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梵高說的話!!
我查不到這句話 不過有其他一些梵高的經典語句
1,人們必須真正地愛他的同類,我要盡可能地使自己具有這樣的心。
2,在我的生活與繪畫中,我可以不要上帝,但是像我這樣的笨人,卻不能沒有比我偉大的某種東西,它是我的生命---------創造的力量。
3,為了工作,為了成為藝術家,一個人需要愛。至少,要使他的作品不缺乏感情,他首先要自己感覺到這一點,並且,他要愛工作與愛生活。
4,一人絕不可以讓自己心靈里的火熄滅掉,而要讓它始終不斷地燃燒。
5,這是誠實的人保存再藝術中的最最終必要的東西!然而並不是誰都懂得,美好的作品的秘密在於有真實與誠摯的感情。
6,一個勞動者的形象,一條耕地上的犁溝,一片沙灘,廣闊的海洋與天空,都是美的。終生從事於表現隱藏在它們之中的詩意,確實是值得的。
7,我總是全力以赴地畫畫,因為我的最大願望是創造美的作品。
8,絕不要以為故去的人永遠逝去,只要有人活著,故去的人就永遠活著,永遠活著。
9,我認為這是偉大人物經歷中的一幕悲劇。。。。他們往往再作品被工作所承認之前便死了。
10,在它們活著的時候,他們遭受著為生存而斗爭中的障礙與困難的不斷壓迫。
11,我的作品就是我的肉體和靈魂,為了它我甘願冒失去生命和理智的危險。
12,不少畫家害怕空白畫布,但空白畫布也害怕敢帽風險的、真正熱情的畫家。
13,畫家------只接受死亡和埋葬,以他們的創作,對下一代或下幾代人說話。在畫家的生活中,死亡也許不是最難過的事。
2. 梵谷的簡要生平及主要成就,其作品的藝術特點
1、特點
①多使用鮮艷和火辣辣的色彩,以及具有運動感的、連續不斷的、波浪般急速流動的筆觸,構成他繪畫的特色。
②把所描繪的對象,當作表現自己熱烈激動的主觀感情的媒介、當作表現自己獨特藝術手法的媒介,以表達他的主觀感受和激情。
③尤其是在色彩和對事物的形體塑造上的方法,發展到更加獨立於傳統之外的地步。
2、人物簡介
文森特·威廉·梵高,又稱」梵谷」,以下稱「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荷蘭後印象派畫家。出生於新教牧師家庭。是後印象主義的先驅,並深深地影響了二十世紀藝術,尤其是野獸派與表現主義。
1890年7月29日,因精神疾病的困擾,曾割掉右耳,後在法國瓦茲河開槍自殺,時年37歲。在梵高去世之後,梵高的作品,《星夜》、《向日葵》與《有烏鴉的麥田》等,已躋身於全球最著名、廣為人知與珍貴的藝術作品的行列。
3、人物評價
亨利·福西隆在論述梵谷時說道:「他是他時代中最熱情和.最抒情的畫家。……對他來說,一切事物都具有表情、迫切性和吸引力。一切形式、一切面容都具有一種驚人的詩意」,「他感到大自然生命中具有一種神秘的升華,他希望將它捕捉。這一切對他意味著是一個充滿狂熱和甜蜜的謎,他希望他的藝術能將其吞沒一切的熱情傳達給人類」 。
他只是個普普通通的人,甚至比你我的日子更加的難熬,當他的精神接近崩潰的時候,他甚至用剃須刀割下了自己的一隻耳朵,為的只是來制止自己內心越來越強烈的瘋狂,他又是多麼悲哀的一個人啊。他鑄造了不朽的傳奇,卻也成就了自己悲劇色彩的一生,同樣的,藝術家多是短命鬼,這位偉大的藝術家僅僅活了37歲,或許這就是成為天才的悲哀吧!
3. 說人家梵高是什麼意思
梵高者,家族做賣畫生意,頗富裕,但他為藝術追求不肯媚俗,除他弟弟外無人肯買他畫作,窮困潦倒。他的畫色彩強烈,滿懷熾熱的感情,線條粗勵。傳聞曾試過把自己的耳朵割下給一妓。後發瘋。用手槍結束了自己生命.他流傳下來的畫作多數由他弟弟保存下來。世人寫有梵高傳.
至於所問意思,與梵高的藝術成就和一生比起來難道重要嗎?
