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取得的進展和成果
1)建立了符合國際標準的數據質量篩選原則,對研究區主要塊體如塔里木、准噶爾、西伯利亞顯生宙以來的古地磁極數據進行了篩選,初步建立了研究區質量可靠的顯生宙古地磁極資料庫,並重點對研究區及鄰區白堊紀古地磁極數據進行了篩選。
2)初步建立了塔里木塊體顯生宙古地磁視極移動曲線,並編制了塔里木塊體顯生宙古緯度變化圖。 由此視極移曲線推測參考點(39°N,84°E)的古緯度和磁偏角可以看出,奧陶紀塔里木位於南半球低緯度區(16.7°S);至志留紀塔里木快速移到赤道以北的中低緯度地區(漂移量達3840 km),同時順時針旋轉了12.5°;志留紀至泥盆紀塔里木塊體基本保持穩定;塔里木塊體自泥盆紀至晚石炭世向北移動約13° (1400 km),並順時針旋轉了40°,這表明,塔里木塊體可能正向北消減到哈薩克板塊之下。 在晚石炭世和中侏羅世之間,塔里木塊體北向移動已不存在,但在二疊紀仍發生了26°的順時針旋轉,表明塔里木塊體在這一時期與哈薩克塊體的碰撞可能已開始減速。 三疊紀—中侏羅世塔里木塊體逆時針旋轉了16°。
3)西伯利亞板塊與塔里木塊體的晚石炭世—二疊紀古緯度在95%置信范圍已趨於一致,即兩塊體在二疊紀前對接縫合,形成天山造山帶。
4)華北與塔里木兩塊體記錄的磁偏角是在侏羅紀才比較相近,古地磁極也已在95%誤差范圍內(朱日祥等,1998),說明兩塊體間的對接與縫合是在侏羅紀完成的。
5)准噶爾塊體石炭紀—二疊紀時已成為一整體連接到勞亞大陸(Laurasia),自石炭紀以後幾乎未發生視極移(即南北向凈漂移,Sharps et al.,1992)。
6)對白堊紀古地磁極數據進行了初步分析,給出了白堊紀研究區主要塊體間的相對運動狀態:
准噶爾、塔里木塊體、華北塊體、華南塊體早、晚白堊世的古地磁極位置基本一致,這表明當時各塊體相對於古磁極的相對運動或位移較小。對於整個歐亞視極移曲線(APWP)來說,這是個U形圈或穩態時期(Besse et al., 1991)。 因此,可以將早、晚白堊世數據平均來獲取白堊紀的古磁極。
盡管仍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華北和華南塊體的古磁極與歐亞各塊體的磁極是一致(Enkin et al., 1992),這表明,在古地磁數據的誤差范圍內,中國大陸各主要塊體和西伯利亞塊體在晚侏羅世時已處於其現今的相對位置。 歐亞、准噶爾、塔里木、青藏西部和印度各塊體的白堊紀古磁極近似地沿一與中亞成NNE方向相交的大圓排列,這意味著這些塊體在一級近似的情況下,沿NNE方向相互彼此靠近,具有較少的旋轉量。
由北向南,歐亞塊體與准噶爾塊體古磁極間的角距離為6.2°±4.8° (Chen et al., 1991 ,1993),這相當於650±530km的南北向縮短(即古緯度差為5.9°±4.8°),同時准噶爾塊體相對於西伯利亞(參考點位於44°N/86°E)逆時針旋轉了2.4°±5.8°。
准噶爾塊體和費爾干納塊體古磁極間的角度差異產生了可忽略的緯度差0.3°±6.9°和相對於費爾干納附近參考點(40.5°N,72.5°E)15.7°±10.0°的旋轉(Chen et al., 1993)。
准噶爾和塔里木塊體古磁極間的角距(4.3°±5.5°)在95%的置信水平上是無意義的(Chen et al., 1991, 1993)。但是,塔里木塊體與歐亞塊體古磁極間的角距較之與准噶爾的系統偏大,這相當於420±605 km(古緯度差3.8°±5.5°) 的縮短和2.11°±6.3°的旋轉(參考點位於40°N/77°E)。
塔里木塊體與藏西古磁極間的角度差為8.5°±6.4°,但古緯度差並不大(5.7°±6.2°)。 這意味著兩者間近南北向縮短量為630±680 km(即古緯度差為5.7°±6.2°),以及相對於參考點34°N/80°E具有較大的旋轉量7.1±6.4° (Chen et al., 1993)。
吐魯番盆地白堊紀平均視磁極與同一時期的准噶爾塊體、歐亞大陸間的角度差分別為8.4°±6.7°和13.7°±5.5° (Cogne et al.,1995),表明准噶爾和吐魯番之間可能發生了相對運動,存在徑向運動(6.4°±6.7°),但並無明顯的旋轉(4.0°±6.7°)。
吐魯番盆地白堊紀平均視磁極與同一時期塔里木的視磁極很相近,兩者間的角度差為4.3°±6.2°(Cogne et al.,1995),在統計上無意義。 這表明吐魯番與塔里木塊體間自晚侏羅世以來未發生明顯的相對運動,當時的塔里木已是剛性塊體,其地理范疇已包括了吐魯番盆地。
