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公司的發展簡史
從建國初期的1950年代開始勘探,到1970年由蘭州軍區按照國務院、中央軍委70、81號文件,正式組建蘭州軍區長慶油田會戰指揮部;指揮部機關起初設於甘肅省慶陽地區(今慶陽市)寧縣長慶橋村(今長慶橋鎮);1971年3月1日遷至甘肅省慶陽地區慶陽縣(今慶陽市慶城縣)北關。1983年經石油工業部(今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批准,更名為長慶石油勘探局。
公司於1998年8月勘探局機關及其附屬科研單位整體搬遷至陝西省西安市北郊-未央區張家堡街道辦事處東部,未央路與鳳城四路十字以東,取名為興隆園小區。1999年7月,企業重組改制,主要分為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長慶油田分公司(長慶油田的業務主體)、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長慶石化分公司(原長慶油田咸陽助劑廠)(上市部分)、長慶石油勘探局(未上市部分,但人數占原長慶油田的多半)三家企業;其次為,原長慶油田測井業務部分整合為中國石油集團測井有限公司長慶事業部;原長慶油田物探業務部分整合為中國石油集團東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公司長慶研究院。 長慶油田公司於2000年1月1日起正式獨立運行。2008年3月,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決定對「長慶石油勘探局」進行分化重組,將其鑽井工程業務相關機構與四川石油管理局相應部分的業務進行了整合,組建為中國石油川慶鑽探工程公司,其餘大部分劃歸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分公司,對外僅保留「長慶石油勘探局」法人資格。也就是說,2008年3月以後,長慶油田其實又成為一個企業―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長慶油田分公司。 長慶油田年產油氣當量躍上1000萬噸用了33年;從2003年到2007年12月,只用了短短四年時間就實現了年產量從1000萬噸到2000萬噸的大跨越。而躍上3000萬噸/年和4000萬噸/年分別只用了2年,2012年,年產油氣當量跨上4500萬噸歷史新高點,達到4504.99萬噸,超越大慶油田4330萬噸油氣當量。
長慶油田公司所處的鄂爾多斯盆地是中國第二大沉積盆地,面積37萬平方公里,橫跨陝、甘、寧、內蒙古、晉五省區,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其中,石油資源量為128.5億噸,天然氣資源量為15萬億立方米,被稱為「滿盆氣,半盆油」。 公司的主營業務是在鄂爾多斯盆地及外圍盆地進行石油天然氣及共生、伴生資源和非油氣資源的勘查、勘探開發和生產、油氣集輸和儲運、油氣產品銷售等。礦產資源登記面積25.78萬平方公里,跨越5省區,登記地域范圍7個盆地,佔中油股份公司總登記面積的14%,位居中國石油第二位。
長慶油田的油氣儲量快速增長,每年給國家新增一個中型油田,中國陸上最大產氣區和天然氣管網樞紐中心,原油產量佔全國的1/10,天然氣產量佔全國的1/4。
2009年長慶油田油氣當量突破3000萬噸,超過勝利油田成為國內第二大油氣田,2011年長慶油田年產油氣當量突破4000萬噸,達到4059萬噸,為實現年產油氣當量5000萬噸、建設「西部大慶」目標打牢了基礎。 長慶油田分公司擁有4個研究院/中心和10個研究所。
研究院/研究中心
1、勘探開發研究院(公司直屬)
2、油氣工藝研究院(公司直屬)
3.蘇里格氣田研究中心( 公司直屬)
4.超低滲透油藏研究中心(公司直屬)
研究所
1、第一採油廠採油工藝研究所
2、第一採油廠地質研究所
3、第二採油廠採油工藝研究所
4、第二採油廠地質研究所
5、第三採油廠採油工藝研究所
6、第三採油廠地質研究所
7、第四採油廠地質工藝研究所
8、第一采氣廠采氣工藝研究所
9、第一采氣廠地質研究所
10、第二采氣廠地質工藝研究所 長慶油田公司總結形成的理念體系是長慶油田公司發展的基本條件的主要組成部分。
企業精神
攻堅、啃硬、拼搏、進取
企業宗旨
完成業績目標,提升公司價值,提高股東回報,謀求持續發展
企業管理理念
一切注重實際效果
企業價值
創造公司價值最大化、實現利潤最大化、爭取效益最佳化、謀求企業長期持續穩定發展
企業基本思路
以發展推動長慶各項事業的進步以市場促進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
企業戰略
結合長慶實際的生存戰略、有效益的持續發展戰略、合理的低成本戰略、符合低滲透油氣田特徵的科技創新戰略 著力創新原則
