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教育部思政司關於公布全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評選結果的通知的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獲獎名單
一等獎(共4名)
(排名不分先後,下同)
湖南大學:《發揮影視文化的育人功能 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與文化素質》
南京理工大學:《凝煉國防教育文化特點 營造創新和諧育人氛圍》
中國海洋大學:《飛翔的海鷗——海鷗劇社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發揮獨特作用》
南京曉庄學院:《「國旗下講話」:曉庄獨特的文化景觀》
二等獎(共10名)
北京師范大學:《開拓校園文化建設新載體——記北京大學生電影節》
湘潭大學:《突出加強班級文化建設 構築校園文化建設的立體工程》
浙江大學:《樹育人理念 創特色文化——宿舍文化建設成果》
武漢大學:《項目運作激發活力 品牌戰略帶來繁榮——武漢大學「校園文化活動超市」》
華南理工大學:《弘揚高雅藝術 全面提升理工科大學生綜合素質》
西南財經大學:《堅持人文教育與科學精神培養並舉 構建財經特色的文化素質教育體系》
長安大學:《新校區校園文化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天津工業大學:《鑄造校魂 培育英才——天津工業大學以弘揚學校精神為主題建設高品質校園文化》
西北師范大學:《以學分制的方式扎實推進「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
湛江師范學院:《推崇名師 追求學術——「學術人生」系列訪談節目的策劃與效應》
三等獎(共20名)
東北大學:《以愛國愛校教育為主線,深入進行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
東華大學:《魅力校園 人生講壇》
復旦大學:《復旦的學生傳媒:從一種現象到一種文化》
中南大學:《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載體、機制、內容與方法的全面創新》
電子科技大學:《充分發揮「成電講壇」育人功能 深入開展大學生素質教育》
東南大學:《全員參與 多空間展示 構建多層次立體式的人文素質平台》
天津大學:《多彩校園文化交融科學殿堂》
華中科技大學:《推進三大融合 構建開放式立體化的校園文化體系》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構築地學特色校園文化 弘揚艱苦奮斗大學精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弘揚北航精神 創新文化育人機制 建設特色鮮明的大學文化》
天津商學院:《突出抓好藝術教育 提升校園文化品味》
中州大學:《培養畢業生愛校意識 形成母校情結 升華感恩情懷》
南京師范大學:《澆樹要澆根 成人先誠心——南京師范大學開展本科生誠信教育特色活動》
山東濱州職業學院:《高揚「文化興院」旗幟 搭建「文化育人」平台 全面實施校園文化建設「七大工程」》
武漢科技大學:《系統開展感動教育工程 深入推進校園文化建設》
武漢工業學院:《打造校園科技文化活動品牌 提高學生創新素質和實踐能力》
雲南民族大學:《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促進各族青年團結進步》
甘肅農業大學:《發揮宿舍潛在教育功能 努力推進公寓文化建設》
新疆大學:《打造綠色大學的綠色使者——新疆大學環保公益活動蓬勃開展》
新疆醫科大學:《用特色文化打造魅力校園》
優秀獎(共30名)
中央財經大學:《銘榜樣之精神 繪五彩之青春》
東北師范大學:《走進「雙百論壇」 感悟學術人生》
同濟大學:《繁榮以高雅藝術為主的多元校園文化 促進大學生文化素質全面提高》
山東大學:《以項目化運作方式全面扎實推進大學文化建設》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營造校園文化藝術氛圍 開拓思想政治教育載體》
南京農業大學:《積極開拓校園文化建設新載體 基地建設展「魅力校園」新風采》
中國礦業大學:《切實加強學生社團建設 構建校園文化建設新載體》
合肥工業大學:《突出亮點,彰顯特色,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華中師范大學:《利用資源 打造精品 促進校園文化健康發展》
華中農業大學:《一批綠色使者的綠之夢——綠色協會推動綠色文化建設紀實》
天津財經大學:《強化主題實踐 提高學生素質》
天津醫科大學:《構建獨具特色的校園文化體系培養德高醫粹醫學人才》
太原科技大學:《樹科學工作思路,創一流校園文化》
內蒙古大學:《弘揚社會主義旋律 構建清新校園文化》
浙江師范大學:《實施「三化」運作 搭建四大平台 促進學子成長》
寧波大學:《凝煉精神 打造品牌 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
福建師范大學:《構建校園文化特色服務體系 促進青年學生健康成長成才》
集美大學:《發揮學校歷史傳統優勢 扎實推進校園文化建設》
閩西職業技術學院:《揚老區精神 育時代新人——閩西職業技術學院深入開展老區精神教育活動》
湖北美術學院:《美育與德育相結合 人文與藝術相輝映》
廣東外語藝術職業學院:《以全麵塑內涵 以創新求發展 以專業為根本——廣東外語藝術職業學院校園文化建設側影》
四川警察學院:《創建具有公安院校特色的高校校園文化》
西昌學院:《創新校園文化 建設魅力校園 培育優秀人才》
雲南財經大學:《大力開展校園活動 推動校園文化蓬勃發展》
雲南農業大學:《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努力構建和諧校園》
貴州師范大學:《以科學發展觀為統攬 全面推進校園文化建設》
西藏大學:《圍繞育人目標 開展豐富活動 營造良好氛圍》
西藏民族學院:《締造魅力民族校園 營造溫馨公寓文化》
蘭州職業技術學院:《以京劇為突破口 全面推進校園文化建設》
塔里木大學:《胡楊深處驚現青春幾縷亮色 大漠邊陲昭顯風景這邊獨好》
『貳』 福建師范大學福清分校的社會服務
作為地處福清市的唯一的本科高校,不僅促進了福清市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產業升級,更大大提升了當地的文化內涵和城市品位。積極履行服務社會、服務地方的功能,向全省各條戰線輸送了三萬多名優秀畢業生,為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作出了應有貢獻。
