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我的美術教育成果一覽

我的美術教育成果一覽

發布時間:2022-01-24 02:41:27

㈠ 小學美術教學近年來取得哪些成果

你提出的問題過於復寬制泛。針對小學美術教學所取得的成果,在地域間、各校間是有差距的,而且差距很大。總體看,以下四方面成就是普遍性的,有目共睹的:
1、在美術教學中,重視教育理論的應用。原先美術教師特別看重自身的美術技能和創作,總認為只要畫得好就能教得好,不重視理論修養,尤其不關心教學理論的學習。現在則越來越重視看書和學習理論,知道現代教學沒有美術和教學理論的支撐什麼都上不去。
2、在美術教學中,對美術教育性質的認識發生了變化。原先認為美術課僅僅是學習美術技能。現在了解到美術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美術素養和完善人格,是為了讓學生能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而學技能,知道能通過多種教學方法去解決技能學習中的問題。
3、在美術教學中,教學模式發生了變化。原先課堂教學普遍採用老師「一言堂」的講課和臨摹課本或教師范畫的技能學習。而課改之後則強調「以學生發展為本」,採用啟發式教學、合作學習和建構主義教學等先進的教學模式。
4、在美術教學中,教學技術和方法發生變化。原先美術教學只有一張范畫、一支粉筆,而現在普遍運用多媒體、多材料、多工具,以及體驗、互動、參與、研究等多種新型的教學方法。

㈡ 美術教育校本課程的成功案例有那些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我校的校本課程研究和開發,在大家3年的悉心培育下也接出了豐碩的果實!2003年我校的學生參加宜賓市少兒藝術節,美術類獲得了2個一等獎,4個二等獎,5個三等獎,10多個優秀獎;舞蹈類獲得了2個二等獎,聲樂類獲得了1個一等獎的優異成績;同年我校的節目《姥姥門前看大戲》,參加縣兩代會和春節晚會演出均獲得了很好的評價,同時我也獲得了「優秀編導」的榮譽;由於我在教學工作的突出表現和對校本課程開發所的成績,同年我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2004年我們帶領學生參加宜賓是第一屆少兒藝術考級活動,我校40多名學生參加,取得全部考核通過的優異成績;同年我校又組織了一台「春天的微笑」專場文娛演出和美術書畫作品展,我們的興趣小組的同學又一次充當了生力軍,在活動中表現突出,受到了領導們的一致好評;這一年又一因為我為學校在文藝工作方面做出的貢獻我再一次獲得 「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教師」榮譽稱號。2005年由我們的舞蹈興趣小組同學參加的快板節目《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代表學校參加縣上的文娛演出又獲得了很好的評價!介於我在藝術教學造詣方面的不斷提高,2004年我又代表縣上參加了宜賓市美術賽課活動也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我所設計的教案也獲得市一等獎的好成績;同時由於我在對校本課程的不斷研究和總結中我自身在藝術方面的素質也得到了不斷的提高,多次代表縣上到北京、成都、重慶、宜賓等地演出,獲得了很多鍛煉自己和開闊眼界的機會。

3年來,我始終堅持不渝、一如既往的開展和研究著我們的校本課程,我感到「任重而道遠」,在過去的時間里不能說已經有了多大的成功,但是小小的成績卻鼓舞了我繼續將這條路走下去的信心和決心,讓我看到了在校本課程的研究和開發道路上的盞盞明燈,我有信心把我們將來的工作做的更好更出色,同時我也要感謝新課程改革給我們教育前線的工作者帶來的和煦春風,它吹暖了我的心房,讓我在我的教學崗位上尋找到了做教師的光榮和無限樂趣!

