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成果川西

成果川西

發布時間:2022-01-23 03:08:38

⑴ 川劇的由來

川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乃至更早的時期,而後兩漢的角抵百戲,為早期的川劇奠定了基礎。

據《太平廣記》及《稗史匯編》等文獻記載,自蜀郡守李冰起,便有《鬥牛》之戲。三國時期,更是出現了四川第一曲諷刺喜劇《忿爭》,可謂川劇喜劇的鼻祖。

至唐五代時期,是川劇最為鼎盛之期,出現了「蜀技冠天下」的局面。這一時期常演的劇目有《劉辟責買》、《麥秀兩岐》和《灌口神》等。並出現了中國戲曲史上到目前為止最早的戲班,即《酉陽雜俎》中所載的干滿川、白迦、葉硅、張美和張翱五人所組成的戲班。

從《鬥牛》之戲到宋雜劇《酒色財氣》,歷時千有餘年,它們是地地道道的「四川戲」,可以視為廣義的川劇。而現代意義上的川劇,應該說是在宋元南戲、川雜劇、元雜劇基礎上的產生於明代的「川戲」開始的。

至清代川劇由崑曲、高腔、胡琴、彈戲和燈戲五種不同的聲腔雜陳,晚清時期,便出現了五腔共和的新局面,使川劇面目為之一新,各類聲腔的特色劇目和保留劇目開始形成。其後的川戲改良運動,成立了」戲曲改良公會」,集資興建了「悅來茶園(今錦江劇場舊址)」、「蜀劇部」等演出場所。

由此,川劇藝人自己組織的「三慶會」於1912年成立,也現了康子林,楊素蘭,蕭楷臣等一大批名角,精英多達三百餘人。創作上也出現了趙熙的《情探》,黃吉安的《三盡忠》、《柴市節》等一大批名人名戲,流行劇目多達700餘個。

20世紀以來,雖然也現了以劉懷敘為代表的「川劇創作家」們所創作的現代戲,但國家處於黑暗時期,川劇也開始衰落了;建國後,在黨和新中國的扶持下,川劇又開始煥發藝術青春,重新進入自己的「黃金時代」。

(1)成果川西擴展閱讀

流派藝術

川劇由於各種聲腔流行地區和藝人師承關系,逐漸形成一些流派。在這些流派中,除象旦行浣(花仙)派、醜行傅(三乾)派、曹(俊臣)派等以傑出藝人稱派外,主要則是按流行地區區分為四派:

一是「川西派」,包括以成都為中心的溫江地區各縣,以胡琴為主,形成獨特的「貝調」;

二是「資陽河派」,包括自貢及內江區和縣市,以高腔為主,藝術風格最為謹嚴;

三是「川北派」,包括南充及綿陽的部分地區,以唱彈戲為主,受秦腔影響校多;

四是「川東派」,包括川東以及重慶一帶,由於來此演出的外地劇種很多,導致其特點是戲路雜,聲腔多樣化。

近半個世紀以來為廣大群眾所喜愛的演員有:

小生袁玉堃、曾榮華、姜尚峰、謝文新;旦角瓊蓮芳、陽友鶴、楊雲鳳、薛艷秋、胡漱芳、陳書舫、許倩雲、競華、楊淑英;

正生陳淡然、司徒慧聰;丑角周企何、劉成基、周裕祥、陳金波、李文傑,武生彭海清。另外還有名鼓師王官福、蘇鳴清等。

⑵ 三星堆與巴蜀古國有什麼關系

學術界普遍認為,三星堆遺址是古蜀國的一個重要統治中心。蜀國是川西平原的一個古國,但它的面貌一直不為人知。千百年來,人們對它的了解,僅限於西漢揚雄的《蜀王本紀》和東晉常璩的《華陽國志》中殘缺不全的記載。三星堆文化的發現開拓了人們的視野,學者們開始對歷代發現於川西地區的不同於中原地區的一些古器物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肯定了巴蜀文化的存在,進而又勾畫出古蜀國文明的初步輪廓。通過對遺址進行的深入調查表明,三星堆遺址總面積為12平方公里,在三星堆的東、西、南三面,還發現了巨大的城牆,證明它是一個古城。這個城東西長1800多米,南北寬1400米,總面積2.6平方公里。城牆始築於商代前期。城內已發現房屋基址40多間和許多窖穴,祭祖坑和其他遺存分布於城內各個部位。從古城中的發現可以看出,蜀國是個文明程度較高的古國。尤其對神權力量的信服程度高深。

據測定年代數據和考古工作者的推斷,三星堆祭祀坑的年代分別為公元前14世紀和公元前11世紀左右。

盡管對三星堆祭祖坑乃至三星堆文化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要完全揭開其神秘的面紗,尚須作大量工作。隨著成都平原及其附近地區的考古工作不斷擴大,新資料不斷出現,一些結論將會受到挑戰,不少學術問題的討論將繼續進行,但對有些問題的認識也會不斷趨於深入。

⑶  勘探現狀與勘探成果分析

一、勘探現狀

截至1999年底,四川盆地經歷了油氣勘探46年的歷程,累計完成二維地震200980.392km,三維地震3125.819km2,累計完成井3769口(其中探井2940口),獲工業氣井1489口(其中探井1059口),工業油井509口(其中探井319口)。發現地面構造259個和潛伏構造428個;已鑽探地面構造153個和潛伏構造224個,圈閉鑽探率54.88%;鑽探獲油氣的地面構造98個和潛伏構造167個,圈閉鑽探成功率70.29%;獲氣田97個和油田13個,發現含氣構造60個和含油構造6個;獲工業油氣層19層。截至1999年底(表10-1),獲剩餘預測儲量2070.37×108m3,剩餘控制儲量1238.19×108m3,累計探明天然氣儲量5787.07×108m3,三級儲量合計9095.63×108m3,天然氣資源發現率12.66%,探明率8%。

表10-1四川盆地勘探成果表

(資料截至1999年底)

四川盆地勘探程度不均,總體達到中等程度。從鑽井密度和圈閉鑽探率兩項主要指標衡量,鑽井密度最大的是川南地區,其次是川西南地區,而川東、川中、川西北三個地區鑽井密度都很低。

四川盆地已發現地面背斜構造圈閉和潛伏構造圈閉鑽探率均比較高。截至1999年底,在已發現地面背斜構造圈閉259個,已鑽探153個,鑽探率為59.34%,其中川南地區和川西南地區分別高達75.47%和80.00%。川東地區相對較低,潛伏構造428個,已鑽224個,鑽探率52%。鑽探率較低的地區是川中和川西北地區,未鑽探的潛伏構造多為埋藏深、圈閉小、圈閉資源量少。而非構造圈閉的勘探還剛開始,並且獲得了一些好的成果。上述情況表明,四川盆地的待勘探領域是廣闊的,但是勘探的難度和風險將會越來越大。

二、勘探成果分析

1.氣田個數多,大中型氣田少;裂縫性氣田儲量小,層狀孔隙型氣田儲量大

截至1999年底,四川盆地共獲氣田97個,獲得天然氣探明地質儲量5787.07×108m3。以氣田為單元計,其中氣田探明地質儲量大於300×108m3的大型氣田5個(即卧龍河、五百梯、沙坪場、威遠及磨溪氣田),累計探明地質儲量2149.67×108m3,佔全盆地探明地質儲量的37.15%;探明地質儲量介於(50~300)×108m3的中型氣田22個,其探明地質儲量合計2450.95×108m3,分別佔四川盆地氣田總數和總探明地質儲量的22.68%和42.35%;探明地質儲量小於50×108m3的小型氣田70個,其探明地質儲量合計1186.45×108m3,分別佔四川盆地氣田總數和總探明地質儲量的72.17%和20.50%。從上述已探明氣田儲量分布情況可以看出,四川盆地目前天然氣探明地質儲量主要集中在少數大中型氣田中,這為氣田的高效開發創造了很好的先決條件。在已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中,裂縫性氣田47個,累計探明儲量為1440×108m3,只佔總探明儲量的1/4。

上述勘探成果表明,今後一段時間內四川盆地天然氣勘探仍以尋找層狀孔隙型儲層為特徵的大中型氣田為主要勘探方向。

2.天然氣資源大且分布不均,資源探明程度低

四川盆地油氣資源主要分布在震旦繫到侏羅系8個層系(Z、

—O、C、P1、P2、T1—2、T3、J)。根據第二輪油氣資源評價結果,總資源量為83.203×108t(油當量),其中天然氣資源量為71851×108m3,占總資源量的86%,石油資源量為11.351×108t,占總資源量的14%。可見,四川盆地天然氣資源佔主導地位。

油氣資源分布不均,天然氣在上述8個層系中均有分布,但石油只分布在侏羅系。從層繫上看,天然氣資源主要分布在下古生界(包括震旦系)、C以及T3,分別占總資源量的29.8%、18.8%、15.9%。從地區上看,川東地區油氣資源最豐富,佔全盆地總資源量的34%;其次是川中佔24%;再其次川北佔14%。再從不同地區不同層系資源分布看,川東地區石炭系資源佔主導地位,其次是下古生界和三疊系,川南、川西南均以下古生界和三疊系佔主導地位,川中以侏羅系石油和上三疊統天然氣為主;川西主要以上三疊統天然氣為主,川北主要以三疊系和侏羅系為主。

油氣分布格局與盆地的形成、演變分不開,盆地演化的有序性決定了盆地油氣資源分布的有序性。早古生代四川盆地作為上揚子克拉通的組成部分,大面積分布巨厚的烴源岩形成了豐富的油氣資源。就川東地區而言,巨厚的志留系烴源岩為石炭系天然氣成藏提供了資源保障,上三疊統坳陷生烴中心和沉降中心相吻合,主要分布在川西坳陷帶。侏羅系湖盆區主要分布川中,適中的有機質熱演化使得川中石油資源豐富。

值得說明的是油氣資源評價結果受當時的勘探程度、地質認識限制。隨著勘探程度和地質認識的提高,早期油氣資源評價結果可能與勘探成果不匹配,甚至出現矛盾。因此,油氣資源的評價必須以動態的觀點來看待。「八五」以來的勘探實踐,尤其是「九五」以來的勘探證實,四川盆地油氣資源預測與勘探實踐結果相佐,表現在以下幾方面。①資源量巨大,探明程度很低。如下古生界(包括震旦系)資源量巨大,佔全盆地總資源量近1/3,但截至到目前下古生界勘探只發現了威遠氣田以及一些含氣構造,資源探明率很低,小於2%。另外,川西的上三疊統探明率也不到5%。②資源量過低,已發現的圈閉資源量、儲量超過資源量。如川西侏羅系在二輪資源計算石油資源量折算成天然氣資源僅有11.4×108m3,目前已探明三級儲量遠大於資源量。川東的下三疊統飛仙關組預測鮞灘圈閉資源量已近7000×108m3,也遠大於資源量。因此有必要對四川盆地油氣資源量進行重新計算。

