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70年代科技成果
1、東方紅一號衛星
東方紅一號衛星,是中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由以錢學森為首任院長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自行研製,於1970年4月24日21時35分發射。該衛星發射成功標志著中國成為繼蘇聯、美國、法國、日本之後世界上第五個用自製火箭發射國產衛星的國家。
衛星設計的工作壽命20天,至1970年5月14日停止發射信號,與地面失去了聯系。由於東方紅一號衛星的近地點高度較高,因此東方紅一號衛星至今仍在軌道上。
2、兩彈一星
1960年11月5日,中國仿製的第一枚導彈發射成功,1964年10月16日15時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使中國成為第五個有原子彈的國家;
1967年6月17日上午8時中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4月24日21時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使中國成為第五個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中國的「兩彈一星」是20世紀下半葉中華民族創建的輝煌偉業。
3、晶體管電子計算機研製成功
1964年,中國製成了第一台全晶體管電子計算機441—B型。
4、1965年9月17日,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研製成功
從1958年開始,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和北京大學化學系三個單位聯合,以鈕經義為首,由龔岳亭、鄒承魯、杜雨蒼、季愛雪、邢其毅、汪猷、徐傑誠等人共同組成一個協作組。
在前人對胰島素結構和肽鏈合成方法研究的基礎上,開始探索用化學方法合成胰島素。經過周密研究,他們確立了合成牛胰島素的程序。這是中國當時唯一一次能夠獲得諾貝爾獎的機會。
5、導彈核武器試驗成功
1966年10月27日,中國在本國國土進行的導彈與核彈頭結合的發射試驗。又稱導彈核武器試驗 。
10月25日,聶榮臻抵達導彈試驗基地,對試驗工作進行了全面檢查和部署。26日,核導彈安全轉運至發射陣地。27日凌晨,完成導彈與核彈頭的對接。9時,核導彈起飛,9時9分,經894千米的飛行,核彈頭在新疆羅布泊核試驗場的靶區上空569米的預定高度爆炸。
爆炸威力為1.2萬噸TNT當量。在此之前,沒有任何國家在本國國土上進行導彈核武器試驗。「兩彈結合」試驗成功,標志著中國有了能用於實戰的核導彈。此後,未再進行導彈與核彈頭結合發射試驗。
⑵ 國內代表性研究成果
1. 1∶ 20 萬區域地球化學測量方法研究
東北森林沼澤景觀區礦產資源地球化學勘查方法技術研究開始於 1974 年,中國地質科學院物化探研究所李明喜等在黑龍江省多寶山銅礦區及其外圍進行了區域和礦區地球化學勘查方法技術的初步研究。確定了 -60 目粒級水系沉積物測量在區域化探及其異常查證中的有效性,提出採用 -60 目水系沉積物測量進行 1∶ 20 萬區域化探掃面的工作方法,地質礦產部系統使用這種方法在東北森林沼澤區開展 1∶ 20 萬區域化探持續了較長時間。
1990 年地質礦產部物化探研究所張華、孔牧、劉應漢在內蒙古三河 ( 即得耳布爾)鉛鋅礦區及外圍進行了區域化探掃面方法技術研究,1991 年張華、任天祥、孔牧等進行了內蒙古滿洲里1∶ 20 萬區域化探工作方法試驗研究,提出該類地區 1∶ 20 萬水系沉積物測量掃面的采樣密度為 1 點/2 ~ 4km2或更稀,采樣粒級為 - 20 目 ( - 0. 9mm) 。這一成果對 20 世紀 90 年代我國森林沼澤區 1∶ 20 萬區域化探掃面產生過一定影響,在內蒙古東北部、黑龍江省和吉林省使用了 10 多年。
1975 ~ 1999 年間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東北部先後分階段以 - 60 目、 - 20 目作為采樣介質,完成了森林沼澤景觀區大約 90% 左右面積的 1∶ 20 萬水系沉積物測量工作。這些工作在地質找礦中發揮了一定作用,但由於對森林沼澤景觀區廣泛存在的腐殖質對水系沉積物中地球化學變差的干擾程度估計不足,使用的采樣介質均涵蓋了腐殖質的優勢粒級,使樣品中混入較多腐殖質,對測區地球化學分布產生了較大幹擾,致使許多異常追蹤評價工作幾上幾下找不到異常源,使找礦工作陷入困境。