㈢ 15級美術教育學生學習情況調查

一、研究的背景:
行為形成習慣,習慣決定品質,品質決定命運。從小養成良好習慣,是孩子在學習、成長、發展的關鍵。目前, 由於我國的特殊國情,現在的學因此生,大多是獨生子女,父母過分保護、嬌寵溺愛,事事代勞的現象十分普遍,他們從小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以「我」為中心,習慣於把責任都推給父母,推給他人,久而久之,勢必淡化他們對自己、對學習、對家庭、對社會誠實守信的意識。這一切影響了孩子更好地掌握各類知識,成為健康發展的孩子。
反思我們半年來所做的工作,這一學期,我們將在美術學習過程中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作為學生學習生活的中心做進一步研究,尤其是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傾聽能力、回答問題能力、主動參與能力、群體與個體的合作能力等方面。使學生的生活與學習能真正緊密的結合,體驗學習過程,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提高學習美術的興趣,從而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為他們今後的學習道路做好鋪墊和服務。
二、研究的目的:
1、通過實踐和研究,使存在不良行為習慣的學生外部行為習慣得到規范,良好
的行為習慣得到養成,成為健康發展的小學生。
2、通過實踐和研究,促使學生內部心理特徵發生變化,不良心理特徵有所改善,
減輕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心理障礙,使學生身心得到健康發展。
3、通過實踐和研究,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
全面發展。
三、研究的內容:
1、對美術教學中的不良習慣的調查及研究形成的原因並尋找對策。
2、小學美術教學中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現狀的調查研究。
3、構建小學美術教學中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有效性的策略,針對美術學習中的
一些典型現象、課堂教學中的一些學習習慣的現實問題,通過有目的地展開美育、
德育活動,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4、從教育理論的高度來理解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的價值及意義;從教育改革的
方向上,闡述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的有效性;從教育實踐中,證明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的有效方法。
四、研究的價值:
小學美術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把小學生培養成為專業畫家,而是通過美術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最終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終身受益。本課題運用文化育人的手段,寓教於「畫」,寓教於樂,「習慣養得好,終身受其益。美術教學中滲透養成教育,不失為培養孩子遠大理想、崇高道德品質及良好行為習慣的途徑之一,從而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希望通過研究與實踐,以使小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養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和學習方面的良好行為習慣,從而為健康人格的培育奠定基礎。
五、研究的方法
1、文獻研究法。
通過搜集、鑒別、整理文獻,並通過對文獻的研究,了解跟課題研究相關的理論與資料,形成對事實科學認識的方法。為課題創新性研究奠定理論基礎。
2、教育調查法。
通過問卷、個別調查等形式,把握形式在美術教學中的不良行為習慣,作為研究分析的依據。通過問卷、個別調查,對學生的學習、心理、習慣等有了了解,為課題研究的開展提供了依據,明確研究的方向。
3、行動研究法。
採用邊實踐邊研究的方法,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尋找有關問題的解決方法。結合課堂內外,通過多種形式開展「行為習慣養成」活動,讓良好行為習慣教育融知識性、趣味性、娛樂性、教育性於一體,努力為學生營造促進學生積極參與的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良好氛圍,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活動的自覺性。
4、案例研究法。
通過教學過程中的實際案例的分析,及時地進行分析、總結,找到有關問題的根源,及時解決問題。尤其通過對個別案例的分析研究,有助於以點帶面地了解學生的情況,發現問題,能針對問題及時找到解決的方法。
六、研究的措施
1、調查走訪學生的習慣養成,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行為習慣。
2、指導學生通過讀、寫、看、唱、畫等形式開展「行為習慣養成」活動,讓良好行為習慣教育融知識性、趣味
性、娛樂性、教育性於一體,讓學生在繪畫、製作等創作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學會
學習,終身受益。
3、家校結合,針對學生在養成行為方面存在的問題與家長協調好,共同關心孩子,共同創造良好的環境以培養學
生的良好行為習慣。
4、優化校園環境,和諧、良好的校園環境對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以課題研究為契機,充分
挖掘豐富的教育資源,營造促進學生積極參與的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良好氛圍,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活動的自覺
性。
七、研究的成果
1、自身方面:
在一年的課題研究中,我嚴格按照課題的實施計劃方案實施本課題的研究。一年來,通過不斷的閱讀學習、實踐反思,學生的繪畫興趣有了很大的提高,良好的行為習慣基本養成。在半年的研究實施過程中,我經常通過書籍和網路閱讀有關學生習慣培養方面的文章,並更新博客,撰寫博客日誌,不斷積累研究經驗和研究成果。
同時我將課題研究的心得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去,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讓理論指導實踐,再讓實踐推動理論的提升,促進自己快速成長起來。
2、學生方面:
在課堂教學中,圍繞美術學科的特點,重視引導學生以感受、觀察、體驗、表現以及收集材料等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教師還以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如錄像、范畫、參觀、游戲、音樂等方式引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等綜合學習能力; 同時鼓勵學生利用多種繪畫和手工形式進行創作表現,並展示他們的美術作品,進行交流評價。
通過研究與實施,學生學習美術的自覺性得到提高,忘帶材料和工具的現象有了很大好轉,課堂上積極發言,作業中認真創作,學生在聯想創造及動手能力、欣賞能力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提高。
在整個研究過程中,我鼓勵學生進行大膽聯想、自由作畫,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和想法。在欣賞教學中,藉助豐富的人類文化精品滋養學生的心靈生活,讓每一個學生視野開闊,個性心理健全,人格向上發展。
八、研究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反思
新課程理念下的兒童美術教育,不是專業教育,也不是培養職業美術家的教育,而是一種普及教育。它必須面向全體學生,所以在研究實施的過程中,不能完全做到對每一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育,同時由於每個孩子家庭環境的不同,所養成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都有不同,加上家長對孩子要求的不同,導致孩子在習慣的養成上也參差不同。
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任重道遠,還需要不斷地努力。除了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和教育,同時班級各任課、班主任老師和家長的支持配合也是十分重要的。但我堅信,只要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堅持不懈地努力,從欣賞的角度去觀察兒童,了解兒童,從細節上去指導孩子,就一定會使學生在學習習慣上越來越好!

