進行城鄉統籌協調。 總之,新階段的城鎮化需要各級政府主動推進和積極引導。同時,為防止大拆大建和濫用土地,城鎮化也不應是開發商自發的行為,而需要政府科學規劃和嚴格監管。當城鎮發展水平提升到與城市相當,基本公共服務城鄉均等化實現,政府就可以將調節任務主要交給市場了。 (作者為南京大學教授)
㈤ 城鄉一體化和新型城鎮化有什麼區別
城鎮化:是指農村人口轉化為城鎮人口的過程。 城鎮化的基本涵義 「城鎮化」一詞出現很顯然要晚於「城市化」,這是中國學者創造的一個新詞彙,很多學者主張使用「城鎮化」一詞。1991年,辜勝阻在《非農化與城鎮化研究》中使用並拓展了「城鎮化」的概念,在後來的研究中,他力推中國的城鎮化概念,並獲得一批頗有見解、影響較廣的研究成果。與城市化的概念一樣,「城鎮化」概念也是一片百家爭鳴的景象,至今尚無統一的概念。不過,就數量看,對城鎮化「概念」的論述要少於「城市化」。據粗略估計,近5年來,關於城鎮化的概念,至少在20種以上。具有代表性的並符合中國西部地區現實的觀點是城鎮化是由農業人口占很大比重的傳統農業社會
城鄉一體化的思想早在上個世紀就已經產生了。我國在改革開放後,特別是在80年代末期,由於歷史上形成的城鄉之間隔離發展,各種經濟社會矛盾出現,城鄉一體化思想逐漸受到重視。近年來,許多學者對城鄉一體化的概念和內涵進行了研究,但由於城鄉一體化涉及社會經濟、生態環境、文化生活、空間景觀等多方面,人們對城鄉一體化的理解有所不同。
㈥ 如何理解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的重要性
答案示例: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是堅持科學發展觀,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必然要求,體現了社會主義社會生產的根本目的。(總論點)這是堅持科學發展觀必然要求(分論點)。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科學發展觀要求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促進城鄉和諧發展,新型城鎮化建設核心是以人為本,根本目的是為了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例如:近年來,在上海的義務教育階段的外來務工子女享受和城市的孩子一樣的優質教育,使農民工真正共同享有了上海經濟發展的成果,使他們開始真正融入城市生活。)這是社會主義社會生產的根本目的必然要求(分論點)。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能夠吸納農村轉移人口進入城市安居樂業,使進城農民及其家屬享受到與城鎮居民相等的基本公共服務(教育、衛生醫療、養老等)。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縮小城鄉差距,使全體人民共享經濟發展成果,實現共同富裕。(例如:在上海這個特大型城市,其郊區還有一半人口居住在農村,教育、文化和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配套方面以及保障水平與中心城區有很大差別。加速上海郊區的城鎮化建設可以改善這種狀況,有利於農村居民共享上海城市發展的成果,實現共同富裕。)這是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必然要求(分論點)。消費對生產有反作用,新型城鎮化建設能增加就業機會,擴大消費需求,成為我國擴大內需的最大動力。有利於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實現經濟增長由消費、投資、出口三者協調拉動;保證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穩定發展。(例如:10年來我國城鎮化發展迅速,目前我國城鎮化率已超過50%。由此帶動了巨大的消費需求,新型城鎮化已經成為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這是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必然要求(分論點)。隨著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勞動力的就業結構必然發生相應的變化。新型城鎮化建設能帶動大批富餘勞動力從農村流入城市,進入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新型城鎮化建設會促進現代服務業迅速崛起,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新亮點和吸納就業人口主導力量。(例如:上海把發展小城鎮與發展產業、園區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加快培育第三產業、農業服務業,引導和鼓勵各類企業向小城鎮集聚,形成了產業互動的格局。或臨港新城城鎮化規劃例。)試題分析:解答本題首先要看清楚試題要求的答題所用的知識點范圍。本題限定的知識點范圍是經濟常識的有關知識,可以說限定的范圍比較大,知識點較多。這就需要進一步去研究設問,通過分析設問進一步劃定答題所用知識點的范疇。本題設問是推進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必要性。我們可以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社會主義社會生產的根本目的、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統籌城鄉發展等幾個方面並結合書本知識及時政熱點知識論述。
