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實現科技成果轉化的常態化
據報道,11月23日第二復屆京津冀專利技制術對接會在石家莊舉行,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京津冀近20所高校40餘位專家教授參加了對接會,與現場400多家企業代表對接。
石家莊相關負責人寶石,今後石家莊高新區將繼續加強與京津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與合作,促進企業開展多樣化、深層次的產學研合作,吸引京津科技成果在高新區轉移轉化,推動高新區產業轉型、升級。
希望科技成果的轉化可以早日實現常態化!
⑵ 如何進一步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率給出一些建議
一是激發創新主體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積極性。科研人員積極性不高,是導致我國科技版成果轉移轉化權率偏低的根本原因,金智創新認為,要想有效的提升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效率,需要積極探索有效的獎勵機制與模式,支持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構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新型研發機構等協同開展成果轉化。推動成果轉化與創新創業互動融合,
二是重視科技成果轉移中間機構。一般來說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主要由三方組成,一是由科研機構提供前沿科技成果,二是有技術需求的企業提供技術支持,但是科研機構和企業之間信息不對等,無法高校的溝通,這個時候就需要重視科技成果轉移中間機構的,充分發揮其溝通協同的作用。讓企業和高校能夠各取所需,提高各自的工作效率。
三是開展科技成果信息匯交與發布。圍繞新一代信息網路、智能綠色製造等重點產業領域,以國家財政科技計劃成果和科技獎勵成果為重點,發布一批能夠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投資規模與產業帶動作用大的重大科技成果包,探索市場化的科技成果產業化路徑。
⑶ 科技成果轉化的主體作用
科技成果轉化就是將,前沿科技成果、專利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生產力,也就是將項目落地,將白紙轉化為金錢的一個過程,一項新的科技成果被研發出來以後,只有將其轉化到生產實踐中,才能發揮它的價值。科技成果的商業化對經濟增長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科技成果商業化是包含多種資源轉化在內的一種綜合性資源轉化,其轉化成功就是一種集大成的成果。科技資源轉化成果,是科技資源優化配置,特別是要素之間高效聯動的結果。科技資源轉化是一個系統工程,其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管理——科技創新管理。所以,首先應關注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推廣。
⑷ 大連理工大學有哪些科研成果
七秩芳華路
大連理工大學
從一二九街起步
艱苦奮斗鑄就」一校 兩地 三區」
辦學之格局
七秩育人心
大連理工大學不忘立德樹人之初心
數十萬畢業生奮戰在各行各業 創造無數佳績
七秩強國志
大工人寫下科技史冊多項第一
以創新之動力
襄助復興之偉業
七十載風雨洗禮
七十載砥礪前行
初心 使命 夢想 責任
讓大工與共和國一同成長
與新時代一同前行
70年初心相照 使命遞續
70年薪火相傳 同心同行
由黨創辦 與國同行
70年前
大工在共和國誕生的禮炮聲中
踏上征程
紅色基因自誕生之日起
就鐫刻在大工人的血脈中
從建校之初招賢納士
艱苦創業
到1960年躋身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
奠定了一流學府基業
改革開放後
「211工程」」985工程」建設 碩果累累
大工人始終戮力前行
實現了建設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歷史跨越
進入新時代
大工勇擔服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使命
入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開啟了新的奮斗征程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
大工將」四個服務」的歷史使命牢牢扛在肩上
初心不忘 腳步彌堅
七十年不懈拼搏 追求卓越
形成了」海納百川 自強不息 厚德篤學 知行合一」的大工精神
成為一代代大工人共同的思想財富與價值追求
更為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提供了不竭動力