㈣ 美術教育的價值有哪些方面

一、 美術教育可以發展學生對美的感受力和表現力。
二、 美術教育可以發展學生的智力。
三、美術教育可以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四、美術教育能形成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
總之,美術教育活動可以激發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培養其審美能力,使其通過美術創作活動開發智力,發展創造才能,促進學生身心發展,健康成長。

㈤ 小學美術教育成果裝置展是什麼意思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4-28

㈥ 教師遠程教育初中美術實踐研修成果怎麼寫

要求:
1.作品要求必須為原創,如有抄襲,此成績為「0」分;
2.提交的作品必須與下方內的實踐研修成果模版容格式一致,並按照各環節要求進行實踐。
注意事項:
1.為了方便各位老師操作,請將附件中的模版下載到電腦本地進行編輯,注意要刪除內容說明(藍色部分),完成後再將內容全部粘到頁面上,不要以單一的附件形式上傳,避免輔導教師無法批閱;
2.如實踐研修成果中用到圖片,上傳到編輯器時不能直接粘貼,必須用插入的方式,點擊如下圖紅色線內的按鈕插入圖片

㈦ 小學美術教育成果裝置展是什麼意思

摘要 根據題主描述的問題意思來看,就是美術教育成果包裝,封裝或者裝裱,裝潢展示。例如你美術有一幅手工畫,這個是立體感,簡單裝裱了沒會把一些凸起部分壓扁,於是可能就需要採取其他的裝置才能更好地展示這副作品的最佳效果。