㈦ 如何推動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互促互進
城鎮化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歷史任務,但城鎮化更是一個自然的歷史過程。當前,我國城鎮化發展進入關鍵階段,順勢而為,妥善引導,城鎮化會成為帶動經濟發展的持續動力;走得不好,也會帶來諸多矛盾和問題,患上「城市病」,影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 近段時間以來,關於新型城鎮化的討論非常多,地方上冠以城鎮化的各種規劃層出不窮。但要清醒地看到,一些地方,各種含糊不清的認識確實掩蓋了新型城鎮化的內涵,模糊了新型城鎮化的發展方向與政策重點。例如有的地方領導認為城鎮化就是建新城、擴老城,不斷擴大城市面積,就是刺激房地產,就是搞工業化,還有的地方認為城鎮化就是拆掉農村、消滅農村,就是讓農民抓緊「上樓」,等等。城鎮化概念被隨意「泛化」;城鎮化變成了什麼都能往裡裝的筐,政策重點被錯誤理解,這些苗頭已經十分明顯。 只有對新型城鎮化內涵有正確理解,才能推進城鎮化健康發展。當前情況下,至關重要的是要在認識上回到正確的邏輯起點上,認清城鎮化究竟是什麼、不是什麼等根本性問題;要從多個角度,深入分析為什麼城鎮化在地方實踐中會「跑偏」;更為重要的是,我們要探討在哪些方面能凝聚對城鎮化的共識,推動城鎮化沿著一條主線健康發展。 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邏輯起點是「人」 從理論上來看,城鎮化是人的行為過程,即鄉村裡的人「化」為城鎮里的人。人口向城鎮集中的過程就是城鎮化的基本內涵。 從歷史背景看,在我們國家,城鎮化主要是指鄉村人口突破幾十年來的城鄉二元體制的阻隔進入城鎮工作、生活。顯然,農民以及農民的轉化形式——農民工,是城鎮化的主體。建國以後,戶籍、就業、社會保障等一系列制度,限制了農村人進城。上世紀70年代末以來,經過一系列制度改革,戶籍、就業、社會保障等制度有所放鬆,但是農村人要想進入城鎮工作與生活,至今仍然會遇有各種或明或暗的「隔離牆」。 從現實情況看,截至2012年底,中國的城鎮化率達到了52.6%。按照一個現代化發達國家的通常情況,結合我國國情,我國的城鎮化率可能最終會達到70%以上。也就是說,未來二三十年,還將有近3億農村人口轉化為城鎮人口。同時還要看到,目前已被統計為城鎮人口的多數農民工,他們還沒有城鎮戶籍,不能享受城鎮居民的所有公共服務,這部分人口約有2.5億,可以稱為「半城鎮化」人口。兩者相加,5億多人口如何市民化就成為中國城鎮化中一個最為緊迫的現實問題。 從政策設計來看,我國的農村戶籍人口與城鎮戶籍人口,在基本公共服務如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保障性住房等許多方面還有巨大差距。近年來的多份中央文件反復強調,要通過制定一系列城鎮化政策,積極穩妥地推動農民繼續進城,推動農民工市民化,推動農民、農民工與市民的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從理論、歷史、現實及政策設計意圖來看,城鎮化問題的邏輯起點是一個「人」字,本質就是市民化。農民工與農民是城鎮化過程中主要的行為主體,也是最重要的受益主體。城鎮化的政策重點就是要讓農民工與農民這個群體中的每個人,都能跟城鎮居民一樣,享受到基本的公共服務,就是農民與農民工的市民化。 人是城鎮化的邏輯起點,農民與農民工的市民化是城鎮化的本質與主要任務。圍繞超大規模的城鎮化,我們就應該在集約、節約用地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城鎮人口的承載能力;應該加快發展各種生產性、生活性服務業,滿足進城人口的各類就業需求;應該積極支持與發展各種租賃房、保障房,解決進城人口的安居問題;應該合理預測進城人口的規模與速度,有序、分類、逐步解決農民工市民化,積極穩妥推進農民進城,保持城鎮化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探尋城鎮化偏離本源的原因 一是認識問題。對城鎮化的概念、歷史、現狀以及對城鎮化部署和政策認識不夠或者認識有偏差。有的地方領導認為城鎮化就是城鎮建設,就是城鎮投資,就是蓋樓造房,就是讓農民上樓,而且越快越好。 二是路徑依賴問題。改革開放以來,從上到下,對城鎮化的熱情都非常高。各地形成了一些傳統的模式或者叫路徑。比如,東部沿海一些城市通過撤縣建區、撤縣建市等做法,擴大了城市面積;一些地方通過工業化引領,上了一批大項目,積累了財力,改進了城鎮基礎設施;一些地方通過大搞房地產,城區里高樓林立,體現了現代化的城市面貌。當前,雖然熱議「新型城鎮化」,但行動上不少地方還是在按以往的軌道往前走。 三是對地方領導的考核評價機制。目前的考評主要是看地方政府有沒有把經濟建設搞上去,因為國家經濟增長的總體目標還需要通過各個地方來分解、承擔。另外,城市面貌是一個城市的「名片」,可比性高、可視性強,容易為地方官員樹立政績。上級領導去一個城市考察,往往都在參觀這個城市最寬闊的馬路、最亮麗的街道、最氣派的地標建築,誇獎的主要就是這個城市的外在面貌。 四是本地戶籍人口會對當地政府施加壓力。本地人口給當地政府施加或明或暗的壓力,要求當地政府優先滿足本地戶籍人口在生活環境、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方面的種種需要,並對外來人口給予一定限制。 