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俄國十月革命最大的成果

俄國十月革命最大的成果

發布時間:2022-01-22 21:01:14

1. 俄國十月革命取得了怎樣的成果

1917年11月7日取得了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性質的政權-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共和國成立不久,經過三年艱苦的國內戰爭,粉碎了14個帝國主義國家的武裝干涉和地主資本家的武裝叛亂,保衛了蘇維埃政權。1922年12月30日,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正式成立。十月革命的勝利開創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為世界各國無產階級革命、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運動開辟了勝利前進的道路。

2. 俄國十月革命成功對世界各國影響

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獲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標志著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由此誕生。十月革命的勝利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統治,推動了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用社會主義方式改造俄國的道路,對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十月革命的勝利開創人類歷史的新紀元,為世界各國無產階級革命、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運動開辟勝利前進的道路。

俄國十月革命,又稱紅十月、十月起義、彼得格勒武裝起義或布爾什維克革命,獲勝的蘇聯紅軍一方稱之為「偉大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是俄國工人階級在布爾什維克黨領導下聯合貧農所完成的偉大的社會主義革命。

十月革命幫助了全世界的也幫助了中國的先進分子,用無產階級的宇宙觀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重新考慮自己的問題。也結束了資本主義獨占天下的局面,並為之後的社會主義陣營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3. 歷史作業上的問題:俄國十月革命給中國最大的影響是什麼

1.十月革命的勝利,使中國人民首先是先進知識分子受到極大的鼓舞,看到了中華民族解放的新希望。

2.十月革命的勝利,幫助中國的先進知識分子提高了對工農群眾偉大力量和組織群眾進行直接斗爭的認識,從而推動了知識分子同現實政治斗爭結合、同工農群眾結合的進程。

3.十月革命的勝利對中國革命最深刻的影響,是給中國人民送來了馬克思主義,幫助中國的先進分子用無產階級的宇宙觀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重新考慮自己的問題。

請採納

4. 繼俄國十月革命後歐洲規模最大的一次革命運動是什麼

繼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之後,德國於1918年爆發了十一月革命。革命在卡爾·李卜克內西和盧森堡女士的帶領下,推翻了德意志第二帝國政府,但因保守勢力的反攻和鎮壓,革命最終失敗了。此後,德國建立了魏瑪共和國。從革命結果上來看,德國十一月革命大體上相當於俄國的二月革命。

5. 俄國十月革命後最大的歷史事件

1922年蘇聯建立。

6. 俄國十月革命為什麼能成功

布爾什維克黨的正確領導和人民群眾的努力。

十月革命是俄國工人階級在布爾什維克黨領導下聯合貧農所完成的偉大的社會主義革命,又稱布爾什維克革命。是俄國1917年革命中第二個、也是最後的重要階段。

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列寧和托洛茨基領導的布爾什維克武裝力量向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所在地聖彼得堡冬宮發起總攻,推翻了臨時政府,建立了蘇維埃政權。

由此,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宣告誕生。這次革命導致了1918年至1920年的俄國內戰和1922年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蘇聯)的成立。因為革命發生在俄歷(儒略歷)10月,故稱為「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的主要事件:

2、1917年7月,在布爾什維克領導的大型示威活動中,臨時政府製造了駭人聽聞的「七月流血事件」革命形式變的越發嚴峻;

3、1917年11月,伴隨著阿芙樂爾號上的炮聲,俄國十月革命爆發,革命爆發後的次日凌晨,布爾什維克攻佔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的大本營,十月革命宣告勝利。

7. 關於俄國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又稱布爾什維克革命、俄國共產革命等)是1917年俄國革命經歷了二月革命後的第二個階段。十月革命發生於1917年11月7日(儒略歷10月25日)。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及組織普遍認為,十月革命是經列寧和托洛茨基領導下的布爾什維克領導的武裝起義,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三個無產階級政權——蘇維埃政權和由馬克思主義政黨領導的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第一個是巴黎公社無產階級政權,第二個是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革命推翻了以克倫斯基為領導的資產階級俄國臨時政府,為1918-1920的俄國內戰和1922年蘇聯成立奠定了基礎。
背景:
沙皇時代

