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養蠶成果集

養蠶成果集

發布時間:2022-01-25 06:35:02

A. 養蠶有什麼用

養蠶的作用在於蠶絲,蠶絲是主要的紡織原料之一,中國是最早利用蠶絲的國家。古史上有伏羲「化蠶」,嫘祖「教民養蠶」的傳說,即最早養蠶的人。

新石器時代的考古表明,公元前2750年以前,今浙江吳興錢山漾地區的先民已利用蠶絲織成絹片、絲帶和絲線。公元前十三世紀,桑、蠶、絲、帛等名稱已見於甲骨卜辭。

蠶絲和大麻、薴麻,以及後來的棉花一道,為中國人主要的衣著原料,蠶桑也就成為中國農業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

養蠶注意事項:

1、蟻蠶體積很小,身體是黝黑色,在喂桑葉的時候,要注意最好是摘取柔嫩,的桑葉,同時最好用剪刀剪開一小段,方便蟻蠶進食。

2、待蟻蠶稍微長大一點,桑葉不需要剪開,但是還是以嫩葉為主,方便蠶寶寶進餐。它們身上現在是略帶一些白色。由於桑葉較嫩,所以乾的也很快,要注意及時的添加葉子。

3、蠶寶寶進餐比較猛,長得快,胃口好就容易到達蛻皮時間,蠶寶寶是不怎麼動,然後開始蛻皮的過程,千萬不要以為生病。

4、蛻皮在第4次後,蠶寶寶身體已經比較透明,准備進入吐絲狀態。經過5日左右,就可以收蠶繭了。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養蠶

B. 有一個很老的電視劇是有關養蠶的,我只記得陳天文在裡面演.請問是哪部片子

陳天文?養蠶的。。恩。。。是95年的〈情絲萬縷〉嗎?陳天文演的邵文軒~

范勤 - 潘玲玲飾 邵文軒 - 陳天文飾
鮑雯汐 - 洪慧芳飾 耿直 - 陳傳之飾 鍾琪 - 黃碧仁飾

24集電視劇《情絲萬縷》,由中國江蘇電視台與新加坡電視機構聯合拍攝,以新加坡在中國投資企業為背景,展現了女主人公范勤一生的遭遇,以及兩代人之間的感情糾葛。由於故事交替發生在新加坡和中國蘇州,在表現人物之間的情感糾葛的同時,也描寫了中新兩國人民之間的友好淵源。扮演蘇雲娘、范勤母女的是新視藝員潘玲玲。其他的演員還有陳天文、陳傳之、黃碧仁、林梅嬌等。

片頭曲:辛曉琪《倆倆相望》
片尾曲:辛曉琪《深情難了》

C. 養蠶業發展狀況

樓上說的很不錯,我想做一點小小的補充。首先四川自古以來就是天府之國,遂寧處於川東丘陵區,養蠶種桑古已有之,氣候條件、土壤質地等都是較適宜的。但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一、養蠶業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需要大量的勞動力,現在農村勞動力都在大量的向城市轉移,所以農村的勞動力工價近年也在大幅上漲,勞動力成本問題需要優先考慮;二、養蠶原本是以單家獨戶私人飼養為主,蠶的病蟲害發病率低,規模飼養之後,蠶的發病率就會高很多,稍不注意就可能全軍覆沒,所以蠶的病蟲害防治,蠶室的消毒殺菌滅鼠等處理也很重要,要盡量做到標准化集約化養殖;三、蠶繭生產出來之後要是賣不出去就沒有效益,沒有市場就賺不了錢,所以要提前聯系市場,穩定銷售渠道。最後再啰嗦幾句,要多考察市場,多規劃多計算是否有利可圖,不要盲目投資,再者創業是艱難的,一旦決定幹了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要做到底,很多成功的創業者就是頂住了壓力,做下去才成功了的。

D. 誰知道養蠶的全套方法

(僅供參考)

養蠶前的准備:
在種好桑葉的基礎上,准備好蠶室、蠶具;養蠶前7天,用1%的強氯精噴灑消毒,每平方米用葯液半斤,噴後密封24小時以上,同時,應將蠶房周圍環境噴葯消毒。
催青:
蠶種出庫第八天左右,可見到蠶卵一端有一小黑點,叫點青,一張蠶種有20%卵點青,就用黑布遮光,從點青之日算起,第三天早上5點鍾就除去黑布,開燈感光孵化。
收蟻:
感光3-4小時後,春蠶在上午9時,夏秋蠶在早上7-8時即可收蟻。收蟻的方法:用桑樹第一展開葉切成0。5厘米小方塊,用葉量為蟻量的5倍左右,撒在墊有塑料薄膜的簸箕上,一手拿蠶種紙,一手拿蠶筷,均勻拍打蠶種紙背,使蟻蠶掉落簸箕上,然後用鵝毛刮蟻蠶,整理成圓形即可。
小蠶的飼養:
1、溫、濕度調節:1-3齡稱為小蠶,小蠶要求的環境為高溫多濕。1-2齡適宜溫度26-27度,相對濕度90%;因此1-2齡蠶採用全防干育,即上蓋下墊塑料膜;3齡用半防干育,即只蓋不墊塑料膜,保持溫度在26-27度,相對濕度85%。
2、小蠶的用葉:1齡用桑樹自頂芽數下第3葉,葉色黃中帶綠,一張蠶種的蠶,用葉1公斤;2齡用自頂芽數下第4葉,葉色綠中帶黃,一張蠶用葉3公斤;3齡用自頂芽數下第5-6葉,葉色嫩綠色,有光澤,一張蠶用葉10-12公斤;一、二齡蠶將桑葉切成蠶體長1.5倍的小方塊,三齡蠶桑葉粗切成三角形餵食,每次的給桑量應掌握在下次給桑前蠶座上略留少量殘桑為適度。
3、喂桑次數及時間:每天喂4次,時間分別為:上午7時,中午11時,下午4時,晚上10時;小蠶生長發育快,每次喂桑要結合擴座。
4、眠前處理:(1)眠前除沙:小蠶體色轉為白色,身體縮短,體表緊張發亮,一齡蠶部分蠶體粘附蠶糞,二、三齡蠶有蠶馱蠶現象時,即可加網給桑進行眠前除沙。(2)提青:如出現一部分蠶已睡眠,一部分未眠,應再次加網給桑,把未眠蠶引上來,移到另一簸箕中繼續飼養至眠定。
5、眠中保護:眠中前期蠶座要干,應在蠶座上撒石灰粉,保持相對濕度80%;見有起蠶時,室內宜濕,保持相對濕度85%;如濕度不夠可在地面撒水補濕。
6、眠起餉食:當95%以上的眠蠶已脫皮,頭部由灰白色轉為褐色,頭部明顯變大,幼蠶爬動尋食,這時可餉食,餉食的桑葉應稍偏嫩,給桑量宜偏少。
大蠶飼養:
1、飼養方式:4-5齡蠶為大蠶期,生長適宜溫度為25度,蠶兒對高溫多濕和二氧化碳的抵抗力弱,食桑量大,排泄物多,可以採用室內地面育和室外棚架育。
2、移蠶下地:將蠶室清洗干凈,用1%的漂白粉消毒,待干後,地面撒一層石灰粉,將蠶餉食喂一餐葉後,移至地面飼養。
3、合理給桑:4齡蠶是蠶體成長過渡到絲腺成長的轉折時期,如營養不良,,會影響到產量和質量。要求桑葉新鮮質好,選采頂芽下7-15片葉喂養,達到良桑飽食的目的;5齡蠶用桑量占總用桑量85%左右,此期是合理用桑,提高桑葉效益的關鍵時期;採用兩頭緊中間松的飼養方法:5齡的第1-2天或第5-7天,給葉量要嚴格控制到下次給桑時剛吃完為宜;第3-6天要讓蠶充分良桑飽食;每次喂葉時進行移蠶擴座,保持蠶頭均勻。
4 、搞好蠶座衛生:大蠶期每天早上用新鮮石灰粉進行蠶體蠶座消毒,陰雨天濕度大,每天撒石灰粉2次,保持通風乾爽。
5、上簇采繭:五齡大蠶經過6-7天便開始停止食桑,排出大量綠色軟糞,胸部透明,身體略軟,呈蠟黃色,頭部左右擺動,這時,選用3-4塊方格簇交替重疊水平放好,把熟蠶均勻撒到簇上,待蠶爬定後將簇鉤掛起來。上簇期間要保持通風良好,維持簇中溫度24度,濕度85%為宜。一般春蠶上簇後6天,夏秋蠶上簇後4-5天即可采繭出售。