4. 淺談對梵高藝術成就的理解
「向日葵稱得上是我的東西。」 ——梵高 《十四朵向日葵》可以說是梵高最被大家熟知的一幅畫,梵高的《向日葵》的價值通過1987年的倫敦拍賣會就可以看出來了,當時梵高的另一副《向日葵》以3990萬美元的天價被日本人買走,自此而震驚世界。高更也曾給《向日葵》很高的評價,有的書曾說,高更來到阿爾以後是這樣評價向日葵的「對,這才是花」 。梵高用堅實有力筆觸,運用色彩大膽肆意,把向日葵絢麗的光澤,飽滿的輪廓刻畫得淋漓盡致。通過對畫作的進一步了解更使我感動的是梵高創作此畫的意境,情感有時候真的很難讓人琢磨,梵高把自己的情感注入到向日葵中。來到阿爾以後梵高夢想建立「畫家之家」 ,但響應者寥寥。聽到高更要來的消息之後,梵高又從新燃起了希望,他把這種希望注入到了《向日葵》的創作之中。梵高當時對生活的那種期待與渴望,通過向日葵躍然於紙上。在繪畫史的長河中,《向日葵》似乎已成了梵高的代表。自倫敦拍賣會後,梵高的《鳶尾花》,《加歇醫生像》相繼以5300萬美元,8250萬美元的價格拍賣出去,其中《加歇醫生像》是當時藝術品拍賣的最高價了!最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梵高生前僅賣出過一幅畫。梵高的畫作自此以後享譽世界。 看過《梵高傳》的人,肯定會為梵高一生的遭遇而感到同情,同時對他在繪畫界的成就而贊嘆不已!梵高最初熱衷於宗教傳播,這也與他出身於宗教世家有關,他就是在傳教的過程中受到了一連串的打擊之後於1880年10月去了布魯塞爾以後開始了學習和創作。1885年梵高的父親過世後,創作了《吃土豆的人》,在創作這幅畫的時候,梵高還不為人知曉,後來這幅畫卻被人稱作是著名的作品,現在看來是多麼的滑稽和可悲。梵高一生貧窮,唯一欣賞他作品的人便是他的弟弟——提奧。提奧是梵高一生的支持者,不僅從精神上,而且在物質上都給予了梵高很大的幫助。最令人感動的是梵高逝世後六個月,提奧也在悲傷過度中去世!有人曾說提奧是梵高而活,在提奧過世後人們把他們合葬在奧維爾。梵高能有如此成就可以說與提奧有密不可分的關系。梵高也曾為他侄子創作過一幅畫,那就是《開花杏樹》。畫面以藍色做底,點綴點點白色杏花。純潔而唯美,這是梵高逝世那一年畫的,為了就是紀念文森特·凡·高(提奧給他兒子起了同梵高一樣的名字)。那種對生的嚮往,以及對未來的期盼是那樣的真切,看到這幅畫心中不禁有些莫名的感動。不僅為梵高的一生,更為提奧與梵高之間這種難得的親情和友誼!人們記住梵高的成就的同時也更應該記住這位默默支持他的弟弟提奧。從我對梵高一生的了解我認為沒有梵高可能就不會有梵高今天的成就。我們也許不會看到現在梵高這么多優秀的作品! 梵高一生的作品可以說無一不是在對生命的吶喊,除了提奧,有誰真正懂得過梵高?又有誰在他生前願意用8250萬美元的價格去買梵高的一幅畫?在阿爾的那段時間梵高對繪畫的熱情,對生活的那種期待是多麼的讓人感動,他甚至為了留住高更不惜改變自己的風格,又有多人可以做到這一點呢?而人們呢?當時有記住了他所少?記住他的只有與妓女同居,為了妓女割下了自己的耳朵,進了精神病醫院……《麥田上的烏鴉》是梵高留給世上的最後作品。翻滾的烏雲,騷動的麥田,尖叫的烏鴉……無一不是在控訴著自己幾近崩潰的心靈。 「說到我的事業,我為它豁去了我的生命,因為它我的理智已近乎崩潰……」——梵高逝世之日在他身上發現的致提奧的信「我被關在籠子里,我被關在籠子里,我需要什麼有什麼,傻瓜!我能得到的我都有!啊,上帝,自由 - 像別的小鳥一樣,做一隻小鳥吧。」——梵高 梵高已經走了,已經離開我們了,他給我們留下了無數的優秀作品,而且後來的野獸派正是從梵高畫中獲取的靈感,令人感到遺憾的是梵高再也看不這些了,死亡也許對他來說是一種解脫,而對現在的人來說意味著什麼,人們也許正在感嘆一位繪畫界的奇葩的凋零,也許正在感嘆再也不會有這樣的作品出現在世上了……人們在感嘆這些的時候誰想到了梵高生前對生命的那種渴望,對生活的那種熱愛,人們在談及梵高的成就的時候,不要忘記了他生前的悲慘遭遇,不要忘記了大師可能是幾百年不出一個的。 談及了梵高的繪畫成就我們不得不想到我們的現狀,如今的中國,對藝術生的偏執,依然沒有改變,大一統的教育何時才能再誕生一個梵高?