1907年起彼得·斯托雷平上台執政,政治上依靠鐵腕政策維護沙皇專制,殘酷鎮壓自由主義和社會主義者。經濟上實行寡頭資本主義政策,推行土地私有化改革,實現了俄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但由於其掠奪性私有化改革的極端不公正,底層民眾並沒有太多從經濟的發展中獲利,反而使相當一部分農民的私有財產遭受損害,社會不滿度急劇上升。
由於當時俄國皇後亞歷山德拉·費奧多羅芙娜是德國人(黑森和萊茵大公國阿歷克絲郡主),戰爭期間曾向前線發了一封電報要求皇帝宣布停戰,加上皇後派中堅人物拉斯普廷也在1914年極力反對俄國同德國開戰,結果俄國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對德的一系列軍事失敗,使皇後派被國內各方指控為德國間諜,皇後也被稱為盪婦(實際上二者都無任何確鑿證據)。這導致羅曼諾夫皇室成為眾矢之的,徹底摧毀了沙皇「小父親」的形象,這個形象在俄國百姓的心目中保持了幾百年。1916年12月29日(俄歷12月16日),拉斯普廷被暗殺,暗殺者包括尤蘇波夫親王、皇族成員德米特里·巴甫洛維奇·羅曼諾夫大公、俄羅斯杜馬右翼議員普利什凱維奇、尤蘇波夫的密友蘇霍金大尉。這場暗殺事件使俄國國內各方矛盾表面化。
1917年,拉斯普廷死亡不到一個月,社會民主黨的布爾什維克率先在首都彼得格勒策劃了反帝國主義戰爭示威運動,要求停止戰爭,運動接著擴展到莫斯科、巴庫等大城市,獲得了反戰者的支持。3月8日,彼得格勒爆發二月革命,沙皇尼古拉二世下台,羅曼諾夫王朝滅亡,沙俄帝國政權瓦解。