群賢畢至立德樹人
堅定方向涵育英才
與祖國和衷共濟
同向同行
一流大學匯聚一流教師
強校興學 教師為本
近年來
學校深入實施人才強校戰略
堅持引進與培育相結合
強化高層次人才的引領作用
營造一流人才成長環境
形成充滿生機活力的人才生態圈
在一大批活躍於國際學術前沿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
一流科學家學科領軍人物的帶領下
大工以一流人才托起一流事業
一流大學哺育一流英才
含英哺華 育人為先
70年來
大工始終牢記黨的囑托
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
以立德樹人為根本
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
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在全國率先開展新生思想政治教育
率先開設大學生德育課
率先倡導創新教育
率先培養高級經濟管理人才
學校發揮多學科優勢
深入實施」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
利用優越的工程訓練設施和創新實踐基地
支持鼓勵學生創新創業
學生在」挑戰杯」競賽「互聯網+」大賽中屢獲佳績
「學在大工 創新在大工」的名片愈發閃亮
大工堅持構建全員 全過程 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格局
成為教育部」三全育人」綜合改革首批十所試點高校之一
入選」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
學校積極推進培養模式的多元化和國際化
面對全球化浪潮
大工首倡一流大學」同窗友情育成」計劃
與中外一流大學聯合培養世界一流人才
打造成為世界一流大學理工科學生留學中國的一個首選學校
開展了150餘項海外交流項目
讓學生享受優質高等教育資源
一流大學 家國情懷 世界胸襟
服務」一帶一路」建設
大工積極構建全球朋友圈
同英 美 德 日等國家的
國際知名大學和企業開展聯合辦學及科研合作
一批蜚聲國際的學術大師受聘擔任名譽教授
外籍教師比例 留學生比例 畢業生出國留學比例持續攀升
完善的第二課堂
豐富的校園文化生活為大工學子
以知促行 以行求知提供源源動力
今天
他們在這里叩問人生價值
探索學術新知 涵養高尚人格
明天
他們將從這里走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廣闊舞台
七十載桃李芬芳
大連理工大學已經為黨和國家培養輸送了數十萬優秀人才
涌現出一大批治國棟梁
學術大師和興業英才
他們肩負著一代代大工人
興校強國的責任與使命
在時代的更迭與進步中作出了重要貢獻
勇擔科教興國大任
將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工夢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同頻共振 同夢同行
一流大學一流科研創新 一流學科建設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對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
大工始終與祖國
同呼吸 共命運
學校優化學科戰略布局
打造學科高峰高原
促進學科交叉和新興學科發展
學校現已形成以理工為主
理 工 經 管 文 法 哲 藝術等協調發展的多學科體系
目前
學校9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國際學科」排名前1%
機械工程 化學工程與技術 環境科學與工程 管理科學與工程 力學 土木工程 工商管理
七個學科進入第四輪」全國學科評估A類」
10個學科躋身」QS學科排名」世界前500
面向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
大工積極構建面向基礎研究的知識創新體系
支持應用研究的技術創新體系和服務社會發展的哲學社會科學創新體系
學校擁有一批包括」2011」協同創新中心
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內的
國家和省部級重要研究基地及一批國家級創新研究群體和科研團隊
面向國際科學前沿及國家重大需求科學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十年來 學校兩獲」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
通過產學研合作服務社會
讓知識創造價值
讓智慧更加高遠
學校開創性地創建了產學研合作新模式
使其成為重要辦學特色
實施知識產權強校工程
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通過國家大學科技園
國家技術轉移中心
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分布各地的校外研究院
一批核心的知識產權成果得到轉化應用