企業文化建設是不斷發展的。長慶油田公司企業文化的模式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地繼承、吸收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借鑒、消化西方發達國家的企業文化成果,並把這兩者在實踐中結合起來,使公司企業文化的內容不斷豐富。
重在建設的原則
長慶油田公司企業文化重在建設,要捨得投入,捨得下力氣,捨得用真功夫。不能圖虛榮,不能趕時髦,不能玩「花架子」,,不能只有口號,沒有行動。加強公司企業文化建設,每年都要在認識與實踐、深度與廣度上有所提高、有所拓展、有所突破,並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果。
凸現個性的原則
企業文化應各具特色,不能復制、不能照搬。長慶油田公司企業文化模式必須充分體現長慶個性,既要抓住長慶油田的創業特點、產品特徵和技術特色,來確定切實可行的發展目標,提出相應的奮鬥口號,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念和激勵原則。
突出重點原則
長慶油田公司企業文化建設,應分清重緩急,有計劃、分步驟地進行。要以油田公司當前急需解決的重點問題為突出口,逐步展開,不斷深化。
系統整合原則
長慶油田公司企業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是公司領導與時俱進的顯著特點,必須從系統的角度,整體上進行把握,在理論與實踐的逐步探索中不斷總結和提高,始終保持公司企業文化建設的先進性、一致性和針對性。 創新
企業發展的推動器。是動力的源泉,是生存意識、危機意識、發展意識的集中體現,倡導觀念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跟上時代潮流,不斷做大搞強。
學習
把企業變成學習型組織。對企業的每個員工來說,學習是進步的階梯,學習是終身行為。
融合
以長慶企業文化為基礎,充分吸收其他企業優秀文化的精髓,形成個性突出、鮮明的多元文化、合作文化和共享文化的集合。
速度
長慶油田公司的速度文化,就是要加快鄂爾多斯盆地油氣資源勘探開發,營造出充分發揮知識和智能效率的企業文化氛圍。
虛擬
長慶油田公司的虛擬文化要求樹立大市場觀、樹立大資源觀、突出核心競爭力。有所為,有所不為。人力資源最大程度利用和節約,擴充企業實力,擴張企業規模。
環境
長慶油田公司環境文化是在發展過程中創造的各種物質和精神條件的總和。創造人與自然的和諧,實現可持續發展。
② 長慶油田的發展簡史
從建國初期的1950年代開始勘探,到1970年由蘭州軍區按照國務院、中央軍委70、81號文件,正式組建蘭州軍區長慶油田會戰指揮部;指揮部機關起初設於甘肅省慶陽地區(今慶陽市)寧縣長慶橋村(今長慶橋鎮);1971年3月1日遷至甘肅省慶陽地區慶陽縣(今慶陽市慶城縣)北關。1983年經石油工業部(今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批准,更名為長慶石油勘探局。
公司於1998年8月勘探局機關及其附屬科研單位整體搬遷至陝西省西安市北郊-未央區張家堡街道辦事處東部,未央路與鳳城四路十字以東,取名為興隆園小區。1999年7月,企業重組改制,主要分為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長慶油田分公司(長慶油田的業務主體)、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長慶石化分公司(原長慶油田咸陽助劑廠)(上市部分)、長慶石油勘探局(未上市部分,但人數占原長慶油田的多半)三家企業;其次為,原長慶油田測井業務部分整合為中國石油集團測井有限公司長慶事業部;原長慶油田物探業務部分整合為中國石油集團東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公司長慶研究院。 長慶油田公司於2000年1月1日起正式獨立運行。2008年3月,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決定對「長慶石油勘探局」進行分化重組,將其鑽井工程業務相關機構與四川石油管理局相應部分的業務進行了整合,組建為中國石油川慶鑽探工程公司,其餘大部分劃歸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分公司,對外僅保留「長慶石油勘探局」法人資格。也就是說,2008年3月以後,長慶油田其實又成為一個企業―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長慶油田分公司。 長慶油田年產油氣當量躍上1000萬噸用了33年;從2003年到2007年12月,只用了短短四年時間就實現了年產量從1000萬噸到2000萬噸的大跨越。而躍上3000萬噸/年和4000萬噸/年分別只用了2年,2012年,年產油氣當量跨上4500萬噸歷史新高點,達到4504.99萬噸,超越大慶油田4330萬噸油氣當量。
