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審計成果的內容組成怎麼寫
審計成果就是審計的最終產品,由審計報告的定義「審計報告是注冊會計師在完成審計工作後向委託人提交的最終產品」知,審計成果就是審計報告。審計報告的內容組成就是審計報告包括的要素,有:
(1)標題(2)收件人(3)引言段(4)管理層對財務報表的責任段(5)注冊會計師的責任段(6)審計意見段(7)注冊會計師的簽名和蓋章(8)會計師事務所的名稱、地址和蓋章(9)報告日期。
投標文件中,可以附上會計師事務所對本單位出具的審計報告復印件。
⑵ 如何構建審計成果應用的長效機制和具體舉措
為切實維護《審計法》、《監督法》和《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嚴肅性,有效發揮審計的監督職能和建設性作用,現就進一步加強審計整改、有效運用審計成果工作提出如下意見:(一)切實加強審計工作領導,優化內部審計工作環境內部審計是在單位主要負責人領導下開展工作,內部審計工作開展的深度和廣度以及審計成果運用最終由領導決定。領導要積極支持審計人員履行職責,定期聽取審計部門的工作匯報,創造「尊重審計、支持審計、自覺接受審計」的良好工作環境。要切實保障審計工作必需的工作條件,按需足額安排審計經費,並列入年度預算。同時,強化審計宣傳工作,多層次、多方位、多渠道地反映和宣傳內部審計工作,認真做好內部審計信息化管理工作,使之成為宣傳審計工作的「窗口」。同時,加強與政府審計部門、內部審計協會以及會計師事務所得聯系,不斷優化內部審計工作的外部環境。(二)規范內部審計行為,提高審計質量和效率審計質量是審計工作的生命,是規避審計風險的重要因素,是各級領導對審計工作信賴和支持的根基,是審計人員工作的價值所在。內部審計人員應嚴格遵循內部審計准則,規范審計程序,進一步提高審計質量。可以採取以下舉措切實提高內部審計質量。一是以國家審計機關抓內部審計質量評估認證為契機,內外結合,以此形成「倒逼機制」,增強各內部審計機構控制審計質量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二是以內部開展優秀審計項目評選活動為抓手,落實「主審負責制」、「二級復核制」,建立內部審計質量控制體系,從計劃管理、審計方案、審計底稿、審計復核、責任追究制度等方面加強審計質量控制,力爭做到審計計劃科學合理、審計方案目標明確、審計實施重點突出、審計底稿記錄規范、審計復核扎實細致、審計報告客觀公正、審計檔案管理規范;三是加強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積極推進計算機輔助審計的開展,提高審計工作效率,並充分利用網路資源,逐步建立內部審計「資料庫」,努力實現審計微機化管理;四是積極組織審計人員開展業務觀摩、經驗交流,強化審計人員的審計程序意識、質量意識、風險意識;五是鼓勵審計人員撰寫審計理論與實務研究的相關論文,並對獲獎作品予以獎勵,激發審計人員自學主動性,增強其審計業務功底。(三)加大審計整改和處理處罰力度,提高審計工作成效建立健全審計整改與處理處罰相關規章制度,加大審計整改工作和處理處罰力度,加大對審計結果的運用。特別是對查出的有關違紀違規問題應採取必要的處理處罰措施,發揮內部審計的懲戒職能作用。探索和推行內部審計結果公告制度,並將審計結果適度公開。全面落實審計整改責任制,從被審計單位報告審計查出問題限期整改情況、審計回訪和審計部門年度審計整改情況報告等環節,落實跟蹤問效,將查出問題轉變為完善單位經濟管理的具體措施,杜絕「屢審屢犯」的問題發生,切實提高審計工作成效。(四)加強內部審計隊伍建設,提高審計隊伍綜合素質審計隊伍是影響審計工作質量重要因素。一是優化內部審計人員結構,造就一支政治素質強、業務技術精、工作作風硬的內部審計隊伍。配齊配強審計人員,充實審計力量,建立審計崗位和相關崗位的定期輪崗交流機制,調整審計人員的專業結構,培養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二是採取「請進來」、「走出去」、「以審代訓」等方式加強業務學習和審計業務培訓,提高審計人員專業水平,提升審計人員履職能力。