膿病如何預防
膿病多發生於春季蠶期的5、6、7月份,秋季蠶期的9、1o月份。進入5月份以後,我區大部分蠶區的氣溫偏高,細菌活動活躍,加上此時春蠶已丈多連續飼養了2~3批,病原有了一定的積累,如果此時消毒防病措施不力,飼養操作不當,剜往往爆發膿病。秋季蠶期膿病的發生除以上因素外,葉質不良也是誘發膿病的重要原因。
膿病的防治要點:
1 合理安排養蠶批次,預留充足捎毒時同。 一年多次養蠶,尤其是多批次不同斷地飼養,蠶室蠶具連續使用,每期蠶結束後沒有充足的洗刷和消毒時問,給病毒的殘留和積累刨造了條件,膿病便有了隨時發生的可能。解決辦法,一是適當減少養蠶次數,將兩個相鄰蠶期之間至少留出一周的間隙,以便有充裕的時間進行蠶室、蠶具的洗刷消毒,徹底殺滅上期蠶留下的病原。二是不能減少養蠶批次時,可建立小蠶專用蠶房,實行小蠶共育。
2 嚴格消毒,殺滅病原。消滅病原是防治桑蠶膿病的根本措施。養蠶前,要根據蠶室結構、蠶具種類,做好充分的清潔工作,再選擇適當的消毒葯劑進行全面消毒。發生過膿病的蠶室,除採取常規的消毒措施外,牆壁、天面再用新鮮的石灰漿塗刷,對預防膿病有較好的效果。養蠶中要對蠶室地面、貯桑窒、走廊及蠶室周圍環境定期進行清潔消毒工作,同時小蠶可選用「小蠶防病一號」 ,大蠶可選用新鮮石灰粉進行蠶體、蠶座消毒。養蠶後,對蔟中的死蠶應先揀出投入消毒液(如石灰漿 福爾馬林等)中,浸泡過夜後挖坑深埋。蔟具、上蔟室要在采繭後就地清潔消毒,妥善處理好蠶沙,以防病原擴散。
3 嚴格提青分批、淘汰和廂離病、弱小蠶,防止蠶座混育感染。蠶感染病毒後,發育遲緩,不僅養蠶技術處理不便,更重要的是將病傳染給健康蠶 因此在生產上凡是發育遲緩的小蠶,都應用分批提青的辦法,與健康蠶分開飼養j發現患病個體,必須立即揀出,堅決淘汰,以減少蠶座傳染的機會。在飼養過程中發現蠶座內有病死蠶,應小心揀出,防止屍體流出膿液四處污染,並立即進行蠶體、蠶座消毒 此外,嚴格禁止大小蠶同室共育或混育。
4 加強飼養管理,增強蠶兒體質。膿病的傳染和危害程度,與蠶的體質有關。養蠶過程中,要根據蠶的生理特點,創造適宜的環境條件 一是適時擴座,保證每條蠶有3倍體積左右的活動空間,防止蠶頭過密。二是良桑飽食,喂給肥培管理好的適熟桑葉,不喂偏老、偏嫩、發熱、發酵、泥沙及病蟲污染的葉。三是做好腡起處理,使蠶群體發有齊一,以增強蠶的抗病能力。另外還要精心操作,防止蠶體創傷。
5 添食抗菌素,減少細菌對膿病感染的坍同促進作用。添食氯黴素、蠶病清等抗菌素,不僅對細菌病有預防作用,同時也有抑制膿病發生的效果。
6 注意催青保護,防止蠶種被二次污染。蠶種在出庫提酸時,已經將附在蠶種表面的病原殺滅。如果發種的環節復雜或催青的環境不良,蠶種極易發生二次污染。解決的辦法是蠶種領回
後,用2 福爾馬林或0.5 有效氯的漂白粉溶液進行卵面消毒,消毒後的蠶種放置於干凈的蠶室進行催青。
7 飼養抗病力強的品種。不同的蠶品種對膿病的抵抗力不同,應根據不同地區、不同季節,綜合考慮選擇抗病力、抗逆性強的蠶品種。
8 加強桑目的肥培管理,做好桑園害蟲的防治工作。桑園多施有機肥,合理使用化肥,對增強蠶的體質,減少蠶病的發生是很有必要的。此外,桑園要適時噴葯殺蟲,減少害蟲的蟲口密度,防止病毒引起的交叉感染。
抓好養蠶前消毒,降低蠶兒發病率
養蠶前的清洗消毒是整個防病消毒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環,也是奪取蠶繭高產的先決條件。為提高消毒效果,在消毒步驟上要做到「一掃、二洗、三刮、四消、五刷白」;消毒過程中要求做到六個要:蠶室要打掃凈,蠶具要洗得凈,葯劑要配得准,葯液要噴得勻,室具要消得全,消後要保管好。
做好補催青工作,提高一日孵化率
補催青工作的好壞,直接關繫到一日孵化率的高低,廣大蠶農應重視補催青工作,主要抓好溫濕度的控制及遮暗工作等措施。蠶種到室後,要及時攤卵,並控制溫度78-79℉,濕度差2℉,到收蟻前日傍晚,將溫度升至80-81℉,濕度差1℉,同時在補催青時要嚴格遮暗,以達到孵化齊一之目的。
杜絕明火加溫,確保人蠶安全
明火加溫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一是易造成飼養員一氧化碳等廢氣中毒,我市每年均有蠶農因明火加溫造成中毒送醫院搶救甚至死亡事件發生;二是溫度控制難,溫度過高時影響蠶兒體質,甚至把蠶兒烘死;三是易發生火災事故。同時,今年春蠶蠶種緊張,各地已均沒有預備種,如造成蠶種中毒、烘死等損失的,將無法彌補。因此,為確保人蠶安全,應大力推廣暗火加溫,實行地火龍、天火龍、電爐、靠壁灶等暗火加溫形式,或將明火加溫設施進行改造,增加通室外的煙道,杜絕明火加溫;進蠶室飼蠶時要兩人以上,以便發生中毒時,相互照應、及時搶救;沒有小蠶飼養設施或條件較差的以及飼養量比較少的蠶農,提倡聯戶共育,實行小蠶集中飼養,或交由小蠶公司飼養;小蠶室要經常進行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密切注意天氣和蠶訊,合力做好防氟工作
據氣象部門預報,今年五月份降水量偏少,氣溫偏高,最長連晴可達7—8天,屬氟污染較重的氣候年型。因此必須依靠各部門的密切配合加強春蠶防氟工作。一是要貫徹落實市府關於春蠶期防氟停火措施;二是密切注意蠶期的天氣情況和蠶訊變化,一旦出現氟化物中毒苗頭及時採取分批飼養、調整葉位、石灰水洗葉等農業防氟措施,減少損失。
提倡採用摘芯技術,提高桑葉產質量
摘芯就是將桑樹新梢的嫩頭摘去,可促進嫩葉加速成熟,提高桑葉產質量。方法是:在用葉前10天左右進行,根據桑園的用葉計劃,劃片分批摘芯。摘芯程度:一般摘去鵲口狀的嫩頭為度。
重抓防病防毒,減少蠶病和中毒損失
在飼養過程中要經常用新鮮石灰粉、防病一號、抗菌素和滅蠶蠅等葯劑進行蠶體蠶座的消毒防病,以最大限度地減少蠶病損失,同時對新鮮石灰粉、防病一號等易變性揮發的葯劑,要密封存放,用後袋口扎緊;在採摘毗鄰其它農作物桑園的桑葉時,要做到先試後吃,嚴防因其它農作物噴葯治蟲引起蠶中毒事故的發生。
加強通風換氣,稀放飽食養大蠶
由於大蠶期蠶兒食桑量大,排泄物多,且又不耐高溫濕悶,因此,在大蠶期應特別重視通風換氣工作,做到開門開窗養蠶,並達到稀放飽食,大蠶三晝時每張種放足蠶座面積40平方米以上,並給足桑葉使蠶飽食。
抓好上山關,提高春繭產質量
抓好蠶兒上山關,是提高蠶繭產質量的重要措拖。一是在選用上山蔟具時要有安全意識。近年來少數地區曾發生過因蔟草殘留農葯影響而產生大量不結繭蠶的事故。由於去年稻飛虱暴發,晚稻大面積治蟲造成春蠶用作上蔟的稻草帶毒增加,如不重視對蔟草的選擇和處理,很可能發生類似事故。上蔟時建議選用方格蔟、塑料折蔟等優良蔟具;選用稻草蔟具時要盡量選用農葯污染少的稻草製作,並利用養蠶前期較空暇時間,充分曝曬乾燥,盡量排出殘留農葯。二是加強蔟中通風換氣,在熟蠶全部上山繭網形成後,蔟室開門窗通氣,使蠶兒吐盡繭絲物質,增加繭層量,提高繭質。

