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校史館成果

校史館成果

發布時間:2022-01-24 04:44:46

⑴ 何芳川的貢獻及成果

在擔任北京大學主管人文社會科學工作的副校長期間,他深入實際,對各院系的歷史和現狀進行調查研究,主持制訂了北京大學文科發展戰略;他組織領導了申報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的工作,並取得了13個研究基地成功列入全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建設計劃的卓越成果,居全國高校之首;他主張人文社會科學要「開大船」,主持實施了以中華文明史、盛唐工程為代表的北京大學「985工程」一期文科學科建設項目,參與領導了部分文科院系的調整和學科設置工作;他始終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大力提倡「清除贗品,拒絕平庸,樹立北大文科精品意識」,為進一步繁榮北大的人文社會科學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何芳川教授以歷史學家的眼光洞悉北京大學的對外漢語教學事業。1995年他擔任海外教育學院院長,以其高屋建瓴的視角、雷厲風行的作風和豁達謙和的人格魅力,為海外教育學院的工作注入了活力,使得北京大學留學生教學、管理和境外辦學工作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期。在他的倡議和推動下,北京大學成立了專門負責留學生漢語教學的對外漢語教育學院。作為第一任院長,他提出了學院的發展規劃和努力方向,為北京大學參與國家的漢語國際推廣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何芳川教授對檔案館和校史館的工作給予了無私的關懷和支持。他以超前的意識和銳意改革的精神,提出北大檔案工作要倡導「精品意識,凝聚共識,團結奮斗」,要求檔案工作者苦練內功,深入實踐,樹立「精品意識—金牌戰略—亮點工程」的思想,為全國高校檔案工作做出榜樣。他要求校史館大力加強對校史的研究,並以此為基礎不斷提高展覽的水平和質量。在他的帶領下,「北京大學檔案館館藏與利用成果展」首次成功舉辦,北京大學校史館如期開館。他為北京大學檔案事業和校史研究工作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在眾多的學術團體和評議組織中,何芳川教授對中國歷史學,特別是對世界史學科的建設和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他籌資舉辦「中國世界史研究百年回顧和展望」學術討論會,還在北大舉辦了各省市史學會會長會議,對歷史學在新世紀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在北京市歷史學會會長任內,他主持舉辦了鄭和下西洋六百年系列紀念活動,產生了十分廣泛的影響。

⑵ 校史館設計前該注意些什麼,設計要點是什麼,並且去實例參觀時該帶著怎樣的問題去

我覺得應該從如下角度來分析——
1、宏觀角度,外形設計上,應該是有個象形的,最好有個重要意義;
2、內部框架結構上,要考慮最大空間的利用。
3、在用料上,是否應該考慮環保,自然的材料
4、在內部的設計上,我們可以考慮按歷史的發展、或是其他來設計。
參觀的話,可以按以下問題:建設意義,主旨,重要特色,給力的賣點

⑶ 校史館設計主要展示內容是什麼

史館首先是學校的編年史,是以陳列學校發展歷史、展示學校辦學過程和不同時代學校面貌的場館;其次是學校傳統與校園文化的集中表現的舞台,即以一定的平台和形式,將學校的優良傳統與校園文化精粹充分展示的場所;第三是學校博物館,能把學校的文博全景陳列;第四是學校的榮譽室,是學校教育教學成果的榮譽展覽室;第五是學生德育教育基地,即通過校史館的陳列與展示,成為學生德育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基地。

設計方法,校史館的設計通常考慮到校史館的整體空間的局限性,內容展示的傳統性和現代科技性,設計團隊不僅只是通俗的死板式陳列,需要將學校的發展史通過互動體驗傳播式展現出來,陳列展示將校史陳列變成一個講故事的展示,它不是簡單的展示,它是有感情的展示,建築案例,同濟大學,同濟大學歷史,同濟大學由1907年德國海軍隨艦醫生埃里希·寶隆創辦;1996年與上海城市建設學院和上海建築材料工業學院合並;2000年4月又與上海鐵道大學合並,組建成新的同濟大學目前是一所擁有理、工、經濟、管理等學科的全國綜合性大學,校史館選址,同濟大學校史館坐落於上海市 楊浦區四平路同濟大學本部校區東北部,是校區建築沿四平路 城市界面的節點之一,其與百米高層綜合樓、設計院辦公樓、教學北樓、行政樓共同圍合近4000平方米的綠化景觀廣場,廣場下地下車庫與綜合樓地下室連為一體,以充分利用土地資源。