臨時政府
列寧 由於斯托雷平的專制私有化改革給俄國社會帶來的惡劣影響,曾經擁護自由主義市場經濟的十月黨、進步黨等組織在二月革命的浪潮下明顯失勢。而自由主義左派黨憲政民主黨由於在革命前領導憲政民主運動,成為唯一一支有一定政治號召力的自由主義黨派。相比之下,在當時俄國擁有較高支持率的分別是兩大左派黨社會革命黨和社會民主黨。隨著是戰和問題的升溫,各勢力迅速分化組合。社會民主黨逐漸分裂為擁護民粹主義的孟什維克,和擁護人民民主專政的布爾什維克。社會革命黨也相應分裂為主流派和左派。社會革命黨主流派和孟什維克達成一致,要求繼續戰爭直到勝利;而少數左派社會革命黨則和布爾什維克達成一致,要求盡快停戰簽訂和約。
憲政民主黨擔憂俄國的反戰趨勢無法控制,會危害俄國與日漸壯大的協約國集團的外交關系,於是主張放慢民主的進程,引起了社會革命黨和社會民主黨兩大黨派的不滿。兩黨普遍要求臨時政府盡快開始立憲會議選舉,廢除斯托雷平土地改革,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其中以列寧為代表的布爾什維克呼聲甚猛。布爾什維克鼓動前線的士兵反戰歸國,並積極在民間進行憲政民主的宣傳。列寧也曾一度擁護憲政,表示即使布爾什維克在選舉中失敗,他們也將服從人民群眾的選擇。
1917年7月1日,臨時政府策劃了對德進攻,十天後失利。進攻失敗的消息傳來後,布爾什維克再次策劃了反帝國主義戰爭示威運動,要求停止戰爭。旋即被鎮壓,導致戰和雙方的戰爭已不可避免。
過程:
隨著對德進攻失敗,臨時政府的執政黨憲政民主黨軍事基礎崩塌,只剩下首都的警察和軍校士官生可供派遣。它一方面受到因二月革命瓦解的十月黨、進步黨殘部和保皇軍官團等親沙皇勢力攻擊,另一方面則受到二月革命參與者社會民主黨、社會革命黨和士兵委員會攻擊,威信盡失,陷入頹勢。
1917年9月,臨時政府任命的俄軍總司令、保皇軍官拉夫爾·科爾尼洛夫率先發難,指揮一支哥薩克軍隊進攻彼得格勒,以消滅叛國者,保衛俄羅斯和沙皇為由,討伐參與二月革命的憲政民主黨、社會民主黨和社會革命黨。憲政民主黨無兵可派,遂求救於赤衛隊。經社會民主黨的布爾什維克協調,赤衛隊和同情革命的士兵擊敗了科爾尼洛夫的軍隊。
科爾尼洛夫的軍隊一瓦解,與赤衛隊聯系緊密的布爾什維克立刻回到前台,憲政民主黨號令失效。為挽回頹勢,憲政民主黨計劃使用臨時政府尚存的力量,對彼得格勒的布爾什維克領導層實施逮捕,再與基層談判。列寧兩次召開會議決定起義,起義由托洛茨基執行,列寧則派遣斯大林、斯維爾德洛夫、捷爾任斯基等人組成革命軍事委員會,作為自己的代表。
由於與會人員季諾維也夫和加米涅夫泄密,11月6日臨時政府佔領了布爾什維克重要據點《工人之路報》報館,列寧遂於夜間秘密抵達布爾什維克黨中央據點斯莫爾尼宮,說服黨中央其他成員,決定提前起義。
阿芙樂爾號巡洋艦10月25日儒略歷(11月7日公歷)下午九時,列寧不顧布爾什維克中季諾維也夫和加米涅夫的反對,領導赤衛隊員、士兵和民眾包圍了臨時政府的所在地——冬宮,並於次日凌晨兩點佔領之。根據前蘇聯和中共官方的宣傳: 晚上在阿芙樂爾號巡洋艦上起義成功的士兵用炮轟擊冬宮,而且在冬宮發生了激烈的武裝沖突。而蘇聯解體之後研究資料表明,當晚在冬宮附近並未發生武裝沖突,守衛冬宮的僅有一個婦女營和一個士官生營,在人群的沖擊之下很快就投降了。冬宮的防衛長官帕里琴斯基自己打開了冬宮大門,並把他們帶到了臨時政府部長們正在開會的地方。而阿芙樂爾巡洋艦正在大修,沒有裝彈也沒有人員。被臨時任命的阿芙樂爾號的政委別雷舍夫僅僅向冬宮打了幾發空彈(沒有彈頭)。起義當晚,彼得格勒軍事革命委員會發布《關於臨時政府被推翻的通告》稱:起義「未流一滴血就取得了勝利。」
版本一:布爾什維克掌權後,宣布成立「工農臨時政府」。要求立即舉行立憲會議選舉,並要求排除自由主義少數派憲政民主黨,建立清一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政府。盡管布爾什維克的強制奪權行為引起各黨派的反感,但由於對憲政規則的長期追求,社會革命黨、孟什維克等大多數左派政黨選擇接受了立即舉行立憲會議選舉的要求。而自由主義傾向的憲政民主黨則遭到布爾什維克的鎮壓。
版本二:起義成功當天夜間,蘇維埃代表大會召開,通過了《告工人、士兵和農民書》,宣告各地全部政權一律轉歸工兵蘇維埃。並於次日通過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同時為體現工兵特質,在新的立憲會議選舉中取締了憲政民主黨,並將選區劃分為後方區和前線區。
事後:
選舉結果
立憲會議(可能是布爾什維克黨及人民委員會的蘇維埃,也有可能是孟什維克和社會革命黨的「蘇維埃」議會)選舉按期於11月12-15日進行,25日大致的得票結果:布爾什維克獲得23.9%的選票,在703個席位中,只獲得163席,遠遠低於社會革命黨所獲40%的選票。到了1918年年初,立憲會議召開前最終結果揭曉為:在總共707個席位中,布爾什維克得到175席,占 24.7%,只略高於最初結果。而社會革命黨得到410席(其中左派社會革命黨佔40席),達到了60%;孟什維克16席,憲政民主黨17席,各民族政黨86席,其餘幾個席位屬於幾個小組織。布爾什維克在掌權的情況下仍以敗選告終,只得到不足四分之一的議席,即使加上與布爾什維克結盟的左派社會革命黨,列寧方面也只佔有30%的議席,而社會革命黨即使不算它的左派,僅其主流派就佔有370席,已經明顯過半。

