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認識活動及其成果

認識活動及其成果

發布時間:2022-01-20 06:39:14

Ⅰ 認知包括哪些方面

認知包括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像和語言等。

具體來說,人們獲得知識或應用知識的過程開始於感覺與知覺。感覺是對事物個別屬性和特性的認識,如感覺到顏色、明暗、聲調、香臭、粗細、軟硬等。而知覺是對事物的整體及其聯系與關系的認識,如看到一面紅旗、聽到一陣嘈雜的人聲、摸到一件輕柔的毛衣等。

人們通過感知覺所獲得的知識經驗,在刺激物停止作用之後,並沒有馬上消失,它還保留在人們的頭腦中,並在需要時能再現出來。這種積累和保存個體經驗的心理過程,就叫記憶。

人不僅能直接感知個別、具體的事物,認識事物的表面聯系和關系,還能運用頭腦中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去間接、概括地認識事物,揭露事物的本質及其內在的聯系和規律,形成對事物的概念,進行推理和判斷,解決面臨的各種各樣的問題,這就是思維。

(1)認識活動及其成果擴展閱讀:

認知的過程:

亦稱「認知歷程」。(1)傳統上指認識過程,指人腦以感知、記憶、思維等形式反映客觀事物特性及其關系的心理過程。(2)皮亞傑學派用語,指通過對原有的認知結構(圖式)對刺激物進行同化和順應達到平衡的過程。

這是結構主義認知心理學的觀點。(3)信息加工認知心理學的用語,指個體接受、編碼、貯存、提取和使用信息的過程。它通常由感知系統(接受信息)、記憶系統(信息編碼、貯存和提取)、控制系統(監督執行決定)、反應系統(控制信息輸出)等4種成分構成的模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認知

Ⅱ 法學是以什麼為研究對象的各種科學活動及其認識成果的總稱

答案:法律抄現象
1、法學是以襲法律現象為研究對象的各種科學活動及其認識成果的總稱。
2、 從法律部門的劃分的角度,法學體系被劃分為憲法學、行政法學、民法學、刑法學、訴訟法學等;從認識論的角度,法學劃分為理論法學和應用法學。理論法學綜合研究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規律等。應用法學主要是研究國內法和國際法的內容和結構,以及他們的制定、解釋和適用。
3、 價值分析方法就是通過認知和評價社會現象的價值屬性,從而揭示、批判或確證一定社會價值或理想的方法。包括價值認知和價值評價。價值分析方法之所以是法學的基本方法,就在於法學的一個基本任務是揭示法的應然狀態或價值屬性,即回答法應該是怎麼樣。
4、 實證研究方法是在價值中立(價值祛除)的條件

Ⅲ 如何理解實踐在認識中的決定作用

1、實踐是認識的起點:

實踐是認識的起點和歸宿,是全部認識的基礎。馬克思主義哲學又承認並十分重視認識對實踐的反作用。

首先,人的實踐活動不同與動物的本能活動,它是受意識支配的,實踐的這種本質特性決定它離不開認識的指導。

其次,認識活動及其成果有相對獨立性,遵循其特有的活動方式和發展規律,它一經形成,便能反作用於實踐。

再次,認識對實踐的指導作用表現在許多反面:認識可以是主體了解、把握主體和客體及其相互作用的規律性,指導主體自覺地按照客觀規律去從事改造世界的活動。

2、實踐與認識相互促進:

認識可以是主體在實踐活動前,既能符合客觀實際的目標、方案、步驟和措施、對實踐活動做出預測和規劃,認識可以使主體根據變化了的情況及時調整自己的行動。

指導主體選擇實現目的的最佳行為方式;認識可以指導主體將局部經驗上升為理論;

認識還可以使主體實現對自身的認識,並自覺調整自己的活動,以適應改造客體的需要。馬克思主義哲學強調實踐與認識的統一,強調二者的緊密結合和相互促進;

3、推動發展:

實踐的發展不斷地提出認識的新課題,推動著認識向前發展。恩格斯說:「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則這種需要就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

4、條件上:

