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主要研究內容及取得的主要成果
通過對已有塌陷資料的抽象、歸納和總結,對鐵路沿線鐵路振動現象的實地測試,對室內水波動力學效應的試驗,以及對典型塌陷類型的三維數值模擬,作者對岩溶地區的多發災害——岩溶塌陷現象進行了系統研究。研究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通過對已有塌陷資料的抽象、歸納和總結,對岩溶塌陷的地質概化模型進行了研究。研究包括對於岩溶塌陷的蓋層及其組合類型的研究,地下水面位於蓋層中不同位置時的研究,以及基岩介質中空隙分布類型不同的地質概化研究。
(2)針對特定的岩溶致塌地質和力學環境條件,歸納和總結了致塌過程中的各種力學條件的相互作用和疊加組合機理,提出了相應的力學耦合模式。根據概化模型的研究和力學耦合模式的分析,提出了岩溶致塌機制。
(3)典型機理模型的專門研究。從野外試驗及室內試驗著手,結合實例的數值模擬,對典型的塌陷類型進行專門性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A.在靜荷載下土洞的塌陷與抽水情形下的塌陷不同,相比之下表現為更具偶發性。通過靜荷載條件下土洞穩定的數值模擬,對其致塌過程進行了數值模擬研究;通過靜荷載大小的致塌效應、地形因素的影響、地下水下滲的致塌過程的對比,對靜荷載條件下影響岩溶塌陷的最敏感因素進行了研究;為了解土洞塌陷時土層的臨界力學性質,通過數值模擬的方法,對致塌臨界條件進行了數值模擬試驗研究。
B.以岩溶塌陷的地質概化模型及室內水波動試驗為基礎,對地下水位受迫下降時土洞在蓋層中力學效應進行專門研究;通過實例的分析及數學推導,對地下水位上升時的岩溶致塌現象進行了研究,特別對氣爆塌陷發育的判據進行了理論推導及論述,對水位恢復時塌陷區的土層最大安全厚度的數學表達式進行了研究;還通過抽水情形下致塌的典型實例研究,針對典型地質概化模型(包括單一阻水型蓋層概化模型、單一透水型概化模型、阻-透型概化模型)下的塌陷機理進行了數值模擬研究;針對塌陷過程中土洞間的內在聯系,進行了多土洞存在時的致塌過程研究;另外,也對岩溶水的數值模擬方法進行了探討。
C.針對鐵路沿線岩溶塌陷的多發性,對振動致塌現象的預測評價問題進行了專門性研究。首先對鐵路沿線土層中產生的振動特徵進行了實測,以通過實測獲取列車振動中的振波過程曲線、衰減特徵、特定土層下的衰減系數、振動附加力的大小等,並通過室內試驗標定了所測的振動附加力,且在數值模擬中對該附加力進行了驗證。在對鐵路沿線振動特徵實測的基礎上,對振動附加力致塌進行了分析,並提出了鐵路塌陷的致塌機理。為了對鐵路振動致塌作進一步的研究,進行了振動致塌的數值模擬研究。通過研究,對所提出的動力致塌機理及振動附加力的大小進行了驗證。同時,採用數值模擬的方法對不同加速度下鐵路振動波在土層中的破壞效應進行了研究,對不同衰減系數下鐵路振動波在土層中的破壞效應研究,對鐵路振動波數值模擬中的波形進行了研究,通過這些研究,提出了振動致塌中的穩定敏感性因素及動力數值模擬中的不同波形特徵及其適應范圍。
通過對以上內容的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
(1)在對岩溶致塌的地質概化模型的研究中提出:對於岩溶塌陷機理的分析應以其所處的地質及水文地質條件為基礎。在不同的地下水條件下,同樣的土-岩體,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失穩機制。提出了岩溶致塌的地質概化模型(包括蓋層及基岩地質概化模型),分別將岩溶塌陷的地質條件概化為蓋層中的7種模型及基岩中的4種模型,並對不同概化模型的致塌機制進行了分析。其中蓋層地質概化模型為:①單一阻水蓋層型地質概化模型,當岩溶水位位於蓋層中時,為「軟化-失托增荷-真空吸蝕」型致塌,當水位在蓋層以下時,為「波動-氣壓差剝離」型致塌;②在單一透水型蓋層概化模型情形下為「潛蝕-失托增荷-壓差場潛蝕致塌」機制;③阻-透型蓋層概化模型為「潛蝕-流土-氣壓差場」機制;④無蓋層的地質概化模型;⑤透-阻型蓋層概化模型,為「軟化-氣壓差場-滲流流土」致塌機制;⑥阻-透-阻概化模型;⑦透-阻-透概化模型為「天窗」超臨界水力坡降滲流流土致塌機制。岩溶介質中的地質概化模型為:①單層空洞地質概化模型;②多層空洞地質概化模型;③豎向洞穴地質概化模型;④均布空隙地質概化模型。
(2)通過對概化模型的研究,針對岩溶致塌中的作用力及其相互疊加耦合方式,提出了疊加耦合的5種模式,包括:①重力與靜荷載疊加耦合模式;②單一阻水型蓋層中水位下降時的疊加耦合模式;③單一透水型蓋層滲透力場疊加耦合模式;④水位恢復時的疊加耦合模式;⑤岩溶致塌中的動荷載疊加耦合模式。
(3)在以上概化模型及耦合模式的基礎上,將各塌陷類型下的致塌機制及機理模型總結為5種類型,包括:①水位下降致塌機理模型,其致塌過程中主要包括了三種主要致塌機制,分別為失托增荷致塌機制、潛蝕致塌機制、真空吸蝕致塌機制;②水位恢復致塌機理模型,其致塌過程主要為氣爆效應或水動效應致塌;③動荷載致塌機理模型,主要為「動荷載疊加耦合-破壞累積-重力致塌」機制及「液化」致塌機制(地震塌陷)等;④重力載入致塌機理模型,主要為重力剪斷機制或「荷載與重力超強度致塌」機理;⑤地表水致塌機理模型,主要有「散解效應」及「軟化效應」。
(4)通過對地下水面以上的土洞塌陷進行的專門性研究,提出了該種條件下土洞的致塌機制為地表水引起的「軟化」所致。通過對岩溶塌陷的敏感性研究,指出:靜力的載入不是土洞致塌的最敏感因素,地表水的下滲導致土層的力學性質降低才是致塌的最敏感因素。
(5)在地下水位波動引發的岩溶塌陷的專門性研究中,通過研究得出,岩溶區地下水位受迫下降至基岩面以下時的附加力在一定范圍內與在基岩面以上一樣,等於水位下降的幅度值,與蓋層下基岩中洞穴的形態及體積無關。岩溶空洞在岩溶致塌中的主要功能在於增大了基岩的滲透性,也使土粒得到迅速搬運。提出了壓力釋放系數在岩溶塌陷中起著重要作用。
A.通過對已有岩溶氣爆塌陷實例的分析,提出了氣爆塌陷的三個發育階段,分別為:第一階段,正壓形成階段;第二階段,土層破壞階段;第三階段,氣壓快速釋放及塌陷階段。
B.根據岩溶空腔的發育特徵,用波-馬氣體方程式對水位恢復時氣爆效應中所產生的附加力進行了描述,並提出了氣爆塌陷的判據為:
Kp=(py-p0)-τ-γth>0
C.對正壓氣爆條件中土層的最大安全厚度進行了討論,指出了其計算公式:
岩溶塌陷機理及其預測與評價研究
D.通過對水位波動力學效應的研究,提出了「水動效應」的概念。
(6)運用三維數值模擬的方法對復雜的岩溶塌陷機理及過程進行了系統性研究,探討了FLAC3D三維數值模擬應用於岩溶塌陷的模擬技術及方法,為岩溶塌陷的客觀評價及預測開辟了有效途徑。
A.在研究中成功地應用數值模擬的方法對地下水面以上的土洞塌陷機制進行了模擬和驗證。指出了影響這類致塌的最敏感因素為地表水的下滲因素。
B.在研究中成功地應用數值模擬的方法對所提出的典型概化模型的致塌機理進行了數值模擬驗證,包括:單一阻水蓋層模型的抽水致塌過程,阻-透型蓋層下的抽水致塌過程,單一透水型蓋層下的抽水致塌過程,並對各致塌過程中的受力特徵進行了比較。
C.應用數值模擬的方法成功地模擬了列車振動所導致的岩溶塌陷過程,驗證了所提出的致塌機理;通過波形特徵、加速度、衰減系數的數值模擬研究,提出在影響動力致塌過程的諸因素中,衰減系數是最敏感的因素。
(7)通過鐵路振動波型及在土層中附加力的測試,提出了鐵路振動的致塌機制為:「動荷載疊加耦合—破壞累積—重力致塌」機制。同時,得到了鐵路振動下的振波過程、振幅大小、頻率及在土層中形成的附加力大小,以及衰減系數,並提出:鐵路振動下振波具有脈沖波的特徵;通過標定後指出:列車振動在地表處產生的應力大小在1~3kN/m2之間,該值在數值模擬的研究中得到了驗證。
㈡ 黃董良的研究成果
(一)主要論文
[1]多稅種所得課稅制度的成因和改革初探,《財政與金融》(人大復印資料)1987年第11期。
[2]試論稅收管理體制改革,《浙江財經學院學報》,1987年第3期。
[3]亞當·斯密與瓦格納稅收原則論比較與啟示,《稅務學習》,1989年第1期。
[4]國內避稅與防治對策初探,《浙江財經學院學報》,1989年第1期。
[5]試論稅收的重疊度與履蓋面,《浙江財經學院學報》,1990年第1期。
[6]略論稅收立法規范化,《中國稅務》,1989年第8期。
[7]初探稅制改革對會計核算的影響,《浙江財稅與會計》,1994年第2期。
[8]稅收成本芻論,《財經論叢》,1991年第1期。
[9]國內避稅與防治對策再探,《財經論叢》,1995年第6期。
[10]稅務會計及其准則問題,《財經論叢》,1996年第6期。