長慶油田公司所處的鄂爾多斯盆地是中國第二大沉積盆地,面積37萬平方公里,橫跨陝、甘、寧、內蒙古、晉五省區,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其中,石油資源量為128.5億噸,天然氣資源量為15萬億立方米,被稱為「滿盆氣,半盆油」。 公司的主營業務是在鄂爾多斯盆地及外圍盆地進行石油天然氣及共生、伴生資源和非油氣資源的勘查、勘探開發和生產、油氣集輸和儲運、油氣產品銷售等。礦產資源登記面積25.78萬平方公里,跨越5省區,登記地域范圍7個盆地,佔中油股份公司總登記面積的14%,位居中國石油第二位。
長慶油田的油氣儲量快速增長,每年給國家新增一個中型油田,中國陸上最大產氣區和天然氣管網樞紐中心,原油產量佔全國的1/10,天然氣產量佔全國的1/4。
2009年長慶油田油氣當量突破3000萬噸,超過勝利油田成為國內第二大油氣田,2011年長慶油田年產油氣當量突破4000萬噸,達到4059萬噸,為實現年產油氣當量5000萬噸、建設「西部大慶」目標打牢了基礎。
2015年3月27日,中石油長慶油田原油泄漏, 數百米山溝變油河。 長慶油田分公司擁有4個研究院/中心和10個研究所。
研究院/研究中心
1、勘探開發研究院(公司直屬)
2、油氣工藝研究院(公司直屬)
3.蘇里格氣田研究中心( 公司直屬)
4.超低滲透油藏研究中心(公司直屬)
研究所
1、第一採油廠採油工藝研究所
2、第一採油廠地質研究所
3、第二採油廠採油工藝研究所
4、第二採油廠地質研究所
5、第三採油廠採油工藝研究所
6、第三採油廠地質研究所
7、第四採油廠地質工藝研究所
8、第一采氣廠采氣工藝研究所
9、第一采氣廠地質研究所
10、第二采氣廠地質工藝研究所 長慶油田公司總結形成的理念體系是長慶油田公司發展的基本條件的主要組成部分。
企業精神
攻堅、啃硬、拼搏、進取
企業宗旨
完成業績目標,提升公司價值,提高股東回報,謀求持續發展
企業管理理念
一切注重實際效果
企業價值
創造公司價值最大化、實現利潤最大化、爭取效益最佳化、謀求企業長期持續穩定發展
企業基本思路
以發展推動長慶各項事業的進步以市場促進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
企業戰略
結合長慶實際的生存戰略、有效益的持續發展戰略、合理的低成本戰略、符合低滲透油氣田特徵的科技創新戰略 著力創新原則
企業文化建設是不斷發展的。長慶油田公司企業文化的模式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地繼承、吸收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借鑒、消化西方發達國家的企業文化成果,並把這兩者在實踐中結合起來,使公司企業文化的內容不斷豐富。
重在建設的原則
長慶油田公司企業文化重在建設,要捨得投入,捨得下力氣,捨得用真功夫。不能圖虛榮,不能趕時髦,不能玩「花架子」,,不能只有口號,沒有行動。加強公司企業文化建設,每年都要在認識與實踐、深度與廣度上有所提高、有所拓展、有所突破,並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果。
凸現個性的原則
企業文化應各具特色,不能復制、不能照搬。長慶油田公司企業文化模式必須充分體現長慶個性,既要抓住長慶油田的創業特點、產品特徵和技術特色,來確定切實可行的發展目標,提出相應的奮鬥口號,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念和激勵原則。
突出重點原則
長慶油田公司企業文化建設,應分清重緩急,有計劃、分步驟地進行。要以油田公司當前急需解決的重點問題為突出口,逐步展開,不斷深化。
系統整合原則
長慶油田公司企業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是公司領導與時俱進的顯著特點,必須從系統的角度,整體上進行把握,在理論與實踐的逐步探索中不斷總結和提高,始終保持公司企業文化建設的先進性、一致性和針對性。 創新
企業發展的推動器。是動力的源泉,是生存意識、危機意識、發展意識的集中體現,倡導觀念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跟上時代潮流,不斷做大搞強。
學習
把企業變成學習型組織。對企業的每個員工來說,學習是進步的階梯,學習是終身行為。
融合
以長慶企業文化為基礎,充分吸收其他企業優秀文化的精髓,形成個性突出、鮮明的多元文化、合作文化和共享文化的集合。
速度
長慶油田公司的速度文化,就是要加快鄂爾多斯盆地油氣資源勘探開發,營造出充分發揮知識和智能效率的企業文化氛圍。
虛擬
長慶油田公司的虛擬文化要求樹立大市場觀、樹立大資源觀、突出核心競爭力。有所為,有所不為。人力資源最大程度利用和節約,擴充企業實力,擴張企業規模。