實踐為認識發展提供必要的條件。一方面,實踐的發展不斷揭示客觀世界的越來越多的特性,為解決認識上的新課題積累越來越豐富的經驗材料;另一方面,實踐又提供日益完備的物質手段,不斷強化主體的認識能力。

5、主客體一致:

馬克思說:「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這並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維的現實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維的此岸性。」

人用自己的思維模式在頭腦中重建客體模型,並根據這個客體模型推導出應當具有的未知性質,然後再用實踐加以檢驗,當理論預言與對客體的實踐結果一致時,就證明頭腦中精神地重建的客體模型與客體自身相一致。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大家手筆:認識把握馬克思主義的實踐性

Ⅳ 觀察認識活動的過程分幾個階段

教學過程是實現教育目標,實施課程的核心活動。只有優化的教學活動過程,才能充分實現教育目標。要全面實現教育目標,必須認真研究教學過程,弄清它的基本要素,基本規律和基本階段,進而為科學地制定教學原則,確定教學方法,全面組織教學活動提供理論依據和認識基礎。

二、教學過程的基本階段
(一)心理准備階段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需要有心理上的准備。如果學生頭腦中的興奮中心還沒有向將要進行的教學活動轉移或接近,或者學生對即將學習的課題毫無興趣,似乎是強加於他的苦差使,則學生還沒有作好心理准備,那麼在沒有心理准備的情況下進行的教學活動是不會有好的教學效果的。故心理准備階段是教學過程的一個必要的階段。
心理准備主要是引起學生對即將進行的教學活動的興趣和求知慾,創設一種教學氛圍,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和濃厚的認知興趣。
(二)感知知識階段
感知知識即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對事物(物體、現象等)進行觀看、觸摸等,從而獲得必要的感性經驗,為進一步學習打下良的基礎。這個階段教師可以盡量出示實物、呈現事情發生發展過程,模擬有關現場,為學生感知創造機會與條件。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獲得感性知識的途徑和形式是多方面的,可概括為如下兩個方面:(1)直接途徑。即讓學生直接知覺和觀察,如利用教學參觀、做與實際條件相類似的實驗,以及對從自然界中取回的材料進行直接感知。教師要注意指導學生的觀察方法,讓他們盡可能地發揮多種感官的作用,使知覺活動成為自覺積極的心理過程,這不僅使感知更完善、確切,而且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觀察力。(2)間接途徑。是指教師利用語言文字及各科形象化的直觀教具,對學生所要學的教材進行生動的敘述和描繪,啟發學生聯想,使學的記憶表象得以重現,並按照語言的描繪加以改組,從而形成新事物的表象,這同樣具有直觀作用。有經驗的教師,總是要通過自己的講述,幫助學生閱讀課本,獲得語言感知,同時又使學生通過課本的文字和插圖獲得感知。通過多種感官的感知,能提高感知效果。這種間接途徑有它的作用,但畢竟不是對現實的知覺,因而所引起的表象不夠真切、完整和穩定。所以,教學應該把直接感知和間接感知結合起來,互相補充,效果更好。
表象在學生意識中的發展不是單獨進行的,常常與思維加工聯系在一起,而且學生的認識不應該停留在感性認識的階段,需要上升到概念。
(三)理解知識階段
學生怎樣才能形成科學的概念,真正理解教材呢?概念的形成是學生認識上的飛躍,是個復雜的過程,包括了從具體到抽象,又從抽象到具體的思維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善於動腦,勤於思考,開展思維活動。進行思維活動經常運用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歸納、演繹等思維方法,基本的是分析、綜合和判斷、推理。分析就是將對象的各種因素進行區分,從而分出它的各個組成因素,加以認識;綜合是對組成客體的各種因素之間聯結成整體的各種關系的研究。概念的形成需要感性材料做基礎,但也離不開過去已有的經驗和概念。教師要根據教學大綱和學生的年齡特徵精選典型材料。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舊經驗,往往不科學,如「0」就是沒有意義了,要注意改造,使學生形成科學的概念。理解教材,形成概念,是個積極思維過程,也是發展學生思維的過程。教師要注意指導學生的思維活動方法,培養獨立思考能力,以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四)鞏固知識階段
鞏固是學生把所學的知識牢固地保持在記憶中,這是由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認識特點所決定的。學生學習書本知識,間接經驗,易受遺忘規律所制約,因為鞏固知識是大腦皮層上暫時神經聯系的不斷強化,如果不抓鞏固工作,暫時聯系得不到強化,就會產生遺忘。學生對已學過的知識不鞏固,就不能進一步領會和掌握新知識,而且只有當學生鞏固了所學的知識,今後才能將知識應用於實踐,因此,鞏固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是必要的。
(五)運用知識階段
即把所學的知識應用於各種課業中,用實踐檢驗知識,通過反復的練習活動使所學的知識形成技能技巧。這個階段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必要的練習素材,練習題目不要過難,也不要過易,過難不利於學生建立學習信心,過易會使學生感到沒意思。練習的數量也不要過大,避免學生產生厭煩情緒。
在教學過程中,要努力使學生將所學的知識用於實踐,轉化為技能,技巧,使其獲得比較完全的知識,加深對所學教材的理解和記憶。運用知識,也是認識上的一次更重要、更高一級的飛躍。因為這是在各種條件下,要求學生再現、重新組合、靈活運用知識,特別有利於鍛煉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創造性,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六)檢查和評價學習效果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以下幾種形式來獲得反饋信息:(1)通過學生的表現獲得反饋信息。教師的每一活動,都會引起學生的反應,通過他們的表情、精神狀態或其他活動,教師可以了解他們對講課的態度,判斷效果,發現問題,及時採取控制措施,改進教學;(2)通過提問獲得反饋信息。學生提出的問題可以反映他們對知識接受、理解和應用的情況,也是反饋的一種形式;(3)通過檢查書面作業,測驗和考試獲得反饋信息。通過學生學習結果的反饋,能有效地反映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學生智力發展的水平和學習態度。因此,必須要求學生能堅持進行自我檢查,獲得反饋,反饋愈及時,反饋的信息愈多,就愈能使教和學及時得到改進。
評定,是以學生的作業、測驗和考試為根據的,及時、公正的評定,可以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激發學習上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也是教師教學效果的檢查,以便改進教師的教和指導學生的學;通過師生雙方對學習效果的評定,還可以培養學生自我評價的能力。這樣,師生共同努力,就能提高教學質量。