㈧ 我對中國美術教育改革的看法 和 論美術教育評論=如何做出成長性評價

論美術教育應以人的素質發展為核心
【摘要】 美術教育觀,經歷了傳統美術教育、表現性美術教育、綜合性美術教育、素質發展教育等方面的發展。關於美術教育,我們不能孤立地看它本身,而首先應該把他看成是一種社會需求,一種人的成長需要,只有以人的綜合素質發展為目標,才是美術教育的本質。
【關鍵詞】 寫實性繪畫造型、自我表現性、現代派、藝術知識、創造能力、素質教育、寫生課、欣賞課
關於美術教育,我們不能孤立地看它本身,而首先應該把他看成是一種社會需求,一種人的成長需要。因為和藝術緊密聯系,我們可以認為它也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基礎的上層建築。恩格斯曾說「政治、法律、哲學、宗教、文學、藝術等的發展是以經濟發展為基礎的。但是,它們又互相影響並對經濟基礎發生影響。」①
在漫長的繪畫史中,人們藉助解剖學,物理學的色譜規律等知識,已經把繪畫中的寫實性發展得淋漓盡致。亞里士多德就說,藝術「實際上是摹仿。」車爾尼雪夫斯基甚至提出:「再現生活是藝術的一般性格的特點,是它的本質。」②於是,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們的美術教育注重寫實性的繪畫造型能力。以專業美術人員的造型能力為目標進行的課程設計,對觀察和表現都設定了較高的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比例、透視、體積、明暗、構圖、質感、色彩等造型藝術的基本知識,還要做到能准確真實地描繪觀察對象。這種教學方法作為職業美術教育無可非議,它對造型能力的要求也是美術教育中必須要考慮的。但如果只是簡單地,一概而論地把它移植到少兒美術教育上,則往往達不到預期的結果。其中造型技能技巧的難度,是理解力還不強的學生,特別是低齡兒童難以達到的。它容易把兒童已有的藝術直覺,潛意識的藝術創作活動壓制下去,使學生的藝術思維局限在某一特定的模式中。事實證明,這種實用主義教育在發展學生的藝術技巧和擴展他們的視野方面不僅沒有多大幫助,而且造成很多障礙和危害。在許多國家和地區,視覺藝術教育只強調學生對各種藝術的構成要素,如線條、色彩、形狀等的把握和訓練。
隨後,人們發現自己注重寫實的同時也失去了一些人類原本的情感和意識,於是繪畫中出現了現代派。法國天主教哲學家馬利丹(Jacgu-es Maritain)就說:「要求藝術把描寫現實作為主要目的,那就破壞了藝術、、、、、、如果藝術是認識手段,它就會比幾何學差得多。」現代派畫家不滿足於對客觀的寫實性描繪,他們熱衷於這些主觀唯心主義理論,把藝術的本質理解為主觀的「自我表現」,揚棄純寫實性,追求直覺和潛意識活動,把人的內心的情感、情緒通過外在的形象、符號,用不同於前人、不同於別人的方法進行描畫和表現。黑格爾似乎比他們看得更清楚一些:「宗教的意識形式是觀念,因為絕對離開藝術的客體性相而轉到主體的內心生活,以主體方式呈現於觀念,所以心胸和情緒,即內在的主體性,就成為基本要素了。」③
在美國,由於受杜威教育思想的影響,從30年代起,學校藝術教育就越來越強調培養兒童的個人創造能力和自由表現能力。兒童不再被視為灌輸技法和知識的對象,而被視為「兒童藝術家」。在此時的人看來,兒童是以一種天真的和獨特的個人視野來觀看和表現這個世界。這種傾向後來在美國心理學家和藝術教育家羅文費爾德的著作中得到系統闡述和發展,其影響一直延伸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兒童由於不受現實經驗的約束,也未形成固定的思維模式,他們在繪畫中常常畫出與人們主觀認識相反的形象,恰好與現代派繪畫的表現手法有著相似之處,發人深醒,令人喜愛。但他們的這種表現通常有兩種結果:一種是自生自滅,原因是受到了客觀世界的異化,潛意識的萌動漸漸地消失了。另一種則受到外界對繪畫作品像不像標準的指責,自我受到挫傷,漸漸地重新受到客觀物象的束縛,原有的主觀感受也盪然無存了,這是非常遺憾的。
實際上,這就是重「情」和重「理」的兩種不同傾向性的教育。傳統美術教育,強調的是科學性、合理性、客觀性,是重「理」;而表現性美術教育,則強調主觀性、意識和情感,是重「情」。
上個世紀60年代以後,一種綜合性藝術教育思潮得到逐漸發展和壯大,至90年代已經成為世界藝術教育主流。實際上,它是對這之前流行的兩種主要藝術教育觀的綜合和超越。有兩種看法比較典型:一種認為,藝術教育的重要性在於,從藝術中學生可以學到有關我們自身和世界的知識、信仰和價值,這些知識、觀點、體驗的意義是任何其他學科不能提供和代替的。因此,藝術教育是學校教育必不可少的和關鍵的部分。另一種認為,開展藝術教育,不僅是因為藝術本身值得學,更重要的是它還為其他學科的學習帶來好處。一方面,藝術為學生的情感表達和創造沖動提供了一個出口,使學生心理更加健康;另一方面,通過藝術進行的普通教育,是更生動活潑的教育,也是最成功的教育。在這種教育中,學生不僅學到應學的知識,而且學得更自然更愉快。這種觀點進一步發展,人們又認識到,藝術教育強化了知覺能力和表現能力,進而使其語言交流能力、表現能力、批評性思維、問題解決能力大幅度提高。