環境
長慶油田公司環境文化是在發展過程中創造的各種物質和精神條件的總和。創造人與自然的和諧,實現可持續發展。
③ 年產油氣當量六千萬噸油氣田在我國建成,油氣在生活中主要有哪些應用
中新網12月28日電 12月27日上午10時,中國石油長慶油田生產指揮中心,數字化顯示屏上油氣生產曲線跨上6000萬噸高點,(達到6000.08萬噸,其中生產原油2451.8萬噸、生產天然氣445.31億立方米)至此,中國石油工業新的里程碑誕生,標志著我國建成了年產油氣當量6000萬噸級特大型油氣田。
在近兩輪國際超低油價倒逼下,長慶油田不斷挑戰「非常規」油氣開發極限,依靠自主創新打破國外公司技術壟斷,掌握了水平井優快鑽井、體積壓裂關鍵核心技術,攻克了緻密氣、頁岩油開發世界難題,讓「三低」油氣藏爆發出巨大能量。先後建成國家級百萬噸頁岩油示範區、30億立方米緻密氣高效開發示範區。加快了挺進6000萬噸的速度,引領我國油氣開發進入「非常規」時代。
面對「三低」油氣田「多井低產」現實,長慶油田探索形成了五大類低滲透油氣田低成本開發模式,確保企業發展始終沿著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更可持續的方式轉變。藉助新一代信息技術,將集成創新的900多項實用技術,嵌入油氣田建設、生產、管理關鍵環節,驅動油氣開發全產業鏈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拉動生產方式、管理方式向新型工業化轉型,緩解了油氣開發成本壓力,有效對沖了歷次國際油價暴跌帶來的經營風險。
長慶油田已累計給國家貢獻油氣產量超過7.6億噸。一個6000萬噸級特大型油氣田的長期穩產上產,讓中國在國際能源合作中有了更多話語權。基於資源優勢的積累,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低成本模式的創新,長慶油田規劃在「十四五」期間,把油氣年產量提升到6800萬噸。
長慶油田生產區域橫跨陝甘寧蒙晉五省(區),既是我國油氣重要接替區,也是中亞油、氣進入東南沿海必經之地。作為我國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基地,長慶油田擔負著50多個大中城市供氣。超過445億立方米的年產天然氣量,給京津冀地區和陝甘寧蒙區域,形成了安全穩定的氣源地。自1997年正式向外供氣以來,已累計生產天然氣4683億立方米,相當於替代了5.62億噸標煤,減少碳排放物15.29億噸,發揮著良好的生態效益。
④ 為什麼長慶油田努力建設「西部大慶」
2008年,面對新的形勢,長慶油田規劃了實現油氣當量5000萬噸、建設西部大慶的目標,一場靜悄悄的會戰正在這里緊鑼密鼓地展開,長慶油田進入了加快發展的新階段。2009年油氣當量跨越3000萬噸,成為我國第二大油氣田和我國陸上天然氣管網的中心樞紐。到2010年底,長慶油田油氣當量達到3500萬噸,2011年油氣當量突破4000萬噸。目前,長慶油田生產建設等各項工作順利推進,資源、技術、業務、人員等結構布局基本完成,正在向建設「西部大慶」目標闊步前進。按照發展規劃,預計在2013年前實現油氣當量5000萬噸。屆時,長慶油區將建成我國重要的油氣生產基地、技術創新基地、工程技術服務基地、裝備製造基地和全國天然氣樞紐中心,成為「貢獻突出、技術領先、管理現代、綠色和諧、持續發展」的「西部大慶」。
⑤ 中國十大油氣田
1.長慶油田(隸屬中國石油)
——2014年長慶油田年產油氣當量達到5544.8萬噸,比2013年的5195萬噸油氣當量超出300多萬噸,鞏固了作為中國第一大油氣田的地位,成為目前中國唯一年產5000萬噸以上的大油氣田。
2013年長慶油田突破5000萬噸油氣當量,中國石油宣布如期建成「西部大慶」。建成「西部大慶」之後,長慶油田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備受關注。長慶油田已連續12年新增油氣儲量和產量領跑全國,僅2013年長慶油田新增石油探明地質儲量、天然氣探明加基本探明地質儲量就分別達到3億多噸和6000億立方米,可持續發展底氣十足。
2.大慶油田(隸屬中國石油)
——作為曾經中國當之無愧的第一大油田,大慶油田產量佔了全國原油總產量的近1/4,目前以油氣當量計算雖屈居第二,但是原油產量依然是我國第一。自2003年以來,大慶油田在年產5000萬噸穩產27年以後,將原油產量調減到5000萬噸以下,並在此後每年都進行一定幅度的下調。經過近55年的開發生產,大慶油田已經進入開發後期高含水階段,產量遞減是客觀規律。2014年底,中國石油對外公布了大慶油田減產計劃,2015年減產150萬噸,到2020年將調減至3200萬噸,年均減幅逾130萬噸。延長大慶油田壽命,打造百年油田,爭取可持續發展,這是大慶油田的未來選擇。實際上,今天的大慶油田已經不需要用產量來驗證它的地位了,作為石油工業的搖籃,它已然成為了中國歷史上不可磨滅的印記。
3.勝利油田(隸屬中國石化)