陳丹青為什麼會出走清華?不是對現在教育體制的痛恨嗎?我們在創作的時候,是什麼改變了我們?又什麼束縛了我們的手腳?英語和所謂的全才試教育!這樣的大學上了有何意?這樣的教育何時能把我們塑造成一個梵高?未知,未知,甚至永遠都不會出現! 梵高是值得同情的,也是值得肯定的,我愛梵高,不僅愛他的作品,更愛他作畫的意境和精神!我對未來充滿信心,可是又與梵高一樣,對生活充滿了期待與無奈。抗爭!是無謂的痛苦,是對自己信心的褻瀆,我們唯有服從,服從又會帶給我們什麼呢?也許就會是藝術界一朵奇葩的凋零!先人已離我們遠去,而我們還要苟且的活著,去應付所謂全才試教育。我們的未來在哪裡?未知,依然是未知,沒有人會給出答案。人死以後再去肯定它的價值,對活著的人來說是財富,對死去的人有意味著什麼呢?世上不會再有第二個梵高,也不會再有這樣的作品了!教育扼殺我們,會像梵高一樣,凋零,凋零……
5. 概括梵高的形象
梵高,始終被據在藝術大殿外的漂泊的靈魂
他熱愛生活,渴望愛情,但在生活中屢遭挫折,艱辛備嘗;
他獻身藝術,大膽創新,卻不為人理解,遭人唾棄,被當成精神病人。
梵高的畫閃爍著熊熊的火焰,充斥著熾熱的激情,運動感的和彷彿旋轉不停的筆觸是那樣粗厚有力,色彩的對比也是單純強烈的。然而,在這種粗厚和單純中卻又充滿了智慧和靈氣。
「只要活人還活著,死去的人總還是活著。」他是那樣熱愛生命。
但
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他割下自己的耳朵。
為了證明自己的愛情,他把手放在煤油燈上烤。
為了不拖累自己的弟弟,他用手槍結束了短暫但燦爛得耀眼的藝術生命。
孤僻的個性中下藏著脆性的敏感與烈性的張力這使得梵高不能也做不到與社會及群體相融,他只能放縱的思索;孤軍奮戰那樣地在一己的世界中為所欲為。
癲狂毀掉了梵高本人,卻成就了他的藝術。這是一種幸運,也是殘酷的毀滅。
他生下來。
他畫畫。他死去。
麥田裡一片金黃,
一群烏鴉驚叫著飛過天空。
6. 說梵高是,後印象派畫家是什麼意思
後印象派是一種畫畫的風格
7. 梵高的罕見畫作《蒙馬特爾街景》1億元賣出,這幅畫有何特別之處
梵高這個名字對於許多人來說都不陌生,這個在一百多年前成就卓絕的偉大藝術家直到如今依舊被收藏愛好者們所追捧。梵高高超的油畫繪畫技術以及他的藝術風格對於後世產生的深刻影響,使得他的許多作品都價值連城。《蒙馬特爾街景》是梵高眼中關於巴黎這座城市發展過程的一個記憶片段,這樣親身經歷的歷史時刻是十分珍貴的。《蒙馬特爾街景》創作時期,也正是梵高不斷學習新的思想風尚,對於自己的創作風格開始重新審視和做出改變的時期,這幅畫代表了這位偉大藝術家在藝術創作方面的重要轉折點。在此前的一百多年歲月中,《蒙馬特爾街景》從未被世人目睹它的廬山真面目,因此它的重新現世極為難得。對於熱愛收藏的人來說,這幅畫有著巨大的意義,關於它的非凡之處介紹如下。
一、記錄時代記憶在相機尚未普及的年代,人們記錄生活的方式是十分有限的,但對於梵高來說,畫筆就是他手中最好的相機。
你知道關於梵高的哪些事跡呢?
8. 梵高取得成就的原因
梵高是個超時代的天才畫家,所以當時看慣了莫奈等印象派畫家的人們還接受不了如此超前的後印象派,梵高作品的色彩與風格和他的瘋狂執拗並不為當時的人們所接受。
在梵高死後六個月後他的弟弟提奧也去世了,而文森特家族也並沒有因為梵高的畫而發達起來,相反,梵高的畫一直堆積在倉庫里賣不出去,甚至到最後與梵高同名的提奧的兒子破產也沒賣出幾幅梵高的畫,所以你所說的是因為他弟弟之後的幫助是根本不存在的。
十九世紀末的時候世界正進行著一次全面的革新,人們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變革,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大大的提高。而過去相對於印象派較為超前的梵高,此時正適應了人們的審美需求。
「梵高不僅是一個偉大的畫家,而且是一個出色的作家與哲學家!」獲得這項殊榮的時候,梵高已經去世了47年。
生前作品往往換不到一碗通心粉,一幅《鳶尾蘭》售價達5400萬美元的時候,梵高已經死去近一個世紀!