通過聘請知名專家講課,組織內部理論研討和內部審計人員參加會計學院或內部審計師協會的培訓,開拓視野,更新知識。組織內部審計人員參與全局性審計項目,以審代訓,提高審計員實際操作能力,並以此帶動內部審計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提高單位審計隊伍的整體素質。(五)建立健全內部審計規章制度,依法按章開展內部審計依法審計是提高政府部門內部審計工作水平的重要保證。為此,政府部門內部審計機構必須依據國家的審計法律法規和國家的財經法規建立內部審計規章制度,按照內部審計規范所規定的程序、方法、內容等開展各項審計工作,從而實現內部審計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規范化。為達到這個目標,首先,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應加強學習和培訓,熟練地掌握有關法律法規和內部審計規范;其次,應建立健全內部審計的控制制度和激勵機制以及責任制度,規范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的行為,克服工作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切實維護內部審計工作的嚴肅性。
⑶ 國有企業監事會怎樣利用各類審計成果
一、國有企業監事會如何利用國家審計的工作成果
國有企業監事會在利用國家審計的工作成果時,首先召集國家審計實施時該企業的當事人和實施審計的人員來開座談會,從座談會中找出問題的線索。然後調閱國家審計的工作底稿,從底稿中去發現問題。通過以上途徑找到線索後,跟蹤追擊,挖出問題的根源。此外,還必須重點關註:充分了解國家審計人員的自身素質及其把握審計風險的實際情況。由於國家審計不像社會審計那樣存在很大風險,而是有針對性地開展審計監督工作,查出問題是功勞,查不出問題也有苦勞,關鍵在於審計人員的責任心。因此,有必要了解審計人員及其工作情況,准確把握審計成果的含金量,這樣才能更好地利用國家審計的工作成果。
二、國有企業監事會如何利用內部審計成果
內部審計根據本部門、本單位經營管理的需要自覺施行,其審計結果只對本部門、本單位負責,對外不起鑒證作用,並向外保密。內部審計作為我國審計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在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國有企業監事會也可以充分利用其工作成果,為自身工作提供幫助。但內部審計是自我監督,僅僅強調與其他部門相對獨立;因而常常受到單位領導的左右,並且由於內部人際關系問題,礙於情面,內部審計往往是「走過場」的比較多,甚至「家醜不可外揚」。內部審計的工作底稿一般較少,也沒有規范的審計程序。因此針對內部審計的特點,在利用內部審計工作成果時,不能輕易接受內部審計結論,而應當充分依靠群眾,召集有關人員座談,充分利用有關人員長期工作生活在單位內部,對很多情況比較了解的優勢,與其交流溝通,詳細了解情況,找到有參考價值的信息。
三、國有企業監事會應優先、充分利用社會審計的工作成果
(1)國有企業監事會應該優先、充分利用社會審計的工作成果
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①目前我國國家審計還不能完全滿足經濟監督的需要。
②目前我國的內部審計還不夠完善。
③充分利用社會審計成果,前提是所有者與經營者分離並由所有者委託審計。
(2)國有企業監事會如何利用社會審計的工作成果
① 充分把握社會審計的特點,逐字逐句認真研究報告內容,細心解讀社會審計組織出具的審計報告。
社會審計組織與另外兩種審計機構相比有一個顯著的特點:既要服務於社會,又要規避風險。中介機構出具報告要負法律責任,不反映問題不行,但是將問題揭示的太清楚,客戶又可能不滿意、尤其是當委託人與被審計單位是同一個單位的時候,社會審計就十分尷尬。這時候社會審計人員在審計時,往往既要考慮自身的風險,又不得不照顧委託人、被審計單位的情緒,因而報告一般寫得很含蓄、委婉,在利用時要善於從字里行間發現問題,認真推敲重點詞句的意思,要逐字逐句推敲,對於隱含的問題要深入挖掘,一定要查深查透。