E. 介紹一下中國養蠶的歷史。

殷代甲骨文中不僅有蠶、桑、絲、帛等字,而且還有一些和蠶絲生產有關的完整卜辭。據甲骨文學家胡厚宣的研究指出,有的卜辭上記載,叫人察看蠶事,要經過九次占卜。可見蠶桑在當時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生產事業。甲骨文中還有關於蠶神和祭禮蠶神的記載,當時人們為了養好蠶,用牛或羊等豐厚的祭品祭禮蠶神。

考古學家還不是一次在殷墓中發現有形態逼真的玉蠶,例如河南安陽墓和山東蘇埠屯都出土的有商代的玉蠶。在殷商的銅器上也常發現有用蠶做裝飾花紋的。這些都說明,蠶在當時人們心目中的重要的位置。

到了周代,栽桑養蠶已經在我國南北廣大地區蓬勃發展起來。絲綢已經成為當時統治階級衣著的主要原料。養蠶織絲是婦女的主要生產活動,周代已經大面積栽種桑樹。

戰國時期的《管子·山權數篇》中說:"民之通於蠶桑,使蠶不疾病者,皆置之黃金一斤,直食八石,謹聽其言,而藏之官,使師旅之事無所與。"這是說,群眾中有精通蠶桑技術、能養好蠶、使蠶不遭病害的,請他介紹經驗,並給予黃金和免除兵役的獎勵。

中國古代有很多記述栽桑養蠶技術的書。漢代曾經提到我國古代有《蠶法》、《蠶書》、《種樹藏果相蠶》等有蠶桑著作。可惜,這些古籍都已經失傳了。

但是從漢代以來,兩千多年中,仍然留下了不少的有關蠶桑的古籍,如《汜勝之書》、《齊民要術》、《秦觀蠶書》、《豳風廣義》、《廣蠶桑說》、《蠶桑輯要》、《野蠶錄》、《樗繭譜》等等,或是專講蠶桑的,或是講到蠶桑的。這些書記下了我國歷代勞動人民栽桑養蠶的豐富經驗。

要發展養蠶,就必須繁殖桑樹,發展桑園。遠在西周,人們就利用撒樹繁殖桑樹。至遲到公元五世紀南北朝時期,壓條法已經應用在桑樹繁殖上。《齊民要要》中講述了這種方法。壓條法用桑樹枝條來繁殖新桑樹,比用種子播種縮短了好多生長時間。

宋元以來,我國南方蠶農更發明了桑樹嫁接技術,這是一種先進的栽桑技術,它對舊桑樹的復壯更新,保存桑樹的優良性狀,加速桑苗繁殖,培育優良品種。都有重要的意義,到現在也還在生產中發揮著重大的作用。

從明代以來,對某些傳染性蠶病,如膿病、軟化病和僵病等,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並且知道採取淘汰或隔離的措施,來防止蠶病的蔓延。

在明清時期的著作中,有關蠅蛆病和防蠅的記述就更多了。

(5)養蠶成果集擴展閱讀:

夏秋養蠶應注意

一、防農葯中毒。養蠶季節不要在蠶室以及桑田附近的農田噴灑殺蟲雙等有機農葯,其氣味作用會導致蠶兒中毒;喂蠶桑葉要經過試喂確認無毒後,才能采葉喂蠶。

二、蠶室內禁用蚊香或滅蚊、滅蟲劑。在鄰近蠶室的住房內使用,也要關閉蠶室門窗,以防蠶兒中毒。

三、蠶室要安裝紗門、紗窗,防止蠅類入蠶室內危害蠶兒,並添加「滅蠶蠅」乳劑或噴蠶體,以殺滅蠅蛆。

四、養蠶前要堵塞鼠洞,蠶架與牆壁要保持一定間距,蠶架腳周圍要撒上石灰粉或蠶葯,以防止老鼠上爬。養地蠶,要做好葯物滅鼠。

五、夏、秋養蠶氣溫較高,要打開門、窗,加強室內通風換氣。桑葉噴灑清水,室內用電風扇吹微風,也有利於室內降溫。

六、發現病蠶要及時清理,投入盛有漂白粉溶液或石灰漿的消毒盆內,禁用病蠶飼喂畜禽,以防止病原傳播擴散,污染環境。

七、蠶沙含有大量病原物,不要在蠶室周圍攤曬,應集中到野外堆漚或放入糞坑內漚制,以防止病原擴散。

八、夏秋高溫,病原繁殖快,要注意按需采葉、及時運葉,合理貯葉。貯桑池每個齡期要消毒一次,不要喂過夜桑葉。

九、高溫多濕天氣忌喂濕葉,貯桑葉不能灑水,要勤除沙,多撒新鮮石灰粉、干稻草等材料,抑制病菌滋生繁殖。

十、不是養蠶季節,蠶室不要存放穀物、糠麩等物,以免受潮產生蟎類,養蠶時危害蠶兒。

F. 怎樣正確養蠶

1、桑葉要合理采、運、貯。盡量做到早上或傍晚采葉,隨采隨運,松裝快運。採回的桑葉抖松後放入貯桑池或貯桑室內,合理貯藏,防止風吹或堆積發熱變質,造成桑葉浪費。

2、防止桑葉萎凋。稚蠶期採用炕床(房)育、塑料薄膜覆蓋育,以利保溫保濕,使桑葉保持新鮮。大蠶期喂蠶後適當關閉門窗,待蠶食去桑葉70%左右,再開門窗通氣,能有效地防止桑葉萎凋。

3、確保蠶室溫度。大、小蠶適宜溫度分別為24℃、25℃,在適溫范圍內,蠶食慾旺盛,減少殘次桑葉,而且提高葉絲轉化率。

4、推廣少回育、條桑育。小蠶平面立體一日一回育、全齡二回育、大蠶條桑育等省力化養蠶技術,不僅提高養蠶工效,且有利蠶兒食桑,比普通育節省桑葉5%左右。

(6)養蠶成果集擴展閱讀:

夏秋養蠶應注意

一、防農葯中毒。養蠶季節不要在蠶室以及桑田附近的農田噴灑殺蟲雙等有機農葯,其氣味作用會導致蠶兒中毒;喂蠶桑葉要經過試喂確認無毒後,才能采葉喂蠶。

二、蠶室內禁用蚊香或滅蚊、滅蟲劑。在鄰近蠶室的住房內使用,也要關閉蠶室門窗,以防蠶兒中毒。

三、蠶室要安裝紗門、紗窗,防止蠅類入蠶室內危害蠶兒,並添加「滅蠶蠅」乳劑或噴蠶體,以殺滅蠅蛆。

G. 王道科學養蠶全套過程

一、蠶需物質
1.蠶室:朝向為南向,以南偏西8-12度,太陽從房頂走過。要求有天花板、對流窗、三合土、六面光。每張蠶種需要10平方米左右蠶室面積,蠶室的寬度最好為4.5米。
2.貯桑室:小蠶用水缸貯桑,底上裝一盆清水,上面放蔑折,折上放葉,缸口用清潔濕布蓋上,再蓋蓋;大蠶貯桑最好用洗凈消過毒的打鬥(即農村打穀用的拌桶)貯桑。桑葉上面用洗凈後消過毒的薄膜覆蓋。每次喂後,桑葉要翻鬆。如無打鬥,可在靠近蠶室的陰涼乾燥處打一地窯,作為貯桑用,也可在靠近蠶室的另一間房內,經消毒後用作貯桑。切忌蠶室內或蠶架下貯桑。
3.長方形蠶箔:長1.2米×寬0.8米,每張蠶需40-45個。
4.每張蠶需小蠶網15隻,大蠶網40隻,桑架2個。
5.每張蠶需蠶架2副,蠶架竹竿(硬頭黃)24-32根,6-8層每層6箔。
6.每張蠶需干濕溫度計一支,薄膜1.5公斤。
7.消毒葯物:漂白粉2.0-3.0公斤,鮮石灰(生石灰)25-30公斤。
8.焦糠、糠殼用鍋炒,炒成黑黃各半的花糠,每張蠶需5-10公斤,用作隔沙除濕。
9.每張蠶需蠶筷10雙,鵝毛或公雞翅毛或鴨翅毛少許。
10.專用噴霧器一台。
二、蠶室、蠶具的消毒技術
1.蠶室消毒
(1)打掃、清洗和刮地:把蠶具從室內搬出,將蠶室及周圍環境打掃干凈,清理的垃圾集中處理,最好遠離蠶室作為堆肥。蠶室及周圍環境,凡能用水洗的地方,都要用水沖刷干凈。蠶室(如是地面)和周圍的泥土地面颳去一層表土(約1厘米厚),墊上干凈新土。刮出的舊土不宜倒在蠶室及桑園附近,應深埋或製作堆肥。
(2)用生石灰漿刷白,刷牆壁用20%生石灰漿,地面天花板周圍用2-5%石灰漿噴霧。養蠶前10天進行。
(3)用1%有效氯漂白粉澄清液(在消毒前2小時配)噴消,養蠶前7天進行。 加水倍數=[漂白粉原有濃度(%)-目的濃度(%)]/目的濃度(%)
如市售漂白粉含有效氯為25%,則1公斤漂白粉加24公斤水,即為含1%有效氯漂白液。
2.蠶具消毒

H. 養蠶時,怎樣養蠶才能使蠶的質量在本質上得到提升

養蠶時,怎樣養蠶才能使蠶的質量在本質上得到提升?