⑷ 校史館的主要意義是什麼

校史室建設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深入的發展意義。做好校史室建設工作,既是對學校發展艱辛歷程的記憶,也是對今後工作的1種負責。校史室展現學校發展歷史、展現學校辦學歷程和不同時期學校面貌的濃縮;是學校傳統與校園文化集中表現的舞台;是學校教育教學成果的榮譽展覽室。校史室更是學校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是學校辦學思想不斷發展的源泉,是鼓勵師生共同成長的重要土壤,是實行素質教育的重要基地。校史室的建設,有益於增進學校傳承和發揚良好的教育教學傳統,有益於學校不斷積淀校園特有文化、創新辦學特點,有益於鼓舞學校士氣、以不竭的精神動力迎接未來的挑戰。

⑸ 琿春一小校史館的作文

天津市耀華中學,這座令代代耀華人自豪的學府,剛剛度過自己的八十華誕。她伴隨著中華民族的復興而崛起,伴隨著偉大祖國的發展而騰飛,如今,已成為知名的教育品牌。八十年風雨兼程,薪火傳承,厚重的歷史積淀凝結出深邃的文化特質;八十年勵精圖治,開拓創新,耀華中學豎起一座堅實發展的里程碑。


耀華的發展如同流淌著的江河,由1927年時的涓涓細流匯成2007年的浩瀚波濤,承載著耀華學校文化的「扁舟」,在學校發展的長河中引領航程。

以愛國為魂自然生成的學校文化,包天地之大氣、抒民族之豪氣、顯人傑之靈氣,在耀華校園生生不息,福蔭萬千學子,潤澤書香門庭。耀華文化所蘊含的價值觀念、行為准則、氣質特點和精神風貌,已凝固為意識形態,書寫成校訓「勤樸忠誠」。今天的耀華中學仍不歇息地前進,一步一步,與時代攜手;一級一級,與國際並行。

歷史傳承

形成耀華精神文化

學校文化作為一個整體由三個層面構成,即表層的環境文化(物質文化)、中層的制度文化和深層的精神文化,其中,精神文化是學校整體文化的核心和靈魂。一所學校的精神是不能自發產生的,它的孕育和生成首先取決於校長的引領和栽培,同時依賴全體師生員工(校園人)在長期踐行中得到培育,逐步凝聚為校園人共同追求的價值判斷和價值取向,並體現和滲透在學校環境文化和制度文化當中,成為一種相對穩定的價值觀體系。耀華文化的歷史積淀,正是經歷了這樣一個完整的過程。

1、愛國教育家趙天麟校長,將「教育救國」之種播撒耀華,將「教育興國」之根深植於耀華。

趙天麟校長作為耀華中學第三任校長,繼承前兩任校長的辦學思路,將「光耀中華」的深刻內涵躍然匾上,同時譜校歌、樹校旗、定校色、撰寫校志銘(《天津耀華學校記》和《本校禮堂落成記》),從此,校訓「尚勤,尚朴,惟忠,惟誠」的價值追求便成為耀華中學數十載辦學的靈魂,成為培育千萬耀華學子成才的法寶。他將多年實踐、積累、總結的教育思想融入耀華。他將中國的傳統文化與西方現代教育思想融合;專制管理與民主開放融合;人文思想與科學精神融合。他圍繞著校風、教風、學風的建設,制定了一整套「嚴格管理,嚴謹教學,嚴肅學紀」的治校方針,他主張「教學相承,淵源接續」,推行「校長負責,專家治校」的管理體制。他以國際一流學校為參照,購置了先進的教學儀器、設備、設施,特別是他傾全力招賢納士,將清華、北大畢業生作為學校師資的主要來源,為高質量辦學奠定了人力資源基礎。

