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國建國六十年來的重大成就,存在的問題和寶貴經驗,經驗從正反兩方面分析.還有我們今後該怎麼辦.
永遠堅強的核心
一間間普通的土屋、一張張漆跡斑駁的桌椅、毛澤東推過的碾子、周恩來雨夜救鄉親用的馬燈……在西柏坡,珍貴的文物、感人的故事給北京遊客小林夫婦留下了深刻印象。
紅土地上留下了無數革命先輩的足跡,浸潤著紅色文化的歷史記憶。如今,「紅色之旅」正成為各地普遍採用的一種教育形式。
「不知道過去什麼情況,就不懂得現在要干什麼,更沒法展望未來。」從一屆至十一屆一直擔任全國人大代表的申紀蘭說,舊中國四五億人中,逃荒要飯的有多少啊?現在是13億人,解決了吃飯問題,並正在走上小康之路,共產黨領導人民取得的這一成就是很偉大的。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自誕生之日起,中國共產黨就自覺肩負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庄嚴使命,帶領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奮斗,取得了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一個又一個重大勝利。
無論是在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每當危急關頭,困境絕地,中國共產黨人總會挺身而出,帶著陽光般的心,用堅強的意志築起偉大的精神長城。
方誌敏、劉胡蘭、董存瑞、吳仁寶、任長霞、鍾南山、蔣敏、王瑛……從革命戰爭歲月,到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再到改革開放的新時代,一串串共產黨員的名字,如群星璀璨,布滿民族精神的長空。
不能忘卻歷史。深入開展熱愛中國共產黨的宣傳教育,將使我們深刻認識到--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祖國的繁榮富強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我們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堅定自覺地永遠跟黨走。
高擎飄揚的旗幟
4月5日早上,滿山遍野盛開的「英雄花」杜鵑為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園增添了幾分庄嚴和肅穆,85歲高齡的吳雪亞女士特地從上海來到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園,祭奠在革命中犧牲的丈夫。
南京雨花台,曾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名勝區,但在白色恐怖的黑暗年代,這里成為殺害革命志士的刑場,成千上萬共產黨人和愛國志士在雨花台慘遭殺害。
新中國成立後,雨花台成為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年的清明祭掃也成為富有意義的傳統紀念活動。前來憑吊的隊伍中除了烈士親屬,還有大中小學生團體,以及自發前來憑吊的市民。
祭奠英烈的意義遠遠超越形式本身,因為它反映的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價值導向,對每一個公民而言都是一次靈魂的觸動和拷問。「紀念先烈雖然只是種形式,但這種活動本身可以對人們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增強人們的紀念意識,更加體會責任與使命的意義。」清華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蔡繼明說。
自鴉片戰爭以後,中華民族陷入了災難的深淵。當盧溝橋的隆隆炮聲將中華民族推向生死攸關的緊要關頭時,「是共產黨領導了8年抗戰,才迎來了最後的勝利!」北京市房山區70多歲的王秀峰老人感慨地說,「我們不能忘記,面對滅種的空前危機,是民族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中國人的幸福生活。」
新中國的成立,是20世紀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偉大事件--標志著中國人民經過100多年的英勇斗爭,終於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中華民族的發展從此開啟了新紀元。
不能忘卻歷史。深入開展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重大歷史意義的宣傳教育,將使我們深刻銘記--
新中國的成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建立,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廣泛最深刻的社會變革,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的前途命運,決定了中國歷史的前進方向,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