9. 梵高和愛因斯坦對人類文化所做的貢獻有哪些
1.對於藝術的真誠
梵高繪畫藝術的真實感及其所表現出來的對生命力的追求及對災難民眾不屈於命運的關切之情,我們會為之一震。由於這種面對社會丑惡、腐朽而表現出的不屈的肉體將鼓舞後來者在藝術長河中不時地探究與追求。論及個人,梵高無疑是不幸的,他單純的理想主義信心,痛苦的疾病折磨,孤僻、直率、執著而神經質的性格使他難以融入當時的社會,並與人為善相處。或許正是這種性格缺陷成就了梵高的不朽。他以廣博的文學涵養,寬厚的人文情懷,博大的同情心,悲憫的基督肉體,熾熱的創作激情,共同的繪畫技巧,把生命中最珍貴的東西熄滅在繪畫藝術中,構成了他得以不朽的藝術生命。
梵高的不朽來自於他高度盲目的自然觀繪畫思想。早在18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就提出了「返回自然」的自然觀思想。自然觀思想以為,藝術家只要投身自然。才幹創作出美的作品,詮釋美的生活。梵谷的藝術創作深受自然觀思想的影響,他以宗教徒般的忠誠走進自然,詮釋人生。他以其孤寂的生活和楚苦的肉體世界為創作背景,運用繪畫的藝術方式表達出了屬於他本人的個性化的自然世界。梵谷描畫出的自然世界不是地道的外在於人的客觀存在,它是內化於人的「人化自然」。他經過繪畫藝術將本身的內在心靈與其所處的社會聯絡起來,正如梵高所說:「在見到諸多自然事物時,如當看到一片樹木時,我都能看到自然的表情,以至感遭到他們的心靈。我以至奢望可以在那裡找到某種斗爭的方式。」於是,作為一名藝術者,梵高不斷在努力尋求人生意義與自然的實質之關系,他說:「一名社會勞動者形象,一片沙灘、天空與海洋,一塊犁地上的犁溝等,都理應成為藝術描畫的對象。將這些自然物描繪出來都是不容易的,但由於他們都是生活之美的對象,一名藝術家終其終身從事於表現這些自然物之美,的確是值得的。」由於反映自然之美是十分值得的,所以,梵高常處於一種肉體極度亢奮的狀態來停止他的藝術發明,正由於這種執著,梵高的藝術作品才真正反映出來自然的「生氣與真誠」,感動了有靈性的藝術之人,並傳於後世而永不退色。
梵高獨立特行的創作肉體與思辨認識也促成了其不朽的藝術生命。梵高也曾震動於米勒、倫勃朗、德拉克羅瓦等藝術家的繪畫作品,但是,他更多的是汲取其創作精髓,注重本身情感的表達,強調本人的客觀感受,追求方式和心理的均衡。梵高絕不故步自封地照搬傳統和照實地描摹自然,他終其終身努力尋求個性化的藝術表現手法,並最終發明出了屬於本人的藝術款式。梵高重復強調,藝術創作要「縱情地表現自我而不是努力地表現眼前之物」。梵高的人生是短暫的,但是,他卻用短暫的終身完成了作為一位出色藝術家的共同的藝術發明圖式。他用他的繪畫作品表現了他共同的藝術人生和人文情懷,震動著後來的每一位酷愛藝術、酷愛生活的人們。他的藝術作品在他逝世近100年後成為了世人以天價競購的對象,基本緣由在於他悲憫的人文情懷及猖獗的藝術情懷,並由此帶來的無量的藝術價值。梵高及其藝術作品開啟了西方現代藝術的大門,並成為西方藝術史上「表現主義」的藝術先導。梵高的藝術「是獻給將來的」,他不朽的藝術肉體將在世界藝術史上永放光芒。[14]
後印象主義傑出代表
梵高, 作為後印象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繪畫受到西方繪畫的影響, 也創造了屬於自己的獨特風格。他的創作的獨特風格, 他對形式的大膽追求, 強烈的色彩表達, 因此他的藝術創作也難以被大眾接受, 他習慣用誇張的變形手法和大膽的色彩表達來裝飾他的畫面。對梵高而言, 畫畫只是一種純粹化的個人表達, 在藝術創作中他非常重視個人的情感, 這讓他很有動力。梵高的藝術風格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對於色彩的表達, 比如他的作品 《向日葵》 , 畫面的整體色調就是高純度的色彩, 他有意識的強調色彩, 一些傳統的藝術效果被他有意忽略, 將色彩表現到了極致, 金黃色也是梵高習慣性用的顏色, 由於他對生命的強烈的個性表達和追求的藝術個性, 使畫面具有特殊的裝飾效果, 或許有時候眾人無法理解他為什麼這么創作。他擺脫了對現實的束縛, 而注重對生命本身的表達, 用主觀的情感抽象的表達著他所想表達的一切事物。總之, 他經常用鮮艷明快高純度的顏色、還有奔放的筆觸去表現, 顛覆了傳統的繪畫色彩, 這在西方藝術上的影響是舉足輕重的。
2.狹義相對論的創立:
愛因斯坦
早在16歲時,愛因斯坦就從書本上了解到光是以很快速度前進的電磁波,與此相聯系,他非常想探討與光波有關的所謂以太的問題。以太這個名詞源於希臘,用以代表組成天上物體的基本元素。17世紀的笛卡爾和其後的克里斯蒂安·惠更斯首創並發展了以太學說,認為以太就是光波傳播的媒介,它充滿了包括真空在內的全部空間,並能滲透到物質中。與以太說不同,牛頓提出了光的微粒說。牛頓認為,發光體發射出的是以直線運動的微粒粒子流,粒子流沖擊視網膜就引起視覺。18世紀牛頓的微粒說佔了上風,19世紀,卻是波動說佔了絕對優勢。以太的學說也大大發展:波的傳播需要媒質,光在真空中傳播的媒質就是以太,也叫光以太。與此同時,電磁學得到了蓬勃發展,經過麥克斯韋、赫茲等人的努力,形成了成熟的電磁現象的動力學理論——電動力學,並從理論與實踐上證明光就是一定頻率范圍內的電磁波,從而統一了光的波動理論與電磁理論。以太不僅是光波的載體,也成了電磁場的載體。直到19世紀末,人們企圖尋找以太,然而從未在實驗中發現以太,相反,邁克耳遜莫雷實驗卻發現以太不太可能存在。
電磁學的發展最初也是納入牛頓力學的框架,但在解釋運動物體的電磁過程時卻發現,與牛頓力學所遵從的相對性原理不一致。按照麥克斯韋理論,真空中電磁波的速度,也就是光的速度是一個恆量;然而按照牛頓力學的速度加法原理,不同慣性系的光速不同。例如,兩輛汽車,一輛向你駛近,一輛駛離。你看到前一輛車的燈光向你靠近,後一輛車的燈光遠離。根據伽利略理論,向你駛來的車將發出速度大於c(真空光速3.0x10^8m/s)的光,即前車的光的速度=光速+車速;而駛離車的光速小於c,即後車光的速度=光速-車速。但按照這兩種光的速度相同,因為在麥克斯韋的理論中,車的速度有無並不影響光的傳播,說白了不管車子怎樣,光速等於c。麥克斯韋與伽利略關於速度的說法明顯相悖!