在家蠶繁殖後,蠶有睡眠感,有必要開始在一定程度上看到。這個階段也被稱為暑假。有必要抓住熟家蠶完成交接處。只是打電話給它。熟蠶從體內過量的氨基酸排出。就蠶養殖而言,上唇和採摘是蠶的最後階段,代表辛勤工作的辛勤工作即將獲得。在集群期間,它與蠶繭的質量和生產直接相關。因此,我們必須在管理層方面做好,以提高蠶繭的產量和質量。農村地區有一個諺語「小麥戒指,蠶」是指蠶滋生,上層是最強大的時間,工作很忙。在鞋面之前,根據繁殖蠶的數量,它已准備好用於勞動,蔟具體,蔟房預先消毒,並打開窗戶加熱RHINAR。准備並選擇非法的權利,上部的使命是一半。


上密度:成熟的蠶,控制密度,爭議蠶的數量,蠶繭的質量有很大的影響。如果上部太秘密,則交界處的位置較少,在濕度增加後,產生次要的機會,蠶繭的質量降低,影響絲綢。相反,如果它太薄,較大的腔室面積和更多的稍性,則支出成本也將相應地增加。合理的上密度,當使用正方形時,每件可以是約148,因此需要達到82%至85%,每個盒子的蠶物種需要150到160件。折疊約為每平方米450次,每種物種約為84厘米,50%折扣50%折扣。

方法:上部方法通常採用手拾取,熟蠶已達到上部的條件。當蠶板或地面中使用蠶板時,由於桑樹堆疊在家蠶上,因此產生了大的差距,並且熟蠶使用桑樹的間隙,並且它在內部連接。因此,在鞋面的前面,有些稻草可以正確地撒在蠶壁上,並且桑樹被改變為飼料。在蠶的情況下,它可以自動連接。該方法是:當有少量熟的蠶時,單獨撿起它,當大量舊時,先撒上乾燥的材料,最後喂一些桑葉,但沒有藍色的蠶,然後才會放置在蠶,煮熟的絲綢可以自動連接。當熟家蠶爬上達到正確的數量時,你可以去除武器,懸掛在高度,最後少數少量熟食尚未。使用自動紀律,當大量蠶陳舊時,如果合適,使用一些啟動子,然後給桑樹,它可以發揮更好的效果。

I. 養蠶的文章

養蠶技術知識
(一)養蠶前的准備
1.養蠶生產布局
養蠶生產布局是指一年飼養幾期蠶、每期蠶在什麼時期飼養和每期蠶的飼養數量。它不僅是一個經營管理的問題,也是一個復雜的技術問題。養蠶生產布局的合理與否,除直接影響到蠶繭的產質量外,還影響到桑樹的生長及蠶室蠶具的利用率,最終影響到蠶業經營的經濟效益。
進行養蠶生產布局,要以各地的氣候特點、桑樹生長情況、養蠶設備條件、養蠶勞動力資源、養蠶技術水平及當地的農作物耕作制度等方面為依據,做到統籌兼顧。
養蠶生產布局的方式主要有以下3種:
①以提高蠶繭質量為主要目的的發期養蠶的布局方式生產優質蠶繭不僅是蠶業生產的目的,也是絲綢加工業及外貿出口的迫切需要。要提高蠶繭質量及蠶業經營的經濟效益,應盡量減少繭質差、效益低的蠶期的養蠶數量或調整其飼養時期,並盡量增加蠶繭質量好、經濟效益高的蠶期的養蠶數量。
4 養蠶
②以考慮桑葉質量和產量為主要目的的分期養蠶布局方式。將養蠶時間安排在桑葉質量最佳時期飼養,蠶繭生產容易達到優質高產的目的。桑樹自早春發芽生長至冬季落葉休眠,時間跨度較長。桑葉不同收獲時期及不同葉位,其老嫩與成熟度相差很大。全年分期養蠶,符合桑樹生長特點,有利於增產桑葉;可以做到適時采選適熟葉;還可以緩和蠶室蠶具的緊張狀態,充分利用蠶室蠶具和養蠶勞動力等資源,做到蠶座稀放,良桑飽食,為蠶繭優質高產創造條件。
②以適應當地氣候條件、耕作制度及市場需求為主要目的的養蠶布局方式。因為不同地區的蠶桑生產的比重、耕作制度、氣候條件等存在較大差異。進行養蠶生產布局必須考慮當地的氣候條件、耕作制度等因素。例如,浙江省湖州蠶區,根據當地鄉鎮工業比較發達,早秋蠶和晚秋蠶存在生產量少、產繭量低、繭質差和蠶作不安定等狀況,為了提高養蠶勞動力的利用率,適應該地區的社會經濟的發展,將早秋蠶、中秋蠶和晚秋蠶的"三秋蠶"改為早中秋蠶和晚中秋蠶的"二秋蠶",從的是不而提高蠶繭的質量,提高蠶業生產的經濟效益。
我國土地遼闊,各蠶區的養蠶生產布局存在著很大差異。長江流域蠶區,自4月下旬至10月中、下旬,一年養蠶4~5次。珠江流域蠶區,從3月至11月,一年可養蠶7~8次。華北地區,從5月至9月,一年養蠶2~3次。
(1)春蠶 春蠶期氣候適宜,桑葉質質量,病原少致病力低,是一年中最佳的蠶期。所以存蠶要盡量養足,做到蠶飽葉盡。一般按每張蠶種用葉650~700公斤,估算出可飼養的蠶種數量。
(2)夏蠶 夏蠶主要是利用桑樹夏伐後的疏芽葉飼養,也可利用部分春伐桑或春蠶期余葉。桑樹夏伐後及時疏去過密過細弱下垂的芽葉,有利於桑樹通風透氣,集中養分促進芽枝的健壯生長,保證秋葉和翌年春葉的產量與質量,即適當飼養夏蠶是必需的。夏蠶一般安排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飼養數量占春蠶量的25%~30%,采葉不超過夏伐後新梢基部的4~5片葉。
(3)早秋 蠶早秋蠶期為7月。下旬至8月下句,氣候高溫乾燥並多變,是全年條件最差的飼養時期。早秋蠶主要利用桑樹枝條於部葉調養,適當采葉能促進枝條繼續生長,有利於改善中秋蠶葉質,但采葉過度,則會抑制桑樹的正常生長,影響中秋蠶的飼養和翌年春葉產量。為此,早秋蠶不宜多養,飼養數量約為春蠶的40%~45%。
(4)中秋 蠶,中秋蠶為秋蠶的重點,此時氣候較適合於蠶生長發育與桑樹生長。因此,在做好桑園估產工作的基礎上,要養足蟻量,使桑葉得到充分利用。飼養量一般為春蠶的85%一95%,采葉後的枝條梢端留有7~8片葉。
(5)晚秋 蠶晚秋蠶期為9月理旬至10月下旬,飼養量根據中秋蠶後余葉多少而定(即看葉養晚秋蠶),一般為春蠶的10%~15%。采葉後的枝條至少須留3~4片葉,切忌"剃光頭",以保持光合作用的正常進行,讓樹體積累足夠養分而越冬,保持樹勢。
2.蠶室蠶具
(1)蠶室 蠶室是蠶生活和飼養人員操作的場所,其結構要有利於室內溫濕度的調節和養蠶操作,其位置要遠離毒源、便於清洗消毒及微氣候的調節等。目前農村養蠶多為副業生產,一家一戶的飼養規模一般較小,農戶都是將住房兼作蠶室,因此,蠶區在新建住房時應考慮兼作蠶室的要求。根據養蠶生產的用途和要求,蠶室可分為小蠶室、大蠶室、貯桑室和上簇室。
①小蠶室指用於飼養1~3齡蠶的蠶室。由於小蠶需要高溫多濕的環境,所以要求小蠶室具有較好的保溫保濕性能。養蠶生產上,條件好的農戶建有小蠶專用蠶室,條件不允許的農戶則用塑料薄膜等從原有住房中圍出一小間作為小蠶室。小蠶室的加溫設施要根據房屋的特點選擇合適的形式,當前較適宜於農村各家各戶飼養的簡易加溫設施有以下幾種:
地面地火龍:在蠶室地面上用磚塊修建回轉式煙道,散熱加溫蠶室。建造容易,不用時可拆除,不損壞地面,但佔用空間,影響養蠶操作。