[11]改革我國企業所得課稅制度的策略思考,《浙江社會科學》,1997年第5期;
[12]兩岸所得稅會計之比較,《會計改革問題研究》,中國財經出版社,1999年11月版。
[13]「稅收活動中的尋租問題」,《稅務研究》,2002年第4期;
[14]「我國稅務會計模式的選擇」,《稅務研究》,2002年第8期;
[15]「企業稅收籌劃的目標定位與風險問題探討」,《稅務研究》,2004年第3期;
[16]「資源流動與稅收政策整合」,《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2年第1期;
[17]「關於會計誠信討論中若干問題的商榷」,《財務與會計導刊》,2004年第4期;
[18]「兩岸增值稅的比較與評價」,《財經論叢》,2001年第6期;
[19]「英國增值稅會計准則及其借鑒」,《財經論叢》,2002年第3期;
[20]「基於公共財政框架的若干稅收問題探討」,《財經論叢》,2004年第2期;
[21]「農業勞動力轉移與我國農業現代化」,《生產力研究》,2002年第5期;
[22]「財會人員是否創造價值」,《浙江財稅與會計》,2000年第4期;
[23]「稅收籌劃的理論界定與實踐方法」,《浙江財稅與會計》,2001年第1期;
[24]「中小企業稅務籌劃的現狀調查分析」,《浙江財稅與會計》,2001年第12期;
[25]「WTO規則下的中國稅制改革」,《浙江財稅與會計》,2002年第10期;
[26]「會計政策與稅收政策的差異及其影響」,《浙江財稅與會計》,2003年第5期;
[27]「關於會計誠信討論中若干問題的商榷」,《浙江財稅與會計》,2003年第12期;
[28]「基於公共財政框架的若干稅收問題探討」,《財政與稅務》,2004年第7期;
[29]「共同知識、會計信息供求與會計信息質量」,《財經論叢》,2005年第3期;
[30]「所得稅會計准則的國際比較」,《商業經濟與管理》,2006年第6期。
(二)著作
[1]副主編:稅務管理學,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1月;
[2]副主編:稅收大辭典,遼寧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
[3]副主編:國家稅收教程,中國財經出版社,1991年1月;
[4]主編:實用稅收檢查,電子工業出版社,1992年3月;
[5]副主編:集體商業財務會計,電子工業出版社,1991年4月;
[6]主編:股份制企業財務會計,浙江大學出版社,1993年2月;
[7]副主編:會計學原理,電子工業出版社,1993年4月;
[8]主編:新編國家稅收,航空工業出版社,1994年1月;
[9]總纂:企業納稅會計,電子工業出版社,1995年11月;
[10] 總纂:稅收政策與企業決策,中國稅務出版社,1997年8月;
[11]主編:《稅務會計》,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年12月;
[12]副主編:《財務會計》,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1年9月;
[13]副主編:《企業財務會計》,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年7月;
[14]副主編:《會計誠信與新會計法規(2003)》,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3年7月;
[15]副主編:《會計基礎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3年7月;
[16]副主編:《新會計准則·會計制度(2004)》,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年7月;
[17]副主編:《小企業會計制度講解》,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年8月;
[18]副主編:《新會計准則 會計制度(2005)》,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5年5月。
(三)主要完成項目
[1]主持「稅收籌劃與中小企業發展研究」,省社科規劃項目M95D23,2000-2001年;
[2]主持「稅制設計研究」,省社聯項目,1996-2001年;
[3]主持「會計政策與稅收政策的協調機制研究」, 省社聯項目03Z24,2003-2004年;
[4]主持「稅務會計研究」,2004-2005年;
[5]主持「會計誠信問題研究」,2003-2004年;
[6]主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財務會計制度研究」,2004-2005年。
(四)獲獎情況
[1]財稅實習基地建設初探,浙江省教委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1993年;
[2]實用稅收檢查,國家稅務總局,優秀教材中青年獎,1995年;
[3]新編國家稅收,國家稅務總局,優秀教材成果獎;
[4]企業納稅會計,浙江省教委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1996年;
[5]初探稅制改革對會計核算的影響,中國會計學會優秀論文三等獎,1995年;
[6]稅務會計及其准則問題,浙江省會計學會優秀成果一等獎,1997年。
㈢ 主要研究內容和成果
針對黃河三角洲地區未來經濟可持續發展中所面臨的重大地學問題,本書主要研究了以下內容。
1.區域地質環境評價
通過分析歷史資料、實地調查、鑽孔勘探、物探、岩土分析、水樣化驗等手段,搞清了整個區域地表及地下的地質環境條件,特別是對區內比較復雜的工程地質問題,如天然地基承載力、飽和砂土液化、軟土、鹽鹼土等方面,開展了重點研究並進行了明確的分區,為今後黃河三角洲地區工農業生產的基礎建設,特別是城市的規劃布局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2.海岸帶的侵蝕研究
利用RS和GIS技術對黃河三角洲近30年的海岸帶變遷規律進行了重點研究,對清水溝流路沙嘴附近海岸線、刁口地區海岸線和黃河港地區海岸線的不同類型變化規律進行了重點研究,並利用多元回歸模型進行了海岸線預測分析;對整個三角洲海岸帶的侵蝕淤積規律進行了深入研究並提出了侵蝕和淤積模式。
3.石油污染調查
對油氣聚集區不同土壤類型的土體和河流、水庫、海洋、地下水等不同類型水體中石油污染的分布范圍、危害程度、擴散情況及發展趨勢進行了調查研究,這些研究結果對於制定有關採油條件下的環境保護規劃、供水規劃、土地開發利用規劃等提供了依據。
4.農業生態地質調查
研究了土壤地球化學背景特徵、生態農業土壤環境、生態農業地質類型,進行了生態農業地質工程區劃。研究提出應對農業地質環境變化的對策和評價建議,為區域農業結構調整、發展優質安全農業體系等政府宏觀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5.地熱資源的調查
對區內地熱資源的形成、分布、資源量、開發利用進行了詳細的調查和分析。
6.地質旅遊資源調查
對區內的旅遊地學資源、地質遺跡的種類和形成原因進行了詳細調查,同時對地質旅遊資源的開發、布局和旅遊路線進行了規劃。
7.地下水環境調查
對區內地下水的埋藏、類型、分布、動態、資源量、開發與污染現狀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的調查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水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對策,包括引黃蓄水、節水、人工調蓄增加地下水可采資源、微鹹水利用、污廢水處理、引黃灌區尾水利用等,這些措施對於緩解黃河三角洲的供水緊張局面具有重要意義。
8.地質環境信息系統建設
建立了各種地質環境資料庫、空間資料庫,並實現了數字化圖件與資料庫的連接;建立了黃河三角洲生態經濟區地質環境信息系統,該系統的建立,為系統、動態提取黃河三角洲的空間地學信息,尤其是多因素疊置信息提供了便利條件。
㈣ 研究成果到底有哪些形式
1、論文和專著2、自主研發的新產品原型3、自主開發的新技術4、發明專利5、實用新型專利6、外觀設計專利7、帶有技術參數的圖紙等8、基礎軟體9、應用軟體10、其他
㈤ 陳長琦的研究成果