實現科技與經濟
成果與產業相融合
推動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紮根東北 服務遼寧
「東北產學研工作的旗幟」
這一美譽稱頌著生於此長於此的情懷與擔當
以科技創新築牢國家核心競爭力
是大工矢志不渝的追求
建校之初
老一輩大工人扛起科學強國的重任
進入新時代
大工人在長征五號火箭
C919大飛機 首搜國產航母 蛟龍號深潛器
港珠澳大橋等一項又一項」大國工程」中
刻上了大工人開拓創新的印記
一個又一個國之重器
詮釋了大工人的初心所在
見證了大工人踐行」四個服務」的使命擔當
面朝大海
以海的胸懷擁抱新時代
春暖花開
以花的綻放開啟新征程
70年光陰流轉
70年堅守開拓
70年逐夢前行
與信仰同行
赤子之心血脈相承永葆紅色品格
與祖國同行 同心同德
勇做興校強國中流砥柱
與時代同行
以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卓越
擔當復興使命
與夢想同行
用一往無前的奮斗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貢獻大工智慧與大工力量
⑸ 哈爾濱理工大學科技園的管理團隊
科技園現有管理人員10人,均為本科以上學歷,年齡結構合理;多年從事科研、管理、技術開發工作,具有較高的學識水平、管理協調能力和較豐富的工作經驗;有事業心和責任心,工作熱情高、服務意識強,工作有開創性,勝任崗位工作。 基本模式:「政府牽頭、三方合作、三區聯動、公司運作」。
堅持科學發展觀,抓住我省實施高教強省建設規劃和創新型龍江建設的歷史機遇,面向區域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需要,將省市政府的指導與政策支持、哈爾濱理工大學學科與科技創新資源優勢以及企業社會資源與資金支持有機結合,建立高標準的創新創業基地,培養創新創業文化,優化創新創業環境,集成創新創業服務資源,發揮官產學研合作優勢,實行多贏共享的運行機制,依託理工大學及其周圍高校及科研院所優勢學科和研發團隊,有步驟地培育以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為基礎、廣泛吸納國內外科技資源、智力資源和資本參與的區域特色產業集群,盡快建成國家級大學科技園。
總體思路:按「核心層→擴展層→輻射層」三期工程建設。
面向地方經濟發展,採取「政府牽頭、三方合作、三區聯動、公司運作」發展模式,建立校區、園區、社區三區聯動運行機制,依託高校、科研院所優勢創新資源,形成企業孵化、創新創業、產業化三位一體功能布局,推動園區和諧發展。按照國家大學科技園區的建設要求及我校各校區的學科分布情況,以及周邊其他院校的優勢和特色,科技園將按核心層、擴展層、輻射層分三期規劃建設。 (1)三方共建、三區融合原則。堅持官、產、學三方共建,促進校區、園區、社區三區融合,聯動發展。三方即省市區政府、理工大學和北京六合集團;三區即具有學科優勢、智力資源及基礎設施的大學校區,科技園區和依託學校基礎設施和科技園區周邊環境建設公共服務社區。
(2)軟硬體並舉原則。基礎設施與軟環境同步發展,在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條件基礎上,更加註重環境氛圍、創新文化、服務功能和影響力的提升。
(3)產業導向原則。緊緊圍繞黑龍江省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依託高校優勢學科,在相關重點產業技術領域開展創新創業活動。
(4)服務創新原則。積極建立技術創新平台、信息平台和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基地,注重服務創新,促進技術、成果、人才等方面的擴散,提高科技園綜合服務水平。
(5)資源整合原則。科技園建設與發展過程中,充分利高校和科研院所集聚優勢、省、市、區各級政府優惠政策以及企業積極性,有效整合學校、政府、企業及社會各類優勢資源,最大限度地實現資源共享。 大學科技園功能設計:由三個功能區域構成。一是科技孵化區域,二是創新創業區域,三是產業加工區域,它們依次構成了產業前端、中端和末端,實現科技孵化(項目孵化、企業孵化)、創新創業人才培育、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對接、產學研合作平台、科技交流等功能。
(1)科技孵化區主要功能。通過科技企業孵化器、技術轉移中心、校企研發中心和創業培訓基地,進行中小型科技企業和科技項目孵化服務任務;依託哈爾濱理工大學優勢學科和研發團隊在創新創業教育、咨詢服務、培訓以及技術研究與開發等方面的優勢,為科技園企業的發展提供先進理念、創新創業知識、技術等方面的引導和服務支持,將大學的優勢創新資源源源不斷轉化為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潛力。
(2)創新創業區主要功能。通過中小企業創業基地、大學生創業基地、軟體外包基地、產學研合作基地建設,為教師、大學生、社會各界創業者搭建創業實踐和企業成長的平台,實現師生和社會各界人士創業夢想,整合相關企業、高校及科研院所創新創業資源,不斷發展社會需要的各類科技企業。