早在1977年,美國就出現了一份題為《回到我們的感覺藝術對美國教育的意義》的國情報告,這一報告提出了15條提議,這些提議主要基於這樣一種思想「只有藝術變為每個學生在校內外及各個學習階段上學習生活的核心時,美國教育的基本目標才能實現。」1988年,美國國家藝術基金會又發布了一個報告,題目是《走向文明:關於藝術教育的報告》這一報告把藝術教育的總的目標描述為:使學生接觸和學習到人類文明迄今取得的所有富有意義的成就。培養學生的創造力,發展學生的交流能力,使學生具有在批評性價值的基礎上做出自我選擇的能力。1994年,《美國國家藝術教育標准》出台,這一標准制定出每一個美國年輕人最起碼應該掌握的藝術知識和創造能力。它明確指出,任何一個受過教育的人,如果缺少基本的藝術技能和藝術知識的教育,就不算是受到完備的教育。同樣,任何一個自稱有教養的人,如果不懂藝術,就算不得是一個真正有教養的人。更重要的是,《標准》還確定了今後的藝術教育絕不像過去那樣,僅僅是學習畫畫和唱歌的技能,還包括了從文化、美學、歷史的角度分析、欣賞、評價作品的能力和智慧。我國兒童藝術教育家楊景芝先生的兒童藝術教育實踐和理論也正是在這種國際大背景中發展起來,她在《美術教育與人的發展》一書中說到:「我試圖探索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兒童美術教育途徑,我不贊成脫離兒童實際的以傳授知識技能為目的的美術教育學科中心論,反對用模仿的教學方法壓抑兒童創造力。」⑤
通過對上述幾種觀點的綜合和提煉,加上多年的教學實踐,我也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藝術不僅有利於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創造能力的發展,還有利於學生的認識能力的發展;藝術教育不僅教會學生畫畫和唱歌,還使學生有機會接觸人類的許多偉大文明成果,對這些偉大成果的知覺、理解、欣賞和評論,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全面的文化素質。這就是人的發展必然,美術教育就應該以這種發展為核心目標!美術教學中引入綜合性藝術教學思想便可幫助學生發展自主意識,充分調動他們的情感情緒,多唯知識系統地投入美術學習,教學中引導學生在繪畫活動中以客觀物體為引體,充分發揮主觀想像,並不斷將其補充擴大,從而達到在美術教育活動中發展學生自我意識和培育完善健全人格的目標。
眾所周知,當前除了人們常常談論的經濟危機和環境危機外,還有一個精神危機。這一危機的一個最明顯的標志,就是現代社會竟然把人自身之感受和理解的最忠實寫照的藝術,這種能在人的精神世界掀起狂濤巨浪的藝術,這種被視為人類「最後的精神家園」的藝術,也當成一種商品或人自身在社會中地位的標志和虛假包裝物。與之相對應,藝術教育界也興起一種急功近利之風,許多人甚至把美術教育視為掙錢的行當,美其名曰培養畫家,實則是培養能快快掙錢的畫匠,少有真正的藝術家氣質和人格。
以素質教育為宗旨的教育思想,把美術教育看作是針對全體學生的基礎教育。不是培養專業美術人員,而是提高受教育者的審美素質和審美水平。培養他們的藝術性思維和最基本的美術造型能力。綜合觀教學較好地體現了素質教育的這一宗旨。其原則是藉助客觀形象,強調主觀感受。擺脫了單純傳授造型技能的教學模式和強調寫實性的寫生教學,它在教學中提倡發揮學生的藝術直覺,在寫生作業中,它要求學生不僅僅要觀察事物的外在形象而且能聯想到與觀察對象相關聯的其它事物及自己與觀察對象之間的某種聯系並把它在畫面上表現出來。它鼓勵學生在觀察與表現中不拘泥於客觀事物本身,學生可不受客觀限制將觀察視點擴展,進行自主的表現。學生在創作式的寫生作業中學習基本的造型技能。這種教學方法,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發了學生的藝術沖動,培養了審美能力。它使每個學生都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藝術感受,使每個學生都能自由地表達他對客觀事物的理解。這種方法還可以用在美術欣賞課的教學中,從而使學生審美意識和審美水平得以發展。學生在這些活動中確立了自信心,這些活動中沒有失敗者,每個孩子都能在活動中充分展現自己的藝術感受。表現性美術教學培養的是學生的審美素質、創造性思維能力和最基本的造型能力。具備了這些品質的學生,無論將來他們從事什麼職業,都應得益於這種美術教育。
美國著名的美術教育學家羅恩菲德指出:「教師的目標是激發更多的思想,擴大參照框架,以便使學生自己的經驗內容變得更精確復雜。要做到這點只有向學生提供更多和仔細觀察的機會和用於標示和改善鑒別力的必要詞彙,並能用發展新觀念和觀察能力的方式啟發他們。而只用一種機械的方式指導他們畫畫是達不到目的的。」這是羅恩菲德在美術教學中提出的一個革命性觀念。它把激發更多的創作思想作為教學目標,把發展新觀念和觀察能力做為教學目的,它表明用單一的美術教學形式是達不到這一目標和目的的。楊景芝先生也說:「美術學科的課程內容應以學生發展為中心,以學科價值為基礎,以適應本國基礎教育發展特點為依據,可以通過表現和欣賞兩方面教學活動,全面完整體現教育目標」⑥在這一理論指導下,為探求多種不同的美術教學形式,筆者對學生美術課中的寫生課作了新的嘗試,引導學生按綜合性美術教學的要求,觀察對象,表現對象:
