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馬達的主要成就
2006年12月。青島市創意100產業園規劃、運營顧問。項目已盈利,山東省第一家創意產業園區。2007年8月。英國Pinewood影視園區物流及產業鏈規劃。規劃已完成,作為文化產業咨詢師。2007年12月。《中國創意產業發展報告2008》青島創意產業研究。已出版,作為編委和青島部分第一作者。2008年3月。上海東灘ECO-TOWN產業鏈規劃。項目已完成。作為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咨詢顧問。2008年6月。中國廊坊生態城文化與創意經濟規劃。項目已完成,設計了動遷30萬人的拆遷與城區人口重新布局項目的主要負責人。2008年9月。迪拜生態城文化及產業鏈規劃。作為文化顧問。2008年10月。主持引入「賈斯汀·歐康納創意產業研究中心」到青島創意100產業園,成為國內唯一的國際創意產業大師服務機構和與國際接軌的創意產業規劃服務團隊。2008年11月。英國Ebbsfleet創意產業園生態產業鏈規劃。項目正在進行,2012年完成.2008年11月。挪威Okern創意產業園產業鏈規劃。項目正在進行,2016年完成。2009年3月。韓國首爾國際40都會市長峰會「循環經濟」報告項目組,40城市低碳研究。項目已完成,完成的《循環低碳經濟40城市統計》報告,作為大會核心報告之一。2009年5月。青島市南藍色經濟文化創意產業規劃。項目已通過。作為項目首席顧問。2009年8月。《瀛森·創意產業周報》主編,已推出19期。2009年8月。主持完成「世界創意產業集聚區世界地圖」.2009年11月。引入澳大利亞國家研究理事會「創意產業新媒體與創意產業研究」項目組,聯合中國北京大學、中國傳媒大學、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澳大利亞奧雅那規劃顧問公司、中國浦東幹部學院、上海M50產業園、創意100產業園的創意產業研究學者,共同完成此項目。此項目位國際創意產業界最高學術研究課題之一。國內參與的城市有:北京、上海、青島,國外參與的城市有:倫敦、布里斯班、紐約、莫斯科等城市。此研究項目的成果將成為創意產業規劃與新媒體的國際標准。2009年12月。計劃推動青島加入聯合國創意都市聯盟的「音樂之都」項目。正與聯合國科教文委員會進行出席聯絡和信息搜集工作。
『貳』 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有哪些成果
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成果如下:
1、第一次工業革命
第一次工業革命成果中最具有代表的、也是最重要的發明成果是蒸汽機。以往人們都是依靠人力來作為工廠的生產動力的。
隨著世界對產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傳統的以人力為主的生產模式根本無法給資本階級帶來巨大的收益。慢慢地,人們發明了用水力代替人力的生產模式,初步提高了生產效率。
但是這樣的模式完全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屬於「靠天吃飯」,有許多不確定因素制衡生產效率。自從蒸汽機發明以後,徹底解決了這些問題。
蒸汽機是由英國人發明的,英國工廠在利用蒸汽機的原理進行生產之後,迅速提高了生產效率,成了一個工業大國,是當時的「世界工廠」。
第一次工業革命成果中另一個比 較重要的發明是蒸汽船。它是在蒸汽機的原理上進一步創造的。它作為蒸汽機的衍生品,給世界帶來的影響絲毫不亞於蒸汽機。
當時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聯系是很少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交通工具不發達,限制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而蒸汽船的發明使得國與國之間建起了溝通的橋梁,使得先進的文化迅速向世界傳播。
2、第二次工業革命
第二次工業革命,起於19世紀七十年代,以電力和內燃機的使用為主要標志,這一時期,科學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各種新技術、新發明層出不窮,並被迅速應用於工業生產,大大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當時,科學技術的突出發展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即電力的廣泛應用、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的創制、新通訊手段的發明和化學工業的建立,第二次科技革命人類跨入了電氣時代。
(2)電機成果擴展閱讀:
1、第一次工業革命意義
第一次工業革命大大密切加強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改變了世界的面貌,最終確立了資產階級對世界的統治地位,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的英國,很快成為世界霸主。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資本主義國家在世界大范圍的大肆殺戮搶占商品市場,搶占原料產地,奴役當地農民,加劇了當地農民的貧困落後,使得東方從屬於西方。