凝聚巨大的力量
「當年駐外時總覺得國外多麼發達,現在看看我們國家發展得更好,進步得更快,我們是非常幸運的一代,感受著改革開放30年的豐碩成果。」去年底,一場「中國對外開放30周年」的回顧展覽,讓朱平原老人觀後感慨萬千。
一次次成就的展示,激起的是億萬人民對祖國不斷繁榮富強的無限自豪,凝聚的是億萬人民不斷升華的愛國主義情懷。
「如今,出境旅遊已成尋常事,家裡有輛汽車也不再讓人羨慕……」在今年的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程惠芳擺出這樣一組數據--
新中國第一個GDP數據是1952年的679億元,而到了2008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已超過30萬億元,GDP總量位居世界第四。
數據的背後,蘊含著這樣一個事實--發展是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總鑰匙」。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高速發展,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經濟實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顯著改善,民主法制建設穩步推進,文化建設取得重要進展,社會建設全面展開,綜合國力空前提高。」檢察出版社編輯史朝霞說,「我深受鼓舞,倍感自豪。」
「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胡錦濤總書記在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30周年大會上的話語猶在耳畔。
在帕米爾高原收看電視實況轉播,在雪域高地暢游網路世界,在洱海之畔傾聽白族姑娘吟誦新的生活……發展中的一樁樁小事、一個個變化,包括史朝霞在內的億萬中國人感同身受。幸福掛在他們臉上,也寫在他們心裡。
不能忘卻歷史。深入開展新中國成立6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輝煌成就的宣傳教育,將使我們深刻認識到--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必須堅定不移地堅持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始終不渝地把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推向前進。
堅持正確的道路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選擇什麼樣的社會制度,是其歷史發展走向和現實環境決定的。基於近代以來受欺侮、受壓迫的歷史,我們選擇了社會主義制度;基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我們選擇了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讓歷史告訴現在,用理想承載未來。
幾年前,紀錄片《復興之路》的熱播為人們提供了一次生動、深刻的教育載體。「震撼人心」「發人深省」「刻骨銘心」「熱血沸騰」……一位學者在評介《復興之路》時說:「從積貧積弱走向繁榮昌盛,從溫飽不足走向總體小康,從封閉自守走向全面開放,我們取得的一切勝利,歸根到底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勝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中國繁榮富強和人民幸福安康的唯一正確道路。」
近代以來,面對幾千年的歷史文化傳統和特殊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條件,面對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共同富裕兩大歷史任務,無數仁人志士奮起尋求救國救民、振興中華的道路。在這一過程中,「全盤西化」的道路失敗了,教條化理解和運用馬克思主義也行不通。
當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走自己的路,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把馬克思主義同當代中國發展實踐和時代特徵相結合,實行改革開放,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華民族的復興迎來了光明前景……
「這樣的愛國主義教育,可以使我們更好地了解國情和歷史,也更加堅定了我們在黨的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決心和信心。我們要在黨的領導下,毫不動搖地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中央黨校教授葉篤初說。
走什麼樣的道路,選擇什麼發展方向,關繫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前途和命運。