凝聚共識,堅定不移推進「新型城鎮化」 城鎮化是我國實現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國面臨的最重要的戰略機遇之一。如果我們清晰地認清城鎮化的邏輯起點,沿著正確的主線推動城鎮化發展,我們就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城鎮化的綜合效應、長期效應、全局效應,推動經濟長期平穩較快增長,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升級,形成人口轉移有序、資源集約利用、環境保護良好、產業支撐有力、城鎮形態合理、發展成果共享的城鎮化發展新局面。 如果找不準城鎮化發展的著力點、迷失了城鎮化的主線,城鎮化帶來的將只是片面效應、短期效應、局部效應。這樣的城鎮化會過度消耗未來的資源,會積累城鄉矛盾、積攢城市內部不同群體之間的矛盾與問題;會帶來更加難以根治的各種「城市病」。從根本上看,跑偏了的城鎮化將會損害我國新型城鎮化的「大棋局」,貽誤我國通往現代化的寶貴時機。 凝聚對新型城鎮化的共識,形成科學的城鎮化發展觀,這是當前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各級政府、各個部門,尤其是各個城市,要提高對城鎮化科學內涵的認識。思想認識對頭了,行動才可能正確。 第一,要研究借鑒世界各國城鎮化的規律,研究中國城鎮化的特殊條件,總結以往城鎮化的經驗教訓,要力求在掌握城鎮化基本規律的基礎上健康發展。 第二,城鎮化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要積極穩妥、適度推進城鎮化。未來我國還將轉移相當於半個歐盟或兩個日本的農業人口,同時還要有序解決現有農民工的市民化問題。城鎮化水平取決於經濟發展水平,要與經濟發展相適應。城鎮化不能太慢,也不能太快,在發展速度上要適中。 第三,城鎮化的當務之急是推動農民工市民化。要優先、著力解決好3000多萬舉家遷徙的農民工家屬的市民化問題,解決好「第二代」農民工的市民化問題,要高度重視失地農民的安置問題,妥善處理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婦女和老人的問題。 第四,城鎮化的一項主要工作是要通過改革,在戶籍、土地、社會保障、住房、投融資、設市體制方面有所突破,減少農民進城的阻力,增強城鎮的綜合承載能力。要通過一系列體制機制改革促進城鎮化的發展,並通過發揮城鎮化發展的綜合效應、長期效應、全局效應為進一步改革創造更好更堅實的基礎和條件。城鎮化不等同於城市建設、城市經濟增長,不是一味地擴大城市面積、大上工業項目、大搞房地產、大舉拆遷。城鎮化的關鍵內容是一系列深刻的改革,是改革與發展的互動,在城鎮化的主要內容上要把握好。 第五,城鎮化的順利推進取決於各個主體之間的協調與平衡。要推進城鎮化,中央與地方之間,地方的省、市、縣、鎮之間,東部與中西部政府之間,人口輸出地與流入地政府之間,城市與鄉村之間,農民工與市民之間,新老市民之間,會有一系列資源分配與利益的調整。在這個意義上,城鎮化是一場深刻的經濟與社會的大變革。城鎮化政策的要義在於找到能夠撬動城鎮化的杠桿支點,找到各方可以接受與包容的平衡點。 (作者單位: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
㈧ 如何以新型城鎮化來引領城鄉發展一體化
城鄉一體化發展要以新型城鎮化引領 黃祖輝 摘要:我國正處在改革攻堅期,城鄉一體化發展是中國現代化和城鎮化發展新階段的要求,城鄉一體化發展不僅要破除城鄉二元結構,而且要以新型城鎮化 為引領。本文從我國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關系與現狀,闡述了以新型城鎮化引領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必要性,並提出了以新型城鎮化引領城鄉一體化發展的三個關鍵,即把握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的關系;推進城鄉、區域、上下三大聯動改革;加快中小城市的發展。 一、我國城鄉一體化發展的背景與態勢 城鄉一體化發展是中國現代化和城鎮化發展新階段的要求,城鄉一體化發展就是要把工業與農業、城市與鄉村、城鎮居民與農村居民作為一個整體,統籌謀劃、通過體制改革和政策調整,促進城鄉在規劃布局、要素配置、產業發展、公共服務、生態保護、社會發展的一體化,改變長期形成的城鄉二元經濟和社會結構,實現城鄉居民基本權益的平等化,城鄉公共服務的均等化,城鄉居民收入的均衡化,城鄉要素配置的合理化和城鄉產業發展的協調化,讓農民享受到與城鎮居民同樣的文明和實惠,使整個城鄉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黨的十六大提出統籌城鄉發展戰略以來,我國以工支農,以城帶鄉,新農村建設等新舉措頻頻出手,城鄉關系開始走上健康發展軌道。十八大進一步提出了城鄉發展一體化的方針,並首次提出,城鄉發展一體化是解決中國「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則進一步闡述城鄉發展一體化問題,指出城鄉二元結構是制約城鄉發展一體化的主要障礙。強調必須健全體制機制,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同時,提出了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的舉措,如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當前,我國正處在改革攻堅期,總體發展思路與目標趨於清晰,核心是要通過改革深化、內外協調、結構調整,推進「四化」同步協調和城鄉發展一體化,實現經濟社會健康、穩定的發展和民富國強的現代化目標。