② 召集當事注冊會計師座談,充分調閱審計工作底稿,把握審計依據是否充分。
國有企業監事會在拿到企業歷年的審計報告時,可以將當時實施審計的社會審計組織的注冊會計師召集起來開座談會,詳細了解當時的情況。另外就是調閱審計檔案,即看審計證據是否充分、恰當,能否支持審計結論。這樣才能使國有企業監事會在工作中少走彎路,更有效地利用社會審計成果。
③ 充分收集齊全審計報告及相關報告,對審計情況進行全面把握,包括歷年審計報告、驗資報告、評估報告、經濟案件鑒定報告等。
④ 關注社會審計組織給被審計單位出具的管理建議書、相關的咨詢報告,全面了解被審計單位情況。
⑤ 分析歷年社會審計組織出具的審計報告的意見類型,從中發現問題。
⑥ 分清委託人和被審計單位的關系,重點把握報告的可靠性。
一般來說,如委託人和被審計單位是同一單位,則其審計報告的可靠性就要低一些;如委託人與被審計單位不是同一單位,可靠程度就要高一些,在利用時要慎重。
⑦ 認真檢查會計報表附註和財務情況說明書,全面掌握被審計單位的情況。
相當一部分企業會計人員不能或不願編制會計報表附註和財務情況說明書、特別是會計報表附註,部分企業是請會計師事務所代編的。國有企業監事會在利用這些企業的審計報告時要對此進行重點關注,檢查企業是否有與會計師事務所共同違規的行為,從而發現問題。
⑧ 掌握出具報告的會計師事務所的規模和內部管理情況。一般來說,規模越大、管理規范的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報告質量越高,可利用的程度也越高。
⑷ 淺談如何加強審計整改,提升審計成果
審計成果是審計工作的結晶,是審計工作的價值所在。審計成果的利用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審計項目的成敗優劣,直接關繫到審計的價值實現和審計質量的高低。
審計成果的三層含義
首先,什麼是審計成果?筆者認為,審計成果主要包含以下三層含義:
一是被審計單位就審計查出的問題接受審計機關的處理處罰,採納審計機關提出的意見、建議,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
二是被審計單位變被動接受審計整改為主動完善相關的規章制度,對同類問題舉一反三,通過修訂、完善內控制度來加強和改進管理,在機制和體制上進行自我完善。
三是審計機關上報的審計結果和建議被上級領導批轉或者採納後,做出對行業性、全局性的指導意見、辦法、措施、制度、法規等。一方面有助於規范各種經濟活動,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屢查屢犯、重復審計等問題。
當前審計成果運用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審計成果得不到被審計單位的足夠重視。審計實踐中,被審計單位對審計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往往採取「就問題改問題、避重就輕、敷衍了事」辦法,造成同類問題得不到根本解決,這在無形中加大了被審計單位管理風險。
二是審計成果得不到被審計單位的充分利用。審計實踐中,審計報告、審計決定書及其他審計文書往往只有單位主要負責人和相關財務人員才能看到,真正參與具體工作的人員很少能夠了解情況,導致整改方案在實際工作中缺乏可操作性,審計成果的功能大大折扣。
三是審計成果得不到審計部門的充分利用。一是認識不到位,審計工作重處理輕分析、重處罰輕披露等,造成有些問題屢查屢犯,審計整改不落實;二是審計成果轉化運用的意識不強,沒有運用有效的方法去轉化應用審計成果,致使審計成果作用未得到有效發揮;三是審計成果運用機制不健全,與紀檢、組織、人事、財政、被審計單位等多個部門之間的聯動和協調欠缺,信息不對稱,審計成果利用渠道不暢通,使大量的審計信息和成果被閑置,一直未能建立完整的審計資料庫,審計資源嚴重浪費。
審計成果充分利用的方法和對策