◎著作與教材--專著、主編、合著共10種,主要有:
1、《兩晉南朝政治史稿》,河南大學出版社,1992年1月。
2、《戰國秦漢六朝史研究》,廣東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
3、《中國古代國家與政治》,文物出版社,2002年10月。
4、《中國政治制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
5、《中國監察制度研究》(合作),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6月。
6、《北朝五史辭典》(合作),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
7、《中國史學名著評介》(合作),山東教育出版社,1990年。
8、《昏君傳》(合作),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10月。
9、《中國法制史三百題》(合作),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2月。
10、《中國國情學》(合作),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1990年10月。
◎論文--共發表論文60餘篇,主要有:
1、《魏晉南朝的資品與官品》,《歷史研究》,1990年第6期。
2、《魏晉九品官人法再探討》,《歷史研究》,1995年第6期。
3、《魏晉九品官人法釋疑》,《中國史研究》,2005年第4期。
4、《關於中國猶太人若干歷史問題的幾點疑問》,《中國社會科學》, 1981年第2期。
5、《僧人還是拉比》,《中國學者論古代中國猶太人文集》,紐約, 1984年9月。
6、《中國猶太人入華定居考》,《戰國秦漢六朝史研究》,廣東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
7、《中國猶太人漢化問題探索》,《戰國秦漢六朝史研究》,廣東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
8、《郡縣制確立時代論略》,《河南大學學報》,1987年第1期。
9、《戰國時代郡的嬗變》,《廣東社會科學》,1994年第1期。
10、《漢代郡政府行政職能考察》,《暨南學報》,1993年第4期。
11、《呂氏春秋中進步的哲學、社會政治思想》,《戰國秦漢六朝史研究》,廣東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
12、《秦政府經濟管理職能考察》,《史林》,1990年第3期。
13、《天水秦簡墓主記試探》,《戰國秦漢六朝史研究》,廣東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 14、《漢代察舉制度略論》,《華南師范大學學報》,1992年第4期。
15、《漢代刺史制度的演變及特點》,《史學月刊》,1987年第4期。
16、《董仲舒生卒考》,《戰國秦漢六朝史研究》,廣東人民出版社, 1997年12月。
17、《董仲舒封建民主思想初探》,《廣東社會科學》,1993年第2期。
18、《秦漢魏晉南朝時期地主封建制的發展》,《史學月刊》,1990年第5 期。
19、《吸收外來文化的歷史經驗》,《歷史教學問題》,1987年第2期。
20、《赤壁之戰新論》,《江漢論壇》,1988年第7期。
21、《長江下游3—9世紀經濟發展研討會評述》,《歷史教學問題》, 1988年第1期。
22、《試論歷史認識的特點》,《當代研究生》,1988年第2期。
23、《論世家貴族地主階層的形成》,《華南師范大學學報》,1990年第2 期。
24、《論後漢紀的史學價值》,《黃淮學刊》,1990年第3期。
25、《魏晉南朝的世族與州鎮》,《華南師范大學學報》,1991年史學刊。
26、《魏晉南朝世族對國家權力中心的作用方式》,《華南師范大學學報》,1991年第3期。
27、《評軍功爵制研究》,《歷史教學問題》,1990年第6期。
28、《中國古代行政管理思想的特點》,《行政管理研究》,1991年第1期。
29、《六朝廣東發展的考古觀察》,《廣東社會科學》,1992年第3期。
30、《史學的現實性品格》,《學術研究》,1994年第5期。
31、《南朝時代的幼王出鎮》,《華南師范大學學報》,1996年第1期。
32、《漢唐間嶺南地區的民族融合與社會發展》,《華南師范大學學報》, 1996年第5期。
33、《評明代政治制度研究》,《中國史研究動態》,1996年第5期。
34、《魏晉南北朝史研究的重要成果》,《福建論壇》,1999年第4期。
35、《廣東史研究的里程碑》,《廣東社會科學》,1998年第5期。
36、《兩漢縣級政權的司法制度》,《史學月刊》,2002年第6期。
37、《睡虎地秦墓竹簡譯文商榷》,《史學月刊》,2004年第11期。
38、《論西晉的統一》,《鄭州大學學報》,2004年第5期。
39、《十六國春秋散佚考略》(合作),《學術研究》,2005年第7期。
40、《朱紹侯與軍功爵制研究》,《史學新論》,河南大學出版社, 2005年10月。
㈥ 李永憲的研究成果
1.《昂仁縣文物志》(李永憲霍巍尼瑪),西藏人民出版社,1992年8月。
2.《阿里地區文物志》(李永憲霍巍更堆),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
3.《吉隆縣文物志》(霍巍李永憲尼瑪),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
4.《錯那、隆子、加查、曲松縣文物志》(霍巍李永憲更堆),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
5.《西藏石窟遺跡》(中國四川連合大學霍巍李永憲チベット自治區文物管理委員會),專著,日本株式會社集英社出版,1997年11月30日。6.李永憲:《西藏原始藝術》,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1月;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二次印刷。7.霍巍、李永憲:《西藏西部佛教藝術》,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8.《西藏古近代交通史》(第一、二章執筆),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年8月版。9.西藏自治區文物局、四川大學考古系、陝西省考古所:《青藏鐵路西藏段田野考古報告》,科學出版社,2005年8月。10.霍巍、李永憲主編:《西藏考古與藝術》,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 1.《鹽邊縣岩門公社僳僳族調查》(李永憲馬雲喜),研究報告,載《四川省苗族、僳僳族、傣族、白族、滿族歷史調查》,四川省社科院出版社,1984年。
2.《陳列設計中的形與色》(李永憲),論文,載《中國博物館》第三期,1985年。
3.《川大博物館的陳列形式設計》(李永憲),論文,載《博物館工作》第二期,1986年。
4.《大汶口文化的骨牙雕筒不是斧柄尾飾》(李永憲霍巍),論文,載《中國文物報》1988年10月14日第三版。
5.《我國史前時期的人體裝飾品》(李永憲霍巍),論文,載《考古》1990年3期。
6.《西藏記原新發現舊石器》(李永憲霍巍),綜述,載《中國文物報》1990年10月4日第一版。
7.《藏族先民的人體裝飾品》(霍巍李永憲),論文,載《雪域文化》1990年第3期。
8.《西藏壁畫中的藏族古代體育史料》(霍巍李永憲),論文,載《文史雜志》1990年6期。
9.《藏南吉隆崖葬習俗的調查與初步研究》(霍巍李永憲),論文,載《南方民族考古》第3輯,四川科技出版社,1990年。
10.《雅魯藏布江中上游流域的原始文化》(霍巍李永憲),論文,載《西藏研究》1991年3期。
11.《西藏拉薩曲貢村新石器時遺址第一次發掘簡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西藏工作隊、西藏自治區文物管理委員會),考古報告,載《考古》1991年10期。
12.《西藏史前時期的骨器》(李永憲霍巍),論文,載《雪域文化》1991年第1期。
13.《西藏史前考古的新收獲》(西藏自治區文物管理委員會),綜述,載《中國文物報》1991年12月6日第三版。
14.《略論西藏的細石器》(李永憲),論文,載《西藏研究》1992年1期。
