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平脈辨證書

平脈辨證書

發布時間:2022-01-23 15:01:31

1. 李士懋的學術思想

形成了「溯本求源,平脈辨證」的思辨體系。即:第一以中醫理論為指導,第二從整體觀出發,第三以虛實為綱,第四以脈定證,第五動態辨治,第六崇尚經方。
具體學術思想體現:第一在脈學方面,提出脈診在四診中當居四診之首,權重佔50—90﹪,以脈定證,法依證立,方由法出,方無定方,法無常法,謹守病機,園機活法。第二在溫病學方面,提出溫病的本質是郁熱,溫病只分兩類,溫熱與濕熱,不存在伏氣溫病,溫病的治療大法為:「透、清、滋」。第三對汗法的見解,認為發汗法不僅用於表證,而且大量用於里證。發汗法用於寒凝證的治療,並提出寒凝證的標准,即脈痙、寒象、疼痛。第四火郁發之。對火郁概念、分類、病因病機、傳變、臨床特點、涵蓋范圍、治則、治法、方葯等,盡皆論之。提出脈沉而燥數,是診斷火郁證的重要指征。
總之,在臨床上遵從傳統的中醫理論體系,即「溯本求源,平脈辨證」。對西醫知識積極借鑒,但不以西醫理論指導中醫診治和用葯,也沒有僵死固定的套路,追求辨證論治的最高境界是方無定方,法無定法,謹守病機,靈活辨治。

2. 傷寒論序多少字

摘要 傷寒論序原文選段:

3. 勤求古訓,博採眾方 是什麼意思求解

意思是:勤奮研求前人的遺訓,廣泛地搜集很多醫方。

漢朝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序》中述說了撰寫《傷寒雜病論》的過程:「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訓,博採眾方,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葯錄》,並《平脈辨證》,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雖未能盡愈諸病,庶可以見病知源,若能尋余所集,思過半矣。」

譯文:我為過去宗族的衰落和人口的喪失而感慨,為早死和枉死的人不能被療救而悲傷,於是勤奮研求前人的遺訓,廣泛地搜集很多醫方,選用《素問》《九泉》《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葯錄》等書,並結合辨別脈象和辨別證候的體會,寫成了《傷寒雜病論》共十六卷。即使不能全部治癒各種疾病,或許可以根據書中的原理,在看到病證時就能知道發病的根源。如果能運用我編寫的這本書的有關內容,那麼對於傷寒病的問題,大多數能弄通解決了。

(3)平脈辨證書擴展閱讀

東漢末年的董卓之亂與軍閥混戰,再加上不斷發生的疫情和自然災害,使河南這一地的人民大量死亡和外遷,從而導致人口銳減,曹魏建立之後,河南人口不足東漢時期的十分之一。

正是目睹人民大規模死於傷寒,同是河南人的張仲景因此撰寫了醫學名著《傷寒雜病論》,對控制當時的疫情產生了極大的作用。

公元3世紀初,張仲景博覽群書,廣采眾方,凝聚畢生心血,寫就《傷寒雜病論》一書。該書成書約在公元200年~210年左右。在紙張尚未大量使用,印刷術還沒有發明的年代,這本書很可能寫在竹簡上。

《傷寒雜病論》系統地分析了傷寒的原因、症狀、發展階段和處理方法,創造性地確立了對傷寒病的「六經分類」的辨證施治原則,奠定了理、法、方、葯的理論基礎。

《傷寒雜病論》是集秦漢以來醫葯理論之大成,並廣泛應用於醫療實踐的專書,是我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古典醫著之一,也是我國第一部臨床治療學方面的巨著。

4. 《金匱要略》所論雜病,與《傷寒論》的區別有:

《金匱要略》一書的內容主要以內傷雜病為主,其中也有一些婦人妊娠、產後、急救中毒等療法。《傷寒論》一書主要是論述外感熱病的專著。《傷寒論》以六經辨證為主,《金匱要略》以臟腑辨證為主。據《傷寒論》自序里說「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葯錄》並平脈辨證,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可知兩書原為一體,但傷寒是感邪為患,故變化較多,內傷則是本臟自病,故傳變較少,因此,治傷寒是以祛邪為主,祛邪也即安正,治內傷以扶正為主,扶正也即祛邪
答案:ABCDE

5. 《傷寒雜病論》之《張仲景原序》是張仲景撰寫的嗎

一、《傷寒論自序》質疑(《浙江中醫雜志》1995年07期P320)

湖北省鄂州市華容人民醫院 廖又明

《傷寒雜病論》原書早已亡佚。傳之於世的《傷寒論》一書,學術界一般公認確系張仲景著作。然而,《傷寒論》之自序(以下簡稱《序》),恐非仲景原作。不信,請看以下疑點。

避 諱

《序》文首句雲:「余每覽越人入虢之診,望齊侯之色,未嘗不慨然嘆其才秀也。」東漢開國皇帝為劉秀,是時應避「秀」字諱。如「茂(秀)才異等詔」。前幾版統編本科教材皆謂張機生活在公元150-219年,考其時系恆帝劉志(132-167),少帝劉辯(176-190),獻帝劉協(181-234)即位之時,然《序》中「降志屈節」、「平脈辨證」,均未避「志」字、「辨」(「辯」與「辨」通)字之諱,並無改字、空字、缺筆之象。殤帝劉隆,《金匱要略》中用「淋」而不用「癃」,而《難經》則用「癃」而不用「淋」。說明仲景有避諱之例,而《序》文卻不避諱,當非出自仲景手筆。

