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課題研究成果有哪些
課題研究成果有哪些表現形式
專利,專著,軟著 評職稱專著掛名專利申請核心論文 2018-09-04
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辦的課題立項申請書中規定課題成果的主要形式:公開發表的專著或研究論文。請根據申請的課題類別的成果要求填寫。A.專著 B.譯著 C.研究論文 D.研究報告 E.工具書 F.電腦軟體 G. 其他
全劃辦要求課題研究成果基本指論文、專著和研究報告。課題提交的成果是指研究總報告和成果公報;成果附件是指專著和已發表的研究論文。很多省份的教育科學規劃辦對課題成果的界定也都源於此,大同小異。
課題研究成果形式多樣化
對高校而言全規劃辦對課題研究成果的規定是沒有任何問題的,高校也一般就認可專著和論文。但對於中小學老師,寫一本專著、發一篇文章不是那麼容易的,大部分老師都無法達到這個要求,所以對中小學教師而言,課題研究成果除了專著、論文之外,有多樣化的呈現形式。
此外,針對中小學教師的實際情況,對課題成果的要求也適當降低。比如,研究論文不一定要正式發表才認可,因為現在的論文發表非常混亂,假期刊、垃圾期刊滿天飛,期刊質量參差不齊,魚龍混雜,很多老師在發表論文時上當受騙屢見不鮮。
而且,課題成果的形式也非限定為專著和論文。課題主要成果形式有:論文、專著、研究報告、譯著、調查報告、實驗報告、經驗總結報告、典型教育案例分析、教學改革實踐方案、校本課程實施方案、中小學已出版或未出版的校本教材、教學軟體、教學工具、其他成果。
課題研究成果和課題研究實踐效果的區別
開展課題研究、課題實驗的實踐過程中,肯定還會有一些具體的實踐效果,這些雖然不是課題研究成果,但是可以寫在結題報告的實踐成效分析里。
課題研究過程性材料和課題研究成果的區別
很多老師將過程性材料當做課題研究成果提交,這是將課題成果范圍過於擴大和成果泛化。課題研究成果必須要有一定的理論高度、研究成分,而不是一般的工作性資料,更不是一般的資料匯編,否則降低課題研究的質量,導致課題研究不科學、不規范。
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會產生很多過程性、工作性資料,這些資料可能並沒有研究的成分或者研究的成分不高。比如課題信息變更申請表、研究日誌、研究心得、照片等,只是課題研究的過程性資料,而不能算成果。
課題研究成果表現形式多樣化,且更應該傾向於實踐性成果,並強調成果應用於教育教學實踐所產生的效果。
2. 多規合一」為何又成城市熱點
「多規共存,各自表述」,常常困擾著企業的辦事效率和城市的發展。如何實現多規合一此前一直是規劃界學術研究的熱點,因近年來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由此得到了更加廣泛的關注,各地紛紛啟動多規合一試點工作。
5月,全國首部管理「多規合一」的地方性法規《廈門經濟特區多規合一管理若干規定》開始實施,審批負面清單加告知承諾制、自貿試驗區可對建設項目生成及審批採取更簡易程序等新內容被寫入規定,廈門「多規合一」工作將有法可依。
與此同時,廣東自貿區也將建立「多規合一」規劃管理體系,提出將以主體功能區規劃為基礎,統籌城鄉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海洋主體功能區規劃等空間性規劃,推進「多規合一」和空間「一張圖」管理,形成統一規范的空間規劃體系。
一時間,「多規合一」這把火似乎又在自貿區內燃燒起來。究竟什麼是多規合一?多規合一將對自貿區有何助力呢?
