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我國基因成果

我國基因成果

發布時間:2022-01-21 00:16:46

㈠ 「中國與美國科學家一起繪制中國人的基因序列表,並取得重大成果」 ,是哪一年

這是某些人蓄意的造謠。其心可誅!

㈡ 我國重大科技成果有哪些

中國近年來的重大科技成就:

1964年10月16日,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1966年10月27日,第一顆裝專有核彈頭的地地導彈飛屬行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

1970年4月24日,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

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號飛船升天;

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號成功升天;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號成功升天。

(2)我國基因成果擴展閱讀:

基本特徵:

(1)是新穎性與先進性:沒有新的創見、新的技術特點或與已有的同類科技成果相比較為先進之處,不能作為新科技成果。

(2)是實用性與重復性:實用性包括符合科學規律、具有實施條件、滿足社會需要。重復性是可以被他人重復使用或進行驗證。

(3)是應具有獨立、完整的內容和存在形式,如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以及科技報告等。

(4)是應通過一定形式予以確認:通過專利審查、專家鑒定、檢測、評估或者市場以及其它形式的社會確認。

中國科學院在《中國科學院科學技術研究成果管理辦法》中把「科技成果」定義為:某一科學技術研究課題,通過觀察試驗和辯證思維活動取得的,並經過鑒定具有一定學術意義或實用意義的結果。

㈢ 我國基因研究的成果意義是什麼

以破譯人類基因組全部遺傳信息為目的的科學研究,是當前國際生物醫學界攻克的前沿課題之一。據介紹,這項研究中最受關注的是對人類疾病相關基因和具有重要生物學功能基因的克隆分離和鑒定,以此獲得對相關疾病進行基因治療的可能性和生產生物製品的權利。

人類基因項目是國家「863」高科技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醫學上,人類基因與人類的疾病有相關性,一旦弄清某基因與某疾病的具體關系,人們就可以製造出該疾病的基因葯物,對人類健康長壽產生巨大影響。據介紹,人類基因樣本總數約10萬條,現已找到並完成測序的約有8000條。

近些年我國對人類基因組研究十分關注,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計劃」以及地方政府等多渠道的經費資助下,已在北京、上海兩地建立了具備先進科研條件的國家級基因研究中心。同時,科技人員緊跟世界新技術的發展,在基因工程研究的關鍵技術和成果產業化方面均有突破性的進展。我國人類基因組研究已走在世界先進行列,某些基因工程葯物也開始進入應用階段。目前,我國在蛋白基因的突變研究、血液病的基因治療、食管癌研究、分子進化理論、白血病相關基因的結構研究等項目的基礎性研究上,有的成果已處於國際領先水平,有的已形成了自己的技術體系。而乙肝疫苗、重組α型干擾素、重組人紅細胞生成素,以及轉基因動物的葯物生產器等10多個基因工程葯物,均已進入了產業化階段。

㈣ 我國近年來科技創新成就

1、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創新能力顯著增強。

五年來,中國基礎研究取得一批重大原始性創新成果。國際論文總數世界排名上升到世界第四位,在三大國際論文檢索系統(SCI,EI,ISTP)論文總數中佔7%,進入世界第二方陣,與英國、德國、日本相當;

納米科學論文數居世界第一,工程科學論文數居世界第二。前沿技術領域突破了一批核心技術,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不斷縮小。

2、產業技術創新取得多方面突破。

近年來,中國在基礎工業、加工製造業以及新興產業領域,技術創新能力大幅度提高,石油、鋼鐵、船舶、電子信息、先進裝備製造和生物技術等領域重大技術創新成果不斷涌現,產業整體技術素質邁上新台階。

3、科技走進千家萬戶、惠及億萬人民。

近年來中國政府把解決民生問題和發展社會事業放在突出位置,科技進步為人口健康、節能減排、氣候變化、防災減災、公共安全等提供了有力支撐。

雜交水稻的培育和應用,糧食豐產科技工程的實施,為解決糧食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撐。能源領域突破一批石油勘探、大型煤液化工程成套設備、大型水電設備、先進核電等關鍵技術,攻克一批燃料電池、風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關鍵技術,為調整能源結構、保障能源安全奠定了基礎。

