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國內外研究成果

國內外研究成果

發布時間:2022-01-23 15:04:59

1. 國內外研究現狀怎麼寫

首先對與畢業論文選題和論文要點相關的專著進行分類,然後從中選出最具代表性的作者。 在撰寫畢業論文時,概述這些主要觀點,並指出代表性的作者及其發表觀點的年份。

還必須區分國內外的研究現狀,以審查研究的不足之處,即不涉及哪些方面,是否存在研究空白或研究不深入,尚未解決哪些理論問題。 解決,或者研究方法有哪些缺陷。 需要進一步研究。

(1)國內外研究成果擴展閱讀

一種是要注意不要將研究現狀寫為事物自身發展的現狀。 例如,要寫出股指期貨研究的當前狀態,您應該寫出哪些專著或論文,哪些作者以及您有什麼看法,而不要寫出什麼時候進行股指期貨本身,什麼類型的交易 ,以及它們如何演變。

二是反映最新的研究成果。

第三是不要寫得太少。 如果只寫一小段文字,則意味著您沒有閱讀太多材料。

第四,如果沒有與畢業論文選題直接相關的文獻,則選擇一些更接近畢業論文選題的內容來撰寫。

2. 開題報告中的國內外研究現狀怎麼寫

如下:

1、研究背景。

2、目的意義。

3、成員分工。

4、實施計劃。

5、可行性論證。

6、預期成果及其表現形式。

要求:總結全文,深化主題,揭示規律,指明方向。


評分標准

畢業論文成績可以採用五級記分制評定,由校答辯委員會根據各系答辯小組的評分,最終確定評分等級。以下是一種示例:優秀的比例一般控制在15%以內,優良比例不超過65%。

優(90分以上)。

良(80-89分)。

中(70-79)。

及格(60-69)。

3. 國外主要研究成果

森林沼澤景觀區化探異常查證方法的選擇與次級景觀條件特徵和表生地球化學作用特點密切相關。國外學者通過各種途徑,在這一研究領域開展了廣泛的研究工作。

西北歐、前蘇聯和北美分布有大面積的森林沼澤,森林沼澤區特有的土壤和富含有機質的泥炭對元素富集、分散的影響受到了這些地區勘查地球化學家們的極大關注。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他們在有機質中元素的存在形式、有機質和鐵錳氧化物與元素間的相互關系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Boyle(1977)較系統地研究了加拿大兩個富含銅的沼澤中的元素分布特徵,認為銅主要以腐殖酸鹽的形式存在於沼澤中。一些學者認為在富含有機質的土壤中有機絡合物是金屬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R.Ewelett,1978,等)。Gleeson and Coope(1966)、Chowhurg and Bose(1971,1972)、Baker(1973)等一些西方學者對泥炭中元素的全量和有機結合相進行了研究,提出腐殖化程度是影響有機質與重金屬元素結合的主要因素。Jackson(1978)通過有機酸與元素結合能力的試驗指出,pH值和粘土含量控制著有機質與元素的結合能力。上述研究表明,在森林沼澤區有機質對元素的遷移和富集具有重要影響作用。這些研究為森林沼澤區礦產資源地球化學勘查方法制定提供了理論依據。

通過研究和實地觀察,許多學者提出:在森林沼澤景觀水系發育的地區,宜以水系沉積物為采樣介質開展水系沉積物測量。他們系統地研究了水系沉積物的采樣部位、粒級、元素含量的季節性變化及采樣密度。Whitney(1974,1980)研究了鐵錳氧化物與金屬含量間的關系,提出了用鹽酸羥胺提取礫石表面鐵錳氧化膜中金屬元素的地球化學勘查方法技術。

前蘇聯在貝阿線的森林沼澤區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吳傳璧等,1987),提出根據局部景觀特徵和不同的工作要求,可採集鐵質淀積物、土壤、碎石、沼澤中的泥炭、水和植物等介質開展地球化學勘查工作。

最近幾年,加拿大勘查地球化學家Stewart M.Hamilton等在森林沼澤景觀區開展了卓有成效的表生帶元素遷移機理研究工作,提出了「還原囪」(reced chimneys)、「森林環」(forest ring)、酸性帽(acidic caps)的概念和元素電化學遷移模型。根據其研究成果,提出森林沼澤景觀區土壤測量的采樣層位應是A層下部和B層頂部;且應用醋酸銨或MMI(一種保密的專利提取劑)或酶提取,其他的偏提取劑都太強;這樣才能取得比較好的找礦效果。應用這種方法在加拿大厚冰磧物覆蓋區開展地球化學勘查工作取得了明顯的地質找礦效果。

綜上所述,森林沼澤景觀區化探方法研究現狀可以概括為:

1) 進行景觀地 球 化 學 研究 與 景觀地 球 化 學 區劃 ( Б. Ф. Мицкевич、Ю. Я. Сущик,1981) ,建立勘查地球化學概念模型 ( C. R. M. Butt and R. E. Snilh,1979) ,為不同級次景觀區開展勘查地球化學工作提供基礎資料 ( 地質礦產部情報研究所,1984) 。

2) 開展表生帶元素遷移機制與元素地球化學行為研究,總結表生環境下元素活動性( Andrews - Jones,1968) ,提出表生作用帶的地球化學障 ( A. A. Levinson,1974) 。

3) 研究表生條件下元素的賦存形式,指出土壤、水系沉積物中痕量元素存在的主要形式為被吸附的離子態、鐵錳氧化物吸附相、原生硫化物相、有機物吸附相、粘土吸附相、次生礦物相等 6 種形式 ( S. Dijkstra et el. ,1984) 。

4) 全面總結了偏提取技術在地球化學勘查中的應用 ( T. T. Chao,1984) 和水化學測量 ( И. С. Ломоносов,1988) 、植物地 球 化 學 測 量 ( F. D. Busche,1987; C. E. Dunn,1987,1992; P. J. Rogers,1993 ) 、 元素 活動 態 測 量 ( L. V. Antrpovo,1992; J. R. Clark,1994; Mann,1995) 等非常規化探方法的試驗研究成果。上述成果為森林沼澤區中大比例尺化探方法研究提供了重要參考資料。

總之,多數人認為: 1∶ 5 萬工作階段以水系沉積物測量為主 ( 個別地區配合水化學測量) ,采樣介質有淤泥沉積物、礫石間細粒沉積物、泥炭物質、經淘洗的灰砂物質等;1∶ 1 萬工作階段以土壤測量為主,在表面石質風化物發育區採用苔蘚 - 地衣生物地球化學測量,石流發育區採用植物測量,沿石流邊緣採用潛蝕淤泥測量,沼澤發育區採用水生苔蘚測量等方法。同時,在 A 層下部和 B 層頂部采樣、醋酸銨或 MMI 或酶提取測試土壤中活動態元素含量可望取得較好的地質找礦效果。

4. 國內外研究現狀及其研究進展

層序地層分析的研究方法首先是由Exxon生產研究公司的地質學家們(Van Wagoner等,1988;Posamentier等,1988;Van Wagoner等,1990;Sangree等,1991;Scholz等,1991)提出的。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經歷了50年代的沉積相模式,60年代的沉積體系分析和70年代的地震地層學等發展階段(Vail等,1977;Mitchum等,1977),至80年代提出層序地層學的概念與方法體系,經歷了地質學家和勘探工作者近半個世紀的努力。隨著高精度地震資料的應用,結合詳細的露頭資料和鑽孔岩芯及測井資料,Van Wag-oner等(1990)和Sangree等(1991)對層序概念及層序構成作了更精闢分析,並提出一套完整的概念體系和系統的研究方法。層序地層學是根據地震、鑽孔和露頭資料對地層型式作出綜合解釋。層序地層學成為一種劃分、對比和分析沉積岩系的新方法,其研究實質就是建立沉積盆地的等時地層格架(李思田等,1992)。