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強化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積極與省內外相關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合作,校外實訓實習基地逐年增加。與福清市檢驗檢疫局、科技局、福州坤彩精化等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合作辦學,適時調整學科專業結構和課程設置,凝練辦學特色,主動開展科技推廣、決策咨詢等服務,不斷增強科研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致力於區域支柱產業的科技創新,新興產業的成果轉換、申報專利,以及城市文化建設、基礎教育、繼續教育。該分校現已成為福建省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繼續教育基地、福州市公務員和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和在職學習培訓基地。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第二課堂和社會實踐活動別具特色,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走在省內高校前列。
在上海世博會期間,該校成為全省唯一在世博園內餐廳全程實訓的高校,獲評園區運行保障立功月度冠軍、上海「工人先鋒號」與「青年文明號」等。在中國農民運動會上,該校派出「籃球寶貝」助威,獲評最佳表演獎。汶川大地震發生後,該校志願者第一時間奔赴災區開展心理干預輔導。為了幫助西部教育發展,該校志願者前往寧夏支教。
傳承五四報國志,落實科學發展觀,在「三下鄉」、「四進社區」等社會實踐中,向勞動群眾學習,幫助落後地區建設,走與工農相結合的成長道路,學以致用做貢獻,改造世界觀樹新風。
以服務融籍海內外鄉親為己任,啟動了海外教育和華文教育志願服務等項目,選拔品學兼優的學生赴印尼開展華文教育,傳播中華民族優秀文化。
福清核電站動工、閩江調水工程竣工典禮等重大活動,該校都有眾多學生參與服務,有力支持了福清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學生藝術團隊還深入到工業區、企業、社區、農村和部隊等地慰問演出和義務演出,開展文化、科技、法律等進社區活動,積極主動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做貢獻。
校園文化品牌活動「兩會進行時」榮獲教育部第七屆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三等獎;「書香校園」、「愛心基金」、「香樟夜話」、「青春梧桐計劃」、「大學生心理文化節」等8大品牌活動先後獲評福建省高校校園文化優秀成果一、二、三等獎等。2013年,我國首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做客「香樟夜話」,與青年學子現場對話文學;2014年,著名經濟學家、中國人民大學衛興華教授做客「香樟夜話」,90歲對話90後,暢談信仰與學術、做人與成長。
『叄』 重慶三峽學院簡介
重慶三峽學院簡介:
重慶三峽學院(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坐落於重慶市萬州區,由重慶市人民政府舉辦,入選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教育部數據中國「百校工程」、「重慶市2011協同創新中心」,是一所位於三峽庫區腹地的以文、工為主,其他學科專業協調發展的公辦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重慶三峽學院創建於1956年,現有百安、沙龍兩個校區,佔地面積1983.3畝,校舍建築面積約44.6萬平方米,固定資產12億余元,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8億元,館藏紙質文獻168萬冊、電子圖書165萬種;下設19個二級學院、60個本科專業,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中國語言文學、環境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3個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教育碩士、農業碩士、工程碩士)。全日制在校生20000餘人,教職工1100名,其中專任教師近800名。
校是國家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現有國家級、重慶市級特色專業9個,重慶市級一流專業培育項目2個,重慶市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學校學生組隊代表中國參加國際巧固球賽獲獎,在「挑戰杯」作品競賽、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等競賽中屢獲佳績,其中,獲得中國大學生計算機博弈大賽八連冠、重慶市武術比賽十一連冠。畢業生就業率穩定在90%以上。
『肆』 紅色戰線的大事記
2001年5月4日,河北大學「紅色戰線」網站成立;
2004年03月,「紅色戰線」報紙編輯社成立,組織創辦《紅色戰線》報,將網站工作擴展到平面媒體領域;
2006年11月,「紅色戰線」編輯部拆分為記者團和網路編輯部兩個部室,從而使網站的組織部門分工更加明確,設置更加合理,也推動了網站專業化發展;
2007年06月,「紅色戰線」榮獲全國「十佳思政類網站」榮譽稱號,成為河北省首個獲此殊榮的學生網站;
2007年10月,「紅色戰線」榮獲教育部2007年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2008年09月,「紅色戰線」宣傳部成立,提高網站宣傳力度、廣度等;
2009年04月,「紅色戰線」榮獲「全國高校百佳網站網路評選人氣50強」榮譽稱號;
2011年04月,紅色戰線受邀到革命聖地西柏坡參加「清明祭先輩」聯動采訪活動,並受到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報道。
2012年07月,紅色戰線成功入選青梅(QM)校園資訊手機客戶端首批試點會員媒體。
『伍』 重慶三峽學院
重慶三峽學院創建於1956年,坐落在千年古城移民之都萬州。1994年3月經原國家教委批准為普通本科院校(教育部代碼10643),是三峽庫區腹地唯一的一所多科性普通本科院校。2004年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現為教育部直屬高校東南大學對口支援單位。2007年,中共重慶市委、重慶市人民政府明確提出,要把重慶三峽學院建設成為學科特色鮮明、知名度較高的綜合性大學。