2、各任校長接力領跑,傳承著耀華的歷史文化傳統

歷任校長憑借他們的民族氣節、道德修養、高尚情操、學術造詣、人格魅力、創新精神成為耀華「奔跑」歷史上當之無愧的領跑者。耀華中學在80年中有16位校長任職:首任校長王光龍系當年北洋大學校監;繼任校長嚴松章曾官費留學美國哈佛大學,獲得建築工程學博士;第三任校長趙天麟早年留學美國哈佛大學,獲得法學博士,回國後曾任北洋大學(今天津大學)校長,1934年出任耀華學校校長,定校訓、譜校歌、選校色、制校旗、校徽,堪稱耀華學校的奠基人;第四任校長金伯平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第五任校長陳晉卿畢業於京師法政學堂。他們都是教育界名家。還有新中國成立後先後任職的著名校長韓烽、金秉真、閻治身,及現任校長曲麗敏等。一代又一代的耀華校長,傳承耀華的光輝歷史,弘揚耀華的燦爛文化,帶領耀華一路走來,始終走在時代的前列。

時代內涵

豐富耀華精神文化

耀華歷史傳承下來的財富,包含了十幾代人的心血,凝聚了十幾代人的智慧,是一筆極其寶貴的財富。珍惜一切有利於學校發展的歷史資源,將其挖掘整理出來,無疑就是今天和未來耀華的發展基石。

1、以校園文化建設為基礎,傳承發揚耀華精神文化。

為了使代代人傳承的耀華精神文化在這一代耀華學子身上得以彰顯和發揚,耀華將鑲嵌在學校禮堂前庭牆壁上、由耀華的奠基人趙天麟烈士撰寫的兩塊碑文:《天津耀華學校記》、《本校禮堂落成記》,標點、注釋,譯成現代文,取名《校志銘》,發給學生作為入學的開篇之課,使之成為所有耀華人了解耀華、解讀耀華、融入耀華的必讀經典。

耀華為「勤、朴、忠、誠」的校訓作了具有時代特徵的詮釋。勤:勤勞、勤奮、勤儉三個方面既體現在行為作風上,也體現在學習態度上,勤是成事之基。朴:朴實、樸素、純朴三個方面是人的內在素質特徵,朴是立人之本。忠:忠誠、忠實、忠孝三個方面是具有責任感的保證,忠是為民之道。誠:誠信、誠實、誠懇三個方面是人道德行為的基本標准,誠是成功之源。學校把校訓鐫刻在校園的重要位置上,讓學生每天在校訓的熏陶下成長,使校訓內容從強化到內化。

2000年,耀華園內,與趙天麟校長的銅像相輝映,又設立了《耀華科技名人園》和《耀華藝苑名人廊》;2004年在學校寬闊的甬道上,矗立起從耀華中學畢業的十四位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及兩位英模的雕像,潤物無聲影響耀華學子奮發圖強;2005年,在尊重歷史的客觀性、真實性基礎上,學校廣泛收集散落於各地的歷史資料,建成了資料較翔實、陳列物較豐富、內容較全面的校史館。耀華精神文化給予耀華學子深入人心的影響力和穿透力。

2、以教師的職業認同為主體,傳承營造耀華精神文化。

耀華精神文化的傳承不僅體現在一代代耀華學子的身上,更體現在一代代耀華教師的身上。在一任任名校長的引領和感召下,耀華名師薈萃,俊彥雲集。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有數十位曾執教於清華等名牌大學的名教師在耀華任教,如著名物理學家錢偉長、音樂教育家張肖虎、數學名師趙伯炎及田崇厚、何作艇、劉迪生、駱公權、王守惠、何學師等,還有享譽津門的體育名師姚恩漢、英籍名師穆瑪麗。解放後,又有各科名師齊聚耀華,如生物教師孫哲森,外語教師嚴懿珍、馬奔,美術教師李文珍,體育教師陳贊棣、劉素華,化學教師婁鍾英、譚培容、曹金蓀,物理教師閻治身、袁克群、趙仲愷、史淵明,數學教師沈希詠、李希侯、王瑜庭、陳明耀、陸欽樾,語文教師陶繼安、王宗仁、陳桂芬等,數不勝數。名校出名師,名師鑄名校,正是這一代代名師造就了耀華持久的輝煌。