1.層序地層分析進展

層序地層學研究經歷了十多年的發展,不僅僅是在其應用領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更重要的是在研究理論和方法體繫上得到了完善和補充,其突出進展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其一是強制性海退概念的提出,海進和海退分別代表岸線朝陸地和朝海洋移動的方向。岸線移動方向是沉積物注入量與陸架上沉積物所能充填空間(可容納空間)相平衡的函數。當相對海平面上升時,在沉積物注入量較低的地區表現為海進,在沉積物注入量較高的地區仍可以表現為海退。因此,相對海平面上升與海進之間並不存在一一對應關系。但是,當相對海平面下降時,海岸線只能發生海退,並不受沉積物注入量變化的影響。相對海平面下降引起的海退響應又被稱為強制性海退(Posamentier等,1992)。Posa-mentier等(1999)對經典層序地層劃分進行了修正,將具有強制性海退的沉積層序劃分為四個體系域,即早期低位體系域、晚期低位體系域、海侵體系域和高位體系域。其中早期低位體系域由低位三角洲、低位楔組成,有些學者將其稱為強制海退楔狀體(forced re-gressive wedge)、強制海退楔形體系域(forced regressive wedge systems tract,FRWST)。與高位正常海退進積體系相比,強制海退形成的早期低位體系域有著其特有的一些特徵:①形成相對較粗的楔狀體,出現向海的一側,與上一個層序的高位體系域之間被一個過水區分隔;②早期低位海岸沉積以近源陡、遠源坡度逐漸變緩的濱面沉積為特徵;③低位進積楔的頂面由許多小的階梯狀遞降序列形成,表現為一個向海傾斜的斜坡;高位正常海退的進積單元頂面或者與下伏地層平行,或者只有一個較平緩的坡度。有了強制海退的概念,一些以前認為是古陸架砂體的沉積現在則可能被重新解釋為早期低位海岸沉積。尤其是在緩斜坡地貌背景下,強制海退形成的早期低位三角洲、低位楔狀體粒度粗,可作為有利的儲集體;垂向上存在相的突變,海侵時期細粒泥岩直接覆蓋其上,如果存在好的油源,該體系域則是很好的岩性油氣藏類型。

其二是高精度層序地層學(high 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y)的發展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並取得了顯著的進展。近年來大量的研究表明,高精度層序地層學的概念和理論可有效地應用於地下地質的研究,為精細的地層對比、沉積相和儲層特徵等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方法和預測工具。Cross T.A.(1994)倡導的高解析度層序地層學,代表著該領域的新進展。Cross領導的成因地層組建立了一種重要的高解析度層序地層分析方法———基準面進退旋迴分析。即:層序的發育是受全球海平面變化、構造沉降、沉積物供應量及沉積地形、氣候等各種因素相互作用制約的基準面(Base Level)的變化控制的。基準面是一個相對於地球表面波狀起伏的、連續的、略向盆地方向下傾的抽象面(非物理面),它不一定等於海平面、海平面向陸延伸的水平面或河流平衡剖面等,其位置、運動方向及升降幅度不斷隨時間而變化。基準面在變化中總是向其幅度最大值或最小值單方向移動,構成一個完整的上升與下降旋迴。基準面的一個上升與下降旋迴稱為一個基準面旋迴。一個基準面旋迴是等時的,在一個基準面旋迴變化過程中(時間域)保存下來的岩石為一個成因地層單元,即成因層序,它以時間為界面,因而是一個時間地層單元。基準面的旋迴性變化,改變了沉積的可容納空間,導致沉積與侵蝕的發生。當基準面高於地表時,有可容納空間,以沉積作用為主,侵蝕作用成為局部和暫時的;當基準面低於地表時無可容納空間,侵蝕作用占優勢,沉積作用成為局部且暫時的;當基準面與地表一致時,既無沉積又不侵蝕,只有沉積物路過。在基準面隨時間的變化過程中,地表不同地理位置上有四種地質作用狀態:沉積、侵蝕、沉積物路過(無沉積)及飢餓沉積(密集段)。

其三是不同構造背景條件下所形成盆地的層序地層格架和層序樣式,特別是構造活動型盆地。構造活動性盆地包括箕狀斷陷盆地(又稱半地塹式盆地)、雙斷型斷陷盆地、下斷上坳型盆地、前陸盆地、克拉通盆地等,這些盆地的共同特點是構造活動作用於盆地形成和充填發育的全過程。目前,對這類盆地研究比較有代表性的有:Shanley和McCabe(1994)通過對阿根廷白堊紀地層的研究,建立了半地塹盆地的層序地層樣式:Use strecher的河流-湖泊環境構造地層層序。近十年來,我國在陸相伸展盆地、前陸盆地的層序地層研究中也已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2.高精度層序地層分析

在碳酸鹽岩中,小尺度沉積旋迴長期以來被解釋為米蘭柯維奇(Milankovitch)氣候旋迴引起的全球海平面高頻變化的結果。而在硅質碎屑岩地層中,過去人們傾向於用自旋迴,如三角洲廢棄和河流改道,來解釋小型的沉積旋迴,因此,類似碳酸鹽岩中的Mi-lankovitch氣候旋迴形成的硅質碎屑岩中的高頻旋迴未被重視和識別。層序地層學概念提出以後,Van Wagoner(1990)和Mitchum等(1991)認為在硅質碎屑岩地層中同樣可以識別出代表全球海平面高頻變化的小型尺度的沉積旋迴,並提出了高頻層序地層學的概念。他們在Exxon全球海平面旋迴圖的基礎上,建立了硅質碎屑岩地層中能夠識別出來的全球海平面旋迴變化的譜系,其二級到五級的頻率變化范圍在9~10Ma,1~2Ma,0.1~0.2Ma和0.01~0.02Ma,其中9~10Ma和1~2Ma為Exxon全球海平面旋迴圖上的二級和三級旋迴,由層序組和三級層序所代表。而高頻旋迴0.1~0.2Ma和0.01~0.02Ma可以在測井、岩心和露頭上,或者是一些地區的高解析度地震剖面上被識別出來,這些高頻旋迴處於Milankovitch氣候旋迴的范圍內,是由於地球軌道的周期性變化產生的。在過去2Ma年中,這種氣候旋迴與高頻海平面變化的關系已經被深海鑽孔氧同位素研究所證實。

三級全球性海平面變化疊加上四級(120k.y.)和五級(50k.y.)海平面旋迴產生復合的海平面旋迴。這種復合的海平面旋迴再疊加上構造沉降就成為一個地區的相對海平面變化。Van Wagoner等(1990)定義了兩種類型的四級旋迴(圖1-1),分別被命名為「A」和「B」。「A」型四級旋迴被定義為從海平面下降到海平面下降。如果有充足的物源供給,這種四級旋迴產生四級層序,其邊界為陸上不整合。疊加在四級旋迴上的五級旋迴產生准層序,其邊界為海泛面。「B」型四級旋迴被定義為從海平面快速上升到海平面快速上升。這種四級旋迴只產生不完整層序,其邊界為海泛面。在Van Wagoner等(1990)所用的例子中,當構造沉降量較大(15cm/k.y.以上),那麼只有三級海平面旋迴形成層序,而四級旋迴形成准層序。當構造沉降量小於15cm/k.y.時,四級旋迴可以形成層序,五級旋迴形成准層序。由此可見形成四級層序的條件是:穩定的大地構造背景、盆地構造沉降極低和較高的沉積物供給速率。