學校佔地1980餘畝,建築面積30餘萬平方米,藏書98萬余冊,電子圖書94萬種,儀器設備總值7300萬元。現有教職工977人,其中專任教師729人,教授、副教授314人,其中博士、碩士397人,兼職教授和外籍教師60餘人。全日制在校學生13000餘人。
學校現設有經濟與管理學院、文學與新聞學院、外國語學院、美術學院、體育學院、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應用技術學院、成人教育學院、政治法律系、民族學系、生物系、建築工程系等14個教學院(系)和實驗中心、網路中心等教學輔助單位,涵蓋9個學科門類的70多個本、專科專業,面向全國28個盛市(自治區)招生。已形成了以文、理為主,工、經、管、法、史、教、農等協調發展的學科結構,以本科教育為主體,高職教育、成人教育和留學生教育協調發展的辦學格局和人才培養體系。
學校注重學科建設和專業結構優化。學校緊密圍繞重慶市和三峽庫區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優化學科專業結構,加大學科建設力度。學校現有重慶市級重點立項建設學科1個,校級重點學科7個。2005年,我校被重慶市學位委員會確定為申請新增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單位。2008年12月29日,經重慶市學位委員會三屆一次會議表決,我校被列為重慶市近期立項建設新增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我校數計學院「信息與計算科學」被教育部財政部批准為第三批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
學校堅持以教學為中心,狠抓教育教學質量,學生課外科技學術等活動成績顯著。近年來,在校學生連續獲得第七屆、第八屆、第九屆全國大學生課外科技學術活動「挑戰杯」二等獎3項,三等獎1項,省級獎20餘項;獲得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省級以上獎近40項;全國、省市級大學生英語競賽、中國大學生創業設計競獎共計70餘項;2001年以來多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團中央、全國學聯聯合授予「全國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全國大中專學生自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團隊」等稱號;先後兩次被團中央、教育部、國家環保總局等八部委評為「保護母親河先進集體」。近幾年畢業生就業率達95%以上,其中考上飛行員、選調生、公務員及海外就業等占相當比例,畢業生考研上線率位居市屬同類高校前列。歷屆畢業生扎實的專業功底和「三峽人」特有的吃苦耐勞精神受到了用人單位的一致好評,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文化事業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學校堅持以科研促教學,在區域經濟和三峽文化研究上特色顯著。學校現設有重慶市社會科學知識普及基地和三峽文化與社會發展研究院、三峽庫區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兩個重慶市重點人文社科基地以及重慶市三峽文化研究會、重慶市三峽移民與經濟發展研究會兩個市級學會;設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中心、高教研究所、三峽藝術研究所、三峽文化研究所、企業管理與發展研究所、信息與控制研究所、化工與生物研究所、地質災害研究所和城鄉統籌發展研究所等24個校級科研機構。出版有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省級學術刊物《重慶三峽學院學報》。近年來,全校教學科研人員在省級以上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5115篇,其中核心期刊近2084篇;出版學術專著225部;被SCI、EI等權威文獻檢錄70餘篇;學校先後獲得國家級社科項目、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項,承擔國家、省市級科研項目539項,科研經費近5000多萬元。三峽庫區庫岸生態治理項目研究獲得重大突破,被列為重慶市、國家三建委重點攻關項目。產學研項目三峽庫區蘆薈產業基地建設和發展列入國家「十一五」計劃規劃項目,蓄電池鉛板連鑄連扎設備已正式投產,經濟社會效益顯著。
學校加強對外開放與交流。學校與國內多所大學及美國僑港大學、喬治亞佩雷米特大學、丹佛社區大學、馬來西亞科技大學、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南澳大學、日本立命館等大學建立了互派教師、訪問學者和學術交流等合作關系,在美國丹佛社區大學開辦了孔子學院。
近幾年,學校先後獲得了全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獎、全國來華留學生保險推廣工作先進集體、全國教科文衛體系統模範職工之家和重慶市先進基層黨組織、重慶市文明單位、重慶市園林式單位、重慶市教育質量管理年先進集體、重慶高校社會科學研究管理先進集體、重慶市語言文字示範學校及先進集體、重慶市輿情信息工作先進單位、重慶市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重慶市普通高等教育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先進集體、國家二級檔案目標管理單位、重慶市引進國外智力示範單位等榮譽稱號。
學校目前正朝著構建和諧校園,辦庫區人民滿意的綜合性大學的工作目標,全面推進學校事業蓬勃發展。到2010年,學校將發展成為適應和帶動三峽庫區經濟社會文化事業全面進步的,學科門類齊全的,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高等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和留學生教育協調發展的三峽庫區高層次人才培養中心;在信息技術、三峽文化藝術、三峽庫區生態經濟和應用科研方面具有較強的引領作用和社會影響力的科技文化研究中心,為庫區經濟文化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重慶三峽學院正以奮進的氣勢和無限的活力迎接美好的明天!.
