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和意義。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就
電力部門:電動機、發電機、電燈、電車等電器(使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交通部門:飛機、內燃機、汽車
化學工業:炸葯、無煙火葯、塑料、人造纖維、燃料
鋼鐵領域:新的煉鋼法
通信領域:電話、有線電報的改進、無線電報的發明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
積極影響:
1、生產力的發展帶動經濟迅速發展
2、城市化加速
3、大型企業迅速發展、形成壟斷組織帝國主義時期
4、生活水平提高,人們進入了電氣時代
5、重工業超過了輕工業
6、資產階級代議制的拓展和完善
7、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消極影響:
1、對環境造成污染
2、貧富差距拉大
3、引起社會的動盪不安
4、資源過度浪費
拓展資料
①第一二次工業革命特點的對比
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的原因():資本主義的開放性和擴張性
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的方式:從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商品輸出到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資本輸出。
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的影響
積極影響:
1、促進世界各國生產力的發展
2、促進國際貿易的發展
3、推動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
4、客觀上促進了落後地區的進步
5、世界經濟體制的形成
消極影響:
1、世界市場中歐美列強占據主導地位,亞非拉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處於附庸地位
2、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合理。
②第二次工業革命評價
第二次工業革命,使得資本主義經濟、文化、政治、軍事等各個方面,發展不平衡,帝國主義爭奪市場經濟和爭奪世界霸權的斗爭更加激烈。
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了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使得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最終確立,世界逐漸成為一個整體。
第二次工業革命進一步增強了人們的生產能力,交通更加便利快捷,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擴大了人們的活動范圍,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⑵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科技成果有什麼
1866年,德國人西門子製成了發電機;到70年年代,實際可用的發電機問世。[1]
電器開版始用於代替機器,權成為補充和取代以蒸汽機為動力的新能源。隨後,電燈、電車、電影放映機相繼問世,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
19世紀70年代,美國人貝爾發明了電話,90年代義大利人可尼試驗無線電報取得了成功,都為迅速傳遞信息提供了方便。世界各國的經濟、政治和文化聯系進一步加強。
⑶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一、主要成就:
1.第二次工業革命以電器的廣泛應用最為顯著。
19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出現了一系列的重大發明。1866年,德國人西門子製成了發電機;到70年年代,實際可用的發電機問世。電器開始用於代替機器,成為補充和取代以蒸汽機為動力的新能源。隨後,電燈、電車、電影放映機相繼問世,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
2.科學技術應用於工業生產的另一項重大成就,是內燃機的創新和使用。
19世紀七八十年代,以煤氣和汽油為燃料的內燃機相繼誕生,90年代柴油機創製成功。內燃機的發明解決了交通工具的發動機問題。80年代德國人卡爾·弗里特立奇·本茨等人成功地製造出由內燃機驅動的汽車,內燃汽車、遠洋輪船、飛機等也得到了迅速發展。內燃機的發明,推動了石油開采業的發展和石油化工工業的生產。1870年,全世界生產大約八十萬噸石油,而1900年的年生產量猛增到了二千萬噸石油。
3.科學技術的進步也帶動了電訊事業的發展。
19世紀70年代,美國人貝爾發明了電話,90年代義大利人可尼試驗無線電報取得了成功,都為迅速傳遞信息提供了方便。世界各國的經濟、政治和文化聯系進一步加強。
二、主要特點
