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受益權轉讓之前放棄過受益權 轉讓有效嗎
受益權不是一種現實的權利,僅僅是一種期待權。因此,在保險事故發生之前,投保人或者被保險人可以隨時申請變更受益人。只有當被保險人死亡後,受益權才能變為現實的財產權,受益人才能夠向保險公司申請給付保險金。各國法律一般都規定,受益人在接受受益權後,可將其轉讓給他人,但事先必須經過投保人或被保險人同意,或者一開始就在保險合同中載明允許轉讓。
我國保險法第63條對受益權的變更和撤銷問題作出了規定:「被保險人或者投保人可以變更受益人並書面通知保險人。保險人收到變更受益人的書面通知後,應當在保險單上批註。投保人變更受益人時須經被保險人同意。」但受益權的變更、撤銷與受益權的轉讓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我國保險法對於受益人是否享有受益權轉讓權問題並無明確規定。但從法理上分析,在保險事故發生之前,保單的受益人是可以隨時變更或撤銷的,也就是說受益人的受益權都是期待權利,該權益並不歸受益人既得,也不由受益人控制或掌握,因此受益人無權私自轉讓受益權。
收益權轉讓通俗一點說就是把自己有收益權的東西的收益部分轉讓出去。比如認為自己的存款會產生收益,實際收益為利息,但想馬上把收益拿到手,那就可以考慮把這部分收益權轉讓出去,轉讓後,立馬拿到別人買你收益權的錢,本金還是自己的,但中間過程的利息收益就歸對方了。任何物品、事件等只要有人認為會帶來收益的事物都可以歸類其中。法律禁止除外。
1、甲方楊某與乙方鄭某簽訂《房屋買賣協議書》,約定甲方將位於某處的房產以72萬元價格出售給乙方,簽訂協議時乙方支付現金30萬元給甲方,30萬元交付後,楊某將涉案房產證書交付鄭某,隨後鄭某入住涉案房產並實施裝修、繳納物業管理費等。在約定辦理產權變更登記期間,因楊某丈夫病故、其本人又涉嫌犯罪被捕、監禁等原因至今未與鄭某辦理產權變更登記。
2、期間廣州市中院作出刑事判決,「判處楊某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3、廣州中院依刑事判決書查封了楊某名下的涉案房產。鄭某提出執行異議,認為楊某已將涉案房產出賣給他,並將該兩房產及房地產證交付其所有及入住,其已實際取得兩涉案房產的所有權利,申請解除對涉案房產的查封。
核心觀點:法院應當嚴格遵守相關法律及司法解釋的規定。
理由一:根據物權法的相關規定,涉案房產屬楊某所有,執行法院查封於法有據。
物權法第九條規定:「不動產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執行中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規定》第二條規定,「人民法院可以查封、扣押、凍結被執行人佔有的動產、登記在被執行人名下的不動產、特定動產及其他財產權。」
房屋作為不動產,應以登記作為物權變動的生效要件,涉案房產登記在楊某名下,從現行規定而言,執行法院據生效判決查封登記於楊某名下的涉案房產於法有據,並無不妥。
理由二:鄭某雖簽訂了《房屋買賣協議書》,但未完全支付購房款,亦不得對抗人民法院查封。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執行中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規定》第十七條規定:「被執行人將其所有的需要辦理過戶登記的財產出賣給第三人,第三人已經支付部分或者全部價款並實際佔有該財產,但尚未辦理產權過戶登記手續的,人民法院可以查封、扣押、凍結;第三人已經支付全部價款並實際佔有,但未辦理過戶登記手續的,如果第三人對此沒有過錯,人民法院不得查封、扣押、凍結。」
據上述最高法院規定,對已經簽訂買賣合同並交付全部價款的財產,人民法院不得採取財產保全措施;對已經簽訂買賣合同並交付部分價款的財產,或雖然簽訂買賣合同但尚未支付價款的財產,則可以採取保全措施。