15.《關於琮、璧的兩點芻議》(霍巍李永憲),論文,載《考古與文物》1992年1期。
16.《西藏吉隆羅壟溝石器地點》(西藏自治區文管會文物普查隊),考古報告,載《南方民族考古》第4輯,四川科技出版社,1992年。
17.《雅魯藏布江中上游流域的石器遺存──兼論西藏細石器的相關問題》(李永憲),論文,載《南方民族考古》第4輯,四川科技出版社,1992年。
18.《西藏昂仁古墓葬的調查與試掘》(西藏自治區文管會文物普查隊),考古報告,載《南方民族考古》第4輯,四川科技出版社,1992年。
19.《西藏昂仁日吾其寺的調查》(西藏自治區文管會文物普查隊),考古報告,載《南方民族考古》第4輯,四川科技出版社,1992年。
20.《葉村的瑪尼石刻》(李永憲),論文,載《邦錦花》1992年2期。
21.《略論魯日朗卡岩畫的狩獵場面》(李永憲),論文,載《雪域文化》1992年第3期。
22.《西藏高原西部發現石器遺存》(李永憲),綜述,載《中國文物報》1993年3月7日第1版。
23.《西藏山南拉加里宮殿勘察報告》(西藏自治區文管會文物普查隊),考古報告,載《文物》1993年2期。
24.《漫話拉加里》(李永憲),論文,載《雪域文化》1993年第2期。
25.《吉隆貢塘王城及卓瑪拉康遺址的調查與阿里貢塘王國若干問題的初步研究》(索朗旺堆霍巍李永憲),論文,載《西藏研究論叢?5》,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11月。
26.《西藏雅魯藏布江中游曲松、加查兩縣古墓葬的調查與發掘》(西藏自治區文管會文物普查隊),考古報告,載《南方民族考古》第5輯,四川科技出版社,1993年12月。
27.《西藏岩畫述略》(李永憲),論文,載《中國文物報》1994年3月13日第3版。
28. The present Archaeology of the Neolithic period in Tibet,
Current Issues in Sino-Tibetan Linguistics,1994,Osaka,Japan.
29.《西藏仲巴縣城北石器地點》(西藏自治區文管會文物普查隊),考古報告,載《考古》1994年7期。
30.《西藏山南隆子縣石棺墓的調查與清理》(西藏自治區文管會文物普查隊),考古報告,載《考古》1994年7期。
31.《西藏吉隆縣發現唐顯慶三年〔大唐天竺使出銘〕》(西藏自治區文管會文物普查隊),考古報告,載《考古》1994年7期。
32.《西藏仲巴縣城北石器遺存及相關問題的初步分析》(李永憲),論文,載《考古》1994年7期。
33.《西藏岩畫藝術》(李永憲霍巍),論文,載《西藏岩畫藝術》(圖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1994年8月。
34.《西藏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的幾個問題》(李永憲),論文,載《中國西南的古代交通與文化》,四川大學出版社,1994年12月。
35.《塔博寺壁畫》(美托瑪斯原著,李永憲譯),譯文,載《西藏考古》第一輯,四川大學出版社,1994年12月。
36.《西藏西部佛教考古新收獲──阿里高原皮央?東嘎石窟考古調查記》(霍巍李永憲),綜述,載《中國文物報》1995年9月3日第3版。
37.《西藏西部皮央?東嘎佛教石窟群遺跡調查記》(霍巍李永憲徐朝龍),綜述,載日本《茨城大學教養部集刊》29期,1995年12月。
38.《西藏石器時代文化的新發現》(李永憲),論文,載《中國西藏》1995年5期。
39.《吉隆的崖葬習俗》(李永憲),論文,載《西藏民俗》1996年2期。
40.《略論四川地區的細石器》(李永憲),論文,載《四川考古論文集》,文物出版社,1996年12月。
41.《西藏阿里東嘎?皮央石窟考古調查簡報》(西藏自治區文物局四川聯合大學考古專業),考古報告,載《文物》1997年9期。
42.《試論中國西南地區的細石器》(李永憲),論文,載《中國考古學會第九次年會論文集》,文物出版社,1997年12月。
43.《西藏原始藝術》(李永憲),專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1月。
44.《四川雲陽縣李家壩遺址1994~1995年考古發掘》(四川聯合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考古報告,載《四川大學考古專業創建35周年紀念文集》,四川大學出版社,1998年5月。
45.《西藏岩畫初考》(李永憲),論文,《中國西南文化研究》第3輯,雲南民族出版社,1998年12月。
46.《西藏岩畫之旅》(李永憲),論文,《西藏旅遊》19988年3、4期合刊、1999年1、2期單刊(連載)。
47.《三峽庫區李家壩遺址發掘獲重大成果》(黃偉、李永憲、白彬),報道,《中國文物報》1999年2月21日頭版頭條。48.李永憲:《中國西南細石器與石器時代文化的幾個問題》,《四川大學考古專業創建四十周年暨馮漢驥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49.李永憲(執筆):《西藏日土縣塔康巴岩畫的調查》,《考古》2001年第6期。50.李永憲(執筆):《西藏札達縣格布賽魯墓地調查簡報》,《考古》2001年第6期。51.李永憲(執筆者之一):《西藏札達縣皮央-東嘎遺址1997年調查發掘報告》,《考古學報》2001年第3期。52.李永憲、姚 軍:《雲陽東洋子遺址考古勘探發掘報告》,《長江三峽工程文物保護項目報告——重慶庫區考古報告集,1997》,科學出版社,2001年11月。53.李永憲:《初論西藏岩畫》,《寧夏國際岩畫研討會文集》,寧夏人民出版社,2001年11月版。54.李永憲:《細石器與中國西南的石器時代文化》,《長江上游早期文明的探索》,巴蜀書社,2002年10月版。55.王華、李永憲、馮玉梅、塗林玲、張會領:《西藏昌都熱底壟石棺墓人骨年代的研究》,《地球學報》2003年12期。56.李永憲:《在5000米高度生存》,《文物天地》2003年第12期。57、李永憲:《札達盆地岩畫的發現及對西藏岩畫的幾點認識》,《西藏考古與藝術》,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58、李永憲、霍巍:《西藏阿里噶爾縣「瓊隆銀城」遺址》,《中國重要考古發現》(2004),文物出版社,2005年5月。59、李永憲:《考古西藏》,《中國文化遺產》2005年第5期。60、李永憲:《田野考古的教學實踐與檢視》,《四川大學2004~2006年本科教學實習交流文集》,四川大學教務處編輯出版(內部交流文集),2006年8月。61、李永憲:《聆聽天路的遠古銎音》,《西藏人文地理》2006年第7期。62、李永憲:《略論四川的細石器》,《川大史學·考古學卷》,四川大學出版社,2006年8月版。63、李永憲:《再論吐蕃的「赭面」習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報》25期,2006年12月。64、李永憲:《略論吐蕃的「赭面」習俗》,四川大學中國藏學研究所:《藏學學刊》第3輯,四川大學出版社,2007年4月。65、李永憲譯、姜源校:[美]托瑪斯。J。普瑞茲克爾:《塔波寺壁畫》,《越過喜馬拉雅——西藏西部佛教藝術與考古譯文集》,四川大學出版社,2007年4月。66、李永憲:《卡若遺址動物遺存與生業模式分析》,《四川文物》2007年第5期。2008年:(2)67.李永憲:《略論西藏考古發現的史前栽培作物》(1.66萬字,西藏史前研究中期成果之一),《中國考古學會第十次年會論文集》,文物出版社,2008年10月。68.趙德雲、呂紅亮、代鸝娟,冷文娜、李永憲:《四川昭覺縣好谷村古墓群的調查和清理》(報告,約1.2萬字),《考古》2009年第4期,頁30-40。
㈦ 王雄元的研究成果
近年來,在《會計研究》等專業期刊上發表專業學術論文三十餘篇,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一項(《監管理論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策略研究》,批准號:05cjy007),並參與導師魏明海教授主持的財政部會計准則委員會重點課題《會計准則制定:原則導向與規則導向》的研究,參著《我國會計協調測定及政策研究》(魏明海等著,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代表成果如下:
[1]審計回扣、審計質量與審計監管[J].會計研究,2004.6.