1999~2001年楊少平、孔牧等在森林沼澤景觀區1∶20萬區域化探掃面方法技術專項研究中,對該類景觀區元素的表生地球化學作用及元素在水系沉積物、土壤和泥炭中的分布進行了較系統的研究,初步查明了有機質對化探工作的影響程度,提出了森林沼澤景觀區1∶20萬區域化探工作方法,對區域化探異常查證方法也進行了探索,肯定了水系沉積物粗粒級測量和殘坡積土壤測量在區域化探異常查證中的重要作用。2002年提交了試驗成果報告。經中國地質調查局批准,該項專題研究提出的1∶20萬區域化探方法作為森林沼澤景觀區1∶20萬區域化探掃面新方法使用,該方法的主要內容:①森林沼澤景觀條件下區域化探掃面,基本采樣密度為1個點/4km2,采樣粒度以-10目~+60目為宜;②采樣部位必須是在活動性流水線上;③采樣介質為代表匯水域基岩成分的岩屑物質;④每一采樣點強調多點採集組合樣;⑤在局部水系不發育地區,應採集土壤樣品代替,采樣密度為2~4個點/4km2,土壤樣品必須采自殘坡積層物質,並多點采樣組合,采樣粒度同水系沉積物測量;⑥水系沉積物樣品加工時必須去除粘土膠結物(即假粒級),必要時採取水篩方法處理。
2.中大比例尺地球化學測量與異常查證方法研究
1995~1997年,汪明啟、孔牧等在黑龍江省大興安嶺森林沼澤景觀區開展了異常追蹤與查證方法技術研究,提出了以4點/km2網格法土壤測量和礫石測量進行異常追蹤、土壤和礫石剖面測量進行詳查的異常查證工作程序。
2001年李慶錄、宋丙劍、宋貴斌開展了森林沼澤景觀區化探找金技術方法研究,在5個礦區採集了46件水系沉積物、56件土壤樣品,進行-20~+40目、-40~+60目、-60目~+80目、-80~+120目等4個粒級試驗,發現所採集樣品從粗粒級到細粒級金元素含量有增高的趨勢,金主要富集在-40目粒級中,含量大於3×10-9可以形成異常。金在水系沉積物中遷移距離一般為800~1400m。
2001~2002年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北京礦產地質研究院承擔了國土資源調查技術方法類研究項目「得爾布干成礦帶北段森林沼澤景觀中大比例尺化探方法研究」,對得爾布干成礦帶北段森林沼澤景觀進行調查,對森林沼澤區景觀地球化學特徵、元素存在形式、元素遷移富集規律和化探異常影響因素進行了較深入研究,研製出對消除有機質影響有一定效果的水系沉積物測量「漂洗采樣法」,提出了森林沼澤景觀中大比例尺化探工作方法:①1∶50000地球化學測量以水系沉積物測量為主、溝系沉積物測量為輔,水系、溝系欠發育時以土壤測量為主,采樣密度為4~5點/km2;②樣品加工粒級-4~+60目或-10~+60目;③水系沉積物測量使用漂洗法可以有效消除樣品中有機質干擾,增強與礦化有關的信息。該方法在4個試驗區示範性測量中取得了很好的找礦效果。
2002年馬曉陽、崔玉軍、李祥佑通過研究提出,在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北部地區開展1∶5萬化探工作,以水系沉積物測量為主,輔以土壤測量;采樣密度4~5點/km2;截取水系沉積物中-10~+60目的物質構成樣品,能夠減少有機質的干擾,使異常清晰度明顯增高,取得明顯的找礦效果。
2002~2003年,楊少平、張華等在森林沼澤區化探掃面資料評估研究中發現:在森林沼澤區的水系沉積物、泥炭、腐殖土和殘坡積土中,腐殖質主要以胡敏素的形式存在,其比例維持在1/2到2/3的水平上。對於地球化學活性很強的富里酸和胡敏酸來說,富里酸佔有比較大的比例(在2/3以上)。在殘坡積層中,腐殖質相的比例明顯偏低,但在腐殖層中則明顯偏高。其中富里酸結合/吸附的Cu、Pb、Zn占腐殖質相的50%左右,因此,富里酸的結合-吸附作用是影響東北森林沼澤區土壤中元素富集的主要因素之一。
2003~2005年北京礦產地質研究院金浚等與中國地質科學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楊少平等合作承擔了中國地質調查局技術方法類研究項目「森林沼澤景觀異常查證方法技術研究」,研究范圍擴展到額爾古納河流域、大興安嶺中北部、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地區,基本涵蓋了我國森林沼澤景觀的全部地區;選擇內蒙古自治區得耳布爾鉛鋅礦、大梁金礦、吉峰八岔溝鉛鋅礦、黑龍江省多寶山銅礦、東安金礦、小西林鉛鋅礦、吉林省天合興銅礦等7個礦區為試驗區,開展森林沼澤區自然景觀調查和二級景觀類型劃分,研究森林沼澤景觀各類介質中元素存在形式、元素遷移富集規律、地球化學異常影響因素,進行森林沼澤景觀中大比例尺化探方法和異常查證評價技術研究試驗,提出了針對不同類型二級景觀區中大比例尺的化探工作方法和異常查證評價技術;選擇上述礦區外圍及內蒙古自治區鄂倫春自治旗吉峰地區、西陵梯地區、扎蘭屯市碰頭嶺地區、綽爾13公里溝地區、黑龍江省塔河縣塔源地區等12個地區為勘查示範區,進行中大比例尺化探示範性測量、異常查證、後續地質工作及工程驗證,發現了太平川鉬銅礦、大梁金礦等具有大中型遠景的礦產地,取得了很好的找礦成果。