就本案而言,鄭某的權利基礎來源於《房屋買賣協議書》,各方當事人對於該協議的真實性及合法性並無異議,但鑒於鄭某僅支付了30萬元,尚餘42萬元未支付,並不能據上述規定阻卻執行法院的查封行為。
核心觀點:既要正確適用法律,又要保護善意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首先,關於程序問題,廣東高院認為「適用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的規定,解決了案外人異議之訴不能受理的問題,是現有法律框架之下相對合理的選擇。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刑事裁判涉財產部分執行的若干規定》第十四條也已明確指出,此類異議應當適用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的規定」。
其次,關於執行法院能否對房屋買賣合同進行實體審查的問題,廣東高院認為:「本案雖然適用民事訴訟法二百二十五條的規定進行審查,但如前所述,是對異議訴訟程序不能的合理替代。因此,本案應當對房屋買賣合同依法進行實體審查判斷」。
第三,關於本案實體問題,廣東高院先予核實了下述重點事實:首先,詢問了楊某,又核實了鄭某繳納30萬元購房款的支付情況,查實了《房屋買賣協議書》真實性及實際履行情況。其次,查閱了刑事審判案卷,確認楊某已出售涉案房產,已收首期款30萬元。第三,廣東高院征詢了楊某及鄭某意見,鄭某同意在房產解封後支付剩餘房款42萬元,楊某表示無異議,並就合同履行過錯責任認定「楊某在收款後未去辦理涉案房產的塗銷抵押,是涉案房產沒有過戶的根本原因,故涉案房產沒有過戶的過錯在於賣方楊某」。
最後,廣東高院突破了現有規定,創造性地利用物權期待權理論解決了本案爭議,廣東高院認為,「鄭某雖不享有涉案房產的物權,但是依照合法有效的房屋買賣合同,其對被執行人楊某享有合同的債權請求權,即過戶涉案房產的請求權。本案鄭某作為合同買方享有涉案房屋過戶的債權,應當先於刑事判決沒收財產的執行。由於買賣雙方均表示同意繼續履行合同,故在限期內指定買方鄭某交清購房餘款42萬元供本案執行後,執行法院應根據上述法律和司法解釋的規定解除涉案房產的查封」。
本案的妥善處理是建立在各方妥協基礎之上的,與其說是一個「民事裁定書」,還不如說是「調解書」,該種裁判僅就個案而言實現了結果上的公平,突破了現行法律規則,但裁判思路在不修改最高法司法解釋的前提下,卻難以推廣。
本案鄭某主張的法理基礎實質為物權期待權理論,即鄭某所訂立《房屋買賣協議書》後,對涉案房產的產權存在一種合理的期待,且鄭某在合同履行中並無過錯,則鄭某該期待權應當得到保護,廣東高院裁判所依據的法理基礎即是如此。但《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規定》第十七條將物權期待權實現的條件限定為「買方已支付全部價款」,顯然將物權期待權的適用范圍縮小,而廣東省高院則裁定在鄭某補足42萬元剩餘房款後,裁定解除涉案房產查封,顯然是為適用該規定創造了條件。
很顯然,鄭某是幸運的,因為廣東高院在個案審理中突破性地適用了物權期待權理論,創造條件適用了《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規定》第十七條,維護了鄭某的合法權益。但不是每一個案外人都能如此幸運,廣州中院駁回鄭某異議的裁定代表了大多數法院的裁判方向。
3. 保險金請求權是否可以轉讓
在保險事故發生後,除非根據合同性質、當事人約定或者法律規定不得轉讓之外,受益人可以轉讓保險金請求權。
此外,《司法解釋三》第十三條也解釋到:
1、保險金請求權轉讓的時限為「保險事故發生後」,此時,產生於保險合同的保險金請求權才由期待權變成了可實際行使的合同債權,具備了可轉讓性。
2、轉讓的權利人限於受益人,應由投保人或被保險人依法指定且在保險合同中明確載明。被保險人的法定繼承人是指定受益人的,可以受益人的身份依法轉讓全部或部分相應保險金請求權。保險合同中未明確指定被保險人的法定繼承人為受益人的,被保險人的法定繼承人便不具備受益人這一身份,不享有前述保險金請求權的轉讓權。