..
『陸』 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申報怎麼寫
小學校園文化建設匯報材料
石鼓區人民路小學創建於1944年(其前身是衡陽市私立剛直小學),是一所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百年老校。佔地8279平方米,建築面積5422平方米,學校現有26個教學班,在校學生1699人,在職教師65人。學校先後被評為全國紅十字工作模範學校,全國紅旗大隊,湖南省衛生文明單位,湖南省現代信息技術實驗學校,湖南省禁毒教育基地,湖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先進實驗學校,湖南省安全文明校園,湖南省規范漢語言文字示範學校,湖南省家長學校示範校,衡陽市四星級文明單位,衡陽市首批規范化小學,衡陽市教改教研示範校。
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環節,它是引領學校教育思想、教學管理、教育方法發生變革的靈魂。我校以建設優良的校風、教風、學風為核心,以優化、美化校園文化環境為重點,以豐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推動形成厚重的校園文化積淀和清新的校園文明風尚。近年來,我校秉承「以德治校,質量立校,科研興校」的宗旨,提出了「務實、創新、尚美、求真」的辦學目標,以「德藝雙馨,一專多能,勇於創新」復合型、科研型為教師培養目標,以「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發展綜合素質」為學生培養目標,不斷創造充滿和諧、富含人文精神的文化氛圍和育人環境。下面我就四個方面匯報我校的具體做法:
一、優化校園環境,形成「和諧、活潑」的物質文化。
為了給師生創設一個優美、和諧的學習生活環境,學校秉著「讓每一塊牆壁都會說話,讓每一棵花草都能傳情,讓每一幅圖畫都能會意」的環境育人理念,近幾年學校先後投資100多萬元美化了校園環境。XX年建了塑膠跑道、pu籃球場。2011年,為每班配電腦、投影儀、電子講台,每位教師都能利用課件上課,學生們在課堂上隨時都可以從網上瀏覽相關學習知識,不僅僅局限於在電腦房學習,真正實現了現代化教育手段的普及。同年9月,學校在區委區政府大力支持下,對學校教學樓進行全面裝修和維修。更換了北棟教學樓門、窗和黑板,所有教學樓進行粉刷,室內外的牆上重新掛上了校訓、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教師職業道德、名人名言、推普標語、學生作品等。每間教室配備了圖書櫃,孩子們將自己喜愛的圖書收集放在櫃中,供大家一起閱讀。教室里每個角落還有孩子們自發捐贈的花草,不僅優化了校園環境,還增添了濃厚的學習氛圍。
校園里見縫插綠,綠樹成蔭,散發著青草的芬香;伴隨著校園里居里夫人等偉人群像浮雕,孩子們從小受到熱愛科學、勤於思考等文化氛圍的熏陶,整個校園文化生活的品位得到提升。
二、傳承「剛直」精神,形成「和諧、活潑」的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校園文化的核心和靈魂。良好的校園精神,它可以對學生的行為發生深層的調節和制約,增強學校的凝聚力。我們做了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是辦校報,開拓文化視野。XX年3月,學校創辦校報——《剛直報》。「人生剛直最難得」這是報社總編雷安青為我校題寫的《剛直報》創刊詞。三年多來,我校以剛直文化為載體,不斷譜寫教育教學新篇章。每一期(每月28日)八開四版的《剛直報》,不僅反映著學校的最新動態,也是教師、家長、學生交流心得,展示自我的最佳「舞台」。易小艷校長是校報主編,主要負責頭版的編排工作,陳永紅校長、王振華主任各負責一個版面。我們校報設有「教育學」、「教學研究」、「師德講座」、「家教天地」、「校園雅聲」、「學與玩」、「藝術教育」等多個欄目;學校還成立《剛直報》小記者站,讓孩子主動去觀察、發現身邊的事,勤動筆,歌頌美好的生活,既培養了孩子們的寫作能力和創新意識,還陶冶孩子的情操,美化孩子的心靈。讓孩子們從不同角度展示自我。孩子們把擁有自己作品的校報及稿費珍藏起來,作為他們童年最美好的回憶!校報還把學校的成績、大事、要事及時刊登出來,讓社會、家長更好地了解我校的辦學方針和特色。市、區許多領導在閱讀、瀏覽我校的校報後,稱贊不已:一所小學能辦出這樣一份高質量的報紙,難能可貴!