圖1-1 不同級別的海平面變化旋迴的疊加和高頻層序的發育

Mitchum等(1991)進一步明確了四級層序的概念及其構成樣式(圖1-2),在Exxon層序體系中,三級層序是由沉積體系域構成,而沉積體系域由准層序組構成,Mitchum等(1991)將這種層序稱之為基本層序(fundamental sequence)(圖1-2A)。如果體系域是由四級層序組、而不是由准層序組構成,這種層序被稱之為復合層序(Com-posite Sequence)(圖1-2B)。與四級層序類似,三級復合層序代表了全球海平面變化的一個旋迴期間的沉積。在南非海域的盆地,三級層序的時限范圍是1~3Ma,平均1.3Ma,而四級層序的時限范圍在0.1~0.5Ma之間。所以四級層序與基本層序類似,也是由體系域組成,但是時限更短,有時在精度高的地震剖面上可以識別出來。這種層序也被Vail等(1991)稱之為簡單層序(Simple Sequence),形成於可容納空間增加的速率太低,不能夠抵消高頻的全球性海平面下降時,高頻海平面變化旋迴就可以導致四級層序的發育。

圖1-2 復合層序與基本層序構成模式

綜上所述,四級層序具有三級層序的基本特徵,但是時限更短,屬於高頻層序的范疇。四級層序概念的提出雖然有很長時間,但是其應用涉及地震解析度。隨著地震數據採集與處理技術的提高,國際上著名的石油公司和產業部門開始要求在油氣勘探生產中要力求分出四級層序以便更精確地進行儲層預測。

高頻四級層序最早發現於北美大陸晚賓夕法尼亞世碳酸鹽岩地層中,其中共劃分出了至少55個旋迴。隨後,Browm等(1995)在南非Pletomos、Breadasdorp和Orange盆地白堊紀三角洲地層中識別出了時間在0.2~0.5Ma的四級層序,其體系域構成類似於三級層序。Henriksen等(1996)在挪威大陸架下漸新統海岸三角洲中劃分出了38個發育良好的四級層序。

3.構造活動型盆地層序樣式

相對於穩定被動大陸邊緣,許多盆地不僅在形成時期受構造活動的控制,而且在發育過程中,構造仍然表現為強烈的活動性,如控盆或控窪斷裂的強烈活動(活動的結果可以形成盆地復雜的古地貌形態),以及盆地充填過程中的基底快速沉降等等都可以是構造活動型盆地的特徵,此類型盆地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可以為前陸盆地,也可以表現為伸展斷陷盆地;同時也可能是多種構造活動疊加而成的盆地類型,如鶯歌海盆地,在其演化過程中經歷了多期構造性質不同的構造活動的疊加。

國內外許多學者已經對盆地內構造活動影響和控制著盆地的沉積體系發育以及沉積地層樣式進行了研究,並提出相應的理論模型。Dawers和Underhill(2000)認為北海Statif-jord地區晚侏羅世斷層活動以及斷層與斷層之間的相互作用控制了同斷陷期的層序地層發育,沉積和沉降中心均隨斷層活動中心變動而遷移。李思田等(1998)研究結果也表明受走滑伸展構造運動的影響,鶯歌海盆地的沉積、沉降中心依次向東南方向遷移。Gupta和Cowie(2000)提出,在伸展斷陷盆地內,一方面斷層活動(包括其形成、生長、消亡等)影響沉積體系的發育,另一方面沉積地層響應記錄了不同階段的構造活動特徵。Gawthoper和Leeder(2000)對這一過程進行了總結,並分別研究了海相和陸相斷陷盆地內構造活動的沉積響應特徵以及三維演化模式。

與此同時,也有不少學者注意到構造活動對層序的影響,尤其是層序內部構成、垂向疊加樣式、沉積體系分布等發育的控製作用。如Lin等(2001)對二連盆地的層序構成、沉積體系綜合研究後,認為不同的構造階段發育了截然不同的沉積體系,同時對應於不同類型的層序,不同級別的層序地層界面受控於不同級別的構造活動。Ravnas和Steel(1998)通過斷陷盆地沉降速率與沉積特徵之間的關系,提出不同的沉降速率(代表構造活動的強與弱)控制了體系域類型的發育以及體系域的內部構成樣式。Corfield等(2000)則認為在同一盆地內同一時期不同的構造部位(即構造活動強度不同的地區)沉積地層樣式、沉積構成也是不同的,如斷層活動性強的部位(分段活動斷層之中心),在斷層上盤,地層表現為楔形,沉積、沉降中心位於斷層面附近,而斷層活動弱的部位(分段活動斷層的末端),地層呈向斜形態,沉積、沉降中心明顯向盆地方向遷移;並且強調這種差異特徵不僅在露頭上可以識別,在高解析度地震剖面上同樣可以識別。Young等(2000)則針對Suez裂谷中發育的構造轉換帶的沉積特徵以及層序地層進行了精細研究,認為構造活動不僅控制了盆地的可容納空間,而且沉積物供給速率也受其影響(或控制);高沉降速率、低沉積物供給,形成以退積和加積特徵為主的准層序樣式;低沉降速率、高沉積物供給,會形成粗粒的進積型准層序疊加樣式。

對於一個應用於構造活動盆地邊緣背景的總的層序模式而言,所有的控制層序發育的3個因素(全球性海平面變化、構造運動和物源供給)必須看作為獨立的變數。海底的構造運動與全球性海平面變化共同確定了相對海平面的變化,進而,相對海平面的變化又確定了沉積物聚集的可容納空間的大小。Yoon等(2003)將全球性海平面變化、構造運動和物源供給作為獨立的變數考慮,提出了9種可能的層序發育情形(圖1-3),均是可容納空間變化和物源供給變化的函數。一些重復的情形被去除以後,以准層序的疊積樣式為依據,可以確定出6種層序的類型。

圖1-3 構造活動型盆地層序疊置樣式

A型:A型層序由一個單獨的SPG准層序組構成,與穩定正常的海退有關,是相對海平面穩定上升和沉積物高速供給並超過了新的可容空間的增加(S'>A'max)的結果(圖1-3a)。Emery(1996)先前提出了一個類似的層序,由一個單一的體系域構成,命名為「海退體系域」。A型層序可以發育在正斷層的上盤,形成於伸展斷層的初始發育階段,並伴有迅速的沉降和斷層下盤的快速的沉積物堆積。

B型:B型層序可以形成於相對海平面穩定上升並疊加在中等物源供給的部位。物源的供給速率處於最大和最小可容納空間之間(A'min<S'>A'max,圖1-3b)。該層序與Exxon研究組提出的Ⅱ型層序基本類似,其中有2個SPG准層序組被解釋為陸架邊緣和高位體系域,夾在中間的RG准層序組被解釋為海進體系域。B型層序可以發育在迅速沉降且具有中等物源供給的伸展盆地中。

C型層序:C型層序完全由RG疊置樣式組成,與相對海平面的持續上升相伴,物源供給低(S'<A'min,圖1-3c),這種情形發生在海岸平原,以一系列階梯退縮為特徵,沉積物聚集不足以填充逐漸增加的可容納空間。