(1)以特徵為主線的觀察和表現
傳統寫生課的觀察,要求學生觀察物體的形狀、比例等客觀屬性。是一種以客觀性為標準的被動的觀察方式。其結果是在觀察階段就制約了學生的思維活動。而對描繪對象特徵的變形誇張,則在繪畫藝術中比比皆是。這種對事物主體特徵的概括把握及在這一基礎上對其進行的變形誇張等藝術加工,是藝術審美心理中重要素質之一。在寫生「仙人掌」一課的教學中,筆者對教法做了新的嘗試和改動。引導學生在觀察仙人掌基本形態的基礎上,繼續觀察它的特徵——主莖上交錯生出許多莖片,莖片上有一組一組向外放射生長的小刺。然後要求學生不拘泥現有的植物形象,充分運用仙人掌的特徵,在畫面構圖上對仙人掌的形象進行任意組合。學生在作業中表現出了十分豐富多彩的構成組合。有的強調仙人掌生長的茂密擁擠,有的突出刺的尖利,有的把一盆花擴展成多盆花,有的則把盆栽的側人掌「移植」到原始沙漠環境中。學生的畫面形態各異,特徵鮮明。這種教學思路是:只要求學生掌握對象的基本特徵,不做其它方面的具體要求,留給他們更多的空間和表現契機,讓學生充分表現自己的直覺感受,任意組合植物生長的狀態,置換植物的生長環境。這樣的觀察與表現方法把學生從純客觀、純自然的觀察與表現手法中解放出來,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在觀察中的主動性,學生不僅觀察了解物體本身,還要意識到與它關聯的其它物體與環境,從而延伸了學生的視覺空間,使學生的思維發生了質的變化。
(2)聯想性觀察與表現
藝術作品的魅力之一就是通過藝術形象引起觀賞者種種審美聯想。繪畫者在其創作過程中也會產生種種聯想,並通過他的作品把這種聯想與自己的審美情趣表現出來。孩子天真無邪的天性與好奇心,使他們在繪畫時更容易產生各種聯想。聯想性觀察就是要求學生在觀察物體基本屬性的基礎上,逐漸忘掉物象的自然屬性,聯想它的情感或它與其它事物的相通之處,然後再進行藝術上的加工與發揮。
在寫生「手」這一課上,筆者改變了過去僅引導學生觀察手指、掌骨、手腕等解剖部位的做法。而是先用手做了幾個不同的姿態讓學生聯想其代表的情感含義。攥拳頭表示憤怒或力量,蘭花指表示放鬆和優美;挑大姆指表示贊許。還通過做手影游戲,引導學生聯想手與其它事物的聯系。這使學生的思維表現得非常活躍,他們根據不同的手形,通過與其它事物的聯想,將手錶現為和平鴿,老鷹,大樹,蛇群等。賦予手以藝術生命。正如楊麗萍的舞蹈,舞蹈者用人的形體動作來表現孔雀、大樹,表現水與火。人體的各種姿態,通過觀賞者的審美聯想轉化為其它形象的藝術再現。什麼樣的觀察將決定會有什麼樣的表現。如果我們要求學生的觀察是建立在純客觀的基礎上,就把學生引入一個以客觀為尺度的現實世界,表現的結果將比較單一。如果要求學生的觀察是帶有主觀聯想性的,我們就能充分挖掘學生潛在的、豐富的內心世界,調動起學生發散性思維活動,使學生運用變形的手法完成對描繪對象的超額觀表現。達到「鼓勵學生運用發散性思維,超脫常規的成習,去看待我們司空見慣,習以為常的經驗世界,發現組織和創造新的形象。」(摘自尹少淳先生語)的效果。使學生的對客觀事物的自我感覺能力得到進一步培養,繪畫的表現形式進一步豐富,內心的情感表現與繪畫能力同時進展。
(3)不同角度的觀察與表現
這種觀察與表現要求學生不滿足於客觀提供的條件,還要根據現有的條件將觀察范圍再擴大,再補充。比如寫生「眼睛」,可讓學生通過鏡子觀察自己的眼睛,觀察別人的眼睛。看眼睛是由哪些形組成的。然後再觀察在瞳孔中看見了什麼。進而聯想眼睛看風景,看動物等時,瞳孔上會留下什麼形象。經過這樣的引導,學生的作業產生出各種各樣的畫面,有的眼睛裡裝著滿天的烏雲,有的眼睛裡裝著潔凈的冬天,有的眼睛裝著美麗的花朵。還有一名學生畫出了眼睛中自己的形象及自己眼睛中映射出的外部世界,生動地表現了大眼睛小世界的特殊關系。超現實性觀察用已有的形象作為框架,然後替換其中一部分,再加入還未發生或在異地已經發生的情景作為補充和誇張。作為眼睛的本體這時已經演變為一個具有引體和聯想功能的特殊畫框,恰似古代園林隔牆上的透窗,為學生的自由聯想提供了新的空間。用美國教育學家羅恩菲德的話來說就是擴大經驗范圍,在新的經驗范圍內加進已有的舊的經驗,使學生感到既新奇又不陌生。激發了學生的思維活動。把靜態的形象變為動態的形態。把未來的和將要發生的意念變成現實。使思維跨越時間、空間達到超越現實的神奇意境。這種表現性的寫生教學即有一定的寫生意義又有大量的創作性活動。是以客觀為引體,以主觀為主導的實踐活動。「把學生的參與化為學習的積極性。」(楊景芝)把學生游戲的天性遷移到繪畫活動中。
(4)構成式的觀察與表現