Ⅳ 認識活動、實踐活動、思維方式有什麼不同

一、三者的作用不同:

1、認識活動的作用:認識活動的作用是人腦反映客觀事物的特性與聯系、並揭露事物對人的意義與作用的思維活動。

2、實踐活動的作用:強調以學生的經驗、社會實際和社會需要和問題為核心,以主題的形式對課程資源進行整合的課程,以有效地培養和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綜合實踐能力。

3、思維方式的作用:思維方式是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和方法,它對人們的言行起決定性作用。思維方式表面上具非物質性和物質性。這種非物質性和物質性的交相影響,「無生有,有生無」,就能夠構成思維方式演進發展的矛盾運動。

二、三者的概述不同:

1、認識活動的概述:從廣義上講,認識包含人的所有認知活動,即為感知、記憶、思維、想像、語言的理解和產生等心理現象的統稱。

2、實踐活動的概述:綜合實踐活動是現代教育中的個性內容、體驗內容和反思內容,與傳統教育片面追求教育個體的發展、共性和知識有所不同。

3、思維方式的概述:思考問題的根本方法,包括線性思維方式與非線性思維方式兩大類型。形式邏輯是線性思維方式,對稱邏輯屬於非線性思維方式。

三、三者的意義不同:

1、認識活動的意義:主體的日常行為可以分解為思維、認識、實踐三種具體形式;主體具有的行為需要和能力也可以分解為思維、認識、實踐三種具體的行為需要和能力。主體是思維、認識和實踐的主導者和實行者,主體具有思維、認識、實踐的需要和能力。