何為多規合一
「多規合一」在「三規合一」(即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市發展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基礎上延伸而來,幾大規劃各自體系龐雜、缺乏溝通協調,經常產生矛盾沖突,「多規合一」旨在解決「打架」現象,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等多個規劃融合到一個區域上,實現一個市縣一本規劃、一張藍圖,解決現有各類規劃自成體系、內容沖突、缺乏銜接等問題。
「多規合一」的核心是解決規劃「打架」問題,提高規劃的科學性;實質是簡政放權,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資源配置效率;目的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改善民生,保護生態環境和歷史文化資源,讓人們在城鎮生活更美好。
多規合一,歸根到底是簡政放權
近年來,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政府應用規劃等手段加強了宏觀調控,各部門,各行業出台了多種規劃,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各類規劃多達200種,由於規劃的不銜接、多頭管理的問題,出現了如規劃審批難、項目落地難、各類規劃布局和項目不統一等問題。特別是一些經濟較為發達、人口密度高的地區,人地關系緊張,急需加強規劃統籌和管理。為此,廣州、廈門等城市紛紛開展「多規合一」的探索。
對於十三五之前的多規合一,各地有不同探索,一種是廣州模式,廣州市多規合一走的是梳理,分析各個規劃,列出存在的問題,特別是城市規劃,國土規劃空間沖突,從技術上劃出空間范圍,編制了一個多規合一的規劃;一種是廈門模式,廈門多規合一則是通過編制美麗廈門戰略規劃,從頂層設計上完成多規合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城市規劃,土地規劃,環保規劃等在這個規劃指導下來做,對這個規劃從產業,空間,土地、環境等方面進行細化,與之銜接。
「多規合一」的改革樣本,說到底是簡政放權。「多規合一」後,審批流程較以往有較大改變,但並聯審批、審批環節的優化等造成了建設項目審批事項、條件、程序、時限與有關法律法規不一致,亟需重新立法破解審批改革中所面臨的制度性障礙,《廈門經濟特區多規合一管理若干規定》的意義就在於此。
福建設多規合一試點,企業辦事更便捷
此前,國家發改委、國土部、環保部和住建部四部委就曾聯合下發通知,提出在全國28個市縣開展「多規合一」試點,廈門被列為試點之一。隨後,福建省政府決定在漳州市、泉州市、莆田市、龍岩市、平潭綜合實驗區、福清市、東山縣、石獅市、晉江市、南安市、福鼎市、邵武市等12個城市開展多規合一試點工作,一年之間,八閩大地吹起多規合一改革春風。
廈門的「多規合一」以《美麗廈門戰略規劃》統籌整合各個規劃,銜接基礎數據、用地分類標准和用地邊界,強調各規劃均需符合戰略規劃。廈門市規劃局更名為市規劃委員會,由規劃部門變成綜合管理部門,強化統籌規劃和規劃統籌的職能。以往各自報批的規劃、項目必須匯總到規劃委來,由規劃委落到「一張藍圖」比對確認沒問題後再推進。
同時,還依託「多規合一」業務協同平台,各審批部門實現網上並聯協同審批,審批信息實時共享。審批事項實現了從現場報審、串聯審批的「跑部門模式」到一表報審、並聯審批的「走網路模式」的轉變。
在福州,「多規合一」改革則由市規劃局牽頭,相關部門配合,主要包括「一張圖」、一個信息聯動平台、一個協調機制、一個審批流程、一個監督體系、一個反饋機制等六大內容。
目前,信息聯動管理平台已啟動。該平台可將「多規合一」及「一張圖」的成果和規劃、國土、環保、林業、水利、園林等部門規劃成果及審批數據,落實到一個共同的空間管理平台上。這樣就打通了各部門規劃數據的共享壁壘,保障大家都可共用一套數據,避免因規劃沖突引起的反復審批問題。
信息平台不僅能讓數據共享,還會面向發改、國土、規劃、環保等不同部門用戶,提供「建設、維護、應用、評價」規劃的全過程服務,解決規劃的空間問題、時間問題和內容問題,打造「全域規劃、多規合一」規劃體系。
按照計劃,福州市將在今年內力爭實現信息平台的審批服務功能,按照「統一收件、同步受理、並聯審批、同步出件」的思路,在「多規合一」成果基礎上,實現建設項目在發改、國土、規劃、環保、行政服務中心等多部門間「一表式」受理,「一站式」審批,實現審批記錄可追溯、審批時限可監督,企業辦事將更加方便。
多規合一,看似簡單,但因其在國際上缺乏可以借鑒的成熟案例,且超出了傳統規劃技術理性的范疇,在空間規劃矛盾的背後隱藏著更為復雜的利益關系,故多規合一改革實則具有開創性。如何以公共利益為核心,統一各部門的資源配置價值觀,組建高效的規劃協調機構協調解決各部門的矛盾與問題,且加強公眾參與機制的實效性,保障從規劃編制到實施整個過程的順利推進,還需要政府及專家的反復研究。也正因如此,多規合一改革上邁出的每一步,都值得我們的關注。
「福建自貿區觀察」微信號(微信ID:fjftz-view),匯聚對福建發展熱心的媒體、政府、研究機構、企業等各界人士,以自由的思想,從非官方的視角,普及自貿區知識、解讀自貿區政策、分析自貿區問題、挖掘自貿區商機,並著力打造一個友好寬松的互動交流社區。
關注「福建自貿區觀察」,新鮮觀點第一時間推送!