平面構成是現代美術的產物,它有意打破物象的自然秩序,按繪畫者主觀審美意識進行重疊組合,具有超然的裝飾趣味。在這一思想指導下上人物頭像寫生這一課。畫人物頭像較難,人的面部是學生最熟悉的同時也是最難畫的。學生的觀察易停留在局部,難以把握人物頭像的整體和心理特徵。根據學生現有的水平,改畫完整頭像為部分頭像,讓學生從不同形狀的鏡子里畫自己臉的上半部、下半部、左半部、右半部。然後利用構成的方法把鏡子和鏡中的形象重疊排列在一起造成好似誤入鏡子商店,使畫面中從鏡子里到鏡子外都流動著自我的影子。畫面效果奇特有趣。這種方法不同於一般的寫生,減弱了對形體整體把握的難度,把學生的表現能力轉移到對局部形的基本認識和基本表現,強調的是構圖上的形式美和思維上的超前,技巧的難度相對降低了,易於學生表現。其結果是構成的組合美感提高了,學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展示和發揮。構成式的表現信息量大,加強了學生的空間想像力,學生可不受時空限制,任意組合畫面,但又要遵循形式美的構圖法則。
欣賞美術作品是美術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是提高培養人們文化修養的有效途徑。在學生中開展美術欣賞活動,不能照搬成人美術欣賞的模式,必須依照學生的心理發展階段和他們的生活經驗進行設計,使學生在欣賞他人的作品時,把自己的情感情趣加入進去,與作品、作者、與自己的同伴交流,通過作品,引起聯想,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地對作品評頭論足,使自己成為美術欣賞活動中的主角。
學生欣賞一幅作品時,要求他們不僅要了解作品的內容、主題還要看它有什麼不足,需要怎樣改動和完善。學生紛紛發表自己的見解,把自己的經歷感受帶進作品欣賞過程中。有了這樣的引導欣賞,許多學生對名家名畫也敢於提出自己不同的見解和改進意見,無形中增強了自己對藝術作品的理解和藝術感受。參與性欣賞調動了學生的主觀性感受,讓他們以其親身感受和經歷來體會理解作品,在補充完善作品的同時,完善自己的情感表現,達到與作品交流的境界,避免了以往欣賞課中的被動接受他人情感,而自己則完全是局外人的欣賞模式。教師在參與性欣賞活動中要注重鼓勵學生了解作品,並敢於對作品提出自己的看法。讓學生了解美術中沒有對錯之分,只有合理和欠缺之分。對學生提出的合理建議大加贊揚。對有欠缺的想法提出補充和修改意見。對一時提不出什麼意見的學生也不要輕意否定。留給學生課外思考的餘地,這樣有助於維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美術欣賞課的教學活動中,常常有一些學生不愛發言。原因是當他們看到欣賞主體形象後,產生了思維定勢,對欣賞主體形成了一種固定的,先入為主的理解。使進一步的賞析思維活動受到阻滯。針對這一現象,筆者改變了以前先看作品後談感受的作品欣賞模式,一開始先不讓學生看原作品而僅把作品題目告訴學生,讓他們討論該怎樣表現這一題目,再讓學生翻開書看要欣賞的作品。讓學生觀察比較什麼地方值得自己學習,什麼地方自己的想法比原作品要好。這樣那些不愛發言的學生也能排除思維定勢的影響,加入到欣賞活動中來。 這也是一種積極活躍的因素。它既能聯結欣賞者與作者的情感,又能調動和發展學生的情感情趣。它使美術欣賞課的教學活動,從靜坐觀看的被動模式中解脫出來,使欣賞課變得生動活潑,使學生以自己的感受體會積極主動地參與藝術欣賞活動。欣賞教學活動中,學生在接受了學科知識教育的同時也接受了自信心理的暗示,使他們敢於對名家的作品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認識到藝術作品中沒有唯一的標准,在作者的筆下是結果,在欣賞者的眼中則還可以發展。這也有助於培養學生接納他人意見和敢於提出問題的良好品德和學習態度。這也是羅恩菲德倡導的統整觀念在藝術教育中的體現。
素質美術教學鼓勵學生對所要描繪的各種物象進行轉換誇張。從而創作出新的形象。擴大了學生的經驗世界,擴充和完善了他們的知識結構。培養了他們的自主能力。使他們在繪畫中不僅獲得了精神上的快樂。更是親身經歷了一種不同以往的審美活動。
素質美術教學引導學生從各種角度去觀察物象,將自己的情感和關注滲透到對靜態世界和動態世界的觀察中去。它一反以往以機械的、純客觀的態度來觀察表現對象的模式。加強了人與物交流,易於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熱情和積極主動的生活態度,有助於建立起受教育者健全的人格。
我國美術教育比起其它學科教育要年輕的多。美術教學很難對學生的表現做出量化的標准。但它涉及面很廣,涉及到造型技能技巧、審美意識、兒童心理發育,甚至包含一些哲學上的觀念與認識。美術教育對學生的潛在影響是其它學科不能替代的。尤其是素質美術教學觀念,它已經不是一個單純的以美術學科自身內容為中心的教學觀念。它包涵了美術學科中基本造型要素,美感訓練等諸多內容。通過美術的形式從另一層面,另一視角,讓學生來觀察世界,描繪世界。同時在這一活動中使學生對自我有了新的認識。它將使教師更尊重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發展規律,摒棄揠苗助長的實用主義觀念。尊重學生已有的經驗世界。不斷在幫助他們充實和擴大學生的經驗世界。而不是否定他們或用成人的經驗取代他們的經驗。尊重學生自主意識。盡可能地留給他們自由發揮的餘地和空間。這種教育將不僅給學生用藝術手段表現大千世界,表現他們內心世界的能力,同時也通過這一獨特的藝術教育活動促進了學生健全人格的發展。