一是採取「四個回頭看」力促審計整改意見落實。組成審計回訪小組,進行實地監督回訪。一看審計決定是否執行。二看審計建議是否被採納。三看審計效果是否明顯。四看被審計單位在執行財務政策及制度的理解上是否有需要審計部門幫助解決的困難。
二是嘗試「三個結合」確保審計成果得到充分利用。首先,將審計的整改落實與審計實踐活動的全過程相結合,堅持邊審計、邊整改、邊規范,及時糾正違規問題,並健全完善相關制度。其次,將審計整改落實情況與審計結果公開相結合,形成審計監督與輿論監督、社會監督的合力,促使有關部門對審計查出問題進行認真整改;最後,將審計整改情況與部門績效考核相結合,與組織、紀委、監察等職能部門密切配合,將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情況納入部門績效考核內容,共同推進各項整改措施落到實處。
三是緊抓「兩個基本點」加大對審計成果的宣傳力度。一是緊抓審計保衛經濟社會正常運行的「衛士」作用,宣傳審計監督揭露出的各種影響經濟社會發展、損害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提高審計的威懾力。二是緊抓審計服務於社會發展,促進政府中心工作的「謀士」作用,宣傳審計在服務黨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務民生、改革與穩定,服務幹部監督管理和預防腐敗方面的豐富成果,維護社會穩定發展,提高審計的公信力。
四是圍繞「一個核心」提高審計人員成果利用意識。審計成果利用是發揮審計成效最關鍵的環節,也是實現審計免疫功能的最重要途徑,要實現這一途徑,必須緊緊圍繞提升審計人員成果意識這一根本核心。首先打鐵還需自身硬,審計工作者必須嚴格按照「審計干凈、干凈審計」的審計理念,確保審計質量,為創造優秀的審計成果奠定基礎。其次,要激發審計人員創新意識和服務意識,促進審計職能的轉變,努力從宏觀上、機制上研究分析問題,提出建議,實現審計成果由微觀領域向宏觀領域的轉變。最後,要建立健全有關激勵機制,將審計成果利用作為審計工作的重要內容納入單位考核制度中,落實責任,明確各部門單位的任務和目標,規定考核標准和辦法,使其逐步制度化、規范化。
⑸ 如何利用以往審計成果進行內部控制評價
第十條 審計人員在確定內部控制的可信賴程度時,應當保持應有的職業謹慎,充分關注內部控制 的以下固有限制: 即使是設計完善的內部控制,也可能因執行人員有粗心大意、精力分散、判斷失誤以及對指令的誤解而失效; 內部控制可能因經營環境、業務性質的改變而削弱或失效。第十一條 在編制審計方案時,審計人員應當了解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的設計和運行情況。在確定 了解內部控制所應當實施審計程序的性質、時間和范圍時,審計人員應當主要考慮下列因素: 固有風險的評估結果。第十二條 審計人員了解內部控制時,應當合理利用以往的專業經驗。對於重要的內部控制,通常 還可實施以下程序: 選擇若干具有代表性的交易和事項進行符合測試。第十三條 審計人員應當充分了解控制環境,以評價被審計單位管理階層對內部控制及其重要性的 態度、認識和措施。影響控制環境的主要因素有: 控制系統。第十四條審計人員應當充分了解會計系統,以識別和理解: 重大交易和事項的會計處理過程。第十五條 審計人員應當充分了解以下主要控製程序,以合理確定相關審計程序: 獨立稽核或檢查。第十六條 內部獨立的管理稽核或檢查是被審計單位控制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審計員應當考慮下 列因素,對內部管理稽核工作質量進行研究和評價,以確定是否利用其工作結果: 管理階層對內部稽核工作的重視程度。第十七條 審計人員可採用文字敘述、調查問卷、核對表、流程圖等方法對內部控制進行了解和評 價,並形成審計工作底稿。 第十八條 審計人員應當將審計過程中注意到的內部控制重大缺陷,告知被審計單位管理階層。必 要時,可出具審計建議書。
⑹ 如何提升審計成果的水平