3. 現在老是在說什麼工作階段性的成果請問:"階段性成果 是什麼樣的成果"
什麼叫「階段性成果」?
模糊語言在日常工作中是一種常用的語言表達方式,它給我們帶來許多方便,減少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並且因此而使整篇文章或談話更加緊湊,有利於集中精力描述需要表達的主要意思。
例如,有的領導在講話時經常有這樣一句話,「我們這次會議的召開(工作的開展),得到了方方面面的支持」。大家一聽就明白,這不是咱們一家的功勞,要感謝大家。
例如,有的人在寒暄時常有這樣一句客氣話,「我早就要來了,由於這樣那樣的原因,不得抽身---」。是什麼原因呢?你可以想像,無需解釋清楚。
但是,一個時間以來,在各類總結、報告,甚至一些新聞報道中,有一句模糊語言我怎麼也搞不清楚,那就是「階段性成果」。
什麼叫「階段性成果」?我的理解,好像是整個工作(工程)全部圓滿完成的,叫取得了「全部成果」,把工作(工程)按工作量和工作進度,分成若干個階段,並制定一定的任務,這個階段工作量的就叫「階段性工作」。圓滿完成這個工作量的叫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我看現在人們常說的所謂「階段性成果」並不是這么會事,而是一種虛報成績的漂亮套話。不信你緊跟上去追問一句,「你這項工作共分幾個階段?現在已完成到哪個階段?這個階段完成後要達到什麼標准?目前已經達到什麼標准?這個「階段性成果」是怎樣量化出來的?」回答肯定是搖搖頭,給一個苦笑的表情,或者用一些不痛不癢、不著邊際的話加以搪塞。
階段性成果,其關鍵詞是「成果」兩個字。這兩個字既好聽,又好看,抓不住,摸不著,有些領導也愛聽,因而就成為他們的常用語了。因為工作尚未徹底完成,而每一個階段又未規定必須達到的硬性標准,因此這種「成果」既不好量化也不好檢驗。這就給慣用「假大空」作文章的人提供了便利條件。
中國的語言非常豐富,新名詞層出不窮,不知誰發明了「階段性成果」這個詞語,給愛說假話、套話的人幫了大忙,確實應該給他記一大
功。
4. 取得的主要成果
本書是在充分吸收消化前人成果的基礎上,對華北克拉通北緣哈達門溝和金廠溝梁兩個最有代表性的典型金礦床進行重點解剖研究,通過野外地質調查和室內測試,綜合分析研究相結合,查明典型金礦床的成礦地質背景、礦床地質特徵、成礦流體地球化學特徵、成礦物質來源以及成礦時代,進行成礦機制分析。在單個礦床解剖的基礎上,對兩個典型礦床進行對比研究,探討華北克拉通北緣區域控礦因素及成礦規律,為進一步找礦提供依據。本書所取得的主要成果有:
1.成岩(礦)時代方面
通過精確的成岩(礦)年齡測定,在哈達門溝金礦區,獲得沙德蓋岩體鋯石SHRIMP U-Pb加權平均年齡為221.6±2.1 Ma,西沙德蓋岩體鋯石LA-ICPMS U-Pb加權平均年齡為222.9±0.82 Ma;獲得哈達門溝金礦床輝鉬礦Re-Os等時線年齡為386.6±6.1 Ma,金成礦的形成主要發生在早泥盆世;礦區北部西沙德蓋鉬礦床輝鉬礦Re-Os等時線年齡為226.4±3.3 Ma,鉬礦床形成於三疊紀。在金廠溝梁金礦區,獲得對面溝似斑狀花崗閃長岩鋯石LA-ICP MS加權平均年齡140.86±0.71 Ma~142.65±0.44 Ma,對面溝細粒花崗閃長岩鋯石LA-ICP MS U-Pb加權平均年齡138.7±1.2 Ma,西檯子似斑狀黑雲母二長花崗岩鋯石LA-ICP MS U-Pb加權平均年齡226.8±0.87 Ma,金廠溝梁片麻狀二長花崗岩鋯石LA-ICP MS U-Pb加權平均年齡258.6±1.6 Ma~261.61±0.94 Ma,礦區石英斑岩脈鋯石LA-ICP MS諧和年齡為154.68±0.45 Ma。與礦脈相互穿插的黑雲粗安斑岩鋯石LA-ICP MS U-Pb加權平均年齡為131.7±1.1 Ma,接近或略早於成礦年齡,礦區南部對面溝銅鉬礦化輝鉬礦Re-Os加權平均年齡131.45±0.93 Ma,西礦區深部鉬礦化石英脈輝鉬礦Re-Os等時線年齡244.7±2.5 Ma,加權平均年齡243.5±1.3 Ma。
2.穩定同位素方面
礦石硫同位素組成:哈達門溝礦區δ34S變化於-21.7‰~5.4‰之間,極差為27.1‰,說明硫來源的復雜性,平均值為-10.6‰,表現出虧損重硫的特點,結合區內變質岩中黃鐵礦的δ34S值,認為這套變質火山-沉積岩系為一套孔茲岩系,本身富32S,哈達門溝成礦流體中硫繼承了這套太古宙地層中硫的同位素特點,並混有深部含礦流體的硫,所以成礦物質來源於深部流體和變質地層。金廠溝梁礦石硫化物δ34S變化於-2.8‰~-0.6‰之間,極差為2.2‰,平均值為-1.61‰,長皋溝金礦區礦石硫化物δ34S變化於-1.5‰~1.2‰之間,極差為2.7‰,平均值為-0.15‰,二道溝金礦區含金硫化物δ34S變化於-0.7‰~2.3‰之間,極差為3‰,平均值為-0.08‰,三者硫同位素組成相似,極差范圍小,均集中在0值附近,具有深源硫的特點。
