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學術成果流失

學術成果流失

發布時間:2022-01-25 10:11:14

❶ 王小龍的學術成果

1995,《論中國市場化改革中的市場失效》發表於《人文雜志》第1期;
1998,《對商業道德行為的一種經濟學分析》,發表於《經濟研究》第9期;
2000,《我國公共部門的勞動契約和敬業激勵----一個存在委託人道德風險的理論模型》,發表於《經濟研究》第11期;
2000,《雇員敬業選擇與激勵機制設計》,發表於《人文雜志》第5期;
2000,《企業會計行為中的道德風險》,發表於《河北經貿大學學報》第5期;
2000,《可持續發展與人類合作的道德契約》,發表於《西北大學學報》第3期;
2000,《博弈論在宏觀貨幣政策研究中的最新應用》,發表於《經濟學動態》第2期;
2002,《國有企業人才流失的契約性阻撓與社會福利損失:一種代理理論分析》,發表於《經濟研究》第1期;
2002,《地方保護行為與政府角色定位》,發表於《經濟管理》第5期;
2004,《經濟發展、地區分工與地方貿易保護》,發表於《經濟學季刊》第1卷第3期;
2004,《退耕還林:私人承包與政府規制》,發表於《經濟研究》第4期;
2004,《經濟成本與公共組織設計:公共部門改革的效率邏輯》,發表於《財貿經濟》第7期;
2004,《中國地方政府治理結構改革:一種財政視角的分析》,發表於《人文雜志》第3期;

❷ 你覺得在科研過程中,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從媒體到學校,對於科研水平(博士教育)的評價標准都是非常單一和落後的。社會對於科研工作的了解不到位,對於科研人員尊重(從精神到物質)的缺乏,以及對於整個國家的科研水平沒有一個客觀的認識,這種現象從下圖中即可窺見一斑。打開搜狐新聞主頁搜索「中國科研人數」,出來的結果竟然以「中國的研究生教育20多年就走完了美國100多年」為主題展開,這種盲人摸象似的無知也許可以忽悠一下領導,但是作為科研主體的我們,完全應該有能力分辨,我國的設備,人力,社會和經濟資源還遠遠不能夠匹配相應數量科研隊伍的需求。

❸ 科研成果轉化如何不觸國資流失紅線

官、學、商三種身份集於一身,塗瑤生曾以此為優勢,帶領企業走出新路;但他也受三重身份所累,敗於三者交叉的模糊地帶。

刑罪邊界

法院認定的另一筆300萬元賄款,是譚登平轉賬給第三人,用於支付塗瑤生的投資本金。2011年底,塗瑤生通過他人購買長白山制葯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的200萬元是譚登平代其支付的。譚登平還幫塗瑤生歸還了其在買房時向他人的借款100萬元。

法院認定的譚登平證言稱,他向塗瑤生行賄300萬元,是因為他覺得塗瑤生在科達機電收購股權以及後來定向增發方面提供了支持和幫助,使得一方制葯股價升高很多,大家都受益。具體指,塗瑤生利用職務便利為科達機電入股一方制葯、譚登平代表科達機電在一方制葯行使經營管理權以及科達機電取得重大事項控制權中謀取了利益。2006年,一方制葯向專職高管定向增發時,塗瑤生明知定向增發後,廣東中研所的國有股權會被稀釋到三分之一以下,違反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的相關規定,未履行職責向省廣東中研所及上級主管部門報告一方制葯定向增發的重大事項,也沒有報告其參與定向增發認購股份,擅自代表廣東中研所同意該定向增發重大事項並收受譚登平為其認購及代持的股份,致使廣東中研所的國有股權被稀釋在三分之一以下,並對一方制葯的重大事項決策喪失了控制權。