2、實踐活動的意義:作為一種獨立的課程形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強調超越教材、課堂和學校的局限,在活動時空上向自然環境、學生的生活領域和社會活動領域延伸,密切學生與自然、與社會、與生活的聯系。因而,綜合實踐活動是一種向學生生活領域延伸的綜合性課程。

3、思維方式的意義:思維方式又與語言密切相關,是語言生成和發展的深層機制,語言又促使思維方式得以形成和發展。語言是思維的主要工具。

Ⅵ 實踐在認識活動中地位和作用是什麼

1、作用:

在實踐和認識之間,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在認識活動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2、地位:

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表現為實踐為認識的發展提供了手段和條件,如經驗資料、實驗儀器和工具等。

人們正是在實踐的推動下,不斷打破認識上的舊框框,突破頭腦中的舊思想,引起認識上的新飛躍,從而不斷有所發現、有所前進。



(6)認識活動及其成果擴展閱讀:

社會關系表示人們之間基於實踐的「共同活動」及其活動方式,社會關系是人類實踐的活動方式,實踐本身也是一種社會關系,一種根本性的社會關系。

人類實踐必須具有某種形式,所以說,社會關系不過是人的現實的實踐活動同時不可缺少的形式和構成。這種社會關系的形式既內生於實踐活動,又成其為內在構成,並是其內在屬性。

只是我們在研究人類實踐活動時,才從內容與形式的不同角度去研究它,但不等於社會關系、生產關系的形式似乎是外在於、先在於實踐的,社會關系諸形式的本質只能存在於實踐活動之中,其實質是指人類實踐活動本身。

Ⅶ 人的認知的基本活動有哪些

人的認知過程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指人認識客觀事物的過程,即是對信息進行加工處理的過程,是人由表及裡,由現象到本質地反映客觀事物特徵與內在聯系的心理活動。它由人的感覺、知覺、記憶、思維和想像等認知要素組成。注意是伴隨在心理活動中的心理特徵。
人們獲得知識或運用知識的過程開始於感覺與知覺。感覺是對事物個別屬性和特性的認識,如感覺到顏色、明暗、聲調、美醜、粗細、軟硬等。而知覺是對事物的整體及其聯系與關系的認識,如看到一面紅旗、聽到一陣嘈雜的人聲、摸到一件輕軟的毛衣等。這時候我們所認識到的已經不再是事物的個別屬性或特性,而是事物的聯系與關系了。知覺是在感覺的基礎上產生的,但不是感覺的簡單相加。
感覺
是我們認識世界的起點,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的個別屬性(比如物體的顏色、形狀、聲音等)進行直接反映的過程。感覺分為外部感覺(視、聽、味、嗅、觸覺)和內部感覺(平衡覺、運動覺、機體覺)。其中視聽提供的外部信息占人們所獲信息的80~90%。因此,組織在開展公關活動時,就必須充分考慮公眾的視聽感覺,對色彩的應用,視覺效果的處理,樂音的安排,以求活動效果達到更為滿意。
知覺
是人腦對直接作用於感官的客觀事物整體的綜合反映。是較為復雜的心理現象,是大腦對不同感覺信息進行綜合加工的結果。(知覺以感覺為前提,但它不是感覺的簡單的集合,而是在綜合了多種感覺的基礎上形成的整體映象)
思維
是客觀事物的一般屬性和內在聯系在人們頭腦中概括的間接的反映過程。它所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質特徵和一般規律。並且,通過語言活動,人們把自己思維活動的結果,認識活動的成果與別人進行交流,接受別人的經驗。另外,人們還具有想像的活動,這是憑借在頭腦中保存的具體形象來進行的。

Ⅷ 認識活動及其成果具有相對獨立性,遵循其特有的活動方式和發展規律。怎麼理解

每種理論都有成立的條件和范圍,否則必為謬論!

