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腫瘤科技成果

腫瘤科技成果

發布時間:2022-01-19 13:18:48

㈠ 奚永志的科技成就:

長期從事實驗血液/免疫學的應用基礎及臨床應用研究,是國內外該研究領域著名的中青年專家。在HLA結構與功能、造血調控、移植免疫、免疫耐受及分子導向殺傷腫瘤研究領域取得重要突破和進展,處於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有些為國際上首次發現和報道。
2007年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2011年以第一完成人榮獲「十一五」全軍後勤重大科技成果獎1項;此外,還獲軍隊及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以上成果4項;主持承擔國家973、國家重大新葯創制專項、國家自然基金重點項目、面上項目科研課題及科技風險基金13 項,基金總額達3700萬;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178 篇,副主編及著書4部。
申報獲得中國發明專利6項,申報國際PCT發明專利2項以及美英法德日發明專利各10項。2011年獲得首個國際公認具有重大葯用價值的美國基因發明專利,2012年再獲國內首個歐洲(英法德)基因發明專利,實現了我國在國際基因科學領域的重大突破,打破了歐美發達國家在基因發明專利上的長期絕對性的壟斷。彰顯了我國在基因科學研究領域原始創新能力的實質性提升。它可用於研製開發有效治療類風濕關節炎(RA)的基因葯物、基因診斷與基因治療。主持「習慣性流產主動免疫治療」體細胞治療技術方案獲總後衛生部臨床正式批文及臨床准入。這是迄今為止國內唯一獲得正式批文的此類第三類醫療技術。