庭審中,塗瑤生和譚登平都翻供,稱這300萬元為塗瑤生股份收益。

塗瑤生上訴書稱,前述300萬元支出時間與2003年科達機電收購一方制葯股份已相隔8年,譚登平還以塗瑤生對科達機電公司收購股份有幫助、對一方制葯公司起過大作用為由,個人用300萬元賄送塗瑤生,其行為完全不能反映其所稱動機。2011年時,譚登平已全面掌管一方制葯,塗瑤生雖然掛名董事長,但對譚登平無制約、管理、控制、隸屬關系,沒有行賄塗瑤生的動機。

這一翻供說法因「缺乏正當理由」未被法院採納。

判決書稱塗瑤生未就定向增發事宜報批違規。2003年施行的《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規定,國有控股的公司、國有參股的公司的股東會、董事會決定公司的分立、合並、破產、解散、增減資本、發行公司債券、任免企業負責人等重大事項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派出的股東代表、董事,應當按照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的指示發表意見、行使表決權。

法院認定的科達機電董事長邊程證言稱,通過定向增發將廣東中研所股份稀釋到33%以下是因為,一方制葯重大事項都要三分之二以上股東一致同意,而廣東中研所作為國有法人持股三分之一以上,很多投資意見都要上級審批,造成很多投資批不下來。經過計算,定向增發持股要達到12.28%左右,才能將廣東中研所股份拉低到三分之一以下,此舉有利於一方制葯的發展。

上述不願具名的刑法學者告訴《財經》記者,根據刑法修正案九的精神,認定受賄罪既要看數額也要看權錢交易的具體情節,涉案情節是被告人個人行為還是集體決策,是否造成實際損失,對企業發展是否有積極作用,這些對案件走向、量刑均有影響,判決時需考量。

塗瑤生在廣東中研所的一位同事對一審判決結果表示不解。他介紹,現在各科研單位也在倡導讓科研人員得到實惠,塗瑤生作為中葯配方顆粒項目的主要完成人和一方制葯的創辦者,於情於理應該得到一定的股權獎勵。

與此案相似的多個案例顯示,科研經費及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項目負責人被指控最多的是貪污受賄——公款被「套取」、「轉移」到個人或其所控制的公司名下,都可能觸及一條紅線——國有資產流失。

近年來,這一問題逐漸被重視。2015年修訂的《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第45條第3款稱,科技成果完成單位未規定、也未與科技人員約定獎勵和報酬的方式和數額的,將該項職務科技成果自行實施或者與他人合作實施的,應當在實施轉化成功投產後連續三年至五年,每年從實施該項科技成果的營業利潤中提取不低於百分之五的比例。

2016年7月,最高檢察院發布《關於充分發揮檢察職能依法保障和促進科技創新的意見》,強調在辦案中正確區分罪與非罪的界限,如對於身兼行政職務的科研人員特別是學術帶頭人,要區分其科研人員與公務人員的身份;區分科研人員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分配與貪污、受賄之間的界限;區分突破現有規章制度,按照科技創新需求使用科研經費與貪污、挪用、私分科研經費的界限等。

目前,塗瑤生已經提起上訴,該案正在二審審理中。

❹ 評價科研水平不唯論文和獎項,那還能怎麼評價

除了論文數量外,“學術著作”,“科研成果轉換”都成為評價科研水平的標准。有教育部官員提到,這次的學科評估調整,關鍵在於破除以前以教授頭銜,教授學歷,教授職稱來評估學術水平弊端,打破了以前唯論文數量的評估標准,增加了更多像“學術著作”,“技術成果轉換”等新考核標准,建立一個更加多維多元的科研水平考核標准。同時考核范圍將國內學術期刊和海外學術期刊相結合,鼓勵國內學術期刊的發展,將學術成果而不是論文數量作為考核標准,是這次新規最大的變動。

對於大學來說,規定也要求,建立統一的數據核算標准,避免科研人員被過多的數據報表和審批耽誤時間,提高對科研技術的量化能力,通過大數據進行更好更公平的激勵和補助政策。同時科研院校要減少與教學,科研無關的進校活動,避免影響學校的正常運營。


