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近十年左右醫學有什麼重大突破嗎
丙型病毒性肝炎,全球3%的人口感染,感染後大部分會發生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近年來發明的口服抗病毒葯物可以直接殺滅丙肝病毒,最新數據顯示已經可以完全治癒,功德無量。可惜我國目前還沒有進口或者仿製,預計要3-5年以後才能進入中國市場。
❷ 最奇怪的醫學研究成果有哪些
在我們日常看到的科學新聞里,有相當大的比例是跟醫學和健康有關的。這不難理解,因為大家都對自己的健康很關心嘛,想看看醫學家們又研究出了什麼結果。但是如果你看得太多吧,又會覺得無所適從,比方說吧,一個研究說,多喝綠茶可大幅降低腦梗塞死亡風險,但是另一個研究說,過量飲用綠茶可能損害骨骼健康,那你是多喝還是不多喝呢。
這種狀況已經被人說起很多了,今天想說的重點也不在這個。最近瀏覽了一遍媒體今年以來報道的醫學健康新聞,發現有些研究結果很奇怪,摘出來個TOP 5在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鑒於很多奇奇怪怪的研究結果從研究方法上就存在問題,以下這些研究我只是看著「新鮮」,沒有深究,所以不做評論。
第五位:人類腿越細,壽命越短
一些研究人員對將近3000名男女志願者進行了持續了12年之久的調查。在這12年中,因各種疾病去世的人,其大腿周長都少於60厘米。對於大腿周長小於46厘米的人來說,他們在接受調查期間的死亡率是一般人的兩倍。與此同時,如果男人的腰圍超過101厘米,女人腰圍超過89厘米的,他們罹患心臟病和糖尿病的風險也將大大增加。因此,人體下部的脂肪是有益健康的,但具體機理不明。
第四位:失戀會引發「傷心綜合征」
研究人員五年間,在志願者身上找尋「傷心綜合征」的「足跡」,竟然發現,失戀後的志願者中,2/3都出現了這一症狀。他們都遭受了極端的情感緊張,包括戀人不和睦、收到戀人的壞消息等。所有出現這種症狀的志願者,都出現了類似心臟病的情況:胸痛、呼吸短促等。甚至其中1/5的人情況危急,需要送進急診室急救。但急救後,所有人都完全康復出院。
第三位:人類在晚上10時04分大腦最靈活
義大利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調查,在1426位受訪者中,98%的人表示,下午是他們「最無靈感」的時候。朝九晚五的上班時間讓大多數人的創造力在下午4時33分差到極點。越到晚上越聰明,大腦最靈活,主意最多的時刻,在晚上10時04分。
第二位:咒罵行為增加疼痛忍耐力
英國一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試驗,他們讓64名志願者將手浸沒在冰水中,在重復咒罵詞語或是普通詞語的同時,堅持盡可能長的時間。結果顯示,受試者在不斷咒罵時,可將手浸在冰水中的時間更長。
第一位:數錢能鎮痛
一項來自中美兩國心理學者的研究證明,金錢不僅有它的貨幣價值,凝視或觸摸金錢還可以減輕人們在生理上的疼痛和社會排斥造成的壓力;反之,如果回憶花掉的錢,將增加這兩種痛苦。研究人員讓一些被試者分兩組,一組數紙,一組數錢,然後讓他們都將手指放入溫水,再放入熱水,之後報告在熱水中的疼痛感。熱水的水溫可引發疼痛但不會造成傷害。與數紙的一組相比,數錢的一組疼痛級別更低。
❸ 醫學最新研究成果是什麼
基因工程
❹ 目前醫學科技,有哪些新成就
醫學科技新成果
外科博士嚴佶祺首次提出肝臟熱缺血耐受極限為確定肝移植最佳時機提供理論依據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瑞金醫院外科博士嚴佶祺在導師李宏為教授指導下進行的「大鼠心臟停搏供體肝臟移植的研究」,獲2000年度《香港外科醫學院雜志》最佳論文獎,文章首次提出移植肝臟熱缺血耐受極限為45分鍾。