第二次工業革命同第一次工業革命相比,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首先,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許多技術發明都來源於工匠的實踐經驗,科學和技術尚未真正結合:而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自然科學的新發展,開始同工業生產緊密地結合起來,科學在推動生產力發展方面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它與技術的結合使第二次工業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其次,第一次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重要的新機器和新生產方法主要是在英國發明的,其他國家工業革命的發展進程相對緩慢;而第二次工業革命幾乎同時發生在幾個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新的技術和發明超過一國的范圍,其規模更加廣泛,發展也比較迅速。
最後,由於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時,有些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如日本尚未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對它們來說,兩次工業革命是交叉進行的,它們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業革命,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新技術,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速度也比較快。
三、影響:
19世紀70年代以後,第二次工業革命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對人類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科技、和生產力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生產力飛躍發展,使社會面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形成西方先進、東方落後的局面,資本主義逐步確立起對世界的統治。
第二次工業革命,使得資本主義經濟、文化、政治、軍事等各個方面,發展不平衡,帝國主義爭奪市場經濟和爭奪世界霸權的斗爭更加激烈。
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了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使得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最終確立,世界逐漸成為一個整體。
第二次工業革命進一步增強了人們的生產能力,交通更加便利快捷,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擴大了人們的活動范圍,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⑷ 第四次工業革命主要發明成果是什麼
第四次科技革命,是繼蒸汽技術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電力技術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計算機及信息技術革命(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又一次科技革命。
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以人工智慧、石墨烯、基因、虛擬現實、量子信息技術、可控核聚變、清潔能源以及生物技術為技術突破口的工業革命。
第四次工業革命基於網路物理系統的出現。網路物理系統將通信的數字技術與軟體、感測器和納米技術相結合。與此同時,生物、物理和數字技術的融合將改變我們今天所知的世界。[1]
中文名
第四次工業革命
外文名
The fourth revolu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時間
21世紀—22世紀中葉
發起國家或組織
中國、美國、歐盟、日本、英國等
分類
人工智慧、虛擬現實、量子通信、新材料、分子工程、基因工程、核聚變等
快速
導航
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促進從生態赤字轉向生態盈餘
無紙辦公並未實現
各界觀點
第四次工業革命將要到來
2013年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4月7日至11日舉行。全球65個國家和地區的5000多家廠商參展。中國以近600家參展商規模成為東道主德國以外的最大參展國。在為期五天的展會中,「工業4.0」概念受到關注。輿論認為,作為工業領域的全球領先展會,漢諾威工業博覽會推動了「第四次工業革命」。參展商和觀眾們對本屆展會都給予高度的評價。
德國聯邦科研部專家伯伊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為加強德國作為技術經濟強國的核心競爭力,早在2006年的,聯邦政府就已經通過了《高技術戰略2020》,該戰略文件重點為《未來項目—「工業4.0」》。聯邦政府從2010年到2013年為高技術戰略大約投入270億歐元,對未來項目的專項投資達83億歐元。為了進一步落實「工業4.0」的計劃,最近德國三大工業協會—德國信息技術、通訊、新媒體協會,德國機械設備製造業聯合會以及德國電氣和電子工業聯合會(以下簡稱「三大協會」)決定,三大協會共同建立一個名為「第四次工業革命平台」的辦事處,該平台已正式啟動,旨在推動實施聯邦政府制定的高科技戰略。
漢諾威工博會負責人柯克勒認為,「工業4.0」在本屆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已成為核心題目,在未來10年至15年,製造業的綜合整合將對全球產業產生巨大影響。第四次工業革命已經悄然到來。