二是讀校史,挖掘文化底蘊。一部好的校史是一所名校不可缺少的標志,代表了學校的水平和對社會的影響力,增強了人文資源的積累與拓展。2011年9月,我們以「承湖湘名將之風范,繪剛直文化之神韻」為題辦了一期校報專刊。刊登了我校的校史、校徽、校歌。詳細地介紹了學校的創辦歷程、基本情況及教育成果。全校師生爭相閱讀這一期校報,通過讀校史,了解學校,了解湖湘名將彭玉麟,進一步增強了學校的凝聚力和師生的歷史責任感。一代湖湘名將(彭玉麟)的精神將永遠激勵著我們。
三是唱校歌,形成文化特色。我校邀請衡陽市文聯主席陳陣、國家一級作曲家廖衛華老師為校歌填詞、譜曲。由本校一個四年級學生劉沐雲同學演唱,將校歌錄製成光碟,在全校傳唱。學校要求每位師生都要會唱,並開展「校歌大家唱」比賽活動。師生通過讀歌詞,唱校歌,更加地了解學校、熱愛學校。我們還設計了新校徽。校徽的圖案由「r」造型而成。同時有機地融合花朵、綠葉、太陽、書本和人等元素,突出人民路小學校園文化的獨特屬性。校徽色彩明快,充滿朝氣和活力,體現了人民路小學校園文化獨特的風采。
三、以發展為核心,塑造「和諧、活潑」的教師文化。
1.開展聽評課活動,逐步提升教師素質。
通過聽課調研,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我校的具體做法是(1)原生態課。事先不通知教師,行政推門隨堂聽課,聽課後將意見反饋給教師,並形成常規。每周的行政例會上交流聽課意見,主管副校長整理記錄,每月一次在全體教師會上進行原生態聽課情況小結。(2)跟蹤課。針對在家長、學生中有一些不良反響的教師實行跟蹤聽課,具體指導。一次不行就再聽,直到滿意為止。(3)教研課。教師先報告教研課題,授課內容,做好充分准備,教導處作好統籌安排,集中在1~2周內展示,活動結束後組織調研與匯總。除了夯實課堂之外,我們每期都要開展一次大型的教師教學活動,XX年,我們開展「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教學」比武,2011年開展了「落實新課標,實踐新課程」教師說課賽,嚴謹的設計,精美的課件,精彩的課堂不僅讓老師們在視覺、聽覺上得到美的享受,也對新課程、新理念有了更深的認識;2011年,我們推行「全面把握課標、創意激活課堂」同文本教學設計與說課展示大賽。即語文、數學教師以年級組為單位根據指定的文本內容,當堂完成教學設計,並於三天後進行說課演繹。讓教師的個性化風采與集體智慧得到完美結合。今年我校又組織全體語文教師參加作文教學比武,像這樣每期一次教師教學活動是常規,但我們力求創新,避免形式主義,讓常規活動真正做到既「常」又「新」。2.加強校本培訓,打造學習型教師隊伍。
通過多形式,多視角的開展教育專著學習心得交流會、演講賽、辯論會等活動,讓教師認識到學習是自身修養,自我完善的一把「金鑰匙」,是走專業化發展,走向「能師」、「人師」的唯一途徑。近幾年,一些同志工作之餘沉迷於牌桌、賭局或股市交易,而很少去學技能、鑽業務,即便看書、上網,也是瀏覽一些怡情消閑的文章。為了喚醒教師們的學習熱情,我校規定每位教師每年要做到「三個一」:每年必須訂購一份專業雜志;必須上交一份高質量的教育論文或案例;必須建立個人或班級博客,並及時更新演示博客。「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要有一桶水,」為了讓教師這桶水的內涵更豐富,我們不斷關注教師專業知識的提高。如:一方面邀請專家來校專題講座,為教師進行普通話提高培訓、電腦操作、課件製作、博客製作培訓等。我校目前已有普通話測試員2名,普通話一級乙等14人,占語言類教師總數50%。另一方面我們開展了「教師專業技能大比拼」。在考題中,既有語文或數學專業測試題目,又有教學案例設計與分析;我校還舉辦了教師規范用字比賽、普通話比賽課件製作、博客更新比賽等。通過這一系列舉措,老師們的學習熱情大大提高。
3.豐富教研活動,以教促研成績顯著。
在教科研工作中,我們以校本教研為突破口,力求做到「三個到位」,一是組織到位,學校成立了由校長掛帥的教科研領導小組,下設教改課題實驗小組,選取思想業務素質高的教師參與到實驗研究過程中來,從而保障教科研活動的扎實有效開展。二是規化到位。針對本校實際,參照省、市、區各級教科研部門的研究規化,學校制訂了切實可行的研究計劃,指導教師自主選擇研究課題。三是管理到位。我們制訂完善教科研製度,扎實開展教研活動,做到有計劃、有記錄、有總結。把教育科研與常規教學相結合,真正體現「科研興校」的主旋律,我校在湖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實驗學校檢查評估中被評為「先進實驗學校」。目前,我校的十一五規化課題《英特爾未來教育與語文學科的整合研究》全面結題,獲得市一等獎的好成績,目前已報送省里參賽。美術組申報的《小學美術教學中培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課題在衡陽市教育課題中級評估中獲一等獎,由彭琛老師負責的《合理使用零用錢綜合實踐活動研究》也取得了省一等獎的好成績。同時,美術組、三年級組被評為衡陽市優秀教研組。良好的教育環境培養和造就了一大批教育的有生力量,也涌現了更多的名師、能師:1、省優秀教師黃玲;2、市優秀班主任羅慧君;3、市優秀教師陳春清、陳萍秀、楊翠湘、李國平、張湘鈺、賓莉;4、青年教師黃艷、陶韻竹、何銀燕、張文君、胡妍、彭琛全國、省級賽課獲獎;5、近期,陳永紅、黃艷的論文刊登在《湖南教育》上。
四、以人為本,形成「和諧、活潑」的特色文化
1.夯實主題教育,發展學生個性。
扎實開展活動是我校的一大特色,學校結合自身實際,提出了「歡樂校園、平安校園、和諧校園」的校園文化建設目標,以營造良好的校園環境為基礎,以豐富多彩的師生實踐活動為載體,立足於課堂,延伸至課余校外。在教育教學中堅持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讓校園成為學生學習、成長、發展特長的樂園。常規活動有:「養成良好行為規范」、「抗震救災知識的普及和緊急疏散演練」、「禁毒活動」、「感恩教育」、「做一個文明的小學生」等主題活動,既進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又豐富校園文化生活,開拓了學生的視野。「校園文化藝術節」、「手工勞作比賽」、「趣味運動會」、「校園主持人大賽」、「科技創新大賽」等活動,為學生提供表現舞台,展現學生的個性特長。
2.誦讀經典文化,學做儒雅學生。