史 實

張機生卒年代有如前所述,今又有人說生活於二世紀中葉至三世紀中葉,而三世紀中葉為三國時代,其時戰亂頻繁,大疫流行。如曹植《說疫氣》:「家家有僵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曹操亦雲:「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建安七才子之一王粲的《七哀詩》雲:「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均說明當時大疫流行之廣,死證之多,而瘧、利、霍亂等病死率應不在傷寒之下,可《序》中卻言:「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氣。」又觀《傷寒論》文,死證並不多見。《序》中言:「上古有神農、黃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師、仲文,中世有長桑、扁鵲,漢有公乘陽慶及倉公,下此以往,未之聞也。」「上古」一詞實指漢代以前,仲景本為漢代,誠非自述之語氣。

文 體

漢代行文用詞委婉,常以「不幸」、「見背」、「不祿」表示人之死亡,且有「入境問禁,入門問諱」之禮儀,而《序》中卻直言:「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又《序》中有「委付凡醫」之語,「凡醫」一詞與《金匱要略》之用「中工」、「下工」亦不一致,若以為互文,本非一篇,毋須如此。此外,《序》中文字尚有不合之處,姑不贅述。

綜上所述,《序》中實在破綻之處不少,頗疑此《序》乃他人所作,後人張冠李戴,妄題仲景之名。然而無論是自序或他序,所具唯物論觀點仍應受到重視,不得因為非出仲景之手而否定其學術價值。

引用
河間金棟 2015/7/3 22:16

二、《傷寒論自序》考略(《中醫葯學刊》2004年第22卷第8期P1469)

楊佃會 劉一凡

(山東中醫葯大學針推學院,山東濟南//第一作者,男,1966年生,醫學博士,講師)


要:對《傷寒論》仲景自序,學者聚訟紛紜。基本分三種觀點:多說學者認為序為張仲景所寫,但也有人對此持質疑態度,全盤否定,還有一種即認為,序文大部分為仲景所寫。真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往往使人莫衷一是。從序的源流入手,通過考證序產生的歷史背景、作用,明確表明自己的學術觀點,認為《傷寒論》自序乃仲景所寫。序之內容也很復雜,曹之概括大致有以下四種:1解釋書名,交代卷數;④介紹作者生平及寫作經過;四介紹學術源流,評論得失;1/4介紹版本情況。當然,以上四點並不是孤立的,很多序文這四個方面兼而有之,只是重點有所不同罷了。

對《傷寒論》仲景自序,學者聚訟紛紜。基本分三種觀點:多說學者認為序為張仲景所寫,但也有人對此持質疑態度,全盤否定,還有一種即認為序文大部分為仲景所寫。真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往往使人莫衷一是。筆者從序的源流入手,通過考證序產生的歷史背景、作用,明確表明自己的學術觀點,認為《傷寒論》自序乃仲景所寫。

1、序之源流

考序之起源,可以上溯到屈原《離騷》,劉知幾《史通·序傳》指出:「(離騷)其首章上陳氏族,下列祖考;先述厥主,此顯名字。自敘發跡,實基於此。」當然,《離騷》畢竟是一篇楚辭,還不能說它是一篇真正的序文[1]。那麼真正的序究竟起於何時?就傳世文獻來看,西漢已有不少序例,如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就是一個代表。到了東漢,班固《漢書敘》、許慎《說文解字敘》、王逸《楚辭章句序》、鄭玄《詩譜序》、高誘《呂氏春秋序》等都是很著名的[1]。所以說生活於東漢末年的張仲景,遵從當時的生態文化環境,在其寫成的《傷寒雜病論》一書寫有序文是不易讓人產生任何懷疑的。

2、序之位置

序是圖書正文之前說明寫作經過、刊刻情況、學術源流等內容的文字。序之位置古今不一。早起的序多附於書後,這是由寫作時間的先後所造成的。寫書之始,要從正文第一卷寫起,一直寫到最後一卷。只有在全書寫完後才有可能回顧一下全書的內容,或交待一下寫作經過,才有可能寫序[2]。如上述所說的《史記·太史公自序》、《漢書·敘傳》、《說文解字敘》等都是放在書後的。然而對於讀者來說,由於序能揭示全書梗概,讓讀者把握作者寫作思路,並能提示讀書門徑、激發讀書興趣,在讀正文之前,首先讀序是非常有益的。因此,為了方便讀者,後來的刻書者或抄書者就把序移至書前。當然,也有一些序,至今尚未移至書前,人們常以「後序」名之。《傷寒論》自序恐也不能例外。