耀華領導清醒地認識到:「今天的學校,要成為人民滿意的學校;今天的教師,應是德藝雙馨的教師。這是培養高質量接班人的需要,也是我們國家強盛的需要。」正是基於這種崇高的歷史責任感,近年來,耀華在教師隊伍建設上不斷推出新舉措,教師隊伍的德、能、勤、績整體水平持續攀升,彰顯出耀華特有的教師文化特色。耀華教師視精神成長以為師之魂;視職業道德以為師之本;視育人能力以為師之道;視教學技藝以為師之基;視科研能力以為師之源。學校以引領教師認識耀華為切入點,通過一系列活動反觀學校的發展,透視學校的行進軌跡,帶給教師以發自內心的感動。在分享榮譽中,使教師明白耀華精神文化的內涵。強化自豪感、榮譽感,強化被敬重、被崇拜的心理感受,多數教師逐漸從表層的感覺深入為內在的知覺,認識到今天我們享受著榮譽的同時,也在用自己的努力締造著更輝煌的榮譽。教育先行者們大力提倡、親身踐行、辛勤培植的民族精神成為存在於耀華園時空中、滲透進耀華人靈魂里的文化的力量,潛移默化、滴水穿石,形成了一種不甘平庸的氛圍。耀華教師們以敬業樂群的精神不斷實現新的超越。

3、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核心,傳承發展耀華精神文化。

昨天的耀華人才輩出,群星璀璨。今天,耀華遵循「為成功的人生奠基」的辦學理念,正在培育著新時代的耀華學子。曲麗敏校長說:「成功的人生應該是個人發展與社會發展相協調的人生,其生命質量得到社會公眾的認可,而且個人必將獲得身心愉悅和幸福的感受。」耀華的責任就是要在這一總理念下,源源不斷地為社會輸送高質量、有潛質、發展全面、具有「成功人生」追求的後備人才。讓我們走進耀華的學生世界,去感受他們的熱情,去鑒賞他們的風采,去體味耀華學生的文化特質。

所有耀華人都不會忘記,在耀華幾十年的發展史上,校內學生社團是耀華生命力集中體現。無論是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還是建國初抗美援朝戰爭時期,耀華的學生社團活動都起到了推動和鼓舞正義、戰勝邪惡的作用。今天的耀華學生把學校社團活動同學生的社會實踐緊密聯系,走出了一條學校社團活動的創新之路。進入新世紀以來,除耀華園傳統的文藝、體育社團一如既往保持輝煌外,各種學生社團如雨後春筍般涌現,社團活動異彩紛呈。

(1)心理健康使者團

耀華中學心理健康使者團由著名青少年心理輔導專家、耀華心理健康教師張麗珊主持,於1999年吸收了8位耀華學生為同齡求助者提供幫助。這8位同學便是使者團的第一批使者,而且在「助人」的同時,「自助」成長,到高中畢業時,4位考入北京大學,1位考入清華大學,1位升入復旦大學,2位升入南開大學。1999年建團以後,始終堅持「自助,我心成長;助人,播撒陽光」的社團宗旨。經過8年的成功運作,數以百計的耀華學子的共同努力,使者團取得了驚人的成果。耀華中學心理健康使者團有「章程」,有組織機構,除一位輔導老師外,全部工作由學生自主設計、自主管理、自主開展活動。2002年創辦了團刊《閃耀年華》,迄今已出版18期,計2萬余冊。刊物創辦人、第四任使者團團長馬靜遠在高三時被評為「全國首屆十佳中學生」,並在大學期間取得優異成績。

(2)愛心志願者社團

耀華中學愛心志願者社團成立於新世紀初。7年來數千名愛心志願者用自己的行動培育著愛心、奉獻著愛心、連接著愛心、享受著愛心,在把愛灑向別人的同時,也感受愛心的陽光沐浴著自己的心靈。愛心志願者社團是一面引領中學生培育愛心、踐行愛心的旗幟,是一個展示中學生樂於助人、融入社會、積極實踐的平台。「感恩」從這個社團惠及到全校,教師們紛紛參與其中,中層以上幹部每個月從自己工資中拿出100元資助一名生活困難的同學,許多老師對所教學生中的困難生默默無聞地資助,只有當學生畢業時,通過家長的感謝信,才能傳遞給學校。

(3)科技俱樂部和青少年環境科學愛好者協會

校園科技俱樂部和青少年環境科學愛好者協會等幾十個科技小組,開展了熱火朝天的學生業余科技活動和課題研究,獲得了天津市,乃至全國、全世界的各級獎項。其中,薛榮、蘇芳兩位同學觀測到的英仙座流星雨的數據是我國業余天文工作者首次被世界天文組織採用的觀測記錄;環保小組《厄爾尼諾現象及其對天津水資源的影響》的論文在全國第10屆青少年發明創造競賽和科學討論會上獲得一等獎;胡曉峰、薛騰、吳念眾在全國第十八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奪得一金一銀的成績;王威撰寫的《典型民居的保存價值與保護性開發》一文在天津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獲一等獎。

