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施工技術成果應包括哪些內容
施工技術成果包括多個方面:一是可以總結成為交流論文形式,二是總結專成施工工法,三是可以編製成為新屬技術成果的一部分(如果技術比較先進可行),四是可以總結成為專利(要求新穎,獨特,未見公開發表過),五是可以歸納總結為QC成果的一個課題,六是可以總結成項目管理成果。
具體,要看你的施工技術成果的科技水平和技術難度等。
要形成工法,首先應歸納總結成企業級工法,然後上報省市級工法,QC成果可以通過提出課題,對課題分析可行性,分析原因,策劃、解決和總結等方面;總結成論文可以從概況,技術難度等及技術措施等方面加以描述,然後總結效果
② 概述唐太宗的統治措施收到的成效
效果:唐太宗在位期間,政治較為清明,經濟得到發展,國力逐漸強盛,出現了貞觀之治的局面。
措施:輕徭薄賦,提倡節儉,力戒奢侈浪費;知人善任,重視納諫;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加強中央權力;合並州縣,精簡機構,以節省財政開支,提高行政效率;完善科舉制。
衍生知識點:
貞觀之治:唐太宗繼承唐高祖李淵制定的尊祖崇道國策,並進一步將其發揚光大,運用道家思想治國平天下。唐太宗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廣開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剋制,虛心納諫;並採取了以農為本,厲行節約,休養生息,文教復興,完善科舉制度等政策,使得社會出現了安定的局面;並大力平定外患,尊重邊族風俗,穩固邊疆,最終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因其時年號為「貞觀」(627年—649年) ,故史稱「貞觀之治」。貞觀之治為後來全盛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將中國傳統農業社會推向鼎盛時期。
③ 怎樣寫改善前改善後報告
此類報告一般包含四個方面:
()改善前的存在的問題、困境或缺陷
(2)採取的改善的方案或措施
(3)改善前後情況的對比:
(4)改善後的成果
參考的事例:
生產流水線的改進
一、改善前的問題點:
1、流水線布局不合理,物流不暢通;
2、平衡率偏低,效率低下;
3、各工位所使用的工具無固定裝置放置;
4、部分工位會因物料配送不及時導致延誤生產;
5、5S推行不到位。
二、改善採取的措施:
1、根據現生產機型安吉爾Y1160LKD-C制定工藝流程圖,對工序重組,平衡各工位,並設定標准人力及產能;
2、依據工藝流程圖設計線體布局圖,對各工位明確規定作業位置及擺放方式;
3、工藝員對所用工具製作定位裝置以便按位擺放;
4、依據線體布局圖推行5S;
5、在實際生產中對工位內容再作調整,對作業方法進行修正以求完善。
三、改善前後對比:
1、數據對比表
2、成本對比表
3、利潤對比表
四、改善後的成果:
1、生產率:
A.改善前23人作業,間接人員4人,時產45PCS,27人*7元/H÷45PCS=4.2元;
B.改善後24人作業,間接人員4人,時產55PCS, 28人*7元/H÷55PCS=3.56元;
C.節約成本:4.2-3.56=0.64元/台,平均日產量以600台計算,每月工作26天; 即:
每天可節約成本:600台*0.64元/台=384元. 每月可節約成本:600台*26天*0.64元/台=9984元.