目前,四川盆地在六個層系獲得天然氣探明地質儲量(見表10-2),從新到老分別為侏羅系、三疊系、二疊系、石炭系、奧陶系及震旦系。天然氣探明地質儲量主要集中在石炭系、三疊系和二疊系氣藏中,三層探明地質儲量合計達5352.99×108m3,占整個四川盆地探明地質儲量的92.50%,剩餘可采儲量合計為2226.55×108m3,占整個四川盆地探明剩餘可采儲量的99.34%,其中石炭系(全部分布在川東地區)天然氣探明地質儲量及剩餘可采儲量分別為2639.60×108m3和1486.68×108m3,分別佔四川盆地天然氣探明地質儲量及剩餘可采儲量的45.61%和66.33%。因此,石炭系、三疊系、二疊系氣藏,特別是石炭系氣藏還有很大的開采潛力。

表10-2四川盆地各層系天然氣探明地質儲量統計表

(資料截至1999年底)

從地區來看(見表10-3),目前四川盆地天然氣探明地質儲量主要分布在川東地區,探明地質儲量達3511.72×108m3,占整個四川盆地探明地質儲量的60.68%,探明可采儲量為2582.86×108m3,占整個四川盆地探明可采儲量的63.67%,其次為川西南、川南地區,而川西北、川中地區天然氣探明地質儲量及可采儲量較少,均不到500×108m3

表10-3四川盆地各地區天然氣探明地質儲量統計表

3.天然氣勘探實現了兩個大的轉折

(1)1977年發現相國寺石炭系孔隙性氣藏,是四川盆地勘探發生重大轉變時期,首先是以勘探裂縫性氣藏為主,轉變到以勘探孔隙性氣藏為主;在勘探指導思想和決策方面,明確提出以孔隙性儲層為對象,以大中型氣田為目標,大力甩開勘探,爭取較大的新發現;在勘探技術方面,由模擬地震發展到數字地震,形成了高陡復雜構造處理解釋技術、儲層橫向預測技術、側鑽中靶技術等。由於指導思想、決策正確和技術進步,取得了重大的勘探成果,獲得了五百梯、沙坪場、大池乾井、高峰場等一批大中型氣田,實現了四川盆地儲量高速增長,累計獲石炭系天然氣探明地質儲量為2639.6×108m3

(2)「九五」期間川東北部三疊系飛仙關組鮞灘勘探的突破以及川西地區侏羅系次生氣藏勘探的突破,實現了川東石炭系的接替以及勘探領域由川東向川北、川西北的轉變,勘探層系由石炭系向二疊系、中生界的轉變。

位於開江-梁平海槽區南側已發現有鐵山南、雙家壩飛仙關組鮞灘氣藏,在海槽北側地區有「九五」期間發現的飛仙關組鮞灘氣藏,即渡口河、羅家寨構造帶和鐵山坡等,這一發現是繼川東石炭系發現之後的又一重大發現。現已發現鐵山、渡口河、鐵山坡等飛仙關組鮞灘氣藏10個,獲探明地質儲量為319.69×108m3、控制儲量為35.19×108m3,預測儲量為365.54×108m3,三級儲量合計為720.42×108m3(不含高橋、羅家寨儲量),在川東地區排名第二,勘探成效十分顯著。在海槽北側地區即渡口河—五寶場地區預測飛仙關組鮞灘圈閉22個,面積達795.81km2,圈閉資源量達6764×108m3。飛仙關組鮞灘為岩性-構造復合圈閉氣藏,儲層主要為溶孔鮞粒雲岩、溶孔雲岩和溶孔鮞粒灰岩。

川西白馬—松華地區地震勘探始於1967年,先後在該區共作6輪地震工作(線距0.7~1.2km)及油氣綜合化探。鑽探始於1995年,於1995年7月在白馬廟潛伏構造鑽探的白馬1井,在侏羅系蓬萊鎮組獲工業氣流,從而揭開了該區淺層侏羅系天然氣勘探的序幕。到2000年3月底為止,以蓬萊鎮組為目的層已鑽探46口,測試獲工業氣井25口,鑽探成功率為54.35%,獲天然氣控制儲量為391.76×108m3。此外,在川西地區的觀音寺、三皇廟、蘇碼頭等構造也發現了侏羅系淺層氣藏。

⑷ 葛肖虹的研究成果

主持承擔科研項目與獲獎情況:
1978—1980年主持承擔北京密雲地區地震地質研究,即牆子路-喜峰口、馬坊斷裂,密雲水庫東側葡萄園斷裂的活動構造研究,成果獲北京市1980年科技成果二等獎;
1983—1986年參加國家「六.五」科技攻關項目「攀西裂谷」和南方碳酸鹽岩找油第20-1項,為三級課題W-5-7(D)項目負責人,成果獲地質礦產部1987年科技成果三等獎;
1987—1991年主持承擔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青海石油管理局資源評價項目「柴達木盆地區域構造特徵及其演化」,成果《柴達木盆地的形成與演化》由國家科委作為國家級重大科技成果正式登記,頒發證書(證書編號:017094),獲1997年地質礦產部科技成果三等獎,入編1998年度《世界華人重大科學成果公報》,並頒發證書(登記號:202766);
1990—1995年參加主持地質礦產部「八五」重大專項項目《滿洲里—綏芬河地學斷面(GGT)多學科綜合研究》項目(85-06-202),為項目副負責人,負責組織項目技術工作實施與管理;
1993—1996年主持承擔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吐-哈石油會戰指揮部委託項目《吐魯番-哈密盆地構造復位研究》,成果獲地質礦產部1996年科技成果三等獎;
1997—2000年主持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阿爾金斷裂運動學特徵及其對中國西北大陸構造的影響》(科學部編號49772157);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國際合作項目《阿爾金斷裂帶運動學變形年代學研究》(99國科金外資助字49910130800號;2000國科金外資助字40010131363號);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青海石油管理局項目《格斯斷槽與柴西地區含油氣評價》;
2001-2004年主持承擔吉林大學、青海油田分公司、奧地利 薩爾茨堡大學 地質-古生物系國際合作項目《阿爾金斷裂、昆侖山前推覆體對柴達木盆地構造形成的控制及柴西地區有利Ⅱ級油氣聚集帶的預測》,為項目總負責人;2003-2005年主持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阿爾金山構造隆升與柴達木盆地沉降的時代耦合研究》(科學部編號:40272099)。