18世紀中葉以來,人類歷史上先後發生了三次工業革命,發源於西方國家及衍生國家,並由他們所創新所主導。第一次工業革命所開創的「蒸汽時代」(1760—1840年),標志著農耕文明向工業文明的過渡,是人類發展史上的一個偉大奇跡;第二次工業革命進入了「電氣時代」(1860-1950年),使得電力、鋼鐵、鐵路、化工、汽車等重工業興起,石油成為新能源,並促使交通的迅速發展,世界各國的交流更為頻繁,並逐漸形成一個全球化的國際政治、經濟體系;兩次世界大戰之後開始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更是開創了「信息時代」(1950—),全球信息和資源交流變得更為迅速,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都被捲入到全球化進程之中,世界政治經濟格局進一步確立,人類文明的發達程度也達到空前的高度。第三次信息革命方興未艾,還在全球擴散和傳播。
前三次工業革命使得人類發展進入了空前繁榮的時代,與此同時,也造成了巨大的能源、資源消耗,付出了巨大的環境代價、生態成本,急劇地擴大了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進入21世紀,人類面臨空前的全球能源與資源危機、全球生態與環境危機、全球氣候變化危機的多重挑戰,由此引發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綠色工業革命,一系列生產函數發生從自然要素投入為特徵,到以綠色要素投入為特徵的躍遷,並普及至整個社會。
21世紀發動和創新第四次綠色工業革命,中國第一次與發達國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在過去200多年世界工業化、現代化的歷史上,我們曾先後失去過三次工業革命的機會。在前兩次工業革命過程中,中國都是邊緣化者、落伍者,急劇地衰落,由於錯失工業革命機會,中國GDP佔世界總量比重,由1820年的1/3下降至1950年不足1/20,落後就要挨打,這也是近代中國飽受欺凌的重要原因之一。之後中國在極低發展水平起點下,發動國家工業化,同時進行了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即使是在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信息革命中,我們也僅僅是僥幸上了末班車,還是個「後來者」,因為對外開放才成為「追趕者」。但是中國實現了成功追趕,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ICT(信息通信技術)生產國、消費國和出口國,正在成為領先者。進入21世紀,中國第一次與美國、法國、德國、英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⑸ 人類歷史上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有哪些
1、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蒸汽機的廣泛使用,大機器生產基本上取代了傳統的工廠手工業,蒸汽汽車、火車、輪船被發明出來。
2、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電力的發明和廣泛應用,德國人西門子製成了發電機,電器開始用於代替機器,成為補充和取代以蒸汽機為動力的新能源。隨後,電燈、電車、電影放映機相繼問世,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原子能、電子計算機等的發明,美蘇英法中成功地試制原子彈。1978年的計算機每秒可運算1.5億次。80年代發展為智能計算機。90年代出現光子計算機、生物計算機等。
(5)電氣時代成果擴展閱讀
三次科技革命的影響
1、第一次工業革命大大密切加強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改變了世界的面貌,最終確立了資產階級對世界的統治地位,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的英國,很快成為世界霸主。
2、第二次工業革命,使得資本主義經濟、文化、政治、軍事等各個方面,發展不平衡,帝國主義爭奪市場經濟和爭奪世界霸權的斗爭更加激烈。增強了人們的生產能力,交通更加便利快捷,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擴大了人們的活動范圍,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3、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得科學技術大幅度提高,為世界文化的發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並使得全球的文化聯系越來越密切,現代化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在學術上,出現了各學科之間的相互參透的新特點,新的學術與科技思潮不斷涌現。
⑹ 第二次工業革命最重要的成果是什麼
最重要來的成果是電力的廣源泛應用和內燃機的發明,新的通訊工具,化學工業的建立。
到19世紀70年代,實際可用的發電機問世,實現了電能和機械能的互換,世界由「蒸汽時代」進入「電氣時代」。電燈、電車、電鑽、電焊機等電氣產品陸續被發明出來。這些發明對世界,對人們的生活長生了及其重大的影響。
內燃機的發明推動了交通事業的發展,開始出現了汽車,飛機等新式交通工具。
電報的發明也是一場通訊革命,改變以往上千年的通訊模式,使人們的交流更加方便快捷,電話的發明更是讓人能夠不再面對面就可以說話交流。
化工業的迅猛發展。炸葯的發明,大大促進了軍工業的進步,並最終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從煤炭中提取各種化合物,塑料、人造纖維先後被投入實際生活。