在這一新形勢下,我國經濟社會將會突顯三大態勢。一是圍繞城鄉發展一體化的體制機制創新與改革深化將加快。因為既然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障礙是城鄉二元結構,那麼破解或消除城鄉二元結構的改革將勢在必行。二是圍繞產業轉型與升級的結構調整將持續進行,並且具有長期性。一方面,我國目前的資源與環境狀況已難以支 撐粗放和高耗的經濟增長,增長方式的轉變勢在必行,但另一方面,由於我國的粗放增長對人力資源的使用也很粗放,導致我國的人力資本狀況並不理想,非農產業勞動力中有2/3 是文化層次較低的農民工,這些勞動力與粗放型增長方式相適應,短期內難以適應產業轉型與升級的要求,如果產業轉型不恰當,會帶來高失業率和社會動盪的風險。這意味著,我國的經濟轉型是處於兩難境地,不轉不行,要轉又會面臨人力資本狀況的制約,因此轉型任務長期而艱巨。三是圍繞「四化」同步協調的城鎮化進程將加速,並且將成為近中期我國經濟能否保持較快發展的重要抓手與突破口。城鎮化加速發展不僅是因為長期來我國城鎮化發展一直處於滯後狀態,而且也因為實現我國「四化」同步協調的基本路徑就在於城鎮化。但是,加快城鎮化進程,不能走過去那種城鄉分割和犧牲「三農」的城鎮化道路,而是要走新型城鎮化的道路,這種新型的城鎮化道路,就是要突出人的城鎮化,是大中小城市協調的城鎮化,是體現城市群架構的城鎮化,是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和城鄉一體的城鎮化道路。 二、以新型城鎮化引領是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正確路徑選擇 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不僅要消除影響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體制阻礙,即城鄉二元結構,而且還應選擇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正確路徑,這條路徑應該是以新型城鎮化引領城鄉一體化發展。 以新型城鎮化引領城鄉一體化發展是我國經濟社會轉型發展和「四化」同步發展的內在要求。撇開信息化不論,從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這「三化」 關系看,我國現階段是城鎮化滯後於工業化,農業現代化滯後於工業化和城鎮化, 「三化」總體上不同步、不協調。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3 年我國的城鎮化率為53.7%,工業化率是43.9%。城鎮化率與工業化率的比值是1.22(53.7% /43.9%)。但從全球來看,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2010 年全球平均的城市化率為50.9%,而工業化率為26.1%,兩率的比值是1.95(50.9%/26.1%),中國的兩率比值要低於世界的平均水平。與發達國家比較,2010 年兩率的比值,美國為4.1,法國為4.11,英國為4.09,德國為2.64,日本為2.48,均呈現出城市化率遠遠高於工業化率的特徵。即便是「金磚五國」中的巴西、俄羅斯、南非和印度,該項指標也分別達到了3.22、1.97、1.38 和1.15,中國僅比印度略高。從動態角度看,尤其從改革開放以來這段歷史考察,相對於工業化的發展,我國城鎮化的滯後性在逐步緩解。我國城鎮化滯後性的減緩主要歸咎於我國近年來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但需要指出的是,我國不斷加快的城鎮化存在明顯的偏差,集中體現在進城就業農民的身份轉變滯後於其職業轉變,農村勞動力轉移進城速度滯後於城鎮空間擴張速度,農民非農化滯後於土地非農化,這些偏差的核心是土地 城鎮化與人口城鎮化的不協調,本質是農村轉移進城人口的市民化進程過於滯後。我國城鎮化的滯後與偏差意味著加快以人為本新型城鎮化的緊迫性,意味著提高城鎮化水平,不僅要加大農業剩餘勞動力向城鎮的轉移,而且還應著力解決轉移進城人口的市民化問題。值得高度關注的是,我國農業現代化水平不僅滯後於工業化與城鎮化,而且從動態看,這種滯後性還呈現加劇的態勢。這可從兩個方面來判斷。一是從靜態的國民經濟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的關系看。2012 年,我國三次產業結構比重為10.1、45.3、44.6,三次產業的就業比重為33.6:30.3: 36.1。這兩組數據反映了一個基本問題,就是我國農業勞動力的比重大大高於農業GDP 的比重,表明我國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不很協調,非農產業的發展對農業的帶動,尤其是對農業剩餘勞動力的吸納不充分。此外,從三次產業部門的勞動生產率或勞動力對GDP 的貢獻率看(用「產業增加值比重/產業勞動力比重」的比值來測算),結果是:一產為0.30(10.1/33.6);二產為1.49(45.3 /30.3);三產為1.23(44.6/36.1)。很顯然,在三次產業中,農業勞動力的生產率或農業勞動力對GDP 的貢獻率最低,大體上是全社會1/3 的勞動力貢獻了1/10 的GDP,其次是三產,二產最高。