綜上所述,據古地磁資料沿80°E方向初步估算各塊體間的縮短量分別為650 km(西伯利亞和准噶爾塊體之間,主要在阿爾泰)、420 km (准噶爾和塔里木塊體之間,主要在天山)、630 km(塔里木和青藏塊體之間,主要在昆侖山和阿爾金山)。 所有這些由古地磁資料獲取的縮短量和旋轉量可能反映了自印度與歐亞大陸碰撞以來的中亞整體變形狀況。
7)選擇新生代變形幅度相對較大的塔里木塊體西緣喀什-阿圖什地區和變形幅度較相對較小的北天山北緣瑪納斯地區作為野外重點采樣區,對其新生代地層進行了初步的古地磁研究,完成了227個古地磁樣品的測試及分析。 結果表明,北天山烏魯木齊山前凹陷第三紀(古近紀、新近紀)沉積地層存在嚴重的重磁化現象,所獲得的5個采點的平均剩磁方向較離散。 這說明各采點所在推覆體之間可能存在相對運動。 研究區第三紀(古近紀、新近紀)沉積地層實測磁傾角普遍存在淺化問題,即實測磁傾角比由歐亞大陸視極移曲線預測的磁傾角要淺(如在西南天山博古孜河要淺19°,這與該區第三紀(古近紀、新近紀)的古地理重建是不協調的)。 Thomas et al.(1994)在對塔吉克盆地第三系(古近紀、新近紀)紅層進行古地磁研究時也報道了類似的現象。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目前說法不一。 因此,利用第三紀(古近紀、新近紀)沉積地層古磁傾角來研究該區新生代各塊體間的緯向運動(即南北向縮短量)目前可能是不現實的,但利用第三紀(古近紀、新近紀)火成岩的古磁傾角有可能獲得該區新生代各塊體間的緯向運動狀況。
此外,可利用古磁偏角的變化來確定各塊體繞垂直軸的相對旋轉量。博古孜河剖面自N2以來逆時針旋轉了18.9°,拜城逆時針旋轉了17.8°;英吉莎自80 Ma以來順時針旋轉了21.0°±10.4°,這些結果與地質研究 (Chen Jie et al., 2000; Rumelhart et al., 1999; Burtmanet al., 1993)是一致的。
B. 如何管理和再利用學習結果,成果展示,反思等知識性資源
樓主提到的是將隱性知識顯性化的過程,以匯博通知識管理系統的應用來看,一般是有兩種方式:
第一:一種較為隨性的方式,利用內部論壇、微博或咨詢台(知識問答)等工具,來促進員工把工作進程中,所積累的經驗,遇到的問題等內容都進行一些分享或求知,讓員工把自己的經驗與方法歸納出來,形成討論,促進創新,而企業內部則可以針對相關的內容形成一套規范的知識歸納流程,去收集並顯性化這些碎片知識;
第二:一種較為規范性的方式,知識一般都是為企業的業務服務的,因此,圍繞企業業務流程,便有非常多的知識內容,在業務流程進程中,則需要在每個階段都去形成一些成果文件,並得以保存以及再利用,這些規范性作業,也能幫助企業進行隱性知識的歸結。
C.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認識
土地生態安全事關糧食安全,糧食安全事關國家安全。因此,研究土地資源的生態安全具有非常重大的科學意義。河南省地處中原,是我國最為重要的糧食主產區,選擇河南省域的土地資源進行生態安全評價研究,有利於充分認識研究河南省土地資源的生態安全狀況,從而針對河南省土地資源生態安全問題採取生態建設措施,對保障區域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生態安全、協調區域人地關系、保證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生態安全研究是首次在河南省開展的關於土地生態方面的系統工程。本項研究充分利用已有的自然、經濟和土地利用等基礎資料,運用 GIS 和各種數理統計分析程序,採用定量、定性相結合的綜合評價方法對河南省土地生態安全進行了系統地、全面的研究。
(1)系統地闡述了土地資源生態安全的概念和內涵; 從可持續發展、土地生態學、人際關系論、區域科學與分析和系統論等方面奠定了土地資源生態安全研究的理論基礎;從土地資源生態安全驅動因素、土地資源生態安全評價、土地資源生態安全設計和土地資源生態安全維護管理方面理清了其研究內容。
(2)系統地分析了河南省土地利用現狀及用地結構和河南省土地利用時空變化。