審計成果的質量水平高低與否,是審計監督的生命力之所在,是當前影響審計監督權威和作用的關鍵問題。正確把握審計工作的發展規律和各項專業審計工作發展的特殊規律,把加強和改進審計工作的重點放在全面提升審計成果質量水平上,把提升審計成果質量水平作為全面提升審計工作質量水平的系統工程來抓,從而帶動整個審計工作上層次、上水平,對於維護審計監督權威,發揮審計監督作用,推動審計事業的發展都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這就要求提高提升審計成果質量和水平的認識,強化全員成果意識,增強系統觀念,以追求審計成果最大化為主題,以系統創新為主線,進行思路創新、管理創新、方法創新。從實行新計劃體制、加強審計質量管理和控制、加強審計成果的管理和開發、對社會審計成果和內部審計成果的開發和利用以實現國家審計成果的低成本擴張、審計成果的通俗化、創建學習型機關為工作創新和提升審計成果質量水平提供智力支持和可持續發展的動力等方面進行的有益探索,是全面提升審計成果質量和水平的有效措施和基本途徑。
一、 全面提升審計成果的質量和水平是現階段審計工作發展的必然趨勢。
從審計工作的歷史發展看,全面提升審計成果質量和水平是我國審計工作發展到新階段的客觀要求。
從審計資源狀況看,全面提升審計成果質量和水平也是審計工作發展到新階段的必然選擇。
從審計監督的地位、權威和作用看,審計成果的質量和水平日益成為審計工作質量和水平的標志。
從審計工作面臨的新形勢看,全面提升審計成果質量和水平是新形勢對審計工作提出的新的挑戰、新的要求。
二、以審計成果質量和水平為核心創建審計工作新思路是全面提升審計成果質量和水平的基本前提。
三、建立審計成果質量的管理控制保障機制是全面提升審計成果質量和水平的主要措施。
以全面提升審計成果質量和水平為目的,進行管理創新,建立健全制度網路,建立審計成果管理、控制、保障機制,是確保審計成果質量,提高審計成果水平的主要措施。
(一)創新計劃管理,對審計成果實行目標管理。
審計項目是提升審計成果質量和水平的客觀基礎,優選審計項目是提升審計成果質量和水平的基礎性工作。
對審計成果進行目標管理,是全面提升審計成果質量和水平的重要保障措施。我
(二)創新審計質量管理控制,對審計成果加強質量控制。
提高審計質量是全面提升審計成果質量和水平的關鍵環節。加強審計質量的管理和控制,特別是加強對同級財政審計和經濟責任審計等涉及面廣的各類審計項目的審計質量控制,採取措施防止審計成果流失和質量缺陷是審計成果質量控制的主要方面。
審計准則是進行審計質量及審計成果管理和控制的主要工具。
同時,要結合審計工作實際,採取系統嚴密配套的審計質量和審計成果質量管理控制措施,有效地防止審計成果的「跑、冒、滴、漏」現象,提高審計成果的質量和水平。
(三)創新審計成果觀念,實現審計成果的增值。
對審計成果進行「精加工」,是提升審計成果質量和水平的重要手段。
探索借鑒、運用社會審計成果和內部審計成果是豐富國家審計成果的內涵和擴大國家審計成果外延的重要手段。
審計成果的通俗化,是提升審計成果質量和水平的一個重要方面。
審計成果質量水平高低與否,關鍵在人。高素質的審計幹部隊伍是不斷創新提升審計成果質量水平的智力支持,是不斷創新提升審計成果質量可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和源泉。
首先要加強政治學習,抓好思想建設,這是提升審計成果質量水平的根本。
第二要加強綜合知識、技能學習,抓好業務建設,這是提升審計成果質量水平的基礎。
第三要端正作風,嚴明紀律,抓好廉政建設,這是提升審計成果質量水平的保障。
如何提升審計成果質量和水平,是目前加強和改進審計工作的重點、熱點問題。我們在這些方面作了一些初步的思考和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是,全面提升審計成果質量和水平是審計機關面臨的長期任務和主要課題。許多方法和制度仍處在探索、草創和完善之中。要虛心學習、借鑒各地有益的經驗,不斷開拓創新改進工作,全面提升審計成果質量和水平,推動審計工作再上新台階,
⑺ 如何把好內審成果的利用與轉化關求答案