二是從動態的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的關系看。1978 年,我國農業佔GDP 的比重是28.2%,農業勞動力佔全社會勞動力的比重為70%。用這組數據與2012 年時我國的農業GDP 比重與農業勞動力的比重相比較,可以明顯看出,盡管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已轉移出大量的農業勞動力,但我國農業GDP 的比重下降速度要大大快於農業勞動力的比重下降速度。前者從28.2%降到 10.1%,後者從70%降到33.6%,進而,我國農業勞動力對GDP 的貢獻率,或者說是部門比較勞動生產率,不是在提高,而是進一步下降了,已由改革開放1978 年的0.4(即28.2%除以70%)下降為2012 年的0.3(10.1/33.6),可見,相對於工業化和城鎮化的發展,我國農業發展的滯後性是在加劇,而不是緩和。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不協調的後果必定是產業結構的不協調,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的不協調以及城鄉關系的不協調,要改變這種狀況,從我國的現實情況看,加快新型城鎮化發展無疑是正確途徑。一是我國產業結構進一步演進的需要。我國目前三次產業結構的比重排序是二、三、一,進一步演進的趨勢必然是三、二、一,而加快第三產業發展的主要路徑是城鎮化,因為第三產業的核心是服務業,服務業的發展與人口的集聚密切相關,人口的集聚又依賴於城鎮化的發展。二是我國就業結構演進的需要。我國農業發展滯後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農業產出比重與農業就業比重不協調,使其協調的辦法不是提高農業產出比重,而是降低農業勞動力比重,唯一的途徑是進一步轉移農業剩餘勞動力,從我國目前三次產業對勞動力的吸納狀況和產業結構的演進趨勢看,今後農業剩餘勞動力的轉移去向主要 是第三產業,而這也必須加快城鎮化的發展。以上分析可以給出的結論是:如果說過去30 多年來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主要是依靠工業化推動的話,那麼到現階段,無論從「三化」同步協調,還是從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的演進看,我國都已進入了新型城鎮化加速發展,新型城鎮化引領城鄉一體化發展和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 三、以新型城鎮化引領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幾個關鍵 新型城鎮化能否引領城鄉一體化發展,還需把握幾個關鍵。 1、把握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的關系。以人為本的城鎮化是新型城鎮化的核心內容,這不僅是城鎮化的本質要求,而且是中國城鄉二元結構背景下城鎮化必須關注和解決的問題。此外,四化同步、環境友好,產城融合、大中小城市以及城市群的合理分布與協調、城鄉一體化均是新型城鎮化的題中之義。城鄉一體化既是新型城鎮化的特徵體現,又是目標所在,但城鄉一體化並非城鄉無差異、城鄉同一化,而是城鄉經濟社會關系的高度協調與融合、城市與鄉村的各具特色和共同繁榮。在城鄉一體化發展過程中縮小城鄉發展差距,不能做簡單的加減法,而是要在新型城鎮化引領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基礎上縮小城鄉差距。也就是說,我們既要摒棄過去那種城鄉分割、犧牲「三農」的城鎮化思路,又要防止放緩城鎮化發展進程的「三農」發展思路,只有通過新型城鎮化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才能既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又實現城鄉整體經濟協調發展,才能做到人口城鎮化與土地城鎮化相協調,才能真正解決好「三農」問題,實現經濟社會的現代化目標。 2、推進城鄉、區域、上下三大聯動改革。以新型城鎮化引領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最大制度障礙是城鄉二元結構,因此,消除城鄉二元結構是基本前提。我國城鄉二元結構由來已久,其本質是對廣大農村居民不平等的權利結構,這種不平等的權利結構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公共權益的城鄉不平等,二是財產權益的城鄉不平等,消除城鄉二元結構,必須從公共權益和財產權益兩個方面同時入手。還需要認識的是,消除城鄉二元結構不僅僅是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基本前提,而且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制度基礎,是市場能否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前提,因為微觀主體基本權利的平等性是市場經濟體制最為基本的屬性和要求。最近,國務院發布了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改革的意見(國發〔2014〕25 號),就統籌戶籍制度改革和相關經濟社會領域改革,合理引導農業人口有序向城鎮轉移,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作出了具體的部署,對於我國城鄉二元結構的破解具有重要意義。