2004年程志中、王學求、胡忠賢等在《森林沼澤區富含有機質樣品中金的存在形式及對分析的影響》一文中提出:有機質的存在有利於金的富集,但金不是以有機質結合形式存在,有很大一部分金以SO2包體形式存在。有機質存在對金的分析造成一定困難,用常規的王水溶礦法分析使樣品的含量偏低,而在採用四酸溶礦法(硝酸、氫氟酸、高氯酸、王水)驅逐樣品中的SO2後樣品金測定值明顯增高。這一建議對森林沼澤景觀區金異常查證具有指導意義。
2006年耿衛華、楊乃峰、馬曉陽研究了黑龍江省森林沼澤區地球化學亞景觀類型劃分,根據溫度、濕度、地貌、水系、土壤、元素地球化學分布等因素,將黑龍江省森林沼澤景觀劃分為上黑龍江低山丘陵亞景觀、呼中-塔河中低山亞景觀、黑河-孫吳低山亞景觀、小興安嶺-張廣才嶺中低山亞景觀、完達山低山丘陵亞景觀、鏡泊湖-雞東新生代玄武岩覆蓋區等6種二級景觀類型,對森林沼澤區二級景觀類型的劃分有一定參考價值。
2008年楊少平、焦保權、孫忠軍等發表了森林沼澤景觀區區域化探異常追蹤方法技術部分研究成果,提出森林沼澤景觀區區域化探異常追蹤可以選擇以下方法:①水系沉積物測量加密法,采樣密度3~4點/km2,采樣粒級-10~+60目;②土壤測量B層殘坡積物測量,采樣粒級取-20目;③有倒石堆地區採用滲濕土測量,采樣密度6~7點/km2。他們認為泥炭測量難以全面客觀反映異常情況,不宜使用。
截止到2011年,在黑龍江省地質調查研究總院、黑龍江省地球物理勘察院、吉林省地質調查院、內蒙古自治區地質調查院、陝西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二綜合物探大隊(原地質礦產部第二綜合大隊)、安徽省勘查技術院(原地質礦產部第一綜合物探大隊)等省區、隊的努力下,我國森林沼澤景觀區的1∶20萬區域化探掃面(水系沉積物測量)工作已經基本上完成,發現了數以萬計的地球化學異常;對測區的地質找礦工作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區域化探異常只查證了很少一部分,大量的區域化探異常處在待查階段。
⑶ 新中國成立60年來,我國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科技成果,請按要求寫出重大科技成果的名稱。(8分)(1)標志
(1)原子彈和氫彈成功爆炸;(2)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成功發射;(3)牛胰島素的人工合成;(4)雜交水稻的培育與推廣。(每小題2分。)
⑷ 仇士華的研究成果 1965年與蔡蓮珍合作,在考古所建成了中國第一個碳十四斷代實驗室;八十年代主持建立「14C測年用中國糖碳標准」的研究工作。自1972年起,每年在《考古》雜志發表一篇碳十四年代數據報告。主要著作有:《中國考古學中14C年代數據集(1965—1981)》(文字部分執筆),1983年文物出版社出版;《中國14C年代學研究》(主編),1990年科學出版社出版。撰寫論文數十篇,主要有:《碳十四測定年代與考古研究》,《考古》1982年第3期;《碳十四年代測定用中國糖碳標準的建立》(執筆),《科學通報》1983年第3期;《人工燒制石灰始於何時?》,《考古與文物》1980年第3期;《我國古代冶鐵燃料的碳十四鑒定》(合作),《中國考古學研究》1986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碳十四斷代的加速器質譜計數法》,《考古》1987年第6期;《碳十四斷代技術的新進展與夏商周斷代工程》,《考古》1997年7期等。1988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1989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992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新技術優秀成果獎。列入英國劍橋世界名人傳記中心第22版世界名人傳記匯編 。 ⑸ 為什麼1965年中國人工合成胰島素沒有獲得諾貝爾獎 因為與Vincent Vigneaud相比,中國科學家在合成牛胰島素的方法上並沒有本質上的突破和創新,所以這也就從根本上決定了我國的工作是不可能被授予諾貝爾獎的! 