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陳竺的科技成果

陳竺的科技成果

發布時間:2022-01-21 12:58:54

A. 中國科學家論壇到底靠譜嗎

非常靠譜。

中國科學家論壇是在著名科學家、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協主席周光召院士特別關懷和支持下,於2002年創辦的,迄今已成功舉辦了十七屆。

隨著論壇規格、規模、層次、品質以及影響力的逐年擴大,已成為官產學研共享創新、共謀發展的全國科技創新品牌活動,是推動我國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平台,在促進科技創新、產學研合作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科學家論壇的活動價值

1、高端人脈·服務企業:路甬祥、阿不來提·阿不都熱西提、萬鋼、周光召、成思危、宋健、李貴鮮、徐匡迪、王文元、李金華等數十位黨和國家領導人非常關注企業自主科技創新,先後出席論壇做重要講話,並深入企業做調研考察,為企業解決困難。

2、科技人脈·助推企業:陳竺、徐冠華、張玉台、白春禮、傅志寰、陳佳洱、潘雲鶴等60多位部級領導和400多位著名科學家,以及10000多位科技管理者、地方政府領導、企業家通過科技人脈交流,搭建溝通、交流、合作機制,助推企業自主科技創新、科技興企。

3、成果轉化·振興企業:論壇也是每年我國科技成果發布、展示與轉化的前沿平台,承擔著科技興企的重要使命,成功舉辦九屆以來,直接間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產業化以及提升企業自主科技創新能力,實現社會經濟價值超萬億元。

B. 關於陳竺有哪些介紹

2000年11月初,一個驚動中國科技界的消息從媒體傳出:一位年僅47歲的中年人被國務院任命為中國科學院副院長!

這位「年輕」的副院長,就是在2007年6月29日被人大常委會任命為衛生部部長的生物醫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竺(1953~)。

陳竺

和當年的大多數青年一樣,16歲的陳竺也告別了父母,去「上山下鄉」—從城市到江西省贛南地區的信豐縣小江公社「插隊落戶」。

陳竺確信,農村需要知識,中國需要科學技術。所以,除了每天和農民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之外,他還在想「修理地球」以外的事——如何用科學技術來「刺綉世界」。

於是,初中的書沒讀多少的陳竺,和另外幾位同學開始了艱苦的自學。有位原來的中學老師,被他們的精神所感動,熱心地提供了一些學習資料。鄉親們和當醫務人員的父親也對這些好學的青年關懷備至。

終於,陳竺以非凡的毅力,在插隊落戶的6年中,堅持在勞動之餘讀完了初中、高中課程,自學了英語、法語,並自修醫學大專院校的課程。

1975年,憑著比較雄厚的文化知識基礎和傑出的表現,在當地幹部、鄉親們的支持下,陳竺進入上饒地區衛生學校學習醫士專業,畢業後因成績突出而留校工作。

C. 陳竺是如何成為第一個獲得法國盧瓦茲獎的法國以外的科學家

陳竺刊登在國際一流學術刊物上的論文達120餘篇。1989年以來,陳竺領導的上海瑞金醫院血液研究所,幾乎年年都出世界水平的科研成果,集美國凱特琳獎和瑞士布魯巴赫獎等桂冠於一身。1997年,陳竺又成為第一個獲得法國盧瓦茲獎的法國以外的科學家。