但我們還要意識到,我國的城鄉二元結構是由相關制度鎖定的,這種制度不僅與城鎮戶籍制度有關,而且與農村的產權制度和我國基本公共 權益的供給制度有關。城鎮戶籍制度的改革主要是解決基本公共權益的均等化問題,而財產權益的城鄉不平等問題要靠農村產權制度的改革來解決。農村產權制度與農村戶籍制度,與農村社區集體經濟制度密切有關,具有相當復雜性,涉及農村土地(承包地與集體建設用地)產權、農民宅基地與住房產權,農村集體經濟收益與其它資產等產權問題。公共權益的供給制度則與教育、醫療、養老等社保制度有關,這一制度不僅存在城鄉二元的特性,而且帶有明顯的地方化供給特點。這表明,在我國數億人口跨地區流動,同時基本公共權益又帶有地方化供給特徵的背景下,我國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真正難點不是本地的農業轉移人口的市民化,而是非本地的農業轉移人口的市民化,因此,要徹底消除城鄉二元結構,實現新型城鎮化引領城鄉一體化發展,必須同步推進三大聯動的改革。一是推進城鄉聯動的制度改革。「城鄉聯動」改革就是要推進城鎮戶籍制度與農村戶籍制度的聯動改革,以實現區域性公共權益和財產權益的城鄉一體,進而實現本地農業轉移人口的市民化。二是推進區域聯動的制度改革。「區域聯動」改革就是要推進與跨地區(主要是跨省)人口流動有關的流入地和流出地的聯動改革,以實現按人享有的地方公共品(權益)的跨地區流動與交易,進而推進非本地農業轉移人口的市民化。三是推進上下聯動的制度改革。「上下聯動」改革就是要實行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聯動改革,以理順中央和地方在財權與事權上的關系,實現基本公共權益的全國一體化或全國通兌,進而真正實現非本地農業轉移人口的市民化。在上述三大聯動的制度改革中,屬於地方范圍的城鄉聯動改革,只要國家給予明確的賦權,地方應該可以自行探索解決,但區域聯動改革和上下聯動改革需要通過相關地區的改革協同,尤其是中央政府對這些改革的頂層設計,相關改革的整體推進來解決,否則,會阻礙區域新型城鎮化引領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進程。這次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改革的意見中涉及了相關制度的設計與改革,如建立財政轉移支付同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鉤機制。完善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公共財政體系,逐步理順事權關系,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中央和地方按照事權劃分相應承擔和分擔支出責任。深化稅收制度改革,完善地方稅體系。完善轉移支付制度,加大財力均衡力度,保障地方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財力等。此外,還應探索人口流入地與流出地在住房建設等用地指標的交易。鼓勵地方性社保、義務教育等基本公共權益的跨地區攜帶與置換。 3、加快中小城市的發展。現階段加快中小城市發展的必要性在於,盡管從總體上看,相對於工業化的發展,我國城鎮化的發展仍處在滯後狀態,但具體分析看,我國城鎮化的滯後主要不是大城市,而是中小城市,尤其是那些在改革開放30 多年來農村工業化發展較快,勞動密集型加工業迅速發展的鄉鎮與地市縣, 其城鎮化的進程明顯滯後。而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和一些省會城市,其城鎮化不僅不是滯後,反而是過度了。把中小城市作為現階段我國城鎮化的重點,首先能真正改變我國城鎮化滯後的局面,並且有助於引領和帶動所在區域的產業轉型升級。其次,中小城市解決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成本比較低,有助於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和農業剩餘勞動力的就地就近市民化和城鎮化,同時緩解大城市在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方面的壓力。再次,大多數中小城市與農村連接相對緊密,城鄉行政體制比較順,其發展有助於城鄉統籌,有助於城鎮化和現代農業,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的互促共進,進而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
z轉載僅供參考,版權屬於原作者。祝你愉快,滿意請採納哦
㈨ 推進以什麼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
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