Ⅸ 實踐在認識活動中地位和作用是什麼考試網

一、實踐在認識活動中的作用: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在實踐和認識之間,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在認識活動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二、實踐在認識活動中的地位:

1、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認識的內容是在實踐活動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的。人們只有通過實踐實際地改造和變革對象,才能准確把握對象的屬性、本質和規律,形成正確的認識,並以這種認識指導人的實踐活動。離開實踐的認識是不可能產生的。一切真知都是從直接經驗發源的。

一個人的知識,不外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兩部分。就知識的本源來說,任何知識都不能離開直接經驗。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事事都必須去直接經驗,「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一個人的多數知識還是來自於間接經驗,是從書本和傳授中得來的。

然而,「在我為間接經驗者,在人則仍為直接經驗」。從根本上說,實踐是認識的源頭活水。要想成就一番事業,不僅要努力學習,而且要潛心實踐。

2、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實踐的需要推動認識的產生和發展,推動人類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推動人類的思想進步和理論創新。恩格斯說:「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這種需要就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實踐的需要是推動認識在深度和廣度上不斷發展之根本。

此外,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還表現為實踐為認識的發展提供了手段和條件,如經驗資料、實驗儀器和工具等。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實踐改造了人的主觀世界,鍛煉和提高了人的認識能力。

人們正是在實踐的推動下,不斷打破認識上的舊框框,突破頭腦中的舊思想,引起認識上的新飛躍,從而不斷有所發現、有所前進。

3、實踐是認識的目的。

人們通過實踐獲得認識,不是「獵奇」或「雅興」,不是為認識而認識,其最終目的是為實踐服務,指導實踐,以滿足人們生活和生產的需要。

自然科學的不斷創新,目的是推動技術的更大發展,創造更豐富的物質財富,給人類帶來更多的福祉。人文社會科學的不斷創新,目的是認識社會,認識人類自身,改造社會,建設精神文明,創造精神財富,促進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

4、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准。

真理不是自封的。「判定認識或理論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觀上覺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觀上社會實踐的結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標准只能是社會的實踐。」也就是說,認識是否具有真理性,既不能從認識本身得到證實,也不能從認識對象中得到回答,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得到驗證。

Ⅹ 人的認識活動的基本要素

一、知識點提示

1)知識點出處:該知識點出自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第四章第一節第1、2 個知識點

2)地位分析:該部分知識點在馬哲中處於認識論部分,屬於本章的重要知識點。

3)命題思路:結合真題及該知識點的特點,可以以選擇題或分析題的方式命題。

4)重要程度分析:認識論歷來都是研究生考試考查的重點,而這兩個知識點又屬於認識論的基礎,因此要深入理解認識論的其他內容,必須掌握好這節課講解的內容。

5)難度指數分析:如果從單選題的角度命題,難度會小一些;如果從多選題和分析題的角度命題,難度會大一些。

二、知識點詳解

1)知識點導入:辯證唯物主義不僅揭示了世界的本質及其發展的一般規律,而且揭示了人類認識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認識論就是研究認識的本質和過程及其發展規律的理論。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是以實踐為基礎的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與它以前的認識論的本質區別是:它把科學的實踐觀引入認識論,把辯證法運用於認識論,使認識論成為真正科學的認識論。下面我們就開始學習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

2)內容分析:

1、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與舊認識論的區別

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是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它與舊認識論(主要指唯心主義認識論和舊唯物主義認識論)有本質區別。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1)反映論與先驗論的對立

反映論是唯物主義的認識論。它主張,認識本質上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辯證唯物主義自覺地把反映論原則作為自己認識論的前提。先驗論否認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反映,主張認識先於客觀事物而存在,先於實踐經驗而存在。認識上存在兩條根本對立的路線:一條是從物到感覺和思想的路線,另一條是從思想和感覺到物的路線。

(2)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的對立

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堅持以實踐為基礎的科學的可知論,反對一切不可知論,並克服了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在世界可知性問題上的局限性。對不可知論最有力的駁斥是實踐。

(3)能動反映論與機械反映論的區別。辯證唯物主義堅持實踐的觀點和辯證法的觀點,主張認識本質上是主體在實踐基礎上對客體的能動的反映。舊唯物主義離開實踐來考察反映過程,主張認識是對客觀事物的簡單的摹寫和機械的反映。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克服了舊唯物主義認識論的機械性、直觀性,把反映論發展為能動的反映論。