[2]自願性信息披露:信息租金與管制[J].會計研究,2005.4.
[3]會計回歸與會計外部化[J].會計研究,2002.5.
[4]論強制性信息披露的適度問題[J].會計研究,2003.2.
[5]我國上市公司財務管理的政府導向及其改進[J].投資研究,2003.4.
[6]利益相關者責任與公司財務治理[J].會計研究,2004.3.
[7]我國會計信息失真法律責任分析[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03.1.
[8]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建設的經濟視角[J].中國注冊會計師,2002.10.
[9]試論產權基礎會計的俱樂部模式[J].財會月刊,2003.4.
[10]論會計信息供求矛盾的協調[J].四川會計,2003.3.
[11]會計研究方法及其在我國的運用[J].財會通訊,2003.1.
[12]人力資源價值思想的演變歷程[J].當代財經,2003.3.
[13]論資產的流動性[J].會計之友,2003.3.
[14]論強制性信息披露的適度理性[J].財經理論與實踐,2003.1.
[15]論成本控制目標[J].電子財會,2002.10.
[16]政府主導型財務管理及其改進[J].審計與經濟研究,2003.4.
[17]應付賬項:一種以信用為基礎的籌資方式[J].湖北財稅,2003.13.
[18]試論企業相關者目標[J].財會月刊,2003.11A.
[19]論適度會計管制[J].特區財會,2003.11.
[20]論適度強制性信息披露[J].上海會計,2003.12.
[21]基於程序的審計形式獨立性[J].審計與經濟研究,2004.1.
[22]審計判例與注冊會計師職業發展[J].財會月刊,2004.8.
[23]審計判例與審計職業責任[J].中國注冊會計師,2004.7.
[24]審計報告的不同解讀[J].對外經貿財會,2005.2.
[25]關於長城電腦信息披露策略的研究[J].財會通訊(綜合版),2005.8.
[26]經濟後果、選擇性與信息披露管理[J].會計論壇,2005.2.
[27]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與商業秘密保護[J].財會月刊,(會計版)2006.4期.
[28]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策略的理論基礎[J].審計與經濟研究,2006.2期.
[29]風險及其在財務管理中的應用[J].財會學習,2006.4期.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監管理論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策略研究」(主持,2005年下達)
㈧ 主要研究成果
由於我國煤盆地構造-熱演化的復雜性和煤儲層的特殊性,煤層氣排采過程中普遍存在煤粉產出問題,煤粉問題是制約煤層氣井產能的主控因素之一。本書以鄂爾多斯盆地東南緣煤層氣韓城區塊為研究區,在分析煤儲層地質背景的基礎上,採用典型煤層氣井現場監測、系統的煤粉和煤岩測試分析、專門物理模擬實驗和現場工程措施應用相結合的方法,從煤岩自身性質與工程擾動耦合效應入手,綜合分析了煤粉產出的影響因素及產出煤粉特徵,提出了煤粉的成因機制-產出位置綜合分類體系,探討了煤粉來源,揭示了煤粉產出機理,查明了煤粉產出規律,制定了適宜的煤粉管控措施,為實現煤層氣高效穩定排采奠定了基礎。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
(一)煤粉產出的影響因素及綜合分類
採用井下煤層觀察、測井曲線解釋及室內測試分析等方法,結合煤層氣井生產現場實踐,分析了韓城區塊主力開發煤層3號、5號和11號煤層的煤岩組分、煤體結構、煤層結構、礦物含量和組成等和煤層氣井的鑽井工程、壓裂儲層改造、排采設備及排採制度等及其對煤粉產出的影響。綜合考慮煤粉的成因機制、產出位置及其對煤層氣生產的影響等因素,提出了煤粉的綜合分類體系。
(1)煤粉的形成是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結果,從煤粉成因方面,將煤粉產出影響因素主要分為煤儲層靜態地質因素與煤層氣動態工程因素兩個方面,指出了煤儲層靜態地質因素(包括煤岩特徵、煤體結構特徵和煤層結構特徵等)是煤粉產出的基礎,煤層氣動態工程因素(包括鑽井工程、儲層改造工程和排采工程)是煤粉產出的誘因,而構造煤發育是煤粉產生的關鍵因素。
(2)從煤粉的成因機制角度,把煤粉劃分為煤層固有煤粉、機械破壞和應力條件改變產生的煤粉;從煤粉產出的位置出發,把煤粉劃分為煤儲層中的煤粉、井筒中殘留的煤粉和排采系統中的煤粉;綜合考慮煤粉成因機制、產出來源及其對生產的影響等因素,提出了煤粉的成因機制-產出位置綜合分類體系。
(二)產出煤粉特徵
採用煤粉濃度監測儀、激光粒度測試儀、光學顯微鏡、掃描電子顯微鏡和X射線衍射測試等手段,從煤粉的濃度、粒度、成分、磨圓度、形態、表面特徵和破裂方式等方面,對韓城區塊煤層氣井產出煤粉特徵進行了精細化描述。結合韓城區塊的煤岩特徵,分析了煤層氣井產出煤粉的主控因素,探討了煤粉的來源和煤粉成因,為揭示煤粉產出規律和採取合理管控措施提供基礎數據和依據。
(1)通過煤粉濃度特徵分析,發現韓城區塊煤層氣井煤粉產出與井型、完井工藝和煤體結構有關。下套管射孔壓裂完井的直井和定向井煤粉濃度一般小於裸眼完井的水平井的煤粉濃度,分析認為,水平井煤層裸眼段易遭受鑽具的研磨以及液流的沖蝕作用而產生煤粉。位於斷層附近的煤層氣井產出煤粉濃度大,分析認為,構造作用對煤層的破壞比較嚴重,易產生大量煤粉。
(2)通過煤粉粒度特徵分析,得出煤層氣井產出的煤粉顆粒的體積平均直徑基本都集中在100μm左右,具體到各個單井又有微小的差異。根據煤粉粒度分布的形態,將產出煤粉粒度分布曲線類型劃分為單峰型和雙峰型,單峰型煤粉顆粒直徑一般分布范圍在0.1~1000μm,雙峰型煤粉顆粒直徑一般分布范圍在0.1~2000μm。韓城區塊煤層氣井產出煤粉顆粒大小與煤岩特徵和力學性質、煤體結構以及液流的攜粉能力相關。
(3)通過煤粉成分特徵分析,煤粉成分以無機礦物為主,其平均含量大於50%,運用X射線衍射儀對煤粉無機礦物成分分析,結果顯示,煤粉中無機礦物以黏土礦物為主,平均含量約占無機礦物的50%。而煤岩成分以有機質為主,無機礦物含量較少,佔10%左右。與煤岩相比,煤粉中含有大量的黏土礦物。這是由於黏土礦物集合體對骨架顆粒附著力很差,在高速流體的剪切應力作用下,黏土礦物集合體容易從骨架顆粒上脫落,易形成煤粉。分析發現,產出煤粉的成分與煤岩特徵和煤層結構特徵有關。