鉛同位素組成:哈達門溝礦石鉛同位素組成、計算的單階段模式年齡,Th/U比值、μ值等,變化范圍較大,表明鉛不是在單一的鈾、釷-鉛系統中演化的,而是多階段的,鉛同位素的組成並非是正常鉛,而是混合鉛。在鉛構造模式圖上,哈達門溝礦石鉛同位素投點比較分散,表明哈達門溝金礦床鉛來源的復雜性。金廠溝梁、二道溝、常皋溝三個礦區礦石鉛同位素組成,單階段模式年齡,Th/U比值、μ值等一系列參數均相似,說明它們成礦作用有著相同的過程。參數變化范圍很小,說明鉛來源單一。在鉛構造模式圖上,鉛同位素數據主要投在地幔鉛演化曲線和下地殼鉛演化曲線之間,反映了鉛的來源主要為地幔和下地殼。
氫-氧同位素組成:哈達門溝金礦脈的δ18O水‰在3.80‰~5.20‰之間,平均4.49‰,柳壩溝金礦脈δ18O水‰在4.22‰~4.32‰之間,平均4.27‰,將結果投入δ18OH-δD圖上,投影點均落在原生岩漿水及變質水附近,說明哈達門溝金礦成礦熱液來源於岩漿水和部分變質熱液,後期有天水的混入。金廠溝梁金礦脈的δ18O水‰在2.2‰~7.8‰之間,平均4.9‰,δD為-108‰~62.4‰,平均-86‰,二道溝金礦脈δ18O水‰在7.4‰~7.9‰之間,平均7.6‰,δD為-110.9‰~-97.8‰,平均103.1‰,長皋溝金礦脈樣僅有一件,δ18O水‰為7.7‰,δD為-81.3‰,將結果投入δ18O水-δD圖上,三個礦區投影點均落在原生岩漿水及下方,說明成礦流體主要來自岩漿水,有部分天水混入,有1個樣品投入變質水范圍,說明流體繼承了變質流體的性質。
3.流體包裹體方面
哈達門溝金礦石英脈成礦溫度在160~300℃范圍內,成礦溫度集中在200~280℃之間,平均236℃;鹽度集中分布在5%~15%NaCleq之間,平均鹽度9.80%NaCleq;密度為0.75~1.15g/cm3,主要集中在0.75~0.85 g/cm3之間,平均0.86 g/cm3;成礦壓力(平均值)為(139~366)×105 Pa,平均253×105 Pa,對應靜岩深度為0.515~1.354 km,平均0.96 km,靜水深度為1.39~3.66 km,平均2.53 km;包裹體氣相成分以H2O和CO2為主,其次為N2,O2,含微量的CH4、C2H6、C2H2和C2H4等;液相組分陰離子以Cl-和 為主,還有少量的 和F-,微量Br-;陽離子以Na+,K+和Ca2+為主,Na+>K+,含少量Mg2+。
金廠溝梁含金石英脈成礦均一溫度范圍為190℃~380℃,集中在240℃~340℃之間,平均294℃;鹽度范圍為0.18%~8.81%NaCleq,平均鹽度3.79%NaCleq;密度為0.58~0.90g/cm3,主要集中在0.65~0.85g/cm3之間,平均0.75g/cm3;成礦壓力為(170~986)×105 Pa,平均705×105Pa,對應靜岩深度為(0.63~3.65)km,平均2.61 km,靜水深度為1.70~9.86 km,平均7.05 km;包裹體氣相成分中均以H2O和CO2為主,其次為N2,O2;液相組分中陰離子以Cl-和 為主,少量 和F-,微量Br-;陽離子以Na+,K+和Ca2+為主,少量Mg2+。對面溝銅鉬礦754中段含礦石英脈石英包裹體均一溫度范圍為194℃~424℃,平均315℃,鹽度5.41%~38.16%NaCleq,平均23.44%NaCleq,密度0.76~1.00 g/cm3,平均0.88 g/cm3。對面溝銅鉬礦床成礦壓力為(162.79~1189.42)×105 Pa,平均628×105 Pa,換算成相應的深度,靜水深度為1.63~11.89 km,平均6.28km,靜岩深度為0.60~4.41 km,平均2.32 km。早期鉬礦化石英脈石英包裹體均一溫度范圍為315℃~393℃,平均356℃,鹽度范圍為1.74%~11.58%NaCleq,平均值5.30%NaCleq,密度在0.56~0.82g/cm3之間,平均0.66g/cm3。鉬礦化石英脈成礦壓力為(865.99~1027.85)×105 Pa,平均943×105 Pa,換算成相應的深度,靜水深度為8.66~10.28 km,平均9.43 km,靜岩深度為3.21~3.81 km,平均3.49 km。
4.成礦機制方面
哈達門溝金礦床形成機制:在泥盆紀早期華北克拉通北緣處於弧-陸碰撞後的伸展構造背景,這種伸展背景引發山前大斷裂的活動,深部富鉀含礦流體沿山前大斷裂上升,在運移過程中不斷萃取圍岩中的金等成礦元素,在大斷裂的次級斷裂等構造有利部位充填、交代而形成這種金鉬組合型的礦床,後期有經受海西晚期-印支期多次熱液活動的疊加和改造,表現出本區成礦年齡多樣性的特點。
金廠溝梁金礦床形成機制:燕山晚期,中國東部發生過大規模的岩石圈減薄作用,這種減薄作用的結果可以導致陸殼,尤其是下地殼的重熔活化,發生了強烈的岩漿作用,並且導致殼-幔物質發生大比例混合,形成對面溝花崗閃長岩漿,在侵入過程中,從深部帶來豐富的成礦物質,在岩漿期後,深部含礦流體的大量積聚,在岩漿熱和流體壓力驅動下,小部分進入先成岩體斷裂,遷移富集沉澱成礦,如長皋溝金礦的形成;其餘大量含礦流體,與地下水、變質水混合,並在運移過程中萃取高豐度變質岩及部分火山岩中的成礦物質,形成富金流體,隨物化條件改變,在合適空間發生沉澱成礦,最終形成現今這樣的礦床,如金廠溝梁和二道溝金礦床。
哈達門溝金礦床和金廠溝梁金礦床分別代表華北克拉通不同演化階段,不同構造體制下的產物。其中哈達門溝金礦床代表華北克拉通與古亞洲洋相互作用的產物,而金廠溝梁代表華北克拉通東部岩石圈減薄的產物。