3、序之作者

就序之作者而言,分自序和他序。自序是作者本人所寫;他序非作者本人自寫,而由他人寫成。在一些非醫學古籍中,他序產生較早。據記載,晉代左思《三都賦》寫好之後,不為人重,陸機甚至揚言要作覆瓿之物。後來皇甫謐寫了篇序言,大加贊揚,張載、劉逵、衛權又先後為之註解,「於是,富貴之家競相傳寫,洛陽為之紙貴」[2]。綜觀古代醫籍,象王叔和《脈經》、葛洪《肘後備急方》及孫思邈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均為本人寫序,況且仲景當時學問淹貫,名噪一時,其書序毋庸找人代寫,而是由自己寫成是合情合理的。

4、序之內容

序之內容也很復雜,曹之[1]概括大致有以下四種:1解釋書名,交代卷數;④介紹作者生平及寫作經過;四介紹學術源流,評論得失;1/4介紹版本情況。當然,以上四點並不是孤立的,很多序文這四個方面兼而有之,只是重點有所不同罷了。

細考仲景自序,有「怪當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醫葯,精究方術,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以養其生,但競逐榮勢,企踵權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務;崇飾其末,忽棄其本,華其外而悴其內。皮之不存,毛將安附焉?」憤恨當時的士人之流不留神醫葯,只知追逐權勢,並迷信巫祝。「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訓,博採眾方,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葯錄》、並《平脈辨證》,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仲景目睹廣大人民由於疾疫流行死亡慘重的情況,內心十分傷感,激起了他著書立說以拯救夭亡的願望,並明確交待了寫作方法是「勤求古訓,博採眾方」,書名是《傷寒雜病論》及卷數是十六卷。象這種序文自己不寫,難道他人更比自己了解寫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曹之.中國古籍編撰史[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9,529-547