一月劇變

版本一:立憲會議最終於1918年1月5日召開。布爾什維克不願接受敗選的結局,會議當天列寧政府在彼得格勒戒嚴,並調集忠於布爾什維克的軍隊進入首都,強制解散了立憲會議。布爾什維克違反憲政規則的行為激起了民眾強烈的不滿,當日就出現了抗議解散立憲會議的工人遊行示威,而布爾什維克軍人卻向和平的遊行隊伍開槍射擊。同日孟什維克、社會革命黨等反對派聯合發表傳單,譴責布爾什維克背叛工人階級,並稱其統治為「沙皇專制」。而向來支持布爾什維克的左派作家高爾基,憤然寫下《1月9日與1月5日》一文,指責布爾什維克「來復槍驅散了近百年來俄國最優秀分子為之奮斗的夢想 」。
版本二:由於孟什維克、社會革命黨和外國干涉者對蘇維埃俄國的封鎖,主要產糧區和工業材料提供地區掌握在臨時政府手裡,使蘇維埃俄國的生活、生產異常艱苦。由於蘇維埃人民委員會當時沒有兌現承諾。人民仍然處在飢餓、戰火之中。工人、士兵對蘇維埃俄國感到不滿,同時在孟什維克、社會革命黨的煽動下,工人、士兵便進行遊行示威。列寧為首的蘇維埃人民委員會為了維護蘇維埃俄國政權的存在,對此遊行進行了鎮壓。並將這些沒有投入工作,為蘇維埃服務的人的行為叫做「怠工」,同時,組建契卡來消滅「怠工」的工人及「反革命勢力」。

契卡與紅軍的建立

十月革命後蘇維埃俄國的國家安全保衛機構。全稱全俄肅清反革命及怠工非常委員會,簡稱全俄肅反委員會,契卡是該委員會俄文縮寫的音譯。根據Ф.Э.捷爾任斯基的建議,彼得格勒軍事革命委員會於1917年12月4日通過了《關於建立肅反委員會的決議》;12月20日,設立以捷爾任斯基為主席的契卡。12月28日,契卡號召各級地方蘇維埃成立肅反委員會。1918年蘇維埃政府在運輸部門、軍隊和邊境地區成立專門的肅反機構。它擁有很大權力 ,可以逮捕一切反革命分子。俄國布爾什維克黨打算用紅色恐怖對抗白軍的白色恐怖。其間,懲治31489人,其中槍決6185人,關進監獄14829人,送進集中營6407人,被作為人質逮捕的有4068人。契卡配合內務人民委員部進行偵察保衛工作,同一切反革命分子和危害社會治安的刑事犯罪分子進行斗爭,為捍衛十月革命的勝利成果做出重大貢獻。

俄國內戰
由於全俄蘇維埃第二次代表大會中,成立了以列寧為首的人民委員會,使俄國再次出現兩個「政權」現象。以布爾什維克黨為首及工人、士兵為代表的蘇維埃人民委員會與以孟什維克、社會革命黨為首及資本家、地主、軍官為代表的臨時政府發生了內戰。布爾什維克原本上是不承認臨時政府,將臨時政府的進攻叫做「叛亂」。1918年5月,捷克斯洛伐克戰俘叛亂。臨時政府殘留以維護臨時政府的蘇維埃的旗號,組織軍隊向蘇維埃俄國進攻。英國、法國、美國、波蘭、日本等國家都直接或間接支持臨時政府。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黨及紅軍相繼打退了科爾尼洛夫、阿列克謝也夫和鄧尼金的白衛軍,捷克斯洛伐克戰俘的叛亂和哥薩克騎兵,外國干涉軍。直到1922年10月,蘇維埃俄國解放海參葳。
影響:
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的普遍觀點

由於列寧承諾會在革命後為人民帶來和平,十月革命後,俄國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沙皇尼古拉二世在此次革命後被槍決。革命引起了西方社會極度的恐慌,並支持俄國的對抗勢力,希望扼殺革命,從而引發戰爭,托洛斯基說蘇維埃的權力是由內戰建立的,事實上俄共的權力是在內戰後才建立起來的。
十月革命是共產主義運動在人類歷史上首次獲得的勝利。第一個宣稱為實現了「無產階級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也因此誕生。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世界上由此獲得了更廣泛的影響,傳統資本主義世界受到極大的沖擊。不過,也有人認為此革命是曲解了馬克思主義。
十月革命是二十世紀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序幕,觸發了此後各國社會主義運動在全球范圍的擴張,許多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解放運動也因此得到了更多支持。蘇聯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長達大半個世紀的對抗也從此開始,直至冷戰結束,蘇聯解體。
十月革命第一次成功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國家,也被認為是無產階級第一次掌握政權,是人類歷史上一次意義重大的變革。十月革命也對其他國家的社會進步(比如中國)產生了重大影響,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爆發當天,劉鏡人在致北京政府外交部的電報中說:「近俄內爭益烈,廣義派勢力益張,要求操政權,主和議,並以暴動相挾制。政府力弱,鎮壓為難,恐變在旦夕。」隨著蘇俄十月革命對中國影響的擴大,《新青年》開始宣傳馬克思主義。中國共產黨的領袖毛澤東曾經評價:「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為我們送來了馬克思主義。」「中國無產階級的先鋒隊,在十月革命以後學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建立了中國共產黨。」