發表的論文/專著:
1. 葛肖虹、任收麥、馬立祥、吳光大、劉永江等,青藏高原多期次隆升的環境效應,地學前緣,2006,13(6):118-130
2. 葛肖虹、任收麥、劉永江、袁四化,中國大型走滑斷裂的復位研究與油氣資源戰略選區預測,地質通報,2006,25(9-10):1022-1027
3. 任收麥、葛肖虹、楊振宇、林源賢、胡勇等,36Cl 斷代法應用於青藏高原末次快速隆升的構造事件研究,地質學報,2006,80(8):1110-1117
4. Liu, Y.-J., Neubauer, F., Genser, J., Takasu, A., Ge, X.-H. and Handler, R. 40Ar/39Ar ages of the blueschist facies pelitic schists from Qingshuigou in the Northern Qilian Mountains, Western China. Island Arc, 2006, 15(1), in press.
5. A.B. Rieser, Y. Liu, J. Genser, F. Neubauer, R. Handler, X. Ge. Uniform Permian 40Ar/39Ar detrital mica ages in the eastern Qaidam Basin (NW China): where is the source? Terra Nova,2006,18:79-87, doi: 10.1111/j.1365-3121.2005.00666.x.
6. 葛肖虹、任收麥,中國西部治理沙漠化的戰略思考與建議,第四紀研究,2005,25(4):484-489;
7. A.B. Rieser, F. Neubauer, Y. Liu, X. Ge. Sandstone provenance of north-western sectors of the intracontinental Cenozoic Qaidam basin, western China: Tectonic vs. climatic control. Sedimentary Geology,2005,177:1-18.
8. 王亞東,劉永江,常麗華,Andrea B.Rieser, 計桂霞,沉積物粒度分析在阿爾金山隆升研究中的應用,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05,35(2), 155-162
9. 葛肖虹、劉永江、任收麥,青藏高原末次快速隆升與「亞澳」隕擊事件,第四紀研究,2004,24(1):67-73;
10. 任收麥, 葛肖虹, 劉永江, 常麗華, 吳光大, 袁四化,晚白堊世以來沿阿爾金斷裂帶的階段性走滑隆升,地質通報, 2004, 23(9-10): 926-932.
11. 任收麥、葛肖虹、劉永江,阿爾金斷裂帶研究進展,地球科學進展,2003,18(3):386-391
12. Y. Liu, J. Genser, X. Ge, F. Neubauer, G. Friedl, L. Chang, S. Ren, R. Handler. 40Ar/39Ar age evidence for Altyn Fault tectonic activities in western 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3, 48(18): 2024-2030.
13. 劉永江, 葛肖虹, J. Genser, F. Neubauer, G. Friedl, 常麗華, 任收麥, 阿爾金斷裂帶構造活動的40Ar/39Ar年齡證據,科學通報, 2003, 48(12):1335-1341.
14. 葛肖虹、劉永江、任收麥,青藏高原隆升動力學與阿爾金斷裂,中國地質,2002,29(4):346-350;
15. 葛肖虹、劉永江、任收麥、葉慧文、劉俊來等,對阿爾金斷裂科學問題的再認識,地質科學,2001,36(3):319-325;
16. 葛肖虹、任收麥、劉永江、劉俊來等,中國西部大陸構造格架,石油學報,2001,22(5):1-5;
17. 葛肖虹,中國西部大陸構造的新認識,第二屆世界華人地質科學會議文集,美國加利福尼亞斯坦福大學,2000,A369-A371;
18. 葛肖虹、劉永江、任收麥,青藏高原隆升動力學與阿爾金斷裂,第三屆海峽兩岸三地及世界華人地質科學研討會論文摘要,香港大學,2001,67-69;
19. 劉永江、葛肖虹、葉慧文、劉俊來、N. Franz、J. Genser、潘宏勛、任收麥,晚中生代以來阿爾金斷裂的走滑模式,地球學報,2001,22(1),23-28;
20. Yongjiang Liu, J. Genser, F. Neubauer and Ge Xiaohong. Blueschists from Qingshuigou in the Northern Qilian Mountain, China. Schweizerische Mineralogische und Petrographische Mitteilungen;
21. Franz Neubauer, Johann Genser, Yongjiang Liu, Xiaohong Ge. The Aka´sai basin: an active peripheral foreland basin to the Altyn orogen, China? Geologische Rundchau;
22. 劉永江、葛肖虹、葉慧文、陳文等,阿爾金斷裂變形岩激光微區40Ar/39Ar年齡及其構造意義,科學通報,2000,45(19):2101-2104;SCI檢索
23. Liu Yongjiang, Ye Huiwen, Ge Xiaohong, Liu Junlai, Pan Hongxun, Chen Wen,Laser Probe 40Ar/39Ar Dating of Micas on The Deformed Rocks From Altyn Fault and Its Tectonic Implicatons, Western China,Earth Science Frontiers,2000,7(Suppl.):233-234;
24. Ge Xiaohong, Liu Yongjiang, Ye Huiwen, Liu Junlai, Pan Hongxun, Ren Shoumai,Research Progress of Altyn Fault in Western China,Earth Science Frontiers,2000,7(Suppl.):243-244;
25. 葛肖虹、劉俊來,被肢解的西域克拉通,岩石學報,2000,16(1):59-66;SCI檢索
26. 潘宏勛、葛肖虹、劉俊來,對祁連山北緣榆木山隆起的質疑,長春科技大學學報,2000,30(1):9-13;
27. 陳文、葛肖虹、劉新宇、劉永江、張思紅、葉慧文,用激光微區40Ar/39Ar定年技術研究阿爾金斷裂系變形作用時代,2000 Extended Abstracts with Program-The Second World Chinese Conference on Geological Sciences,2000,A351-A355;
28. Liu Junlai, Pan Hongxun、Ge Xiaohong et al.,An early stage faulting along the Altun mountain range-microstructural evidences. Journal of Geoscientific Research in Northeast Asia,1999,2(2):160-165;
29. 葛肖虹,中亞大陸一次重要的板內會聚事件,地學前緣,1999,6(4):330;
30. 葛肖虹,中國西北大陸構造若干問題的新認識,大陸構造及陸內變形暨第六屆全國地質力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北京:地震出版社,1999,34-35;
31. 葛肖虹、王錫魁、昝淑芹、董清水、朱曉軍、柳平,新疆東北部大地構造的新認識,構造地質學—岩石圈動力學研究進展:北京:地震出版社,1999,93-104;
32. 葛肖虹、劉俊來,北祁連造山帶的形成與背景,地學前緣,1999,6(4):223~230;
33. 葛肖虹、張梅生、劉永江、葉慧文、石采東,阿爾金斷裂研究的科學問題與研究思路,現代地質,1998,12(3):295~301;
34. 葛肖虹,對中國西北部找油的戰略思考,地質礦產部石油地質研究所編:《石油與天然氣地質文集》北京:地質出版社,1997,第6集:12-18;
35. 葛肖虹,對中國西北部找油的思考,勘探家,1997,2(3):53-59;
36. 葛肖虹、王錫魁、昝淑芹、董清水、柳平,試論吐魯番-哈密盆地為剪切-背馱型盆地,地質論評,北京:地質出版社,1997,43(6):561-568;
37. 葛肖虹、段吉業、劉先文、王錫魁,中國西北的大陸構造,地質礦產部岩石圈構造與動力學開放研究實驗室1995年年報:北京:地質出版社,1996,9-18;
38. Ge Xiaohong,Zan Shuqin and Wang Changgui,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Turfan-Hami basin,<Tectonics of China>,Geological Beijing,1996,p.107-173;
39. Ge Xiaohong,Duan Jiye,Liu Xianwen and Wang Xikui,Continental tectonics of northwest China,30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abstracts,1996,Vol.1,p.262;
40. Ge Xiaohong,Wang Xikui,Zan Shuqin,Dong Qingshui and Liu Ping,The piggyback Turfan-Hami basin,30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abstracts,1996,Vol.1,p.336;
41. 葛肖虹、王錫魁、 昝淑芹、董清水、柳平,吐魯番-哈密背馱式盆地的特徵,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學前緣,1995,2(4):241-244;
42. Ge Xiaohong,Mesozoic collision tectonics in eastern Jilin and Heilongjiang province,Northeast China:a coexistence of two tectonic regimes,IGCP-321 ,Proceedings of Four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1994;
43. 劉先文、申寧華、葛肖虹,吉黑東部中生代兩種機制的碰撞構造,長春地質學院學報,1994,4:385-389;
44. 段吉業、葛肖虹,論塔里木-揚子板塊及其古地理格局,長春地質學院學報,1992,22(3):260-268;
45. 葛肖虹、段吉業、李才、楊惠心、田玉山,阿爾金斷裂與西北大地構造格局的新認識,《地球科學進展》:39,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1992;
46. 張貽俠、葛肖虹、陳琦,中國滿洲里-綏芬河地學斷面簡介,長春地質學院地質研究所文集:北京:地震出版社,1992,41-47;
47. Ge Xiaohong,A new recognition of the Altun fault zone and geotectonic pattern of north-west China,IGCP-321.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48. ,publishing house:1991,125~128;
49. 葛肖虹,吉林東部大地構造環境與構造演化輪廓,中國地質大學研究生院學報《現代地質》,1990,4(1):107-113;
50. Ge xiaohong,Recognition of the Yanyuan nappe terrane,western Sichuan, China,Earth Science series, 1990, Vol.13,p.269-270;
51. 葛肖虹,華北板內造山帶的形成史,地質論評:地質出版社,1989,35(3):254-261;
52. 葛肖虹,寧鎮山脈推覆構造特徵與形成,長春地質學院學報,1987,17(2):143-154;
53. 葛肖虹,川西鹽源推覆構造初探,長春地質學院學報,1984,1期:36-43;
54. 崔盛芹、楊振升、仇甘霖、葛肖虹,燕山地區晚元古代(震旦亞代)古構造演化史,26屆世界地質大會交流論文集(構造地質),1980,117-127

⑸ 西南油氣田在川勘探獲得哪些新成果

西南油氣田著力提高油氣勘探質量、全力抓好高效勘探,不但預計能全面完成全年的儲量任務,而且在四川地區取得五項突出的勘探新成果,川西海相油氣勘探再獲新發現;南北向構造下沙溪廟組油氣勘探獲得新發現,隆興1井在沙溪廟組測試日獲產5.5萬立方米;閬中地區須家河組油氣勘探取得新進展。星101井在須家河組四段、三段測試均獲得工業氣流,在須四段測試日產量達17.5萬立方米;川西南井研-犍為探區頁岩氣勘探取得重大突破,金頁1HF井在寒武系筇竹寺組喜獲日測試產量5.95萬立方米,首次實現中國石化在四川盆地寒武系頁岩氣勘探的重大突破;威頁1井、永頁1井在龍馬溪組鑽遇大厚度優質頁岩,勘探突破前景明朗。

⑹ 西部地區大地電磁研究工作綜述

在中國西北盆山-青藏高原地區已開展了許多大地電磁測深工作,以深部探測為目的的大地電磁剖面主要有:

·青海大柴旦-四川大足大地電磁測深剖面

·攀西裂谷帶及龍門山斷裂帶的大地電磁剖面

·攀西裂谷地區的大地電磁剖面

·洛扎-那曲大地電磁測深剖面

·亞東-格爾木地學斷面

·羌塘地區南北向大地電磁測深剖面

·新疆葉城-西藏噶爾大地電磁測深剖面

·格爾木-額濟納旗地學斷面

·中美加國際合作西藏高原大地電磁深探測剖面

·青藏高原東緣大地電磁剖面

·吉隆-三個湖大地電磁測深剖面

以上研究工作積累了一定數量的大地電磁測量結果,其處理和解釋成果散見於各種期刊文獻中。

下面分別對主要剖面綜述如下。

4.1.1 青海大柴旦-四川大足大地電磁測深剖面

青海大柴旦-四川大足大地電磁測深剖面是中國地質大學受地礦部物化探局的委託完成的(圖4.1.1)。

大柴旦-大足大地電磁測深剖面自青海大柴旦,經過德令哈、都蘭、花石峽、達日、阿壩、龍日壩、綿陽,止於四川大足,全長1550km;它斜貫我國大陸腹地,連接西北和西南的地質構造區,是台灣-新疆阿爾泰地學斷面的組成部分。剖面所經地區地質構造復雜,具多種大陸岩石圈構造類型,包括柴達木微型地塊、東昆侖岩石圈縫合帶、巴顏喀拉陸內造山帶、龍門山逆沖推覆構造帶和揚子地塊。這些構造單元岩石圈的電性結構具有不同的特徵,穩定地塊具有清晰的層狀電性結構,高阻層發育,並有較好的連續性和穩定性;造山帶電性結構復雜,岩石電阻值降低,高導層增厚;縫合帶是岩石電性結構的巨大變異帶,電阻值大幅度降低,地殼和岩石圈厚度有顯著變化。

圖4.1.1 大柴旦-大足大地電磁測深剖面電性分布圖

4.1.2 攀西裂谷帶及龍門山斷裂帶的大地電磁剖面

為了查明攀西、龍門山地區的深部電性結構並為該地區的深部地質研究提供基礎資料,1984~1985年地質礦產部物化探研究所布置了兩條大地電磁測深剖面。南剖面橫切攀西軸部,自雲南的寧蒗經西昌直至瀘州,剖面長約480km;北剖面跨龍門山斷裂帶,自阿壩經灌縣也終止於瀘州,剖面長約570km。兩剖面總共18個測點(圖4.1.2)。

通過攀西、龍門山地區及其鄰區的大地電磁測深,發現了埋藏深度11~37km,厚5.5~11km,電阻率幾到幾十歐姆·米的殼內低阻層,推測它是由部分熔融的花崗岩類物質引起,在攀西及龍門山主構造帶上,這一低阻層近於消失。得出了四川西部地區岩石圈的厚度,它們是80~143km。上述兩個主構造帶以西,岩石厚度明顯增加。在主構造帶上均發現了深部高阻異常,它們與重、磁異常有明顯的對應關系。推測深部高阻異常是由早期大量上涌的地幔物質所造成,可能與本區最重要的一次成礦密切相關,值得進一步研究(圖4.1.3,圖4.1.4)。