(3)產業加工區功能。主要是通過產業園的公共技術加工中心、專業化加工區、物流中心等發展與建設,重點承擔出孵企業及相關企業產業化生產的任務,主要為企業的規模化生產加工與發展提供有效場所,通過落實和完善專項產業政策,引進風險投資和關鍵技術等,引導企業整合優勢資源,建成配套、集群式的生產經營體系,加快規模化發展,推動企業間良性互動,提升產業基地的產業化發展水平。 到2010年,建成各項設施完善和創業環境優良、產業結構合理、特色鮮明、科技含量高,具有科技創新資源集聚、高新技術開發、創業人才培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功能的國家級大學科技園。完成一期建設項目——12萬平方米創新創業園的建成使用,啟動二期建設項目——專業化特色園區的建設,規劃三期建設項目——產業加工園區。科技園區建築面積達到16萬平方米;在孵企業達到100家,實現產值1億元,累計畢業企業達到25家,高新技術企業集聚初具規模;校企研發中心及工程中心20個,形成一定規模的研發和技術輸出能力;建成面向全省、特色突出的創新創業人才培訓基地3個,校企合作人才培養實驗室(中心)6個,累計培訓10000人次;設立3000萬元以上的創業(種子)資金,與創業投資、擔保機構建立緊密聯系,為100名大學生創業提供支持;建成服務體系完善的技術轉移中心,累計轉化學校科技成果及實用技術150項以上。
到2015年,建設成為生產力布局合理、科技支撐有力、保障體系齊全、生態環境優良、產業集群優勢明顯的,具有專業化、規模化、國際化的,有影響力的大學科技園。在企業的科技研發實力、企業創業與發展環境、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社會服務功能等方面有新的突破。重點是培養一大批適合產業需求的創新創業型人才;產生一批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自主創新成果和高新技術產品;發展、培育若干個具有一定國際競爭力的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實現大學科技園的國際化,重點與俄羅斯、白俄羅斯、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開展研發、產業及人才培養方面的合作。 科技園發展建設最核心的任務是科技園一期工程核心層建設和二期工程擴展層建設,即創業園和專業化特色園的建設。
通過重點建設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台、科技資源共享平台、科技成果轉化與技術轉移平台,完善孵化功能,實現科技成果轉化和項目對接、同時輻射全省的科技創新集聚與擴散功能;
整合校內外科技創新資源,如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校企研發中心實現資源共享,同時,引進或聯合研發機構,形成為區域產業發展服務的技術支撐;
強化省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高新技術發展管理中心的功能,做大做強管理咨詢及創業輔導,形成全程創業輔導和一站式培訓咨詢的科技園發展特色;
通過完備的服務平台建設和隊伍建設,提升孵化器功能,重點孵化一批研發型企業、產業化項目、實用技術及創業人才,為科技園大發展,特別是創新創業園的建成啟用打好基礎。
在上述工作基礎上,藉助政府的支持和六合集團的合作,申報國家大學科技園。
在政府的支持下,與北京六合集團合作,整合相關資源,通過校區、園區和社區的聯動發展,建設一個設計合理、功能強大的創業園,成為我省重要的創新創業人才集聚中心、中小企業集聚區和服務外包重點基地。該項任務涉及的具體工作有:制定建設規劃方案,拆遷、基建及配套附屬設施的建設,科技園管理隊伍建設、資源整合、政策體系建設、服務平台建設等工作。
科技園一期工程建設(2008-2010)以創業園建設為標志,一期工程為核心層建設,建12萬平方米科技創業大廈,佔地面積為4.9萬平方米,輻射哈爾濱工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國家工程力學研究所等,重點發展機電類、電子信息類、軟體服務外包企業及研發機構。
科技園二期工程建設(2009-2011)以專業化特色園建設為標志,二期工程為擴展層,佔地面積為5萬平方米,輻射黑龍江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黑龍江省中醫葯大學,重點發展化工、生物技術及醫葯類企業及研發機構;既能有效地落實高教強省建設規劃,又能以共建方式建設中小企業創業基地、創業培訓基地和人才外包服務基地。
科技園三期工程建設(2012-2015)以綜合園區發展為標志,三期工程為輻射層,圍繞大學科技園區的核心層和擴展層,向和興路、學府路和保健路兩側延伸,打造南崗區學府知識經濟圈;重點建設人文社科、藝術等學科的專業化特色園區,以及與政府合作在南崗區國防工業園或平房開發區,建設理工大學科技園配套的產業加工區。近期主要工作是做好三期發展規劃。
⑹ 政府如何構建更加高效的科研體系的最新相關信息