5. 多規合一調研報告應突出哪些內容
多規合一調研報告要求文章質量和原創、
6. 城市規劃的研究成果有哪些
由於城市規劃的關聯性和前瞻性要求較高,城市規劃一直是對全新的可視化技術需求最為迫切的領域之一。從總體規劃到城市設計,在規劃的各個階段,通過對現狀和未來的描繪(身臨其境的城市感受、實時景觀分析、建築高度控制、多方案城市空間比較等),為改善人居生活環境,以及形成各具特色的城市風格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規劃決策者、規劃設計者、城市建設管理者以及公眾,在城市規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有效的合作是保證城市規劃最終成功的前提。三維全景技術為這種合作提供了理想的橋梁,運用三維全景技術能夠使政府規劃部門、項目開發商、工程人員及公眾可從任意角度,實時互動真實地看到規劃效果,更好地掌握城市的形態和理解規劃師的設計意圖,這樣決策者的宏觀決策將成為城市規劃更有機的組成部分,公眾的參與也能真正得以實現。這是傳統手段如平面圖、效果圖、沙盤乃至動畫等所不能達到。
7. 形容取得很多成果的成語有哪些
形容取得很多成果的成語有個:
1、碩果累累[ shuò guǒ léi léi ] 本義是指秋天豐收時樹上的果實茂盛的樣子。現在常引申為某人的作品很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出處:霍達《補天裂》第十三章:七百年來,子孫不息,人才輩出,歷代科舉,碩果累累。
2、滿載而歸[ mǎn zài ér guī ] 載:裝載;歸:回來。裝得滿滿地回來。形容收獲很大。
出處:宋·倪思《經堂雜志》:徒有而出;滿載而歸;里人無不羨之。
翻譯:空手出去,裝得滿滿地回來,鄰居沒有不羨慕他的。
3、卓有成效[ zhuó yǒu chéng xiào ] 有顯著的突出的成績和效果。
出處:明·王守仁《申行十家牌法》:「若巡訪勸諭著有成效者;縣官備禮親造其廬;重加獎勵。」
翻譯:如果巡訪勸勉曉喻有效果,縣官就准備禮物親自去拜訪,重重的給予獎勵。
反義詞:
1、顆粒無收[ kē lì wú shōu ] 收:收成。連一粒米也沒收獲到。多指因災禍造成絕收。
出處:呂振羽《簡明中國通史》第15章:「定額租稍輕,但不論蟲傷天旱,顆粒無收均須照納。」
2、一無所獲[ yī wú suǒ huò ] 一無:全無。什麼東西都沒有獲得。
出自:五代·王定保《唐摭言》:顥亦懷疑,因命搜壽兒懷袖,一無所得,顥不得已遂躬自操觚。
翻譯:顥也有所懷疑,因此讓人搜查壽兒的懷抱,什麼東西也沒有找到,顥只能自己動手。
8. 以「多規合一」為基礎推進規劃用地改革
9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發布《自然資源部關於以「多規合一」為基礎推進規劃用地 「多審合一、多證合一」改革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自發布之日起執行,有效期5年。
《通知》稱,一要合並規劃選址和用地預審。將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建設項目用地預審意見合並,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統一核發建設項目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不再單獨核發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建設項目用地預審意見。
二要合並建設用地規劃許可和用地批准。將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用地批准書合並,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統一核發新的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不再單獨核發建設用地批准書。
三要推進多測整合、多驗合一。以統一規范標准、強化成果共享為重點,將建設用地審批、城鄉規劃許可、規劃核實、竣工驗收和不動產登記等多項測繪業務整合,歸口成果管理,推進「多測合並、聯合測繪、成果共享」。
四要簡化報件審批材料。各地要依據「多審合一、多證合一」改革要求,核發新版證書。
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9月20日上午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自然資源部副部長趙龍對此次政策做出三點解釋說明:
第一,改革規劃許可和用地審批,推進「多審合一、多證合一」,切實優化營商環境,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規劃許可和用地審批與廣大企業和群眾利益直接相關。機構改革前,由於規劃職責分屬不同的部門,行政相對人需要向兩個部門分別申請城鄉規劃許可和建設用地審批,其中很多內容高度相近,客觀上存在同類事項多頭審批、重復審查、交叉審查、流程復雜等問題,增加了企業和群眾的負擔,影響了投資落地的效率。這次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將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等空間規劃融合為統一的國土空間規劃,實現「多規合一」,為改革規劃許可和用地審批創造了條件。自然資源部黨組在廣泛徵求意見、反復研究論證的基礎上,著眼於實現職能優化協同高效、便民利企,著眼於解決規劃許可、用地審批中的「堵點」「痛點」,出台了《關於以「多規合一」為基礎推進規劃用地 「多審合一、多證合一」改革的通知》,通過「3個合並」「1個簡化」,即,合並規劃選址和用地預審,合並建設用地規劃許可和用地批准,多測整合、多驗合一,簡化報件審批材料等,進行了流程再造,完善了便民措施。改革後,審批事項將大幅度合並精簡,報件材料將大幅度減少,審批時間將大幅度壓縮,同時也減少了行政資源的浪費,將有助於進一步提高政府服務效能、優化營商環境、降低行政相對人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方便投資落地。《通知》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時,社會公眾給予了積極評價並充滿期待,堅定了我們推好這項改革的決心和信心。
第二,改革國土空間規劃審查報批制度,提高效能,促進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機構改革前,報國務院審批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的城市都超過100個,同時審查中存在著事權不清、內容過泛、技術爭論多等問題,導致審查時限過長,有的規劃甚至批准之日就是到期之時,嚴重影響了規劃的權威性和嚴肅性。為解決上述問題,自然資源部對規劃審查報批制度進行了改革,並下發了《關於全面開展國土空間規劃工作的通知》。按照管什麼就批什麼的原則,一是報請國務院同意,減少報國務院審批城市數量,除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省會城市及國務院指定城市的規劃由國務院審批外,其他城市均由省級政府審批。二是壓減審批內容,按照權責一致原則,國家層面主要負責對國家需要管控的內容進行審查:包括規劃的目標定位;包括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等控制線的劃定與落實以及體現區域特色的自然歷史文化保護體系;包括建設用地規模、開發強度、用水總量和強度、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以及公共空間等主要控制性指標;包括城市、區域間的空間格局及相鄰關系等;其他由地方負責審查。三是大幅縮短審批時間,將審查時間由過去3年甚至更長時間,壓縮到半年左右。以切實提高規劃的科學性、操作性和權威性,促進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第三,要務實協同推動改革落地見效。這兩項改革是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在自然資源領域的重要成果。目前,改革的任務、要求、實施路徑已經明確,關鍵是抓好落實。我們將加強指導,搞好培訓,督促各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細化責任,保證各項改革措施落地見效,達到便民利企、群眾滿意的實際效果。同時,鼓勵地方進一步探索實踐,及時發現並研究解決影響審批效率、不便民的問題,不斷改進提高。在改革審批制度同時,堅持放管結合、放管並重,落實監管責任,健全監管規則,創新監管方式,動用大數據、遙感影像、空間規劃「一張圖」等先進技術手段,加強和規范事中事後監管,嚴肅查處懲治規劃實施中的違法違規行為。希望通過這些空間規劃實施監督制度方面的改革,讓人民群眾得到更多實惠。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此次自然資源部發布規劃許可和用地審批新政,且在官微上用「重磅」二字,充分體現了此類政策改革的重要性。從房地產開發流程看,用地審批和相關規劃是最先需要面對的問題,後續在多審合一、多政合一、多規合一的政策導向下,相關房企拿地和項目開發等都會形成新的調整。
嚴躍進指出,此次改革有三個領域值得肯定:
一是地產開發行政環節減少。
嚴躍進認為,此次政策將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建設項目用地預審意見合並,這有助於相關項目開發審批節奏的加快。同時,政策也規定了將建設用地規范許可證、建設用地批准書合並,這實際上就涉及到房地產開發「五證」辦理的精簡,有助於房企拿地後減少審批流程,利好高周轉和降成本。
二是城鄉規劃和用地制度進行歸並。