不同觀點
部分持有反對觀點的學者對於十月革命的理解認為,俄國臨時政府實質上是由俄國社會革命黨和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等社會主義者為主要成員的政府,而並非是一個「資產階級政府」。十月革命是布爾什維克以暴力手段打擊俄國社會革命黨、孟什維克、憲政民主黨等主要競爭對手,強制驅散由社會主義者為主的立憲會議,推翻民主憲政、建立布爾什維克黨的一黨專政。反對者還指出「冬宮之夜」並未發生激烈的武裝沖突。

8. 十月革命的結果是什麼

結果是:

(1)俄國十月革命,打響了世界上社會共產主義的第一槍,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實現了人民當家做主的第一個先例

(2)極大的震撼了資本主義國家。它是第一個消滅剝削不平等的社會,十月革命極大的打擊了帝國主義的統治,極大的鼓舞了全世界無產階級站起來為自己的幸福生活而奮斗,對整個人類社會無產階級站起來提供了成功的先例.

(3)例如毛澤東說過這樣一句話,俄國十月革命的一聲炮響,為我們帶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使中國居於先進知識分子看到了無產階級的力量,引領了中國無產階級奮斗的開始

9. 俄國十月革命的最大成果是什麼

十月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了第一個無產階級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開辟了人類探索社會主義道路的新時代,使馬克思列寧主義傳遍世界,極大的震撼了資本主義世界。 十月革命向全世界宣告嶄新的社會制度由理想變為現實。它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消滅剝削和壓迫的不平等社會,第一次嘗試建設公平正義共同富裕的美好社會。

10. 俄國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的影響 b

為什麼1917年爆發的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能夠在中國產生如此強烈的反響?根本原因還在於中國社會內部正在發生的變化。當中國人民正在苦悶中摸索、在黑暗裡苦鬥的時候,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恰好給他們指明了一條新的出路,給他們正在苦思焦慮地探索著的種種問題提供了新的合理的解答。
這以前,甚至在辛亥革命以前,中國思想界中已經有人談論社會主義。有一些講社會主義的人講的只是無政府主義的空談,他們自己也不認為這些空談和現實生活有多少關聯。有一些人則認為社會主義學說只是在資本主義發達的國家才有現實意義,他們以為中國在發展資本主義的過程中可以採用某些「社會主義」措施,以「預防」將來再發生社會主義革命。那時,也有人把馬克思主義作為社會主義的一個學派介紹到中國來。從1899年英國傳教士在《萬國公報》中第一次提到馬克思和馬克思的學說以來,資產階級的維新派如梁啟超和革命派如朱執信等都曾對馬克思及其學說作過某些介紹。但在十月革命以前,馬克思主義在中國並沒有得到正確的闡釋,也沒有為人們重視。那時,中國社會接受馬克思主義的條件還不成熟,這種學說沒有在中國產生多大影響。
十月革命第一次把社會主義從書本上的學說變成活生生的現實。這次革命由於發生在情況和中國相同(封建壓迫嚴重)或近似(經濟文化落後)的俄國。對中國人民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它表明,「物質文明不高,不足阻社會主義之進行」;資本主義的路走不通,可以走社會主義的路。 十月革命發出的反對帝國主義的號召,使飽受帝國主義列強欺凌的中國人民感到「格外沉痛,格外嚴重,格外有意義」。這就有力地推動了先進的中國人傾向於社會主義,同時也推動了他們去認真了解指導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馬克思主義學說。十月革命中俄國工農大眾在社會主義旗幟下所進行的革命發動和所取得的歷史性勝利,更給予中國的先進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啟示。總之,十月革命使中國產生了民族解放的新希望。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也就出現了一批贊成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