第二次工業革命也推動了一些老工業部門如冶金、造船和機器製造業的技術革新和發展。
⑺ 三次世界工業革命的成果
改變世界的工業革命
課標要求:
了解兩次工業革命的基本史實 ,
探討其對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發展
的影響
一,蒸汽時代的到來——第一次工業革命
(一)工業革命興起的前提和條件
資產階級統治在英國確立
1,前提:
2,條件:
海外貿易,殖民掠奪,黑奴貿易獲得大量資本
圈地運動提供大量廉價的勞動力
廣闊的海外殖民地提供了豐富的廉價原料
殖民地遍及世界,市場需求極大
手工工場時期積累豐富生產技術知識
生產技術
資本
勞動力
原料
市場
(必要條件)
一,蒸汽時代的到來—第一次工業革命
(一)興起的前提和條件
資產階級統治在英國確立
1,前提:
2,條件:
(二)進程
1,機器的發明和動力的革新
飛梭
織布速度加快
珍妮紡紗機
細而易斷
水力紡紗機
結實,較粗
騾機
水力織布機
又細又結實,要求提高織布效率
"萬能蒸汽機"
瓦特
技術變革
碎石路
約翰·麥克亞當
交通運輸
蒸汽抽水機
安全燈
托馬斯·紐可門
漢弗萊·戴維
采 礦
焦煤煉鐵法
達比父子
冶 金
飛梭
約翰·凱伊
棉 紡
發明
發明家
行業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發明
蒸汽時代
瓦特改良的蒸汽機車
一,蒸汽時代的到來—第一次工業革命
(二)進程
1,機器的發明和動力的革新
2,工業城市的興起
3,交通運輸業的革命
陸上交通
海上交通
——鐵路時代
——汽輪
蒸汽機車
史蒂芬孫
火車
早期英國的火車
1807年克萊蒙特號蒸汽船
4,擴展
英國(18C中期)
歐美(18C末)
(三)影響
1,極大提高了社會生產力
2,引起了社會結構的變化
3,引起了社會生活的變化
4,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
二,進入電氣時代——第二次工業革命
(一)時間(19C下半葉),標志
1,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基本確立
2,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市場,資金等)
3,自然科學研究取得重大進展
(三)進程
(二)條件
英國 貝塞麥煉鋼法,
吉爾克里斯特-托馬斯煉鋼法
鋼鐵
德國 西門-馬丁煉鋼法
合成橡膠,合成油漆,塑料
雷佩
第一種人工合成染料
柏琴
提出使用有機化肥
李比希
化學
柴油內燃機
狄塞爾
汽油內燃機
戴姆勒
交通
發明
發明家
行業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明
英國 貝塞麥煉鋼法,
吉爾克里斯特-托馬斯煉鋼法
鋼鐵
德國 西門-馬丁煉鋼法
合成橡膠,合成油漆,塑料
雷佩
第一種人工合成染料
柏琴
提出使用有機化肥
李比希
化學
柴油內燃機
狄塞爾
汽油內燃機
戴姆勒
交通
發明
發明家
行業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明
電的發明和廣泛應用意義最突出
愛迪生發明的炭絲燈
電氣時代
有線電話
想一想今天
的電訊事業
哪些新的發展
二,進入電氣時代——第二次工業革命
(一)時間(19C下半葉),標志
1,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基本確立
2,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市場,資金等)
3,自然科學研究取得重大進展
(三)進程
(四)影響:
(二)條件
(見全解)
經濟思想
經濟結構和
生產組織
進行基礎
重工業
輕工業
起始部門
幾乎同時發生在幾
個發達資本主義國家
首發英國,後擴展到他國
發生時空
科學理論指導,與生
產緊密結合
經驗主義,科學與技
術未真正結合
科技含量
科學家和工程師
工匠
發明者
電力
蒸汽
動力
第二次工業革命
第一次工業革命
項目
第二次工業革命與第一次工業革命相比有何特點
德,俄,日兩次工業
革命交叉進行
從手工工場中實現飛躍
三,工業時代的經濟組織
(一) 工廠制度的建立
1,建立
2,特點
工業時代的經濟組織特點比較
瓦特的蒸汽機工廠
政府不加干涉
自由競爭,自由貿易
不分離
中小企業佔多數
工業時代早期
代表企業
與政府的關系
信奉的理念
所有權與經營權
企業
規模
時期
(二)壟斷組織的形成
1,概念
壟斷組織——大企業之間為控制生產與市場以獲取更大利潤而結成的經濟聯合體.這種控制是通過訂立各種協議規定價格,劃分市場,分配產量來達到目的.
2,形成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
生產力迅速提高
生產社會化程度提高,企業間競爭加劇
生產和資本的集中
到一定程度
產生壟斷
壟斷組織的形成
壟斷組織形成過程
工業時代的經濟組織特點比較
摩根,洛克菲勒,三井,西門子等
合作
聯合
分離,高級專業人才管理
大企業時代到來
第二次工業革命以後
瓦特的蒸汽機工廠
政府不加干涉
自由競爭,自由貿易
不分離
中小企業佔多數
工業時代早期
代表企業
與政府的關系
信奉的理念
所有權與經營權
企業
規模
時期
經濟組織的變化
手工工場
工廠
工廠
壟斷組織
資本的高度集中出現了一系列大企業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
___ 洛克菲勒(1839-1937),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財團的創始人.1863年,洛克菲勒建立第一個煉油廠,1870年與人合辦"俄亥俄美孚石油公司".到1880年,洛克菲勒幾乎壟斷了美國整個石油業,並形成了美國第一個大托拉斯壟斷組織.1892年,"美孚石油"一度控制了美國煉油業90%的生產量,在100多個國家設有分公司,年利潤達幾十億美元.1985年,美國評選對美國社會影響最大的10位企業家,洛克菲勒名列第二.