(4)通過煤粉形態特徵分析,認為煤粉的形態特徵與煤粉的來源及煤體結構有關。從磨圓度分析,認為煤層中的固有煤粉由於搬運過程中的磨蝕而容易成為圓狀、次圓狀;稜角狀、次稜角狀煤粉主要是受力脆性破壞的結果,這些煤粉主要來源於鑽井、壓裂、排采工程造成的機械破壞與應力改變,屬於後期形成的次生煤粉。從球度分析,認為柱狀煤粉可能是由原生結構或碎裂煤受破壞而形成的煤粉;片狀煤粉可能是來自鱗片煤或片煤的片狀剝落而形成;粒狀煤粉可能是碎粒煤形成的。從破裂方式分析,認為片狀剝落的煤粉主要是鱗片煤或片煤脫落所致,而塊狀破裂的煤粉主要是原生結構煤或碎裂煤遭受沖蝕形成的。從表面特徵分析,將煤粉顆粒表面特徵分為粗糙型表面和光滑型表面兩種,認為粗糙型表面的煤粉顆粒以無機礦物質為主,而光滑型表面的煤粉顆粒以有機質為主。
(5)從產出煤粉形態出發,分析了原生結構煤、碎裂煤、碎粒煤和鱗片煤產生煤粉的破壞形式、產出煤粉特徵以及產出煤粉傾向性。其中,原生結構煤和碎裂煤以塊狀斷裂的方式形成以柱狀或粒狀為主的煤粉,顆粒較大,稜角較分明,煤粉產出的傾向性較小;碎粒煤形成以粒狀為主的煤粉,粒度較小,煤粉產出的傾向性較大;鱗片煤以片狀剝落的方式形成片狀煤粉,產生煤粉的傾向性也較大。
(6)通過煤粉濃度、粒度和成分特徵分析,結合煤層氣主力開發煤層特徵分析,指出了煤粉產出的主控因素有煤岩特徵、煤體結構和煤層結構特徵、井型、完井工藝、儲層改造、排採制度等。而煤體結構是煤粉產出的首要控制因素。
(三)煤粉產出物理模擬
從驅替流速、圍壓、煤岩組分和煤體結構等4個方面進行了煤粉產出物理模擬實驗。以不同驅替流速模擬煤層氣排采過程中產水強度,查明了驅替流速的變化對煤粉產出的影響;以不同圍壓強度模擬煤層氣排采過程中煤儲層壓力,查明了圍壓的變化對煤粉產出的影響;以不同煤岩組分特徵的煤樣模擬不同煤儲層,分析了煤儲層組分對煤粉產出的影響;以不同煤體結構的煤樣模擬不同煤儲層,分析了煤體結構類型對煤粉產出的影響。通過煤粉產出物理模擬與煤層氣井煤粉產出對比分析,揭示了不同煤儲層、不同排采條件下流壓、流速對煤粉產出的動態影響規律。
(1)通過驅替流速對煤粉產出影響的物理模擬實驗,分析了驅替流速對煤粉產出的影響。結果表明,在一定圍壓及驅替流速作用下,煤粉將會被驅替液攜帶產出。圍壓穩定不變,驅替流速越大,煤粉產出量越多,即煤粉產出量與驅替流速之間具有正相關關系。驅替流速低,產出煤粉粒度偏小,流速提高,沖蝕作用增強,產出的煤粉粒度分布范圍擴大,粒度值增大。驅替液的沖蝕作用會攜帶堵塞裂隙通道的煤粉運移排出,進而擴大有效裂隙系統的展布空間,故隨著驅替流速的逐步增大,裂隙導流系統的滲透率將會相應提高。
(2)通過圍壓與煤粉產出的物理模擬實驗,分析了圍壓對煤粉產出的影響。結果表明,驅替流速穩定不變,圍壓越大,煤粉的產出量有所降低,表明其產出量與圍壓之間具有負相關關系。圍壓越大,實驗煤樣所受的擠壓力越大,實驗煤樣的破損程度越大,將會產出粒度較大的煤粉,同時,造成煤樣內裂隙系統的有效應力增大,開放程度降低,煤粉不易隨排出液產出,導致其產出量降低。圍壓增大,將會導致煤粉堵塞裂隙通道,煤粉隨排出液運移不暢會降低有效裂隙系統的聯通空間,故滲透率會隨圍壓的提高而降低。
(3)通過不同煤岩組分與煤粉產出的物理模擬實驗,分析了不同煤岩組分對煤粉產出的影響。結果表明,圍壓不變,隨著驅替流速增大,不同煤岩組分的煤岩中煤粉產出量均有增大的趨勢,煤岩滲透率有增大趨勢,且流速越大,不同煤岩組分的煤樣滲透率變化趨勢越接近,但不同煤岩組分的煤岩中煤粉產出量差異顯著,黏土礦物含量高、鏡質組含量低的煤樣產出煤粉量大。驅替流速不變,隨著圍壓增大,不同煤岩組分的煤樣煤粉產出量均有增大的趨勢,而煤岩滲透率有下降趨勢。但不同煤岩組分的煤岩中煤粉產出量和滲透率差異顯著,黏土礦物含量較高的煤樣隨圍壓增大,煤粉產出速率增大。圍壓的增大可造成性脆易碎的鏡質組破裂,導致鏡質組含量高的煤樣形成更多的煤粉,逐漸堵塞有效導流裂縫,導致滲透率持續降低。
(4)通過不同煤體結構對煤粉產出影響的物理模擬實驗,分析了煤體結構差異對煤粉產出的影響。結果表明,碎粒煤在同一實驗條件下產出煤粉量要遠遠大於原生結構煤產出煤粉量,原生結構煤產出煤粉平均粒度比碎粒煤大,碎粒煤實驗產出煤粉對流速條件變化敏感性強。原生結構煤產出煤粉一般稜角明顯,分選性差,煤粉表面相對光滑;碎粒煤產出煤粉圓度大,煤粉表面相對粗糙。產出煤粉的組分類型與實驗前煤岩樣品一致,但不同顯微組分的含量比例出現了分異性:產出煤粉中鏡質組及黏土礦物含量明顯增大。隨煤粉產出,煤岩滲透率均呈現前期逐漸增大,後期趨於穩定的現象,但原生結構煤的滲透率遠大於碎粒煤的滲透率。
(5)間斷-重啟實驗,煤粉產出量瞬間增多,表明驅替流速的瞬間提高將擾亂煤儲層原有平衡狀態,使得煤粉大量產出;而驅替流速突然增大,會造成裂隙系統內流體壓力降低,有效應力增大,導致部分裂隙出現一定程度的閉合,若煤粉無法暢通排出,則會堵塞裂隙。
(6)在煤層氣井排采過程中,煤粉產出受多種作用力的綜合影響。類似碎屑物的搬運規律,煤粉的運移存在臨界啟動速率與臨界沉積速率。當液體流速大於煤粉的啟動運移速率時,煤粉發生移動;當流速降低至煤粉臨界沉積速率時,煤粉將停止運移而沉積。
(四)煤粉產出規律
通過對韓城區塊煤層氣井煤粉監測、室內煤粉特徵測試及煤粉物理模擬實驗,結合煤層氣排采實踐,分析了煤粉產出隨排采階段的變化情況及煤粉產出的運移情況,揭示了煤粉產出規律,劃分了煤粉產出階段,總結了不同煤粉產出階段的煤層氣井生產特徵和煤粉產出特徵。
(1)韓城區塊在各排采階段內產出煤粉粒度和濃度均具有明顯的階段變化特徵,煤粉濃度整體趨勢隨排采階段遞增而變小,呈產出煤粉濃度在排水降壓階段低、在起套壓階段和放產階段高、在穩定產氣階段低的總體趨勢。通過進行井口產出的煤粉特徵與修井採得的井底煤粉特徵對比分析,發現井口產出的煤粉形態大部分呈球狀、片狀,稜角不明顯,磨圓度好,且粒度較小;井底的煤粉大部分呈塊狀、粒狀,稜角明顯,磨圓度差,粒度大,揭示了煤粉在通道和排采系統中的運移規律。
(2)通過煤層氣井排采實踐、煤層氣井的現場監測和煤岩煤粉測試分析,從煤粉產出濃度與煤層氣井排采關系分析,提出了煤粉產出四段式劃分方案,總結了不同煤粉產出階段的煤層氣井生產特徵、煤粉主要來源和煤粉特徵。指出了排采初期和產氣量快速上升期是煤層氣井卡泵的高峰期,排采初期主要是大顆粒進入排采系統造成的卡泵,而產氣量快速上升期是煤粉產出的高峰期,主要是大量煤粉聚集造成的卡泵。
(五)煤粉產出管控措施
在綜合分析韓城區塊煤層氣井煤粉產出的影響因素、煤粉產出機理及煤粉產出規律的基礎上,從地質、工程、設備工藝及排採制度等方面提出了煤層氣生產井煤粉產出的管理和控制措施。
(1)根據導致煤層氣井煤粉產出問題的具體因素,提出了一套包括地質預防、儲層改造、設備優選、生產預警、排采控制和工藝治理等方面的煤粉管控措施體系。