1)河南省土地利用特點是: ①土地利用率較高,耕地後備資源潛力小,全省土地利用率和土地墾殖率在全國均居前列; ②土地利用類型分布規律明顯,受南北氣候過渡性和東西地貌差異性的影響,農用地地域分布表現出明顯的過渡性,耕地面積約有 75% 集中分布於佔全省土地總面積 55.6%的平原地區,約有 25% 分布於佔全省土地總面積 44.4%的山地丘崗地區,林木用地面積三分之二以上集中於山區; ③土地資源開發條件區域差異性大,河南省東部黃淮海平原區和南陽盆地區水、熱、土的組合條件較好,是全省耕作農業發展的主體,西部丘陵區水土條件相對較差,土地開發利用難度大,投入產出率低,適宜發展林果牧業,南部丘陵山區有較好的水熱條件,土地開發條件較好,潛力亦較大; ④居民點及工礦用地比重較大,全省居民點及工礦用地面積占土地總面積高於北方多數省份,其中主要是農村居民點佔地過多。
2)河南省土地利用存在的問題是: ①土地供需矛盾突出; ②後備資源不足、耕地保護形勢嚴峻; ③城鎮化進程加快、用地需求增大; ④區域統籌不夠、土地利用率較低,一些地方城鄉、區域土地利用缺乏統籌,盲目競爭、無序發展現象比較嚴重,降低了土地資源利用的整體效率,嚴重影響了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⑤生態環境惡化、可持續能力降低,一些地方不顧資源環境承載能力,過度開發建設,導致土地退化和破壞嚴重,生態環境質量惡化,削弱了區域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3)從耕地、林地、水土環境和礦山環境等方面對土地資源生態形勢進行了評析,結果表明: ①耕地土壤養分偏低,耕地安全形勢較為嚴峻; ②工業 「三廢」的大量排放,造成水體和耕地污染,農業生態環境遭到破壞,耕地資源的污染影響了土地的產出和食品安全; ③對耕地資源的不合理利用和投入,導致肥料、農葯、地膜等農業生產資料污染耕地嚴重; ④森林資源總量不足,森林質量不高,森林覆蓋率低,生態環境惡化; ⑤水質污染嚴重,水資源過量使用導致水環境破壞,地下水的過量開采造成嚴重的環境地質問題;⑥人類的長期干擾,致使生物多樣性日趨減少; ⑦水土流失是土地退化的主導因素之一,水土流失不僅導致耕地質量退化,也加劇了洪澇災害和乾旱的發展; ⑧礦產資源的開采改變了土地利用類型,減少了耕地面積,誘發了地質災害,對礦區生態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4)首次建立了河南省土地資源生態安全評價指標體系,並對各因子進行了定義和說明。在對河南省土地資源生態安全態勢分析基礎上,構建了河南省土地資源生態安全評價擬選指標體系。本次研究選取了土地生態環境的自然狀態、土地生態環境的經濟狀態和土地生態環境的社會狀態 3 個一級指標; 土地自然資源數量、土地自然資源質量、土地經濟投入壓力、土地經濟產出質量、土地承載數量指數和土地整治能力指數 6 個二級指標;人均耕地、人均水資源、森林覆蓋率、人均後備資源、耕地質量指數、地表水質等級、農田旱澇保收率、水土流失面積百分比、單位土地工業 「三廢」負荷、單位耕地化肥、農葯、農膜負荷、單位耕地糧食產量、單位土地農民人均純收入、人口密度、城鎮化水平、土地利用結構多樣性指數、工業 「三廢」處理率和環境污染治理強度 17 個評價因子。
(5)建立並確定了河南省土地資源生態安全評價的基準值。依據國家、行業和地方規定的標准、環境背景基準、類比基準和通過科學研究已判定的生態效應確定了河南省土地資源生態安全評價指標基準值。
(6)採用直線型無量綱化方法,將表示區域土地資源生態安全的各指標都轉化成以百分比為單位的指標值或單個指標安全指數。以單個指標安全指數為基礎,運用多指標綜合評價法,建立了河南省土地資源生態安全評價數學模型。
(7)按照綜合分析性、主導性和可操作性原則,運用 GIS 技術採用多邊形疊置分析法進行評價區域的選擇和劃分。土地生態環境適宜性分區圖和自然經濟分區圖疊加形成生態安全評價分區圖,將河南省分為太行山地丘陵區、秦嶺-伏牛山山地丘陵區、桐柏-大別山山地丘陵區、南陽盆地區和黃淮平原區 5 個評價區域。在不同的區域內,按照均質性原則、獨特性原則等,以縣 (市)為單位選取代表性樣點,展開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生態安全評價研究。本次研究在不同的評價區域共選取了34 縣 (市)作為樣區進行了評價。
(8)河南省土地資源生態安全定量研究。制定了河南省土地資源生態安全綜合評判標准,將河南省土地資源生態安全分為 5 個安全等級,即 I (不安全狀態)、Ⅱ (較不安全狀態)、Ⅲ (一般安全狀態)、Ⅳ (較安全狀態)和Ⅴ (安全狀態)。在評價的 34 個縣(市)里,有 4 個評價單元的生態安全狀況處於不安全狀況,其生態安全綜合值均接近上限。有 20 個評價單元狀態表徵處於較不安全狀態,占評價單元總數的 58.82%。其中,近八成評價單元的生態安全綜合值處於中下等水平,義馬市更是接近不安全狀態。有 10個評價單元處於一般安全狀態,占評價單元總數的 29.41%。其中的 80%生態安全綜合值處於一般偏差狀態。