在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大會上,胡錦濤總書記鮮明地指出:「我們要始終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做到思想上堅信不疑、行動上堅定不移,決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決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而是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胡錦濤總書記的這一論斷,既是對我國30年改革開放偉大實踐的深刻總結,也是對旗幟道路這一攸關未來中國命運重大問題的堅定回答。
不能忘卻歷史。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宣傳教育,將使我們深刻認識到--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具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中國的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具有強大的生機活力。必須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不動搖,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動搖,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不動搖。
築起共同的支柱
「廠房塌了可以重建,機器壞了可以修理,只要精神不倒,東汽就不會倒!」
面對破碎的家園、受難的同胞,東汽迅速把一支生產大軍組織成強大的搶險救災大軍--
汶川地震發生後第8天,東汽災後第一批產品起運出廠;
震後1個月,大部分關鍵設備恢復運轉,總體產能恢復到震前50%以上;
震後半年,遭受毀滅性打擊的東汽圓滿完成全年生產任務,工業總產值刷新了歷史紀錄;
……
「越是大災大難,越能激發東汽人迎難而上、敢於勝利的勇氣,這就是『東汽精神』的基石。」東汽總經理張志英說,這種在平常中歷練、在危難中迸發的「東汽精神」,就像當年鐵人王進喜帶領工人創造的「大慶精神」一樣,凝聚成催人奮進的時代精神、民族精神,鼓舞著人們。
一個民族在最關鍵的時刻,更顯其精神的力量。一次次災難,同時也一次次彰顯了民族精神的升華和時代精神的凝聚。
從33年前的唐山大地震,到1998年抗洪搶險;從2003年抗擊非典,到去年迎戰冰雪、抗震救災……正是一次次災難憂患的嚴峻考驗,砥礪著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推動著中國社會在挫折中奮進,在逆境中前行。
在新中國60年發展史上,英勇的中國人民創造了無數精神標桿--「紅旗渠精神」「抗洪搶險精神」「北京奧運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每一個時代精神,都是人民群眾的激情創造,都是國家力量的不斷提升,都是民族精神的豐富拓展。
「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中華民族團結統一的精神紐帶,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動力。」武漢大學副教授李旭輝感嘆道。
不能忘卻歷史。深入開展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宣傳教育,將使我們深刻認識到--
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靠的是這樣的精神;中華民族抵禦外侮、贏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靠的是這樣的精神;抓住機遇,加快發展,由貧窮走向小康,靠的是這樣的精神;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開辟新征程,還是靠這樣的精神。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既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又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發展帶來的影響仍未見底。廣泛深入地開展群眾性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引導人們從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成就和經驗相結合的高度,深刻認識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的重大歷史意義和60年來的輝煌成就、寶貴經驗,深刻認識我國的基本國情和重要戰略機遇期依然存在,進一步增強變挑戰為機遇的信心和勇氣,增強同舟共濟、共渡難關的意志和決心,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愛國主義是我們永遠的精神支柱。團結在愛國主義旗幟下的中國人民,一定能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群策群力推動科學發展,眾志成城促進社會和諧,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不斷奪取新的更大的勝利。