(2)根據對韓城區塊原煤樣的詳細觀察,以宏觀形態與內部結構的差異,劃分了韓城區塊煤體結構類型,總結了韓城區塊不同煤體結構類型煤的測井響應特徵,確立了密度測井、自然伽馬測井、電阻率測井及井徑測井4組測井響應組合值。通過對韓城區塊3號、5號、11號煤的測井曲線的煤體結構類型識別解釋,查明了各煤層的煤體結構類型在橫向和縱向上的分布特徵,在布設煤層氣井位置及開發層段時,應避開Ⅲ類構造煤層發育段,為地質方面預防煤粉產出提供基礎。
(3)為了有效預防煤粉產出導致的煤層氣井排水不暢、抽油泵漏失、卡泵等井下故障的發生,可採用示功圖來預警煤粉產出強度,建立了示功圖預警煤粉相關井下故障的定量化指標,選取了井下故障實例,分析了故障過程中示功圖形態特徵的變化規律,隨著井底煤粉產出與聚集程度加重,示功圖形態變化明顯,具有較強的指示作用。因此,示功圖監測可起到有效的煤粉預警措施。
(4)以韓城區塊現場生產為基礎,提出了韓城區塊煤層氣井不同排采階段煤粉產出的精細化排採制度,總結了自潔泵、射流泵、電潛螺桿泵、桿式泵等排采設備及常規注水洗井、井筒酸化洗井和空心抽油桿洗泵等工藝的適用性。
㈨ 童嶺的研究成果
1、《南齊時代的文學與思想(附:南監本<南齊書>荻生徂徠批識輯考)》,中華書局,2013年9月版。
2、《注石門文字禪》(宋·釋惠洪著,日本·釋廓門貫徹注,張伯偉、郭醒、童嶺、卞東波點校),中華書局,2012年版。
3、《六朝通鑒博議》「南京稀見文獻叢刊」(宋·李燾著,胡阿祥、童嶺點校),南京出版社,2007年版。 【後加★號者,代表已收錄作者學術專著中】
1、《八代史籍校勘學發微——以荻生徂徠批校<南齊書>「衍」、「脫」、「訛」、「倒」為例》,文載台灣EMCH編《早期中國史研究》第五卷第二期,2013年12月刊。
2、《六朝舊鈔本<禮記子本疏義>研究史略——兼論「講疏」、「義疏」之別》,文載《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第十五輯,鳳凰出版社,2013年版。
3、《鳴謙室諸集未收文六種敘錄》,文載《古文獻研究集刊》第七輯,鳳凰出版社,2013年版。
4、《晉初禮制與司馬氏帝室——<大晉龍興皇帝三臨辟雍碑>勝義蠡測》,文載《學術月刊》,2013年10月號。
5、《隸古定本、不絕若線——唐鈔本「偽<古文尚書>」九條、神田二種考銓》,文載張伯偉主編《域外漢籍研究集刊》第九輯,中華書局,2013年版。
6、《「海西好」,抑或「東人姝」?——從<訄書原刻手寫底本>論拉克伯里「西來說」之推演》,文載北京大學《儒藏》編纂與研究中心編,《儒家典籍與思想研究》第五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
7、《東亞中古文化景觀:百濟》,文載彭林等主編《禮樂》創刊號,金城出版社,2013年版。
8、《唐摹王羲之<喪亂帖>及其他——六朝文學、文化與「國風暗黑時代」散策》,文載《文史知識》2013年第4期。
9、《南監本<南齊書>荻生徂徠批校識語輯考(卷一至卷二十)》,文載《域外漢籍研究集刊》第八輯,2012年版。★
10、《虎賁考——六朝禮制史與思想史之一面相》,文載《周秦漢唐文化研究》第八輯,三秦出版社,2012年版。
11、《唐鈔本<翰苑>殘卷考正》,文載《國際漢學研究通訊》第五期,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7月版。
12、《從「我是誰」到「我認為我是誰」——公元四世紀初五胡十六國史之發端》,文載中華書局《文史知識》2012年第五期。
13、《南齊詩「謝靈運體」及「傅咸、應璩體」辨析》,文載《蘭州大學學報》,2012年第3期。★
14、《<百家詩話抄>溯源小考(附:李鈺抄<隨園詩話>逐條鉤識錄)》,文載《中國文論的經典與文體: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三十三輯》,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12月版。
15、《唐代東亞文學史文體意識接受初探——以<文選>與<經國集> 「賦」類為例》,文載《國際漢學研究通訊》第三期,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6月版。(此文後由韓國延世大學崔花譯為韓語:《唐代東亞文學史에서文體意識수용에대한初探——<文選>과<經國集>의賦를例로》,刊載於《淵民學志》第十六輯,淵民學會編,2011年8月刊)
16、《隋唐時代「中層學問世界」研究序說——以京都大學影印舊鈔本<文選集注>為中心》,文載《古典文獻研究》第十四輯,鳳凰出版社,2011年版。(此文後被《文學遺產》「網路版」2012年第3期全文轉載)
17、《六朝時期「東亞文明圈」民族關系研究的另一種視角》,文載《雲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科版),2011年第4期。
18、《「鈔」、「寫」有別論——六朝書籍文化史識小錄一種》,文載台灣漢學研究中心編,《漢學研究》第29卷第1期,2011年3月刊。
19、《「漢委奴國王」、「親魏倭王」古印兩種甄微——印綬制度中所見漢魏時代之東亞關系》,文載《域外漢籍研究集刊》第七輯,中華書局,2011年版。
20、《草創期的日藏漢籍舊鈔本研究——以狩野直喜、羅振玉等五人為例》,文載澳門大學編《南國人文學刊》,2011年第1期。
21、《安史之亂與海東地域的文化認同——以渤海、新羅等史料為例》,文載Journal of Korean Culture, Vol.16(高麗大學《韓國文化期刊》第16期), 2011.2. (此文中文版載莫礪鋒編《程千帆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鳳凰出版社,2013年版)
22、《扶桑留珎:日藏六朝隋唐漢籍舊鈔本佚存初考》(附錄兩種),文載《國際漢學研究通訊》第二期,中華書局,2011年1月版。
23、《舊鈔本古類書<秘府略>殘卷中所見<東觀漢記>佚文輯考》,文載《古典文獻研究》第十三輯,鳳凰出版社,2010年版。
24、A research on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ancient Indian Serpent demons Nāga(《漢譯印度古蛇怪「那伽」(Nāga)肊考》),文載Journal of Sino-WesternCommunications,Volume 2,Issue 2(《中西文化交流學報》第2卷第2期),December,2010.