❺ 劉亞猛的學術成果

——劉亞猛,1984,語義場與英語修辭 [J],《福建外語》第2期。
——劉亞猛,1986, 上下文與上下文分析 [J],《福建外語》第2期。
——Liu, Yameng. 1989. The Making of Elizabeth Drury: The Voice of God in `An Anatomy of the World` [J]. The John Donne Journal 8.1 2: 89 102.
[造出一個伊利莎白·德如瑞來:約翰·唐恩「解剖世界」一詩中的上帝之聲。 發表於《約翰·唐恩學刊》1989年第1-2期合刊。]
——Liu, Yameng. 1991. Aristotle and the Stasis Theory [J]. Rhetoric Society Quarterly
21.1: 53 59.
[亞里士多德與爭議點理論。 發表於《北美修辭學會季刊》1991年第1期。]
——Young, Richard, and Yameng Liu (eds.). 1994. Landmark Essays on Rhetorical Invention in Writing. Eds [C]. Davis, CA: Hermagoras Press, 1994.
[《有關修辭發明的標志性論文》。與美國當代著名修辭理論家Richard Young 教授合編,1994年由美國赫爾瑪格拉斯出版社出版]
——Liu, Yameng. 1995. Disciplinary Politics and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the Generic Triad in Classical Rhetoric [J]. College English 57.1: 9-26.
[學科間競爭在古典修辭三大演說體裁的體制化過程中所起的作用。發表於美國全國大學英語教師聯合會會刊《大學英語》1995年第1期。
——Liu, Yameng. 1995. The Dilemma of Argumentation and the Possibility of Engagement in Philosophical Debates [A]. In Frans H. van Eemeren et al. (eds.), 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gumentation [C]. Amsterdam: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the Study of Argumentation.
[哲學論辯中的兩難。 發表於國際論辯研究中心1995年出版的《第3屆國際論辯研討會優秀論文集》]
——Liu, Yameng. 1995. Rhetoric and Reflexivity [J]. Philosophy and Rhetoric 28.4: 333-49.
[修辭與反思。發表於西方修辭理論最權威的刊物《哲學與修辭》1995年第4期。]
——Liu, Yameng. 1996. Three Issues in the Argumentative Conception of Early Chinese Discourse [J].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46.1: 33-58.
[從「百家爭鳴」的角度理解中國先秦話語時存在的三大問題。發表於西方比較文化研究最權威刊物《東西方哲學》1996年第1期。]
——Liu, Yameng. 1996. To Capture the Essence of Chinese Oratory: An Anatomy of a Paradigm in Comparative Rhetoric [J]. Rhetoric Review 14.2 : 318-35.
[捕捉中國修辭的本質:對一個比較修辭範式的解剖。發表於美國最權威的修辭理論刊物之一《修辭評論》1996年第2期。]
——Liu, Yameng. 1996. Confucius. In Theresa Enos (ed). The Encyclopedia of Rhetoric. New York: Garland. 139-140.
[孔子的修辭思想。美國Garland出版社1996年首次出版的《修辭學網路全書》條目之一]
——Liu, Yameng. 1996. Correctness. In Theresa Enos (ed). The Encyclopedia of Rhetoric. New York: Garland, 1996. 151-53.
[正確性。美國Garland出版社1996年首次出版的《修辭學網路全書》條目之一]
——Liu, Yameng. 1997. Unintelligibility or Defeat: The Issue of Engagement in Philosophical Debates [J]. Argumentation 11.4: 479-91.
[要麼各說各的話要麼甘拜下風?哲學論辯中不同觀點的相互接觸。發表於國際論辯理論最權威刊物《論辯》1997年第4期]
——Liu, Yameng. 1997. Authority, Presumption, and Invention [J]. Philosophy and Rhetoric 30.4: 413-27.
[權威,設定和修辭發明。《哲學與修辭》1997年第4期。]
——Liu, Yameng, and Richard E. Young. 1998. 「Disciplinary Assumptions and Institutional Imperatives: Structural Tensions in the Pedagogy of Rhetoric」 [J]. JAC 18.3: 475-88.
[當代西方修辭教育的學科認定和機構要求之間的矛盾。發表於美國作文理論最權威刊物《高級作文學刊》1998年第3期]
——Liu, Yameng. 1999. 「Self, Other, In-between: Cross-cultural Composition Readers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Identities.」 In Xin Liu Gale and Fredric G. Gale (eds.). (Re)Visioning Composition Textbooks: Conflicts of Culture, Ideology, and Pedagogy. Albany: SUNY Press. 69-92.
[跨文化作文教科書與文化身份的構築。發表於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作文教科書體現的文化、意識形態和教育思想之間的沖突》一書]