4.1.3 攀西裂谷地區的大地電磁剖面

為了研究攀西裂谷地區地下電性結構,在1983年和1984年,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在四川和雲南兩省交界地區的九個測點上做了大地電磁測深工作(圖4.1.5)。測線沿東西向展布,西起麗江東至巧家,全長約300km。攀西地區大地電磁測深結果表明,這一地區可劃分為三個條帶:麗江至華坪、華坪至會理和會理至巧家。三個條帶內電性結構有明顯差異,反映出本地區地質構造十分復雜。測區內沉積層厚度為3~5km,其電阻率小於30Ω·m。在地殼中約33km深處有一低阻層,厚度為5~12km。在紅格和華坪兩測點之下,深度為82~90km處出現第二個低阻層,它們指示出軟流層頂部埋深(圖4.1.6)。

圖4.1.2 攀西裂谷帶及龍門山斷裂帶的大地電磁剖面位置

圖4.1.3 雲南寧蒗—四川瀘州地區岩石圈電性結構圖圖中電阻率單位為Ω·m

圖4.1.4 四川阿壩—瀘州地區岩石圈電性結構圖電阻率單位為Ω·m

圖4.1.5 測區和測點分布圖

圖4.1.6 用一維反演模型繪制的測線剖面圖

4.1.4 洛扎-那曲大地電磁測深剖面

在1980~1982年中法兩國科學家開展「喜馬拉雅地質構造與地殼上地幔形成演化」合作研究期間,雙方共同完成了洛扎-那曲的大地電磁測深剖面。剖面全長40km,穿過雅魯藏布江縫合帶和羊八井地熱區(圖4.1.7)。

圖4.1.7 洛扎-那曲剖面大地電磁測深點分布圖

圖4.1.8 為洛扎-那曲剖面大地電磁測深點地電模型圖,由圖可以看出,雅魯藏布江縫合帶兩側電性分布差異較大。在雅魯藏布江北側殼內普遍存在高導層,高導層厚度為7~17km,電阻率為2~8Ω·m;高導層埋深為17~41km,從南向北逐漸加深。殼內高導層埋深與地震低速層埋深基本吻合,推測該層可能是部分熔融的花崗岩層。

圖4.1.8 洛扎-那曲剖面大地電磁測深點的地電模型地震的低速層

大地電磁測深結果發現,在洛扎有一個早於主中央斷層的緩傾角逆掩斷層,可能是溫度較低的印度板塊沿此斷層及雅魯藏布江縫合帶向北俯沖到西藏地殼之下,俯沖摩擦產生大量的熱,使上地殼岩石部分熔融,形成殼內高導層。在倒不龍一帶可能存在著熔融地幔岩的底辟上升,垂向的應力使岩石圈變薄並產生張性斷裂,為藏南的水熱活動提供熱源及通道。測區岩石圈厚度為120~170km,南部薄,北部厚。

4.1.5 亞東-格爾木地學斷面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及地質礦產部共同資助下,從1987年開始,地質礦產部及中國科學院所屬8個單位合作,由六十多位地質和地球物理學者參加,共同完成了亞東-格爾木地學斷面(YGT)研究。YGT南起亞東,中經康馬、拉薩、羊八井、安多、沱沱河、格爾木,全長1400km。沿斷面共作了29個大地電磁測深點(圖4.1.9)。

測區內電性分布在橫向上可分出5個構造區:喜馬拉雅、拉薩、羌塘、巴顏喀拉和昆侖構造區。縱向有5個電性層(圖4.1.10):低阻表層,電阻率1~10Ω·m,厚度小於500m;上地殼高阻岩石層,電阻率100~1000Ω·m,厚度15~25km;殼內高導層,電阻率1~10Ω·m,厚度5~10km;殼幔高阻層,電阻率1000~30000Ω·m,厚度百餘千米;上地幔高導層,電阻率約50Ω·m,其頂部埋深南部淺北部深,在雅魯藏布江上隆地區,最淺約100km,在羌塘地體下最深約200km。在雅魯藏布江和康馬處地下有兩個由淺至深向北傾斜的高導薄層,它們可能反映這兩個俯沖帶處於上部破碎,地表水下滲,深部因剪切熱而形成局部熔融,使電阻率降低。

4.1.6 羌塘地區南北向大地電磁測深剖面

1993年以來石油系統為勘探油氣,在西藏羌塘地區布置了若干條南北向大地電磁測深剖面,其中一部分深部測點可穿透岩石圈。以岡瑪錯-西亞爾崗隆起和唐古拉隆起為界把羌塘盆地分為南北羌塘。

圖4.1.9 亞東-格爾木地學斷面測線與測點的分布圖

大地電磁測深結果表明,南北羌塘深部電性分布差異十分明顯。在北羌塘,殼內有一個高導層,深度一般為10~30km,電阻率為1~60Ω·m。在班公錯-怒江縫合帶和南羌塘地區,上、下地殼各存在一個高導層,上地殼高導層深度為10~25km,電阻率為10~80Ω·m;下地殼高導層埋深為40~70km,電阻率為3~50Ω·m。在班公錯-怒江縫合帶,兩側殼內高導層表現為由南向北俯沖,且下地殼高導層向北增厚。下地殼高導層可能是由於印度板塊以低角度向青藏高原地殼擠入過程中,地殼物質破碎及摩擦升溫所致。在班公錯-怒江縫合帶南側至北羌塘,岩石圈厚度逐漸增加,陡度較大。巨厚的北羌塘岩石圈構成了一道天然屏障,阻止印度板塊繼續向北運移。

4.1.7 新疆葉城-西藏噶爾(獅泉河)大地電磁測深剖面

1989年,國家地震局在青藏高原西部從新疆喀什至紅其拉甫及新疆葉城至西藏噶爾(獅泉河)做了大地電磁測深剖面。剖面北起塔里木盆地,橫跨昆侖山脈和喀喇昆侖山脈至岡底斯西段,全長800km(圖4.1.11)。

地體和縫合帶年齡由北向南不斷變新,分別為奧陶紀—志留紀、二疊紀—三疊紀、晚三疊世、晚侏羅世和始新世。探測結果表明,不同測段地下電性分布差異較大,有的地段殼內有兩個高導層,有的地段則只有1個高導層。第1個高導層埋深為10~35km,第2個高導層埋深為30~65km。以南昆侖縫合帶為界,縫合帶以南殼內高導層自南向北逐步加深;而其北側殼內高導層埋深有自北向南加深的趨勢,殼內高導層向北傾的梯度明顯地大於南傾的梯度。但是,總體上看,本地區殼內高導層向南或向北傾斜的梯度都較緩,說明在高原的西部,印度板塊地殼是以低角度擠入歐亞板塊的,而且碰撞的強度比高原中部和東部要弱,表明測區已處於青藏高原邊緣地區。測區內上地幔高導層埋深為100~150km,也和青藏高原周邊上地幔高導層埋深相吻合(圖4.1.12)。

圖4.1.10 亞東-格爾木剖面二維地電模型圖中數字單位為Ω·m

圖4.1.11 新疆葉城-西藏噶爾剖面大地電磁測點位置圖

4.1.8 格爾木-額濟納旗地學斷面

繼亞東-格爾木地學斷面(YGT)完成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地質礦產部又共同資助了格爾木-額濟納旗地學斷面(GET)研究。GET與YGT首尾相接,南起格爾木,往北穿過柴達木盆地,經哈拉湖切過祁連山,過河西走廊,越過北山,止於中蒙邊界附近的額濟納旗,全長900km(圖4.1.13)。1992~1993年對GET開展了地質、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學多學科的野外調查和資料綜合分析。地球物理剖面沿斷面進行了寬角反射和折射深地震測深、重力測量、磁力測量、熱流和大地電磁測量,從北祁連至河西走廊進行了深地震反射測量。

根據電性分布,把整個斷面分為5個地體,從南往北依次為:柴達木地體、中南祁連地體、北祁連地體、北山南部地體和北山北部地體;和YGT相似;在縱向上分出5個電性層,即地表覆蓋層、上地殼、殼內高導層、下地殼和上地幔軟流圈;殼內高導層埋深不盡一致,大致在5~30km,電阻率為2~20Ω·m。和高原內部不同,殼內高導層沒有一致北傾的特徵,而是南傾、北傾交互出現;岩石圈厚度在145~155km之間(圖4.1.14)。

圖4.1.12 新疆葉城-西藏噶爾大地電磁測深剖面的地質解釋結果圖

圖4.1.13 額濟納旗-格爾木剖面大地電磁測點位置圖

圖4.1.14 額濟納旗-格爾木剖面大地電磁成果解釋圖

4.1.9 中美加國際合作西藏高原大地電磁深探測剖面

從1995年開始,中美加三國科學家在藏東南地區做了6條大地電磁測深剖面(圖4.1.15):亞東-雪古拉,雪古拉-當雄,達孜-巴木錯,德慶-龍尾錯,那曲-格爾木,錯那-墨竹工卡,吉隆-措勤。大地電磁觀測結果將在後面詳細描述。

4.1.10 青藏高原東緣大地電磁剖面

在「973」項目的支持下,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於2000年8~11月在川西—藏東地區開展了大地電磁探測工作。根據研究目標,在川西—藏東地區布設了三條MT剖面,共完成測點76個。第一條是EW向剖面,東起自四川資中甘露鎮(29°52',104°46'),沿川藏公路,經洪雅、雅安、康定、雅江、理塘,終止於四川西部的巴塘縣(29°52',104°46'),全長約680km,布設測點48個;第二條剖面呈SSW—NNE向,由四川西南部的稻城縣桑堆鄉(29°24',100°10'),向北東穿過雅江、道孚,直至金川縣的觀音橋(31°41',101°39'),長達350km左右,布設測點18個。為了加強對鮮水河斷裂深部結構的控制,在上述第二剖面的東側又增設了一條SSW—NNE向剖面,該剖面從西南部的新都橋(30°03',101°29')向北東延伸,經乾寧、丹巴,至金川縣的安定鄉(31°17',101°29'),長約170km,布設測點10個。測區位置及MT測點布設見圖4.1.16。