「過去的房地產開發中,既要參考城鄉規劃內容,又要參考土地供應制度,若是存在規劃部門和國土部門不在一個系統辦公,那麼就相當於形成兩次審批。現實中還存在一個問題,即規劃內容和國土內容可能存在矛盾和沖突,這使得開發商項目開發非常被動」嚴躍進稱,「而此次政策明確,將建設用地審批、城鄉規劃許可、規劃核實、竣工驗收和不動產登記等多項測繪業務整合,這實際上使得房企可以實現『一個部門蓋完章』的效應,可以少跑腿,也使項目開發思路更加清晰。」
三是申報程序簡化。
嚴躍進表示,在房地產開發中,過去經常有類似「房地產開發需要蓋完幾百個章」的說法,這其實也是房地產低效率的體現。而當前政策規定,將進一步簡化和規范申報材料,同時鼓勵互聯網方面業務創新。此類規定使後續房地產項目報建流程壓縮,對於房地產企業來說,若是能掌握最新的報建報批流程,便可以實現高周轉的效應。
以下為《通知》全文:
自然資源部關於以「多規合一」為基礎推進規劃用地「多審合一、多證合一」改革的通知
(自然資規[2019]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自然資源主管部門,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軍事設施建設局,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中國地質調查局及部其他直屬單位,各派出機構,部機關各司局:
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的要求,現就以「多規合一」為基礎推進規劃用地 「多審合一、多證合一」改革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合並規劃選址和用地預審
將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建設項目用地預審意見合並,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統一核發建設項目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見附件1),不再單獨核發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建設項目用地預審意見。
涉及新增建設用地,用地預審許可權在自然資源部的,建設單位向地方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提出用地預審與選址申請,由地方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受理;經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報自然資源部通過用地預審後,地方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向建設單位核發建設項目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用地預審許可權在省級以下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的,由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確定建設項目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辦理的層級和許可權。
使用已經依法批準的建設用地進行建設的項目,不再辦理用地預審;需要辦理規劃選址的,由地方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對規劃選址情況進行審查,核發建設項目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
建設項目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有效期為三年,自批准之日起計算。
二、合並建設用地規劃許可和用地批准
將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用地批准書合並,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統一核發新的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見附件2),不再單獨核發建設用地批准書。
以劃撥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建設單位向所在地的市、縣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提出建設用地規劃許可申請,經有建設用地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後,市、縣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向建設單位同步核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國有土地劃撥決定書。