嚴佶祺博士的研究重點是對供肝遭受心臟停搏這一熱缺血現象損傷的機制,目的在於了解心臟停搏後肝臟移植手術所能耐受的缺血極限。他對5組大鼠進行了原位肝移植,供者心臟停搏時間范圍分別是0、15、30、45、60分鍾。在對上述時間中大鼠肝移植病理變化、肝功能和受者的生存率進行比較後發現,熱缺血45分鍾後25%的受體大鼠成活一周以上,由此提出肝臟熱缺血的極限為45分鍾,填補了這項研究的空白,為在臨床進行人體肝移植手術中較好地把握供肝熱缺血時機,提高肝移植手術成功率提出了理論依據。
(汪敏)
郝欽忠新灸法治多種病症
四川漢源梨城回春堂疑難病診所郝欽忠,在應用傳統醫葯的灸法基礎上,研製新法新葯,治療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及婦科疾病,獲得較好療效。
灸法治病,大多用來治療寒類疾病。而郝欽忠的灸法治療因配以多種葯物,因而增加了療效。其葯物多用中草葯製成,針對不同病種,或清熱散毒、行淤止痛,或軟堅散結、祛風止癢,或清熱涼血、止痛通經。
郝欽忠的灸法治療另一特點是不需取穴治病,病人可自己在病位熏灸治療,使灸葯之力透達至病處,且不扎針進入人體,方便了患者,特別適用於山區野外作業的人、登山旅遊的人在遇到扭傷、跌打傷、過敏及寒症、痹症使用,一些年老體弱的人在家自我保健也很方便。
目前郝欽忠的灸法主要用於治療暈痛病、胃腸肝膽氣滯血淤及風寒濕淤的痹症,如頭暈、頭痛,頭面五官疼痛,胃腸氣滯脹痛,婦女經期疼痛,遲經、閉經等。
不知道是不是你要的……希望採納……
❺ 醫學科研成果包括哪些內容
指科研人員在他所從事的某一科學技術研究項目或課題研究范圍內,通過實驗觀察、調查研內究、綜合分析容等一系列腦力、體力勞動所取得的、並經過評審或鑒定,確認具有學術意義和實用價值的創造性結果。它是科技工作者辛勤勞動的結晶,是人類重要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是一種具有特殊意義的生產力,也是衡量科學研究任務完成與否,質量優劣,以及科研人員貢獻大小的重要標志。是國家的財富、智力的資源。科研成果應符合以下三方面的條件:(1)科研成果應具有創造性、先進性,創造性是指前人所沒有或國內外所沒有的.理論上有新的創見,技術上有新的提高。先進性應該在成果的技術價值和技術水平上有所提高;(2)科研成果必須具有社會價值(科學價值初經濟價值),並得到社會的公認。既要有實用性.又要符合科學規律.具備實施條件.滿足讓會要求.經濟價值高,(3)科研成果必經過技術鑒定或評審。鑒定或評審應實行同行專家評議。認為合格,才能算作成果。
❻ 近年的醫學發展有什麼成果
近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及其主要成就
2013年該獎授予了發現了細胞囊泡運輸調控機制的三位科學家,分別是詹姆斯•羅斯曼、蘭迪•謝克曼以及托馬斯•聚德霍夫。
2012年,英國發育生物學家約翰·格登和日本長山中伸彌。細胞核重新編程研究領域的傑出貢獻而獲獎。(iPS:誘導多功能幹細胞)
2011年,美國科學家布魯斯巴特勒、盧森堡科學家朱爾斯霍夫曼和加拿大科學家拉爾夫斯坦曼。他們發現了免疫系統激活的關鍵原理,這使人們對人體免疫系統的認識有了革命性的改變。
2010年,英國科學家羅伯特愛德華茲。他創立了體外受精技術,因此又被譽為「試管嬰兒之父」。醫學統計顯示,世界上約有10%的夫婦有生育問題,而體外受精技術可以幫助其中絕大多數夫婦實現有自己後代的夢想。至今,全球已有400多萬人通過試管嬰兒技術出生,其中許多人以自然受精方式生育了後代。 2009年,美國科學家伊麗莎白布萊克本、卡蘿爾格雷德和傑克紹斯塔克。他們發現了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護染色體的,這一發現解決了一個生物學的重要課題,即染色體在細胞分裂過程中是怎樣實現完全復制的,同時還能受到保護不至於發生降解。
2008年,德國科學家哈拉爾德楚爾豪森及法國科學家弗朗索瓦絲巴爾-西諾西和呂克蒙塔尼。豪森發現了人乳頭狀瘤病毒(HPV),這種病毒是導致宮頸癌的罪魁禍首。巴爾-西諾西和蒙塔尼的獲獎成就則是發現了艾滋病病毒(HIV)。