愛因斯坦似乎就是那個將構建嶄新的物理學大廈的人。愛因斯坦認真研究了麥克斯韋電磁理論,特別是經過赫茲和洛倫茲發展和闡述的電動力學。愛因斯坦堅信電磁理論是完全正確的,但是有一個問題使他不安,這就是絕對參照系以太的存在。他閱讀了許多著作發現,所有人試圖證明以太存在的試驗都是失敗的。經過研究愛因斯坦發現,除了作為絕對參照系和電磁場的荷載物外,以太在洛倫茲理論中已經沒有實際意義。
愛因斯坦喜歡閱讀哲學著作,並從哲學中吸收思想營養,他相信世界的統一性和邏輯的一致性。在「奧林匹亞科學院」時期大衛·休謨(DavidHume)對因果律的普遍有效性產生的懷疑,對愛因斯坦產生了影響。[1] 相對性原理已經在力學中被廣泛證明,卻在電動力學中卻無法成立,對於物理學這兩個理論體系在邏輯上的不一致,愛因斯坦提出了懷疑。他認為,相對論原理應該普遍成立,因此電磁理論對於各個慣性系應該具有同樣的形式,但在這里出現了光速的問題。光速是不變的量還是可變的量,成為相對性原理是否普遍成立的首要問題。當時的物理學家一般都相信以太,也就是相信存在著絕對參照系,這是受到牛頓的絕對空間概念的影響。19世紀末,馬赫在所著的《發展中的力學》中,批判了牛頓的絕對時空觀,這給愛因斯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05年5月的一天,愛因斯坦與一個朋友貝索討論這個已探索了十年的問題,貝索按照馬赫主義的觀點闡述了自己的看法,兩人討論了很久。突然,愛因斯坦領悟到了什麼,回到家經過反復思考,終於想明白了問題。第二天,他又來到貝索家,說:謝謝你,我的問題解決了。原來愛因斯坦想清楚了一件事:時間沒有絕對的定義,時間與光信號的速度有一種不可分割的聯系。他找到了開鎖的鑰匙,經過五個星期的努力工作,愛因斯坦把狹義相對論呈現在人們面前。
1905年6月30日,德國《物理學年鑒》接受了愛因斯坦的論文《論動體的電動力學》,在同年9月的該刊上發表。這篇論文是關於狹義相對論的第一篇文章,它包含了狹義相對論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內容。狹義相對論所根據的是兩條原理:相對性原理和光速不變原理。愛因斯坦解決問題的出發點,是他堅信相對性原理。伽利略最早闡明過相對性原理的思想,但他沒有對時間和空間給出過明確的定義。牛頓建立力學體系時也講了相對性思想,但又定義了絕對空間、絕對時間和絕對運動,在這個問題上他是矛盾的。而愛因斯坦大大發展了相對性原理,在他看來,根本不存在絕對靜止的空間,同樣不存在絕對同一的時間,所有時間和空間都是和運動的物體聯系在一起的。對於任何一個參照系和坐標系,都只有屬於這個參照系和坐標系的空間和時間。
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
對於一切慣性系,運用該參照系的空間和時間所表達的物理規律,它們的形式都是相同的,這就是相對性原理,嚴格地說是狹義的相對性原理。在這篇文章中,愛因斯坦沒有討論將光速不變作為基本原理的根據,他提出光速不變是一個大膽的假設,是從電磁理論和相對性原理的要求而提出來的。這篇文章是愛因斯坦多年來思考以太與電動力學問題的結果,他從同時的相對性這一點作為突破口,建立了全新的時間和空間理論,並在新的時空理論基礎上給動體的電動力學以完整的形式,以太不再是必要的,以太漂流是不存在的。
什麼是同時性的相對性?不同地方的兩個事件我們何以知道它是同時發生的呢?一般來說,我們會通過信號來確認。為了得知異地事件的同時性我們就得知道信號的傳遞速度,但如何測出這一速度呢?我們必須測出兩地的空間距離以及信號傳遞所需的時間,空間距離的測量很簡單,麻煩在於測量時間,我們必須假定兩地各有一隻已經對好了的鍾,從兩個鍾的讀數可以知道信號傳播的時間。但我們如何知道異地的鍾對好了呢?答案是還需要一種信號。這個信號能否將鍾對好?如果按照先前的思路,它又需要一種新信號,這樣無窮後退,異地的同時性實際上無法確認。不過有一點是明確的,同時性必與一種信號相聯系,否則我們說這兩件事同時發生是無意義的。
光信號可能是用來對時鍾最合適的信號,但光速非無限大,這樣就產生一個新奇的結論,對於靜止的觀察者同時的兩件事,對於運動的觀察者就不是同時的。我們設想一個高速運行的列車,它的速度接近光速。列車通過站台時,甲站在站台上,有兩道閃電在甲眼前閃過,一道在火車前端,一道在後端,並在火車兩端及平台的相應部位留下痕跡,通過測量,甲與列車兩端的間距相等,得出的結論是,甲是同時看到兩道閃電的。因此對甲來說,收到的兩個光信號在同一時間間隔內傳播同樣的距離,並同時到達他所在位置,這兩起事件必然在同一時間發生,它們是同時的。但對於在列車內部正中央的乙,情況則不同,因為乙與高速運行的列車一同運動,因此他會先截取向著他傳播的前端信號,然後收到從後端傳來的光信號。對乙來說,這兩起事件是不同時的。也就是說,同時性不是絕對的,而取決於觀察者的運動狀態。這一結論否定了牛頓力學中引以為基礎的絕對時間和絕對空間框架。