D. 科技倫理的討論

不少人把科學技術比喻為雙刃劍和「潘多拉魔盒」,這是很形象的。的確,科技這個「魔盒」里裝了很多好東西,但有時候拿出來進行了不正確的使用,未必產生好效果,相反還有可能出現負面影響。在科技史上,這樣的例子太多了,炸葯、原子能、化工技術、造紙技術、紡織技術、生物技術……在給人類創造財富和物質文明的同時,也帶來戰爭工具、環境污染和生存條件的惡化。這就提出了一個嚴肅的問題:在科技發展和科技活動中,必須重視倫理規范,以弘揚科技的正面效益,扼制其負面影響,更好地為人類造福。
科技倫理的討論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指導原則】
使用轉基因技術的指導原則。有學者認為應把預防原則作為指導轉基因技術使用的基本倫理原則。預防原則的基本要求是,如果某項行動(特別是對技術的使用)會給我們的健康和環境帶來某種嚴重的或不可逆的潛在傷害,那麼,我們最好不實施該項行動,盡管對於這種潛在傷害的可能性、嚴重程度或因果聯系尚存在著科學上的不確定性;同時,那些主張實施該項行動的人應承擔舉證的責任。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人們圍繞那些有可能帶來巨大利益、同時又具有不可預料的巨大風險的尖端技術而展開的爭論,將主要的不是一個技術上的爭論,而更多的是一個倫理、政治和決策方面的爭論。
【道德約束和科學家的社會責任】科技給人類帶來的一切危害都不是它本身的過錯,但科技方法、科技活動、科技成果以及成果的運用,明顯滲透著社會文化和倫理道德的因素。科學上「能夠的」並不是倫理上「應該的」。作為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科技倫理道德的發展方向對整個社會倫理道德的建立和完善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過去,人們普遍認為,科學在本質上是進步的、是有益於全人類的,科學技術沒有價值偏好,是中性的,因此科技本身與倫理無關。科學家的職責就是做好本職工作,科學家的科研精神是「為科學而科學」,科學家研究的成果越多,對社會的貢獻越大。然而,隨著科學技術負面影響的逐漸顯現,越來越多的人已經認識到科學技術絕非是中性和客觀的事物,科技和倫理有著密切的關系,科學家是科技活動的主體,科學家的倫理觀念影響科學技術活動的動機和目的,同時影響科學技術活動的內容和方式。科學家進行科學研究,就要為它的後果承擔責任,要敢於把科學研究與社會責任聯系起來。科技倫理是對科技活動的道德引導,是調節科技工作者相互之間、科技共同體與社會之間諸種關系的道德原則、道德規范。科技倫理不僅蘊含一般的倫理價值,而且包容科學技術真價值。如果一個科學家明明知道某項科學發現將會嚴重危及人類的生存,那麼他就不應該把這一發現公布於眾。另一方面,不論科學研究還是它的社會運用,都是在社會中進行的,而這一舞台的導演是各國政府,因此政府必須規范科技運用,採取措施加強科技發展中的道德倫理約束極為必要。科學家的社會責任關繫到整個社會的道德取向和道德規范,全社會必須關注科技倫理和科學家群體的社會責任問題,在面對種種新的技術成果的同時,不能忽略其自身涉及的種種現實及潛在的危險,必須正確地利用科技成果為人類造福,維護人類的健康和生命,最大限度地避免由於科技成果的使用不當而給社會帶來的負面影響。譬如面對生命倫理問題,科學家的社會責任至少應包含兩個方面:一是科學家應對其科學研究本身的行為負責,即在研究中一旦意識到其結果會對人類構成威脅或傷害,應當自覺約束乃至終止研究;二是科學家應對其社會行為負責,即把已經認識或預見到的、由研究帶來的各種可能後果,負責任地告知公眾。科技倫理道德建設要重視科技工作者的教育問題,在德國,各大學普遍設有科技倫理道德課。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陳竺認為:科學家不能成為科技動物,必須要具有社會責任感,這也是教育的責任,倫理學起碼要成為學習自然科學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必修課之一。另外,對於科技不端行為的防範,相關的制度和法律法規也要逐漸完善;科學研究機構應當建立倫理委員會,對研究計劃進行倫理審查和監督;政府部門和科研管理機構可參照已有的法律或條例,制定針對科學研究的倫理監督和管理辦法。三是在日常的科研工作中,可以採用個別談話、寫保證書、亮黃牌等做法,對科學家進行適時提醒,並使其接受科技界和社會的監督,以促進、引導和保障科學研究沿著健康規范的道路不斷前進。

E. 陳竺的人物榮譽

在血液學、分子生物學等領域有較高造詣,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曾獲得法國抗癌聯盟盧瓦茲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等多個獎項。
陳竺是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法國科學院院士。
2007年10月8日被選為美國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 。

F. 陳竺成為醫學碩士後王振義對他有哪些平價

陳竺成為醫學碩士後王振義對他的評價是:「我給他一個題目,他做了5個,有3篇論文在《中華醫學雜志》英文版上發表。」其中一項研究的重要內容獲得1982年衛生部科技進步乙級獎。陳竺也因此被國際血友病聯盟接納為當時惟一的中國會員。