(9)提出了河南省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生態安全調控機制和對策。依據評價結果了解不同區域所處的生態安全態勢及其主要生態安全問題,從而針對不同的生態安全態勢做出切實可行的對策分析。
1)河南省情要求在未來時期內,必須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保護耕地,保障糧食安全; 改變土地利用方式,節約集約土地利用; 優化土地利用結構,推進循環經濟,切實把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轉化為全社會的共識和責任。
2)做好相關規劃,以實現對土地合理利用的調控引導。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為主體,在保有足夠數量和品質的耕地、鞏固河南省農業基礎地位的前提下,保護好土地生態環境,遏制生態惡化,提高城鄉人居環境品質; 合理配置各業建設用地,支持經濟快速發展; 優化土地利用結構和布局,提高土地資源的生產能力,構建以不導致土地生態環境退化和不超過土地資源生態安全閾值為約束條件的生態理念下的可持續性土地利用模型。突出城市總體規劃引導資源節約、推廣可再生能源的前瞻性、戰略性、綜合性和權威性的作用,從源頭上把好資源節約和有效利用關。
3)從加強水土資源保護與深度治理,對土地沙化、鹽漬化進行控制,強化對農業面源污染的控制,控制 「三廢」,改善土地生態環境等方面建立有序人類生態安全活動模式。
4)加大對土地生態建設的投入,建立生態補償機制
5)加強土地生態監測站網建設,及時注意區域內土地生態環境狀況的動態變化。在監測的基礎上,利用計算機技術、GIS 技術和 RS 技術等先進手段,構建生態安全信息資料庫與智能決策系統,及時快捷地發現警情,確定警源,評判警度,採取措施,防患於未然。
D. 工程測量已有成果資料分析和利用怎麼寫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31
E. 科技成果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2009年,我國10大科技創新成果回眸1.「嫦娥」探月圓滿成功
2009年3月1日,「嫦娥一號」衛星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員的精確控制下,准確受控撞擊在月球東經52.36度、南緯1.50度的月球豐富海區域,為我國探月一期工程畫上了圓滿句號。隨後,利用我國自主研發的全月球三維立體圖自動構建技術、結合「嫦娥一號」原始影像製作完成的可實時瀏覽的全月球三維立體圖,可為我國探月二期工程的月球軟著陸器選址、月球機器人運動規劃和模擬等提供技術支撐。
2.大洋科考實現多項突破
2009年3月17日,征程300多天、航程4.6萬多海里的「大洋一號」科考船,穩穩地停靠在青島北海分局團島碼頭。「大洋一號」科考船兩度橫跨太平洋和印度洋,經歷7個航段,創我國大洋科考時間最久、航程最長、成果空前的紀錄。此次科考開展了深海底熱液區多金屬硫化物、深海海山區、富鈷結殼、深海洋盆、多金屬結核和深海生物多樣性等多項調查工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特別是海底多金屬硫化物調查取得了歷史性突破,共發現了11個海底熱液區和4個熱液異常區。
3.煤間接制油技術試產成功
內蒙古伊泰集團投資近27億元建設的16萬噸煤間接液化示範項目2009年3月試車成功,產出了合格的柴油、石腦油等產品。這是我國首套試產成功的煤間接制油產業化裝置,標志著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煤間接制油技術進入工業化生產示範階段。
4.國產抗菌葯上市
2009年5月底,由中科院上海葯物所自主研發的我國第一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家一類氟喹諾酮類(沙星類)抗菌新葯——鹽酸安妥沙星,獲得了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新葯證書。這標志著我國的氟喹諾酮類葯物打破了長期依靠仿製的局面,中國百姓可以用上療效更好、安全性更高、價錢更便宜的「中華牌」抗菌葯了。