4、知識產權產出水平大幅度提高。

五年來,中國國內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持續、快速增長,知識產權創造能力進一步增強。2002年到2006年,國內發明專利申請量從3.97萬件增長到12.2萬件,國內發明專利授權量從0. 58萬件增長到2.5萬件。

5、科技投入規模和強度持續提高。

2006年,全社會科技支出經費總額4500億元,全社會研究開發支出總額3003.1億元,居世界第5位;研發投入強度不斷提升,全社會研究開發支出總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42%。

近5年國家財政科技投入保持了年均17%的較快增長,其中2006年中央財政科技撥款達1009.7億元,比上年增加25.0%。

6、中國成為世界科技人力資源大國。

2005年,中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約為3500萬人,居世界第1位;2006年,中國研究與試驗發展全時人員達150萬人/年;一支充滿活力的中青年科技人才隊伍正在迅速成長,45歲以下中青年科研人員占研究人員總數的80%。

㈤ 我國基因工程發展到一個什麼程度了 外國最先進的技術達到什麼水準了

我國的基因工程發展程度跟朝鮮和韓國的經濟發展狀況差不多。而且中國每年報道的科技果轉化率51.7%.,這些也就吹吹牛,偏偏國家錢。理論從全球的nature,science上發表的文章上就可以看到理論研究不見出多少成果,項目經費到是不知道怎麼花的,所以這就是教育制度的腐敗,網上不是經常有 各類叫獸嗎,他們也就忽悠一下國家的經費可以。等你上了研究生就知道了,搞學術的教授沒幾個,都看的是哪個人能從國家騙到項目經費就算牛,研究生,博士論文抄襲之風嚴重,而且不抄襲得也基本沒多少影響因子的文章都是克隆復制別人的。

㈥ 我國2002年發表的水稻基因組測序成果表明,袁隆平的超級雜交水稻找到了很好的 組合 。

大米是我國人民的主食之一,全球也有半數以上的人口以大米為主食。大米來自稻穀。誰能培育出優質高產的水稻品種,無疑是對中國和世界的重大貢獻。在這方面貢獻最大的是袁隆平院士,他被尊稱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是江西德安人,1953年畢業於西南農學院,一直從事農作物育種研究。他與助手們利用多個品種的水稻和他們辛苦發現的一種野生稻進行雜交,經過多年的繁殖和選育,培育出多個高產而優質的雜交水稻新品種。我國2002年發表的水稻基因組測序成果,用的就是袁隆平培育的「秈稻9311」品種。負責測序工作的楊煥明教授認為:袁隆平的超級雜交水稻找到了很好的基因組合。這就從基因組研究的水平上,確證了袁隆平育種實踐的先進性。他培育的雜交水稻品種,已累計增產1 500多億千克,為農民增收500多億元。2001年2月,他被授予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70多歲的他,依然活躍在實驗室和希望的田野上,願他健康長壽,再創輝煌!

打得不好請諒解

㈦ 我國遺傳方面取得的成果,關於基因變異和基因突變

不知道這個算不算?
雲南農大曾養志的近交豬:經過20多代近親繁殖得到的袖珍豬。具有穩定的基因表達。為各種的相關實驗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對象。
據稱:這種「版納微型豬近交系」是世界上第一個大型哺乳動物近交系,是劃時代的成果。它將為生物醫學研究、異種器官移植和轉基因動物研究等提供基因高度純合、遺傳背景清楚而又有著不同基因型的近交系豬群。
詳細的情況可見參考資料