D型層序:由單一的楔形准層序組構成,具有OPG疊置樣式,發育在強制性海平面穩定下降的部位(A'<0),是由於海底的迅速上隆超過了海平面的上升(圖1-3d-f)。OPG准層序組與Hunt等(1992)的強制性海退體系域相對應。Emery(1996)也介紹了這種類型的層序,該層序由一個單一的中位體系域(midstand)組成,在這種體系域中任何時刻的沉降都不會高過沉積物的供給,從而產生海退。Hunt等(1992)認為強制性海退OPG准層序組由丘形盆底扇/裙組成,但是不一定同時發育在一個單一的海退期間。D型層序發育在低構造沉降或上隆、高沉積物供給的盆地中,活動斷層的下盤或者低坡度的前積和陸架邊緣發育最好。

E型層序:該類層序由兩個交替的准層序組組成,具有SPG或OPG疊置樣式,且與波動的相對海平面變化相伴生,海平面變化具有上升階段和下降階段,而且,沉積速率大於可容納空間產生的速率(S'>A'max)(圖1-3g)。E型層序邊界與Ⅰ型層序邊界極其類似,因為相對海平面旋迴被相對海平面下降階段所強化。然而,存在的爭議是層序邊界是放在強制性海退體系域之下,還是之上。在本文的模式中,邊界被置於OPG准層序組(強制性海退體系域)之上,因為這是在深部地震剖面上最容易識別和容易制圖的界面。

F型層序:該層序由下到上可以劃分出4個准層序組:SPG,RG,SPG,OPG。相對海平面變化具有上升和下降階段,中等到低的物源供給,並小於最大的可容空間產生的速率(S'<A'max)(圖1-3h和i)。這基本上是Exxon研究小組定義的Ⅰ型層序。相對海平面上升的早期階段,最下部的SPG樣式的准層序組對應於Exxon研究組的低位域(低位楔),或者是Hunt(1992)的低位進積楔狀體。在相對海平面迅速上升時期,沉積體系滿足條件S'<A',這是由於相對海平面上升加速的緣故,由此產生了RG准層序組與海進體系域相對應。在這一海侵單元之上,另一個SPG准層序組發育,這是由於可容空間產生較慢並相對地被物源供給超越。這是在強制性海平面上升的晚期形成的高位體系域,最上部的OPG樣式的准層序組是相對海平面下降時期的低位域(盆底扇)上半部分的沉積。

對於應用於構造活動型盆地邊緣的層序模式,構造活動和沉積物的輸入量是除了全球性海平面變化之外的主要因素,這個模式提出了6種層序類型,顯示了一種准層序組在數量上和疊置樣式上的變化。這些准層序組反映了可容納空間的變化(A')和沉積物(S')供給速率的復合效應(圖1-3)。由單一的SPG准層序組構成的A型層序與可容納空間的穩定產生和沉積物的高速供給(S'>A')相關。B型層序(SPG-RG-SPG)本質上與Exxon研究組的Ⅱ-型層序類似,形成於可容納空間穩定產生疊置在中等物源供給速率的條件下(A'max>S'>A'min);C型層序(RG)與可容納空間的穩定產生和低沉積物供給有關(A'max>S');D型層序由具有OPG疊置樣式的准層序組構成,由於海底的迅速上隆超過了全球海平面上升,可容納空間負增長(A'<0);E型層序由SPG和上覆OPG准層序組構成,它形成於具有形成和消失階段的、波動的可容納空間的變化與沉積速率大於可容納空間產生的最大速率的部位(S'>A'max);F型層序與Exxon研究組的Ⅰ-型層序相對應,從下到上被劃分為4個准層序組SPG、RG、SPG和OPG,其與可容納空間產生、消失的波動變化和中低物源供給小於可容納空間產生的最高速率的部位相關(S'<A'max)。

位於弧後的Ulleung盆地西南邊緣層序研究表明,盆地層序的發育與盆地邊緣的構造演化密切相關(Young等,2000)。在弧後盆地擴張晚期階段(中新世早—中期)迅速的沉降導致了可容納空間的持續產生和構造控制的盆地邊緣的高速和最後的中等速率的物源供給,導致了A、B型層序的發育;在弧後閉合的初期階段伴有區域性收縮變形(中到晚中新世),較慢沉降速率和來自上隆沖斷帶沉積物的輸入的增加導致了E型層序的發育。在晚中新世,Ulleung盆地的收縮調整是平靜的或不活動的,邊緣沉降加速,因此上升為主的相對海平面變化與中-低沉積物供給相配合產生了F型層序,反映了全球性海平面變化的主體控制機制。

5. 國內外研究現狀怎麼寫

研究現狀是開題報告的關鍵部分,對開題報告的層次和水平起決定性作用,也是英語論文「文獻綜述」的基礎。

撰寫研究現狀之前,需要查閱與論文選題有關的國內外文獻,以便了解國內外在該選題上的研究現狀,比如:目前已經有了哪些方面的研究;這些研究是如何實施的;它們的研究方向和深度;取得了什麼成果;還有哪些問題有待解決等等。

對選題相關文獻的認真查閱不但可以讓我們避免進行無效重復的研究工作,而且可以開闊我們的視野、拓展我們的研究視角。通過較全面的國內外文獻資料的分析就可以發現以往研究的不足或漏洞,甚至可以啟迪新的研究思維和角度,為我們提供新的研究目的和切入點。

(5)國內外研究成果擴展閱讀

寫論文研究現狀注意事項

研究現狀內容長度一般是在1000字左右。並要附上有權威性和時效性的參考文獻目錄。在寫研究現狀時,不能單純列舉,應避免繁瑣和不得要領。

另外也應避免空洞和泛泛而談。要先從大處著手,然後逐步歸攏,最後集中到本選題的研究問題上。要對所搜集到的研究文獻進行的歸納和整合,客觀地闡述研究背景,然後對巳有研究的不足進行主觀評論。

必須指出國內外文獻就相關論題已經提出的觀點、解決方法和階段性成果,闡述這些研究的廣度、深度和不足,從而提出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確定本選題研究的平台,並指出本選題的研究預期將有哪些突破。

6. 畢業論文中如何寫「國內外研究現狀」

畢業論文中寫「國內外研究現狀」:

首先要把收集和閱讀過的與所寫畢業論文選題有關的專著和論文中的主要觀點歸類整理,並從中選擇最具有代表性的作者。在寫畢業論文時,對這些主要觀點進行概要闡述,並指明具有代表性的作者和其發表觀點的年份。還要分別國內外研究現狀評述研究的不足之處,即還有哪方面沒有涉及,是否有研究空白,或者研究不深入,還有哪些理論問題沒有解決,或者在研究方法上還有什麼缺陷,需要進一步研究。 三、寫國內外研究現狀應注意的問題 二是要反映最新研究成果。 三是不要寫得太少。如果只寫一小段,那就說明你沒有看多少材料。 四是如果沒有與畢業論文選題直接相關的文獻,就選擇一些與畢業論文選題比較靠近的內容來寫。

(6)國內外研究成果擴展閱讀:通過寫國內外研究現狀,可以考察學生是不是閱讀了大量的相關文獻。 在寫之前,同學們要先把收集和閱讀過的與所寫畢業論文選題有關的專著和論文中的主要觀點歸類整理,並從中選擇最具有代表性的作者。在寫畢業論文時,對這些主要觀點進行概要闡述,並指明具有代表性的作者和其發表觀點的年份。還要分別國內外研究現狀評述研究的不足之處,即還有哪方面沒有涉及,是否有研究空白,或者研究不深入,還有哪些理論問題沒有解決,或者在研究方法上還有什麼缺陷,需要進一步研究。 三、寫國內外研究現狀應注意的問題 二是要反映最新研究成果。 三是不要寫得太少。如果只寫一小段,那就說明你沒有看多少材料。 四是如果沒有與畢業論文選題直接相關的文獻,就選擇一些與畢業論文選題比較靠近的內容來寫。