[2]唐·房玄齡.晉書[M].第1版,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74,2377

[3]王聘賢遺稿,丁啟後等整理.雲南中醫學院學報,1982,(4):24

6. 傷寒雜病論義疏的平脈法

第一
平脈法者,啟後賢以診要也。平,釋如《書》「平章百姓」之平,義猶辨也(脈法舊皆以平脈冠之,序雲平脈辨證者是也。後人以辨之義釋平,遂訛有平脈、辨脈之分)。病有證,脈有象。辨證而後能議病,別象而後能平脈。證之表見者,藏府消息之外著也。脈之效象者,氣血變化之形容也。故首明氣血先見,以示效象之源。次示平脈大法,以明診要有分部、察息、辨象、審勢之方。次則明藏氣之異用,而脈各呈其象焉;分六氣之異性,而脈各呈其象焉。次則示察色之妙,明問聞之法。更合脈證而析其呿吟之微,洞其參伍之變,而終之以奇經八脈。學者苟能精求其象,更進而通其效象之源,熟肄其法,更深而得其奇恆之巧,察合之於色脈,比類之於證候,則病之在內在外,屬藏屬府,傷榮傷衛,病氣病血,中於何氣,舍於何經,莫不各有其不變不易之診,至明至晰之辨。惟精惟一之理,既微妙以玄通,復彰顯而質實,此真發天地之秘奧,出赤水之玄珠者矣。蓋先師以脈學統四診,以出入升降象勢統脈法,舉一例凡,無法不攝。孔子曰: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在精而熟之,思乃通也。若乃受師不卒,意惑心迷,思用難精,隅反莫悟,廣之萬卷,其義莫窮。師之序曰:自非才高識妙,豈能探其理致哉。下根邪悟,末之何也。
問曰:脈何以知氣血藏府之診也?師日:脈乃氣血先見,氣血有盛衰,藏府有偏勝。氣血俱盛,脈陰陽俱盛,氣血俱衰,脈陰陽俱衰。氣獨盛者則脈強,血獨盛者則脈滑,氣偏衰者則脈微,血偏衰者則脈澀。氣血和者則脈緩,氣血平者則脈平,氣血亂者則脈亂,氣血脫者則脈絕。陽迫氣血則脈數,陰阻氣血則脈遲。若感於邪,氣血擾動,脈隨變化,變化無窮,氣血使之。病變百端,本原別之。欲知病源,當平脈變。欲知病變,先揣其本。本之不齊,在人體躬。相體以診,病無遁情(通行本佚)。
問曰:脈何以知氣血藏府之診也?此問脈者血之府,心之合也。寸口者,則手太陰之動脈也。氣血異病,何以辨之?藏府異候,何經辨之?六氣異邪,何以辨之?又一脈何以為數十病?一病何以見數十脈?脈何以因病而效其象?象何以辨別而知其源?此理難明,故首問之。師曰以下答辭,明脈之源也。蓋人處於氣交之中,以天地之氣生,以四時之法成,如魚之育於江海,如金之冶於烘爐。聖人仰觀俯察,有以知形假物成,命惟天賦,天地合氣,命之曰人。於是推物性變化之理,以定藏府血氣之診。求之物性,紛賾而不可盡也,統之以金木水火土,而物之性盡矣。更進而求其承製之化,則金遇火而液化,水得冷而冰凝,木絕水而枯,火加水而滅,土性中和,兼乎四氣(經曰:木得金而伐,土得木而達,水得土而絕,火得水而滅,金得火而兩缺,萬物盡然,不可勝竭。疏義本此)於是知物性不同,隨緣變異,性由體具,象以變形。聖人既究極乎天地物性之變,而論理於人形,原其本則萬物同體也。清者為氣而無形,濁者為血而有質。在人身雖內有府藏經絡,外而毛膚官竅,無不資氣以煦之,血以濡之。氣竭則華痿,血弱則榮枯。更見夫天地溫和,則經水(義即江河)安靜;天寒地凍,則經水凝泣;天暑地熱,則經水沸溢;卒風暴起,則經水波涌而隴起。血脈者,亦人身之江河也。榮行脈中,衛行脈外,氣血和諧,脈道以行。故合之於人,凡藏氣之內變,六淫之外傷,邪之及體,氣血受病,氣血擾動,病雖未見,脈象先形,故曰:脈乃氣血先見也。氣血有盛衰,藏府有偏勝者,此釋人之秉賦不同。氣血在人,各有偏盛偏衰之異,藏府之秉,各有偏強偏弱之殊。脈之動也,氣血使之。故氣血俱盛,脈陰陽俱盛。氣血俱衰,脈陰陽俱衰。陰陽指寸尺,兼浮按沉按,脈隨氣血為變化也。氣獨盛者則脈強,血獨盛者則脈滑,氣偏衰者則脈微,血偏衰者則脈澀。此釋脈診氣血之辨,診法之最為微妙者也。察脈之法,曰分部,曰察息,曰辨象,曰審勢。何謂分部?浮中沉為表裡之部,以察氣血之出入;寸關尺為上下之部,以察氣血之升降。故分部乃可以定病之所舍。何謂察息?脈之動也,隨息遲疾(平人亦有呼吸促而脈徐者壽,呼吸徐而脈躁者,不病則夭,不盡隨息也)。經曰:脈一呼再至,一吸再至,閏以太息,五至曰平,此言其常也。然人之呼吸,遲疾之度各異。故但察遲疾,不足以為虛實寒熱之准。分部察息,庸工易曉,脈之微妙,在象與勢。何謂勢?勢者,脈動之變也。氣動無形,故以勢彰。何謂象?象者,脈形之異也。血流有質,故以象顯。氣血之辨,勢象攸分。氣獨盛則脈強,強者勢也。血獨盛則脈滑,滑者象也。氣偏衰則脈微,微亦勢也。血偏衰則脈澀,澀亦象也。診法之妙,先別氣血。在經絡為榮衛,言其循周之用也。在藏府為氣血,表其變化之體也。病在氣分,則脈之勢變。病入血分,則脈之象改。故脈之勢變而象不變者,氣病而血不病也。脈之象變而勢不變者,血病而氣不病也。象勢俱變,則氣血俱病。故氣血和者則脈緩,氣血平者則脈平,氣血亂者則脈亂,氣血脫者則脈絕。脈隨病變,如影隨形。候氣者,當審其上下出入強弱之殊;候血者,當辨其剛柔大小滑澀之異。