1997年10月18日,中國世界現代史研究會暨華北分會和首都師范大學歷史系在京聯合舉辦了「紀念十月革命80周年」學術討論會。來自北京大學、南開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中央編譯局、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外交學院和首都師范大學等單位的30多位學者出席了會議。

中國世界現代史研究會會長、首都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齊世榮先生首先講話。他說:「1997年,中國***召開了舉世矚目的第15次全國代表大會,距今80年前震驚世界的俄國十月革命爆發,把這兩個偉大的歷史事件聯系起來觀察,是很能發人深省的。」他談了十月革命對中國革命的影響,並著重結合中蘇兩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教訓,論述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偉大意義。指出中蘇兩國都曾把社會主義看成是一個短暫的階段,多次犯了急於向共產主義過渡的「左」的錯誤。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最根本的是沒有認清社會主義階段的長期性。鄧小平同志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總結了中外的歷史經驗,創立了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提出了作為這一理論基石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遵循這一理論,持續快速健康地發展起來。這一理論雖然是根據中國國情得出的,但對今後其他國家、特別是東方那些原來經濟發展相對落後國家的社會主義建設,都會有參考價值。他強調,蘇聯東歐社會主義的失敗,只是一種已經僵化、但又長期不改的社會主義模式的失敗,而絕非整個社會主義制度的失敗。俄國無產階級所開辟的航路,今天正由中國***人繼續行駛下去。現在雖然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處於低潮,難道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下一次高潮不會以鄧小平理論在中國大地的勝利為契機而興起嗎?
接著,與會者圍繞十月革命與列寧主義的發展,十月革命歷史意義的再認識,十月革命與20世紀的現代化進程及21世紀的社會主義,蘇俄的對外政策等問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在談到十月革命與列寧主義的發展時,發言者認為,直到二月革命之前,列寧雖然講到社會主義將首先在一個或幾個國家中獲得勝利,但並沒有明確提出,社會主義革命可以首先在俄國一國取得勝利,也不能認為列寧排除了世界革命的可能性。然而列寧要指導俄國工農大眾取得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還需要有新的理論突破,這種突破表現在:第一,列寧從世界革命高度規劃了俄國革命,使俄國革命變成世界社會主義革命的序幕和第一級階梯,用在俄國開始的社會主義革命去推動世界工人運動的發展。第二,列寧突出了政權問題,把政權問題提到決定一切的高度來認識,認為盡管俄國不具備建設社會主義所需要的物質文化水平,但可以靠蘇維埃政權創造這種文明的前提,走向社會主義。列寧的這兩點論述,是在帝國主義戰爭條件下結合俄國實際對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只有從列寧的這兩點論述出發,才能更好地理解十月革命的歷史地位和意義,以及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進程和特點。有的學者還結合十月革命的前提談了列寧的貢獻。列寧對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和突破,在於他堅持認為,在落後國家,在國家被戰爭和經濟破壞推向災難邊緣的時刻,應當用革命的方式改變通常的歷史發展順序,不必等社會主義物質前提完全成熟,首先推翻舊政權,在新政權基礎上發展生產力,這正是列寧的偉大之處。他善於創造性地靈活地運用馬克思主義學說,抓住機遇,為落後國家走上社會主義道路開創了範例。同時,正是由於十月革命發生在經濟比較落後的國家,它的性質和內容必然帶有完成某些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未完成任務的特點。
對十月革命的歷史意義,發言者指出,應該堅持列寧當年提出的十月革命開創人類歷史新紀元的論斷。這是以資本主義、帝國主義的發展和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發展為根據的。本世紀上半期的歷史證明了這一論斷,同樣,本世紀下半期歷史出現的新情況也不能推翻列寧的論斷。因為從本質上講,時代性質沒有變,帝國主義的壟斷特徵、基本矛盾沒有變。盡管社會主義的發展在這一時期遇到挫折,但一部分國家仍然堅持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的改革開放就是十月革命道路在中國繼續的結果。因此應該堅持十月革命開創人類歷史新紀元的提法。