反之,美國化學家Robert Bruce Merrifield由於發明了多肽的固相合成方法,這在方法學上是一個重大的突破,所以他獲得了1984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諾獎主頁上也指明其獲獎原因是「for his development of methodology for chemical synthesis on a solid matrix」。由此可見:諾獎最看重的是方法本質上的突破和創新。 主要設置的獎項:諾貝爾化學獎、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和平獎、諾貝爾經濟學獎。 ⑹ 新中國取得哪些成就 1、1965年,中國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接近牛胰島素 1963年,鄒承魯領導研究的天然胰島素A、B鏈重組生成胰島素的產率,由原來的5~10%提高到50%左右;1964年,鈕經義、龔岳亭領導的多肽合成組人工合成B鏈。並與天然A鏈重組構建胰島素獲得成功。 1965年,中科院有機所和北京大學化學系合作,由汪猷和邢其毅領導的聯合研究小組完成了胰島素A鏈的化學合成,上海生化所化學合成的胰島素B鏈進行重組取得成功,並純化得到了具有與天然胰島素完全相同的比活性和抗原性的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結晶。 且其結晶形狀和酶切圖譜也與天然物相同。人工合成胰島素的成功,宣告了中國科學工作者歷經八年的科研攻關,奪得了這項科學競賽的「世界冠軍」。 隨後,由曹天欽主持起草論文,將這一重要科學研究成果首先以簡報形式發表在1965年11月的《中國科學》雜志上,並於1966年4月全文發表。 2、1973年,農業科學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被譽為「第二次綠色革命」的秈型雜交水稻。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在農業科技上的一項舉世矚目的成就是秈型雜交水稻的育成。這項技術自1976年在全國大面積推廣以後,僅至1994年,就已使中國的稻穀累計增產達2400億公斤。此外,該技術還被出口到美國等國家和地區。 雜交水稻的研究始於1964年。當時任職於湖南省安江農校的袁隆平最先發現了水稻天然雄性不育株,便帶領助手們開展了有關研究。 他們利用野生不育株在中國首先實現了雜交水稻三系(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復系)配套的重大突破(1973年),並解決了雜交水稻「優而不早」、「早而不優」等許多技術難題。雜交水稻技術在全國的推廣應用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在水稻生產上利用雜種優勢的國家。 3、1954年,召開了第一次人民代表大會,標志著人民代表大會的建立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一共有一千二百多名代表。在這些代表中,包括了中國當時所有的民主階級和民主黨派的代表人物,包括了工農業勞動模範,武裝部隊的英雄人物,著名的文學、藝術、科學、教育工作者,工商界、宗教界的代表人物。 包括了中國各民族各階層人民的代表。這個會議有一百七十七名少數民族的代表出席。這是表示中國歷史上幾千年來空前未有的團結統一的一次大會。 出席這個代表大會會議的代表中,包括了戊戌變法時期、辛亥革命時期、五四運動時期、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抗日戰爭時期、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這許多歷史時期的政治的社會的活動家。 他們的年齡從十八歲到九十歲以上的都有。舊時代中被壓迫在社會最底層的婦女,在這個會議中有一百四十七名代表。 4、2008年北京奧運會 第29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於2008年8月8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北京開幕,2008年8月24日閉幕。主辦城市是中國首都北京,參賽國家及地區204個,參賽運動員11438人。 本屆北京奧運會共創造43項新世界紀錄及132項新奧運紀錄,共有87個國家在賽事中取得獎牌,中國以51面金牌居獎牌榜首名,是奧運歷史上首個登上金牌榜首的亞洲國家。 