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弘揚川農大精神
百餘年來,川農大繼承紅色基因形成了影響廣泛的重要精神——『愛國敬業、艱苦奮斗、團結拼搏、求實創新』的『川農大精神』。如今,『川農大精神』早已成為川農大的鮮明特色,成為川農人的亮麗底色。」前不久,四川農業大學黨委書記、校思政課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庄天慧以「做『川農大精神』新傳人」為主題,給9000餘名新生上了一堂思政課。
四川農大在百餘年的發展歷程中,與祖國共命運,與人民同呼吸,一代代川農大人艱苦創業、無私奉獻,逐漸形成了寶貴的「川農大精神」。2000年,四川省委組織部、宣傳部和省教育廳黨組聯合發文,正式為「川農大精神」命名。
面對這樣一座思政育人「富礦」,學校注重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把「川農大精神」有機融入思政教育中,切實增強了立德樹人實效。
2013年起,四川農大開設了《校史文化與「川農大精神」》特色選修課,首次將「川農大精神」帶入了思政課堂。與校史注重編年不一樣,這門課更多以人物故事為線索,讓榜樣的力量浸潤學子心田,激發他們的愛國愛農意識。
四川農大組建了思政課教師—專業課教師—輔導員班主任—管理服務隊伍「四位一體」的「川農大精神」育人團隊,基本形成了覆蓋學生在校全過程的「川農大精神」思政教育體系,從新生入學、專業教育、日常管理到畢業離校每個環節各有側重,構築了「川農大精神」特色育人模式。
與全過程育人相配合的是,四川農大把「川農大精神」融入育人環境,讓思政教育潤物無聲。
今年暑假,園藝學院園藝專業大三學生周志揚帶領「農情覓意,科技助農」團隊走進成都市蒲江縣開展社會實踐,他們編寫柑橘管理手冊,開展肥水管理、整形修剪和病蟲草害防治等專業農技培訓;依託學校「科技小院」技術共創農科平台,邀請學校專家線上「雲」指導;藉助學校線上產品推廣平台,助力柑橘銷售,緩解了柑橘滯銷情況,受到當地種植戶好評。
這段難忘的實踐過程,也讓他們對「川農大精神」有了新感受。周志揚說:「只有真正到農村去,到田間地頭,看到老百姓信任的目光和感激的笑顏,才能真切的體會『興中華之農事』的責任和擔當。」
學校思政核心課也不斷探索與「川農大精神」接軌的課程實踐,讓乾巴巴的講述變為熱乎乎的教學。「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面向大一新生,邀請優秀學生標兵進「基礎」課程課堂,講述他們勤奮拼搏的故事,發揮朋輩引領作用;「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側重歷史,「口述歷史·川農人的追夢歲月」采訪讓歷史與校史碰撞出火花;「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概論」課程高屋建瓴,引入鄉村振興情景模擬示範,聯系實際深化理解;「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開展「自然科學家心目中的馬克思主義」微視頻拍攝,不同角度的解析倍添趣味。
「結合『川農大精神』的思政課課程訓練形式,讓思政課堂變得豐富而具體,讓抽象的愛國愛農情可感、可知、可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趙曉霞說。
在「川農大精神」的熏陶下,川農大學子身上愛國愛農、勤奮朴實的特質受到社會各界和用人單位的高度評價。畢業生80%投身西部地區經濟社會建設,成為助推現代農業、服務西部經濟發展的生力軍,全國勞動模範、全國農村致富帶頭人、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中不乏川農人的身影。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學校的殷切期待——在新時代的新征程上,川農大人務必要傳承好弘揚好「川農大精神」,讓這個寶貴精神財富在巴蜀大地賡續綿延,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奪目光芒。
㈡ 我靠川農是不會做這樣的事了,他們沒有怎麼做,只是有些學校嫉妒川農這些年在動物學的研究成果
你怎麼知道??