一、內審成果及其作用人民銀行內審成果,可簡言為「實績」與「實效」,是審計事項與審計管理的總結與歸納,是未來審計工作的一種預測,可通過各類方式予以陳述,並對人民銀行業務活動和內部控制活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
一份內審工作總結一般不會少這樣幾個字眼:「審計查出問題X個,查出違規金額Y元,整改得到落實Z個……」。這就是一個工作階段內審人員所創下的工作成績,通常,也是將此作為衡量內審成績與查處力度的一個尺碼,但內部審計成果不單指查出問題的多少。人民銀行內部審計從全面審計、專項審計、後續審計和領導幹部離任審計拓展到內控評審、履職審計並朝著績效審計方向漸進的過程,可視為內審成果的「成長史」,蘊涵了審計方式從賬務的全面核對與試算到抽樣審計方式的廣泛應用;內審目標從查錯糾弊到風險全程式控制制的提出;審計手段從手工審計到以 計算 機審計為主的提出;內審職能從監督評價到監督與服務並重的提出;內審內容從財務的合規性、合法性向效益性方向轉變等幾方面的成長,這些都是審計成果借鑒、利用與轉化的結晶。內審成果推動著人民銀行審計技能與質量的不斷提高——審前調查引起高度重視,重要性水平評估、憑借風險點適時開展審計的檢查方式正在踐行,審計風險得到有效控制。內審成果推動著人民銀行內審理論與實踐的不斷發展與豐富——風險導向審計的逐步應用,使人民銀行內審內容、方式、方法、思維及工作制度與管理辦法作了相應的調整與充實,出台了《 中國 人民銀行領導幹部履行職責審計辦法(試行)》和《中國人民銀行領導幹部履行職責審計指南》等。內審成果促進著人民銀行內部管理方式的優化——以人為本的內部管理理念不斷深入,
環境建設得到加強,人人參與內控管理意識得到增強,建立了信息溝通與交流平台,有效地控制和防範來自組織內、外部的風險,出台了各類行之有效地激勵與約束管理制度與辦法。
審計成果不是零散的,它需要加工、提煉,它可以是一個細小審計技能的突破,審計方式的更新,也可以是一項制度與規范,更可以是新的內審理論與實踐的誕生,毋庸置疑,內審科研成果與專利屬於內審成果范疇。
二、內審成果利用、轉化與梗阻通常,視審計結論與決定(內審意見)為內審成果利用與轉化的唯一通道。實際上,內審工作的各個環節都在為內審成果利用與轉化作各類鋪墊,如:基於職能部門的業務操作流程與規范而擬定的審計方案是審計成果雛形與有機組成部分;充分利用現有審計經驗、技術條件,圓滿完成內審任務,實現審計目標,達到預期效果是審計成果的奠基石;內審報告、專題案例分析、內審綜合分析和內審工作總結是凝煉審計成果的渠道;內審經驗交流又是新一輪審計成果的捷徑。
為查而查,為整改而整改,為完成任務而完成任務的工作態度只能成為內審成果的梗阻。當前基層人民銀行一個較為普遍的問題是「屢查屢犯」得不到徹底根治便是這種工作態度所致,其中,不排除內審建議過於籠統,針對性不強,內審整改跟蹤舉措不力;不排除內審幹部對問題定性不準,證據不足;不排除因內審人員的「慎獨」而導致的審計風險所致。
各類材料僅停留在表層文字功夫上或敷衍了事,疏於開展切合實際的比照、分析和總結,只能是內審成果的梗阻。當前基層人民銀行內審部門仍不同程度存在「浮誇」的不良習氣,只看到成績,看不到缺點與差距,片面地誇大業績,拿不出真材實料,不注重工作經驗與審計技能的總結、積累與交流,只浮於人員思想動態的表層分析上,人雲亦雲,談不上「探索」、「預見」與「求新」。
內審自身管理制度不健全、執行制度流於形式勢必成為內審成果的梗阻。內審的「矛」一向是指向被審對象,監督被審對象的職責、崗位、流程與制度,查找各類可疑風險點,而自身內部管理制度簡陋、職責不清、工作透明度不高。現場審計除了必要的內審通知必須出具,內審報告必須遞交,內審處理決定必須下達外,一切能「靈活」的盡可能「靈活」,現場該收集的證據未收集,該整的工作底稿未整,該列的事實未列,事後補正、補救的現象在基層人民銀行內審部門時有發生。
領導不重視,工作無激情,成員不配合也是內審成果的梗阻。有了成績得不到領導層的欣賞,有求新慾望得不到領導的支持,內審成果很可能被扼殺在萌芽狀態。工作無激情,為了「績效」而製作「績效」,只能是耗費,達不到實際奏效。缺乏和諧的工作氛圍,缺乏良好分工,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發揮團隊作用,這一切都會形成一些人為的,不必要的梗阻。