5、港澳回歸 1997年7月1日,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香港實行資本主義制度、「港人治港」的政策,享有獨立立法、司法、行政權及免向中央繳納關貿稅等政策,以廉潔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經濟體系及完善的法治聞名於世。 1999年12月20日中國政府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澳門回歸中國之後,經濟迅速增長,比往日更繁榮,是一國兩制的成功典範。 澳門是一個國際自由港,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也是世界四大賭城之一。其著名的輕工業、旅遊業、酒店業和娛樂場使澳門長盛不衰,成為全球最發達、富裕的地區之一。 ⑺ 池際尚的學術成就 池際尚歸國後,長期擔任繁重的社會工作,但始終站在教學科研第一線,她的研究選題,一直處於當時的學科前沿,與地質科學的整體發展步伐完全相吻合,與礦產資源緊密結合,因此,學術上能取得突出成就。 ⑻ 近代新中國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1、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的成功。 毛澤東確立積極防禦戰略1956年初至1967年1月,早在50年代中期,黨中央和毛澤東主席就作出了要研製原子彈的決策。根據當時的國際形勢,毛澤東主席確立了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毛主席決定,為了防禦,中國也要搞原子彈。 1964年10月16日,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國又成功地進行了首次氫彈試驗,打破了超級大國的核壟斷、核訛詐政策,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作出了巨大貢獻。 ⑼ 姚惠源的創新成果 姚惠源教授2001年-2005年擔任由科技部、農業部、教育部、國家糧食局、國家林業局、供銷總社、國家質檢總局等部委組成的國家「十五」農產品深加工重大科技專項項目管理辦公室總體專家組組長,積極參與農產品深加工重大專項的大宗糧油、果蔬、畜產品、林產品、質量標准及發展戰略等27個課題的可行性論證報告的編制,受科技部農社司委託,代表專項總體專家組先後六次向全國專家論證會作農產品深加工重大科技專項的論證報告、向國務院科教領導小組、科技部黨組、部長、中國工程院專項咨詢評估專家組作「農產品深加工重大科技專項」實施和進展情況的匯報,對專項的順利實施作出了重要貢獻。 ⑽ 中國最近的科技發展成就有哪些 中國最近的科技發展成就有: 1、在大型建築方面,1957年建成武漢長江大橋,這是我國長江第一橋;1968年建成南京長江大橋。 2、在核工業和核技術方面,1964年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20世紀90年代我國建成了大亞灣核電站。 3、在航天技術方面,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多次成功發射了多種性能的人造地球衛星;1999年,我國第一艘「神舟」號宇宙實驗飛船安全返回;2003年10月,我國「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成功地將楊利偉送上太空,並安全返回,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有能力把宇航員送入太空的國家。 4、在生命科學方面,1965年我國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獲得成功,21世紀又研究發現了SARS病原體。 5、在物理學研究方面,1988年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對撞成功,這是我國第一座高能加速器;在納米技術材料方面也取得巨大成功。 6、在水利樞紐工程方面,1989年葛洲壩工程全部建成;21世紀初三峽大壩水利樞紐工程也基本建成並開始並網發電。 7、在電腦研究方面,1997年每秒鍾能運算100億次的「銀河—III」型計算機研製成功,我國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掌握這項先進技術的國家之一。 8、在農業科學方面,1937年我國成為世界上首次育成秈型雜交水稻的國家,為緩解世界糧食危機做出了貢獻。 與1965年中國的一項研究成果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