李四光曾說:「科學研究工作,尤其富於創造性的意義,尤其是要依靠自力更生。」如果把創新比作一個無形的競技場,在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關鍵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也是市場換不來的。當前,隨著我市產業轉型升級深入推進,對新技術的需求越來越大,對依靠核心技術提升創新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要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就必須加強基礎研究特別是應用基礎研究,增強原始創新能力和共性技術研發能力,增強科技創新源頭供給,著力構建更加高效的科研體系。
構建更加高效的科研體系,我們就必須充分認識到,當前,我市科技基礎仍然薄弱,科技創新能力特別是原創能力與經濟發展需求還有差距。近年來,作為科技創新的主體、應用基礎研究的主力軍,科研院所和高等學校在發展中也面臨一些問題。比如,科研項目未能與市場需求有效對接,科研成果產出不夠,科研與市場需求脫節,研究方向與產業發展脫節。
顯然,要構建更加高效的科研體系,增強科技創新源頭供給能力,就必須增強原始創新,充分激發高校科技人員原始創新的積極性,深化高校科研體制改革。為此,就要調整優化教育經費支出結構,每年從高校財政教育經費中提取一定比例用於研究開發活動,激勵高校加大應用基礎研究力度;要支持在渝高校增設一批國家重點實驗室和綜合性科研中心,加強基礎學科、交叉學科和新型學科建設,擴大國際開放合作,形成特色化、優質化、國際化的科研基地。當前,我市高校已基本完成了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的歷史性任務,進入了內涵式發展的新階段。增強原始創新能力,我們就既要圍繞國家「雙一流」目標,鼓勵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術企業和國內外機構整合資源,努力創建國家一流大學、一流學科,積極對接國家一流學科建設,又要培育一批市級層面的基礎相對好、實力比較強、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重點學科,切實提高全市高校的科研原創能力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
科研院所也是科技創新源頭的重要供給力量,要盤活這塊資源,構建更加高效的科研體系,就要提升共性技術研發能力,通過改革充分激發科研院所創新活力。這就需要引進更多「國家隊」層面科研院所落戶,加快國有科研院所市場化改革步伐,推進科研院所提檔升級,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國內一流水平的科研院所。同時,還要鼓勵科研院所與高校、企業合作開展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大力支持在渝企業和社會力量開展科學研究,全面增加技術創新源頭供給。
創新的地基打得越深越牢實,創新之塔就能夠壘得越高。構建更加高效的科研體系,只有打好應用基礎研究這塊科技創新的基石,不斷增強原始創新能力和共性技術研發能力,增強科技創新源頭供給,把關鍵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裡,讓科技創新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方能抓住科技創新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動力。
⑺ 哪個研究所作為中國科學院大學的二級科研機構落地溫州
中國科學院大學溫州研究院,是一所直屬於中國科學院大學的二級科研機構,成立於2019年5月,由溫州市人民政府、中國科學院大學、溫州醫科大學三方聯合籌建,前身為中國科學院溫州生物材料與工程研究所。
科研概況截至2021年初,國科大溫州研究院有科研團隊35支,科研人員200餘人,10餘項代表性成果進入臨床試驗或融資階段並與溫州市相關企業達成多項合作協議。國科大溫州研究院公共技術服務中心擁有生物醫用材料、納米技術、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醫療器械等研究領域的多種先進科研儀器設備,設備總值約8000萬元人民幣。2017年技術中心已通過浙江省臨床功能材料與診療器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認證,未來建設目標是建成能提供國家計量認證(CMA)測試服務與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測試服務的大型綜合設備中心。
⑻ 科技處工作
一、科研項目
2012年學校科研立項繼續保持良好勢頭,無論是項目數量還是項目級別均有提高。截至2012年12月30日,科技處分管工作中,全年新啟動科研項目693項(其中縱向249項、橫向298項,基本科研業務費資助項目146項),實到科研經費接近3.6億元(其中縱向項目經費2.42億元、橫向項目經費1.17億元)。
2012年度學校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各類項目311項,有66個項目獲得資助,其中重點項目2項,資助總經費為4437萬元。新增傑青、優青各1名,申請和資助經費雙創新高。