5 養蠶
地火龍:在蠶室地坪下修建回轉式煙道,在煙道上鋪上薄層黃沙,散熱加溫蠶室。具有加溫補濕性能好、不佔空間、操作方便等優點,但建造時要損壞原有地面。
天火龍:用鐵皮管作煙道,回轉掛於蠶室空中而加溫。裝置方便,但占據蠶室內空間,影響飼養操作,並且保溫保濕性能不如地火龍。
②大蠶室指用於飼養4~5齡蠶的蠶室。大蠶室要求通風透氣性能好,當前農村養蠶農戶那是將住房兼用大蠶室。
③貯桑室為貯備桑葉的場所,要求低溫多濕、光線較暗、鄰近蠶室及便於清洗消毒。專用貯桑室則採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兼用貯桑室則選擇水泥地面、無直射光的小間。
④上蔟室通常與蠶室套用,要求通風排濕性能好,光線均勻。
(2)蠶具 養蠶所需的用具統稱為蠶具。蠶具種類很多。按用途可分為以下幾類。
①消毒用具 噴霧器、水桶(或缸)、皮管、消毒鍋、掃帚等。
②收蟻用具 蠶筷、鵝毛、收蟻紙(或網)等。
③飼育用具 蠶匾、蠶架、給桑架、蠶網、塑料薄膜、防干紙、干濕溫度計、切桑刀、切桑板、秤、除沙筐等。
④採桑、貯桑用具 採桑籮、桑剪、貯桑缸、氣籠、蓋桑布等。
⑤上蔟用具 蔟具(方格蔟或折蔟或娛蚣蔟等)、蘆簾、蔟架等。
蠶具製作可因地制宜,但在用材結構上要求適合蠶的生理衛生,便於清洗消毒;且取樹容易,製作簡單,價廉物美,有些還能與日常牛活和生產用具兼用;堅實耐用,使用輕便;便於搬運、收藏及保管。
3.養蠶生產資料的准備
(1)蠶品種的選擇 選擇優良蠶品種是安全蠶作、提高蠶繭產量與質量的重要環節,不同蠶品種對環境條件的要求也不同。為此,選擇蠶品種應根據本地區的氣候、葉質、飼養條件及飼養技術等方面綜合考慮。春蠶期氣候適宜,葉質好,應選用多絲量的春用蠶品種;夏秋季氣候較惡劣,葉質也較差,應選用體質強健的夏秋用蠶品種;大氣污染(氟化物污染)嚴重的地區,可選用耐氟性較強的蠶品種。具體參照前面的"蠶品種及性狀介紹"。
(2)桑葉的准備 養蠶前要做好桑葉產量的估測工作,做到"以葉定種,葉種平衡",在充分利用桑葉而又不影響桑樹生理的前提下,提高畝桑產繭量。桑葉的估產應根據桑樹品種、樹齡、栽植形式、肥培管理、氣候條件、用葉時間及歷年產葉量等因素綜合分析。春葉的估產主要有條長估產法和經驗估產法兩種,條長估產法是根據桑園總條長和每米桑枝杖條的產葉量來估計桑葉產量的方法,它是生產上常用的方法。首光根據桑樹長勢、樹齡、桑品種等將桑園分類,然後每類桑園分別選15~20株代表性桑樹,調查畝桑總條長,再估計米條長春葉產量(米條長春葉產量在0.08~0.1公斤,據桑樹品種、樹齡、肥培水平、氣候條件、發芽率、上年春期實際情況等靈活掌握),最後推算出商桑產葉量;經驗估產法是根據上年春葉產量再結合肥培管理、枝條條長條粗、當年氣候條件和收獲日期來確定春葉產量,一般適用於有豐富栽桑經驗的蠶農運用。夏葉與秋葉的估產,均是根據春葉產量再考慮夏伐遲早、當時氣候條件、肥培管理、桑樹長勢等情況面進行的,以春葉產量為100%,一般夏葉產量為15%~20%,早秋葉產量為30%~35%,中秋葉產量為65%~70%、晚秋葉產量為15%~20%。用葉量的多少,因飼養季節、蠶品種、飼養條件和飼育技術不同而有差異。春用品種蠶,每張蠶種一般需用葉650~700公斤(芽葉,春季);夏秋品種蠶,每張蠶種~般需用葉450~550公斤(片葉,夏秋季)。
(3)勞動力安排 養蠶所需安排的勞動力,因飼養員技術水平、飼養方式,飼養季節等不同而不同。稚蠶防干育,壯蠶普通育,則熟練飼養員每人可負擔的養蠶量一般為:1~2齡蠶期4~5張,3齡蠶期3張,4齡蠶期2~2.5張,5齡蠶期1~1.5張,這其中3~5齡蠶期不包括采葉。其它飼養方式及飼養人員可按上述標准上下適當增減。
(4)蠶室、蠶具及消耗物品的准備 蠶室、蠶具及主要消耗物品所需的數量,應按所飼養蠶種數量來計算,在養蠶前全部准備好。