3、可轉讓保險金請求權范圍,不超過引起此次保險理賠之保險事故所對應之保險責任范圍
4、合法性是保險金請求權轉讓協議必須具備的有效要件之一,「法」既包括指法律、法規的相關強制性規定,也包括約束合同雙方當事人的「自治法」(比如保險合同中明確約定保險金請求權不得轉讓)。
4. 什麼是知識產權收益的期待權
您好,是指知識產權預期可以獲得利益的權利。如,將知識產權轉讓或者利用可以獲得的收益的權利。
5. 期待權的判斷方式
台灣學者王澤鑒對此則專門提出了判斷本質的兩條標准:一是這一地位是否已經受到法律的保護,二是這一地位是否有賦予權利的必要。不過,這一標准仍然有失寬泛,因為它仍然沒有解釋清楚取得權利的部分要件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具有賦予權利的必要,又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才能受到法律的保護。而這一問題的關鍵也直接影響到期待權受保護的范圍,如果規定當事人取得權利的部分要件要求較高,則達不到保護期待權人的作用;而反之較低,
則似乎又有過寬之嫌,對另一方當事人不甚公平。因此,理論上對期待權又進行了進一步類型化的努力。這里本人比較傾向於成立要件說,即當民事主體在依法取得特定的權利的部分構成要件後,其滿足了民事法律行為的成立要件,才能形成所謂的期待權。
理由有以下三點:
①如果民事法律行為已經成立,則意味著民事主體取得特定權利的過程已經開始,各方當事人之間已形成了一種穩定的私法上的結合關系,但因條件尚未成熟(如所有權保留買賣合同中約定的當事人尚未交付全部價金)或期限尚未界至,民事主體取得特定權利的過程尚未完成,一旦條件成熟或期限界至,主體即可獲得該特定權利。
②此時當事人的這種地位已受到了法律的保護,因為一旦民事法律行為成立,雖然其相對於生效可能還有一段距離,但是基於民法上的誠信原則,當事人的這一法律地位更應受到民法的保護,其事實上也受到了法律的保護,民事法律合同只要一旦成立,任何一方都不得任意違背,否則就要承擔締約過失責任,具體到所有權保留買賣合同,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如果所有權保留出賣人擅自毀損標的物,買受人則可主張侵權行為法上的權利,如恢復原狀、損害賠償等。如出賣人擅自轉讓標的物的,轉讓行為無效。這里僅限於所有權保留買賣進行登記的情況,至於未進行登記的,這里可能適用善意取得制度,但出賣人必須向買受人承擔賠償責任。如果買受人的權利受第三人侵害時,則其可根據佔有制度和侵權行為法的保護來實現自己的權利。
③當事人在民事法律行為成立後,其已處於取得特定權利的有利地位,這種地位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可以成為交易的客體,如可以處分、繼承、抵押等,而且從社會經濟實際需求的觀點考察,誠有賦予其獨立期待權的必要。當然有人認為,採用這種形式的標准來判斷,實際上是將一定的法律地位上升為權利的正當性判斷賦予了研究者個人,這就難免使其結論與研究者個人的認識成果相關聯,帶有強烈的個人偏好而難以形成統一的認識。本人實在不敢苟同。因為實質的標准固然更為深刻,更能達到對具體情況的精確判斷,但其致命的缺陷即在於標準的不確定性和因人而異。而形式的標准恰恰能較好地克服這一弊端,能形成較為容易被大家認可的統一標准,同時,採用「成立要件」這一形式的標准,無論從期待權的構成要素上看,還是從法律對其的保護而言,都已足夠且恰當。
因此,綜上所述,只要當事人依法取得特定權利的部分構成要件,已足以滿足民事法律行為的成立要件,當事人即獲得了期待權。而且如果基於這一標准,由於我國民事法律行為成立要件的研究已比較深入,所以其相對而言也更具有操作性,更趨於符合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