第一次工業革命在客觀上傳播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先進的生產經驗,同時,猛烈地沖擊著舊思想和舊制度,是全世界各國人民覺悟。
2、第二次工業革命意義
第二次工業革命,使得資本主義經濟、文化、政治、軍事等各個方面,發展不平衡,帝國主義爭奪市場經濟和爭奪世界霸權的斗爭更加激烈。
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了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使得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最終確立,世界逐漸成為一個整體。
第二次工業革命進一步增強了人們的生產能力,交通更加便利快捷,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擴大了人們的活動范圍,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叄』 電動機的基本原理
電動機的基本原理是電生磁。電生磁就是用一條直的金屬導線通過電流,那麼在導線周圍的空間將產生圓形磁場。導線中流過的電流越大,產生的磁場越強。磁場成圓形,圍繞導線周圍。
電動機(Motor)是把電能轉換成機械能的一種設備。它是利用通電線圈(也就是定子繞組)產生旋轉磁場並作用於轉子(如鼠籠式閉合鋁框)形成磁電動力旋轉扭矩。
電動機按使用電源不同分為直流電動機和交流電動機,電力系統中的電動機大部分是交流電機,可以是同步電機或者是非同步電機(電機定子磁場轉速與轉子旋轉轉速不保持同步速)。
電動機主要由定子與轉子組成,通電導線在磁場中受力運動的方向跟電流方向和磁感線(磁場方向)方向有關。電動機工作原理是磁場對電流受力的作用,使電動機轉動。
電動機使用了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的作用的原理(這是不同於電流的磁效應的說法,現行人教版九年級物理明確把二者分開),發現這一原理的的是丹麥物理學家—奧斯特,1777年8月14日生於蘭格朗島魯德喬賓的一個葯劑師家庭。
1794年考入哥本哈根大學,1799年獲博士學位。1801~1803年去德、法等國訪問,結識了許多物理學家及化學家。1806年起任哥本哈根大學物理學教授,1815年起任丹麥皇家學會常務秘書。1820年因電流磁效應這一傑出發現獲英國皇家學會科普利獎章。
1829年起任哥本哈根工學院院長。1851年3月9日在哥本哈根逝世。他曾對物理學、化學和哲學進行過多方面的研究。由於受康德哲學與謝林的自然哲學的影響,堅信自然力是可以相互轉化的,長期探索電與磁之間的聯系。
1820年4月終於發現了電流對磁針的作用,即電流的磁效應。同年7月21日以《關於磁針上電沖突作用的實驗》為題發表了他的發現。這篇短短的論文使歐洲物理學界產生了極大震動,導致了大批實驗成果的出現,由此開辟了物理學的新領域──電磁學。
1812年他最先提出了光與電磁之間聯系的思想。1822年他對液體和氣體的壓縮性進行了實驗研究。1825年提煉出鋁,但純度不高。在聲學研究中,他試圖發現聲所引起的電現象。他的最後一次研究工作是抗磁性。
他是一位熱情洋溢重視科研和實驗的教師,他說:「我不喜歡那種沒有實驗的枯燥的講課,所有的科學研究都是從實驗開始的」。因此受到學生歡迎。他還是卓越的講演家和自然科學普及工作者,1824年倡議成立丹麥科學促進協會,創建了丹麥第一個物理實驗室。
1908年丹麥自然科學促進協會建立「奧斯特獎章」,以表彰做出重大貢獻的物理學家。1934年以「奧斯特」命名CGS單位制中的磁場強度單位。1937年美國物理教師協會設立「奧斯特獎章」,獎勵在物理教學上做出貢獻的物理教師。
1821年法拉第完成了第一項重大的電發明。在這兩年之前,奧斯特已發現如果電路中有電流通過,它附近的普通羅盤的磁針就會發生偏移。法拉第從中得到啟發,認為假如磁鐵固定,線圈就可能會運動。根據這種設想,他成功地發明了一種簡單的裝置。
在裝置內,只要有電流通過線路,線路就會繞著一塊磁鐵不停地轉動。事實上法拉第發明的是第一台電動機,是第一台使用電流將物體運動的裝置。雖然裝置簡陋,但它卻是今天世界上使用的所有電動機的祖先。這是一項重大的突破。只是最初它的實際用途還非常有限,因為當時除了用簡陋的電池以外別無其它方法發電。
1873年,比利時人格拉姆發明大功率電動機,電動機從此開始大規模用於工業生產。
『肆』 簡述電動機的工作原理
電動機是一種旋轉式電動機器,它將電能轉變為機械能,它主要包括一個用以產生磁場的電磁鐵繞組或分布的定子繞組和一個旋轉電樞或轉子。在定子繞組旋轉磁場的作用下,其在定子繞組有效邊中有電流通過並受磁場的作用而使其轉動。
根據電機可逆性原則,如果電動機在其結構上沒有發生任何改變,電機即電動機使用,也可作發電機使用。它是將電能轉變為機械能的一種機器。通常電動機的作功部分作旋轉運動,這種電動機稱為轉子電動機;也有作直線運動的,稱為直線電動機。
電動機能提供的功率范圍很大,從毫瓦級到千瓦級。機床、水泵,需要電動機帶動;電力機車、電梯,需要電動機牽引。家庭生活中的電扇、冰箱、洗衣機,甚至各種電動機玩具都離不開電動機。電動機已經應用在現代社會生活中的各個方面。
電動機的工作原理:通電導線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
隨著電動機製造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大型電動機製造企業間並購整合與資本運作日趨頻繁,國內外優秀的電動機製造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研究,特別是對企業發展環境和客戶需求趨勢變化的深入研究。正因為如此,一大批國內外優秀的電動機品牌迅速崛起,逐漸成為電動機製造行業中的翹楚.