㈡ 薛社普的科技成就

對細胞分化規律及其可調控性提供了重要理論依據為我國男性生殖生物學及節育葯棉酚等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創建了網織紅細胞與骨髓瘤細胞的胞質體雜交模型,發現波型蛋白基因被抑制與去核有關,揭開了哺乳動物紅細胞自然去核之謎和去核的雙期相現象,在國內外首次發現哺乳類紅細胞胞質中存在能逆轉惡性分裂、調節基因表達和誘導終末分化的「紅細胞去核分化因子(EDDF)」,提純的活性物質對轉化及腫瘤細胞有高活性的抑制生長和促進分化作用。克隆了不同階段終末分化期相關因子的基因全長序列及其編碼結構。提出核濃縮理論和藉以終止腫瘤細胞惡性分裂的治癌新概念。 在科學技術方面的首創性發現與貢獻。
細胞增殖與分化
基本闡明「細胞分化的可調控性」的規律,質疑「細胞分化一旦決定和已分
化後即不可逆」的傳統概念。提出細胞分化可調控性的實驗依據,為通過誘導細胞分化治療「分化疾病(如腫瘤)」和調控已分化細胞去分化以克隆動物提供理論依據。 (1)建立胚胎脊髓移植術,發現雞胚頸段脊髓存在「節前交感神經柱(Terni核團)」。該核團細胞的超量增殖和預定自動退化死亡的命運可於該段脊髓移植至適宜微環境(胸段)條件後使之存活和分化為新的節前交感柱。證明外周微環境中的支持與營養等因素可以調控細胞的分化(表明分化基因的表達可以調控)。
(2)雞胚胚層細胞可在一定時間、空間條件下改變其分化類型或在病毒的感染後癌變;已惡變的腫瘤細胞在胚體內有被誘導分化為胚胎組織的潛能。
(3)分化中的性腺可在其髓質或皮質兩個誘導拮抗抗體體系的調控下改變其性分化比率。
(4)造血系腫瘤細胞(骨髓瘤)可在誘導分化劑(如維甲酸及DMSO)或調節因子(如EDDF等細胞因子)的作用下進行分化,為腫瘤細胞的誘導分化提供理論依據。
細胞研究
在中國首次發表了同位素放射自顯影的論文,證明雞胚卵黃球沒有蛋白質合成代謝和自我更新能力,本身不能形成為細胞(雞胚內胚層細胞和血島),提出了對當時蘇聯靳柏辛斯卡婭的《活質學說》的否定觀點,並闡述了內胚層細胞和血島在雞胚發育過程中的增殖規律。
細胞調控研究
建立了節育葯的動物實驗研究模式、起效評估指標和一整套多學科的功能與形態定位、定量、定性的檢測技術方法,為中國男性生殖及國產節育葯棉酚、雷公藤單體等抗精子發生及抗生育機理作出了開拓性的系統研究。基本闡明了棉酚抗精子發生的作用環節,葯物在體內的代謝動態、毒性、毒理及三致(致癌、致畸、致突變)遺傳效應,包括對人體內精子受精、原核形成和單倍體染色體結構的影響作出評價。在國內、外發表論文70多篇,出版了《男性節育葯棉酚的實驗研究》專著(1983年人民衛生出版社,該書獲國家優秀科技書二等獎)。曾獲1986年和1987 年中央衛生部及計生委科技進步二等獎:獲WHO及美國人口委員會的基金資助,並應邀在美國9個城市進行專題報告、學術交流和科研協作。為推動棉酚走向國際,牽動WHO及美國人口委員會和在20世紀70年代成為國際男性科研的領頭課題作出貢獻。
(1)發現了葯物作用的靶細胞、靶細胞器環節和葯物損傷生精細胞線粒體的呼吸、氧化磷酸化、能源體系和人精子特異的LDH-C4酶系的分子作用機理,提出了葯物的靶細胞作用位點假說,以及靶細胞定位與葯物起效不育時間相關的計算規律。發表論文50多篇,受到國際同行重視,應邀在國際權威書列《Advances in Reproctive Hea1th Care》第6冊《Male Ferti1ity and its Regulation》(1985,y T.Lob1 and E.S.E.Hafez,MTP Press Limited)中發表綜述論文「Gossypol contraception and mechanism of action」。
(2)首次在國內用14C同位素標記棉酚開展用小動物(大鼠)進行整體放射自顯影技術,結合細胞及電鏡微觀水平、定量定位技術,闡明葯物在體內吸收、分布、排泄途徑(包括糞、尿、呼氣),排出半量時間計算和代謝的葯物動力學規律,鉀(42K)代謝,相關Na-K-ATP酶系、性激素水平和三致毒副作用環節等,為節育葯臨床前的葯理、毒性毒理檢測及其安全性提供了必要的數據。發表論文20多篇,並與美國三所大學建立14C-棉酚的科研協作。
細胞機理及其研究
基本闡明哺乳類紅細胞終末分化期自然去核的機理之謎。揭示了自然去核類(哺乳類)和非去核類(鳥類)紅細胞在種系發生上「核骨架-核纖層-中間纖維(波形蛋白纖維)」體系的結構功能差異和自然去核的二期相規律,提出自然去核是種系進化演變結果的假說。創建了網織紅細胞胞質體雜交模型的實驗體系,發現哺乳類紅細胞中存在一系列顯然是進化產物的紅細胞分化去核因子(Erythroid Differentiation Denucleation Factors,EDDFs),具有調節終末分化期相關基因程序性表達、核濃(固)縮、自然去核和誘導造血系(骨髓)腫瘤細胞再分化的作用。已克隆出一系列該EDDF基因家族的cDNA序列,並在GenBank登記編號。其中與核染色質濃縮相關基因有可能利用作為誘導造血系腫瘤細胞核濃(固)縮,以防治腫瘤細胞惡性生長的潛在價值。此項研究已發表論文70多篇,部分階段成果曾獲中央衛生部1988年及1991年科技進步二等獎,課題仍在分子水平深入進行之中。多次在歐美細胞生物學年會,國際形態學學術會議大會上報告及與香港大學進行科研協作,有兩項基因由香港方面申請了國際專利。
(1)創建了可調控骨髓瘤細胞惡性生長的哺乳類網織紅細胞胞質體的雜交模型,及可供篩選抗癌葯物之用的相關細胞突變株HL-60-AR,裸鼠傳代的HI-60-AR/Nu株和雜交細胞系BW-R、NS-R、SP-R、HL-R、Hmy-R、SP-RNR和K-RRneo等。
(2)發現紅細胞波形蛋白纖維(Vimentin)基因在誘導分化的細胞中與癌基因c-myc等一樣被抑制。從進化上揭示了該基因在自然界的去核類(哺乳類)與非去核類(鳥類)紅細胞類型細胞中的消長時空關繫上的差異以及哺乳類自然去核的雙期相規律。闡明波形蛋白纖維基因的表達在哺乳類細胞中的被抑制是自然去核的關鍵,提出了自然去核是種系進化結果的假說。揭開了哺乳類紅細胞自然去核的物質基礎之謎及其在進化上的意義。去核後紅細胞及其細胞質中珠蛋白基因mRNA合成血紅蛋白,在血液循環中成為專職供氧的終末分化細胞。
(3)發現哺乳類紅細胞中存在能調控終末分化基因表達,誘導核染色質濃(固)縮去核和逆轉造血系腫瘤細胞惡性的紅細胞分化去核因子(EDDF)家族。該因子能組織特異地激活紅系和非紅系骨髓瘤細胞珠蛋白基因表達,並抑制癌基因活動而促進細胞分化。提純的EDDF活性物質能特異地與β-珠蛋白基因的增強子HS-2序列結合,起轉錄因子作用。對體外培養的骨髓腫瘤細胞系有高活性的抑制生長和促進分化的作用。
(4)在上述基礎上克隆了不同終末分化階段的相關EDDF基因家族6個成員,在GenBank中查詢證明為未見報道的新基因序列。根據其中可引起細胞核濃(固)縮,終止細胞分裂增殖的基因,提出了核染色質濃縮理論和藉以誘導分化,抑制腫瘤細胞惡性生長的治腫瘤新概念。共發表論文10篇。