25、《六朝後期江南義疏體<易>學譾論——以日藏漢籍舊鈔本<講周易疏論家義記>殘卷為中心》,文載台灣中研院史語所編,《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八十一本第二分,2010年6月刊。
26、《鈴木虎雄手批笹川種郎<支那文學史>籀讀札記》,文載台灣《書目季刊》第43卷第4期,學生書局,2010年版。
27、《六朝時代古類書<琱玉集>殘卷考》,文載《域外漢籍研究集刊》第六輯,中華書局,2010年版。
28、《六朝風格不堪看:南社詩魁陳去病先生》(童嶺、徐家福合作),文載《南雍驪珠:中央大學名師傳略再續》,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29、《舊鈔本<文選集注>諸注考——以其中所載陸機<答賈長淵>為例》,文載《中國詩學》第十四輯,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年版。
30、《釋曹植<七哀>詩「願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句》,文載《古典文學知識》2010年第2期。
31、《隋唐時代東亞文明圈五期說芻議》,文載《周秦漢唐文化研究》第七輯,三秦出版社,2009年版。
32、《公元九世紀前漢籍東傳叢考》,文載北京日本學研究中心編,《日本學研究》第19輯,學苑出版社,2009年版。
33、《五言之制,獨秀眾品——蕭子顯之「文章」義及其論五言詩之流變》,文載《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28輯,2009年。 ★
34、《那珂通世、林泰輔與清末民初的中國學界》,文載《文史知識》2009年第5期。
35、《漢唐經學傳統與日本京都學派戲曲研究芻議》,文載《戲劇:中央戲劇學院學報》2009年第2期。(此文後被《文學遺產》「網路版」2010年第4期全文轉載)
36、《上海圖書館藏<章太炎先生文心雕龍講錄兩種>簡述》,文載《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23輯,2005年。 ★
37、《獨向深山深處行——胡小石先生學術生平述論》,文載《民國南京學術人物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38、《<文選平點>翼證一則》,文載《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04年第4期。
39、《試析錢基博錢鍾書父子文學觀之異同——以<哀江南賦>的研究為例》,文載《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22輯,2004年。
40、《今人少識吳保初》,文載《讀書》2004年第10期。
41、《讀<黃侃日記>隨札》,文載《古典文學知識》2004年第2期。(此文增訂後被收錄於張暉編《量守廬學記續編》,三聯書店,2006年版) 1、《東洋學的系譜·狩野直喜篇》(江上波夫編、狩野直禎撰、童嶺譯),文載《古典文學知識》2013年第4期。
2、《近代以來日本的十三經註疏校勘記研究》(野間文史著、童嶺譯),文載彭林主編《中國經學》第11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
3、《論語研究史》(宮崎市定著、童嶺譯),文載劉玉才主編《從鈔本到刻本——中日<論語>文獻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
4、《皇侃<論語義疏>及其日本刻本對清朝經學的影響》(藤冢鄰著、童嶺譯),出處同上。
5、《漢代邊境關所考——圍繞玉門關所在地》(冨谷至著、童嶺譯、石潭審校),文載卜憲群、楊振紅主編《簡帛研究二〇一〇》,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6、《魏晉經書解釋所顯示之方向》(加賀榮治著、童嶺譯),文載彭林主編《中國經學》第9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7、《<文選>絮語——吉備大臣入唐繪詞的關聯》(神田喜一郎著、童嶺譯),文載《古典文獻研究》第十四輯,鳳凰出版社,2011年版。
8、《東洋學的系譜·市村瓚次郎篇》(江上波夫編,中嶋敏撰,童嶺譯),文載《古典文學知識》2011年第6期。
9、《東洋學的系譜·那珂通世篇》(江上波夫編,田中正美撰,童嶺譯),文載《古典文學知識》2010年第6期。
10、《中國學研究之新方法:域外漢籍研究》(靜永健著,童嶺譯),文載《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4月27日第七版。
11、《日本書志學研究史》(長澤規矩也著、童嶺譯),文載《域外漢籍研究集刊》第五輯,中華書局,2009年版。
12、《郭象<莊子>注對六朝文學思想與文學理論的影響》(Richard John Lynn林理彰著,童嶺譯),文載《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28輯,2009年。 ★ 1、《徐復先生所記<黃季剛先生論史箚記>》,文載《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12年第2期。
2、《釋史》(橋川時雄撰、童嶺整理),文載《國際漢學研究通訊》第四期,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12月版。
3、《唐鈔本文選殘篇跋(附錄一種)》(狩野直喜著、童嶺整理),文載《古典文獻研究》第十四輯,鳳凰出版社,2011年版。
4、《中國學術之升降及今後之趨向(天人損益說)》(金松岑講演、王謇等記錄、童嶺整理),文載《新國學》第八卷,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10年12月版。
5、《五經正義撰定答問疏證》(鈴木虎雄著、童嶺疏證),文載《藝衡》第2輯,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年版。
6、《經學概論講義》(王國維著、童嶺整理),出處同上。
7、《唐前中國文學概要》(林山腴著,童嶺整理),文載《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28輯,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8、《章太炎先生<文心雕龍>講錄兩種》(章太炎講演、朱希祖等記錄、童嶺點校),文載上海圖書館歷史文獻研究所編,《歷史文獻》第九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此整理稿後由徐復先生作序,轉載於《徐復語言文字學晚稿》,江蘇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1、《最後的雙子座:書<文論十箋>、<文論講疏>後》,文載《古典文學知識》2012年第6期。
2、《漢簡研究中的「北辰一刀流」——讀冨谷至教授簡牘學新作札記》,文載《西域研究》,2011年第4期。
3、《京都訪「小書」錄——讀西嶋定生等氏著作五種提要》,文載《書品》2010年第6期。
4、《巴黎的憂郁與被遺忘的中國古典經學》,文載《書品》2010年第2期。
5、《士大夫故非天子所命——評<士與中國文化>》(童嶺、趙婷合作),文載《博覽群書》2009年第4期。
6、《介紹鈴木虎雄<駢文史序說>新版》,文載《書品》2008年第5期。
7、《厚積薄發 體大思精——略論<詩詞蒙語>》(周先林、童嶺合作),文載《淮陰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第3期。
8、《中國天生就是我的戀人——讀吉川幸次郎<我的留學記>》,文載《博覽群書》2005年第6期。(此文後被「中國國家圖書館·漢學家資源庫」吉川幸次郎條列為參考文獻) 1、《中華大典·文學理論分典》(參與編寫工作),鳳凰出版社,2008年版。
2、《文藝學擷英》(與張伯偉教授合作撰寫其中《論語》、《孟子》、《詩品》三種),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3、《朝鮮時代書目叢刊》(參與「索引」的編纂工作),中華書局,2004年版。
㈩ 科研項目的成果形式具體有哪些
1、論文和專著
2、自主研發的新產品原型
3、自主開發的新技術
4、發明專利
5、實用內新型專利
6、外觀設計容專利
7、帶有技術參數的圖紙等
8、基礎軟體
9、應用軟體
10、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