(4)原創音樂社

該社團創立於2006年5月,以創新為特色,以原創音樂為形式,以樂曲創作和音樂知識學習為主要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2006年12月成功地舉辦了一場由春、夏、秋、冬四個樂章組成的原創音樂會。整場音樂會有如一出由若干個故事串成的音樂劇,委婉動人。

類似的社團活動不勝枚舉。學生在社團中得到鍛煉。至於耀華學生在體育、文藝上的優勢則是長盛不衰。

學校文化是根,扎進學校的每一寸土地,貫穿歷史,聯結社會;學校文化是魂,融進校園的每一個晨昏,給學子力量,給教師勇氣;學校文化是光,照在每一個人的臉上,照出微笑,照出希望;學校文化是種,深深植在每個人的心中,今天播撒,明天開花。如何營造學校文化,如何發揮學校文化的影響力,這是一個需要長期探究的大課題。回首往昔,我們驕傲;展望未來,我們嚮往;恩承蔭庇,我們感激;承前啟後,我們深感任重道遠。成就是昨天的句號,開拓是永恆的主題。在新的歲月里,在新的長征中,耀華將緊緊把握時代的主旋律,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向著「積淀文化底蘊,注重精細管理,創辦特色學校,培育一流人才,打造教育品牌」的宏偉目標大踏步邁進。

作為高一新生……苦啊 可以摘抄一部分 採納吧 o(∩_∩)o

⑹ 琿春一小參加校史館觀後感40

今天下午,黨支部組織我們參觀了我校的校史館。校史館讓我們對杭電滄桑的足跡、五十年的歷史、白發的教授充滿了無限的遐想。在那記錄歲月雕痕的迴廊里遊走,看著歷史不斷的上演和謝幕,昨天就在眼前翻開每一張泛黃的書頁。
校史館將杭電在風雨里成長的歷程一一呈現,每一個成就,每一次獲得,都包含著歷史的意義。走近那一張張老照片,彷彿又走進了杭電那段輝煌絢爛、令人回腸盪氣的歷史。一幕幕歷史的見證很是振奮人心,看到這些,我們的心中是感嘆,更是自豪。
據悉校史館是母校五十歲生日的禮物,它佔地近千平方米,由「發展歷程」、「領導關懷」、「師資隊伍」、「學科科研」、「人才培養」等十個板塊組成。進入校史館,幾副大圖片格外醒目,杭電的三個校區都出現在圖片上,下沙、東岳和文一,隱隱中散發著杭電獨特的氣息,現代與古典結合、科技與人文並進。誰能想到這被現代都市所掩埋的擁擠校園,這已沒有昨日模樣的紅果園,竟曾上演過那麼多的故事。
一張張的照片按時間的順序排列著。那些泛黃的照片彷彿在告訴我們:這里,人才輩出;這里,教學成果豐碩;這里,走出過名仕大家…… 當照片的顏色愈發鮮活起來,一個朝氣蓬勃,欣欣向榮的杭電邁著與時俱進的步伐,向我們走來。老校新姿,催人奮進。不論是德育工作,還是教學工作,都是碩果累累。在先輩殷切的注視下,杭電前進的步伐日加堅定沉穩。50年,對人的一生是漫長的,而對一個學校,則是彈指一揮間。杭電,擺脫了蹣跚學步的稚嫩,走過了少不更事的澀澀青春,成熟穩重中,不失銳氣,意氣風發中,添幾多睿智。
50年來所有的科研成果,榮譽獎項,名師教授,對外交流成果以及一切的一切,都被容在這千平方米的空間里,感謝他們,正是他們構成了杭電的精神基座,讓半個世紀的我們底氣與汗顏同在。通過參觀,我了解到到杭電的創建人以創設一所現代大學為標桿,銳意進取、大膽創新的觀念無疑是充滿朝氣與活力的。歲月如歌,征程漫漫。
歷史被濃縮為驚鴻一瞥,在母校未來漫長的歲月里,相信每個瞬間都會更加精彩。「團結、勤奮、求實、創新」的校訓印在了每個人的心中。歷史我們要緬懷,未來我們要創造。作為杭電的莘莘學子,我們要不懈努力,創造更加輝煌的明天。