7. 國內外研究概況

一、生態地球化學的調查與評價

生態地球化學是從全國多目標區域地球化學調查和應用實踐中產生的科學理論,是一項以多目標區域地球化學調查為基礎,以生態地球化學評價、生態地球化學評估、生態地球化學預警和生態地球化學修復為主體的系統工程(奚小環,2008)。

21世紀勘查地球化學在解決人類資源與環境的重大問題上發揮了巨大作用,區域地球化學調查應用於生態環境與農業地質研究方面的文獻近10年來呈明顯上升之勢。生態地球化學研究工作在國際上的全面開展是從20世紀90年代後。為配合國際地球化學填圖計劃(IGCP259)的實施,俄羅斯、瑞典、加拿大、德國、捷克、南非和紐西蘭等許多國家都進行了區域性的地球化學填圖,並利用區域地球化學資料開展環境、農牧業和地方病等多目標應用研究(王徽,2001;施俊法,2003)。生態地球化學填圖綜合考慮了自然污染和人為污染地球化學狀況,為勘查地球化學解決人為污染問題開辟了一條嶄新的道路,並在生態地球化學的理論框架下,進行區域生態地球化學調查與評價工作。

隨著人類社會面臨的環境問題與可持續發展問題的日益突出,中國勘查地球化學界審時度勢,將工作重點由單一的找礦勘探擴展至以資源與環境並重,立足於為國家社會經濟宏觀發展戰略服務,為國土資源規劃、管理、保護和合理利用服務的綜合調查與評價。生態地球化學調查是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一項綜合基礎地質工作。它以區域土壤和水體地球化學調查為依託,以第四紀地質體為研究對象,以土地質量評估為主要內容,以服務於農業生產、環境保護和礦產資源普查等多領域為目標。該項工作分多目標區域地球化學調查、區域生態地球化學評價、局部生態地球化學評價和總體綜合研究4個層次(楊忠芳,2004)。

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生態地球化學調查(農業地質調查)項目自2002年實施以來,已完成多目標區域地球化學調查面積近135×104 km2,涉及浙江、江蘇、安徽、湖南和湖北等31個省(區、市),採集測試分析了54個指標值(2008)。生態地球化學調查在很大程度上查明了我國土壤中包括有益與有害成分在內的各種元素指標的組成、類型、含量和強度及其分布地區、范圍和面積等,填補了國家長期以來包括土壤污染在內各項元素指標的空白,是一項具有深遠意義的成果。調查表明,國家土地質量地球化學總體狀況是好的,符合種植無公害農作物的土地質量標準的土地面積占調查面積的92%,符合種植綠色農作物的土地面積佔87%,達到土壤環境質量一、二類標準的佔87%。同時土地污染狀況不容忽視,占調查面積13%的土壤存在污染(李敏,2009)。中國存在的主要地球化學現象和問題有:①長江流域 Cd 等重金屬異常呈帶狀分布;②黃河流域高As、高F、低I和高I等地方病問題突出;③城市及周邊地區Hg、Pb等異常普遍存在;④全國各大湖泊呈現有害元素匯集的趨勢;⑤西南碳酸鹽岩區Cd、As等重金屬元素背景值普遍較高;⑥土壤酸化問題較為嚴重;⑦各種肥力元素與有益元素的分布存在較大的差異;⑧土壤有機碳儲量分布不均。

生態地球化學評價是在多目標區域地球化學調查基礎上,研究元素和化合物等地球化學指標在土壤圈的分布與分配規律、異常特徵及其對生態環境產生的影響,針對性地測定元素形態或價態,研究元素成因來源及其在地球系統中的行為,即在遷移轉化過程中的形態變化作用途徑和機理,預測可能發生的地球化學問題(奚小環,2004)。生態地球化學評價又進一步分為區域生態地球化學評價和局部生態地球化學評價。區域生態地球化學評價是針對流域或區帶(面積范圍為106~102 km2)內元素和化合物分布特徵,通過對元素及化合物的來源示蹤及遷移途徑研究,評價它們對生態系統及各組成要素的影響,預測其未來變化趨勢。局部生態地球化學評價是以面積小於數百平方千米的元素或化合物的局部地球化學異常為研究對象,運用地球化學方法技術,追蹤異常物質來源,查明異常成因,研究地球化學環境與生態現象或問題的關系,預測生態地球化學環境變化趨勢,提出興利避害的對策措施。

為指導生態地球化學評價工作,中國地質調查局於2005年底正式發布了《區域生態地球化學評價技術要求(試行)》,規定了河流、農田、城市、湖泊濕地和淺海等生態系統的評價技術路線。目前各個省份生態地球化學調查已經全面進入生態地球化學評價工作階段,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農業和環境等方面得到普遍應用,產生了廣泛影響。例如,珠江三角洲地區生態地球化學評價結果顯示:珠江三角洲土壤Hg污染區面積佔11.57%,主要分布於廣州—佛山一帶,屬人為污染。蔬菜類農產品超過食品衛生標准Hg限量的比例為3.12%,已影響蔬菜的品質,但對蔬菜質量安全構成的威脅並不大。土壤Hg絕大部分以硫化物存在,活潑相態Hg含量極低(林傑潘,2007)。冀東平原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屬富集污染,其中以Hg、Cd污染富集較為嚴重,綜合污染級別以輕—中污染為主,重金屬富集污染成因與當地地質背景有關,同時當地強烈的工農業等人為活動加劇了污染與富集(欒文樓,2009)。浙江省依據杭嘉湖平原區土壤中Hg、As、Sb、Pb、Zn、Cd、S、Cu、Mo、Sn等元素的污染分指數和綜合污染指數,進行了區域環境質量評價(朱立新等,1996)。杭嘉湖平原大部分地區屬清潔區、基本清潔區,但由於人類活動和工業污染,在杭州市、紹興市和嘉興市等地區的土壤出現了從初始污染—輕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的現象,特別是杭州市和紹興市周圍存在較大范圍的重度污染區。

生態地球化學與生態地球化學評價,是研究人類能夠感知的和正在進行的地球化學過程。要解決重大的生態地球化學問題,所有研究工作須跨越學科的界線,將生態學、環境科學、地學、農學和醫學,甚至政治和經濟學等學科融合在一起,通過各學科的相互交叉和滲透,才能了解生態系統復雜性的真諦。中國擁有全球獨一無二的區域地球化學資料,深入挖掘多目標區域地球化學調查數據所蘊含的信息,更好地服務於當地的經濟建設與社會可持續發展,仍是擺在生態地球化學領域的一個現實課題(廖啟林等,2005)。生態地球化學的發展要立足地質、地球化學,充分考慮岩石—水—土—大氣—生物等層圈的相互作用,評價地球化學因子在不同生態子系統中的生態服務功能、區域空間分異特徵及其變化趨勢,為區域社會經濟發展規劃提供科學依據。

二、土壤污染研究

土壤直接或間接地參與了陸地生態系統物質循環,是生態環境基本構成要素,農業生產的基礎(賴啟宏,2005)。土壤的環境地球化學效應一方面受各圈層影響,同時也對各圈層的生態地球化學過程具有較大影響。近年來,由於現代化工業和農業的發展,土壤環境污染不斷加劇,土壤污染已成為中國乃至全球性土壤退化的重要因素,嚴重地威脅著人類的身體健康。