G. 科技倫理的定義是什麼

科技倫理,這個過去非常陌生的詞彙,近年來頻頻出現在科技類報刊和網站上。而事實,科學道德問題一直與近代科技進步形影相隨。科技倫理是指科技創新活動中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人與人關系的思想與行為准則,它規定了科技工作者及其共同體應恪守的價值觀念、社會責任和行為規范。研究者指出,科學倫理和科技工作者的社會責任事關整個社會的發展前途。那麼人們不禁要問,科技倫理為什麼如此值得我們關注,它究竟給人類帶來了什麼? 一、生命科學的倫理問題 (一) 克隆技術與科學倫理 克隆技術引起的倫理問題最令人關注。克隆人也許為人類實現長生不老的千年夢想提供了有科學依據的可能,但禍福總相依,克隆行為將會損害被克隆者的公民權益,使被克隆者的唯一性、獨特性大大降低。同時,自我欲求、需要、生存價值受到限制,與他人同樣所應有的自主權、自決權將會遭到否定。 美國《科學》雜志2004年2月11日宣布,韓國科學家成功地克隆出了第一個人類胚胎,然後從中挑選出了發育成熟的幹細胞。醫生們認為,這些發育成熟的幹細胞將來有一天會成為他們找到治癒糖尿病、帕金森病和其他人類疾病的關鍵「材料」。2004年8月11日,老牌資本主義國家,保守的英國政府向紐卡斯爾大學頒發了世界上第一張克隆人類胚胎的合法執照。英國人類生育和胚胎學管理局說,它經過對「科學、道德、法律和醫學等各方面問題」的綜合考慮,同意向紐卡斯爾大學生命中心頒發克隆人類胚胎研究執照,有效期為一年。英國科學家將使用與培育克隆羊「多利」相同的細胞核轉移技術,培育人類胚胎幹細胞,來探求糖尿病、帕金森病和阿爾茨海默病等疾病的治療方法。分子生物學家戴維金指出:從醫學的角度說,它不可能產生任何有用的東西,但對於那些想克隆嬰兒的人來說是個巨大幫助。反對者也擔心它很可能被用於克隆嬰兒,因為這在英國是非法的。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04年11月1日,英國政府批准倫敦大學在進行試管嬰兒的培育過程中對胚胎進行篩選,以保證來自遺傳性腸癌患者的胚胎不具有致病基因,此項決定又引發了英國各界對科學與倫理的討論。對胚胎進行篩選是科學家探索多種疾病療法的一種途徑,目前美國已經批准利用這種方法根治前列腺癌和阿爾茨海默病等疾病的研究,英國也有多位科學家向政府申請,要求利用該技術根除乳腺癌和遺傳性眼癌等疾病。 與醫學和人類有關的倫理問題還有,3年前,荷蘭議會通過法律,規定醫生可以在有理智的成年病人的要求下,給他們注射可以致命的麻醉劑或肌肉放鬆劑,而這些病人必須身患重病,而且康復無望。這項法律的出台,使荷蘭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將安樂死合法化的國家。 進入2004年,荷蘭一家醫院又提出新建議,要求對患有不治之症的新生兒也可以實施安樂死。一些宗教組織對此事發表聲明表示憤怒,美國對安樂死持反對意見的人士也認為,這項提議表明荷蘭已經喪失了基本的道德標准。 科學家在控制生命、實踐生物技術的過程中,其行為時刻面對著道德選擇。由於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與「克隆人」僅僅是一步之遙,在人類胚胎中收集胚胎幹細胞必須要考察行為人的動機。人的胚胎是生命的一種形式,它具有發育成一個個體人的潛力,隨意破壞人的胚胎實際上是在扼殺人的生命,是不道德也是非人道的。盡管世界各國政府和科學家對「克隆人」技術表示強烈反對,但是對於人類胚胎幹細胞克隆技術應用於人體醫學科技領域則給予高度關注。 總之,國際社會及各國政府的制約是確保生物技術健康發展的必要條件,而科學家的個人行為範式是確保生物技術造福於人類的決定性因素。科技家的個人覺悟、道德情操、思想品德、獻身科學的勇氣及高尚的人文精神,都將對21世紀生物技術的發展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對於克隆技術和生物安全,中國科學界也提出了自己的觀點。科技部副部長程津培說,我們贊成以治療和預防為目的的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但是堅決反對克隆人,不支持任何生殖性克隆實驗。他強調指出,各種克隆技術的研究和應用都不能違背國際公認的生物倫理的基本原則,中國贊成制定有關禁止克隆人的國際公約。2002年5月7日,中國的科學家在北京召開專門會議研究人類胚胎幹細胞的倫理問題,明確指出允許某些實驗室在滿足倫理要求的條件下進行胚胎幹細胞研究。 (二) 基因研究中的科學倫理 基因工程技術是生物工程技術的核心。人類基因組研究是從分子水平直接探索人類自身奧秘的偉大科學工程,是人類認識自我、追求健康、戰勝疾病最為重要的科學研究行為。它之所以在全球范圍內引起轟動,除了其自身的科學價值和經濟價值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對倫理、法律等構成了挑戰。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現代生物技術的研究對象是生命,是人類,因而其帶來的負面影響倫理問題可能會超越以往任何一種技術。