參考文獻:
①《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第506頁。
②《藝術與現實的審美關系》車爾尼雪夫斯基,1979年版中譯本, 第109頁
③《美學》第一卷,黑格爾,1979年版中譯本,第132頁
④《藝術心理學論綱》李正天,引言。
⑤《美術教育與人的發展》楊景芝,1999年版,第18頁
⑥《美術教育與人的發展》楊景芝,1999年版,第76頁

㈨ 有關美術老師簡介和成果50到100字

畢業於XXXXX學院,現從事美術教育X年。X級教師(原」小學X級教師」稱謂),校回聘名師,美術書法教研組組答長。
從事教學以來,參加各級各類比賽,都取得優異成績。參加都XXX市教師風采大賽獲一等獎,X市教師技能大賽一等獎,賽課一等獎,多篇論文一等獎。
X年X月給XX市各小學美術老師做黏土專題講座,X年X月給XX市各中學老師做黏土培訓,都獲得好評。
讓孩子在學中玩,在玩中學,輕松愉快的繪畫、健康快樂的成長是我的教學理念。
我從事美術教育工作,在教學中一貫遵循「愛與尊重是教育的出發點」工作中注重對教學方法的探索,對教育方式的研究。撰寫的論文曾獲XXXXXXXXXXX教育研究成果一等獎;市級書法研究課獲得好評;多次組織學生參加「全國少兒書畫大賽」榮獲優秀指導獎;參加XX市「首屆中小學生書法臨帖大賽」榮獲優秀指導獎。我相信態度決定一切,有了一份不服輸不低頭的鬥志與信念,再多的困難都會迎刃而解。

閱讀全文

與我的美術教育成果一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科學院無形資產管理辦法 瀏覽:67
注冊資本金認繳期限 瀏覽:828
申請商標到哪個部門 瀏覽:762
購買無形資產的相關稅費可以抵扣嗎 瀏覽:982
商標注冊被騙怎麼辦 瀏覽:160
朗太書體版權 瀏覽:268
大學無形資產管理制度 瀏覽:680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