——1961年發現並投產的勝利油田,位於山東北部渤海之濱的黃河三角洲地帶,是中國石化第一大油田。勝利油田通過「加快海上、加大低滲、優化稠油、提升三采、深化水驅」等5項措施,產能建設質量和生產效益逐步提高。通過加大示範工程輻射作用和規模化應用效果,新增產能155萬噸,調整單元提高採收率保持在6%以上。海上和西部兩個百萬噸級戰略接替陣地初步形成,全年新建新增產能301.5萬噸,百萬噸產能投資比預算降低13%。
4.塔里木油田(隸屬中國石油)
——塔里木油田位於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1989年建成投產,原油產量逐年增長,2008年達到歷史新高,為654.05萬噸。2009年,是塔里木會戰20周年。從西氣東輸起點輪南油田,到年產量突破200萬噸的哈德油田,再到西氣東輸的主力克拉2氣田,塔里木這艘「能源航母」 受到了各界的關注。雖然原油生產不是塔里木油田的強項,但是塔里木的天然氣生產已經讓北京、上海等80多個大中城市的3億多人成為了受益者,也帶動了新時期我國能源結構的改善。
5.渤海油田(隸屬中國海油)
——近年來,渤海海域多個油氣田的發現奠定了渤海油田的地位,其產量約佔中國海油國內油氣總產量的60%。隨著近年來產量的迅速增長,渤海油田作為國內最大海上石油基地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在2009年中國建設的20多個重大產能項目中,除西部地區項目外, 其他項目就主要集中在渤海和南海海域。可以說,隨著海洋石油開發利用日益成熟,渤海油田「好戲還在後頭」。
6.新疆油田(隸屬中國石油)
——作為新中國成立後發現的第一個大油田、中國西部第一大油田,自2002年,中國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原油年產量突破1000萬噸,成為我國西部第一個千萬噸級大油田,連續29年保持持續穩定增長。從1955年到2013年,新疆油田公司已累計生產原油突破3億噸。
新疆油田的穩產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大勘探」指導思想。由於新疆油田所處的「准噶爾盆地油氣探明率僅為23%和4%,勘探程度在全國各油田最低,資源潛力巨大」的客觀條件,新疆油田一直以來都在強化和推進風險勘探、甩開預探和滾動勘探,鍥而不舍地尋找油氣大發現。
7.延長油田
——獨立於三大石油公司之外的延長石油集團,2005年重組改制之後,潛力得到了充分釋放。延長石油是中國千萬噸級大油田之一。2007年旗下延長油田原油產量突破1000萬噸,2014年原油產量達到1277萬噸。現已形成天然氣產能20億立方米、LNG 5億立方米。
穩產的基礎來自於勘探工作的穩步進行。全年以來,延長油田省內石油勘探縱橫結合,在吳起、定邊、靖邊、富縣、安塞、志丹等區域拓展資源面積,深層勘探取得新突破;省外勘探在內蒙發現了油氣顯示並試出低產油流;馬達加斯加SKL-2井見到了油氣顯示,泰國呵叻盆地天然氣區塊成功中標,吉爾吉斯斯坦項目加快推進。
8.西南油氣田(隸屬中國石油)
——西南油氣田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和西昌盆地,是我國天然氣開發較早的氣田之一,早在1950年就開始生產天然氣,現已成為我國天然氣的主力產區之一。西南油氣田建成了我國首個年產量超百億立方米的大氣區,順利實現「川氣出川」,建成了全國首個以生產天然氣為主的千萬噸級大油氣田。2000年後,特別是2004年後,天然氣產量急劇增長,從2004年的97.77億立方米,增長到2013年的137.3億立方米。
9.遼河油田(
⑥ 十八大以來我國科學技術創新取得哪些成果
1、我國TD-LTE產業鏈日趨成熟,2015年末4G用戶數超過3.8億;自主研發的新一代高速鐵路技術世界領先,高鐵運營總里程達1.9萬公里,佔世界的60%以上,並進軍海外市場;
2、ARJ支線飛機成功實現商業銷售和交付運營;油氣開發專項再造一個西部大慶;半導體照明技術加快應用推廣,2015年半導體照明產業整體規模達4245億元,比上年增長21%;
3、第四期「超級稻」創造百畝連片平均畝產1026.7公斤的新紀錄;全球首個生物工程角膜艾欣瞳以及阿帕替尼、西達本胺等抗腫瘤新葯成功上市。
(6)西部大慶建設主要成果是指擴展閱讀:
十八大以來,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建設深入推進,長江經濟帶轉型升級明顯加快,北京、上海積極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創新型省份、創新型城市建設試點初見成效,區域創新改革試驗全面啟動。