6 養蠶
(二)養蠶技術
飼育標准
養蠶生產上習慣於將依據不同的飼育方式方法而研究制訂的主要技術要求,稱為飼育標准或飼育參考表。如"小蠶炕床三回育飼育標准"、"地蠶條桑育飼育參考表"等。飼育標准或飼育參考表的內容,一般包括齡別、日期、飼育溫濕度、給桑時刻、給桑回數、給桑量、蠶座面積、技術處理要點等、小蠶期還要增到調桑尺寸,大蠶期則要註明要芽葉、片葉還是條桑。
各齡用桑標准
幼蟲期蠶體水分率,蟻蠶為75%,到一齡齡末上升到85%;此後較穩定地保持在85%----88%之間,至五齡第3蠶開始下降,熟蠶時降低到75%上下。蠶體干物質化學組成的分析數據,不同齡期對給與桑葉的質量要求是有差異的,蠶對水分、營養分的要求相結合,則構成各齡用桑選採的標准、原則;小蠶特別是一二齡用桑,要求軟嫩適熟含有較多的水分和蛋白質;隨著蠶齡的遞增,所用桑葉的碳水化合物宜逐步增加,水分和蛋白質含量可逐步減少。而桑葉的水分,蛋白質及碳水化合物等的含量,又與在枝條上的著生部位即葉位有關,從梢部到基總,其水分、蛋白質逐步減少,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相應增加。因此,各齡用桑選采標准以湖桑為例一般為:第一齡選采芽梢頂端由上而下的第3、4片葉,葉色為將轉濃綠色;第二齡選第5、6片葉,葉色為剛呈濃綠色;第三齡起可采三眼時,時色為濃綠色;第四五齡除餉食時注意選用軟嫩一些的桑葉外,可採用三眼葉、新梢葉或條桑喂飼。
飼育溫濕度
蠶屬於變溫動物,其體溫受環境溫度所支配,無氣流時體溫略高於外溫(不超過1攝氏度)有氣流時體溫略低於外溫。一般認為對桑蠶生長發育較為適合的溫度范圍為20----30℃.在這一發育適溫范圍內,小蠶期宜偏高,大蠶期宜偏低。各個齡期的最適飼育溫度,一齡為27----29℃,以後每齡降低1℃左右,至五齡為22----24℃;各齡眠中,宜比食桑時降低1℃左右。長時間接觸30℃以上高溫或20℃以下低溫,都會擾亂蠶的生長發育,應盡量避免飼育的相對濕度,一二齡80%----85%,以後逐齡降低降低5%左右,五齡時以75%為宜。過濕或過干,都會影響蠶的發育經過與健康狀況。
飼育方法
又稱飼育方式或飼育型式。養蠶生產上通常將具備某種特點的飼育方式方法,簡稱為"**育"。例如,按每日給桑次數數劃分,在4次以下的統稱少回育,並細分又有四回育、三回育、二回育與一回育;按飼育場所劃分在正式建築物之外飼育的統稱屋外育,在屋外利用土坑底面當蠶座、上搭棚架遮蓋的叫土炕育,利用林蔭搭建飼育棚架的則叫林中育或林蔭;用蠶匾當蠶座的叫蠶匾育,搭好蠶架鋪上蘆廉將蠶座固定,不好隨意活動的則稱作蠶台育;蠶室地表或地下設有加溫火炕、煙道,專門用來飼養小蠶的叫做炕床育,其中面積較大、飼育容量較多的又叫做炕房育;給桑後為防止桑葉萎凋而覆蓋防干紙育,至六七十年代起改用聚乙烯塑料薄臘覆蓋則稱作塑料薄膜覆蓋育;以給予桑葉的形態劃分,給予片葉的稱片葉育,給予全芽的稱全芽育,給予條桑的稱條桑育;以飼料劃分,用桑葉喂養的叫桑葉育,用人工飼料飼養的叫人工飼料育有時則把幾種特點結合起來。定下一個名稱叫法,例如:小蠶炕床三回育,地條桑育,小蠶片葉立體育,稚蠶人工飼料等。
種繭育
用於產卵制種的蠶繭稱為種繭,以獲得制種用繭為目的養蠶生產則稱為種繭育。種繭育同時飼養中國系統與日本系統的純種或原種,所兒得的種繭中系呈短橢圓球形,日系呈現束腰形。
絲繭育
用來繅絲的蠶繭稱為絲繭,以獲得繅絲原料為目的養蠶生產則稱為絲繭育。絲繭育飼養中國系統與日本系統的一代雜交種,所獲得的蠶繭一般呈現長橢圓形。
蛾區育
以一隻雌蛾所產的蠶卵為一個群體,計量單位為蛾或蛾區。以蛾區為單位分別飼養,稱為蛾區育,也稱單蛾育。1個蛾區有400----500粒是蠶鐓,飼養後可獲得4-粒左右的蠶繭。蠶品種選育階段多採用蛾區育;蠶種繁育技術操作規程規定,飼養原的原母種繁制原原種進,必須採用蛾區育。