基因決定了人們的身材、膚色、身體的其他特徵及人們身體健康的大致狀況,乃至家族遺傳,但是「基因決定論」的思想是錯誤的,因為一個人的智力、性格等必將受到環境、教育和社會的多重影響,基因不能決定一切,比基因更重要的是它的表型,即基因表達的結果和功能。 按科學家的設想,人類基因組研究計劃旨在建立起全球性的人類基因多樣性資源庫(包括生物樣品、統計數據、相關的信息等)。人類基因組研究的目標與意義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探討人類的起源,了解和說明人類進化的歷史,從微觀層面深化對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關系的認識,為尋求導致疾病與防治疾病的遺傳因素以及為這些因素與環境的相互關系提供更基礎的信息。但是,人們在享受這一成果的同時,不能不思考它帶來的各種倫理問題,如基因爭奪與基因殖民主義;基因隱私與基因歧視;個體自決權問題;基因治療與基因犯罪等。 國際社會為了確保基因技術造福於人類,已經制定了許多法律、法規,強調必須尊重科學研究的倫理道德,並保護科學應用所達到的利益,尊重病人的權利與尊嚴,體現人權至上的原則。如1997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9次全體會議通過的《人類基因組與人權問題的世界宣言》,既保證了對人權的保護和尊重,又給予科學研究以基本的自由和保障。 此外,還有轉基因技術應用的安全性問題。轉基因技術是利用分子生物學技術,將某些生物的基因轉移到其他物種中,使遺傳物質得到改造的生物在性狀、營養和消費品質等方面向人類需要的目標轉變。盡管轉基因技術可以提高作物的產量、增強作物的抗病蟲害能力,但轉基因產品的安全問題卻一直存在爭議,至今尚無定論。人們對轉基因技術的主要擔心有:含有抗病蟲害基因的食品是否會威脅人類的健康、轉基因產品對環境的影響、轉基因產品是否會破壞生物的多樣性和轉基因產品帶來的倫理問題等。 二、生態環境倫理問題 人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問題,自人類出現就已經存在。人既依賴自然而生存,又是改變自然的力量,人與自然是依存、適應、沖突與和諧的關系。隨著科技進步和生產力的提高,人由自然的奴隸變成自然的主人,人與自然的關系也逐漸成了改造與被改造、征服與被征服的關系。人類對自然界的作用增強,出現了過分強調人類能動作用的思潮,「人定勝天」、「人類中心論」就是具體體現。人類以自然的主人自居,片面地按照人類的主觀意志或需求去改造自然,往往會違背客觀規律,釀成環境惡化、資源枯竭的苦果。 恩格斯指出:「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人類對自然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有可能對我們進行了報復。由於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長期掠奪性開發,廢水、廢氣和廢渣的任意排放,各種化學原料與農葯毫無節制地使用,造成生態環境的嚴重污染,正常的生物鏈遭到破壞,大量的動植物瀕臨滅絕,使得生態與環境領域的科學倫理問題顯得尤為突出。現在人類正面臨著生態環境危機,世界氣候異常,環境災難頻繁的考驗。從1998年肆虐數月之久的巴西亞馬遜森林大火,到我國長江、松花江和嫩江流域的特大洪災,歐洲大陸的狂風暴雨和席捲中美洲地區的「米奇」颶風,都給人類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實踐證明,「人類中心論」漠視自然客體,過分強調人類的價值主體地位,有悖於可持續發展思想,已漸失去社會思維主體地位。因此,構建適合時代發展的生態環境倫理體系是非常必要的。生態環境倫理學是人與自然道德生活的理論基礎,它根據生態學揭示的人與自然相互作用的規律,對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進行深層次的哲學思考,從倫理道德的角度分析研究人與自然的整體關系,以尊重和保持生態環境為宗旨,以未來人類持續發展為著眼點,強調人的自覺和自律,強調人與自然環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共存共融。它突出強調在改造自然中要保持自然的生態平衡,要尊重和保護環境,不能急功近利,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取得經濟的暫時發展。 當前,建構生態環境倫理要特別強調人類平等觀和人與自然的平等觀,主張人與人及人與自然的生存平等、利益平等和發展平等,即一部分人的發展不能以犧牲另一部分人的利益為代價,既要求代內平等,也要求代際平等。所謂代際平等的道德原則,就是當代人與後代人在享用自然、利用自然、開發自然的權利要均等。要利在當代,功在千秋,不能吃祖宗飯,斷子孫路,要尊重和保護子孫後代享用自然的平等權利。現今代際不平等現象十分嚴重,人口膨脹、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生態失衡,已嚴重威脅後代人的生存發展權。解決代際不平等現象,必須建構生態環境倫理,用理性約束人類的行為,樹立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觀念。 