城市是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方面活動的中心,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歷了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鎮化進程,城市發展波瀾壯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城鎮化率由1978年的17·92% 提升到2015年的56·1%,城市數量、城市規模、城市經濟總量也有了較快的發展,我國城鎮化和城市發展已經進入新的發展時期。要堅持以人為本,順應發展規律,因勢利導,趨利避害,著力解決「城市病」等突出問題,積極穩妥扎實有序推進城鎮化,提高新型城鎮化水平,建設和諧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現代化城市,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城鎮化和城市發展道路。
(9)新型城鎮化成果擴展閱讀:
以人為本是新型城鎮化的實質,也是城鎮化科學發展的根本保證,要堅持城市建設和城鎮化同步推進,不斷提高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使城鄉居民平等參與城鎮化進程,共同分享城鎮化發展成果, 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四化同步,就是要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促進城鎮發展與產業支撐、就業轉移和人口集聚相統一,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
㈩ 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與新農村建設有哪些成果,面臨哪些困難和問題
新型城鎮化是以城鄉統籌、產城互動、和諧發展為基本特徵的城鎮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鎮以及新型農村社區協調發展、互促共進的城鎮化。其核心在於實現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和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最終實現共同富裕。近年來,在各級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有效促進了經濟快速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同時在新城鎮化過程中面臨著諸如投資主體單一、融資渠道狹窄、農村金融發展滯後等問題。以遼寧省盤錦市為例,通過對該市新型城鎮化發展特點、融資需求等情況的調研,深人分析資源轉型城市新型城鎮化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有針對性對策建議。
城鎮化建設現狀。
近年來,盤錦市先後承載東北振興、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遼寧沿海經濟帶、石油能源四個國家戰略和遼寧省綜合改革試驗區一個省級戰略。尤其自2009年被正式確立為遼寧省城鄉一體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以來,相繼出台多項推進新型城鎮化發展的意見措施和指導辦法,並在全面借鑒國內外城鎮化先進經驗的同時,充分結合自身地域小、人口少和城鎮化水平高的地域特色,逐漸確立了「城鄉聯動、全域推進」的就地城鎮化發展模式,堅持工業化、城市化、農業現代化「三化同步」,有序推進「五點」城市帶、重點鎮和特色新村建設,逐步構建「城區-縣城-重點鎮-新農村」的新型城鎮化體系。城鎮化水平和質量全面提升。截止2013年末,全市城鎮建成區面積達125.63平方公里,城鎮總人口100.2萬,城鎮化率為69.85%,高於2009年5.85個百分點.
新型城鎮化建設過程中面臨的困難與問題
投資主體單一,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不足。目前,財政投資在城鎮化基礎設施建設中所佔份額仍然較大。但是財政資金畢竟有限,並且隨著經濟增速持續放緩,財政收入增速已經出現了大幅回落。從盤錦情況看,全市財政收入增速呈下滑趨勢。2013年,全市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同比增長6.1%,比前幾年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與之相對應的是,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7.6%,持續高位運行。2013年,全市施工項目總數高達150餘個,總投資近千億元,其中融資需求佔比將近一半。隨著向海發展、全面轉型戰略的進一步推進,預計未來幾年全市施工項目數將出現新的增長,由此會帶來巨大的資金缺口。在這種情況下,僅靠財政資金投入難以滿足新型城鎮化建設快速發展的資金需求。
融資渠道狹窄,多元化融資需求難滿足。雖然政府每年安排統籌城鄉發展專項資金,並對縣城建設給予資金扶持和稅費減免,但是城鎮化多元化融資需求依然較大。
一是新型工業化過程中產業集聚發展產生的大型項目資金需求和日常性資金需求;
二是城鎮化基礎設施,如水、電、路、網及能源應用改造等資金需求;
三是醫療、衛生、教育及農轉非人群創業、再就業等公共服務領域資金需求;
四是推動農業產業化快速發展,打造現代農業產業示範區的資金需求;
五是建設特色鄉鎮等發展現代服務業的資金需求。