7 養蠶
蟻量育
將數個蛾區乃至數十個蛾區孵化出來的蟻蠶混合,秤取一定重量的蟻蠶為一個飼養單位,稱為混合蟻量育或蟻量育。飼養原原種繁制原種,採用定蛾區1克蟻量育;飼養原種繁雜交種,採用28蛾框制原種或散卵原種4克蟻量育。飼養雜交種以盒計算,每盒約10克蟻量。1克蟻量約有蟻蠶2100----2300頭。
上蔟
將熟蠶收集,移放到蔟具上,讓其吐絲營繭的作業過程稱為上蔟。上蔟方法有四種:(1)人工拾取法,由人工逐條拾取適熟蠶,再將適熟蠶撒放到蔟上,這種方法費時費工,一般用於種繭育,絲繭育始熟階段也採取人工拾取的辦法,但到了盛熟即大批熟蠶出現時多數採取別的辦法上蔟;(2)自然上蔟法,利用熟蠶有背地性、喜向上爬的特點,在盛熟階段將蔟具直接放置在蠶座上,讓熟蠶自動爬上蔟具吐絲結繭,此法效率高,但易產生在蠶座中作繭的現象,同時必須特別注意通風排濕,不然會使繭質受到影響;(3)振落上蔟法,壯蠶期採用條桑育者,可以將上層桑條取出,振落熟蠶,收集上蔟;(4)網孔收集法,盛熟時在蠶座上覆一層打孔塑料薄膜,利用熟蠶向上爬的特性,將鑽孔爬到膜上的熟蠶收集起來上蔟,這一方法在中國一些主蠶區正逐步推廣。
上蔟適期
應以適熟蠶上蔟,過早過遲上蔟均會對蠶繭產量質量帶來不利影響。未熟蠶上蔟即止蔟過早,會增加不結繭或蔟中死蠶,繭層薄,絲量少,並因群體結繭速度不一產生遲結繭蠶的排泄物污染早結的蠶繭而造成繭色不潔;過熟蠶上蔟即止蔟過遲,則會浪費一部分絲量,多結雙宮、柴印、薄皮及不正形繭。
上蔟密度
指單位面積或單只蔟放置熟蠶的數量。蜈蚣蔟每平方米上熟蠶450-500條,折蔟每平方米上400-450條,過稀不經濟,過密則會影響繭質和上繭率。方格蔟蔟片,每片有156個孔格(縱13孔、橫12孔,孔格為3×4.5cm,深3cm),上蔟時以孔格數的80%-85%計放熟蠶為宜。
蔟中管理
包括蔟中環境與蔟中保護,妥當與否長繭質關系極大。在適熟上蔟、密度合理的前提下,蔟中關鍵是要抓好蔟室溫度、濕度、光線和氣流管理。溫度以24℃左右為宜,過高,熟蠶急於營繭,易增加又宮繭緩慢,且易增加薄頭繭和不結繭蠶。俗話說"二斤熟蠶一斤繭",蔟中熟蠶排放的糞尿、吐絲過程中散發的水分數量大,溫度自然而然升高。濕度過大嚴重影響蠶繭的解舒,還會增加死蠶和不結繭蠶。所以蔟室的相對濕度應設法控制在75%左右,並使室內有一定的氣流。熟蠶有一定的趨光性,但又忌避100L以上的強光。蔟中管理總的要求是:溫度以24℃為中心,上蔟初期宜適當偏高,待繭形形成後可適當降低;濕度以75℃為宜,切忌悶濕;上蔟初期避免強風直吹,經一晝夜繭形已初步形成之後,應開門開窗加強通風換氣,使室內有0.5-1.0m/s的風速,以不斷排出散發的濕氣;光線宜均勻薄明;環境要求靜寂,盡量避免各種振動。
吐絲營繭
5齡末期的熟蠶,絲腺腔內充滿液狀的絲物質,此時蠶體頭胸部昂起在蠶座上徘徊,左右搖擺吐出絲縷,尋找營繭場所。吐絲營繭是蠶的一種本能習性。熟蠶上蔟後的吐絲營繭過程,大致可分成四個時期:一是結制繭網,作為正式結繭的支架;二是結制繭衣,使之出現繭形的輪廓,繭網與繭衣的絲纖維都比較凌亂,不能繅絲,只能作絹紡原料;三是結制繭層,也即可以用於繅絲的主要部分;四是結制蛹襯。吐絲速度,在24℃時平均1.1cm/s,從上蔟開始到吐絲終了約需60-70h。吐絲排列的形式,雜交種一般外層為S形,至結制繭層階段改為∞形。
采繭
將結好的蠶繭從蔟上採摘下來稱采繭。除用方格蔟上蔟者可用機械化、半機械化采繭器外,用其他蔟具上蔟一般只能用手工摘采。蠶從老熟開始經3d左右吐絲終了,再經2-3d蛻皮化蛹,剛蛻的蛹齡日的增加,體色逐步轉為淡黃色、黃色、淡褐色,玉茶褐色,體壁也逐漸變硬。一般以蛹體色轉為黃色時視作采繭適期,即春蠶期在上蔟後第6-7d、夏秋蠶在第5-6d,晚秋蠶在第7-10d方可采繭。未化蛹時采繭即為俗稱的毛腳繭,烘繭時不易做到適干均勻;剛化蛹時采繭,因蛹體過嫩容易受傷出血,因而污染繭層,造成內印繭;采繭過遲,當蠶期寄生蠅蛆時會增加蛆孔繭。采繭宜輕采輕放,邊采邊選,將上繭、次繭、下繭分類擺放。採下的蠶繭及時薄灘於匾中,厚度以2-3粒蠶繭為好,過厚會引起發熱從而影響繭質。
(三)養蠶防病技術
養蠶消毒防病工作是提高蠶繭單產,增加養蠶收入的基礎,據統計現有養蠶減收因素中因蠶病導致養蠶減收的比例高達70%。減少蠶病發生,做好消毒防病工作是關鍵。要搞好養蠶消毒防病工作,主要注意:
1、蠶病防治的基本原則是預防為主,消防結合。
2、根據消毒葯物選擇正確的使用方法:
養蠶房屋、用具、環境等宜用含有效氯1%的漂白粉澄清液浸泡或噴灑消毒,並保持濕潤半小時以上;能密閉的蠶室也可用2%福爾馬林與1%石灰混合液噴灑消後配合硫磺柏椏熏煙消毒密閉24小時,敞開乾燥。
3、注意養蠶各階段消毒工作。
(1)養蠶前洗消。養蠶前一周左右對吞室、蠶具、環境進行清洗、晾曬、葯物消毒。
(2)各齡期消毒:
經常對蠶室內外及環境進行葯物消毒;
各齡止桑時用「三.七」糠(3份石灰拌7份焦糠)對蠶消毒;
起蠶時用蠶體蠶座消毒劑對蠶體進行消毒(1-3齡起蠶用含有效氯2%的漂白粉防僵粉,4-5齡用含有效氯3%的漂白粉防僵粉);
發現病、弱小蠶、不結繭蠶及時投入消毒缸,集中挖坑深埋;
大蠶期勤除蠶沙,勤撒石灰等乾燥材料保持蠶座乾燥;
各齡蠶沙不亂丟、亂放,集中挖坑堆埋高溫發酵。
(3)蠶後立即消毒:每季采繭結束後立即對蠶室、蠶具進行一消、二洗、三曬、四收撿工作。

J. 家裡養蠶的方法

收到蠶種後,將蠶種放置在准備好的養蠶盒中,蠶盒一般用普通紙盒即可,但要保證蠶盒干凈無異味。蠶種從出庫之日起,在溫度為21-29攝氏度的室溫環境下,約11天左右(包括寄送時間)自然孵化成蠶蟻。

蠶蟻出殼後約40分鍾即有食慾,這時就要開始喂養過程了。將准備好的新鮮的嫩桑葉從冰箱中取出來,等桑葉恢復到常溫,用刀切成小塊放入蠶盒中,蠶蟻會自動爬到桑葉上進食。蠶從孵化出殼到上山結繭一般要經過27天左右(分為5齡)。一至三齡蠶宜選用較嫩的桑葉喂養,四五齡蠶可用普通桑葉。

蠶適合於在溫度范圍為22-29攝氏度的環境中生長,其最適宜生長溫度為27攝氏度左右。一條蠶一生所吃的桑葉在25克左右。如喂養40條蠶,只需1千克桑葉。但在實際喂養過程中,會有些桑葉浪費,這樣需要的桑葉就會多一些。

蠶經過五齡後就要停止吃桑葉,開始尋找合適的地方吐絲結繭(也叫上山結繭)。農村一般使用稻草紮成的草山或松樹枝條作為蠶山。作為寵物喂養的蠶,可用一個紙盒子分成許多小格來代替。
養蠶注意事項
一、桑葉保鮮
1、把桑葉放置在冰箱冷藏室(5攝氏度左右),以防變質。
2、扎緊塑料袋口,減緩桑葉乾燥和脫水的時間。

二、蠶的餵食
1、從冰箱取出的桑葉,需等幾分鍾,使桑葉恢復到常溫後再餵食。
2、桑葉不要水洗,保持自然狀態。
3、二齡小蠶的餵食,請選用較嫩的桑葉,每日1-2片。
4、喂養的時間可選擇上午或中午。

三、其它注意事項
1、不要用手抓蠶,應用毛筆的軟毛去趕;
2、每日做好蠶房的打掃工作;
3、蠶房應放在陰涼的地方(25攝氏度左右)。

閱讀全文

與養蠶成果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科學院無形資產管理辦法 瀏覽:67
注冊資本金認繳期限 瀏覽:828
申請商標到哪個部門 瀏覽:762
購買無形資產的相關稅費可以抵扣嗎 瀏覽:982
商標注冊被騙怎麼辦 瀏覽:160
朗太書體版權 瀏覽:268
大學無形資產管理制度 瀏覽:680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