利用大地電磁測深(MT)方法對青藏高原東緣地區進行了地殼、上地幔電性結構探測研究,發現該區具有特殊的電性結構特徵。探測結果清晰揭示出:①鮮水河斷裂帶是一條規模巨大的岩石圈斷裂,它是川滇菱形塊體的重要邊界斷裂;②測區為強震多發區,塊體兩側介質的差異是強震活動帶重要的深部背景;③川滇菱形塊體北部地區十幾千米下,發現存在大規模低阻體,電阻率僅為幾至幾十歐姆·米,該層向東約以45°角向東南下延,與青藏高原隆起側向擠壓,物質向東流變,受剛性塊體阻擋有關;從深部介質電性特徵,推斷現今川滇菱形塊體北部處在熱狀態,是近代很活動的塊體之一;④測區內岩石圈厚度由西段(川滇北部塊體)逐漸向東(揚子塊體)增厚(彩圖2)。

圖4.1.15 青藏高原大地電磁剖面位置

4.1.11 吉隆-三個湖大地電磁測深剖面

在國家科委和中國科學院共同資助下,為了研究拉薩地體和羌塘地體的電性結構分布情況以及班公錯-怒江和雅魯藏布江縫合帶的深部電性狀況,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在1994年夏季沿84°E~86°E線從吉隆至三個湖完成了包括大地電磁測深的深部綜合地球物理剖面。沿測線南起吉隆,穿越薩嘎、改則、魯谷,北到三個湖,共布設了16個大地電磁測深點(圖4.1.17)。

薩嘎以南殼內高導層埋藏淺、厚度大,平均埋深6~10km,厚度5~12km;由於14,15,16三點得到的視電阻率曲線普遍較低,由此反演得到的50~55km深處的低阻體為下地殼高導層或殼幔混合過渡層。

圖4.1.16 研究區構造背景及大地電磁測線、測點位置

圖4.1.17 吉隆—魯谷大地電磁測深的台站位置

魯谷以北地區的岩石圈電性結構與雅魯藏布江以南相似,只是其高導層埋深加大,為15~30km,厚6~8km。自薩嘎至魯谷,以改則附近為界,在其南,地殼又被達瓦錯南斷裂分為兩個區,南區殼內發育雙高導層,上地殼高導層埋深約10km,厚度約1.2km,下地殼高導層埋深35km,厚度5~7km;北區殼內高導層埋深20~45km,厚度5~10km,並且顯示出由南到北逐漸加深的趨勢。在改則以北,殼內發育雙高導層,上地殼高導層埋深16km,厚約1.5km,下地殼高導層埋深55~60km,厚5~7km。

在改則以南,除在達瓦錯附近有一局部隆起,上地幔軟流圈起伏不大,平均埋深100km,自改則向北,軟流圈埋深急劇增加,至魯谷達最深230km(圖4.1.18)。

圖4.1.18 吉隆-三個湖剖面岩石圈電性結構分布圖

⑺  前陸盆地油氣成藏與富集規律

一、上三疊統是主要的烴源岩

上三疊統煤系地層烴源岩包括煤、炭質頁岩、灰—黑色泥岩和粉砂質泥岩。區域分布上,須家河組須一段、須三段的泥頁岩及煤層厚度由東向西逐漸增厚,坳陷中心位於綿竹—彭縣—大邑—灌縣地區,泥岩厚達700餘m,煤層厚達8m以上;須四上段、須五上段泥頁岩厚度由北部缺失區向西、南增厚,坳陷中心亦可達700餘m,煤層厚20餘m,可見上三疊統烴源岩厚度大、分布廣。

區內烴源岩屬腐殖型(Ⅲ型)乾酪根,據641塊樣品分析統計,泥岩有機碳含量多集中在0.5%~6.5%,有機碳平均含量普遍大於1%,其中川西平均2.43%,川西北為1.69%,川中為1.71%。氯仿瀝青「A」含量中等,平均為0.0564%。

據「八五」研究成果,川西上三疊統烴源岩主要集中在須一段、須三段、須四上段、須五上段,總生氣強度大於50×108m3/km2,最高達200×108m3/km2,總生氣量為276.34×1012m3

由此可見,上三疊統煤系烴源岩為川西坳陷油氣富集提供了雄厚的物質保障。

從隆豐1、白馬2、松華2、中46井埋藏史和熱演化史研究表明(圖9-19),隆豐1井由於上三疊統沉積厚度大,須家河組底部在三疊系末就進入干氣的生成階段,而須家河組頂部尚未進入生油窗。中壩地區於侏羅紀末進入生油窗,白堊紀為生油高峰期,現處於成熟—高成熟階段,須家河組底部Ro值僅0.96%。其他地區上三疊統烴源岩主要的生氣高峰期是早白堊世—老第三紀。

可見,從縱向層段上講,上三疊統烴源岩頂底成熟度差別較大。早白堊世時,上三疊統頂部烴源岩為低成熟階段,底部進入生氣高峰期;現今頂部相當於成熟階段,而底部Ro達1.6%左右。川西地區現今須五成熟度相對較低,最低只有0.9(大15井),松華—白馬、大興西、平落壩等地區鑽井須五上段Ro一般不超過1.5%,而須四上段、須三段演化程度較高(Ro>1.5%),甚至接近2%。

平面上川西坳陷區處於坳陷的沉積中心,沉積速率高、厚度大,古地溫梯度大,因此,該區有機質生烴較川西北地區早,熱演化程度高,已達高成熟演化階段,川西平落壩、隆豐場等地Ro已達2.2%以上,進入過成熟階段;川西北、川中較低,但Ro均大於1%。

另外,從生烴強度、排烴強度平面展布上亦具有明顯差別(表9-5)。

侏羅系內下侏羅統具有一定的生烴能力,但只起輔助作用,且分布局限,如大安寨組介殼灰岩對川中及關8井大安寨組油源有貢獻,而川西地區侏羅系的氣大部分來自上三疊統須五段(蔡開平,1999)。

圖9-19川西地區部分井埋藏史及熱演化史曲線圖

表9-5四川中西部地區生、排烴強度演化表

二、川西坳陷天然氣成藏模式

川西坳陷上三疊統生烴強度普遍大於50×108m3/km2,屬高豐度生氣區,天然氣資源也很豐富,但截至目前在該區尚未發現大氣田。究其原因,除勘探程度較低外,對天然氣成藏模式及其富集規律性認識不足是其關鍵原因之所在。通過對盆地演化及天然氣形成的地質條件的認識,作者認為川西坳陷至少存在三種類型天然氣成藏模式。

1.以斷層為運移通道的構造氣藏或構造岩性復合氣藏成藏模式

這種類型的氣藏發生在和通源斷層相伴生的構造圈閉或構造-岩性復合圈閉。從構造變形特徵看,主要分布在龍門山山前地帶以及川西南部的龍泉山等構造帶,在龍門山前緣斷裂發育,構造圈閉成排、成帶分布,特別是龍門山斷裂帶與娥眉—瓦山斷裂帶交會部位,斷裂和局部構造發育,圈閉類型主要為構造氣藏或岩性-構造圈閉。從層繫上看,包括上三疊統強氣藏和侏羅系氣藏。

侏羅系的氣源來自於上三疊統,斷層及由此伴生的張扭性斷裂是油氣運移的主要通道,河道沙體和三角洲體系中分支河道砂體構成主要的儲集體,構造圈閉和繼承性古隆起上的岩性圈新閉是油氣聚集的有利場所。

川西南部斷裂較北部發育,除霧中山—三和場、龍泉山等地區部分斷層斷至地表,造成侏羅系保存條件被破壞以外,大部分地區斷層對成藏起建設性作用。平落壩、大興西、白馬廟、蘇碼頭等地區均發育有油源斷裂,這些斷層一般斷距較大,斷開了上三疊統源岩或氣藏,向上斷至侏羅系砂岩儲層發育帶,並且與斷裂有關的微裂縫發育,從而既改善了儲層的儲集性能和孔喉的連通性,又為油氣運移(特別是垂向運移)提供了通道。例如,白馬廟地區大興⑤號斷層沿構造軸線延伸,把整個構造分成大致對稱的兩部分,長度17.5km,落差范圍60~270m,斷開層位J3p—T2l4,對蓬萊鎮組天然氣的成藏具重大影響。再如大興西中下侏羅統氣藏,天然氣組分及碳同位素分析表明氣源來自遭斷層破壞的須四下段氣藏,天然氣沿斷層面向上運移,斷層面附近和裂縫發育的構造高部位的有利沙體將成為天然氣重新聚集的場所。

按照後期構造改造的程度不同,尤其是斷裂作用的強弱及其對氣藏形成的影響,可分為三種亞型。

(1)平落壩型

斷層溝通上三疊統源岩和侏羅系儲層,但斷層未通到地表,侏羅系剝蝕弱,上覆有白堊系和老第三系地層,侏羅系保存條件較好。如平落壩、白馬廟侏羅系氣藏(圖9-20)。

圖9-20大興西侏羅系沙溪廟組氣藏成藏模式

(2)觀音寺型

斷層切割到地表,但氣藏未暴露,由於侏羅系儲層沙體的不連通性使氣藏得以保存至今。如觀音寺、三皇廟氣藏(圖9-21)。該類氣藏受到一定的破壞,上覆地層較薄,氣苗較發育。

圖9-21三皇廟侏羅系沙溪廟組氣藏成藏模式

(3)三大灣型

淺層氣藏受構造作用強烈,進一步的抬升和斷裂的破壞作用,使天然氣散失殆盡,侏羅系大部地層出露地表,如高家場、油罐頂、三大灣等構造。該類氣藏在川西南部裂縫發育地區分布較廣,規模較大。

2.地層尖滅帶沙體上傾尖滅氣藏成藏模式

在坳陷前緣隆起斜坡部位,由於地層向前緣隆起頂部發生地層超覆,易於形成沙體上傾尖滅岩性岩性氣藏。川西坳陷形成初期(須一段—須三段沉積期),在川中與川西的過渡帶發育上三疊統須一段至須三段的地層尖滅帶,且長期處在深坳陷油氣向川中隆起帶運移的過渡帶,具備形成沙體上傾尖滅氣藏地質條件。

(1)尖滅帶的分布范圍

根據對川西北—川中地區的地震剖面解釋,結合該區已有鑽井資料分析,已有成果均揭示出川西北地區的須家河組須一段—須三段往川中方向尖滅。從須二段尖滅帶位置來看大體在南充瀘溪—蓬溪—蓬萊鎮—土橋鎮一線。地層的尖滅與前陸盆地深坳陷不斷下沉和前陸隆起的不斷隆升有關,屬於同構造期不整合類型。