⑺ 沈陽市東北中山中學校史館觀後感800字怎麼寫

記得大二時,學校校史館對外開放,我跟幾個同學就去參觀過,當時沒有專業的解說員講解,所以也就走馬觀花式的看過一次。這次院里組織我們參觀校史館,讓我認認真真的跟著講解員的腳步,重溫學校的點點滴滴歷史,讓我深刻地了解了我們學校旳校史,讓我有了許多感慨和想法。
一張張照片按時間的順序排列著,那泛黃的照片彷彿告訴我們這里人才輩出;這里教學成果豐碩;這里走出過名仕大家……當照片越發鮮活起來,一個個朝氣蓬勃,欣欣向榮的建築科技大學邁著與時俱進的步伐,向我們走來。不論是德育工作,還是教學工作,都是碩果累累。在先輩殷切的注視下,建大前進的步伐日加堅定沉穩。百年,對人說是漫長一生,而對一個學校,則是彈指一揮間。建大,通過四次改名,匯聚四大老校的精神,擺脫蹣跚學步的稚嫩,走過了少不更事的澀澀青春,成熟穩重中,不失銳氣,意氣風發中,添了幾分睿智。
百年來所有的科研成果,榮譽獎項,名師教授,對外交流成果以及一切的一切,都被融在這三層空間里,感謝他們,正是他們構成了簡答的精神基座,讓這一個世紀的我們底氣與汗顏同在。通過參觀,我們了解到建大的創建人以創造一所現代大學為標桿,銳意進取,大膽創新的觀念無疑是充滿朝氣與活力的。歲月如歌,征程漫漫…… 通過了解歷史,我對學校增添了更多的熱愛和崇敬。我了解到了我校已建校近70周年,歷史悠久。並且我校的前身還是四大名校,這令我感到無比自豪。另外,在我得知作為一所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學校,建校以來,一直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關心時,我真是由衷的感到自豪,就讓我們從現在開始為我們的學校作出貢獻吧,可以從多方面做起,讓我們把學校的優良傳統傳承下去,為以後的校友指點迷津,讓我們為校爭光,給以後的校友樹起榜樣,讓他們繼續把這種精神繼承,讓我們從日常點滴小事做起!
歷史被濃縮為驚鴻一瞥,在母校未來漫長的歲月里,相信每一個瞬間都會更加精彩。自強,篤實,求源,創新的校訓印在每個人的心中。歷史我們要緬懷,未來我們要創造。作為建大的莘莘學子,我們要不懈努力,創造更加輝煌的明天。
參加校史館是一件意義非凡的活動,更是為我們開辟了一次精神之旅!它讓我們每一位同學興高采烈而去,滿懷豪情而歸。
「 今天,我們為建大驕傲,明天,讓建大以我們而驕傲!「我們要在西安建築科技大學這片土地上播撒希望,放飛夢想!……