㈢ 符立梧的科研成果

科研項目
1、國家自然科研基金(NO.30371659) FG020327及其同系物逆轉腫瘤多葯抗葯性的作用及其機制
2、教育部回國人員基金 開發新型MDR逆轉劑的研究
3、廣東省重點攻關科研基金(NO.2004B30101005) 吩秦酮類化合物強效抗腫瘤作用及其機制
4、廣東省重大專項基金 MDR逆轉劑FG020326及FG020318開發研究
5、橫向研究 葯敏試驗系統的研製
發表論文
1、戴春嶺,符立梧*,腫瘤多葯耐葯性逆轉劑的研究進展, 中國葯理學通報,2005;21(5):513-8.
2、Chen LM, Fu LW*, et al. Reversal of Multidrug Resistance by a Novel Potent Molator, FG020326., Submitted 2005 3、Wang SW, Shi Z, Ding Y, Liang YJ, Fu LW*,FG020326 Reversed Apoptotic Resistance to Paclitaxel Via Sensitizing Sequential Activation of Caspase-8 and –3 in Multidrug Resistant Human KB Cell Lines. Biochemical Pharmacol submitted
4、Yong-Ji Liang, Li-Yong He, Ding Yan, Qi-Chao Pan, Li-Wu Fu*,Bullatacin Inced Multidrug Resistant Cell Apoptosis via Cytochrome c Release. submitted
5、Zhi Shi1, Zhe-Sheng Chen2, Yong-ju Liang1, Yan Ding1, Li-ming Chen1, Xiu-wen Wang1, Xiao-hong Wang1, Xiao-ping Yang1, Li-wu Fu*1,3 Reversal of MDR1/P-glycoprotein-Mediated in Vitro and in Vivo Multidrug Resistance by EGFP Vector-based RNA Interference. Cancer Biological Therapy 2005; in press.
6、梁永鉅, 吳興平, 石智,丁岩, 陳黎明,王秀文,楊小平, 符立梧*,建立以熒光分光光度法檢測裸鼠移植瘤組織中阿黴素濃度的新方法,中國臨床葯理學雜志,2005;21(4):296-8
7、陳黎明1 ,李艷芳1,張旭,嚴蘇麗,梁永鉅1,符立梧1* 多芳基取代咪唑化合物FG020327逆轉腫瘤多葯抗葯性的作用及其機制,癌症2005;24(2):189-193
8、丁 岩1,何麗容1,曹卡加1、陸豫2,古練權2,符立梧1*疊氮甲基蒽醌衍生物誘導人口底癌細胞及其耐葯株細胞的凋亡 葯學學報 2005;40(1):22-26
9、王秀文1 ,丁岩1, 梁永鉅1, 陳黎明1, 石智1, 楊小平1, 古練權2, 符立梧1*, FG020326通過增加泰素帝介導caspase-8和3激活的敏感性克服多葯耐葯細胞MCF-7/adr的凋亡抗性 癌症2004;23(11s):1379-1385
10、丁 岩1,梁永鉅1,陸豫2,陳黎明1,李艷芳1,古練權2,符立梧1* 大黃蒽醌衍生物介導KB及KBv200細胞氧化損傷的研究 中草葯,2004;35(11):1259-1262
12、丁岩, 符立梧*,Iressa抗腫瘤作用研究進展, 中國新葯雜志, 2004;13(6):485-487
13、李艷芳,符立梧*,番荔枝內酯抗腫瘤作用研究進展, 中國葯理學通報, 2004;20(3):245-7
14、阮繼武,符立梧,黃志紓,陳黎明,馬林,古練權, 多芳基取代咪唑的合成及其逆轉多葯抗葯性的研究, 高等學校化學學報,2004,25(5):870-873 (SCI)
15、阮繼武,黃金鳳,符立梧,黃志紓,馬林,古練權, 多芳基取代蝶啶類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腫瘤活性。 葯學學報 2004;39(5):342-7
16、Wu QL, Wu XP, Liang YJ, Chen LM, Ding Y, Fu LW *. P-glycoprotein is not involved in pathway of anti-Fas/Fas-inced apoptosis in KBv200 cells.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5 Jun 21;11(23):3544-8. (SCI)
17、Chen LM, Liang YJ, Ruan JW, Ding Y, Wang XW, Shi Z, Gu LQ, Yang XP, Fu LW*. ?Reversal of P-gp mediated multidrug resistance in-vitro and in-vivo by FG020318. J Pharm Pharmacol. 2004 Aug;56(8):1061-6. (SCI)
18、Chen LM, Wu XP, Ruan JW, Liang YJ, Ding Y, Shi Z, Wang XW, Gu LQ, Fu LW*. Screening novel, potent multidrug-resistant molators from imidazole derivatives. Oncol Res. 2004;14(7-8):355-62. ?(SCI)