三、納米等「新材料」的科學倫理問題 自20世紀90年代納米產品進入人們生活以來,納米材料已經應用於大眾生活的各個方面,顯示出巨大的發展潛力。納米技術是對大小在100納米以下的物質進行操作,利用物質在這一尺度上表現出的獨特性質來製造新產品。目前部分計算機晶元、防皺的褲子、DVD播放機、自潔玻璃、防曬霜中的遮光劑等產品,都是應用納米技術的實例。 但近一時期,納米技術對人類健康和自然環境的負面影響,成了科學界研究的新課題。在美國化學學會2003年年會上,有3個研究小組分別報告說,納米材料具有特殊的毒性。美國航空航天局太空中心的研究小組發現,向小鼠的肺部噴含有碳納米管的溶液,碳納米管會進入小鼠肺泡,並形成肉芽瘤,而用聚四氟乙烯製作的納米顆粒毒性更強。紐約州羅切斯特大學的研究小組讓大鼠在含有這種納米顆粒的空氣中生活15分鍾,會導致大多數老鼠在4個小時內死亡。研究人員指出,這只是初步結果,還需要做更深入的研究。 美國和英國政府已開始採取行動,加強對納米技術的管理。英國政府要求皇家學會和皇家工程院考察探索納米技術的優點與風險,研究納米技術可能造成的倫理和社會問題,進而把納米產品對人體健康和環境的潛在危害降到最低限度。加拿大環保組織ETC出於保護人類和地球的考慮,呼籲全世界暫停納米研究。 目前,影響最大的呼聲當屬綠色和平組織委託英國帝國理工學院所作的報告《未來的技術,今天的選擇》,該報告歸納了近期一些科學家、環保主義者、倫理學家、社會學家對納米技術可能造成危害的分析,指出納米粒子及納米產品可能包含科學家還未充分了解的全新污染物,由於不可生物降解或錯誤使用,極可能造成災難。報告警告說,盡管一些組織要求全面禁止納米技術的研究並不現實,但如果納米產業界不嚴肅對待公眾關注的負面問題,它們最終將導致全面被禁的命運。 開展納米技術的安全性研究,並不是要限制納米技術的發展,而是要更科學地發展納米技術。研究發現,納米技術一旦滲透到生物學領域將迅速改變農業和醫學的面貌,人類生活方式也將在納米技術與計算機和基因生物學的結合中迅速出現革命性的變化。同時,在人類健康、社會倫理、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等方面將會引發諸多問題。 四、網路時代的信息倫理問題 20世紀90年代以來,以數字技術、多媒體技術和網路技術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推動著人類社會從後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迅速轉變,引發了信息傳播在媒介形式、報道方式、受眾地位、受眾行為等多方面產生了一系列深刻的變革,同時也帶來了信息倫理問題。 網路的開放性使得文化和價值觀各異的人們參與到網路中來,在網路交往活動中,首先面臨的是對個人隱私的挑戰,如何保護合法的個人隱私、如何防止把個人隱私作為謀取經濟利益的手段,成為網路時代的主要倫理問題。虛擬與現實之間,一系列其他新的社會問題諸如網路犯罪、網路病毒、網路黑客、垃圾郵件、網路安全、信息壟斷、網上知識產權,以及利用信息網路進行恐怖活動和發動信息戰爭,危害社會公共利益和威脅國家安全等隨之產生,這些都引發了計算機網路技術與信息倫理的激烈沖突。 信息倫理的特徵包括行為約束的自律性,評判標準的模糊性,道德主體的自由性,承受對象的全球性,其具體表現有信息犯罪、隱私權受擾、知識產權受損、信息壟斷、信息安全、信息污染等。信息倫理只是一種軟性的社會控制手段,它的實施依賴於人們的自主性和自覺性,因此在針對各類性質嚴重的信息犯罪時,信息倫理規范將顯得軟弱無力。只有進行信息立法,將那些成熟的、共性的倫理規范適時地轉化為法律法規,才能構築信息安全的第一道防線。 專家指出,要構建新形勢下的信息倫理,必須在4個方面有所突破:一是提高公民的信息倫理意識;二是制定出清晰的信息倫理准則;三是超前預示各類信息倫理問題;四是進行信息立法,互補信息倫理。而要改進網路社會的人際和科研環境,可採取下列具體措施: (1) 開展信息立法,加強網路信息管理。 (2) 制定行業信息倫理准則,約束個體信息行為。 (3) 加強網路道德教育,使個體由「他律」走向「自律」。 (4) 從技術角度控制和過濾違法與有害信息。 (5) 制定國際化的信息倫理公約,促進全球倫理道德建設。 五、基因武器和生化武器的軍事倫理問題 世界上任何的高新技術一經開發,很快就會被應用於軍事領域。像美俄兩國始終致力於把最新技術引入核武器系統中,以實現其核武器的現代化,奉行對別國的核威懾戰略。典型的還有基因技術在軍事領域的應用及其所帶來的軍事倫理問題。自基因技術問世以來,一些軍事大國就置1972年締結的《禁止生物武器公約》於不顧,競相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研究基因武器。基因武器是按照作戰需要,通過基因重組技術改變細菌或病毒性狀而製造出來的新型生物武器,它使不致病的微生物成為可致病的,使可用疫苗或葯物預防和救治的疾病變得難以預防和治療。 基因武器還可以根據人類的基因特徵選擇某一種族群體作為殺傷對象。原理是人類不同種群的遺傳基因有一些差別,將基因表現不同的產物當作攻擊目標是完全可行的,因此科學家們也稱這種「只對敵方具有殘酷殺傷力,而對己方毫無影響」的新型生物武器為「種族武器」。 