教學生「從小學做人」是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面對的一項重要的工作。XX年,我校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和學生年齡特點,組織教師編寫《中國傳統文化經典閱讀》教材,展「誦讀古經書、學做儒雅人」活動。2011年,我們重新審核改版再編,勘正了一些原有的用字錯誤,並加入了大量的詩詞內容。我們規定了全校誦讀時間,制定《中國傳統文化經典誦讀》活動方案:1、確定各年級學習內容如:一年級的《三字經》、二年級的《百家姓》、三年級的《千字文》、四年級的《弟子規》、五年級的《增廣賢文》和《諺語選萃》。2、規定上課時間,每周每班一課時,一個下午讀報時間。【小學校園文化建設匯報材料4篇匯集】小學校園文化建設匯報材料4篇匯集。3、確定任教老師。由易校長、陳校長親自任教。4、定期檢查。規定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為集體抽查與個人誦讀評比。各班可謂精彩紛呈,有配樂朗讀、快板誦讀等等。集體比賽中各年級評出一等獎一名,二等獎一名,每學年在學生中評選出100位「中國傳統文化誦讀小學士」。2011年10月,須知學生參加市「美文誦讀活動」張欣慧獲得「十佳選手」稱號,劉沐雲等五名同學獲得金獎。
3.雙語特色教育,培養學習興趣。
XX年秋季,我校1-6年級全部開設英語課。學校嚴格把關教材和師資水平,並力求營造濃厚的語言氛圍,培養學生學英語、說英語的興趣。從英語早讀、作業評改到課堂教學等,均實行等同於語、數主科的常規管理模式。作為窗口學校,我們不僅立足了「傳承經典文化」,而且大力倡導雙語教學特色,在全市公辦小學中開場雙語教學先河。近年來,我校有100餘名學生在全國英語大賽中獲獎,今年4月,全區63人進入決賽,我校佔20人,其中5人獲一等獎。
眾所周知,文化治校是學校管理的最高境界,先進的文化能推動學校發展。在創建優質校園文化的過程中,我們人民路小學將繼續用學校文化構建來引領學校的各項工作,充分體現師生的生命價值,塑造積極的、富有生命活力的學校精神,豐富學校的文化內涵,提升學校的辦學品位,引領學校不斷走向卓越、走向輝煌!
『柒』 賀州學院的學校文化
校旗
(一)旗形採用長方形紅色通用形式,代表學院積極、規范的辦學方向。
(二)校名「賀州學院」與校徽居於正中主體位置,代表旗幟的主體名稱和學校的形象標識。
(三)校旗整體構圖穩重大方、對稱和諧,代表學校追求完美的辦學精神。 校徽 設計理念
以「賀州學院」漢語拼音字母為設計素材,以賀州學院「山水校園」、「人文校園」、「和諧校園」的建設規劃理念為指導思想,結合賀州地方特色,採用多元素變形組合的方法,以圓形校徽之樣式進行創作。校徽體現了該校積極樂觀、健康向上、和諧團結、奮發有為的時代精神。
主體圖案釋義
1.校徽主體圖案由「賀州」兩字漢語拼音的第一個字母「H」 、「Z」及中文數字「三」變形組成。圖案美觀,構圖和諧,體現了「人文校園」、「山水校園」和「和諧校園」理念。
2.校徽中藝術形「H」構圖與該校校門圖案一致,形象一目瞭然,具有唯一代表性。
3.校徽中字母「H」還代表靈峰山,下方是由「三」字變形而成的三根橫線,既代表賀江水,也代表「三省通衢」,點明了學校所處的地理位置和具體環境,體現「山水之間美校園」的「山水校園」理念。
4. 校徽中字母「H」還似一船帆,字母「Z」似一大鵬,寓意學校「一帆風順」、「展翅高飛」,不斷取得新的發展。
5. 校徽中高聳的主圖案還象徵著經過全校教職員工的艱苦努力,在學校的發展史上樹立的一座座豐碑,反映了學校艱苦奮斗、自強不息、愛崗敬業、求知進取的昂揚精神。
外環中英文校名及年號
外環互為環抱的是「賀州學院」中英文校名,中文字體為毛體,英文字體為PmingLiU,正下方數字「1943」為學校歷史沿革中最早的辦學年份,彰顯學校久遠的辦學歷史和厚重的文化積淀。 校訓 自強 自立 求知 求真 學校堅持大力推進校園文化建設,確立校訓、校徽、校歌,設立地方文化名人周敦頤銅像,為路湖亭橋命名,創設品牌活動「紅五月科技文化藝術節」、「桂東百家講壇」、「社團文化藝術節」等。其中紅五月科技文化藝術節、桂東百家講壇均被評為廣西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桂東百家講壇已邀請了包括中科院院士、世界遙感技術專家童慶禧在內的100多位專家學者前來講學,在區域內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學校創編的瑤族舞蹈《我從瑤山來》、《嫁郎》分獲全國大學生第三屆、第二屆藝術展演舞蹈類一等獎、二等獎,學生作品《梁小飛的事故》獲得第五屆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微電影類一等獎,學生參加廣西第七屆大學生運動會獲得「6金6銀3銅」的好成績。
(校園生活圖冊二照片來源:校園環境 )
『捌』 重慶三峽學院的學術研究
學校是全國人文社會科學普及基地、重慶市社會科學知識普及基地、重慶市科普基地和「三峽庫區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 ,三峽移民與經濟發展研究會等2個市級學會,化工與生物、地質災害、三峽藝術等24個校級科研所為代表的一批為庫區經濟服務的特色科研機構;市級高校科研創新團隊建設團隊和培育團隊各1個。
2007年至2012年來,全校教學科研人員在省級以上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6000餘篇,其中核心期刊論文佔40%以上;出版學術專著200餘部;被SCI、EI等權威文獻檢錄500餘篇;學校先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6項,承擔國家、省市級科研項目680餘項,科研經費6000多萬元。科研成果先後獲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重慶市科技進步及社科優秀成果獎25項。
2012年12月14日,中國知網(CNKI)公布了2011年全國各類期刊的期刊評價指標數據,《重慶三峽學院學報》的期刊綜合影響因子首次達到0.333,在全國662家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類期刊中排名第98位,在重慶市屬高校學報中排名前列。