(2)尖滅帶須二期岩相古地理與儲集層特徵

須二期整體沉積格局受雙物源控制,靠近龍門山為扇三角洲沉積,往川中方向逐漸變為濱淺湖相沉積,同時從川中往川西也發育三角洲沉積。尖滅帶位置沉積相的展布格局是:射洪及其以西為淺湖(湖灣)—半深湖泥頁岩夾粉砂岩相區(Ⅰ區);西充—大英(蓬萊鎮)—淮口為濱湖砂岩、泥岩相區(Ⅱ1區);桂花一帶為濱湖砂岩相區(Ⅱ2區);泉5井—土橋鎮及聚龍—高燈場兩地區為三角洲前緣河口壩-遠沙壩相區(Ⅲ1區);八角場一帶及平1井一帶為三角洲平原辮狀分支河道砂岩夾分支間灘泥岩、粉砂岩相區(Ⅲ2區)(圖9-22)。

圖9-22前陸隆起西斜坡地層尖滅帶須二期岩相古地理圖

帶數據的曲線為T3x2段泥岩所佔百分比等值線(含粉砂岩)。Ⅰ—淺湖(湖灣)—半深湖泥頁岩夾粉砂岩相。

1—濱湖砂岩、泥岩相;Ⅱ2濱湖砂岩相。Ⅲ—相區界線及相區代號

物源方向。Ⅲ1—三角洲前緣河口砂壩、遠砂壩相,Ⅲ2—三角洲平原辮狀分支河道砂岩夾分支間灘泥岩、粉砂岩相

由上述沉積相的展布可看出,須二段沉積時,T3x2尖滅帶附近反映有兩個物源方向,一為由南向北經平1井至泉5井一帶入湖,另一個為自東(北)而西經八角場地區至聚龍—高燈場一帶入湖。沉積相的展布表明,T3x2尖滅帶主要處於三角洲-濱湖相區內,是有利於油氣聚集的相帶。

須二段尖滅帶內須二段儲層主要為細粒(少量中粒)岩屑石英砂岩、長石石英砂岩及石英砂岩,與須四下段砂岩比較,粒度稍細,成分稍雜(須四下段幾乎全為長石石英砂岩),以及泥質含量稍高,且常出現泥頁岩夾層。

由於尖滅帶內鑽井,測井資料甚少,對T3x2段的物性特徵僅從以下兩方面作了一些研究。首先,將尖滅帶附近8口井的(八角場僅有1口井鑽穿T3x2)T3x2段中可作為儲層的砂岩(粉砂岩未計)作了統計,勾繪出了砂岩累厚等值線。由圖可知,區內的八角場地區與平1—泉5井區是兩個砂岩儲層厚度較大的地區,達50m以上。但其餘地區仍不乏砂岩儲層。

(3)須二段尖滅帶天然氣成藏條件分析

根據形成天然氣藏所需的生、儲、運、圈、保等5要素的具體分析,T3x2段具備了形成一定規模氣藏的各要素。

1)烴源條件較好

據「八五」攻關課題研究成果,T3x2尖滅帶地區T3x1—T3x3段的生氣強度達(1~20)×108m3/km2。此外,尖滅帶還可從生氣強度更大的西北側側向獲得豐富的天然氣補給,因此,T3x1—T3x3的烴源是較充足的。

2)具備一定的儲集條件

如上所述,尖滅帶內具備一定儲集條件,雖不是很好,但相對於整個四川盆地中西部的上三疊統來說,尚屬於中等。同時,T3x2較厚的砂岩層仍可提供可觀的儲集空間,彌補孔隙度欠佳的不足。

3)尖滅帶是油氣運移的指向區

在各期古構造圖上尖滅帶所處位置均比西北側高,油氣要向東南方向的高部位運移。

4)圈閉條件好

據地震資料作出的T3x2頂面構造圖顯示,T3x2尖滅帶內有兩個大型地層構造復合圈閉:一為踏水橋-柳樹沱圈閉,面積597.8km2,閉合高度450m;另一個為文井場-瀘溪場圈閉,面積361.7km2,閉合高度390m。這是兩個又大又完整的圈閉。

5)保存條件好

尖滅帶的T3x2位於遠離露頭區與斷裂發育區的地腹,同時,其上下方及東南側均為泥質岩類所限,因此,T3x2段中聚集的油氣很難泄漏,地表滲入水也無法達到此帶(屬沉積封存水高礦化區),故其保存條件是很好的。

由於尖滅帶內的T3x2同時具備了上述成藏所需的各項條件,因此,其含氣應是無疑的,並且可能形成一個大氣田。

由此可見,川西—川中過渡帶須二段尖滅帶內的烴源條件、儲集條件、保存條件、古構造條件及圈閉條件均較有利,該區勘探程度很低,是上三疊統天然氣勘探的有利領域。

3.深盆氣成藏模式

「八五」研究成果表明上三疊統油氣運聚總體上遵循深盆氣運聚機理(圖9-23)。和國外典型深盆氣的形成條件與特點相比較,具有很好的相似性。

具體地說,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圖9-23川西坳陷天然氣成藏模式圖

(1)由被動大陸邊緣發展而成坳陷,存在深坳陷。

(2)生油氣源岩均為海陸交互相的煤系地層,生氣作用活躍,目前仍在不斷生氣。

(3)砂岩儲層總體上具低孔滲—緻密的特點,存在局部物性較好和裂縫發育帶。

(4)深坳陷區存在超壓異常,並認為是熱生成作用及其在緻密層系中聚集所致;氣的補給和擴散維持動態平衡。

(5)勘探已證實深坳陷油氣勘探成功率高,鑽井成功率近70%,且油氣受構造圈閉控制不明顯。

(6)從區域上看,孔滲相對較好的隆起區如川中、中壩和川西區南部,水更多,更活躍一些。

經對川西坳陷有10個構造的須二段和須四下段的氣水界面深度資料(表9-6)。

從表9-6可見,坳陷北部的中壩須二段氣藏的氣水界面深度變動范圍為2335~2670m,向東至文興場降至4406m,柘壩場為4232~4581m,白龍場為4649m,氣水界面深度落差最大達2000m左右,由此朝NE向的九龍山氣藏氣水界面抬升到3415~3554m,比中壩氣藏的深度低1000m左右,而朝SW向的隆豐場含氣構造氣水界面深度降至4973m。從坳陷整體上看,氣水界面為一個高低起伏變化較大的曲面(圖9-24)。

川西坳陷南部須四下段氣水界面以平落壩氣藏的為最深,除平西1井深度為3844m外,其他井均未見水層,產氣深度最大為4184m。據此由平落壩氣藏向東至龍泉山,向南至漢王場,氣水界面逐漸抬升,最淺的3118m,構成一個上傾的曲面形態。

圖9-24川西坳陷須二段氣水界面三維分布示意圖

表9-6川西坳陷須二段和須四下段氣水界面一覽表

將上述須二段和須四下段的初始氣水界面深度分布形態與同層系滲流場的同地區水頭等值線分布態勢是完全吻合的,兩者呈「鏡像對稱」關系。另一方面,也說明川西坳陷深部位普遍含氣也是存在的,並完全受構造高低所限制。

總之,川西坳陷上三疊統存在形成深盆氣的地質條件,但由於目前勘探程度很低,坳陷深部位鑽井少(以往鑽探井以鑽構造圈閉為主),對深盆氣認識有待深入研究。

三、燕山期古隆起對油氣運聚的控製作用

侏羅系是在印支運動造成的區域性不整合古地貌上沉積的,故可用侏羅系地層厚度勾繪燕山期古隆起。本書在統計大量鑽井資料和野外露頭資料基礎上,通過侏羅系、白堊系剝蝕厚度的計算,編制了川西坳陷白堊紀前上三疊統頂面和中侏羅統沙溪廟組頂面兩層古構造格圖。

從圖9-25中可以看出,白堊紀前上三疊統頂在川西南部的平落壩、油罐頂一帶埋深最淺,僅2000~3000m,在新場一帶埋深也小於3500m。埋深最大的在米蒼山前緣的旺蒼—廣元一帶,達5000m以上。同樣,白堊紀前中侏羅統沙溪廟組頂在川西南部的平落壩、油罐頂一帶埋深最淺,僅1800~2000m,在江油一帶沙溪廟組頂埋深也較小,小於2300m。但在新場一帶埋深較大,大於2300m。埋深最大的在米蒼山前緣的旺蒼—廣元一帶,可達2800~3200m。由此可見,侏羅紀末期的燕山運動在龍門山前緣中南段形成古隆起。

圖9-25上三疊統頂面白堊紀末古構造圖

上三疊統的生烴中心主要位於都江堰—成都—綿竹—安縣一帶,生烴高峰期主要為白堊紀—老第三紀,因此燕山期古隆起區為生烴高峰期有利的油氣運移指向,古隆起上發育的圈閉構造為油氣聚集的主要場所。

從已經發現的侏羅系氣藏的分布來看,江油-綿陽古隆起帶、邛崍-新津古隆起帶是川西坳陷中兩個有利的天然氣聚集帶。

(1)江油-綿陽古隆起帶

該帶印支期已有趨型,在白堊紀前上三疊統頂面和沙溪廟組頂面構造圖上具明顯隆起形態。江油地區於中壩構造川9和中33井侏羅系測試分別獲氣2.8548×104m3/d和1.29×104m3/d;綿陽地區發現孝泉-新場氣田、合興場氣田,鴨子河和豐谷兩個含氣構造。其中孝泉-新場氣田已經探明300×108m3天然氣;豐谷構造川豐132井在下沙溪廟組—自流井組獲天然氣13.2×104m3/d、凝析油5t/d,川豐175井在不完善測試情況下,獲天然氣22.04×104m3/d、凝析油1.5m3/d。可見侏羅系資源豐富。

(2)邛崍-新津隆起帶

包括邛崍、蒲江、新津、彭山等地區,帶內已發現有平落壩、大興西沙溪廟組氣田,白馬—松華、洛帶蓬萊鎮組氣田,觀音寺、三皇廟沙溪廟組和蘇碼頭蓬萊鎮組等含氣構造。

總的來看,上述兩個燕山期古隆起帶為油氣運移的有利指向帶,是川西坳陷淺層天然氣聚集的主體。

四、裂縫對油氣成藏和高產的影響

1.裂縫對儲層物性的影響

裂縫對儲層物性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其對儲集空間的調整和滲濾通道的形成。裂縫是天然氣運移的重要通道,同時,對低孔、低滲儲層來講,也是重要的儲集空間。下面以平落壩為例加以說明:

(1)裂縫既是滲濾通道,又是重要的儲集空間

鑄體和孔隙網路鑒定表明,平落2井20個樣品,平均總面孔率為4.76%,其裂縫平均面孔率占總面孔率的46.8%。n>M5%的多數樣品裂縫面孔率占總面孔率的25%~95%,且呈網路狀發育,彼此溝通,也溝通孔喉,並起到有效孔喉和宏觀裂縫之間的連通作用。

(2)裂縫控制滲透率大小

平落壩須四下儲層有效喉道半徑小,基質滲透率很低,氣體滲透主要靠裂縫。滲透率k與孔喉半徑r、孔隙度n的關系可表徵為:

k=12.25×106nr2

由上式可知,當孔隙度為定值時,則滲透率與孔喉半徑平方呈正比,即r增大10倍,k將增大100倍。裂縫的寬度比孔隙喉道大得多,因此具裂縫的岩石k也必將遠比無裂縫岩石的k大。

2.裂縫的發育程度是氣井高產的重要因素

四川盆地勘探實踐證明,裂縫的性質和裂縫的發育程度是氣井高產的控制因素,對碳酸鹽岩儲層是這樣,對緻密砂岩儲層也是如此。川西坳陷的鑽探結果證實隨有效裂縫密度的增高其產氣量呈指數函數增高(表9-7)。

表9-7裂縫發育程度與產能的關系

3.裂縫發育帶預測

川西坳陷南部斷裂較發育,以NE向為主,傾向在大興鼻狀構造西以西傾為主,東側以東傾為主,形成對沖構造格局。川西坳陷北部斷裂相對不發育,且規模較小,斷裂走向呈現多組,以NE向和NW向為主。而在龍門山前緣綿竹—安縣一帶存在NW向橫向斷層。

橫向斷層又稱為調節斷層,它是由於斷層兩側地層通過不同變形方式而產生的,或者是由於斷層兩側地層縮短的差異性產生的(Dahlstorm,1970)。本區橫向斷層兩側發育的地層岩性有差異,這種差異導致了地層縮短差異或變形方式差異,由此產生橫向斷層。龍門山中段橫向斷層發育帶向川西坳陷延伸,導致了坳陷南北部構造變形方式上的差異,同時,造成該帶裂縫相對發育,裂縫與古構造隆起相配合,有利油氣聚集。

龍門山前緣構造帶為龍門山斷裂向盆地推覆擠壓應力集中釋放帶,上三疊統褶皺、斷裂發育,為裂縫高度發育的有利區帶;龍泉山斷裂下盤前緣,包括洛帶至三蘇場一帶,現今應力場為低值區,應力釋放充分,裂縫發育。另外,川中南部龍女寺-磨溪構造帶和華鎣山前緣構造帶裂縫發育(圖9-26)。

圖9-26川西地區斷裂裂縫分布預測圖(據西南油氣田公司)

五、保存條件對天然氣成藏起關鍵作用

1.多套區域性蓋層分布是油氣富集的有利保障

研究區內發育多套區域性蓋層。須三段、須四上段、須五上段是川西上三疊統的三套主要區域蓋層,沉積相主要為湖泊沼澤相、較深湖泊相沉積。泥質岩類十分發育,泥、砂岩比大於70%,累計泥岩厚度大於500m,橫向分布穩定。

另外,上侏羅統遂寧組地層以暗紫紅色、暗紫色泥岩及砂質泥岩為主,泥岩累計厚度顯示小於其他層組泥岩累計厚度,多數在250m以下,但封蓋性能好,仍可作為優質區域蓋層;蓬萊鎮組上覆的上白堊統灌口組亦為重要的局部蓋層。白馬廟—松華地區蓬萊鎮組氣藏的該套蓋層較厚,均大於200m,對氣藏的形成和保存起到了很好的封閉作用。

平面上,各層位泥岩厚度疊加對比認為,上三疊統和侏羅系蓋層分區性明顯,上三疊統蓋層以隆豐場為中心,龍門山前一帶的蓋層為最好;侏羅系蓋層則以北部魏城、柘壩場一帶較好。

縱向上,以上三疊統須三段、須四上段區域蓋層為最好,須五上段區域蓋層次之,然後是侏羅系遂寧組蓋層。白堊系灌口組含膏泥岩地層是較好的局部性蓋層。

2.蓋層封蓋性能良好

(1)低孔、超低孔滲蓋層

蓋層微觀參數分析表明(表9-8),孔隙度值多小於1%,滲透率多小於0.1×10-3μm2,甚至達到10-7μm2,屬於超低滲蓋層。擴散系數較小,天然氣運移速度慢;中值半徑小,比表面高,說明微孔所佔比例高,對烴氣的吸附能力強,易於對油氣進行封閉。

表9-8川西地區泥岩蓋層封蓋能力參數表

川西北地區基本上屬於緻密型地層,除泥岩可作為有效蓋層外,部分地區砂岩也可作為蓋層,其滲透率甚至表現出比泥岩的滲透率還低的特點,介於10-9μm2~10-7μm2之間,成為超低滲蓋層,特別是平落壩須四下段的砂岩滲透率很低,封閉氣柱高度在500m以上。

(2)突破壓力高,封閉能力強

突破壓力主要阻滯油氣的滲流運移,突破壓力越高,表明蓋層的最大連通孔徑越小,毛細管阻力越大,封蓋能力越強。從所做的蓋層樣品分析,多數樣品的突破壓力大於10MPa,封閉油氣柱高度在500m或1000m以上。

(3)蓋層擴散系數小,封閉能力強

樣品分析表明,三疊系和侏羅系的擴散系數介於1.0×10-9cm2/s~1.0×10-7cm2/s,屬於好—較好蓋層。對白馬廟上侏羅統蓬萊鎮組氣藏蓋層分析,氣藏蓋層為上白堊統灌口組,岩性為泥岩夾石膏(石膏占組厚的10%),石膏有效擴散系數為1.0×10-9cm2/s,兩者加權平均得蓋層擴散系數為4.024×10-8cm2/s,即0.1269×10-3km2/Ma。

⑻  中生代前陸盆地含油氣系統

一、基本要素

1.烴源岩

上三疊統煤系地層烴源岩包括煤、炭質頁岩、灰—黑色泥岩和粉砂質泥岩。區域分布上,須家河組一段、三段的泥頁岩及煤層厚度由東向西逐漸增厚,坳陷中心位於綿竹—彭縣—大邑—灌縣地區,泥岩厚達700餘m,煤層厚達8m以上;須五段泥頁岩厚度由北部缺失區向西、向南增厚,坳陷中心亦可達700餘m,煤層厚20餘m,可見上三疊統烴源岩厚度大、分布廣。區內烴源岩屬腐殖型(Ⅲ型)乾酪根,有機碳含量普遍大於1%,綿陽—邛崍地區大於2%,氯仿瀝於「A」含量大於0.06%。據「八五」研究成果,上三疊統烴源岩主要集中在須一段、須三段、須五段,總生氣強度大於50×108m3/km2,最高達200×108m3/km2,總生氣量為276.34×1012m3。綜上可見,上三疊統煤系地層為川西含油氣系統的形成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

川中北部的侏羅系也存在烴源岩,主要發育在下侏羅統自流井群大安寨組和涼高山組。生油岩為黑色頁岩及介殼灰岩,在有利生油區內生油岩厚度可達80~90m。黑色頁岩的平均有機碳含量為0.88%,介殼灰岩有機碳平均含量為0.34%。

2.儲層

川西上三疊統沉積是在前陸盆地發展過程中,由淺海相向海陸交互相、陸相過渡時形成的灰岩、砂泥岩含煤組合。沉積中心在彭縣—灌縣一帶,向東、南西、北東減薄,且具向東、向南逐層超覆的特點。其中須二段、須四段為大套河流、三角洲體系的塊狀砂岩,為區內主要儲集岩,另外,須一段厚層石英砂岩、須三段至須五段內部中粒砂岩亦具有一定儲集性能。儲集空間類型包括:剩餘原生粒間孔、次生粒間孔、粒內溶孔、雜基微孔和裂縫等。總體上須家河組儲層具有兩低(低孔、低滲)、一高(束縛水飽和度高)、一強(非均質性強)、一小(孔喉半徑小)、裂縫對改善儲集條件和高產關系密切的特點(表5-2)。

表5-2川西地區上三疊統-侏羅系岩心物性統計表

另外,川西侏羅系以內陸沖積扇、河、湖、三角洲相沉積為特徵,發育河道、分流河道、河口壩、湖壩等沙體。整體上物性好於上三疊統,如白馬廟蓬萊鎮組砂岩平均孔隙度達11%以上,屬常規儲層,但孔隙連通性較差,橫向上沉積相變化較大,沙體追蹤困難。

3.蓋層

須三段、須五段、上侏羅統遂寧組泥、頁岩作為上三疊統的區域蓋層具有厚度大、突破壓力高和分布穩定的特徵;川西上三疊統每套儲層上部均為厚層泥頁岩所覆蓋,可作為直接蓋層;白堊系內的膏、鹽層可作為侏羅系的直接蓋層。

另外,上三疊統內異常高壓的存在亦說明孔隙內流體排驅不暢,封蓋能力強。可見,除局部地區構造剝蝕嚴重或斷層直通地表外,一般蓋層不成問題。

二、上三疊統含油氣系統

1.動態因素分析

(1)生烴特徵

研究表明,上三疊統烴源岩大部分地區於侏羅系成熟生烴,於白堊系進入生烴高峰期(圖5-14)。從區域分布和縱向層繫上,須一段、須三段、須五段烴源岩的熱演化存在一定差異,總體上川西坳陷區處於前陸盆地的沉積中心,沉積速率高,厚度大,古地溫梯度大,因此,該區有機質生烴較川西北地區早,熱演化程度高(表5-3)。研究區整體上熱演化進入中—高成熟階段,須五段較低(Ro:0.85%~1.45%)而須四段、須三段、須二段、須一段熱演化依次增高。

圖5-14白堊紀末上三疊統含油氣系統

表5-3川西、川西北生烴演化區別表

侏羅系內下侏羅統具有一定的生烴能力,但只起輔助作用,且分布局限,如大安寨組介殼灰岩對川中及關8井大安寨組油源有貢獻,而川西大部分地區侏羅系的氣來自上三疊統(蔡開平,1999)。