而從目前盤錦市融資渠道來看,能夠滿足城鎮化的融資渠道相對較少,主要包括一般性財政支出、銀行信貸和利用外資等,而股票市場、債券市場等直接融資依然不足。另外,在城鎮化發展過程中,農民創業、住房、規模化多種經營等資金需求也將迅速增加,需要金融機構在營業網點、支付手段、投資理財等多方面為農民提供多樣化的金融服務。城鎮化建設融資渠道過於狹窄,使得新型城鎮化多樣性資金需求無法得到滿足。
農村金融服務供給不足,融資環境亟需改善。由於農業發展的天然弱質性,金融機構對新型城鎮化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金融供給積極性普遍不高,致使農村金融服務供給嚴重不足。
一是農村金融服務能力不足。鄉鎮以下地區較多儲蓄類網點尚未升級為綜合類網點,如盤錦市鄉鎮地區金融網點中50%僅能辦理儲蓄業務,而綜合類鄉鎮金融網點跨行支付系統接入率不高,對公結算還僅依託傳統支票、匯兌結算方式,清算渠道狹窄、資金流轉慢和業務單一等弊病致使很多坐落鄉鎮的大中型企業紛紛舍近求遠到縣城開立賬戶,辦理結算。
二是農村支付服務項目較少。農業銀行(601288,股吧)和儲蓄銀行雖然在助農取款服務推廣中發揮了主力軍作用,但受制於轉賬電話取款限額低,繳費業務功能未開通,以及郵儲銀行推廣進度緩慢而局限了助農服務的深入拓展。
三是農村支付供給需求不對等。受農村地區經濟落後和生活差異化影響,農村支付供給使用率不高,支付工具總體使用驅動力小,制約了農村地區銀行卡廣泛推廣應用。
資金管理不夠規范,融資效果有待提高。城鎮化建設普遍周期較長,政府下撥財政資金時,由於資金流通環節較多,且管理不夠規范,使得城鎮化建設資金到位不及時,資金使用效果不高。另外,城鎮化建設資金多來源於銀行貸款,資金使用成本較高,且政府融資償還大部分來源於土地使用權出讓或財政補貼,其他營利渠道較少。而土地抵押存在變現能力和流動性不強、土地流轉和價格受國家宏觀政策影響大等問題,隨著國家房地產宏觀調控力度的進一步加大,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未來走勢的不確定性加大,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讓收入持續下降。高額的利息支出換來的資金只能滿足基礎設施建設的當下需求,卻給政府部門帶來了巨大的財政還款壓力,融資效果有待提高。
促進新型城鎮化健康發展的對策建議
完善資金投入機制,豐富城鎮化投資主體。
一是完善公共財政投入方式。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吸引社會投資主體廣泛參與城鎮化建設發展,建立城鎮化專項基金,對由社會資本牽頭的一些基礎設施投資和公益性支出給予鼓勵、獎勵和補償。
二是強化財政金融協調配合機制。對於城鎮化基礎設施項目,機制的建立有利於改變財政投入管理部門眾多,資金安排分散,資金使用效率不高的現狀,能夠更好的促進城鎮化基礎設施整體功能的發揮。
三是探索市場化融資方式。實行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融資方式多元化、規范化與市場化運作,發揮各類投資者和經營者建設小城鎮的積極性。同時在堅持項目資本金制度的前提下,鼓勵金融機構進行固定資產貸款、項目貸款和地方政府貼息貸款。
創新融資模式,提升資金供給能力。
一是探索多種物權擔保形式的產權抵押貸款。積極推行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推廣應收賬款、倉單、漁權等多種權利質押方式,有效擴大抵押擔保范圍,解決農民融資難題。
二是組織大型項目銀團貸款。允許多家銀行與非銀行金融機構組成的銀行集團採用同一貸款協議,按商定的期限和條件向城鎮化基礎設施建設、公益性項目的投資人提供融資,開展代理和批發性融資服務。
三是充分發揮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功能。鼓勵符合條件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現代農民專業組織、新興行業的中小企業開展直接融資。鼓勵地方政府發行債券籌集資金,用於地方政府負責的城鎮化項目建設,彌補地方財力不足。
創新金融服務方式,改善金融服務環境。
一是構建多層次金融組織體系。各金融機構應改善小城鎮的金融資源配置,增加小城鎮機構網點、人員配置和基礎設施。並根據自身比較優勢和經營發展戰略明確市場定位,減少同質無序競爭,開展差異化、特色化服務。
二是創新金融產品以滿足城鎮化建設個性化的金融需求。鼓勵金融機構開發針對小城鎮服務行業的貸款產品,加大對小城鎮服務行業的金融支持。探索創新經營收益權質押、綠色信貸等模式,提升城鎮文化設施、醫療條件以及社區養老標准化建設水平,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三是提高金融服務便利性。應根據城區擴建及人口增加情況,不斷加大支付渠道建設,增加城鎮ATM機、銀行卡受理設備數量,積極推廣網上支付,電話支付,移動支付等支付創新能力。
規范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一是建立資金專項管理制度。城鎮化建設關系城市經濟發展大局,關系當地居民生活水平和社會的進步。應建立城鎮化資金專項管理制度,做到專項資金專人管理,專項資金專門用途,杜絕資金違規濫用和到位延遲的情況發生。
二是建立資金使用監督機制。建立城鎮化專項資金監管組織,對於資金的發放、管理和使用提供必要的監督,避免資金挪作他用和不必要的流失。
三是制定資金使用情況定期通報規程。政府相關部門要對資金使用情況、資金主要用途進行定期通報,讓群眾掌握資金去向,有效提高資金使用的透明度,有利於城鎮化資金使用的群眾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