電機本身是勞動密集型產品,達不到一定產量規模很難產生效益,所以行業利潤十分微薄,全國電機行業從業人員約30萬人,2003年行業實現利潤僅2.8億元。據了解,即使在一些效益比較好的企業,去年的純利潤也達不到5%。
同時,由於大部分小企業生產工藝不過關,電機行業還存在大量產品質量不合格的現象。據調查,我國電機企業的廢品、次品、返修品等不良損失平均在10%左右,而國外工業發達國家的電機企業不合格水平一般為0.3%。
近幾年來,我國的電機行業也涌現了一批產量規模大,產品水平、質量好,技術裝備先進的企業。但是,還沒有哪一家的產品份額能在國內市場上佔到統治地位。中小電機至今還沒有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品牌。
電機行業亟需重新整合、優勝劣汰,這已成為電機行業的發展趨勢。 專家指出,電機行業雖然是一個老傳統工業,然而各行各業配套電機不可缺少。而且,一些較大的電機企業佔地面積大,所處地段好,收購兼並後,將會給收購者帶來非常豐厚的效益和財源。
(4)電機成果擴展閱讀
電動機啟動方式包括:全壓直接啟動、自耦減壓起動、y-δ 起動、軟起動器、變頻器。
全壓直接起動:
在電網容量和負載兩方面都允許全壓直接起動的情況下,可以考慮採用全壓直接起動。優點是操縱控制方便,維護簡單,而且比較經濟。主要用於小功率電動機的起動,從節約電能的角度考慮,大於11kw 的電動機不宜用此方法。
自耦減壓起動:
利用自耦變壓器的多抽頭減壓,既能適應不同負載起動的需要,又能得到更大的起動轉矩,是一種經常被用來起動較大容量電動機的減壓起動方式。它的最大優點是起動轉矩較大,當其繞組抽頭在80%處時,起動轉矩可達直接起動時的64%。並且可以通過抽頭調節起動轉矩。至今仍被廣泛應用。
起動:
對於正常運行的定子繞組為三角形接法的鼠籠式非同步電動機來說,如果在起動時將定子繞組接成星形,待起動完畢後再接成三角形,就可以降低起動電流,減輕它對電網的沖擊。這樣的起動方式稱為星三角減壓起動,或簡稱為星三角起動(y-δ 起動)。
採用星三角起動時,起動電流只是原來按三角形接法直接起動時的1/3。如果直接起動時的起動電流以6~7ie 計,則在星三角起動時,起動電流才2~2.3 倍。這就是說採用星三角起動時,起動轉矩也降為原來按三角形接法直接起動時的1/3。適用於無載或者輕載起動的場合。
並且同任何別的減壓起動器相比較,其結構最簡單,價格也最便宜。除此之外,星三角起動方式還有一個優點,即當負載較輕時,可以讓電動機在星形接法下運行。此時,額定轉矩與負載可以匹配,這樣能使電動機的效率有所提高,並因之節約了電力消耗。
軟起動器:
這是利用了可控硅的移相調壓原理來實現電動機的調壓起動,主要用於電動機的起動控制,起動效果好但成本較高。
因使用了可控硅元件,可控硅工作時諧波干擾較大,對電網有一定的影響。另外電網的波動也會影響可控硅元件的導通,特別是同一電網中有多台可控硅設備時。因此可控硅元件的故障率較高,因為涉及到電力電子技術,因此對維護技術人員的要求也較高。
變頻器:
變頻器是現代電動機控制領域技術含量最高,控制功能最全、控制效果最好的電機控制裝置,它通過改變電網的頻率來調節電動機的轉速和轉矩。因為涉及到電力電子技術,微機技術,因此成本高,對維護技術人員的要求也高,因此主要用在需要調速並且對速度控制要求高的領域。
『伍』 列舉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主要成果。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就