㈧ 1984年以後我國取得哪些科技成果

1998年4月15日,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又成功地運用基因方法重組人胰素。 1984年3月9日,我國青年學者旭日干與日本學者合作,培育出世界上第一胎「 試管山羊」,1989年,「試管綿羊」被成功培育。被世界稱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於1973年在世界上首稱育成秈型雜交 水稻。直到90年代,雜交水稻的影響還在繼續。 ——基因工程 在基因葯物方面,1988年,我國研製成功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1992年又研 製成功治療甲肝和丙肝有特殊療效的合成人工干擾素等一批基因工程葯物,其中 一些葯物已進入市場。90年代,我國農業科技人員運用現代生物技術分離克隆出光敏核不育基因,進 一步研製出只採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兩系法雜交水稻技術。在全國大面積的 試種中,表現出高產、優質和多抗等特性,平均每公頃產量可達11250公斤。1995年11月,中國農科院植保所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山東大學生物系聯合培育成 功世界上第一株抗大麥矮病毒的轉基因小麥品種。1997年7月,中國水稻研究所研究員黃大年和他的科研合作者經過多年攻關,成 功地將抗除草劑基因轉入水稻,並應用於雜交水稻。 1997年10月,中國農科院生物技術中心郭三堆研製成功我國第一個雙價抗蟲棉 1998年9月,浙江農業大學核農所教授高明尉等帶領課題組利用農桿菌介導法, 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轉基因抗螟蟲品系克螟稻。 此外,我國在激光育種、輻射誘變育種、太空育種等先進技術領域也取得了 很大成績。1993年10月,「曙光一號」大型並行計算機研製成功。 ——微電子技術 「九五」末期集 成電路批量生產的水平為1—1.5微米,研究水平為0.8微米,並在0.5—0.6微米工 藝技術預研取得成果。 目前,我國已研製成功的智能機器人主要有:核工業移動作業機器人;壁面爬 行機器人;室外惡劣環境下工作的移動機器人;水下1000米和6000米無纜機器人 …… ——激光技術 80年代中期,我國開始極地考察。1984年12月30日,中國第一支南極考察隊登 上喬治島,建立中國南極長城站,1985年2月20 日落成。1989年9月26日,中國南 極中山站在南極大陸落成。 1999年6月,我國首次赴北極考察。 ——古生物化石考察 1984—1995年,我國科學家在雲南澄江發現大批動物群化石,揭示了生物進化 的突發性,向傳統的「漸進論」為代表的達爾文進化理論提出了挑戰,被國際科 學界稱為:20世紀最驚人的發現之一。1997年,我國科學家在貴州甕安考察前寒武紀含磷地層,發現大量微型多細胞 動物及礤胚胎化石,將動物起源時間向前推進50 00萬年,再次取得早期動物研究 的重大突破。 ——夏商周斷代工程

㈨ 你還了解我國生物科學發展的哪些成果

1、中國在超級雜交稻育種技術與應用、轉基因植物研究等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2、動物體細胞克隆技術也日臻完善,廢水處理新型反應器和新工藝的開發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3、一大批生物技術成果或已申報專利,或進入臨床階段,或正處於規模生產前期階段,若干生物技術公共研發平台初步形成;

4、中國的基因檢測服務能力在全球已處於領先地位,出口葯品已從原料葯向技術含量更高的制劑拓展,高端醫療器械核心技術的突破大幅降低了相關產品和服務的價格;

5、超級稻畝產突破1000公斤,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生物發酵產業產品總量居世界第一。

(9)我國基因成果擴展閱讀:

生物技術的發展可以劃分為三個不同的階段:傳統生物技術、近代生物技術、現代生物技術。傳統生物技術的技術特徵是釀造技術,近代生物技術的技術特徵是微生物發酵技術,現代生物技術的技術特徵就是以基因工程為首要標志。

現代生物技術在70年代開始異軍突起,近一、二十年來發展極為神速。它與微電子技術、新材料技術和新能源技術並列為影響未來國計民生的四大科學技術支柱,被認為是21世紀世界知識經濟的核心。

生物技術的應用范圍十分廣泛,主要包括醫葯衛生、食品輕工、農牧漁業、能源工業、化學工業、冶金工業、環境保護等幾個方面。其中醫葯衛生領域是現代生物技術最先登上的舞台,也是目前應用最廣泛、成效最顯著、發展最迅速、潛力也最大的一個領域。

閱讀全文

與我國基因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