氣盛勢盛,氣衰勢衰,血虛象虛,血實象實。但平人之常,氣血相維,衛行脈外而內交於榮,榮行脈中而外交於衛。血氣者,不得相離也。氣病則必及於血,血病亦必累於氣。但有微甚主客之分,未有氣病而血獨安也。故脈有象實而勢衰者,或氣衰不足以運其血,或血凝遂有以郁其氣。勢盛而象虛者,有為氣亢而耗其血,有為氣充將生其血。蓋血病累氣者,其勢雖來去不盛,而按之必有鼓而欲起之情。氣病累血者,其勢雖出入奮張,久按之終見留滯難前之象。氣虛血實,則勢弱而象充。血衰氣盛,則勢強而象減。血獨不和,則時弦時澀,而脈象屢變。氣獨不和,則時強時弱,而脈勢迭更。微妙在脈,不可不察,明乎象勢,診道得矣。陽迫氣血則脈數,陰阻氣血則脈遲,此明脈息遲疾之故。陽者,謂人之動氣;陰者,謂人之精血。體之溫暖,源於動氣;體之腴潤,滋於精血。故數理陰陽,則貴陽賤陰。人身陰陽,以平秘為要,不得有偏重也。陽迫氣血,則脈之行度急而為數;陰阻氣血,則脈之行度滯而為遲。數為陽迫,有陽盛而迫者,有陽厥(逆也)而奔者(陽亡於上),有陽亡而外迸者(陽亡於外),故數不盡以為熱。遲為陰阻,陰盛而氣行遲者有之,精液凝泣而脈道不利者有之(凡津液痰血之凝結,脈象雖松軟寬緩,按之必內有勁線,或有若珠粒之形可辨),氣血結聚而為症瘕者有之,故遲不盡以為寒。氣血相維,病則俱病。故氣寒則內束其血,血熱亦外鼓其氣。氣寒者,象亦緊而類血脈,血熱者,勢亦盛而類氣脈,蓋氣熱而血亦奔逸,血寒而氣亦凝滯。當於象勢之中,推其主客之辨,氣熱血沸,清其氣而血自平;血熱氣奔,涼其血而氣亦靜;氣寒血結,溫其氣而血行;血凝氣滯,通其血而氣暢。凡人病氣者暴,病血者久。故治氣者不必及血,治血者必顧其氣。病在經絡,則氣分血分皆有之。其在藏府及血分,則藏體傷矣。氣血之動,原於穀神,是為胃氣,氣血之出入升降,此為其源,故凡中宮無權,升降不利,則脈之象勢,必久按之而疏密不勻,強弱互變。中宮者,脾胃也。脾為陰而統血主液,胃為陽而統氣主津。勢屢變者胃氣衰,象屢變者脾氣餒。斯道久晦,知者鮮矣。「若感於邪,氣血擾動,脈隨變化,變化無窮,氣血使之。病變百端,本原別之,欲知病源,當平脈變。欲知病變,先揣其本。本之不齊,在人體躬,相體以診,病無遁情」者,此示後學,以見病知源之奧,平脈辨證之理。蓋脈之變化,由於氣血,故診脈而氣血之消息外見,當合證以究其表裡藏府經絡之舍,虛實盛衰氣血之偏。一脈可為數十病,一病可見數十脈,平脈可以辨證,非據脈可盡知病名所苦。後世方書,但雲某病當見某脈,或某脈當主某病,依果求因,本末倒置。不究氣血之源,於診道何益也。病邪之乘,但有六氣(此專舉外感為例),邪之中人,如工施色,青黃化綠,黑朱成紫,隨其所合,變化各殊,病變莫窮,證由體異,察體異秉,診無遁情。執方求病,昧於一貫,研窮皓首,泛海迷津。經曰:執其要者,一言而終。此之謂歟。上示脈法大綱,下乃條記而明辨之。
問曰:脈有三部,陰陽相乘,榮衛血氣,在人體躬,呼吸出入,上下於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隨時動作,效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觀脈,大小不同,一時之間,變無經常,尺寸參差,或短或長,上下乘錯,或存或亡。病輒改易,進退低昂,心迷意惑,動失紀綱。願為具陳,令得分明。師曰:子之所問,道之根源。脈有三部,尺寸及關。榮衛流行,不失衡銓。腎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經常,不失銖分。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百刻,一周循環,當復寸口,虛實見焉,變化相乘,陰陽相干。風則浮虛,寒則牢堅,沉潛水蓄,支飲急弦,動則為痛,數則熱煩。設有不應,知變所緣。三部不同,病各異端,太過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見,終必有奸。審察表裡,三焦別焉。知其所舍,消息診看,料度府藏,獨見若神。為子條記,傳與賢人。
此承上文已明血氣陰陽之故,更進而問診法之詳。先述所問曰:脈有三部,因陰陽二氣之乘,陰盛則乘陽位,陽盛則乘陰位,其變化由於榮衛血氣,在人體躬,隨呼吸之出入,循脈道而上下,因氣息之游布,津液流通於四肢百脈。脈象因氣候、病邪、藏氣之轉,隨時異其動作,效其象狀。而病邪之變,藏氣之偏,四時之候,莫不有其形容,可以指別,如春則脈應肝而象弦,秋則脈應肺而象浮,冬則脈應腎而象沉,夏則脈應心而象洪。四時之氣,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四藏王於四季,具應候法時之義。及乎診視病變,察色觀脈,或大或小,應指不同。即就一診之中,初中後按,脈亦象勢迭改,一時之間,變無經常,尺寸參差,或短或長,或寸浮而尺沉,或尺長而寸短,或上下乖錯,上溢而入於魚,下覆而入於尺,象勢無常,或存或亡。病輒改易,或進退以變其升墜之常,或低昂而易其俯仰之位,令人心迷意惑而紀綱動失。願為具陳診要,令得分明無惑也。師曰以下答辭,曰:子之所問,乃診道之根源也。