2015年江蘇、廣東、山東和北京等地區研發經費超過1000億元,北京、上海、天津、江蘇、廣東、浙江、山東和陝西等地區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或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2013-2014年,我國東部地區、中部地區、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的創新活動企業佔比分別為44%、39.8%、37.9%和26.3%,天津、江蘇、浙江、廣東、陝西等地區位居前列。你追我趕、各具特色的區域創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⑦ 贊美鑽井的詩賦
敬獻給長慶鑽井總公司成立十周年
(配樂詩朗誦)
第一章 巨輪出航
第二章 乘風破浪
第三章 龍頭高昂
第四章 輝煌之光
第一章 巨輪出航
洪波湧起
在企業重組改制的浪潮中應運而生
春風浩盪
在長慶油田崛起的大潮中躍然挺立
2001,你在新世紀的黃鍾大呂聲中拔錨啟航
長慶鑽井工程總公司——
一個響亮的名字
一個鑽井行業的巨輪旗艦屹立於三秦大地
4個項目部,63支鑽井隊,19家專業公司
15000人齊心匯聚
把二次創業的大旗高高擎起
櫛風沐雨鄂爾多斯大漠戈壁
風餐雨露陝甘寧蒙溝壑山脊
創業者壯志凌雲勢奪天宇
鑽井人眾志成城恢宏壯麗
磨合管理制度 融合文化差異
堅實沉穩的腳步緊隨時代節拍
單機單隊首破年進尺5萬米
西17井揭開西峰油田第二個青春期
紅旗獵獵,鑽機隆隆
長慶鑽井,巨輪出航
演繹著鑽井人凱歌高奏的時代交響
第二章 乘風破浪
鐵人精神大慶精神永放光芒
奠基者的偉岸雄姿是長慶鑽井人的學習榜樣
創業者的豪情染透陝甘寧蒙峻嶺山崗
英雄的萬名員工掀起奮發進取的重重聲浪
把一幅幅獻身石油的美麗畫卷鐫刻在巍巍鑽塔上
立足長慶之基 外拓發展之路
一批批鑽井人舍小家別妻兒搶占市場
青海、新疆、川渝,開拓西部市場新篇章
中亞、東南亞、非洲、南美擺開國外戰場
學習「磨溪經驗」,思想大解放
保障「西氣東輸」,鑽井美名揚
「8開8完」,標志長慶氣田進入高效開發快車道
杏平1七分支水平井迎來低滲透開發新希望
「四合一」鑽具組合姬塬油田大上產
2007「長慶速度」跨躍400萬創造新輝煌
鑽井人開掘出地層深處的無窮寶藏
為長慶油田實現3000萬噸披上萬道霞光
巨輪出航 乘風破浪
高聳的鑽塔凝聚脫胎換骨的萬千氣象
一項項高新紀錄架起一道道彩色橋梁
為「和諧共建」的康莊大道灑滿陽光
奮進的歌聲鏗鏘嘹亮
奮進的激情化作長慶鑽井騰飛的詩章
第三章 龍頭高昂
2008,川慶鑽探新開篇章
時代旋律展開長慶鑽井改革改制新氣象
王牌軍 主力軍 野戰軍庄嚴承諾偉大擔當
獻身鑽井雄渾堅強譜寫鑽頭的希望
魂系油氣矢志不渝描繪事業的輝煌
傲立天地的剎把
寫下責任與使命史詩般的雄壯
單機單隊跨越10萬米
隊年進尺平均突破5萬米
水平井鑽井4開4完
氣田鑽井實現無數先驅者心中夢想
磅礴大氣迎來蘇里格無限春光
一閃閃亮光激越、磅礴、沉雄、嘹亮
帶著時間婉轉烙刻的神秘和歷史深處的滄桑
以PDC鑽頭改造為核心的10大系列40項特色技術
飽含著無數技術工作者的心靈之光
192次創造和刷新的鑽井歷史紀錄
蘊藏著無數一線操作者的肝膽志向
長慶鑽井發展引擎勢不可擋
廣大員工的創業激情如熊熊燃燒永不停歇的地火
在霜凋百草飛沙穿甲中挺起企業發展的脊樑
在驕陽襲膚寒氣透骨里大寫勞動者的榮光
創造的這一個個神話般的奇跡
讓心血與汗水一起流淌
把黨員模範崗、工人先鋒號、青年文明號的閃亮品牌
高懸在巍巍聳立的鑽塔之上
第四章 輝煌之光
激情看跨越 豪情繪新章
十番春夏秋冬 十載風雨兼程
十年科學發展成果顯赫
十年生機勃勃一片艷陽
十年打井16300口 進尺達到3480萬米
每一口井都結晶著艱難與喜悅
流淌著青春的年華 勤勞的汗水
滲透著骨子裡的剛毅與頑強
每一米進尺就是每一米陽光
詮釋著未來 詮釋著希望
延伸著理想 延伸著航向
從300萬米、400萬米到500萬米
從防治「非典」、金融危機到抗震救災
從沙塵暴、暴風雪、洪澇災害到生產自救
從黃土層到白堊系
從刀耕火種的遠古到亘古不變的滄桑
鑽頭堅韌頑強
百折不熬構築理想的天堂
滾燙的寶石花
偉岸挺立
俯覽千年岩芯晶瑩亮彩的閃光
輝煌之光
穿透四季的風雨 浩渺的時空
在疾風閃電中瀟灑飛盪
曾經的辛勞如傲雪的梅花輕放
燈火闌珊處
林立鑽塔亮麗成一道躍然的春光
一幅幅親切熟悉的畫面
一段段艱難創業的歲月
一次次風雨坎坷的磨難
一幕幕令人怦動的場景……
十年,時光如水
十年,彈指一揮
這十年,是長慶鑽井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十年
這十年,是長慶鑽井屢創佳績、屢獲殊榮的十年
一串串閃亮的腳印
執著、堅實、深沉、穩重
一串串閃光的數字
為中國石油又添新彩,永載史冊
一串串閃光的名字
劉永橫 張兆安
李潤年 冀海霞
許許多多的英雄模範
把奉獻的業績書寫在長慶鑽井的史冊上
歷史銘記
巍巍屹立的鑽塔將永遠記下盪氣回腸的創業壯舉
歷史銘記
滾滾石油將世代演奏跌宕起伏的英雄樂章
歷史銘記
長慶鑽井將挑起建設西部大慶 建設和諧富饒大油田的大梁
看明天
同心同德站在「十二五」發展的歷史起點
看明天
萬眾一心共同點燃長慶油田 川慶鑽探新世紀輝煌之光
看明天