土壤污染的種類繁多,有化學污染、物理污染、生物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甚至復合交叉污染,其中以化學污染最普遍、最嚴重,也最難以治理。土壤污染物質,一般分為兩大類:無機污染物和有機污染物。由於土壤污染具有隱蔽性、潛伏性、不可逆性和長期性,其後果極為嚴重。長期以來人們只考慮土壤具有的交換、吸附、淋濾和降解自凈作用,將土壤作為廢棄物處置場所。然而,在長期污染影響下累積於土壤的化學物質,經植物吸收和動物攝取或溶入水體,可影響農作物產量、農產品質量以至整個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當氣候環境條件和土地利用方式改變時,短時期內土壤污染物有可能大量活化進入水、植物和農產品,危害動植物和人體健康,導致延緩而突然爆發的有害效應,即所謂的「化學定時炸彈」(stigliani W et al.,1991;謝學錦,1993)。在早期工業化國家都曾發生過因環境污染所引發的環境公害事件,如20世紀50年代日本公布的兩起震驚世界的環境公害事件:富士地區高含量鎘米導致的慢性中毒的「骨痛病」和熊本地區汞污染導致的「水俁病」,都造成了大量人員致病和死亡,均因土壤和水體長時期的污染導致農產品和養殖水產品污染所引發的。因此日本是世界上土壤污染發現最早,也是污染較為嚴重的國家之一。

為了全面深入地研究污染物對環境質量的沖擊程度以及對人類的危害程度,控制並修復土壤污染,諸多國家都陸續開展了不同層面上的土壤污染研究,包括眾多的污染現狀調查、土壤環境質量評價和風險評價及其宏觀決策管理等,並取得了一定的研究進展。關於土壤污染研究的內容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土壤污染物遷移和轉化規律的研究。不同化學物質在土壤中的持留和釋放規律,國內外都做了大量研究(Kinniburgh D G,1986),並形成了反映污染物質持留和釋放規律的平衡模型與動力學模型。這些模型對於預測土壤環境中化學物質的吸附、釋放和運移等行為有積極意義。Pagotto等的研究發現,在公路附近土壤中有Pb、Zn、Cd的積累,且隨著距離的增大和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一些土壤樣品有少量Ni、Cr(Pagotto,2001)。交通對環境的影響主要在公路兩側1500 m的范圍內,500 m以內對土壤影響最顯著,超出此范圍,土壤中的Pb含量達到背景值水平。有學者認為:重金屬元素在土壤中的遷移實質上受到重金屬隨土壤水分的遷移,在土壤中的擴散,與土壤顆粒之間和重金屬及其他溶質不同組分之間的化學反應變化,以及被植物吸收等多因素制約和影響(隋紅建,2006)。

二是土壤污染物的生態效應研究。土壤中污染物會對土壤生物類型、生物數量、生物活性、土壤酶系統及土壤呼吸和代謝等作用產生較大影響,危及土壤生態系統的正常結構、功能與平衡。研究發現,施用的農葯有20%~70%長期殘留在土壤中(Calderbank,1994)。殘留農葯對土壤中的硝化細菌、根瘤菌和根際微生物影響較大。我國大多數城市近郊土壤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有許多地方糧食、蔬菜和水果等食物中鎘、鉻、砷、鉛等重金屬含量超標或接近臨界值。土壤環境重金屬分布對人體健康有著重要影響,李森照(1979)討論了環境中Cr與人的健康關系,指出Cr對人體健康產生重要的影響。

三是關於土壤環境質量的研究。土壤污染會直接導致土壤質量的下降,圍繞土壤環境質量問題,目前涉及的主要內容包括土壤重金屬的污染與污染土壤的退化和土壤中重金屬的行為與環境質量和土壤中稀土元素的行為與環境質量等。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對土壤環境質量及其指標體系做了較多研究,極大地豐富了土壤質量評價的內容,國外的研究已經開始關注生態系統多樣性、土壤質量演變過程及機理等土壤環境的問題。關於土壤環境質量的評價方法,國內外研究和評價雖然還沒有完善的評價體系,但已有許多學者發表過有價值的資料,所採用的土壤環境質量評價的方法有很多,土壤環境質量評價也越來越具有科學性和實用性,其中包括有指數評價法、模糊綜合評價法和灰色聚類法等。

四是關於土壤污染的防治研究。例如對於土壤重金屬污染的防治,世界各國都開展了廣泛的研究工作。由於土壤重金屬污染存在潛在性、不可逆性、長期性和後果嚴重性等特點。因此污染的治理應立足於「防重於治」的基本方針。有學者利用生物措施進行土壤修復,如陳同斌等發現As的超累積植物娛蛤草,在工程中有較好的實際應用價值,並在湖南郴州市建立了亞洲的第一個植物修復基地。此外工程措施包括客土、換土、翻土和去表土等方法,適用於大多數污染物和多種條件。汪雅谷等對土壤重金屬污染進行客土處理,使鎘等重金屬殘留量平均下降50%~80%。

土壤圈是個開放系統,進入土壤中的污染物,通過遷移、擴散和生物代謝等途徑進入生物和水等環境中,並產生污染。要科學研究評價土壤污染物的環境行為和環境效應,必須把大氣、水、土壤、生物作為有機整體,研究污染物在不同環境界面上的遷移和轉化規律,重點研究土壤-作物耦合系統污染動力學方面的機理,建立相應的數學模型,對綜合防治地下水和大氣污染及研究土壤環境容量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三、地方病與地質背景的關系研究

人類的生存依賴於自然環境,自然環境的優劣將直接影響人們的身體狀況。20世紀60年代,英國地球化學家哈密爾頓研究發現,人體組織中的元素含量曲線與地殼中元素豐度曲線具有驚人的相似性。地質環境中的微量元素通過土壤—水—植物—食物—人體這個食物鏈進入人體,如果維持人體正常發育所需的微量元素供量不足或過剩,都會影響人體的正常發育生長及代謝。吉林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地質科學院有關院校及國土資源部的部分研究機構就地方病的地質環境和地球化學成因等問題進行了長期研究。美國、英國和印度等國家也在不同地方開展了地方性疾病與地質環境和地質作用的關系研究。

研究表明:目前我國主要的地方病有碘缺乏病(IDD)、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硒中毒、克山病和大骨節病等。它們在時空上的分布和地質環境中的地形地貌、地質構造、地層岩性、土壤和水(地表水、地下水)等因素密切相關。例如青海省碘缺乏病、慢性氟中毒病和大骨節病區絕大多數分布在東部黃河干支流第三紀(古近-新近紀)河谷盆地內。在水平方向上,病區具有沿不同河段分布的特點;在垂直方向上,病區具有與地形地貌垂直分帶相一致的分布規律(陳梅芬,1994)。

地質構造控制著山崖岩石的分布,由於各地山崖岩石的不同,其危害性礦物對各地區人的身體影響是不同的。因此引起了地方疾病呈區域性或地區性分布,如地氟病病帶范圍與氟異常等值線區基本吻合。我國主要分布在大興安嶺和雲貴高原經向構造帶與燕山和祁連山秦嶺兩個東西向構造帶交切形成的十字交叉狀部位(羅衛等,2004)。

我國地球化學工作者在生態環境領域最早進行探索的就是地方病研究。從20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我國勘查地球化學工作者利用第二代區域化探資料,進行了農牧業、環境和地方病等領域的研究。如貴州鄧峰林(1980)、湖北童霆(1982)和福建蔡以評(1988)利用水系沉積物測量地球化學資料進行區域環境質量評價;中國地質科學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學研究所孫天蔚等(1989)研究了冀東地區1∶20萬水系沉積物元素分布與農作物產量和地方病等之間的關系;中國地質科學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學研究所朱立新等(1993)在浙江杭嘉湖平原區1×104 km2 的范圍內,系統地開展了農業和環境地球化學調查和研究。全國多目標區域地球化學調查和生態地球化學評價計劃的實施,突出地展示了現代地球化學為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健康服務的功能和效用。通過對平原、河谷及盆地地區的系統調查和專題評價,存在的生態和環境問題及生態優勢潛力得以查明,城鄉土、水、氣狀況及地方病等問題都得到了系統的研究和評價,為國家經濟建設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科學依據。