(2)運移特徵

上三疊統內生成的烴在早期以水溶相隨地層水運移。當地層水停止流動,而烴類仍在不斷生成時,以擴散方式進入儲層。大量生烴,濃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後烴類以連續或間斷的烴相運移。當由於烴類生成造成的流體壓力大於圍岩的破裂壓力時,間歇式破裂脈沖方式成為主導運移方式。川西地區上三疊統烴類的運移是上述幾種方式綜合作用的結果,而主要的運移時期發生在烴類大量生成之後,運移方向以川西和梓潼兩個生烴坳陷為中心,向四周發散。

另外,斷層及其伴生裂縫經前人研究證實,可作為侏羅系次生氣藏的油氣運移通道(段勇,1996;郭正吾,1997),如大興西侏羅系氣藏。

(3)水動力、水化學特徵

水化學、水動力及油氣運移方面的研究表明:上三疊統絕大部分地區處於地層水沉積封存高礦化區;水動力研究發現,位於沉積中心的成都—綿陽—梓潼地區古水位最高,向四周降低,而且與異常高壓區的分布范圍及趨勢吻合較好;水動力作用下的油氣運移方向總體上由川中北部向川西北、再向川西方向運移(詳見第九章)。

(4)圈閉特徵

本區處於龍門山逆沖斷裂帶和川中隆起之間的前陸盆地主體部位,受龍門山斷褶帶的影響,川西前陸地區主要經歷了印支、燕山和喜馬拉雅三次大的構造運動作用,其中喜馬拉雅運動對前期構造的改造作用最強,四川盆地內大部分圈閉定型於該次運動,但該期圈閉形成較晚,不利於油氣的運聚。相反,印支期形成的古圈閉,如龍門山山前帶的中壩、鴨子河、平落壩等圈閉,形成時間早,有利於油氣運聚,勘探效果較佳。燕山期古隆起對侏羅系油氣的分布控製作用明顯,如孝泉—新場地區、白馬—松華等地區均處於燕山期古隆起背景之下。

2.含油氣系統劃分

通過對前述動、靜態因素及油氣分布規律的分析、總結,並結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書將川西上三疊統劃分成3個油氣系統,即須一段—須二段(!)、須三段—須四段(!)和須五段—侏羅系(!)含油氣系統(圖5-15,圖5-16)。

圖5-15川西坳陷上三疊統含油氣系統分布圖

圖5-16川西上三疊統油氣系統事件圖

A—須一段—須二段(!)含油氣系統;B須三段—須四段(!)含油氣系統;C—須五段—侏羅系(!)含油氣系統

(1)須一段—須二段(!)含油氣系統

該系統烴源岩層為須一段泥頁岩,儲層為須一段上部、須二段砂岩,須三段泥岩作直接蓋層(圖5-16)。已發現的中型氣田都分布在該系統內,如中壩、平落壩;小型氣田有九龍山、合興場、鴨子河和大興西;另外,還發現漢王場、大興場等一批含氣構造。它們在生烴凹陷周圍油氣運移指向區內成帶分布,受古、今構造和圈閉控制,其中以中壩氣田最具代表性。中壩氣田具有如下幾個有利成藏因素:①烴源豐富的構造西北翼須一段烴源岩厚度大於350m,有機碳含量1%~2.4%,生烴強度(20~30)×108m3/km2;②中壩構造為一印支期占隆起背景上的構造圈閉,圈閉形成期早於油氣運移期,有利油氣運聚;③發育良好的裂縫系統;④保存條件好,須三段泥岩累計厚度大於100m。

(2)須三段—須四段(!)含油氣系統

該系統烴源岩層為須三段泥頁岩,儲層為須四段砂、礫岩,須五段泥岩作直接蓋層。該系統在平落壩、川中的八角場獲得了氣藏;在梓潼地區發現柘壩場、魏城、豐谷鎮、文興場、老關廟等一批含氣構造,其中部分井獲高產,如魏1井測試產氣90.15×104m3/d,豐谷1井測試產氣達45×104m3/d,文4井測試產氣達81.84×104m3/d;另外,邛西、觀音寺、蘇碼頭等構造須四段均見良好顯示。梓潼地區具有如下幾個有利成藏因素:①須三段生烴能力強,在魏城1井頁岩累計厚大於300m,為須四段提供了豐富的氣源;②儲層厚度大,須四段在該區厚200~400m,砂、礫岩占總厚度的65%~90%;③保存條件好,該區普遍具高壓異常,高壓與物性的雙重封堵對保存有利。

(3)須五段—侏羅系(!)含油氣系統

該系統烴源岩層為須五段泥頁岩,儲層為侏羅系砂岩,侏羅系泥岩和白堊系膏岩作直接蓋層,分布在川西坳陷南部。目前已發現孝泉-新場氣田、平落壩沙溪廟組、觀音寺遂寧組、白馬廟蓬萊鎮組氣藏。其中,除蓬萊鎮組氣藏屬常規砂岩儲層外,其他大部分氣藏儲層屬低孔、低滲裂縫-孔隙型儲層。下面以白馬廟蓬萊鎮組氣藏為例,總結其成藏有利因素:①須五段烴源豐富,厚度大於800m,厚度大,分布穩定,且有大興5號斷裂與侏羅系溝通;②儲層物性好,蓬萊鎮組平均孔隙度為11.69%,平均滲透率為1.46×9.9×10-16m2,較好的儲層分布在蓬萊鎮組中上部;③氣藏保存條件較好,該氣藏雖然埋深較淺,但該區白堊系灌口組膏岩、芒硝層封閉效果較好,阻止了氣體的散失。

三、川中侏羅系含油氣系統

繼晚三疊世後,早侏羅世自流井期也是內陸湖盆相沉積中形成油氣的一個重要時期。自流井群在縱向上共有三套黑色頁岩與介殼灰岩、薄層砂岩間互層組成的含油層系。大安寨油層是其中最主要的含油氣層系。當時的湖盆中心在川北的達縣一帶,不僅有深湖相黑色頁岩(圖5-17),而且在半深湖斜坡帶發育介殼灰岩,形成黑色頁岩和介殼灰岩互層,兩者構成很好的烴源岩。在有利的生油相區內,生油岩厚度可達80~90m。這套烴源岩層系和上三疊統一起共同構成前陸盆地的兩套烴源岩,並且構成各自含油氣系統。

圖5-17川中地區大安寨油層岩性分區圖

該系統主要分布在川中地區(圖5-18)。烴源岩層為中下侏羅統大安寨組和涼高山組頁岩和介殼灰岩,儲層為大安寨組介殼灰岩、涼高山組砂岩、沙溪廟組砂岩,區域性蓋層包括大安寨組穩定分布的頁岩、沙溪廟組和遂寧組泥岩。目前已發現南充、龍女、蓬萊、合川、營山、桂花等油田。

圖5-18白堊紀末—老第三紀侏羅系含油氣系統

目前,該系統處於成熟階段,以生油為主,但在達縣—廣元地區已處於高成熟階段,以生凝析油和天然氣為主,是天然氣勘探潛在勘探領域。

⑼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創新認識

1.2.1 取得的主要成果

1)系統地劃分了四川盆地及周緣構造體系類型:緯向構造體系、華夏構造體系、新華夏構造體系、經向構造體系及弧形構造體系等,各構造體系之間形成斜接,反接、疊加及穿切等復合聯合關系,構造體系演化具四大明顯特徵;第一古構造體系控制構造-沉積遷移作用;第二構造體系疊加復合作用;第三構造體系差異性,即:同一個構造斷裂帶兩端活動性及強度存在明顯的差異性。

2)深化了單一構造體系或多構造體系的復合控油源區及生、儲、蓋組合分布,如川西上三疊統及侏羅系油氣區主要受控於華夏構造體系和新華夏構造體系的復合作用。

3)建立了3種構造體系控油模式:①新華夏構造體系與緯向構造體系聯合控制廣福坪氣田模式;②反「S」型構造體系控制下的永宜氣田,石油溝-東溪油氣田及相國寺氣田等;③緯向系與經向系聯合作用下形成納敘氣田。

4)總結了四川盆地油氣分布規律:①各時代古隆起控制油氣田分布,如樂山-龍女寺、瀘州、開江、大興、江油-綿竹等古隆起及周圍是油氣田分布重要地區;②各時代區域性不整合面控制油氣分布,如震旦系與寒武系、寒武系與奧陶系、奧陶系與志留系、志留系與泥盆系、泥盆系與石炭系、中三疊統與上三疊統等,這些區域性不整合面經歷不同程度的風化剝蝕和淋濾作用,造就了程度不同的碳酸鹽岩縫、洞、孔儲集體,有利於油氣富集成藏;③沉積相控制油氣田分布,如上三疊統須家河組和侏羅系碎屑岩的三角洲相,及石炭-二疊系的礁灘相,均是油氣田分布有利地區(帶);④多期不同方向應力作用形成多組裂縫是油氣有利聚集地區(帶)。

5)指出了四川盆地油氣勘探有利地區和勘探方向:①5個古隆起及周圍地區(樂山-龍女寺、瀘州、開江、大興及江油-綿竹);②石炭系-中三疊統碳酸鹽岩礁灘相帶;③上三疊統和侏羅系碎屑岩三角洲及河道砂體區;④多個區域性不整合面碳酸鹽岩縫、洞、孔發育層(帶);⑤各時期多應力方向形成的多組裂縫區(帶)是油氣聚集的重點,如川西和川中須家河組。

1.2.2 創新點

1)首次系統地劃分了盆地及周緣地區構造體系類型,即華夏構造體系、緯向構造體系、新華夏構造體系、經向系及弧形構造體系及其復合、聯合關系。

2)首次恢復了在構造體系控制下的各時代盆地原型,即元古宙裂谷盆地、震旦-奧陶紀裂陷克拉通盆地、志留-泥盆紀擠壓、克拉通盆地、石炭紀-中三疊世克拉通內坳陷盆地、晚三疊世-新近紀前陸盆地。

3)建立了3類構造體系控油模式:①緯向和新華夏體系復合型;②反「S」型;③緯向構造體系與SN向構造復合型。

閱讀全文

與成果川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科學院無形資產管理辦法 瀏覽:67
注冊資本金認繳期限 瀏覽:828
申請商標到哪個部門 瀏覽:762
購買無形資產的相關稅費可以抵扣嗎 瀏覽:982
商標注冊被騙怎麼辦 瀏覽:160
朗太書體版權 瀏覽:268
大學無形資產管理制度 瀏覽:680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