⑻ 校史館的主要意義

校史館從性質上看,屬於收藏、研究、陳列和開展教育活動的場所。具有博物館的部分屬性,也有研究院的部分屬性,從本質上看,應是博物館的一種。它在收藏、研究、陳列、展覽的同時,更大的作用是校園文化的建設,是學校研究和產生思想、汲取和形成精神、積淀和創造文化的搖籃,是激勵師生共同成長的重要土壤,是對師生開展德育教育、人文教育的重要場所。
校史館的意義:是學校發展歷史的陳列室。她是學校辦學思想不斷發展的源泉,是學校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基地。校史館的建設,有利於促進學校傳承和發揚優良的教育教學傳統,有利於學校不斷積淀校園文化、創新校園文化和形成辦學特色
1、校史寫作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要建校史館,最難的還是校史的編寫。在編寫校史的過程中,要組建校史內容創作組,設計好寫作的主線,規劃寫作的框架,突出重點和亮點,每所學校在發展過程中要注意把學校有特色的地方加以宣傳。主線確定後,在寫作的過程中,要注意不要面面俱到,不分重點什麼都包括進去。對於合並的院校,原來學校的歷史和現在學校的發展這兩塊寫作比例如何分配要充分論證。
在寫作的過程中,要建立一個審稿的機制,請學校退休的老領導來做顧問團,同時徵求有關職能部門的意見,最後請學校現任的一二把手終審,這樣幾上幾下,保證展出校史的滿意度。
在創作校史文案內容階段可以征詢專業展示策劃團隊,參與項目前期策劃,正確運用先進科技形式和項目預算。目前國內有知名的展示策劃團隊如上海易道展示工程公司。
2、校史館選址、展版設計中的注意事項
校史館的建設是學校的文化工程之一,學校在選擇校史館地址時,要有前瞻性的考慮。要顯得大氣、莊重,便於參觀,要彰顯學校的文化氛圍,不要臨時安排一個地方建設校史館,過幾年又換位置,這樣裝修的開銷非常大,同時也浪費人的精力;同時在安排校史館房間的時候,要有預留的空間,為以後續寫校史留下空間。
3、充分運用現代化的手段,展示校史館的內容
現代技術的運用,給校史館帶來視覺上的沖擊力,他的圖像、聲音等的加入,使得展出更加生動、有趣,不枯燥。在校史館的展出中,有條件的學校,充分運用多媒體的手段,穿插於展覽中,以此達到提高辦館質量的目的。
我們在寫校史內容時,要全部做成電子版,對於徵集到的照片、文字等史料性的資料全部掃描數字化,為以後校史館後期的製作打下基礎。
部門歷史故事可以通過場景化去表現,如學校歷史上的發生的大事件等。也可以運用虛擬校園演變系統,讓參與者體驗校園的歷史變遷演繹。上海九楊科技公司的虛擬校園演繹系統在策劃和系統的創新性上比較突出,可以借鑒。
4、校史館建設要納入到學校的整體建設中,加強管理,完善相應的規章制度
校史館的工作不是一時一事的,學校在校史館建成後,就要考慮校史館建成後的管理,要建章立制,規范校史館的管理,不要認為校史館工程完成後,就放鬆管理,應該把它看成一個工作的開始,要規劃好,不要虎頭蛇尾。
校史館是學校精神的再現,要維護就需要學校從人、財、物等方面給予支持,在機構、人員、經費上要落實,為下一步校史館的完善打下基礎。
5、做好校史館史料的徵集工作
要使校史館能吸引人,除了要做好相關的工作外,史料及實物檔案的徵集尤為重要,它能補充文字本身的不足,鮮活再現當年的事情。很多時候一個實物,就牽涉一些校友的故事,這些故事很能打動觀眾的心,藉助於這些生動的史料及實物,宣傳了學校,很有說服力。
6、編研校史,走一條集校史研究、教育、宣傳之路
不要停留在校史館完成以後就了事的觀點,檔案館要走出一條學習型的路子來。高校的檔案工作者,不僅要做好平時的整理、利用等工作,更重要的是利用館藏檔案豐富的內容搞一些編研,走一條研究校史的學習型的路子,拓寬工作的途徑,使得檔案工作的路子走得更廣闊些。
7、重視校史展的講解工作
在校史館建設完成後,要准備幾套解說方案,針對上級領導、專家來校檢查的側重點,有針對性的解說,這樣效果更理想。同時檔案館要培養負責解說和接待的人員,這是一個長期的工作,要逐步加以完善。
8、關注臨時辦展問題
在校史館的建設中,有條件的學校要預留空置的位置,為臨時辦展用。要使校史館辦得豐富多彩,有人氣,最好不定期地舉辦臨時專題展覽,這是對校史館工作的補充。

⑼ 觀通州區潞河中學校史館有感

和我聊聊
我可以幫幫你
但不能把作文告訴你

⑽ 我們學校要建校史館,要准備哪些內容

這個就可以參照的東西比較多吧,你可以收集一些名校的資料參考一下,目前我能想到的方面就挺多的:
一、學校的成立、發展相關歷史
二、建校以來學校知名校友、知名教師
三、那些個人、單位、政府機構、慈善機構對學校有過幫助
等等能收集的內容很多!

閱讀全文

與校史館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科學院無形資產管理辦法 瀏覽:67
注冊資本金認繳期限 瀏覽:828
申請商標到哪個部門 瀏覽:762
購買無形資產的相關稅費可以抵扣嗎 瀏覽:982
商標注冊被騙怎麼辦 瀏覽:160
朗太書體版權 瀏覽:268
大學無形資產管理制度 瀏覽:680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