8. 國內外研究現狀

總體看,國外偏重資源、環境保護、人口及可持續發展的研究主題,較宏觀。而國內偏重的是理論方法、發展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比較微觀。有關邊境少數民族地區國土資源綜合開發與保護研究的著述相對較少。

一、國外研究現狀

(一)提出以人為本的國土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理論

國土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問題,眾多學者從不同的學科角度研究提出了諸如環境決定論、人口中心論、增長方式轉變核心論等各種側重點迥異的理論觀點。如1994年開羅會議提出:「可持續發展問題的中心是人」,引起學術界強烈反響。這個新的發展觀逐步演變為以人為本的可持續發展理論體系,其基本點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宗旨是為了滿足人的生理、心理、交往、文化等全面發展的需要;發展途徑為實現資源合理有效配置,尤其注重人力資源開發和利用,逐步過渡到以人力轉變積聚和集中為主要手段的發展;基本模式為人口、資源、環境、經濟、社會、科技相互促進和協調發展,由此形成可持續發展理論框架為全方位適度人口論、資源稀缺論、生態系統論、總體經濟效益論、社會協調論等。

(二)提出經濟社會、環境、資源協調一致的可持續發展理論

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理論。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各類國際文獻以及召開的一系列會議(如基多的「綜合發展觀」專家會議和北京的國際社會發展會議等)都在世界范圍內深化了社會發展理論,強調了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人們認識到經濟發展就是滿足人們的基本需求,而社會發展就是「更好地生存」。

在20世紀人類物質文明高度發達,同時也是生態環境遭到破壞最為嚴重的時期。全球發生了三大影響深遠的變化:一是生產力極大提高和經濟規模空前擴大,創造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集中的物質財富,從而迅猛推進人類文明進程;二是人口爆炸性增長,20世紀人口翻了兩番,超過62億,並仍以每年7800萬的速度繼續激增;三是由於自然資源的過度開發與消耗,污染物質的大量排放,導致全球性資源短缺和環境惡化。人口膨脹、資源短缺、環境惡化和貧富分化加劇已成為21世紀困擾人類文明進步的桎梏,表明人類社會當今生存方式不可持續,四者的惡性循環為舊工業生產方式掘下墳墓,那種「先污染後治理」,以高消耗刺激增長的傳統發展模式已走到盡頭。

人們逐漸意識到人類社會與經濟的發展與自然資源、環境生態緊密相聯,人類的活動必須遵循自然規律,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必須納入人口、資源、環境、生態體系,只有這樣,才能使人類社會系統與地球自然系統協同進化、良性循環。1992年183個國家和地區代表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聚會,其中102個國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腦出席,討論並通過了《里約熱內盧環境與發展宣言》、《21世紀議程》、《聯合國氣候發展框架公約》、《生物多樣性公約》、《關於森林問題的原則聲明》等一系列文件,對國土資源的利用與保護提上了日程,並付諸實踐。

(三)社會資源利用與保護發展模式

西方社會也從先前的發展模式中認識到社會發展必須是「整體的」,「綜合的」,也是「協調的」。很多西方發達國家紛紛出台政策,制定法規、採取措施,對國土資源進行重新的定位和開發利用。從大量的消耗資源聚集財富到降低消耗,遵守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到2003年英國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提出了「低碳經濟」這一新的理論和發展模式,即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手段,盡可能地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

總體看,從國外對國土資源綜合利用與保護的研究成果來看,各國都從自身國情出發,提出的理論和制定的發展模式具有針對性,雖然國外少有直接針對像我國邊境少數民族地區國土資源綜合利用與保護方面的相關研究,但國外發展理論的演變及其規律則為本書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研究樣本和理論基礎,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但必須指出的是,這些研究常常欠缺對社會背景和社會制度的深入分析,各種發展模式忽略了各國內部存在的社會、經濟發展階段和區域之間的巨大差異,從而使理論及模式的預期指導意義相對弱化。

二、國內研究現狀

中國對於國土資源綜合利用與保護同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的認識是在西方發展理論的輸入,以及我國社會實踐的雙層擠壓中逐漸領悟到的,並部分在國土規劃等研究實踐中得到了應用。

(一)十八大報告等為區域國土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與保護戰略研究指明了方向

從我國資源開發與保護的戰略規劃來看,國內相關的研究在沿襲、借鑒國外發展理論和方法的基礎上,根據中國國情,提出我國國土資源綜合利用與保護同社會可持續發展和諧統一,並在有些細節上有所充實、完善和發展。如中共十五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把實施西部大開發、促進地區協調發展作為一項戰略任務,強調:「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關系經濟發展、民族團結、社會穩定,關系地區協調發展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是實現第三步戰略目標的重大舉措」。在十六大報告中論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時,提出了「重要戰略機遇期」的新概念,認為要「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就必須使「社會更加和諧」。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整個現代化過程中,必須進一步樹立全面的發展觀,始終堅持統籌兼顧,更加註重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城鄉協調發展、地區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協調發展。十六屆三中全會又提出「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直至十六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構築「和諧社會」。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提出了優化結構、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礎上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在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的主要目標,在十七屆五中全會上明確指出了政策的著力點將轉到提高居民收入、縮小貧富差距、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富裕人民群眾作為全新思路和戰略。

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提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促進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全面促進資源節約,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這些表述為我國國土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與保護的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研究指明了方向。

(二)區域國土規劃發展模式和實踐成果

從發展模式和實踐成果來看,改革開放初期,我國對國土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與保護一般採取「層次推進」的模式。堅持讓部分地區、部分人先富起來,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原則,這種政策本身並沒有問題,但傳統的發展觀偏重區域發展,卻忽視了區域間協調以及可持續發展。

我國「十一五」規劃首次把東中西和東北地區作為一個整體,完整地闡明了四大區域的戰略布局,即東部地區「率先發展」、西部地區大開發、中部地區崛起、東北地區振興。這種全新的區域發展戰略格局的調整充分體現了「全國一盤棋」、各地區共同發展和共同富裕的一貫思想,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同時,我國西部地區尤其是邊境少數民族經濟欠發達地區,在開發利用國土資源推動區域經濟社會和整個社會協調發展的問題得到了政府和學術界的高度關注。

我國主體功能區劃相關研究成果。2010年12月21日,國務院下發《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實際上是中國第一個關於國土空間開發的規劃。樊傑等(2009)對中國主體功能區的科學基礎進行了深入研究。這些成果為阿勒泰地區國土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區劃提供參考和借鑒。