但也要避免以前在此問題上的某些誤區:一是對新紀元的長期性、曲折性、復雜性強調不夠;二是不能僅僅認為是十月革命一件事情開辟了新紀元,像亞洲的覺醒、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及相對論的提出和無線電的發展,都對人類歷史進程產生了重要影響。新時代的內容是多樣性的,又是統一的。對什麼是十月革命道路問題,發言者認為,這條道路總結起來,基本上就是兩點,一是要有無產階級政黨的正確領導,二是要善於把各國多樣性的實際與馬克思主義原理相結合。中國革命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鄧小平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都是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因而也都是繼承了十月革命的道路。以往在對十月革命道路的總結概括上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如把暴力革命看成是普遍規律,歷史證明沒有和平過渡成功的先例,也沒有單純靠暴力斗爭取勝的先例。成功的革命都是各種手段相結合的。再如把一些本不屬於十月革命的經驗,作為十月革命道路的內容總結進去,像計劃經濟體制等。對十月革命的國際影響,發言者認為,有三點歷史事實不容抹煞。第一是十月革命向黑暗勢力開火,其斗爭精神給全世界被壓迫民族、人民極大鼓舞。第二是促使西方工人運動和被壓迫民族之間的聯系,起了橋梁作用。第三是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前蘇聯在這方面的宣傳有時過分誇大了十月革命影響的深度和廣度,並以此作為大國沙文主義的歷史依據。十月革命在當時主要影響的是周邊各國,對其他地方的影響更多的是折射。
有些學者運用社會學和統計學方法,通過列舉和比較十月革命前後俄國、蘇聯與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社會經濟指標,說明了從十月革命以來蘇聯各方面發展取得了令人不容否定的成績。它僅用十幾年時間走完了西方國家上百年才走完的工業化進程。十月革命所建立的消滅人剝削人現象,體現社會公正的制度給一戰後陷入危機的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打開第一個缺口。它對人類文明發展進程產生巨大影響,它的一些經濟和社會保障方面的措施為世界經濟發展帶來全新面貌。特別是,社會主義中國的建立,既是十月革命的偉大成果,又使十月革命的世界歷史意義得到升華。
與會者還從20世紀現代化的角度,探討了十月革命的意義,認為在上一個世紀之交,俄國的現代化進程遇到了很大障礙,許多問題如土地問題等沒能解決,造成俄國社會矛盾非常尖銳。十月革命就是通過建立民主這種方式,彌補現代化過程中出現的不足,是用革命手段去發展文明,即現代化。十月革命的根本意義,在於它發展了文明,推動了現代化,發展了生產力。如果說19世紀的現代化只有資本主義一種發展模式的話,那麼20世紀則創造出了新的模式,首先是社會主義國家模式,然後是發展中國家模式。十月革命開創了新的現代化模式,創造出一種新的發展文明的方式,這是偉大的歷史功績。
展望21世紀的社會主義運動,發言者提出,十月革命仍然會是一面旗幟,它體現的武裝斗爭和社會主義方向的基本原則不會變,但會有新的內容,如奪取政權的方式除武裝斗爭外還可以走議會道路。不過在奪取政權後,仍然要堅持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社會主義運動在21世紀有復興的可能。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國高舉著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旗幟。21世紀的社會主義運動,需要十月革命的道路,要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堅持十月革命的基本經驗。
對蘇聯的對外政策,發言者指出,對於十月革命之後蘇俄的對外政策的革命性要充分估計足,但對其歷史局限性也要清醒地看透。以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充分而又恰如其份地肯定蘇俄的對外政策中的革命的、進步的方面;也要摒棄以往脫離實際的過高的主觀渲染,認清其不可避免的歷史局限。社會主義帶給國際關系的新因素是:社會生產資料的公有制大大減少和避免了在資本(或經濟利益)驅使下的對外擴張而導致的戰爭。這是與此前所有國家的本質的不同,它必然在其對外活動中有所反映。與此同時,這種新因素又是相對的、有限的。它並不能從根本上規定社會主義對外政策。因為,社會主義的公有制既不能否定與資本主義世界的對抗,也不能杜絕單方面不可能制止的戰爭,何況公有制也不能排除社會主義國家爭取和維護自己的對外經濟利益。
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所長廖學盛研究員、國家教委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田心銘教授作了即席發言。齊世榮教授作了總結,他說,在歷史研究中,既要堅持解放思想,也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兩者必須聯系在一起。在十月革命史的研究上,要根據歷史的發展,以新的視野,從新的角度看待它,不要受傳統觀點的束縛,但一定要實事求是,兩者絕不能脫離。否則,就會違背歷史科學的特點。

閱讀全文

與俄國十月革命最大的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