學校今年首次獲得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科項目資助。學校14項課題獲2012年度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資助,其中:優先發展領域課題2項,博士生導師類課題5項,新教師類課題7項,獲批項目數、資助率、資助經費均創歷史新高;4人獲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項目資助,這是學校入選人數最多的一年。3項申請獲得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這也是歷年來獲資助項目最多的一年。2項申請獲北京哲學社會科學辦資助。學校申報2013年度國土資源公益性行業專項基金各類項目31項,其中7項申請獲得立項資助。
學校2010年正式啟動基本科研業務費以來,已有300多名青年教師、120多名研究生獲得資助,資助總經費4249萬元,今年的預算執行率首次達到100%。基本科研業務費的實施,激發了學校年輕教員的科研熱情,營造了良好的科研氛圍,促進了青年教員的成長,為提高學校的綜合科研實力,促進學校科研可持續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2012年學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數量,國家社科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北京市社科項目的申報數量成倍增長,SCI文章發表總數和國際SCI文章發表數量遠超歷史同期水平。3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順利結題,姜在興負責的「油氣沉積地質」教育部創新團隊通過驗收。
二、科研成果與獎勵
1.地質類高校和科研單位發表SCI論文總數暫居第一。據2012年12月6日ISI數據檢索,學校發表SCI論文322篇,相比去年同期235篇增長37%;國際SCI論文224篇,相比去年同期147篇增長52%;榜刊論文92篇,相比去年同期的69篇增長33%。截至目前,學校在地質類高校和科研單位發表SCI論文總數暫居第一。
2.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獲得突破。根據有關部門網上公示結果,學校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以合作單位獲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3項。翟裕生院士主持完成的「成礦系統理論創立與找礦實踐」項目成果已經通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答辯,有望獲得突破,結束學校自建校以來沒有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得該獎項的歷史。翟裕生院士榮獲2012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3.科技成果轉化再創佳績。在專利和軟體著作權申請工作中,認真研究國家和各省市相配套的專利申請、成果轉讓和技術轉化獎勵制度,組織參加了首都高校科技信息網等技術成果對接交流會,以支持和激勵學校師生進行科技成果轉化,並取得了明顯成效。學校馬鴻文教授兩項發明專利已實現成果轉化,受讓專利實施許可費實際到校600萬元。
4.及時發放科技獎勵。根據《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公開發表學術論文獎勵辦法》,已經發放2011下半年度科技論文獎勵83萬元,發放2012上半年度科技論文獎勵近120萬元。科技處網頁專門開設「研究亮點」和「科技咨詢」專欄,進行高水平研究成果的宣傳。
三、產學研合作
2012年,科技處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加強科教結合,進一步推進學校產學研合作工作的開展,不斷增強學校科學研究服務社會的能力。
2012年,組織參加國家性的展會二次,分別是2012年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及2012年中國(長沙)科技成果轉化交易會。其中在2012年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學校組織遴選了7項具有完全知識產權且適宜「產學研」合作的科技成果參展中國高校展區並榮獲三項大獎。其中水環學院馮傳平教授科研團隊研製的「油田壓裂廢水的新型處理裝置」和工程學院劉寶林教授科研團隊研製的「井下閉環高精度旋轉導向鑽進機具」分獲高校展區「優秀展品獎」二、三等獎,學校榮獲高校展區「優秀組織獎」。另外,還組織參加了首屆「中國·雲南橋頭堡建設科技入滇對接會」、「第五屆百名專家淄川行暨山東淄川科技成果引進洽談會」等科技展示活動。