相對論認為,光速在所有慣性參考系中不變,它是物體運動的最大速度。由於相對論效應,運動物體的長度會變短,運動物體的時間膨脹。但由於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運動速度都是很低的(與光速相比),看不出相對論效應。
愛因斯坦在時空觀的徹底變革的基礎上建立了相對論力學,指出質量隨著速度的增加而增加,當速度接近光速時,質量趨於無窮大。他並且給出了著名的質能關系式:E=mc^2,質能關系式對後來發展的原子能事業起到了指導作用。
廣義相對論的建立:
1905年,愛因斯坦發表了關於狹義相對論的第一篇文章後(即《論動體的電動力學》),並沒有立即引起很大的反響。但是德國物理學的權威人士普朗克注意到了他的文章,認為愛因斯坦的工作可以與哥白尼相媲美,正是由於普朗克的推動,相對論很快成為人們研究和討論的課題,愛因斯坦也受到了學術界的注意。
1907年,愛因斯坦聽從友人的建議,提交了那篇著名的論文申請聯邦工業大學的編外講師職位,但得到的答復是論文無法理解。雖然在德國物理學界愛因斯坦已經很有名氣,但在瑞士,他卻得不到一個大學的教職,許多有名望的人開始為他鳴不平,1908年,愛因斯坦終於得到了編外講師的職位,並在第二年當上了副教授。1912年,愛因斯坦當上了教授,1913年,應普朗克之邀擔任新成立的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長和柏林大學教授。
在此期間,愛因斯坦在考慮將已經建立的相對論推廣,對於他來說,有兩個問題使他不安。第一個是引力問題,狹義相對論對於力學、熱力學和電動力學的物理規律是正確的,但是它不能解釋引力問題。牛頓的引力理論是超距的,兩個物體之間的引力作用在瞬間傳遞,即以無窮大的速度傳遞,這與相對論依據的場的觀點和極限的光速沖突。第二個是非慣性系問題,狹義相對論與以前的物理學規律一樣,都只適用於慣性系。但事實上卻很難找到真正的慣性系。從邏輯上說,一切自然規律不應該局限於慣性系,必須考慮非慣性系。狹義相對論很難解釋所謂的雙生子佯謬,該佯謬說的是,有一對孿生兄弟,哥在宇宙飛船上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做宇宙航行,根據相對論效應,高速運動的時鍾變慢,等哥哥回來,弟弟已經變得很老了,因為地球上已經經歷了幾十年。而按照相對性原理,飛船相對於地球高速運動,地球相對於飛船也高速運動,弟弟看哥哥變年輕了,哥哥看弟弟也應該年輕了。這個問題簡直沒法回答。實際上,狹義相對論只處理勻速直線運動,而哥哥要回來必須經過一個變速運動過程,這是相對論無法處理的。正在人們忙於理解相對狹義相對論時,愛因斯坦正在接受完成廣義相對論。
5歲的愛因斯坦和3歲的妹妹 (3張)
1907年,愛因斯坦撰寫了關於狹義相對論的長篇文章《關於相對性原理和由此得出的結論》,在這篇文章中愛因斯坦第一次提到了等效原理,此後,愛因斯坦關於等效原理的思想又不斷發展。他以慣性質量和引力質量成正比的自然規律作為等效原理的根據,提出在無限小的體積中均勻的引力場完全可以代替加速運動的參照系。愛因斯坦並且提出了封閉箱的說法:在一封閉箱中的觀察者,不管用什麼方法也無法確定他究竟是靜止於一個引力場中,還是處在沒有引力場卻在作加速運動的空間中,這是解釋等效原理最常用的說法,而慣性質量與引力質量相等是等效原理一個自然的推論。
1915年11月,愛因斯坦先後向普魯士科學院提交了四篇論文,在這四篇論文中,他提出了新的看法,證明了水星近日點的進動,並給出了正確的引力場方程。至此,廣義相對論的基本問題都解決了,廣義相對論誕生了。1916年,愛因斯坦完成了長篇論文《廣義相對論的基礎》,在這篇文章中,愛因斯坦首先將以前適用於慣性系的相對論稱為狹義相對論,將只對於慣性系物理規律同樣成立的原理稱為狹義相對性原理,並進一步表述了廣義相對性原理:物理學的定律必須對於無論哪種方式運動著的參照系都成立。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認為,由於有物質的存在,空間和時間會發生彎曲,而引力場實際上是一個彎曲的時空。愛因斯坦用太陽引力使空間彎曲的理論,很好地解釋了水星近日點進動中一直無法解釋的43秒。廣義相對論的第二大預言是引力紅移,即在強引力場中光譜向紅端移動,20年代,天文學家在天文觀測中證實了這一點。廣義相對論的第三大預言是引力場使光線偏轉,最靠近地球的大引力場是太陽引力場,愛因斯坦預言,遙遠的星光如果掠過太陽表面將會發生一點七秒的偏轉。1919年,在英國天文學家愛丁頓的鼓動下,英國派出了兩支遠征隊分赴兩地觀察日全食,經過認真的研究得出最後的結論是:星光在太陽附近的確發生了一點七秒的偏轉。英國皇家學會和皇家天文學會正式宣讀了觀測報告,確認廣義相對論的結論是正確的。會上,著名物理學家、皇家學會會長湯姆孫說:「這是自從牛頓時代以來所取得的關於萬有引力理論的最重大的成果」,「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人類思想最偉大的成果之一」。愛因斯坦成了新聞人物,他在1916年寫了一本通俗介紹相對論的書《狹義與廣義相對論淺說》,到1922年已經再版了40次,還被譯成了十幾種文字,廣為流傳。