萬名員工挺起自豪與驕傲的胸膛
看明天
張開雙臂擁抱更加燦爛更加絢麗的太陽
⑧ 求一篇在長慶油田的感悟·要詳細些
撥開籠罩儲量的迷霧
《找油的哲學》是世界石油史上一篇著名的論文。美國石油地質學家華萊士•普拉特在這篇論文中指出:「歸根到底,首先找到石油的地方在人的腦海里。華萊士認為,要不斷在新的領域里找到石油,首先要解放思想。
超低滲透油藏開發也好,常規油藏開發也好,首先要有儲量。2008年3月,長慶油田啟動超低滲透油藏開發,短時間內,油田公司內部數千人參與超低滲透油藏開發。加上市場化運作的鑽井、試油和地面工程隊伍,圍殲超低滲透油藏的人數達到3萬人以上。此時,長慶油田探明的超低滲透油藏儲量只有區區2000萬噸。即使按照常規油藏產建規模與探明儲量的比例關系,這2000萬噸探明儲量也只夠建20萬噸到30萬噸的產能。此時,如果說2000萬噸的探明儲量是一隻雞,長慶油田舉起的顯然是一把宰牛刀——不明就裡的人肯定會這樣認為。
但正如華萊士所說,儲量巨大的超低滲透油藏已經在長慶油田決策者的腦海里找到了。現在的鄂爾多斯盆地是由鄂爾多斯古陸形成的。36億年以來,鄂爾多斯古陸沒有發生斷裂、造山和地震等重大地質變遷。也就是說,黃土和沙漠掩埋的仍然是一整塊岩石。這塊面積37萬平方公里的岩石呈西傾單斜,就像一塊斜插在地下的大石板。36億年來,基岩與一層層的沉積岩疊加起來,形成了鄂爾多斯盆地特有的河流相三角洲沉積體系。長慶油田早期開發的侏羅系油藏屬於構造型油藏,就像埋在沙灘里的土豆。而特低滲、超低滲的三疊系油藏屬於岩性地層油藏,就像埋在地下的沙灘。在沙灘里找土豆,難!而在河道里找沙灘就容易多了。因此,當有人說長慶油田殺雞用上牛刀時,長慶油田的勘探專家卻自信地說:超低滲透油藏預計可探明儲量達到17億噸。
同時,提交探明儲量是需要大量投資的。而當時,人們普遍認為超低滲透油藏沒有開發價值,那投資研究它干什麼?所以,在勘探和評價中,一旦遇到這類油藏就不再進行深入研究。其結果是,明知道超低滲透油藏儲量大、分布廣且多層系疊合,但具體有多少儲量,誰也說不清。
勇於攻堅啃硬的長慶人始終沒有放棄開發超低滲透油藏的夢想。2005年,這個油田啟動一項重大科研項目,稱為「0.3毫達西油藏開發技術攻關」,簡稱「0.3mD」,在特低滲油藏成功開發的經驗基礎上,取得一些積極成果,一步步向超低滲透油藏有效開發的夢想逼近,但高投入與低產出的矛盾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超低滲透油藏的有效開發,不是也不可能是單純的技術問題,正如蘇里格氣田的開發一樣。2000年8月26日,蘇6井獲得無阻流量120萬立方米的高產氣流,宣告了蘇里格氣田的誕生。此後數年,對「低滲、低壓、低豐度」的蘇里格氣田進行了一系列的開發評價和技術試驗,雖然取得一些進展,但高投入與低產出的矛盾依然尖銳,氣田開發陷入停頓。
2005年,根據集團公司總經理蔣潔敏指示,長慶油田採用5+1合作模式,引入市場競爭機制,通過一系列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終於使沉寂數年的蘇里格氣田重新煥發活力,實現規模有效開發。2010年,蘇里格氣田產量突破100億立方米。
超低滲油藏的開發,在長慶「建成西部大慶,實現5000萬噸」中與蘇里格的開發具有同樣重要意義,也面對著同樣是高投入與低產出的矛盾。超低滲透油藏的開發與蘇里格氣田的開發一樣,需要解放思想。
「怎麼認識超低滲透油藏?既要看到它儲層更緻密、豐度更低、壓力更低、單井產量更低等不利的一面,也要看到它資源規模大、多層系疊合、穩產能力強、適合水驅開發、原油質量好等優勢。看到不利的一面是實事求是,看到有利的一面則需要解放思想。超低滲透油藏開發是堅持實事求是的過程,更是始終堅持解放思想的過程。」長慶油田超低滲透油藏開發部主任沈復孝對記者說。
超低滲透油藏開發第三項目部是2008年8月由原長慶石油勘探局第三採油技術服務處整體轉型而組成的採油單位。轉型前,超低滲透油藏第三項目部沒有自己的區塊,更沒有1噸的探明儲量。2008年8月28日,662平方千米的堡子灣南從採油五廠移交到這個項目部手裡。「原來開發了30多年的侏羅系油藏已經枯竭。超低滲透油藏這一塊,幾個出油點的日產油加起來一輛罐車就拉走。當時,站在劉峁塬上,一眼望去,說不惆悵是假的。」超低滲透油藏第三項目部副總工程師楊學峰說,「但只要有出油點就有希望。2009年以來,我們項目部從這幾個出油點出發,評價和產建同步進行。目前,長X、長Y、長Z三套儲層實現復合連片,1億多噸的儲量規模已在掌控之中。今年10月份,這個區塊原油日產量達到1200噸。」
超低滲透油藏第三項目部是如此,超低滲透油藏第一、第二、第四項目部以及各採油廠的超低滲項目組也是如此。他們接手超低滲區塊時,大多連1噸的探明儲量都沒有。但兩年多後的今天,這些單位的三級儲量達到10億噸,年產量達到430萬噸。
被數字拉直的
2008年6月之前,環江油田羅228井區沒有任何發現。2009年年初,羅73井開鑽,發現18米厚的長Z油藏,但滲透率只有0.3毫達西,孔隙度也只有0.9%。這樣的油藏能實現有效開發嗎?