四、學術活動
2012年,科技處進一步推進學校的學術交流工作,組織承辦了一系列國際、國內研討會及報告會,不斷擴大學校的學術影響力。包括:第13屆國際熱年代學,2012年「資源型地區可持續發展與政策國際會議暨國際區域科學學會第三次年會」,2012年度國土資源部國家科技獎推薦成果專家咨詢會、探月工程學術報告會暨數據應用成果展示平台捐贈儀式、「深部地下實驗與觀測站」研討會等。
五、實驗室建設
1.新增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四個,國際聯合研究中心一個。科技處積極組織省部重點實驗室的立項申報,2012年新增「地質超深鑽探技術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頁岩氣資源戰略評價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非常規天然氣能源地質評價與開發工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等四個省部重點實驗室,占學校在建運行省部重點實驗室總數(10個)的40%。此外,「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工程技術學院」2012年被科技部認定為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2.積極推進省部重點實驗室年度報告制。認真貫徹落實《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重點實驗室建設與運行管理辦法》,大力推進學校省部重點實驗室院長負責制,積極實行省部重點實驗室年度報告制,並完成《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省部重點實驗室2011年度報告》。為進一步加強實驗室管理,由萬力副校長牽頭專門組織召開了學校省部重點實驗室工作會議。會議著重介紹了學校重點實驗室建設與運行管理辦法,明確學校省部級重點實驗室今後歸口學院建設,實行院長負責制。學校下撥2012年度省部重點實驗室立項建設與運行經費250萬元。
此外,科技處牽頭完成了「2011」計劃——深部地質與礦產資源協同創新中心的組織申報工作。
六、附錄
表1 2012年以來學校科技平台情況
續表
表2 2012年學校二級單位發表SCI論文情況
註:據2013年5月1日ISI數據檢索。2012年共有131名教師和172名學生發表SCI論文,其中,外刊論文作者中教師102名,學生104名,榜刊論文作者中教師52名,學生38名。
⑼ 產學研用的人才培養
突破創新人才培養的障礙,對接國家戰略,培養拔尖創新型工程科技人才
「建設創新型國家」關鍵在創新人才,基礎在教育創新。正如胡錦濤同志所指出的「造就大批高素質的具有蓬勃創新精神的科技人才,直接關繫到我國科技事業的前途,直接關繫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我國科技人才數量增長較快,但適應科學前沿和產業高端創新要求的高素質人才,尤其是拔尖創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嚴重不足,供需矛盾非常突出。根據《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09-2020)》,到2015年,我國僅在裝備製造、信息等八大戰略新興產業急需緊缺人才,就需要新增100多萬人。
突出的供需矛盾,使我國拔尖創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培養問題日益凸顯。在產學研用結合中培養拔尖創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是我國人才培養工作的一項重要戰略選擇。
1.改革評價機制,激發產學研用主體的深層內驅力
在推進產學研用結合培養人才的過程中,高校、企業的內驅力不足是一個重要的障礙。高校及其教學科研人員的內驅力不足根源於辦學思想、科研工作評價體系。一些教師只看重科研論文、專著和獲獎,並不關心科研成果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應用價值一些高校只關注政府縱向課題項目及經費、學術理論水平,並不關心企業市場需求、橫向課題研究。這種評價體系必須改變,要像重視科研的學術含量一樣,提高科研成果的實際應用價值、產業化前景、畢業生市場競爭力在評價高校及教師中的地位和考量。具體說來,就是將科研成果市場應用效益納入高校科技水平評估的重要指標,將科技成果的經濟性、市場適用性及發展前景作為成果審定的重要指標,將產出成果的市場轉化水平作為高校教師職務評聘的重要指標,將拔尖創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培養作為評價高校特別是以工科為特色和優勢的高校的重要指標。從高校、教師的自身發展需求和社會責任上,提高主動開展產學研用結合培養拔尖創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基本內驅力和社會內驅力。