5.ARJ21-700研製取得重大進展
我國首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渦扇支線噴氣客機ARJ21-700飛機101架機,2009年7月15日成功從上海轉場至西安閻良,實現了研製以來的首次城際飛行。這是ARJ21-700飛機101架機繼2008年成功首飛後的又一重大進展。飛機轉入西安閻良試飛基地後,將投入更加繁重的科研試飛和適航取證試飛,為下一步推進ARJ21-700飛機通過中國民航和美國適航當局聯合適航審查,取得中國和美國的適航證,正式投入商業運營奠定堅實基礎。目前,ARJ21-700後續2架飛機也在加緊研製。預計首架ARJ21-700飛機有望於2010年底正式交付用戶。
6.萬噸級重型設備製造實現國產
2009年7月,我國自主研製的世界最大3.6萬噸黑色金屬垂直擠壓機成功完成熱調試,這標志著我國大口徑厚壁無縫鋼管製造技術一舉打破國外壟斷並達到世界領先水平。萬噸以上黑色金屬垂直擠壓機屬於先進製造技術的「極端製造」領域,是重大工業基礎裝備之一,主要用於大型電站、石油化工行業急需的大口徑厚壁無縫鋼管製造,代表國家製造業的發展水平。該項目建成投產後,將打破我國大口徑厚壁無縫鋼管依賴進口的局面,實現大口徑厚壁無縫鋼管生產的規模化、產業化,對大幅降低電力、石油化工行業的生產成本,提高我國裝備製造業和電力、石化行業的國際競爭力具有重大意義。
7. 正負電子對撞機通過國家驗收
我國「十五」期間重大科學工程、總投資6.4億元的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重大改造工程,2009年7月17日在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順利通過國家竣工驗收。驗收後,正負電子對撞機將投入高能物理實驗運行,並向同步輻射用戶開放,提供同步輻射專用光。據介紹,正負電子對撞機採用最先進的雙環交叉對撞技術,設計對撞亮度比原來提高了30倍至100倍,並實現「一機兩用」(兩用即高能物理和同步輻射),在世界同類型裝置中繼續保持領先地位,成為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雙環對撞機之一。
8.國產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面世
2008年9月下線的中國第一台超百萬億次超級計算機「曙光5000A」,運算峰值速度為每秒230萬億次。一年後,2009年10月,國產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天河一號」誕生,峰值性能提升到了每秒1206萬億次。這個數字意味著,「天河一號」計算1天,一台當前主流配置的微機需要計算160年。「天河一號」是我國戰略高技術和大型基礎科技裝備研製領域取得的又一重大創新成果,實現了我國自主研製超級計算機能力從百萬億次到千萬億次的跨越,使我國成為繼美國之後世界上第二個能夠研製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系統的國家,對提升綜合國力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9.「綠色低碳」世博中心竣工
歷經3年多的精心建設,由上海世博(集團)有限公司承建的上海世博會永久性建築、「一軸四館」中的重要場館之一——世博中心於2009年12月25日正式竣工。它位於上海世博會園區世博公園內,總建築面積14.2萬平方米,能耗低於國家節能標准規定值的80%,建築節能率為62.8%,非傳統水資源利用率為61.3%,可再循環建築材料用料比為28.9%,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600噸,年節水16萬噸。作為中國公共建築節能科技的典範,世博中心創造性地解決了國內外大型公共建築節能、環保和減排的世界性難題,在綠色建築專項技術研究、應用、創新和集成方面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標志著中國在大型公共建築的「綠色低碳」建築技術集成方面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10.武廣高鐵通車運營