與造價昂貴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相比,基因武器有著許多無可比擬的優勢:一是成本低、產量高,殺傷能力強;二是使用方法非常簡單,難以防治。基因武器從使用到發生作用都沒有明顯徵候和特殊標記,因而很難迅速隔離和及時救治。這種武器一旦用於戰爭將成為人類新的災難。西方一些國家已制定了研製基因武器的計劃,並以研製疫苗為名,進行著危險的傳染病和微生物研究。據英國醫學協會發布的《生物工程技術-生物武器》專題報告預測,基因武器的問世時間將不會晚於2010年。該協會2004年10月公布的一份報告說,可以用做種族清洗的基因武器在5年之內就可成為現實,10年之內基因研究可以開發出新型的、用於專門滅殺某一特定種族人口的生物武器。 美國軍事醫學研究所其實就是基因武器研究中心,那裡已經研製出一些具有實戰價值的基因武器。同時,美國國防部正在籌劃一個龐大的「生物保護計劃」,以對付21世紀的「生物恐怖分子」。英國政府所轄的化學及生物防疫中心運用基因工程技術進行了至少5年的秘密研究,以試驗基因殺人「蟲」(Gmsupergerms)。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披露,為了報復伊拉克的導彈襲擊,以色列軍方正在加緊研製一種專門對付阿拉伯人而對猶太人沒有危害的基因武器——「人種炸彈」。由於生物技術研發的混亂,生物武器的威脅已超過了化學武器和核武器。 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既是「上帝」又是魔鬼,在為人類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同時,也使戰爭的最基本要素——武器的研製和使用得到了飛速發展。自武器進入熱核時代、生化時代以來,不管是用戰爭手段維護正義,還是用戰爭手段奪人城池,都產生一個非正義的結果,那就是對地球、對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理環境造成巨大的毀壞,因此必須要用正義的倫理道德來約束和制止。 六、科技倫理的道德約束和科學家的社會責任 科技給人類帶來的一切危害都不是它本身的過錯,但科技方法、科技活動、科技成果以及成果的運用,明顯滲透著社會文化和倫理道德的因素。科學上「能夠的」並不是倫理上「應該的」。作為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科技倫理道德的發展方向對整個社會倫理道德的建立和完善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過去,人們普遍認為,科學在本質上是進步的、是有益於全人類的,科學技術沒有價值偏好,是中性的,因此科技本身與倫理無關。科學家的職責就是做好本職工作,科學家的科研精神是「為科學而科學」,科學家研究的成果越多,對社會的貢獻越大。然而,隨著科學技術負面影響的逐漸顯現,越來越多的人已經認識到科學技術絕非是中性和客觀的事物,科技和倫理有著密切的關系,科學家是科技活動的主體,科學家的倫理觀念影響科學技術活動的動機和目的,同時影響科學技術活動的內容和方式。科學家進行科學研究,就要為它的後果承擔責任,要敢於把科學研究與社會責任聯系起來。 科技倫理是對科技活動的道德引導,是調節科技工作者相互之間、科技共同體與社會之間諸種關系的道德原則、道德規范。科技倫理不僅蘊含一般的倫理價值,而且包容科學技術真價值。如果一個科學家明明知道某項科學發現將會嚴重危及人類的生存,那麼他就不應該把這一發現公布於眾。另一方面,不論科學研究還是它的社會運用,都是在社會中進行的,而這一舞台的導演是各國政府,因此政府必須規范科技運用,採取措施加強科技發展中的道德倫理約束極為必要。 科學家的社會責任關繫到整個社會的道德取向和道德規范,全社會必須關注科技倫理和科學家群體的社會責任問題,在面對種種新的技術成果的同時,不能忽略其自身涉及的種種現實及潛在的危險,必須正確地利用科技成果為人類造福,維護人類的健康和生命,最大限度地避免由於科技成果的使用不當而給社會帶來的負面影響。 譬如面對生命倫理問題,科學家的社會責任至少應包含兩個方面:一是科學家應對其科學研究本身的行為負責,即在研究中一旦意識到其結果會對人類構成威脅或傷害,應當自覺約束乃至終止研究;二是科學家應對其社會行為負責,即把已經認識或預見到的、由研究帶來的各種可能後果,負責任地告知公眾。 科技倫理道德建設要重視科技工作者的教育問題,在德國,各大學普遍設有科技倫理道德課。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陳竺認為:科學家不能成為科技動物,必須要具有社會責任感,這也是教育的責任,倫理學起碼要成為學習自然科學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必修課之一。另外,對於科技不端行為的防範,相關的制度和法律法規也要逐漸完善;科學研究機構應當建立倫理委員會,對研究計劃進行倫理審查和監督;政府部門和科研管理機構可參照已有的法律或條例,制定針對科學研究的倫理監督和管理辦法。三是在日常的科研工作中,可以採用個別談話、寫保證書、亮黃牌等做法,對科學家進行適時提醒,並使其接受科技界和社會的監督,以促進、引導和保障科學研究沿著健康規范的道路不斷前進。