脈有三部者,尺寸及關也。榮衛流行,各有法度,晝行於陽,夜行於陰,天溫日明則衛氣浮,天寒日陰則衛氣沉,如衡之稱物,不失常度。腎沉心洪,肺浮肝弦,各有本藏經常之象,見於指下,不失銖分。氣血榮衛,隨脈上下,出入升降,應乎漏刻。水下百刻,日夜一周,五十度循環於身,至翌日平旦,復會於手太陰寸口之動脈(義詳《靈樞》衛氣行、榮衛生會),而虛實之准可見。故診法常以平旦,陰氣未動,陽氣未散,飲食未進,經脈未盛,絡脈調勻,氣血未亂,五藏有餘不足,六府強弱盛衰,悉無遁形。若飲食既進,食入於陰,長氣於陽,則脈隨變化,非復本來少胃之象(常有久病多服補劑,真藏之脈,惟平旦時一見,至食飲入胃,過午診脈不見敗象者,不可不知)。故診病重、病久、痼疾之法,必以平旦決其死生,惟暴病則不拘時也。下舉變化相乘,陰陽相干者,言脈之本象,內而五藏,外而六淫,五六相乘,病隨體異,太過不及,變現無窮,而總之則皆陰陽二氣之互干,氣血擾動所變化。學者當先明常脈,乃進而求之參伍錯綜之變,則萬病在綱,皆可以比類得之。風則浮虛,寒則牢堅,沉潛水畜,支飲急弦,動則為痛,數則熱煩者,略舉脈隨病變之例。風者天之動氣,中於身則氣血為風鼓而象浮虛。浮虛者,舉之皮膚而得,象不實也。寒中於身,則氣寒而內束其血,脈道內斂而為牢堅。牢堅者,言外貌實而堅牢也。沉潛水畜者,言水氣留於肌皮之內,則肌肉脹而脈難外鼓,行於肌肉之下(水病脈出者死)而為沉潛。或水氣內畜,溢於經脈,脈氣亦當內沉。水病而脈浮者,必兼風以鼓之,此為風水。支飲急弦者,飲結於胸隔之間,上支而為胸滿且痞(支,猶撐拄也),飲結則氣行不利,氣行不利,則脈度急。急者,強力以趨也。弦為血郁其氣,津液痰血,異名同源。藏府化液,其體皆水,《脈法》「水入於經,其血乃成」是也。故飲結則血行亦郁,而脈之象弦。急弦者,飲欲動而未暢也。動則為痛者,動為陰陽二氣之爭,氣血相搏,榮衛之行則壅,壅而不通則痛生。數為陽迫,陽迫而沸氣則熱,陽迫而爍血則煩(此但舉陽盛一端,以明氣血之異,勿泥),故或為熱,或為煩也。設於臨病之頃,粗察之脈病若不相應,或陽氣外泄而脈見外鼓,或壯火食氣而脈反內衰,庸工遂有舍脈從證、舍證從脈之疑。智者知其氣血根源變化所緣之故,三部之效象不伺,病邪之合化各異,氣血之偏盛而為太過者固可怪,氣血之偏衰而為不及者亦同然。但脈為氣血先見,則邪無空見之候,脈乃氣血變化,則象無遁形之時,細索其故,終必有奸。學者當審氣血之出入以定病之外內,察氣血之升降以定病之上下,則表裡三焦,分明指下,平脈辨證,見病知源。料度府藏,非假洞垣之明,獨見若神,不外質實之理。當為子條記其法,傳示後賢也。
師曰:平脈大法,脈分三部。浮部分經,以候皮膚經絡之氣;沉部分經,以候五藏之氣;中部分經,以候六府之氣(通行本佚)。
此條示平脈大法。脈分三部者,浮、中、沉也。用指之法,曰舉,曰按,曰尋。以指輕取,平於皮膚之分而切之,曰舉。微重取之,平於肌肉之分而切之,曰按。重取之,平於筋骨之分而推切之,曰尋。脈之應指於皮膚之部者,曰浮部。脈之應指於肌肉之部者,曰中部。脈之應指於筋骨之部者,曰沉部。浮、中、沉按者,以察氣血出入之消息也。浮部分經以候皮膚經絡之氣者,人身皮膚經絡在外,氣行於表,故浮取以候之。府藏十二經,病異所舍,故分經以決之。三陽經為表(此對內之府藏而言),當浮取之。浮緩者中風,浮緊者傷寒,經屬太陽。浮大者,經屬陽明。浮弦者,經屬少陽。三陽同在表,各有深淺,太陽為表,少陽為中(半表半里是也),陽明為里。又浮部可以分三候,浮部之浮者候太陽,浮部之中者候少陽,浮部之沉者候陽明。病之萬變,統於六經,知病所舍,分經辨之,候浮部之勢,而皮膚經絡之病在氣分者無遁情;候浮部之象,而皮膚經絡之病在血分者無遁情。故曰浮部分經,以候皮膚經絡之氣。舉氣者,言脈之動,賅血而言也。沉部分經,以候五藏之氣者,沉而濡者,經屬太陰;沉而細者,經屬少陰;沉而弦者,經屬厥陰。候沉部之勢,而藏氣之盛衰可辨;候沉部之象,而藏體之虛實可知。故曰沉部分經,以候五藏之氣。中部分經,以候六府之氣者,府者為陽而主外,藏者為陰而主內。肝弦、肺毛、腎石、心洪、脾緩。五藏合於六府,藏府相合,病有外內。凡病,沉取之而象見者在藏,中取之而象見者在府。故按之而弦者,膽也;尋之而弦者,肝也。微按之而毛者,大腸;按之而毛者,肺也。按之而石者,病在膀胱;尋之而石者,病在腎。微按之而洪者,病在小腸;按之而洪者,病在心(此當熟玩而深思,膠柱鼓瑟,不能通矣)。心肺氣浮,分三部用指當輕。胃為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脾胃之氣,實主中州。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藏氣。是以五藏六府之氣,皆出於胃、而脾者為胃行其津液者也。故候胃氣之衰亡,當以中部為准;候腎氣之虛實,當以沉部為准。故曰中部分經,以候六府之氣。經者,統府藏而言。雜病辨干移相乘之法,本此推之。
師曰:脈分寸關尺,寸脈分經以候陽,陽者氣之統也。尺脈分經以候陰,陰者血之注也,故曰陰陽。關上陰陽交界,應氣血升降,分經以候中州之氣(通行本佚)。