世界上第一條時速高達350公里、里程最長的無砟軌道客運專線——武廣高速鐵路客運專線,2009年12月26日正式運營。列車最高時速達394公里,粵、漢實現3小時通達。武廣高鐵全長約1068.8公里,投資總額1166億元,是我國自主設計、建設的第一條客運專線,也是世界鐵路建設史上首次建成1000公里的客運專線。武廣高鐵建成通車,標志著我國已在機車製造、鐵路設計、施工建設以及列車運行控制、鐵路運營管理等方面全面掌握了高速鐵路技術,率先步入高速鐵路新時代。
F. 取得的主要成果
通過多種方法綜合對水源區生態環境質量的定量研究,取得了如下的主要成果及認識:
(1)水源區生態環境現狀調查和研究表明,水源區生態環境問題突出,表現在: ①水土流失嚴重; ②森林資源退化; ③人地矛盾十分突出; ④環境污染形勢嚴峻; ⑤礦山環境不斷惡化。
(2)初步建立了水源區的土地利用/覆被遙感圖像分類體系,進行了水源區土地利用/覆被信息數據統計和變化趨勢分析。遙感技術和地理信息技術相結合,以 1989 年和 2000年的 LandsatTM 遙感數據源為依據,運用 ENVI 和 PHOTOSHOP 等圖像處理軟體和 MapGIS地理信息系統軟體,進行了水源區土地利用/覆被變化研究,建立了該區的土地利用/覆被遙感圖像分類體系。根據影像特徵建立判讀標志,採用人機交互方式進行———影像判讀,採用屏幕數字化方式提取兩個時相的土地利用/覆被信息,進行土地利用/覆被信息的數據統計和變化動態分析,揭示出該區土地利用/覆被變化與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
(3)定性與定量相結合進行了水源區生態環境敏感性與生態功能評價。研究表明,水源區屬土壤侵蝕中度敏感區、生物多樣性及生境極敏感區及高度敏感區; 南部丹江口水庫庫體周圍和丹江支流的水體周圍是重要的水源涵養區; 北部山區是重要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區; 丹江口庫區及周圍的淺山丘陵區是重要的土壤保持區。
(4)建立了水源區的生態環境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標准。在系統分析研究該區域生態環境現狀基礎上,建立了該區的指標體系和評價標准。此次研究選取了與生態環境質量關系密切的氣象、水資源、地形地貌、植被、土壤、人口與土地、災害和環境污染 8項一級指標,23 項二級指標。
(5)多種方法綜合對水源區生態環境質量的定量研究表明,該區生態環境質量一般。目前該區的生態環境已經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生態系統結構有變化,但尚可維持基本功能,受干擾後易惡化,生態問題顯現。人類活動是導致該區生態環境惡化的主要原因,近期內生態環境仍然表現為繼續惡化的趨勢。
(6)對水源區生態環境進行了預警研究。在現狀評價基礎上,依據歷年統計資料趨勢外推獲取預警時段 2010 年和 2020 年的預測數據。結果表明: 未來 15 年,水源區生態環境質量處於一般狀態,生態環境呈現逆向演化趨勢,惡化速度不容忽視。根據警度區間劃分表可知,警情逐漸由中警向重警逼近,生態環境質量由一般狀態向惡劣狀態過渡。因此,需要對水源區進行報警。
(7)提出控制水土流失與面源污染,進行森林資源的培育、保護與可持續利用,加強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合理開發與保護礦產資源等生態環境建設對策; 提出建立健全生態環境法制和體制管理,建立生態環境建設的經濟保障機制,加大水源區城鎮基礎建設投入,加強水質和生態環境監測手段,加強環境保護生態建設宣傳與公眾參與等保障措施。
G. 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科技成果被錯誤地利用
薄膜塑料袋,被利用之後全球出現大量白色污染,至今難以治理。
H. 淺談如何利用好信息化建設所取得的成果
(一)是加強通信指揮系統建設。
(二)是深化滅火救援業務基礎信息應用。
(三)是提升信息工作能力。
(四)是進一步強化信息分析研判能力。
I. 申報課題時項目已有研究成果寫什麼
申報課題時項目已有研究成果主要指專利、軟體著作權、已發表的國內外論文等,所以並不僅限於論文。
比如:科技項目的主要成果如下圖。
J. 主要是利用和發展了前人的什麼成果
他在數學方面成就的取得主要是利用和發展了前人的(割圓術)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