19、Fu L*, Liang Y, Deng L, Ding Y, Chen L, Ye Y, Yang X, Pan Q. Characterization of tetrandrine, a potent inhibitor of P-glycoprotein mediated multidrug resistance. Cancer Chemotherapy and Pharmacology. 2004;53(4):349-356 (SCI) 20、梁永鉅 符立梧*, MTS法細胞增殖試驗的非線性,中國葯理學通報, 2004;20(6):623-627
21、熊慧瑜,李艷芳,丁岩,湯麗芬,梁永鉅,陳黎明,楊小平,符立梧*,高壓液相法測定粉防已鹼血葯動力學方法的建立,中國臨床葯理學雜志, 2004;20(1):56-59
22、李艷芳,王旭東,梁永鉅,陳黎明,丁 岩,黃 民,符立梧*,As2O3通過線粒體依賴性通路誘導喉癌細胞及其耐葯株細胞凋亡, 癌症,2004;23(6):631-4
23、石智, 符立梧*, SiRNA在抗腫瘤研究中的應用 生理與生化科學進展 2004;31(6):492-499(綜述) (SCI)
24、王秀文,符立梧*,IAPs,抗癌葯物新靶點, 中國葯理學通報 2004;20(2):129-132
25、李艷芳,符立梧*. 法呢基轉移酶抑制劑研究進展。 腫瘤防治雜志,2003;10(10)(suppl):111-113
26、阮繼武,黃忠京,符立梧,馬林,古練權, 胺類化合物與4,4′-二氟苯偶醯的親核取代反應研究 有機化學 2003;8:861-864 (SCI)
27、 Fu LW*, He LR, Liang YJ, Chen LM, Xiong HY, Yang XP, Pan QC. Experimental chemotherapy against xenografts derived from multidrug resistant KBv200 cells and parental drug-sensitive KB cells in nude mice by acetogenin 89-2. Acta Pharmaceutic Sinica,2003; 38(8):565-570。
28、梁永鉅,符立梧*,丁 岩,熊慧瑜,陳黎明,楊小平,潘啟超 拓撲異構酶Ⅰ和Ⅱ抑制劑聯合治療鼻咽癌的實驗研究 癌症 2003;22(4):368-371
29、熊慧瑜,符立梧*, As2O3抗腫瘤作用機理研究新進展 中國新葯雜志 2003;12(8):599-602(綜述)
30、陳黎明,符立梧*,抗腫瘤新葯STI571研究進展 國外醫學腫瘤學分冊 2002;29(5):333-3337。(綜述)
31、Fu LW*, Zhang YM, Liang YJ, Yang XP, Pan QC. Multidrug resistance of tumor cells was reversed by tetrandrine in vitro and in xenograft derived from human breast cancer MCF-7/adr cells. Eur. J. Cancer 2002, 38(3):418-426. (SCI)
32、周軍民,潘啟超,楊小平,劉宗潮,廖端芳,符立梧,梁永鉅。法尼基轉移酶抑制劑Manumycin誘導HepG2細胞凋亡的研究, 癌症,2001;20(11):1237-40
33、Fu LW, Deng ZA, Pan QC, Fan W. Screening and discovery novel potent the multidrug resistant molators from naturally occurring bisbenzylisoquinoline alkaloids. Anticancer Res.2001, (4): 2273-80(SCI)
34、梁永鉅;符立梧*;潘啟超等。以羥基喜樹鹼為基礎的聯合方案實驗治療鼻咽癌的研究。中山醫科大學學報2001;22(6):423-6
35、符立梧,李小波,潘啟超等,馬藺子甲素克服腫瘤多葯抗葯性的研究,中國葯理學通報 2001;17(2):234-6
36、符立梧*,梁永鉅,潘啟超等,拓撲異構酶I抑制劑羥基喜樹鹼為基礎的聯合方案實驗治療鼻咽癌的研究。癌症 2001;20(4):363-367
出版著作
出版年月 出版社 書 名 編者身份
1998 上海衛生出版社 腫瘤學的新理論新技術 一般作者
1999 人民衛生出版社 呼吸葯理學與化學治療學 一般作者
2000 河南醫科大學出版社 腫瘤葯理學與化療學 一般作者
2003 廣東科技出版社 葯品名稱辭典 副主編
2004 人民軍醫出版社 腫瘤內科治療學 一般作者
2004 人民衛生出版社 腫瘤葯理學進展 一般作者
研究專項
1、腫瘤葯物敏感性試驗圖像分析儀攝像裝置 申請號:20053379.9
2、吩惡嗪酮類化合物提取制備方法和制葯用途 申請號:03146847.0
3、羥基蒽醌類衍生物及其在制備抗癌葯物中的應用 申請號:200310112459.2
4、2,4,5-三取代咪唑類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用於逆轉腫瘤多葯抗葯性的作用 申請號為:02149752.4
獲獎成果
1、「逆轉腫瘤多葯抗葯性的系列研究」
衛生部科技進步三等獎 第1完成人
廣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第1完成人
廣東省醫葯衛生科技進步二等獎 第1 完成人
2、「腫瘤MDR逆轉及其機理」
教育部科技進步三等獎 第2完成人
3、 衛生部青年科技優秀人才稱號
4、 首屆中國葯理學會-Servier優秀青年葯理學工作者獎
5、 第三屆中國新醫葯技術博士論壇優秀論文三等獎