——Liu, Yameng. 1999. Justify My Position in Your Terms: Cross-cultural Argumentation in a Globalized World.」 Argumentation 13.3 (1999): 297-315.
[以你的道理來支持我的立場:全球化時代的跨文化論辯。《論辯》1999年第3期。]
——Liu, Yameng. 1999. 「Thou Shalt Not Work Both Sides of the Aisle: Dick Morris, Ideology, and the Regulation of the Flow of Rhetorical Resources」 [A]. In Jack Selzer and Sharon Crowley (eds.). Rhetorical Bodies [C]. Madison: U of Wisconsin P. 314-25.
[意識形態對修辭資源流向的調節。發表於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修辭體》一書]
——Liu, Yameng. 1999. From Arguing Within to Arguing Across Boundaries: Globalization as a New Challenge to Argumentation Studies (A). In Frans H. van Eemeren et al. (eds.).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gumentation [C]. Amsterdam: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the Study of Argumentation. 519-23.
[界內論辯到跨界論辯:全球化對論辯研究的挑戰。國際論辯研究中心1999年出版的《第4屆國際論辯研討會優秀論文集》一書]
——Liu, Yameng. 2000. 「Contrastive Rhetoric/Comparative Rhetoric.」 In Coming of Age: The Advanced Writing Curriculum. Eds. Linda Shamoon, et al. Portsmouth: Boynton/Cook, 2000. 71-75.
[對比修辭學和比較修辭學。發表於美國Boynton/Cook學術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高級寫作科程設計》一書]
——Liu, Yameng. 2002. Invention and Inventiveness: A Postmodern Redaction. In Perspectives on Rhetorical Invention. Eds. Janet Atwill and Janice Lauer. Knoxvill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
[從後現代的觀點重新審視修辭發明與發明性。 發表於美國田納西大學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有關修辭發明的當代理論觀點》一書。]
——Liu, Yameng. 2003. 「Beyond Wartime Propaganda: Argumentation and Hostilities in the Age of Information and Democracy」 [A]. In Frans H. van Eemeren et al. (eds.).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gumentation [C]. Amsterdam: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the Study of Argumentation. 679-690.
[超越戰時宣傳:信息和民主時代戰爭與論辯的關系。 發表於國際論辯研究中心2003年出版的《第5屆國際論辯研討會優秀論文集》]
——Liu, Yameng. 2004. Argument in a Nutshell: Condensation as a Transfiguring Mechanism in Argumentative Discourse. Argumentation 18.1: 43-59.
[一言以論之:濃縮作為論辯的變形手段。 發表於國際論辯學會會刊《論辯》2004年第1期。]
——Liu, Yameng. 2004. 「Rhetoric and the Invention of Ancient Chinese Discourse.」 Rhetoric Before and Beyond the Greeks. Eds. Carol Lipson & Roberta Binkley. New York: SUNY. 147-164. [「修辭與中國先秦話語的發明.」 長篇英文論文. 發表於由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古希臘之前和之外的修辭傳統》一書]
——劉亞猛,2004,跨文化「交流失迷」及其因應之道[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2期。
——劉亞猛, 2004,關聯與修辭 [J]. 《外語教學與研究》36.4 (2004): 252-55.
——劉亞猛,2004,風物常宜放眼量:西方學術文化與中西學術翻譯.《中國翻譯》25.6 (2004): 44-48.
——劉亞猛,2004, 西方修辭學科建設:迷惘與希望 [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6 (2004).
——劉亞猛,2004,《追求象徵的力量:關於西方修辭思想的思考》. 北京:三聯書店, 2004.
——劉亞猛,2005,韋努蒂的「翻譯倫理」及其自我解構 [J].《中國翻譯》26.5 (2005): 40-45.
——劉亞猛,2006,詮釋與修辭 《福建師范大學學報》
——劉亞猛,2006,二十世紀美國修辭的宣言——評韋恩·布斯的《關於修辭的修辭:對有效交流的求索》 《修辭學習》
——劉亞猛,2007, 修辭與當代西方史學論爭 《修辭學習》
——劉亞猛,2009,當代西方人文學科的範式轉換及中國修辭學的發展模式 《修辭學習》
——劉亞猛,2010, 當代西方修辭研究的兩個特點及其緣由 《當代修辭學》
——劉亞猛,2010,言說與秩序:軸心時期中西語言思想的一個重要區別及其當代含義 《浙江大學學報》
——劉亞猛,朱純深 2011,Rhetoric as the Antistrophos of pragmatics: Toward a Competition of Cooperation in the study of language use 《Journal of Pragmatics》