相對論的意義:
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建立以來,已經過去了很長時間,它經受住了實踐和歷史的考驗,是人們普遍承認的真理。相對論對於現代物理學的發展和現代人類思想的發展都有巨大的影響。相對論從邏輯思想上統一了經典物理學,使經典物理學成為一個完美的科學體系。狹義相對論在狹義相對性原理的基礎上統一了牛頓力學和麥克斯韋電動力學兩個體系,指出它們都服從狹義相對性原理,都是對洛倫茲變換協變的,牛頓力學只不過是物體在低速運動下很好的近似規律。廣義相對論又在廣義協變的基礎上,通過等效原理,建立了局域慣性長與普遍參照系數之間的關系,得到了所有物理規律的廣義協變形式,並建立了廣義協變的引力理論,而牛頓引力理論只是它的一級近似。這就從根本上解決了以前物理學只限於慣性系的問題,從邏輯上得到了合理的安排。相對論嚴格地考察了時間、空間、物質和運動這些物理學的基本概念,給出了科學而系統的時空觀和物質觀,從而使物理學在邏輯上成為完美的科學體系。
狹義相對論給出了物體在高速運動下的運動規律,並提示了質量與能量相當,給出了質能關系式。這兩項成果對低速運動的宏觀物體並不明顯,但在研究微觀粒子時卻顯示了極端的重要性。因為微觀粒子的運動速度一般都比較快,有的接近甚至達到光速,所以粒子的物理學離不開相對論。質能關系式不僅為量子理論的建立和發展創造了必要的條件,而且為原子核物理學的發展和應用提供了根據。
對於愛因斯坦引入的這些全新的概念,當時地球上大部分物理學家,其中包括相對論變換關系的奠基人洛侖茲,都覺得難以接受。甚至有人說「當時全世界只有兩個半人懂相對論」。舊的思想方法的障礙,使這一新的物理理論直到一代人之後才為廣大物理學家所熟悉,就連瑞典皇家科學院,1922年把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愛因斯坦時,也只是說「由於他對理論物理學的貢獻,更由於他發現了光電效應的定律。」對愛因斯坦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獎辭中竟然對於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隻字未提。(註:相對論沒有獲諾貝爾獎,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還缺乏大量事實驗證。)[8]
光電效應
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設,成功解釋了光電效應,因此獲得1921年諾貝爾物理獎。
光照射到金屬上,引起物質的電性質發生變化。這類光變致電的現象被人們統稱為光電效應(Photoelectriceffect)。
光電效應分為光電子發射、光電導效應和光生伏特效應。前一種現象發生在物體表面,又稱外光電效應。後兩種現象發生在物體內部,稱為內光電效應。
赫茲於1887年發現光電效應,愛因斯坦第一個成功的解釋了光電效應(金屬表面在光輻照作用下發射電子的效應,發射出來的電子叫做光電子)。光波長小於某一臨界值時方能發射電子,即極限波長,對應的光的頻率叫做極限頻率。臨界值取決於金屬材料,而發射電子的能量取決於光的波長而與光強度無關,這一點無法用光的波動性解釋。還有一點與光的波動性相矛盾,即光電效應的瞬時性,按波動性理論,如果入射光較弱,照射的時間要長一些,金屬中的電子才能積累住足夠的能量,飛出金屬表面。可事實是,只要光的頻率高於金屬的極限頻率,光的亮度無論強弱,光子的產生都幾乎是瞬時的,不超過十的負九次方秒。正確的解釋是光必定是由與波長有關的嚴格規定的能量單位(即光子或光量子)所組成。
光電效應里,電子的射出方向不是完全定向的,只是大部分都垂直於金屬表面射出,與光照方向無關,光是電磁波,但是光是高頻震盪的正交電磁場,振幅很小,不會對電子射出方向產生影響。
能量守恆
E=mc²,物質不滅定律,說的是物質的質量不滅;能量守恆定律,說的是物質的能量守恆。
雖然這兩條偉大的定律相繼被人們發現了,但是人們以為這是兩個風馬牛不相關的定律,各自說明了不同的自然規律。甚至有人以為,物質不滅定律是一條化學定律,能量守恆定律是一條物理定律,它們分屬於不同的科學范疇。