每年可節約成本:600台*26天*12月*0.64元/台=119808元. D.生產率提高了:4.2元÷3.56元-1=17.98%。
2、5S推行:
按制定的線體規劃圖進行按位擺放後,各工位均無亂放現象,5S推行較為順暢,生產現場有序進行。
3、IE思想推行:
通過此次改善,讓線長及全體員工都有深入參與,讓他們有了成本意識,對工位及線體的改善方法有了初步了解,對於帶動全體員工參與改善有著積極的影響。
供參考
④ 項目預期成果怎麼寫
寫作內容:理論/思想/觀點創新、方法創新、資料/數據創新。
比如說我選題在理論上、內思想上、觀點上容提供了一個怎樣的創新點,或者在資料和數據上,我們查到了一些之前的研究者沒有注意到的數據和資料,或者我們進行了問卷調查或田野工作,擁有了第一手的數據和資料。
研究方法也是這樣。比如說在我們選題的這個研究領域之前的學者基本都是用某一種或幾種方法來進行研究的,比如說文獻分析法、規范分析法。那麼好,我們現在運用一個比較分析法,或者實證分析法來展開這個選題的研究,這就是一種研究方法上的創新。
(4)措施後的成果擴展閱讀:
主要注意的是,關於創新之處寫作提示中提到的學術思想、學術觀點、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特色和創新,我們完全沒必要一一對應寫在自己的申報書中,這樣既做不到,也沒意義。我們的選題有怎樣的創新,有哪個方面的創新,我們就寫哪個方面就好,不追求全面覆蓋。
創新之處寫1-3點為宜,甚至只有一點也是可以的,只要這個創新是實實在在存在著的,是真實的。不必吹噓自己的研究能有多少創新,客觀中肯進行說明就好。我們的申報書將要面對的不是少不更事的孩子,而是久經沙場的老將。別心存僥幸,我們蒙騙不過去的。
⑤ 圖二,三,四分別表明新中國成立後,採取了哪些鞏固革命成果的措施
圖二,三,四分別表明新中國成立後,採取了哪些鞏固革命成果的措施
和平解放西藏;土地改革;抗美援朝(每點1分,共3分)
⑥ 新中國成立後,為恢復國民經濟採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什麼成果
⑦ 如何激勵員工優化生產節拍,分享節拍優化後的成果.方案,措施,建議均可。
給他漲工資就肯定有效啦
幫到你就給個好評吧
⑧ 戰後歐洲在經濟一體化方面採取的主要措施和取得的成果有哪些
歐盟一體化遇上四個攔路虎
中國經濟時報:歐盟憲法條約原定於今年11月1日生效,由於種種原因在6月16日閉幕的歐盟首腦會議上被推遲了,目前歐盟一體化進程遭遇困境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丁原洪:歐盟首腦會議決定推遲歐盟憲法
⑨ 增值稅三項改革措施實施後取得哪些成效
據了解,以製造業為例,稅率調整後,製造業年減稅規模超過所有行業總減稅規模的三分之一,企業稅負有效降低。今年5月1日前,我國增值稅稅率分為17%、11%、6%三檔,製造業增值稅稅率基本涵蓋在17%檔范圍內。今年5月1日起,製造業增值稅稅率由17%降至16%。
除製造業外,建築業也是實體經濟重要組成部分。此次改革將建築服務適用稅率從11%降至10%,對建築業工程計量、分包、機械租賃等都將產生重大影響。「利好政策給企業帶來了最直接的減稅獲得感。」中國鐵路工程集團財務部副部長李靜表示,增值稅稅率下調1個百分點後,適用一般計稅方法的建築項目稅負必然下降,並帶動企業整體稅負下降。以毛利率12%、凈利率2%,原適用17%、11%稅率,采購成本占成本總額47%的項目為例,稅率下調後增值稅稅負降低近五分之一。來源:新華網
⑩ 宋太祖在採納了趙普的建議後,採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什麼成果