2007年,美國科學家馬里奧卡佩基、奧利弗史密斯和英國科學家馬丁埃文斯。他們的一系列突破性發現為「基因靶向」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使深入研究單個基因在動物體內的功能並提供相關葯物試驗的動物模型成為可能。
2006年,美國科學家安德魯法爾和克雷格梅洛。他們發現了核糖核酸(RNA)干擾機制,這一機制已被廣泛用作研究基因功能的一種手段,並有望在未來幫助科學家開發出治療疾病的新方法。
2005年,澳大利亞科學家巴里馬歇爾和羅賓沃倫。他們發現了導致人類罹患胃炎、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的罪魁幽門螺桿菌,革命性地改變了世人對這些疾病的認識。
2004年,美國科學家理查德阿克塞爾和琳達巴克。他們在氣味受體和嗅覺系統組織方式研究中作出貢獻,揭示了人類嗅覺系統的奧秘。
2003年,美國科學家保羅勞特布爾和英國科學家彼得曼斯菲爾德。他們在核磁共振成像技術上獲得關鍵性發現,這些發現最終導致核磁共振成像儀的出現。
2002年,英國科學家悉尼布雷內、約翰蘇爾斯頓和美國科學家羅伯特霍維茨。他們為研究器官發育和程序性細胞死亡過程中的基因調節作用作出了重大貢獻。
近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及其主要成就
2012 兩位美國科學家羅伯特·萊夫科維茨(Robert J. Lefkowitz 1943-)和布萊恩·克比爾卡因「G蛋白偶聯受體研究」獲得2012年諾貝爾化學獎。 2009 英國萬卡特拉曼-萊馬克里斯、美國托馬斯-施泰茨和以色列阿達-尤納斯因研究核糖體的結構和功能獲獎。
2008 美籍華裔錢永健、美國生物學家馬丁·沙爾菲(和日本有機化學家兼海洋生物學家下村修,因研究綠色熒光蛋白獲獎。
2006 美國科學家羅傑科恩伯格,他的父親阿瑟·科恩伯格也是斯坦福大學的教授,並且是195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 揭示了真核生物體內的細胞如何利用基因內存儲的信息生產蛋白質,而理解這一點具有醫學上的「基礎性」作用,因為人類的多種疾病如癌症、心臟病等都與這一過程發生紊亂有關。 2004 阿龍·切哈諾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均為以色列人;美國科學家伊爾溫-羅斯, 三人因在蛋白質控制系統方面的重大發現而共同獲得該獎項。他們突破性地發現了人類細胞如何控制某種蛋白質的過程,具體地說,就是人類細胞對無用蛋白質的「廢物處理」過程。
2003 彼得·阿格雷, 美國人 羅德里克·麥金農,美國人 他們發現了細胞膜水通道,以及對離子通道結構和機理研究作出了開創性貢獻。這是個重大發現,開啟了細菌、植物和哺乳動物水通道的生物化學、生理學和遺傳學研究之門
❼ 2019諾貝爾醫學獎研究成果給中國患者帶來了什麼
北京時間10月7日威廉·凱林、彼得·拉特克利夫和格雷格·塞門扎,三位美國和英國科學家,因為「探索細胞如何感知和適應氧氣的變化「獲取」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這個發現將今後,將探索更多潛在的治療靶點,包括腫瘤、代謝、炎症性腸病、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等。
威廉·凱林提出,氧氣是生命的基礎,毫無疑問,許多疾病都是由缺氧引起的這時,我想到了貧血、心臟病和中風,以及實體瘤。因此,當我們知道這個途徑,我們可以開發新的葯物,可以激活或切斷這個分子途徑。威廉·凱林還舉了一個例子,一種新批準的貧血葯物使人們認為他們沒有足夠的氧氣來產生更多的紅細胞我們希望這種葯物可以用來治療心臟病和中風,因為在某種程度上,這些疾病的原因也是沒有足夠的氧氣供應給相應的組織和器官。
❽ 中國在醫學上誕生了哪些重大科技成果
1、脊髓灰質炎系列疫苗的研製及應用:讓脊灰與中國兒童絕緣