㈢ 四川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的科研成果
教學研究項目:
1. 四川省教育廳項目:食品科學與工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2001-2004 陳一資
2. 四川農業大學教改項目:《食品衛生學》研究,2001-2004,陳一資
3. 四川農業大學教改項目:《食品工藝學導論》研究,2001-2004,陳一資
4. 四川農業大學教改項目:高教迅速發展新形勢下提高教學質量的研究,2003-2006,陳一資
教學研究獲獎:
1. 1992年四川農業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加強專業課與實習基點的建設」。
2. 1996年四川農業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面對食品工業高速發展的新形勢,抓好畜產品加工及衛檢學科建設」
3. 1999年陳一資教授獲四川農業大學正大教學獎一等獎
4. 1999年李誠副教授獲四川農業大學隆生教學獎三等獎
5. 2002年蒲彪副教授製作的課件「果蔬加工學」獲四川農業大學CAI課件評比二等獎
6. 2004年四川農業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構建食品學科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研究與實踐」
發表教學研究論文:
1. 陳一資.「食品科學與工程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四川農業大學學報.,2004,22(增刊):25-26
2. 陳一資.《食品衛生學》提高教學質量的探索. 2004,22(增刊):65-66
3. 陳一資.教書育人,為人師表。中國師德論壇文選.中國文聯出版社,2004,pp:576
4. 秦文。改革農業工程教育,培養開發西部人才的探討 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研討會優秀論文二等獎
㈣ 四川農業大學有哪些知名校友
我已經在川農呆了兩年了,川農是一個很有活力的高校,當然也不缺知名人士。我所知道的有一個便是周開達院士。
老奶奶在周開達院士走後,時常來學校前的銅像前「看望」自己的愛人,有時和銅像說說話,有時就站在銅像前凝視著銅像,一言不語,可能想說的話都在心裡。我們也能時常碰見一個頭發斑白的老奶奶佇立銅像前,我們就知道是周開達院士遺孀,李仁恕老奶奶。
這樣「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愛情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啊,我們也總是會被這樣的忠貞愛情所感動。突然想起一句歌詞「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所以!!!!歡迎各大小可愛報考川農啊,你不僅能在這里學到知識,說不準也能收獲美麗的愛情呢,嘻嘻嘻嘻。
㈤ 四川農業大學動物營養研究所的取得成果
研究所承擔了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方面的從本科至博士後的人才培養任務。在人才培養中,始終堅持質量第一。主編的《動物營養學》教材第一版、第二版及《飼料添加劑學》、《動物營養學與飼料學》被評為全國優秀教材;《動物營養學》和《飼料學》課程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四川省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研究生招生規模不斷擴大,每年招收碩、博士研究生70名左右,迄今為止已招收培養研究生近700人;研究生培養質量不斷提高,獲「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論文2篇,獲省級優秀博士論文3篇,優秀碩士論文4篇。
研究所主要從事豬、禽、反芻動物和水生動物的營養物質代謝、營養需要、營養調控、飼料營養價值評定、飼料加工配製技術以及交叉領域如營養與免疫、分子營養、營養與微生態學、抗病營養等的研究。先後承擔完成了國家97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部省級科研項目近三百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二等獎3項,以及其它省部級獎勵共計二十餘項。已出版教材及專著40餘部,每年發表論文130餘篇,其中SCI論文30餘篇,重要核心期刊論文40餘篇。
㈥ 四川農業大學的任正龍老師怎麼樣他的研究成果都有哪些
很牛逼的一個老師,人大代表呢!
㈦ 四川農業大學城鄉建設學院的科技成果
「七五」共獲獎82項(次),其中部省級以上獎勵69項(次);「八五」共獲獎87項(次),其中部省級以上獎勵58項(次);「九五」共獲獎67項(次),其中部省級以上獎勵48項(次);「十五」共獲獎55項(次),其中部省級以上獎勵42項(次)。78年以來,全校共取得科研成果534項,獲獎441項(次),國家和部省級獎勵351項(次)。其中國家發明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0項、三等獎5項;全國科學大會獎5項;部省級特等獎4項、一等獎36項(次)、二等獎71項(次)、三等獎152項(次)。經過32年努力,四川農業大學「育種攻關課題組」培育了一大批水稻、小麥、玉米和薯類等作物的創新性品種及其配套栽培技術,使四川省的小麥、玉米和水稻的平均產量比攻關課題開始前的1979年分別增產了98%、82%和55%。
2008年-2010年,四川農業大學與國內著名農業機械製造商山東臨沂莒南奎田犁耙廠聯合研製新型四行、五行多功能穀物播種機並申請專利,專利所有人為四川農業大學官方所有,製造商為山東臨沂莒南奎田犁耙廠。四川農業大學在改造研製此新型機械的同時,將新型穀物播種機免費發送到成都、雅安、都江堰等各市、縣區進行新型農業機械推廣,並籌備申請國家級新型農業機械推廣項目。
㈧ 四川農業大學的環境生態工程開設時間及取得的成果
這個還真不好查
㈨ 四川農業大學的任正龍老師怎麼樣他的研究成果有哪些
任正隆 四川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原四川農業大學副校長,無黨派人士,德國哥廷根大學農學博士。全國第九、十、十一屆全國人大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作物和園藝學科組委員、中國細胞生物學會細胞工程和轉基因生物委員會主任、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國家教委和國家人事部有突出貢獻的留學回國人員。是發現小麥重要基因最多的中國人之一,也是我國育成小麥品種最多的小麥育種家。
㈩ 四川農業大學成都校區的科技成果
「七五」共獲獎82項(次),其中部省級以上獎勵69項(次);「八五」共獲獎87項(次),其中部省級以上獎勵58項(次);「九五」共獲獎67項(次),其中部省級以上獎勵48項(次);「十五」共獲獎55項(次),其中部省級以上獎勵42項(次)。78年以來,全校共取得科研成果534項,獲獎441項(次),國家和部省級獎勵351項(次)。其中國家發明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0項、三等獎5項;全國科學大會獎5項;部省級特等獎4項、一等獎36項(次)、二等獎71項(次)、三等獎152項(次)。經過32年努力,四川農業大學「育種攻關課題組」培育了一大批水稻、小麥、玉米和薯類等作物的創新性品種及其配套栽培技術,使四川省的小麥、玉米和水稻的平均產量比攻關課題開始前的1979年分別增產了98%、82%和55%。
2008年-2010年,四川農業大學與國內著名農業機械製造商山東臨沂莒南奎田犁耙廠聯合研製新型四行、五行多功能穀物播種機並申請專利,專利所有人為四川農業大學官方所有,製造商為山東臨沂莒南奎田犁耙廠。四川農業大學在改造研製此新型機械的同時,將新型穀物播種機免費發送到成都、雅安、都江堰等各市、縣區進行新型農業機械推廣,並籌備申請國家級新型農業機械推廣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