㈣ 張生勇的科技成果轉化重要成果

國家級新葯-肝癌導向葯物
國家級新葯-新型重組人腫瘤壞死因子
國家級新葯-重組人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
生物晶元診斷分析系統
基因工程重組人骨形成蛋白

㈤ 張海波的科技成果

1.腎區中葯離子導入學位治療醫生慢性腎功能衰竭的醫學臨床研究 年獲濰坊市科學衛生技術局科技進步三等獎自然
扁桃體切除對扁桃體炎相關性腎炎的細菌學及療效研究 年獲濰坊市科學實踐技術局科技進步三長期等獎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血清可溶性腫瘤壞死因子受體水平的研究 年獲濰坊市搶救科學技術局科技進步三理論等獎

㈥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的科研成果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利用廣東地域疾病資源,充分發揮臨床與基礎密切結合的特色,以華南地區特色或高發腫瘤的發病機理和防治作為主要研究目標,在鼻咽癌研究領域取得了原創性的標志成果。在國際上首次定位了鼻咽癌易感基因區;建立了國內外廣泛採用的鼻咽癌92分期標准,繼而從分期、診斷、放療技術和綜合治療多方面系統深入的研究,使鼻咽癌生存率得以大幅度提高。系列研究先後獲得2001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0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和200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結合本學科研究優勢和特色,建立了一個華南地區最大的、集系統性、完整性、連續性、可靠性為一體的腫瘤資源和信息平台,為可持續發展和高水平科研成果的產出提供重要的條件保證。