師曰:脈分寸關尺。寸關尺者,上中下之部也,以候氣血之升降。氣血在人,循環動作,出入升降,為其機用。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含生之倫,無物不具,四者廢息,生機滅矣。脈位之辨,古多異說。變見寸口,其理至微。上古大聖,以禪觀內察經脈藏氣流行之軌,知三陽經行身之表,三陰經行身之里,五藏異用,三焦氣分。心氣行於左,其位在上,氣由上行於左,故候在左寸。肝氣亦行於左,在心下,由心下左行於關,故候在左關。肺氣行於右,氣由上行於右,故候在右寸。脾氣亦行於右,在肺下,由肺下右行於關,故候在右關。兩尺左水右火,其位居下潛藏,有氣無形,水火之源,陰陽之根,水借火以溫而不熱,火借水以涼而不冷,平勻相濟,故曰既濟。冷則病,熱亦病,名曰反。腎氣下行於左,故候在左尺。相火下行於右,故候在右尺。經氣為病,候於所合(如小腸經熱而內眥赤,則脈見於左寸,心合小腸也);府藏自病,隨脈位上下而分候之(如小腸有宿食,暮發熱,則當右尺實也,餘可類推),此分診之法也。蓋脈診有總按、分按之殊。分按惟雜病藏府幹移之變,及傷寒壞病一部獨陷之邪,當分部求象以密察之。餘悉以總按之用為多。故師就寸口三部,明氣血升降之用。曰寸脈分經以候陽,陽者氣之統也。氣之體清而主升,脈之動勢,氣鼓之也。脈行於寸口(指寸關尺三部言),至寸(寸部)而上於魚際,其體漸細。氣有餘則脈大,氣不足則脈小,氣外泄則脈勢上溢,氣內陷則脈勢下墜。氣之內陷而不能出於表,則脈外出於皮膚之勢弱(此言出入);氣之下陷而不能升於上,則脈上升於寸部之勢墜(此言升降)。故曰寸以候陽,陽者氣之統也。尺脈分經以候陰,陰者血之注也。血之體濁而性沉,脈之效象,血為之也。脈行於寸口,至尺而脈體漸束,脈束而血注之,則體充而象實,血滿而脈束之,則體重而下潛,故尺脈之候,當沉而石。尺為根,寸為葉,尺部勢弱者腎氣衰,尺部象虛者腎精少。故曰:尺以候陰,陰者血之注也。寸陽而尺陰,故曰陰陽,此分寸尺候氣血之法也。脈行於寸口,由尺而上於高骨曰關,血氣諧行,至尺部而脈道稍束,則勢斂而不伸,上高骨而脈道寬平,則束者開,斂者展,故平人關脈,常大於寸尺。氣血升降,此為交界,故候關以審中州之氣。中州者,胃皖之陽也。分經之法,五藏有本脈,六氣有本脈,六經有本脈。如太陽脈浮,陽明脈大,少陽脈弦。假令浮而寸弱勢墜者,太陽之氣陷也。大而寸弱勢墜者,陽明之氣陷也。弦而寸弱勢墜者,少陽之氣陷也。五藏脈象,肝弦、肺毛、心洪、腎石、脾緩,其氣血盛衰,出入升降,太過不及之診,皆可以分經辨之。診法之妙,惟象與勢,升降出入,消息盡之,病非痼疾,一部獨異,但依象勢,決病死生,消息診看,百不一失,故先師但舉氣血升降之源。寸尺者,氣血之統,關中者,升降之樞。分診三焦(義即上、中、下三部),以定病之上下所在。脈之變化,或縱或橫,為移為干,分部求象,其理自得,脈位分診,不可泥也。
問曰:經說脈有三菽、六菽重者,何謂也?師曰:脈人以指按之,如三菽之重者,肺氣也;如六菽之重者,心氣也;如九菽之重者,脾氣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氣也;按之至骨者,腎氣也(菽者,小豆也)。假令下利,寸口關上尺中,悉不見脈,然尺中時一小見,脈再舉頭者,腎氣也。若見損至脈來(通行本誤作損脈來至)為難治。
問曰:經說脈有三菽、六菽之重,何謂也?蓋舉古醫經之義以問。「師曰」以下答詞,明分浮中沉為五部,以候五藏之法,蓋古義有之,非始於越人也。舉經曰者,言此為古醫經之詞雲爾。今以出入之位,分五部以權之。初按脈,輕取之,如持三菽之重,平於皮膚之部者,以候肺氣也。稍重取之,如持六菽之重,略下於皮膚,平於經絡之部者,以候心氣也。又稍重取之,如持九菽之重,平於肌肉之部者,以候脾之氣也。再重取之,如持十二菽之重,平於筋之部者,以候肝之氣也。重取之,平於骨之部以切之,以候腎之氣也。此分出入為五部,以候五藏之氣。皮毛者,肺之合也,故候肺氣平於皮膚之部。脈者,心之合也,故候心氣平於經脈之部。肉者,脾之合也,故候脾氣平於肌肉之部。筋者,肝之合也,故候肝氣平於筋之部。骨者,腎之合也,故候腎氣平於骨之部。蓋藏氣之候,有出入升降之分。候出入則以按之至骨,候腎氣之盛衰。候上下則以尺之象勢,候腎精之強弱。下言假令下利,寸口關上尺中,悉不見脈,然尺中時一小見,脈再舉頭者,腎氣也。此示後學以合升降出入為診之法。病而下利,中氣之下陷也。氣陷則脈亦陷,脈勢下而不上,陷之甚則尺不上於關,而寸口關上按之悉不見脈。尺為根,寸為葉,若寸關脈不見,而尺中時一小見,則腎氣尚未絕也。此分上中下三部,以候藏氣之法。若尺中未絕,猶有生理,但寸關已不見脈,則脈已失上升之力,當再候其出入之消息以察之。若尺中小見,而按之能應指外鼓,則出入之用未失。脈再舉頭之義,即一再應指外鼓,能再鼓則能三鼓,舉其多數言之,以別於暴來而乍鼓乍歇之謂。凡病出入升降,驟失其一,猶可救之,兩者同失,則胃氣已絕。若見損至脈來為難治。六至以上為至脈,三至以下為損脈。至脈來為陰絕,損脈來為陽絕,此乃藏氣之損,證為難治。難治者,非不治也。蓋暴病得之,猶可幸生,久病得之,真藏見矣。