❻ 頂尖人才的流失說明了什麼

中國有很多「世界第一」,頂尖級人才數量流失率世界第一著實令人尷尬——任何國家如果沒有足夠的一流人才的支撐,絕不可能成為一流強國。也許有人會說,人力資源的流動主要在於個人抉擇,是很正常的現象,但當一個國家近九成的頂尖級人才更傾向於「遠走他鄉」時,我們就不得不深刻反思造成人才嚴重流失的外部環境了。再說,當出現「北大清華成了美國哈佛或者英國劍橋的培訓班,中國用最多的技術、教育的費用為美國培養了頂級人才」,本身就意味著國家資源的重大流失。
新加坡前領導人李光耀曾說,中國在13億人口當中選人才,美國是在全球70億人口當中選人才,這個高低立顯,這個格局就不一樣了。所以中國如果要趕上美國,先看看這個格局有沒有到。反過來,中國必須反思的,只擁有3億多本國人口的美國為何能站在世界的高度從70億人口中選人才,而中國卻只能在13億本國人口中選,甚至還要為他國「選」人才呢?這其中難道僅僅是經濟實力的差距嗎?事實上,中國難以吸引到一流的人才,如果說過去二三十年我們可以有很多借口說中國窮,我們國家沒有錢,現在中國有將近三萬五千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如果再以經濟實力懸殊為借口顯然蒼白無力。
對比發達國家,我們談中國人才流失問題或許更該談到中國軟環境的不足,例如生活環境不如國外,前不久一份報告就稱不少外國人外國公司就因交通環境差、空氣污染嚴重等不願意來中國,很明顯,不僅是外國人或中國留學生,恐怕也有很多已經回國人員的也考慮是不是要留下來或者要走出去;又例如制度環境,論資排輩現象非常嚴重,包括體制內體制外的流動的障礙,我們的評選體制機制,往往可能是不是你做的多少工作,而是你有多少關系,或者你有多少人情能夠做這個事,這個方面可能給海外回來習慣了純粹我憑學術憑本事和憑能力來晉升的人才,造成很大的困擾。
因此,中國吸引一流人才的當務之急不僅是要積極改善人才的薪資待遇、生活環境、工作環境、學術環境等方面,更要積極破除各種無形的人才壁壘。比如說我們的綠卡,我們的發放范圍還可以進一步擴大,簽證政策還可以進一步放寬,在海外要放更多的僑胞證、公民證——觀念上要廣納天下人才為我所用,也要在70億人里邊選人才,廣納天下人才為中國所用,共同實現中國夢。
總之,廣泛集聚各類人才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做好做實這項工程,需要中將國人才問題提高到國家戰略高度,並落實到政策和行動中——加大人事制度改革力度,推進政府部門轉變職能;一切妨礙留住人才的思想觀念都要堅決沖破,一切束縛留住人才的做法和規定都要堅決改變,一切影響留住人才的體制弊端都要堅決革除,唯有如此,中國才能早日由人力資源大國和科技大國走上強國之路。(觀點中國)小木蟲為個人公益性站點,此信息由網友發布提供。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協助刪除,非常感謝!