1870 年以後,科學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各種新技術、新發明層出不窮,並被迅速應用於工業生產,大大促進了經濟的發展。這就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當時,科學技術的突出發展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即電力的廣泛應用、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的創制、新通訊手段的發明。第二次工業革命以電力的廣泛應用為顯著特點。從 19 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出現了一系列電氣發明。德國人西門子製成發電機,比利時人格拉姆發明電動機,電力開始用於帶動機器,成為補充和取代蒸汽動力的新能源。電力工業和電器製造業迅速發展起來。人類跨入了電氣時代。 19 世紀早期,人們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根據這一現象,對電作了深入的研究。在進一步完善電學理論的同時,科學家們開始研製發電機。 1866 年,德國科學家西門製成一部發電機,後來幾經改進,逐漸完善,到 19 世紀 70 年代,實際可用的發電機問世。電動機的發明,實現了電能和機械能的互換。隨後,電燈、電車、電鑽、電焊機等電氣產品如雨後春筍般地涌現出來。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又一重大成就是內燃機的創制和使用。
19 世紀七八十年代,以煤氣和汽油為燃料的內燃機相繼誕生,以煤氣和汽油為燃料的內燃機誕生, 90 年代柴油機創製成功。內燃機的發明解決了交通工具的發動機問題。 1885 年,德國人卡爾 . 本茨成功地製造了 第一輛由內燃機驅動的汽車 。內燃機車、遠洋輪船、 飛機 等也得到迅速發展。內燃機的發明,還推動了石油開采業的發展和石油化工工業的產生。
20 世紀初,以內燃機為動力的飛機飛上藍天,實現了人類翱翔天空的夢想。隨著內燃機的廣泛使用,石油的開采量和提煉技術也大大提高。 1870 年,全世界只生產了大約 80 萬噸石油,到 1900 年已猛增到 2000 萬噸。
早期的汽車
早期的飛機
第二次工業革命主要成果表
類別
年代
內容
國別
電力
1866
西門子製成發電機
德國
70 年代
電力成為新能源
八九十年代
電燈、電車、放映機相繼問世
內燃機
交通工具
七八十年代
汽油內燃機
德國
80 年代
本茨製成汽車
90 年代
狄塞爾製成柴油機
1903 年
飛機試飛成功
美國
通訊手段
40 年代
有線電報開發成功
美國
70 年代
貝爾發明有線電話
90 年代
馬可尼發明無線電報
義大利
化學
工業
1867 年
諾貝爾發明炸葯
瑞典
80 年代
從煤炭中提取鹵、苯、人造染料
『陸』 分別列舉三次工業革命的成果
第一次工業革命成果:蒸汽機,火車,輪船。第二次工業革命成果:電力,發電機,電動機,內燃機,汽車,飛機,有線電報,電話。第三次工業革命成果:原子能,電子信息,生物工程,合成材料,計算機。
『柒』 中國現代科技成果有哪些
中國現代科技成就,有以下條:
光電子信息產業:
在本世紀微電子和電子計算機技術的基礎上,21世紀將把光、電、聲、磁等物理特性加以綜合開發利用,形成包括光電子器件、激光配置 、光纖系統、 全息圖像、光是集成電路、光計算機等基本內涵為新一代光電子信息產業。這一新產業將全面更新現有的各類信息手段,以適應人們對信息的最廣泛的需要。
軟體產業:
在21世紀,世界范圍內的信息處理和知識處理業務將空前活躍,軟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知識產業的成長將加快步伐;大量的、遍及各個領域的資料庫、信息庫、知識庫將普遍建成並廣泛應用。基本軟體、應用軟體、智能軟體、專家系統等軟體產業,並在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中佔有越來越突出的地位。
智能機械產業:
在21世紀,傳統的各種機械工具將廣泛地與微電子、光電子和人工智慧機械產業。這個產業提供的智能機器人、智能計算機、智能工具(智能汽車、船舶、火車、飛機、航天器等)、智能生產線、智能化工廠等等,不僅在體力上, 同時也在腦力上部分替代人類的各種勞動,使人類的智能獲得新的解放,從而人類可以開展更富創造性的工作。
生物工程產業:
以現代生命技術的四大組成部分(微生物、酶、細胞、基因)為基礎,到21世紀將逐步形成以動植物工程、葯物及疫苗、蛋白質工程、細胞融合、基因重組、生物晶元及生物計算機等為基本內涵的生物工程產業。這個產業將改造和創建若干高效益的生物物質,使人類的生產和生活發生巨大變化。
生物醫學產業:
在疾病診斷、醫療手術、人工合成材料新成就的基礎上,在21世紀人類能安全地掌握生物的或人工的臟器(心、肺、腎、脾等)、骨骼、血管、知覺(視、聽、嗅、味、觸)的移植和再造技術, 從而使新的醫療技術達到能對人體各單位進行有效替換和重建的高水平,生物醫學產業必將成為令人矚目的高技術產業之一。
超導體產業:
下個世紀,超導體產業將崛起。超導材料的某些獨特性能將改變傳統的若干概念和理論。超導電機、超導輸電系統、超導儲能裝置、超導磁浮列車、超導計算機、超導電子器件等一系列高技術成果將大批地實用化、商品化,從而改造現有的強電、弱電、微電、光電等整個技術格局。
太陽能產業:
21世紀,人類將面臨能源緊缺的困境。除寄希望於核聚變能源之外,現實的選擇是:發展太陽能技術、研製和生產各種太陽能跟蹤,捕獲、轉換和存貯裝置,在地面和太空中更多地搜集和利用無污染的太陽能,建立起高技術的太陽能產業。
空間產業:
全世界每年投入4000多億美元的空間活動經費,為21世紀的空間產業奠定了知識和技術基礎,包括衛星發射、載荷搭載、太空旅行等空間商業活動和服務,以及利用微重力、超潔凈的太空特有的環境進行科學試驗和高精尖產品生產,這些將成為下個世紀國際產業競爭的重要領域,在地球圈外開拓新的疆域,在外星上採掘新的資源,是人類進入21世紀後空間技術及其產業發展的第一批目標。
海洋產業:
目前,人類最多隻能下潛到200多米深的海區, 對海洋深處的狀況知道得很少。21世紀,人類在地球之外擴展高邊疆的同時,也能在地球之內擴展低邊疆。可以相信,人類在較長一段時間內從資源密集的低疆域獲取的效益,會比從資源離散的高疆域獲取的效益多得多。南極開發,海水利用、深海采礦、海底城市建設等將成為下世紀海洋產業的基本內涵。
『捌』 電工的技術革新成果怎麼填
這個來我寫過,我寫過用用源熱成像儀檢修的論文,你上網查一下吧,熱成像儀檢修技術在中國用的還是比較少的,比如接線端子和銅排熱緊,只要拿熱成像儀一照就知道哪裡需要緊,電機也只要拿熱成像儀一照就知道軸承有沒有過溫,內部有沒有過溫。
反正就是把半自動的改成自動,如:車床或者行車的PLC加變頻改造,
還有節能環保的:如循環水泵由電接點壓力表控制改為變頻恆壓控制等
『玖』 汪槱生的主要成果
1987年研製成功當時我國自製的容量最大的(1500KW)中頻電源。1988年研製成功250KW/8KHZ簡單並聯逆變中頻電源。1991年後又研製成功模塊控制的中頻電源。領導開發了400HZ~8KHZ、100KW~1500KW中頻電源系列,並親臨推廣應用於熔煉、熱加工、熱處理等行業。
中國第一位電力電子技術專業博士生導師,首批中國工程院院士。他曾作為主要參加者之一,在國際上首創了電機雙水內冷技術,並且負責研製成功中國第一台100千瓦/1000赫茲晶閘管中頻感應加熱電源。他在中頻電源的研究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果,廣泛應用於機電、冶金、航空、交通、能源等多個領域,帶來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他曾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中科院科技成果獎、全國勞動模範等多項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