㈦ 甘肅省腫瘤醫院的主要成果

科研與教育工作:1980年以來,共承擔各級科研項目200餘項,取得科技成果126項,獲獎成果80項,其中省(部)級抖技進步獎17項,省醫學科技進步獎46項,省皇甫謐獎5項,蘭州市科技進步獎10項,省教育廳高校科技進步獎1項,省輕紡總會科技獎1項。獲國家專利9項。擁有國家「十五」攻關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甘肅省重大科技研發項目及省級各類科研項目37項。2003年確定為省屬重點科研院所科技能力建設單位。醫學生物技術開發研究、中葯現代化研究、鍵康相關產品監測、腫瘤流行病學調查研究、腫瘤基礎平台建設研究是醫院科技發展的目標和方向。2000年以來,先後與蘭州大學、甘肅農業大學、蘭州醫學院、甘肅中醫學院、西北師范大學等院校,已在生物、葯學、中西醫結合、腫瘤放射治療等學科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10餘名。在國內外期刊發表論文700餘篇。

㈧ 李炯明的科技成果

先後主持和參與科研項目10餘項,培養碩士研究生二十餘人,2011年榮獲中華醫學會最高獎泌尿外科鑽石獎、雲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江蘇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中華醫學科技二等獎1項、雲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7項,省衛生廳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三等獎各一項,發表科研論文60餘篇。主要研究方向為泌尿系結石的微創治療和預防、以及泌尿生殖系腫瘤的微創外科手術。率先在西南地區開展了輸尿管鏡取石、經尿道前列腺汽化電切、經皮腎鏡取石及腹腔鏡泌尿外科手術等新技術。完成了經皮腎鏡取石手術安全體系的建立,為我國泌尿系結石診治領域的主要學術代表人。率先在國內開展了減少腹腔鏡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尿流改道術出血的臨床研究,有效解決了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手術術中出血的問題。

㈨ 腫瘤研究所的科研介紹

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腫瘤醫院/腫瘤研究所,是亞洲最大的、集腫瘤醫療、科研、教學為一體的癌症醫學中心,也是世界衛生組織癌症研究合作中心之一,並且是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國家葯品臨床研究基地。分子腫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北京市癌發生及預防分子機理實驗室依託於本院所,院所設有病因及癌變研究室、細胞生物學與分子生物學研究室、流行病學研究室、免疫學研究室等四個基礎研究室,基礎與臨床應用研究室兩個,中心實驗室一個。院所全方位開展腫瘤的預防、診斷及治療研究。主要方向包括:
1、腫瘤綜合治療、個體化治療、規范化治療的臨床研究。
2、腫瘤診斷治療新技術的臨床應用研究;
3、抗腫瘤葯物研究;
4、以揭示腫瘤發生發展機理為目標的基礎研究;
5、以發現新的診斷、治療、預防手段為目標的應用性基礎研究。
6、以提高防病治病水平,降低國家衛生經濟負擔為目標的人群防治研究。
院所自成立以來取得了豐碩的科技成果,共獲科研成果獎勵160餘項,其中大部分為省部級以上成果獎,國家級獎勵成果9項。在全國腫瘤死因回顧調查、高發現場綜合防治及腫瘤發生發展機理研究、腫瘤診療新技術研發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績。
「十五」期間,院所共承擔973項目課題9項,863項目課題20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46項,攻關計劃課題9項,共獲科研經費1.04億元;發表論文1,330篇,在國際著名雜志上(包括JNCI、Cancer Res等)上發表論文多篇;獲得北京市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3項;中華醫學科技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1項。(截至2005年底)

㈩ 中科院腫瘤醫院的科研成就

中科院腫瘤醫院是全國腫瘤專業人才的重要教育基地,承擔著博士生、碩士生、本科生及國內外進修生的教學任務。現有博士後流動站1個,博士點8個,碩士點10個,博士導師55人,碩士導師188人。建院四十多年以來,共培養博士後28人、博士研究生309人、碩士研究生488人以及進修生4000餘人。
院所注重科學研究。設有分子腫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1個,基礎研究室4個,基礎與臨床應用研究中心2個,並設有為科研、臨床服務的中心實驗室。建院五十年來,共獲科研成果170餘項,其中59%為部級以上成果獎,食管癌的現場防治研究被評為1995年全國十大科技成就之一。
院所也是全國腫瘤學術交流中心,衛生部全國腫瘤防治研究辦公室、衛生部全國腫瘤登記中心、衛生部腫瘤學臨床醫師考試中心、中國癌症研究基金會、中國抗癌協會臨床腫瘤學協作中心、《中華腫瘤》雜志及《中華放射腫瘤學》雜志等均掛靠在該院。

閱讀全文

與腫瘤科技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表 瀏覽:294
內地音樂版權 瀏覽:208
公共衛生服務今後工作計劃 瀏覽:457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