故事如下:「又有群臣當遷官。太祖素惡其人,不與。普堅以為請。太祖怒曰:『朕固不為遷,卿若之何?』普曰:『刑以懲惡,賞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賞,天下之刑賞,陛下豈得以喜怒專之。』太祖怒甚,起,普亦隨之。太祖入宮,普立宮門,久之不去,竟得俞允。其剛毅果斷類如此。然從太祖久,得志,屢以微時所不足於太祖及己者為言。太祖曰:『若塵埃中可識天子宰相,則人皆物色之矣!』自是不復敢言。」這故事用今天的話來簡潔地講,就是宰相趙普向宋太祖舉薦了一個太祖平時很討厭的人,太祖很生氣,不批。但趙普覺得這個人是個人才,應該提拔,於是堅持勸諫,並對太祖講了一番道理。趙普對宋太祖說,「懲罰惡人,獎勵有功勞的人,這是自古以來的道理。而且,刑罰這個制度是整個國家的制度,怎麼能以您陛下一個人的喜怒定呢?」宋太祖無語,盡管不高興了很久,但最終還是批准了趙普的舉薦。但人無完人,這個故事也講到了趙普的缺點。故事中講到,趙普跟隨太祖打江山多年,始有如今的宰相地位。於是他老愛回憶以前那些把太祖和他看輕了的人,並向太祖有意無意地講起,意圖報復舊怨。然而太祖胸襟闊達,勸趙普說,「茫茫塵埃中如果可以事先就分辨出誰是天子誰是宰相,那大家都爭先恐後地去巴結奉承了。」意思是要趙普放寬心胸,不必計較那些陳年往事普智謀多,讀書少,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善吏道,後周顯德年間,先後為永興軍(治今陝西西安)節度使從事,滁州、渭州(治今甘肅平涼)軍事判官,同州(治今陝西大荔)、宋州(治今河南商丘縣南)節度使趙匡胤推官、掌書記。顯德七年(960)正月,普與趙匡義發動陳橋兵變,以黃袍加於趙匡胤之身,推翻後周,建立宋朝(北宋),普受封為右諫議大夫,充職樞密直學士。是年四月,後周昭義節度使李筠反宋,普建議宋太祖親征。宋得勝還師後,升普為戶部侍郎、樞密副使。
宋太祖依普計,於建隆二年(961)「杯酒釋兵權」,削奪朝中諸將兵權;建隆四年(963),加強中央集權;乾德三年(965),削弱地方財權;乾德五年(967),加強中央禁軍建設;開寶二年(969),削奪節度使兵權;統一全國,先南後北。乾德二年(964),普任門下侍郎、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負宰相責任。乾德五年(967)春,普加職右僕射兼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昭文館大學士,成為名副其實的宰相。普入相後,堅於職守,對宋太祖忠貞不二。有當用者,普薦其為官,一奏不用、二奏、三奏,直至太祖准奏。有立功應升遷者,太祖不予升遷,普為其力請,直至宋太祖從其請。開寶六年(973),普接受吳越王錢鏐所送10瓶瓜子金,又違法從秦隴買來木材營建官邸,庇護部下貪贓枉法,宋太祖大怒。普被罷相,出為河陽三城(治今河南商孟縣)節度、檢校太尉、同平章事。
太平興國二年(977)三月,普升任太子太保,繼遷太子少保。太平興國六年(981)九月,普升為司徒、梁國公,二次入相。太平興國七年(982),宋太宗依普計,不再傳位於皇弟趙廷美。太平興國八年(983)十月,普再次免相職,出任武勝軍(治今河南鄧縣)節度、檢校太尉兼侍中。雍熙三年(986)春,宋太宗伐遼久未班師,普上疏力諫收兵息戰。雍熙四年(987),普移山南東道(治今湖北襄樊)節度,改封許國公。
端拱元年(988),普被冊封為太保兼侍中,三次出任宰相。普整頓吏治,懲治不法官員,直至戳其身。宋太宗按普建議,對黨項人採取糜政策。淳化元年(990),普因病三次上表辭相職,宋太宗不準,任普為西京留守、河南尹、依前守太保兼中書令。淳化三年(992)春,普又三次上表,請求辭歸故里,宋太宗不準,拜普為太師,封魏國公,給宰相俸祿。是年七月,普卒。太宗聞之震悼,廢朝五日,贈普尚書令,追封真定王,賜謚「忠獻」,親撰並書寫八分字神道碑賜之。咸平元年(998),追封普為韓王。次年,又詔普配饗太祖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