企業的內驅力不足主要是因為追求經濟效益「短平快」,對人才培養的長期性缺乏耐心,對依靠科技人才和技術進步來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缺乏緊迫感。對此, 一方面要加快產業優化升級,淘汰產能落後、科技創新差的企業,使企業對拔尖創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渴求成為其主動參加產學研用合作的深層內驅力。另一方面政府要積極宣傳產學研用結合培養工程科技人才的意義,通過政策支持,氛圍營造引導促進企業積極主動地與高校、科研院合作致力於培養拔尖創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如寶鋼成立「產學研合作推進會」,將長期規劃分解到產學研合作項目中去,先後在國內幾十所高校「巡遊」,他們帶去的「寶鋼十五科技發展規劃」和「寶鋼研究院科技發展規劃」,以及IF汽車鋼板、管線鋼等項目,都是長期戰略性產品。2008年29個重大產業化科技攻關項目啟動,在未來3年內將獲總經費超過100億元。在這些項目中,寶鋼吸引和培養了大批創新型科技人才。
2.面向新興產業需求,推進學科交叉集成
當前,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正在加快推進,與此同時,裝備製造、信息、生物技術、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海洋、環保等戰略新興產業急需大批人才,這既是高校學科發展和專業調整的強大動力,也是推進產學研用結合培養拔尖創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重要契機。
一是要優化基礎學科與應用學科的結構,將學科群與產業進行對接,既要服務產業,又要帶動產業發展,努力使高校若干優勢學科能夠對國家的經濟建設和戰略新興產業真正發揮引領作用。比如,上海交大抓住學科交叉和集成的發展趨勢,相繼成立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MED-X研究院、能源研究院等。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面向區域產業特色和需求,建立了信息學部、工程學部、生命科學學部、物流與管理學部、文理學部五大學科群。通過構建緊密對接國家戰略需求的學科布局,促使學校在產學研用合作中始終能把握主流方向,產業鏈前端的位置上,把握人才培養的先機。
二是要面向我國經濟發展的迫切需求和重點領域、面向國家重大工程建設實際、面向企業實際,完善人才培養環節,突出針對性。比如,2005年以來,上海交大和寶鋼在產學研結合培養高層次創新人才方面進行了深層次的探索,一些研究生在課程學習結束後輸送到寶鋼的研究生基地進行實踐培養。他們從事的課題和論文都是企業急需解決的關鍵技術問題。在這個過程中,企業收獲了科研的果實,學生經受了實踐的鍛煉,學校和企業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雙贏。
總之,突破產學研難題,觀念理念是先導,體制機制是核心、合作模式是關鍵,創新人才是基礎。面對挑戰與責任,我們一定要努力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產學研結合的道路,為創新型國家建設做出不可替代的貢獻!
⑽ 材慧的除甲醛變色球是清華大學的團隊研發的嗎
不是,是材慧是清華大學天津高端裝備研究院第一家產業化公司研發的。
材慧除醛除味變色球為清華大學下屬天津高端裝備研究院最新推出的一款以清除室內甲醛和異味為主的新一代空氣凈化類產品。
這款新品的背後集結了一支由清華大學,天津大學等知名高校博士、碩士領銜的技術研發團隊,這支強大的科研團隊一直致力於先進功能材料的研發和科技成果轉化,為注重生活品質的家庭提供更多的解決方案。
清華大學天津高端裝備研究院
日前,清華大學天津高端裝備研究院項目對接會在區科技金融大廈舉行。會上,市科委相關負責人結合東麗區實際情況,介紹了天津市高新技術科技政策。
來自清華大學天津高端裝備研究院項目負責人分別就航空先進製造裝備及自動化、激光器件及裝備產業化、膠體納米顆粒自組裝技術及裝備、智能齒輪減速機的研發與產業化製造等11個項目進行了推介。
據了解,清華大學天津高端裝備研究院是天津市政府與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共同聯合建設的,此次對接會在東麗區舉行,目的是進一步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與金融創新的有機結合,帶動一批重大科技項目到我區落戶並進行產業化,促進創新和人才聚集,服務於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國家戰略。
區科委、區工業經委、各街道園區、生產力促進中心相關負責人以及東麗區部分科技型中小企業等相關單位負責人參加了推介會。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清華大學天津高端裝備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