超低滲透油藏開發啟動之後,四個超低滲透油藏項目部和各採油廠超低滲透油藏項目組面對的都是正常產建難以涉足的區塊,多年來無人問津。他們接手這些區塊時,心中縈繞的也是同樣的問題:這樣的油藏能實現有效開發嗎?
「信心來自於實踐,來自於技術創新。」 採油七廠超低滲項目組負責人吳曉明說,「羅73井通過有效儲層改造,試油中獲得日產14噸純油,一舉突破羅228井區。隨後勘探開發一體化組織,評價井、骨架井一起上,半年後,30萬噸的產建區塊得到落實。2010年以來,該區塊單井試油日產量又大面積提高到18噸,單井日產量穩定在2.7噸。原來縈繞在心頭的問號,變成了信心和勇氣。」
技術創新體現在超低滲透油藏開發的每一個區塊、每一個環節上,技術創新的後台,是開發理念的創新。關於注水,除了「溫和」外,還有「超前」。超低滲透油藏低壓、低豐度,無自然產能,不壓裂、不注水,油井投產後產能快速下降,所以超前注水是提高單井產量的有效手段,但一切事物都要把握一個合適的「度」。通過超前注水,在堡子灣南地區一批開發井竟然達到自噴的效果。這本來是件好事,油田主要領導卻敏銳覺察到潛在的問題:一方面單井產量確實提高了,但另一方面也說明注水強度太大了,有可能造成水串、水淹,最終影響穩產和提高採收率,於是提出「對於超低滲透油藏,不以單井產量論英雄」。結果,超前注水技術政策得到進一步優化,為實現穩產、提高採收率創造了條件。
超低滲透油藏開發已經形成5大技術系列15項特色技術,每一項都是創新的結果,每一項又都是創新的起點。壓裂是超低滲透油藏儲層改造技術的關鍵,長慶油田面對低滲透就是吃壓裂飯長大的。但對不同區塊、不同井、不同儲層的壓裂,又是一個再創新的過程。負責華慶油田開發的超低滲透油藏第二項目部,最初單井只有1.5噸,通過實施全陶粒多段壓裂,特別是通過水力噴射壓裂,單井產量提高了20%至25%。
以前認為,超低滲透油藏不適合水平井開發,真的嗎?長慶油田公司總經理冉新權提出「此低滲透非彼低滲透」的思想,說明對低滲透油氣藏的認識是一個不斷深入的過程,要敢於探索、挑戰,更要積極主動地去認識低滲透、攻克低滲透。在這種背景下,超低滲透油藏的水平井開發試驗再次啟動。2010年,在華慶油田實施15口水平井,鑽井、壓裂都較以前有大幅度改進。10月,記者采訪時,已經投產滿3個月的5口井,產量全部穩定在8噸左右,是同一地區直井的近4倍。
「當然,僅憑這5口井,還不能說明超低滲透油藏的水平井開發技術已經取得成功,但卻使我們看到了曙光。技術創新的過程,是一個艱難的探索過程,每取得一個小小的進步,都讓我們更加有信心、有決心把華慶油田建設成為百萬噸大油田。」超低滲透油藏第二項目部黨委書記裴潤有對記者說。
持續的技術創新,不僅帶來單井產量的上升,也帶來開發成本的降低。把三相分離器、加熱爐、增壓泵橇裝起來,代替原來單體擺放的三種設備,減少了土地佔用。單井開采,伴生氣沒有回收價值,都放空燒掉。但由9到15口生產井組成的大井組叢式井,伴生氣量大而且穩定,用於發電,所產電力帶動抽油機,節約了開發成本,也減少了資源浪費。原來抽油機功率是15千瓦至20千瓦,一步步改進,現在已經降到了7.5千瓦。數字化是長慶超低滲透油氣藏開發最大的技術創新。通過數字化,單井綜合用工由2.61人減少到了0.86人。百萬噸產量用人由1600人減少到1000人。
數字是枯燥的,數字後面反映的卻是生動而火熱的技術創新。在超低滲透油藏開發中,長慶人面對的是低滲透,但他們的思想卻是高滲透的,從開發理念到每一個細節,都滲透著創新的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