2013年,中國知網公布,2013年《重慶三峽學院學報》綜合影響因子0.368,比2012年期刊綜合影響因子0.333增加了10.5%;2013年復合影響因子0.531,在中國662家綜合性人文、社科學報排名中,繼2012年首次進入百強後再次躋身前百強,躍升到第90位,在重慶市屬高校學報中排名前列。
2014年,教育部「春暉計劃」資助中國留瑞學人回國服務團到重慶三峽學院開展學術交流、合作科研和人才培養等服務活動,與重慶三峽學院教學科研人員進行了合作科研項目對接。經教育部專家評審,楊季冬教授等主持的10個項目獲准「春暉計劃」合作科研項目經費資助立項。 市級學科基地:三峽庫區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三峽文化與社會發展研究院、三峽庫區水環境演變與污染防治重點實驗室;
校級學科基地:信號與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非線性科學與系統結構重點實驗室、西南民族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三峽美術研究與創作中心。 重慶三峽學院開設有涵蓋9個學科門類的54個本科專業,面向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招生,已形成了以文學、工學為主,理學、管理學、藝術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農學等協調發展的學科結構和以本科教育為主體,研究生教育、成人教育和留學生教育協調發展的辦學格局。 (數據截止2014年3月)
本科專業
二級學院專業名稱層次文學院 漢語言文學(師范類) 本科漢語言文學(高級文秘方向)本科漢語言文學(文秘與行政管理方向)本科小學教育(全科教師·免費師范生)本科語文教育3+2高師專科 傳媒學院 廣播電視學本科廣告學本科外國語學院 英語(商務英語方向) 本科英語(翻譯方向)本科英語(師范類)本科日語本科英語教育3+2高師專科公共管理學院 民族學(經濟與管理)本科勞動與社會保障 本科文化產業管理本科法學本科少數民族本科預科(文、理)本科預科財經學院 國際經濟與貿易本科經濟學本科經濟統計學本科會計學本科會計學(財經商貿類)對口高職本科工商管理學院 工商管理 本科旅遊管理本科酒店管理本科市場營銷本科旅遊管理(旅遊服務類)對口高職本科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師范類)本科體育與健康學院 體育教育(師范類)本科運動人體科學(運動康復與健康)本科數學與統計學院 數學與應用數學(師范類) 本科統計學本科信息與計算科學本科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系統工程設計)本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路工程)本科軟體工程(軟體測試)本科軟體工程(軟體設計)本科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企業信息化)本科物聯網工程本科物聯網工程(信息技術類·計算機類)對口高職本科電子信息與工程學院 電子信息工程(嵌入式系統)本科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與通信) 本科電子信息工程(自動化)本科物理學(師范類)本科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供配電)本科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力電子本科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智能電網)本科電子信息工程(信息技術類·電子類)對口高職本科機械工程學院 機械設計製造及自動化(設計自動化)本科機械設計製造及自動化(現代製造)本科機械電子工程(機電系統設計)本科機械電子工程(數控加工)本科汽車服務工程(汽車檢測與維修)本科汽車服務工程(汽車營銷與評估)本科機械設計製造及自動化(加工製造類)對口高職本科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 化學工程與工藝 本科給排水科學與工程本科環境科學本科過程裝備及控制工程本科化學(師范類)本科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 生物技術(生物制葯) 本科生物科學(師范類)本科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資源開發)本科食品質量與安全本科園藝(景觀規劃與設計) 本科土木工程學院 土木工程(建築工程)本科土木工程(道路橋梁)本科土木工程(工程造價)本科安全工程(建築工程)本科美術學院 美術學(師范類)本科環境設計本科視覺傳達設計 本科動 畫本科服裝與服飾設計本科 碩士專業
學術型碩士 學院專業名稱研究方向文學院中國語言文學漢語言文字學、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電子科學與技術電路與系統、電磁場與微波技術、機電系統電子技術、非線性電子學 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 環境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公共管理學院民俗文化與民間文學(本專業雖然是屬於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下的自設學科,但是依託公共管理學院招生)民俗文化、民間文學專業型碩士
學校現有教育碩士、農業推廣碩士兩個專業碩士授權點,教育碩士涵蓋語文、數學、英語、生物、美術、體育學科教學等6個領域,農業推廣碩士涵蓋農村與區域發展、農業科技組織與服務、農業信息化等3個領域。兩個授權點將於2015年開始招生。 重點專業
重慶市重點學科:中國語言文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區域經濟學;