7. 張仲景是什麼人

張仲景,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被稱為醫聖。相傳曾舉孝廉,做過長沙太守,所以有張長沙之稱。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它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在方劑學方面,《傷寒雜病論》也做出了巨大貢獻,創造了很多劑型,記載了大量有效的方劑。其所確立的六經辨證的治療原則,受到歷代醫學家的推崇。這是中國第一部從理論到實踐、確立辨證論治法則的醫學專著,是中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後學者研習中醫必備的經典著作,廣泛受到醫學生和臨床大夫的重視。

8. 平脈辨證為什麼不寫成憑脈辨證

中醫認為,杏屬於熱性食物,有小毒,吃多了會傷及筋骨,引起老病復發;現代營養學則強調,鮮杏里較強的酸性物質,會使胃液激增,引起胃玻 是「桃養人,杏傷人,李子樹下埋死人」。想起這句順口溜,只因正值大量水果集中上市的夏季,而每每路過這些...1753

9. 《傷寒論》和《金匱要略》的區別

東漢張仲景著述的《金匱要略》是中醫經典古籍之一,撰於3世紀初。作者原撰《傷寒雜病論》十六卷中的「雜病」部分,經晉王叔和整理後,其古傳本之一名《金匱玉函要略方》,共3卷上卷為辨傷寒,重卷則論雜病,下卷記在葯方。.後北宋校正醫書局林藝等人根據當時所存的蠹簡文字重予編校,取其中以雜病為主的內容,仍厘訂為3卷,改名《金匱要略方論》。全書共25篇,方劑262首,列舉病症六十餘種,所述病證以內科雜病為主,兼有部分外科婦產科等病證。 《傷寒論》,是一部闡述外感及其雜病治療規律的專著。撰於公元200-205。張仲景原著《傷寒雜病論》,在流傳的過程中,經後人整理編纂將其中外感熱病內容結集為《傷寒論》,另一部分主要論述內科雜病 。《傷寒論》全書共12卷,22篇,397法。除去重復之外共有葯方112個。全書重點論述人體感受風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變化及如何進行辯證施治的方法。他把病症分為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厥陰、少陰六種,即所謂「六經」。根據人體抗病力的強弱,病勢的進退緩急等方面的因素,將外感疾病演變過程中所表現的各種癥候歸納出癥候特點、病變部位、損及何臟何腑,以及寒熱趨向、邪正盛衰等作為診斷治療的依據。

閱讀全文

與平脈辨證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科學院無形資產管理辦法 瀏覽:67
注冊資本金認繳期限 瀏覽:828
申請商標到哪個部門 瀏覽:762
購買無形資產的相關稅費可以抵扣嗎 瀏覽:982
商標注冊被騙怎麼辦 瀏覽:160
朗太書體版權 瀏覽:268
大學無形資產管理制度 瀏覽:680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