(三)相關理論研究

從相關理論研究看,代表的研究成果有:國土資源部信息中心的《國土資源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研究》,從當前國土資源管理的實際情況出發,以土地資源、固體礦產資源、能源礦產為研究重點,設計了我國國土資源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的總體框架,以及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礦產資源可持續發展、能源安全評價的基本框架;建立了我國耕地糧食生產能力指標、城市用地集約利用指數、礦產品價格指數、礦產資源國際競爭力指數、石油安全度和國土資源管理績效等6個綜合性指標。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從國土資源規劃理論與實踐出發,主要針對國土資源規劃體系、國土資源規劃理論基礎、國土資源規劃編制及國土資源規劃實施等專題進行闡述,重點對國土資源五年規劃編制、國土資源與環境綜合承載力評價等實例進行了專題研究。李新玉等的《國土資源與區域經濟發展》,主要就中國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海洋資源開發利用的區域特徵進行分析,總結出這些資源在空間布局、發揮區域資源比較優勢、區域國土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在國土資源調查評價、規劃、參與世界經濟分工協作、法制建設、技術進步等方面相應的對策。中國科學院國情分析研究小組的《民族語發展》、樊勝岳等的《西北地區發展戰略與對策研究》、徐建華等的《中國西部地區遲發展效應與後發優勢及創新對策研究》、王文學主持的《甘肅民族地區大開發的戰略與對策研究》、《西部大開發與甘肅區域經濟》,劉敏主編的《西北民族地區社會穩定與社會發展》和王永亮主編的《西北回族社會發展機制》等成果,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對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文化等進行了研究。

另外,還有很多零散的研究成果。這些研究都有效地結合中國社會的實際情況,包含了大量的理論見解,豐富和完善了我國民族地區國土資源利用開發與社會經濟發展的理論研究,對本項目研究的順利開展具一定的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

(四)阿勒泰地區相關研究成果

近年來,已有一些針對阿勒泰地區土地、礦產、水、草場與畜牧、旅遊5種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的論文、專著等。這些成果對阿勒泰地區單一資源開發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等有獨到的見解,為本項目研究提供了參考。

有關土地資源的研究成果較少,主要有《阿勒泰地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還有地區申報土地整治項目所形成的部分資料,如《新疆天山北麓阿勒泰地區土地開發整理重大工程論證材料》(2010)等。此外,阿勒泰地區也有一些游牧民定居工程方面的實際經驗和資料,這些材料主要對阿勒泰地區土地利用現狀、存在問題等進行了闡述。上述成果對土地資源開發利用具有參考借鑒價值。

礦產資源及礦業發展成果。阿勒泰地區此類相關研究成果較多,主要有《新疆阿勒泰礦業特區建設研究與探索》(2010)、《新疆阿勒泰地區礦業經濟管理研究》(2012)。主要論文有:《加快新疆阿勒泰市礦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思考》、《新疆阿勒泰地區周邊國家毗鄰地區礦產的可利用性》,研究報告有《阿勒泰地區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08~2015年)報告》等。這些成果對阿勒泰地區礦產資源概況、礦業經濟發展等進行了研究探索。為本書的編著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針對阿勒泰地區草場與畜牧資源可持續利用的論著有:《阿勒泰草原的無奈和期盼》(2009)、《裂變的阿勒泰草原》(2009),《新疆阿勒泰牧區草地資源分類經營機制與可持續發展研究(2008)》(碩士論文)等。這些文獻資料為阿勒泰地區草場與畜牧資源合理開發利用與保護提供了研究支撐與參考。

阿勒泰地區為我國重要的旅遊區,旅遊資源十分豐富。阿勒泰地區先後編制實施了「十一五」和「十二五」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對阿勒泰地區旅遊指導思想、原則、目標任務、旅遊資源與環境分析、旅遊業發展總體目標和保障措施等進行了闡述。2006年國家旅遊局、新疆旅遊局組織中山大學編制了《大喀納斯旅遊區總體規劃(2006~2020年)》等。2009年,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與阿勒泰地區旅遊局完成了《阿勒泰地區旅遊發展總體規劃(2009~2020年)》(徵求意見稿)等。

(五)總體評述

從國內對國土資源綜合利用與保護的研究成果來看,現有的成果涉及我國某一固定區域單項國土資源利用與保護的戰略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對較多,專注於區域國土資源綜合利用與保護方面的研究較少,尤其是針對邊境少數民族地區的更少。總體考察與本項目相關的研究成果,不足之處主要在於:

(1)大多數研究是將國土資源分種類,具體細化到每種資源不同的開發利用和保護方式,專門研究單個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但並沒有同其他相關資源統籌考慮,缺乏一定的系統性與綜合性。

(2)對中國邊境少數民族地區的研究大都集中在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現狀、困境和途徑等方面,特別是脫貧、基礎教育、轉移支付等層面,而涉及該類地區國土資源利用與保護的綜合性戰略研究較少,系統總結研究的更少。事實上,中國邊境少數民族地區是自然資源豐富和潛力較大的地區,對國土資源利用與保護的研究,將更有利用推動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從而縮小地區差距,縮短區域間的不平衡發展,同時保護相對脆弱的生態環境。

(3)可持續協調發展的本質是要求用社會系統的觀點和方法探索經濟、社會發展問題,而任何發展都需要現實的物質基礎,國土資源作為社會經濟可持續協調發展的重要保障,應對其加以重視。目前學術界對於中國邊境少數民族地區國土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與保護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等方面的研究還較為分散,系統性不強,亟待相對系統完善的成果問世,以期對這類地區的國土資源進行綜合開發利用與有效保護,促進邊境少數民族地區國土資源合理開發與保護。

因此,如何把西方社會發展理論和中國邊境少數民族地區的實際結合起來,借鑒切實有效的理論成果,提出發展戰略、選擇適合該類地區發展的路徑和模式,對邊境少數民族地區國土資源進行綜合利用、有效保護,是開展本項目研究的首要問題,也是本書研究的重要內容。

9. 開題報告的國內外研究現狀怎麼寫啊

你好,同學,你的中國家電企業「走出去」面臨的風險及防範方面開題報告老師讓你往哪個方向寫?
開題報告有什麼要求呢
開題報告是需要多少字呢
你可以告訴我具體的排版格式要求,希望可以幫到你,祝開題報告選題通過順利。

1、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即提出問題,闡述研究該課題的原因。研究背景包括理論背景和現實需要。還要綜述國內外關於同類課題研究的現狀:①人家在研究什麼、研究到什麼程度?②找出你想研究而別人還沒有做的問題。③他人已做過,你認為做得不夠(或有缺陷),提出完善的想法或措施。④別人已做過,你重做實驗來驗證。

2、目的意義
目的意義是指通過該課題研究將解決什麼問題(或得到什麼結論),而這一問題的解決(或結論的得出)有什麼意義。有時將研究背景和目的意義合二為一。

3、成員分工
成員分工應是指課題組成員在研究過程中所擔負的具體職責,要人人有事干、個個擔責任。組長負責協調、組織。

4、實施計劃
實施計劃是課題方案的核心部分,它主要包括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和時間安排等。研究內容是指可操作的東西,一般包括幾個層次:⑴研究方向。⑵子課題(數目和標題)。⑶與研究方案有關的內容,即要通過什麼、達到什麼等等。研究方法要寫明是文獻研究還是實驗、調查研究?若是調查研究是普調還是抽查?如果是實驗研究,要註明有無對照實驗和重復實驗。實施計劃要詳細寫出每個階段的時間安排、地點、任務和目標、由誰負責。若外出調查,要列出調查者、調查對象、調查內容、交通工具、調查工具等。如果是實驗研究,要寫出實驗內容、實驗地點、器材。實施計劃越具體,則越容易操作。

5、可行性論證
可行性論證是指課題研究所需的條件,即研究所需的信息資料、實驗器材、研究經費、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技能及教師的指導能力。另外,還應提出該課題目前已做了哪些工作,還存在哪些困難和問題,在哪些方面需要得到學校和老師幫助等等。

6、預期成果及其表現形式
預期成果一般是論文或調查(實驗)報告等形式。成果表達方式是通過文字、圖片、實物和多媒體等形式來表現。

閱讀全文

與國內外研究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