2000年10月,世界衛生組織(WHO)西太平洋區域消滅脊髓灰質炎證實委員會宣布中國為無脊灰狀態。這是繼全球消滅天花之後,世界公共衛生史上又一偉大業績。
由於我國政府的大力推廣及免疫規劃策略的實施,自1994年10月以來,全國未有由本土野毒株引起的病例報告,曾被醫學界稱為「威脅兒童生命和健康的最大殺手」的小兒麻痹得到有效控制。
2、全國控制和基本消滅麻風病:向恐懼和絕望宣戰
麻風病,一個曾經讓人談之色變、聞風喪膽的重大傳染病,如今已難覓蹤跡。1957年,為防治在我國多地大面積流行的麻風病,中國醫學科學院成立了皮膚病研究所,根據我國麻風病流行情況,與國家的發展戰略密切結合。
在幾代人的共同努力下,提出了符合我國麻風病流行情況的防治策略、技術和措施,並取得顯著成果。
3、根治絨毛膜上皮癌化學療法的創建與推廣:從死亡率90%到治癒率90%的顛覆性突破
北京協和醫院向陽教授帶領團隊對絨癌耐葯機制、耐葯標志物篩查和耐葯逆轉等開展了深入研究,並對耐葯與危重病例的治療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綜合治療方法,使耐葯及危重絨癌病人的治療效果得到顯著提高,完全緩解率達70%以上,治療效果達國際領先水平。
4、屠呦呦發現了青蒿素,開創了瘧疾治療新方法
屠呦呦團隊與中國其他機構合作,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並從《肘後備急方》等中醫葯古典文獻中獲取靈感,先驅性地發現了青蒿素,開創了瘧疾治療新方法,全球數億人因這種「中國神葯」而受益。
以青蒿素為基礎的復方葯物已經成為瘧疾的標准治療葯物,世界衛生組織將青蒿素和相關葯劑列入其基本葯品目錄。
5、難治性心血管疾病的臨床救治體系
以冠心病、瓣膜性心臟病和復雜先天性心臟病為代表的心血管疾病是我國的第一大病,也是第一致死病因。近60年來,隨著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的創建和發展,我國心血管疾病的救治水平和防治體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阜外醫院幾代人對建立心血管疾病救治體系進行了大量開創性工作。
參考資料來源: 中國科技網-中國醫學科學院建院60周年 十大科技成就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報道屠呦呦獲諾貝爾獎
❾ 請問目前在醫學領域最前沿的科研成果有那些
萬方資料庫,一查便知道了。沒有最前沿,只有更前沿。
醫學領域太廣了,包括預防醫學。所以實在太多,您還是根據自己所學的專業有方向性的去研究更為實際些。
❿ 譚家駒的醫學研究及成就
從事醫療工作近30年,在食道癌、肺癌以及先天性、後天性心臟疾患的診斷及手術治療方面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尤其是應用電視胸腔鏡手術診斷和治療胸腔疾病方面取得明顯成效。對乳腺癌有較深入的研究,參加世界性早期乳腺癌手術治療的臨床研究協作組工作並取得初步成果。先後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佛山市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5項。參與國家863、973項目各1項,主持省、市科技攻關計劃項目8項,獲專利9項。主編(副主編)《微創外科手術與麻醉》、《醫院的法律風險》、《實用微創外科手冊》、《農肥、污水與食管癌》、《SARS冠狀病毒分子生物學》、《生物醫學搜索引擎與網路信息資源建設》等專著。
譚家駒(1841—1917)
字雪庵,四川旌陽人,優貢生。長於詩文,書風取意
石濤,久居金陵。所畫多淡遠超曠,於花卉功力尤
深。最喜畫梅,系出於王冕,筆墨能繁能簡,風格濃
艷簡淡皆能為之。於江南畫界極富聲望,晚歸故鄉,
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