愛因斯坦認為,物質的質量是慣性的量度,能量是運動的量度;能量與質量並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聯系的,不可分割的。物體質量的改變,會使能量發生相應的改變;而物體能量的改變,也會使質量發生相應的改變。
在狹義相對論中,愛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質能公式:E=mc^2(這里的E代表能量,m代表多少質量,c代表光的速度,近似值為3×10^8m/s,這說明能量可以用減少質量的方法創造)。
愛因斯坦的質能關系公式,正確地解釋了各種原子核反應:就拿氦4(He4)來說,它的原子核是由2個質子和2個中子組成的。照理,氦4原子核的質量就等於2個質子和2個中子質量之和。實際上,這樣的算術並不成立,氦核的質量比2個質子、2個中子質量之和少了0.0302u(原子質量單位)!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當2個氘[]核(每個氘核都含有1個質子、1個中子)聚合成1個氦4原子核時,釋放出大量的原子能。生成1克氦4原子時,大約放出2.7×10^12焦耳的原子能。正因為這樣,氦4原子核的質量減少了。
這個例子生動地說明:在2個氘原子核聚合成1個氦4原子核時,似乎質量並不守恆,也就是氦4原子核的質量並不等於2個氘核質量之和。然而,用質能關系公式計算,氦4原子核失去的質量,恰巧等於因反應時釋放出原子能而減少的質量。
愛因斯坦從更新的高度,闡明了物質不滅定律和能量守恆定律的實質,指出了兩條定律之間的密切關系,使人類對大自然的認識又深了一步。
宇宙常數
愛因斯坦在提出相對論的時候,曾將宇宙常數(為了解釋物質密度不為零的靜態宇宙的存在,他在引力場方程中引進一個與度規張量成比例的項,用符號Λ表示。該比例常數很小,在銀河系尺度范圍可忽略不計。只在宇宙尺度下,Λ才可能有意義,所以叫作宇宙常數。即所謂的反引力的固定數值)代入他的方程。他認為,有一種反引力,能與引力平衡,促使宇宙有限而靜態。當哈勃將膨脹宇宙的天文觀測結果展示給愛因斯坦看時,愛因斯坦說:「這是我一生所犯下的最大錯誤。」
宇宙是膨脹著的。哈勃等認為,反引力是不存在的,由於星系間的引力,促使膨脹速度越來越慢。星系間有一種扭旋的力,促使宇宙不斷膨脹,即暗能量。70億年前,它們「戰勝」了暗物質,成為宇宙的主宰。最新研究表明,按質量成份(只算實質量,不算虛物質)計算,暗物質和暗能量約占宇宙96%。看來,宇宙將不斷加速膨脹,直至解體死亡。(也有其它說法,爭議不休)。宇宙常數雖存在,但反引力的值遠超過引力。林德饒有風趣的說:「我終於明白,為什麼他(愛因斯坦)這么喜歡這個理論,多年後依然研究宇宙常數,宇宙常數依然是當今物理學最大的疑問之一。」
10. 梵高在美術發展史上有哪些貢獻
梵高在美術發展史上的貢獻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印象主義,表現主義和藝術使命感。
1、印象主義
梵高著意於真實情感的再現,也就是說,他要表現的是他對事物的感受,而不是他所看到的視覺形象。
梵高在巴黎結識了印象主義畫家之後,他的調色板就變亮了。他發現,他唯一深愛的東西就是色彩,輝煌的、未經調和的色彩。他手中的色彩特徵,與印象主義者們的色彩根本不同。即使他運用印象主義者的技法,但由於他對於人和自然特有的觀察能力,因而得出的結論也具有非凡的個性。
梵高把他的作品列為同一般印象主義畫家的作品不同的另一類,他說:「為了更有力地表現自我,我在色彩的運用上更為隨心所欲。」其實,不僅是色彩,連透視、形體和比例也都變了形,以此來表現與世界之間的一種極度痛苦但又非常真實的關系。而這一鮮明特徵在後來成了印象派區別於其他畫派而獨立存在的根本。
2、表現主義
梵高死後不出幾年,一些畫家就開始模仿他的畫法,為了表現強烈的感情,可以不對現實作如實的反映,這種創造性的態度被稱作表現主義,並且證明是現代繪畫中一種歷久不衰的傾向。即為了主觀意識而對物體進行再塑造。
盡管高更和梵高的名字雙雙成為現代表現主義的先鋒,成為極端個性化的藝術家的典型,但要設想他們的個人特點有多在不同則是很難的。高更是個攻擊傳統觀念的人,語言刻薄、玩世不恭、冷漠無情,有時蠻橫無禮。而梵高對於共事的藝術家,則充滿了一種天真的熱情的深沉的愛。
3、藝術使命感
梵高是一位具有真正使命感的藝術家,梵高在談到他的創作時,對這種感情是這樣總結的:「為了它,我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險;由於它,我的理智有一半崩潰了;不過這都沒關系……」。
梵高從來沒有放棄他的信念:藝術應當關心現實的問題,探索如何喚醒良知,改造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