2、認識發生的現實基礎

馬克思認識論首先考察認識發生的現實基礎,認為勞動在認識的發生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這是因為:

1)勞動實踐的發生和發展為人類認識活動的發生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勞動實踐要求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並提供客體信息和認識工具。

2)勞動實踐促進了人腦的發展,產生了人特有的認識結構和圖式,形成了人的認識能力。

3)勞動實踐促使了人的交往、語言、符號的產生和發展,使抽象思維成為可能,並使人獲得了不同於生物遺傳的社會遺傳方式。

3、認識的本質: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的反映,它是在實踐基礎上反映和創造的統一

1)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反映。這是一切唯物主義都承認的反映論共同原則。

2)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和創造性反映。這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根本觀點。辯證唯物主義認為,認識不是主體對客體的消極、簡單的摹寫和反映,而是一種能動的、創造性活動。認識是主體和客體相互作用的過程和結果,既有客體對主體的作用,更有主體對客體的作用。①在反映過程中,主體能動地選擇加工和改造感性材料,創造出概念和理論體系,揭示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提出創造性的預見;②主體根據實踐需要,能動地創造出未來世界的藍圖、計劃、方案等等;③主體認識能動地指導實踐,改造世界,創造出世界上本來沒有的事物。

3)認識是反映和創造的辯證統一。反映是在創造過程中實現的,直觀的反映不可能做到創造;創造不是無中生有的臆造,而以反映為前提和基礎;創造本身也是反映,是對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的反映,是對事物未來發展趨勢的反映。反映和創造辯證統一的基礎是實踐。

4、認識的結構

人的認識活動包括三個基本要素,即認識主體、認識客體、認識工具。認識的這三個要素與我們在第二章第三節里所學的實踐的主體、客體和手段既有聯系又有區別。要正確地揭示認識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必須先弄清楚認識的主體、客體、工具的含義。

1、認識主體

所謂認識的主體,是指處於一定社會關系中並從事認識活動的人。所謂認識的主體,是指處於一定社會關系中並從事認識活動的人。它有三個特點:第一,認識主體必須以實踐主體為基礎。在人類社會形成的初期,或者在人們的日常活動中,認識活動與實踐活動混為一體,專門的認識活動尚未從實踐活動中分化出來, 在這種情況下,認識主體直接就是實踐主體。在認識活動特別是科學認識活動從實踐活動中分化出來以後, 認識主體也仍然以整個社會的實踐主體為基礎。沒有實踐主體,認識主體就失去了生存基礎 、認識課題和認識條件,也就不成其為認識主體。第二,認識結構和精神素質是認識主體的本質規定。只有具備一定的認識能力並從事一定認識活動的主體才是認識主體,如果不從事認識活動嚴格來說不能稱其為主體,如果不具備認識能力也不能稱其為認識主體。認識活動中需要一定的認識結構才可能進行認識活動,認識結構包括思維方式、科學知識 、價值觀念等方面,它是在主體實踐基礎上形成的,但它一旦建立起來就成為一種相對穩定的框架或模式。人的認識活動總是表現為在原有的認識模式上去延伸並運用於將要認識的客體,主體的認識結構不同,對客體的理解也就會出現差異。同時,認識主體的其他精神素質,即情感和意志,以及信念、理想、習慣、本能等各種非理性的心理因素,對認識也有重大作用,處在逆境的人的認識與處在順境的人的認識會出現不同的認識結果。這些心理素質對人的認識能力的發揮和運用,起著導向、選擇、激發和調節等等作用。這就是說,認識主體往往自覺或不完全自覺地按自己的觀點、方法和標准,去認識客體、解釋客體,使對客體的理解帶上認識主體的烙印,從而使得對同一對象的理解表現出明顯的差異性。這種差異性,就是由主體的認識結構和精神素質造成的。不僅不同的認識主體對同一客體的認識會有差異,就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環境和不同的自身狀態下,對同一對象的認識也會有不同。這些都表明,認識結構和精神素質構成了認識主體的本質規定。第三,信息聯系的范圍和信息交流的能力,是認識主體社會性的突出體現。因為實踐是社會性的,所以認識活動也是社會性的,實踐主體的社會性主要表現在社會聯系和交往能力上,而認識主體的社會性則集中體現在交流的范圍和能力上。人與動物的區別就在於,它通過語言、文字、符號等形式進行聯系和交流,現代科技的發展,特別是網際網路的出現,大大加強了人的認識能力和認識范圍,信息的交流是在瞬間完成的