⑻ 淺談如何深化審計成果運用,提升審計價值
審計成果是審計工作的結晶,是審計工作的價值所在。審計成果的利用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審計項目的成敗優劣,直接關繫到審計的價值實現和審計質量的高低。
審計成果主要包含以下三層含義:
一是被審計單位就審計查出的問題接受審計機關的處理處罰,採納審計機關提出的意見、建議,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
二是被審計單位變被動接受審計整改為主動完善相關的規章制度,對同類問題舉一反三,通過修訂、完善內控制度來加強和改進管理,在機制和體制上進行自我完善。
三是審計機關上報的審計結果和建議被上級領導批轉或者採納後,做出對行業性、全局性的指導意見、辦法、措施、制度、法規等。一方面有助於規范各種經濟活動,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屢查屢犯、重復審計等問題。
審計成果充分利用的方法和對策
一是採取「四個回頭看」力促審計整改意見落實。組成審計回訪小組,進行實地監督回訪。一看審計決定是否執行。二看審計建議是否被採納。三看審計效果是否明顯。四看被審計單位在執行財務政策及制度的理解上是否有需要審計部門幫助解決的困難。
二是嘗試「三個結合」確保審計成果得到充分利用。首先,將審計的整改落實與審計實踐活動的全過程相結合,堅持邊審計、邊整改、邊規范,及時糾正違規問題,並健全完善相關制度。其次,將審計整改落實情況與審計結果公開相結合,形成審計監督與輿論監督、社會監督的合力,促使有關部門對審計查出問題進行認真整改;最後,將審計整改情況與部門績效考核相結合,與組織、紀委、監察等職能部門密切配合,將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情況納入部門績效考核內容,共同推進各項整改措施落到實處。
三是緊抓「兩個基本點」加大對審計成果的宣傳力度。一是緊抓審計保衛經濟社會正常運行的「衛士」作用,宣傳審計監督揭露出的各種影響經濟社會發展、損害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提高審計的威懾力。二是緊抓審計服務於社會發展,促進政府中心工作的「謀士」作用,宣傳審計在服務黨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務民生、改革與穩定,服務幹部監督管理和預防腐敗方面的豐富成果,維護社會穩定發展,提高審計的公信力。
四是圍繞「一個核心」提高審計人員成果利用意識。審計成果利用是發揮審計成效最關鍵的環節,也是實現審計免疫功能的最重要途徑,要實現這一途徑,必須緊緊圍繞提升審計人員成果意識這一根本核心。首先打鐵還需自身硬,審計工作者必須嚴格按照「審計干凈、干凈審計」的審計理念,確保審計質量,為創造優秀的審計成果奠定基礎。其次,要激發審計人員創新意識和服務意識,促進審計職能的轉變,努力從宏觀上、機制上研究分析問題,提出建議,實現審計成果由微觀領域向宏觀領域的轉變。最後,要建立健全有關激勵機制,將審計成果利用作為審計工作的重要內容納入單位考核制度中,落實責任,明確各部門單位的任務和目標,規定考核標准和辦法,使其逐步制度化、規范化。
⑼ 淺議國家審計如何利用內部審計的工作成果
眾所周知,國家審計和內部審計是兩類不同性質的審計。它們在審計目的、代表的利益、審計結果的法律效力等方面都存在著差別。國家審計和內部審計雖不能相互替代,但二者存在著一定的關系。而長期以來,我們對這種關系不夠重視,使其未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對國家審計機關而言,國家審計如何利用內部審計的工作成果,更好地促進國家審計和內部審計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是擺在國家審計機關面前一個重要的課題。下面筆者就國家審計如何利用內部審計的工作成果問題談幾點看法:
一、國家審計作為一種外部審計,在工作中要利用內部審計的工作成果。