❼ 很多高材生留學以後就去國外了,這種人才流失大家怎麼看

中國頂尖人才大量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很多人滯留海外是因為國外的科研等條件更為優越,更容易做出成果。另一方面,對頂尖人才而言,國外開放、嚴謹的學術環境更利於學術創新。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有人說國內的科研經費的申請往往搞「暗箱操作」,如果沒有所謂的關系或者靠山就沒有科研項目,有的人搞科研有一套,可不會拉關系,不會「跑項目」,結果經費申請不下來。這樣一來,很難出成果。

在國內,學術自由之風基本上被行政化「綁架」,比如,某大學發生過「四十個教授競爭一個處長」的事,這說明「行政化」已經使人才很難再安心地做學問了。除此之外,在國內某些大學中,論文造假之風盛行,學術造假成本低廉,而學術創新的高昂代價卻讓普通學生難以承擔。如果我們經濟待遇不如國外,國內再不能營造一個公平、公正、公開透明的科研環境,搞論資排輩、學閥壟斷、門第森嚴……回國的頂尖人才當然會越來越少。

或許一切正如網友所說:如果是你,給你綠卡和高收入,更好的科研設施和社會的肯定,安定的生活優質的空氣。不用和院領導出去陪酒要贊助,也不用和同事玩宮心計,只要全心全意投入科研就可以了,你走不走?

一些留學生不願意回國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對是國內教育系統、教育體制的某些缺陷有所顧慮。如缺乏人文關懷,只見分數不見人,不是把每個孩子當作一個有權利接受教育的個體來接納。國外偏重素質教育,而在國內則是應試教育。當然國外也要應試,但差別在於國內是「精英教育」,通過考試大規模地篩選,篩出好的去進一步培養,篩下去的就不大受重視了。而國外更注重的是將每個人當作人才去培養。

說到根上,留學生人才需要的不只是優越的個人待遇,還有自己和子女的教育發展空間。他們一方面受國內改革發展形勢的影響和政府的大力感召,對回國發展躍躍欲試;另一方面又面臨著對已「安居樂業」生活現狀的取捨,特別是面臨著下一代正處培養成長期的問題,究竟是讓他們在國外接受教育,還是讓他們回國接受正宗的中國教育,這確實是個艱難的選擇。更何況,有多少國內有條件的家長,不也正在把子女送往國外接受教育嗎?

說了這么多,再來說說國內的就業環境,有人說,它是一個人甚至一個家庭綜合社會關系能力強弱的檢驗,這點有時候比個人的能力還重要。而在外國人際關系對人的影響則相對很弱。以袁隆平為例,他先後獲得過國家特等發明獎、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但卻因「誤會」沒有

❽ 為什麼很多人都認為做科研就得忍受清貧的生活

做科研的在沒有成果出來之前,必須忍受缺少實驗經費,缺少場地,缺少器材,缺少這缺少那樣的問題。而且還要忍受枯燥無味寂寞單調的生活。但是你一旦有成果出來,那時候鮮花,掌聲,榮華富貴會圍繞著