以出讓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市、縣自然資源主管部門依據規劃條件編制土地出讓方案,經依法批准後組織土地供應,將規劃條件納入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建設單位在簽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後,市、縣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向建設單位核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三、推進多測整合、多驗合一
以統一規范標准、強化成果共享為重點,將建設用地審批、城鄉規劃許可、規劃核實、竣工驗收和不動產登記等多項測繪業務整合,歸口成果管理,推進「多測合並、聯合測繪、成果共享」。不得重復審核和要求建設單位或者個人多次提交對同一標的物的測繪成果;確有需要的,可以進行核實更新和補充測繪。在建設項目竣工驗收階段,將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負責的規劃核實、土地核驗、不動產測繪等合並為一個驗收事項。
四、簡化報件審批材料
各地要依據「多審合一、多證合一」改革要求,核發新版證書。對現有建設用地審批和城鄉規劃許可的辦事指南、申請表單和申報材料清單進行清理,進一步簡化和規范申報材料。除法定的批准文件和證書以外,地方自行設立的各類通知書、審查意見等一律取消。加快信息化建設,可以通過政府內部信息共享獲得的有關文件、證書等材料,不得要求行政相對人提交;對行政相對人前期已提供且無變化的材料,不得要求重復提交。支持各地探索以互聯網、手機APP等方式,為行政相對人提供在線辦理、進度查詢和文書下載列印等服務。
本通知自發布之日起執行,有效期5年。各地可結合實際,制訂實施細則。
9. 項目成果是什麼意思
項目成果,顧名思義就是項目所取得的成果,比如成功設計了什麼產品,取得了專利或軟體專著作權等,突屬破了某個技術瓶頸,實現了多少銷售收入,增加人員就業等。
項目驗收,也稱范圍核實或移交(Cutover)。它是核查項目計劃規定范圍內各項工作或活動是否已經全部完成,可交付成果是否令人滿意,並將核查結果記錄在驗收文件中的一系列活動。
(9)多規成果擴展閱讀:
確定過程:
1、項目情況分析
對項目的整個環境進行有效分析,包括外部環境、上層組織系統、市場情況、相關關系人(客戶、承包商、相關供應商等)、社會經濟和政治/法律環境等。
2、項目問題界定
對項目情況分析後,發現是否存在影響項目開展和發展的因素和問題,並對問題分類、界定。分析得出項目問題產生的原因、背景和界限。
3、確定項目目標因素
根據項目當前問題的分析和定義,確定可能影響項目發展和成敗的明確、具體、可量化的目標因素,如項目風險大小、資金成本、項目涉及領域、通貨膨脹、回收期等。具體應該體現在項目論證和可行性分析中。
10. 我國重大科技成果有哪些
中國近年來的重大科技成就:
1964年10月16日,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1966年10月27日,第一顆裝專有核彈頭的地地導彈飛屬行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
1970年4月24日,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
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號飛船升天;
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號成功升天;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號成功升天。
(10)多規成果擴展閱讀:
基本特徵:
(1)是新穎性與先進性:沒有新的創見、新的技術特點或與已有的同類科技成果相比較為先進之處,不能作為新科技成果。
(2)是實用性與重復性:實用性包括符合科學規律、具有實施條件、滿足社會需要。重復性是可以被他人重復使用或進行驗證。
(3)是應具有獨立、完整的內容和存在形式,如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以及科技報告等。
(4)是應通過一定形式予以確認:通過專利審查、專家鑒定、檢測、評估或者市場以及其它形式的社會確認。
中國科學院在《中國科學院科學技術研究成果管理辦法》中把「科技成果」定義為:某一科學技術研究課題,通過觀察試驗和辯證思維活動取得的,並經過鑒定具有一定學術意義或實用意義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