任何一種外部審計在對一個單位進行審計時,都要對其內部審計的情況進行了解並考慮是否利用其工作成果。
第一,內部審計是單位內部控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內部審計作為單位內部的經濟監督機構,不參與單位內部的經營管理活動,但主要對各項經營管理活動是否達到預定目標,是否遵循了單位的規章制度等進行監督,屬於單位內部控制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外部審計人員在對單位進行審計時,要對單位內部控制進行測評,就需要了解其內部審計的設置和工作情況。
第二,內部審計和外部審計工作上具有一致性。內部審計在審計內容、審計依據、審計方法等方面都和外部審計有一致之處,例如在進行財務審計時,與外部審計的審計內容相同,所依據的標准都為國家統一制定的會計制度和會計准則,在方法上都要評價內部控制,檢查憑證、賬冊,核對賬表的一致性等。特別是作為國有企業單位的內部審計,很大程度上應遵循審計機關制定的審計規范。這就為外部審計利用內審工作的成果創造了條件。
第三,利用內部審計工作成果可以提高審計工作效率,節約審計費用。外部審計人員在對內部審計的工作進行評價之後,根據評價情況利用內審全部或部分審計工作成果,可以減少現場測試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從而節約審計費用。
評價的內容主要有:第一,內部審計的工作內容。首先要看內部審計的審計內容與所要實施的審計是否一致,如審計的種類,審查的范圍,所屬的會計期間,所包括的下屬單位等。只有當審計內容一致時,才考慮使用其成果。第二,所遵循的審計規范。內部審計所遵循的規范是內部審計人員的任職資格和職業要求,以及執行審計業務應遵循的行為規則,它包括了工作人員的任職條件,開展審計工作的程序和方法,以及工作質量的基本要求等。國家審計要利用內部審計的工作成果,就需對其所遵循的的規范進行評價,以這一規范作為衡量其工作質量的尺度。只有當內部審計工作有一個明確的且內容科學的職業規范,並且在工作過程中得到了有效的執行,國家審計人員才能對其工作質量進行衡量,對其質量的保證程度有所把握,這樣才能決定是否利用其工作成果。如果沒有職業規范或者規范水平較低,還不能嚴格遵守,其工作質量就不能保證,也不能利用其工作成果。第三,工作成果的可信程度。國家審計人員要對內部審計的工作進行復核,如復核其工作計劃、工作底稿、審計證據、形成審計結論的依據等,以判斷其工作是否可信,有無質量保證。其中最重要的要看其所採取的質量控制措施,在評價其質量控制措施發的基礎上,檢查其工作底稿,最後決定對其工作成果的利用。
三、明確國家審計利用內部審計的工作成果的主要內容
筆者認為國家審計利用內部審計的工作成果的主要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內部審計關於內部控制制度的評審結果。由於對內部控制的評審是內部審計的一項重要工作,加之內部審計人員熟悉本單位的業務經營活動和控製程序,其關於內部控制的評審結論具有較高的可信賴程度,國家審計可以在進行評價和審查之後加以利用。對於內部控制所指出的薄弱環節,要進行調查核實,看其是否確為薄弱環節,是否已採取改進措施等。例如英國審計署一工作人員在對英國電信管理辦公室進行審計時,閱讀了該單位內部審計人員的審計報告,報告指出該單點陣圖書館印刷和出售資料業務沒有相應的存貨控制和收入措施。依照這一線索對其內部控制制度進行了調查,發現確實沒有相應的控制措施。延伸檢查的結果是,對出售資料的收入,圖書館管理部門和財務部門的會計記錄不一致,會計資料的真實性收到了影響。二是內部審計機構對下屬單位進行審計的結果。如果內部審計結構對有關下屬單位進行全面審計,審計人員應對其工作進行評價,評價後利用其審計工作成果,減少對下屬單位的審計工作量。三是利用內部審計發現問題的線索,確定審計的重點領域。在閱讀內部審計報告或其它相關資料時,可以發現內部審計已發現的問題,或是其他線索,審計人員可以利用這些線索進行深入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