2、認識客體

所謂認識的客體,是指主體認識活動所指向的事物。客體按照它自身的性質不同,可區分為自然客體、社會客體和精神客體。認識的客體也有三個特點:第一,認識客體以實踐客體為基礎。實踐的水平決定著認識的水平,實踐的范圍決定著認識的范圍,實踐發展到了什麼程度認識才能發展到什麼程度。從歸根結底的意義上說,物質世界中哪些事物能成為認識的客體,什麼時候能成為認識的客體,決定於主體的實踐活動及其發展水平。第二,在認識活動中接受主體的觀念改造,是認識客體的本質特點。認識客體是人的活動的改造對象,在認識活動中,客體的作為對象性而存在,但要進行認識,必須對客體進行觀念的改造,首先形成觀念上的認識。因為認識活動的直接目的只在於從觀念上再現客體,或者為實踐結果設定理想模型,因而對認識客體的改造只是一種觀念的改造。從一定意義上說,認識過程就是將客觀對象(客體)轉化為觀念,而這些觀念才是認識活動操作的直接對象。當然,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也需要從多方面實際地變革認識客體,但實際變革的直接目的仍然在於觀念的改造。第三,可知性和不可窮盡性是認識客體歷史性的客觀依據。同實踐客體一樣,認識客體具有歷史性。所謂歷史性是指不同的歷史時代有著不同的認識對象。而且不同的社會實踐會有著不同的認識對象。隨著實踐范圍的不斷擴大,原先沒有發現的認識客體會不斷加入到人的認識領域中來。特別是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社會化生產的發展,更是空前地擴張了認識客體的范圍。客觀事物之所以能不斷地轉化為認識的客體,還在於世界本身的可知性和不可窮盡性。世界上只存在著尚未被認識的事物,而不存在不可認識的事物;而無論何種事物,又總是包含著無限多的屬性或方面。就可能性來說,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現象,都可以成為認識的客體,都能夠為人所認識;而就現實性來說,進入人的認識活動的客體又總是歷史的、有限的,主體對它的認識也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而是一個無止境的發展過程

3、認識工具

認識工具是指把認識主體和認識客體聯系和溝通起來的中介系統。認識工具也是在實踐基礎逐漸發展的,原始人只憑著簡單的語言,粗糙的工具進行認識,可以說他們沒有專門的認識工具,實踐的手段同時也是認識工具。隨著實踐活動的發展和認識活動的獨立化,從實踐手段中逐漸分化出專門進行認識活動的工具,而在現代則發展成為一個極為復雜的系統。認識工具可以分為三種類型:一是物質工具。它包括可以看得見摸得著的工具也包括作為感官延伸的感知工具和作為大腦延伸的思維工具,如各種觀測和實驗儀器、計算器和計算機及其網路等。二是觀念工具。包括以觀念形態存在的感知形式和思維框架,如社會通行的時空觀念、范疇體系、邏輯規則和思維方式等。三是語言工具。包括自然語言系統和人工語言系統,前者諸如各個民族的民族語言、生活中的日常語言等,後者諸如各種計算機語言以及為達到特定目的而人為創造的人工語言。

總之,認識活動是一個認識主體、認識客體、認識工具三者相互作用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認識主體是首要的能動的;認識客體是客觀制約性要素;而認識工具則是二者的中介,則是人的認識能力和認識水平發展的客觀標志,體現著不同時代人們認識活動的不同方式。

3)知識拓展:

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與認識對實踐的指導作用。

閱讀全文

與認識活動及其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表 瀏覽:294
內地音樂版權 瀏覽:208
公共衛生服務今後工作計劃 瀏覽:457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