校級重點學科:中國語言文學、環境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應用經濟學、數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外國語言文學、美術學、體育教育與訓練。
碩士學科
學術碩士學科:中國語言文學、環境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
專業碩士學科:教育碩士、農業推廣碩士
立項申碩學科:應用經濟學、數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外國語言文學。 重慶三峽學院有沙龍、百安兩個校區,佔地達到2000畝,建築面積50餘萬平方米,藏書129餘萬冊,電子圖書146萬余種,儀器設備總值近1億元,日制在校學生19000餘人。
重慶三峽學院緊密圍繞重慶市和三峽庫區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優化結構,加大學科專業建設力度。截止2012年底,有市級重點建設學科1個、市級重點立項建設學科2個、校級重點學科9個,教育部財政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重慶市特色專業建設點5個,市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市級精品課程9門;市高校重點實驗室1個,市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4個,市級教學團隊6個。 (數據截止2014年3月) 教學成果
學校先後獲得了全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獎、全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獎 和重慶市先進基層黨組織、重慶市文明單位、重慶市園林式單位、重慶市教育質量管理年先進集體、重慶市語言文字示範學校及先進集體、重慶市輿情信息工作先進單位、重慶市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國家二級檔案目標管理單位、重慶市引進國外智力示範單位、全國來華留學生保險推廣工作先進集體、全國教科文衛體系統模範職工之家等榮譽稱號。
截止2012年底,在校學生連續獲得第七屆、第八屆、第九屆全國大學生課外科技學術活動「挑戰杯」二等獎3項,三等獎1項,省級獎20餘項;獲得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省級以上獎近40項;全國、省市級大學生英語競賽、中國大學生創業設計競賽獎共計70餘項;2001年以來多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團中央、全國學聯聯合授予「全國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全國大中專學生自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團隊」等稱號;先後兩次被團中央、教育部、國家環保總局等八部委評為「保護母親河先進集體」。
學校以「成人、成才、成功」教育為統攬,積極推進大學生素質教育和能力建設,「三成」教育成果獲全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獎。自辦學以來,學生成功申請專利9項,公開發表論文470餘篇。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挑戰杯」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等專業競賽獲國家級獎370項,省部級獎223項;其中獲「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二等獎5項,三等獎5項;重慶三峽學院廣播電視專業余常海同學的攝影作品《一輩子難以忘記的是您這個眼神》獲2010年度全國高校校報好新聞作品新聞攝影類一等獎 ,政法學院教師王航的《你會是冷漠的路人嗎》獲2012年度言論類一等獎 ;藝術設計專業張舒同學參加2011年第四屆「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獲全國一等獎。 圖書館
重慶三峽學院圖書館於1994年由萬縣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圖書館和萬縣教育學院圖書館合並,組建成四川三峽學院圖書館,2000年更名重慶三峽學院圖書館。館舍面積17431平方米,閱覽座位2000多座。館藏紙質文獻121萬冊,電子圖書146萬種,中外文現刊1500多種。期刊資料庫有CNKI中國知網、維普中文期刊資料庫、萬方資料庫、EBSCO資料庫、 FAJS 外文期刊資料庫等。同時,還有10餘種試用的電子資源和資料庫。
圖書館館藏內容涵蓋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各個學科。收藏有《四庫全書》《續修四庫全書》《叢書集成》《中國西南文獻叢書》《中國少數民族古籍集成》《永樂大典》《四部叢刊》《古今圖書集成》《明實錄》《清實錄》《敦煌寶藏》等大型古籍叢書、類書3.5萬多冊,善本1300餘冊,其中有《四聲韻譜》孤本一套。被《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和《四川省高校圖書館古籍善本聯合目錄》收入的善本達45種,共計585冊,居重慶市高校圖書館第三位。2010年,圖書館入選「第一批重慶市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共有64種古籍入選「第一批重慶市珍貴古籍名錄」。
重慶三峽學院設有三峽庫區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資料信息中心、三峽文獻信息中心),自建三峽資料資料庫,負責收藏反映三峽歷史、地理、文化、文學、旅遊、社會生活及三峽庫區人物著作和傳記等各種文獻、圖片、視聽資料4萬多冊。(數據截止至2013年12月)
『玖』 綏化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