H. 陳竺簡歷

優秀人才

I. 王振義的主要成就

作為一名血液學專家,王振義在60餘年的從醫生涯中,為醫學實踐和理論創新作出了重大貢獻,他成功實現了將惡性細胞改造為良性細胞的白血病臨床治療新策略,奠定了誘導分化理論的臨床基礎;確立了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治療的「上海方案」,闡明了其遺傳學基礎與分子機制,樹立了基礎與臨床結合的成功典範;建立了中國血栓與止血的臨床應用研究體系。
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是臨床表現最為凶險的一種白血病類型,其緩解率低、死亡率高。傳統化療在殺死白血病細胞的同時,對正常細胞也具有殺傷作用,會加劇出血,導致早期死亡。王振義院士依據誘導分化學說,在大量實驗的基礎上提出了治療APL的誘導分化療法,證明採用全反式維甲酸可以將惡性早幼粒白血病細胞誘導分化為良性細胞,引起了國內外醫學界的高度關注,並得到了國際同行的廣泛證實。2009年美國「臨床指南」將全反式維甲酸治療APL定為規范性治療方案。在有效緩解治療APL的基礎上,王振義院士不斷優化治療方案,發現聯合應用維甲酸和氧化砷治療APL,可使五年生存率上升至95%,從而使APL成為第一個可治癒的成人白血病。為此,國際血液學界特將此方案譽為「上海方案」。在臨床治療獲得成功的同時,王振義院士又揭示了全反式維甲酸誘導分化APL是一種針對致癌蛋白分子的「靶向治療」方法。維甲酸的應用開拓了人類治療腫瘤的新思路與新途徑;「上海方案」是誘導分化學說的具體體現,是靶向治療的成功範例。 王院士共發表論文310篇,主編專著五本,參加編寫著作17部。與陳竺一起主編的「腫瘤得誘導分化和凋亡」一書(上海科技出版社)獲國家出版一等獎。
據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國家工程技術數字研究館信息:1985年至2007年間,王振義發表論文共136篇,情況如下: 期刊論文 論文題名 作者 年卷期 發表刊物 CD4+ T細胞克隆對自體非霍奇金淋巴瘤具有特異的腫瘤殺傷作用 王振義,陳賽娟 2007年 2卷 01期 內科理論與實踐 急性白血病細胞遺傳和分子發病機制以及相關靶向治療 王振義 2006年 1卷 01期 內科理論與實踐 多個短串聯重復序列位點在遺傳性出血性毛細血管擴張症基因診斷中的應用 王振義 2006年 29卷 03期 中華檢驗醫學雜志 血管性血友病診斷與分型方法的建立和臨床應用 王振義 2006年 29卷 09期 中華檢驗醫學雜志 細胞因子信號轉導抑制因子與多發性骨髓瘤 王振義 2006年 15卷 03期 白血病·淋巴瘤 成人急性白血病的治療 王振義 2006年 20卷 02期 中國交通醫學雜志 遺傳性凝血因子Ⅶ缺陷症伴組織因子異常的研究 王振義 2006年 27卷 03期 中華血液學雜志 凝血因子Ⅺ基因內含子區受位剪切位點突變導致的遺傳性凝血因子Ⅺ缺陷症 王振義 2005年 26卷 03期 中華血液學雜志 抗凝血酶基因C2759T(Leu99Phe)突變導致抗凝血酶缺陷症的分子機制研究 王振義 2005年 26卷 03期 中華血液學雜志 白血病靶向治療的應用 王振義 2005年 25卷 06期 中國實用內科雜志 專業著作 專著名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時間 血栓與止血基礎理論與臨床 王振義 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4 臨床醫學卷·內科學(上、下) 王振義 哈爾濱: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3 臨床醫學概要(一版) 王振義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1 腫瘤的誘導分化和凋亡療法 王振義,陳竺 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9 生命科學叢書 腫瘤的誘導分化和凋亡療法 王振義,陳竺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8年12月 血栓與止血基礎理論與臨床 王振義,阮長耿 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8 血栓與止血基礎理論與臨床(第二版) 王振義,阮長耿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6年9月 英漢雙解精選英語慣用語詞典 王振義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1992 血栓與止血:基礎與臨床 王振義 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88 參考資料:

J. 曾益新的學術成果

曾院士的工作主要圍繞惡性腫瘤的發病機理進行,在鼻咽癌的遺傳易感性及抑癌基因的信號傳導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為闡明惡性腫瘤的發病機理提供了新的認識。同時,他在抗癌葯物研究也取得了重要的成績,在國際腫瘤學期刊上發表論文多篇並獲得國際專利。尤其是對鼻咽癌遺傳易感性的研究成就,是我國在重大、復雜性疾病基因組研究方面的一個重要成果,「Nature Publishing Group」發布新聞稱之為鼻咽癌研究的突破性進展。這一研究成果不僅獲得國際學術界的認同,相關論文也發表在2002年8月的國際權威雜志《Nature Genetics》和2006年1月的《Cancer Research》上,並被評為2002年中國醫葯衛生十大科技新聞和2002年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其主持的「鼻咽癌分子遺傳學研究」亦獲得2002年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003年廣東省科學技術一等獎、2003年中華醫學獎一等獎和200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至今,曾院士在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133篇,其中在SCI收錄刊物上發表57篇,這些論文被SCI收錄刊物引用1032次。
1997年至今,曾院士先後獲得國家傑出青年基金、863及973等9項國家級科研項目的支持。由於在科研、教學方面所取得突出成績,他被評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首批國家級人選、教育部「全國高等學校優秀骨幹教師」、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及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在日前舉行的瑞典卡羅琳斯卡醫學院諾貝爾論壇第四屆中瑞醫學論壇開幕式上,卡羅琳斯卡醫學院院長Harriet Wallberg-Henriksson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主任曾益新教授頒發了大銀質獎章,以表彰他對中瑞醫學交流所作的卓越貢獻。這也是卡羅琳斯卡醫學院為其200周年校慶頒出的第一枚大銀質獎章。中國衛生部部長陳竺出席了頒獎儀式。 2010年10月5日上午,在瑞典卡羅琳斯卡「醫學院諾貝爾論壇」舉行的第四屆中瑞醫學論壇開幕式上,卡羅琳斯卡醫學院院長Harriet Wallberg-Henriksson為曾益新院士頒發了大銀質獎章,以表彰他對中瑞醫學交流所作的卓越貢獻。
這也是卡羅琳斯卡醫學院頒出的第一枚大銀質獎章。據了解,獎章總共分為三類:金質獎章、大銀質獎章和銀質獎章,主要是用於獎勵為該校醫學發展做出貢獻的瑞典國內及國際人士。
據了解,卡羅琳斯卡醫學院是歐洲最大的醫學專科大學,也是醫學諾貝爾獎的評獎單位,其本身也有5位教授獲得醫學或生理學諾貝爾獎。正是在該學院的諾貝爾論壇,於10月4日下午5時,由諾貝爾醫學獎評獎委員會宣布了2010年的醫學或生理獎獲得者,英國的生理學家羅伯特·愛德華茲教授。
卡羅琳斯卡醫學院非常重視中瑞醫學之間的交流,曾於2003年與中山大學簽署兩校合作協議,聯合開展人才的培養,並在中大腫瘤防治中心設立雙方合作實驗室,雙方科學家定期召開學術會議。 (1) 教育部、衛生部、廣東省及中山醫科大學聯合特別啟動基金。40萬元.1997
(2)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60萬元,1998
(3) 美國中華醫學基金會科研基金 50萬美元,1998 (合人民幣425萬元)
(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合作者)45萬元,1997
(5) 國家863計劃(分題)20萬元,1998
(6) 國家973計劃(分題)240萬元,1999
(7) 廣東省科委攻關項目10萬元,1997
(8) 廣東省科委、衛生廳、高教廳聯合攻關重點項目150萬元,1998
(9) 教育部博士點基金5萬元,1998
(10) 廣東省科委「鼻咽癌診治研究重點實驗室」基金500萬元,2000 1、Kumaravel SomasundramHongbing ZhangYi-Xin Zenget alArrest of the cell cycle by the tumor-suppressor BRCA requires the CDK-inhibitor pWAF/CIP Nature
2、Yi-Xin Zeng Kumaravel Somasundram and Wafik S El-DeiryAP- inhibits cancer cell growth and activates pWAF/CIP expression Nature Genetics ;:-
3、Yi-Xin Zeng Kumaravel Somasundram and Wafik SEl-Deiry Regulation of pWAF/CIP expression by p-independent pathways Oncogene ;: -
4、Yi-Xin ZengKumaravel SomasundramNita SPradbuRavi Krishnadasan and Wafik SEl-Deiry Detection and analysis of living growth inhibited mammalian cells following transfection Bio-Techniques ;:-
5、Yi-Xin Zeng and Wafik SEl-Deiry Adenovirus-mediated p gene therapy for nasopharygeal cance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ncology ;:-
6、Yi-Xin ZengHiroshi Takahashi Masao Shibata and Katsuiku HirokawaJAK Janus kinase is involved in interleukin signal pathway FEBS Letters ;:-
7、Yi-Xin Zeng JWuST YeeHNariuchi and KHirokawa Abnormality in the early signal transction pathway is responsible for the impaired proliferative response and low K+ current in a T-cell clone by stimulation with anti-CDantibody Cellular Signaling ; :-
8、 Yi-Xin Zeng and KHirokawa Age change in signal transction of T cell Aging: Immun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 ;:-
9、曾益新 病毒介導的p腫瘤基因治療 癌症 (增刊):
10、畢丹 曾益新慢性粒細胞白血病p基因功能檢測 癌症:
11、郭潁 曾益新例鼻咽癌遺傳變異的研究 癌症:
12、郭潁 曾益新顯微切割鼻咽癌組織號染色體雜合性缺失的研究癌症 :
13、朱孝峰 曾益新神經醯胺誘導鼻咽癌細胞凋亡中國葯理學報:
14、王秀清曾益新 鈣結合蛋白SA對肝癌細胞生長繁殖的抑製作用中華腫瘤雜志已接收
15、李昇平曾益新肝癌全基因組掃描LOH分析中華醫學雜志已接收
16、Zhu Xiao-FengZeng Yi-Xin Apoptosis inced by ceramide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Bel cell Acta Parmacologica Sinica:
17、Qian Chao-NanZeng Yi-Xin Elevation of serum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in male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nasopharygeal carcinomaCancer :
18、Xia Jian-Chuan Zeng Yi-Xin Genome-wide scan for familial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and evidence for linkage to chromosome Submitted
19、Shao Jian-Yong Zeng Yi-Xin Allelotype Analysis of Sporadic Primary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Submitted Jia Wei-Hua Zeng Yi-Xin Complex Segregation Analysis of Familial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in Guangdong China: Evidence for a Major Gene Transmission Submitted。 (1) 鼻咽癌遺傳易感基因及相關基因的定位與克隆
(2) 鼻咽癌流行區EB病毒序列及變異分析
(3) 惡性腫瘤的基因腫瘤研究

閱讀全文

與陳竺的科技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