❾ 宋清華的學術成果

學術成果:論文
在《管理世界》、《金融研究》等期刊發表論文150多篇,其中24篇被《新華文摘》、人大復印報刊資料《金融與保險》等刊物轉載。代表性的論文有(除另有註明外,均為獨撰):
1.「證券交易所公開譴責效率的實證分析——基於深、滬交易所比較的視角」,《投資研究》2012年第3期,第二作者;
2.「銀行中間業務收入的信貸化現象「,《中國金融》2012年第14期,第二作者;
3.「高管薪酬、風險承擔與銀行績效:中國的經驗證據」,《國際金融研究》2011年第12期,第一作者;
4.「論政府主導型國有商業銀行改革」,《財貿經濟》2008年第6期,第一作者;
5.「風險管理與現代金融」,《財貿經濟》2007年第11期,第二作者;
6.「論提高股市的貨幣政策傳導效率」,《經濟學家》2002年第6期;
7.「我國商業銀行與資本市場的資金互動性分析」,《金融研究》2002年第5期;
8.「美國存款保險制度的變革及其啟示」,《經濟學動態》2002年第4期,第一作者;
9.「金融體系變遷與中國金融改革取向」,《財貿經濟》2001年第12期;
10.「我國銀行信貸資金進入股票市場研究」,《管理世界》2001年第4期,第二作者;
11.「論不良貸款的定價問題」,《金融研究》2000年第4期;
12.「農業發展銀行風險管理探討」,《農業經濟問題》1998年第5期;
13.「論『九七』後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維持與發展」,《世界經濟》1997 年第6期;
14.「國際匯率波動對我國的影響與對策」,《國際金融研究》1995年第12期;
15.「從存款人角度看我國銀行信貸資產流失」,《管理世界》1995年第5期;
16.「外匯期貨的保值和投機策略」,《國際金融研究》1994年第4期;
17.「國家風險述略」,《中南財經大學學報》1993年第1期,《新華文摘》1993年第4 期全文轉載。
學術成果:著作、教材
著作:
1.《中國金融體系變遷與現代化——商業銀行與資本市場的關系研究》,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7年版,獨撰;
2.《中國金融風險的管理與控制》,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5年版,第三主編;
3.《商業銀行創新與資本市場》,中國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第三主編;
4.《銀行危機論》,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年版,獨撰。
教材:
1.《信用管理概論》,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0年版,主編;
2.《商業銀行經營管理》,中國金融出版社2009年版,第二主編;
3.《金融風險管理》,中國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第一主編;
4.《銀行信貸管理》,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三主編。
學術成果:課題
1.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金融機構高管薪酬、系統性風險與金融監管改革研究」(13AJY017),2013年立項,項目負責人;
2.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項目:「金融創新與金融監管」(NCET-10-0778),2010年立項,主持人;
3.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商業銀行與資本市場的關系研究」(03CJY022),2003年立項,主持人;
4.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商業銀行創新與資本市場——關於現代金融體系的思考」(01JA790102),2001年立項,主持人;
5.湖北省軟科學課題:「外債風險研究」(20001P2613),2000年立項,主持人;
6.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問題研究」(98AJY005),1998年立項,子課題負責人。
學術成果:獲獎
1.「我國商業銀行與資本市場的資金互動性分析」,湖北省第四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2004年;
2.《銀行危機論》,湖北省第三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03年;
3.「銀行危機:中國必須正視的現實」,武漢市第八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優秀獎,2003年;
4.《銀行危機論》,湖北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2002年;
5.「從存款人角度看我國銀行信貸資產流失」,第三屆全國優秀金融論文三等獎,1996年;
6.「國家風險述略」,湖北省第五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995年。

❿ 中國科研真的留不住人才嗎

其實對於我們來說,留住人才的最主要方式就是呵護每一個人才,認真尊重人才,但是在中國這個大背景下,我們會發現那些認真考科研的人反而不如那些一線的明星地位高,所以說正因為如此大多數人也選擇放棄科研,另一方面,科研裡面不正學風泛濫,導致真正人才大量流失,也導致中國科研很難留住人才,總的來說也是因為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3,社會價值觀出現差異,金錢至上理念深入人心,導致大量人才很難真心的為了科研而貢獻青春。

我們會發現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已經出現明顯差異,金錢至上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導致大量的人很難為了真正的做科研而貢獻出人生,而且大多數人也打著科研的幌子為自己斂財。

其實對於我們來說,中國科研如果想這樣留住人才,就需要尊重每一位人才,而且更應該重振學風,讓那些真正的人才得到應有的尊重。

與學術成果流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