凱恩斯主義
自由主義盛行
經濟思想
導致產業結構發生巨大
變化,壟斷組織產生
實現生產方式根本性
變革,工廠取代工場
成為主要生產組織形式
經濟結構和
生產組織
進行基礎
重工業
輕工業
起始部門
幾乎同時發生在幾
個發達資本主義國家
首發英國,後擴展到他國
發生時空
科學理論指導,與生
產緊密結合
經驗主義,科學與技
術未真正結合
科技含量
科學家和工程師
工匠
發明者
電力
蒸汽
動力
第二次工業革命
第一次工業革命
項目
第二次工業革命與第一次工業革命相比有何特點
德,俄,日兩次工業
革命交叉進行
從手工工場中實現飛躍
凱恩斯,英國著名經濟學家,代表作《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
主張加強國家對經濟干預,採取財政措施增加公共開支,降低利率,刺激投資和消費,以提高有效需求,實現充分就業.
四,世界市場的最終形成
1,時間 19C末20C初
2,方式
1)國際貿易的發展
2)人口的流動
4)武力威逼
3)資本的流動(資本輸出或對外投資)
3,過程
1)16至18世紀中期,在新航路開辟的影響下,世界市場開始形成.
2)18世紀中期至19世紀六七十年代,在工業革命的推動下,世界市場初步形成.
3)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下,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3,過程
4,影響
(1)促進了世界各國社會生產力的蓬勃 發展;
(2)進一步推動了西方資本主義的發 展,客觀上促使東方國家新的社會 經濟結構發展壯大;
(3)加強了世界各國社會經濟的相互聯 系,導致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這 正是今天經濟全球化趨勢的早期表 現
⑻ 第一、二次工業革命各國各有什麼發明成果
第一次工業革命:
18世紀60年代織布工哈格里夫斯發明了叫珍妮機的手搖紡紗機內
1785年以後瓦特改容進蒸汽機
1825年英國史蒂芬孫發明了火車
第二次工業革命
1879美國愛迪生發明了奈用碳絲燈泡
19世紀80年代德國卡爾本茨設計內燃機之後試制汽車成功
1903年美國萊特兄弟發明飛機
⑼ 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有哪些成果
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成果如下:
1、第一次工業革命
第一次工業革命成果中最具有代表的、也是最重要的發明成果是蒸汽機。以往人們都是依靠人力來作為工廠的生產動力的。
隨著世界對產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傳統的以人力為主的生產模式根本無法給資本階級帶來巨大的收益。慢慢地,人們發明了用水力代替人力的生產模式,初步提高了生產效率。
但是這樣的模式完全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屬於「靠天吃飯」,有許多不確定因素制衡生產效率。自從蒸汽機發明以後,徹底解決了這些問題。
蒸汽機是由英國人發明的,英國工廠在利用蒸汽機的原理進行生產之後,迅速提高了生產效率,成了一個工業大國,是當時的「世界工廠」。
第一次工業革命成果中另一個比 較重要的發明是蒸汽船。它是在蒸汽機的原理上進一步創造的。它作為蒸汽機的衍生品,給世界帶來的影響絲毫不亞於蒸汽機。
當時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聯系是很少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交通工具不發達,限制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而蒸汽船的發明使得國與國之間建起了溝通的橋梁,使得先進的文化迅速向世界傳播。
2、第二次工業革命
第二次工業革命,起於19世紀七十年代,以電力和內燃機的使用為主要標志,這一時期,科學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各種新技術、新發明層出不窮,並被迅速應用於工業生產,大大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當時,科學技術的突出發展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即電力的廣泛應用、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的創制、新通訊手段的發明和化學工業的建立,第二次科技革命人類跨入了電氣時代。
(9)電氣時代成果擴展閱讀:
1、第一次工業革命意義
第一次工業革命大大密切加強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改變了世界的面貌,最終確立了資產階級對世界的統治地位,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的英國,很快成為世界霸主。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資本主義國家在世界大范圍的大肆殺戮搶占商品市場,搶占原料產地,奴役當地農民,加劇了當地農民的貧困落後,使得東方從屬於西方。
第一次工業革命在客觀上傳播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先進的生產經驗,同時,猛烈地沖擊著舊思想和舊制度,是全世界各國人民覺悟。
2、第二次工業革命意義
第二次工業革命,使得資本主義經濟、文化、政治、軍事等各個方面,發展不平衡,帝國主義爭奪市場經濟和爭奪世界霸權的斗爭更加激烈。
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了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使得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最終確立,世界逐漸成為一個整體。
第二次工業革命進一步增強了人們的生產能力,交通更加便利快捷,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擴大了人們的活動范圍,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