2. 張志英的個人簡介
教育科研
研究生招生專業:油氣田開發工程主要研究方向:油氣滲流理論 油藏數值模擬 三次採油 主要教學工作及成果: 先後為石油工程本科生、留學生、中英油藏管理碩士生等主講過 《油層物理》、《油藏數值模擬》、《氣藏工程》、《專業外語》、《石油工程概論》等課程;多次承擔過石油工程認識實習、石油工程綜合課程設計和指導本科生畢業論文等教學任務。出版油層物理雙語教材一部。主要科研工作及成果: 先後主持和參與省部級、重大專項及局級科研項目10餘項。
3. 磁學和磁性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榮譽
獲獎 獲獎年份 成果名稱 獲獎類別 等級 獲獎人員 1980 WXP-5等七種微波吸收材料 中科院重大科技獎 1 詹文山 潘習哲 俞伯良 李裕民 寧太山 孟慶安等 1981 γ-Fe2O3和包鈷亞鐵新型磁粉的研究 中科院81年重大成果獎 2 魏玉年 黃錫成 馮遠冰 李秀英 羅河烈 孫克 張志英 龔偉 1982 包鈷、包亞鐵磁粉 廣東省優秀科技獎 2 羅河烈 孫克 章志英 龔偉 黃錫成 馮遠冰 李秀英 1982 年產30噸鹼法磁粉的中型試驗 廣州市科委82年科技獎 1 魏玉年 黃錫成 馮遠冰 李秀英 羅河烈 孫克 潘習哲 1982 29Mb+-片可換磁碟組 中科院82年重大成果獎 與計算所 化學所合作 物理所羅河烈 黃錫成 1983 鐵-鉻-鈷-和鐵-鉻-鈷- 永磁合金的磁性、穆斯堡爾效應和鐵磁共振 北京市成果獎 3 李德新 林文桂 李國棟 北京市冶金所 物理所 高能所 1983 40T脈沖強磁場磁性測量系統 中科院83年重大成果獎 2 楊伏明 吳永生 趙汐潮 李楚建 胡蓉仙 劉存虎 1983 流態化還原制磁粉 中科院83年重大成果獎 2 羅河烈 孫克 馮遠冰 李秀英 與化冶所合作 1984 流態化還原制磁粉 廣東省優秀科技獎 2 化冶所 廣州染化廠 物理所 羅河烈 孫克 馮遠冰 1984 流態化還原制磁粉 廣州市科技獎 2 化冶所 廣州染化廠 物理所 羅河烈 孫克 馮遠冰 1984 流態化還原制備磁粉新工藝 化工部年科技獎 3 李秀英 黃錫成 1986 200MB可換磁碟組及磁碟伺服盤刻劃裝置 中科院科技進步獎 1 羅河烈等 參加單位 計算所 化學所 物理所 上海有機化學所 1986 低純度釹鐵硼第三代永磁材料(8404 8405) 中科院科技進步獎 1 王震西 王亦忠 參加單位 電子所 1986 低純度釹鐵硼第三代永磁材料(8404 8405) 國家科技進步獎 1 物理所 1986 鐵磁體磁化分布連續--不連續變化的微磁學理論 中科院科技進步獎 1 蒲富恪 李伯臧 1986 採用磁鐵防治奶牛因鐵質異物引起奶牛死亡和淘汰的方法 中科院科技進步獎 3 發育生物所 物理所徐孝貞 張壽恭 1987 過渡元素對FeB基非晶合金結構、C物性和穩定性的影響 中科院科技進步獎 3 詹文山 沈保根 趙見高 寧太山 1987 鐵磁體磁化分布連續--不連續變化的微磁學理論 國家自然科學獎 3 蒲富恪 李伯臧 1988 低純度釹稀土鐵硼永磁材料 國家科技進步獎 1 王震西 曹用景 黃永成 王亦忠 龔偉 馮敏英 高景蘭 吳宗林 丁淑嫻 趙忠仁 鄭觀澤 俞伯良 吳金華 楊先稱 電子學所 1989 脈沖偏磁場作用下磁泡壁中布洛赫線的形成 中科院自然科學獎 3 韓寶善 李婧元 聶向富 毛庭德 劉英烈 唐貴德 凌吉武 樊世勇 奚衛 1990 錳基合金磁光碟薄膜性能研究 中科院自然科學獎 2 王蔭君 沈建祥 管澤彤 唐謙 李肇輝 1991 <<量和單位>>國家標准 國家技術監督局 2 羅河烈 1992 NaFeB薄帶和薄膜的磁性及結構研究 江蘇省科技進步獎 2 南京大學 物理所 沈保根等 1993 直流偏磁場和內場中硬磁疇的穩定性 河北省教委科技進步獎 2 河北師大 物理所 韓寶善 1993 布洛赫線存儲器機理研究 中科院自然科學獎 3 韓寶善 聶向富 1993 新型亞穩態Fe3B合金的磁性和相結構 中科院自然科學獎 3 沈保根 楊林原 顧本喜 張俊先 寧太山 胡明 沃峰 趙見高 郭慧群 崔宏如 章志英 曹蕾 楊紅 1994 快淬金屬金屬基合金的磁性和穩定性 中科院自然科學獎 2 沈保根 郭慧群 詹文山 趙見高 寧太山 1995 磁處理技術在油田的應用研究 中科院科技進步獎 1 李德新 閆海科 耿殿雨 凌啟芬 趙楊 張志東 郭淑嬌 等 (協作) 1995 間隙稀土金屬間化合物的結構與磁性 中科院自然科學獎 3 沈保根 胡伯平 楊伏明 王亦忠 嚴啟偉 詹文山 等 1995 稀土-鐵-硼及稀土-鐵-氮永磁材料的理論研究 中科院自然科學獎 3 中科院自然科學獎 1995 磁處理技術在油田的應用 國家科技進步獎 3 李德新 凌啟芬 郭淑嬌 金屬所 1996 2:17型稀土-鐵碳化物的穩定性,磁性及穆斯堡爾譜研究 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 2 李發伸、沈保根、孫吉軍、成昭華、孔麟書、王芳衛、周榮潔、詹文山、曹蕾、薛德勝、楊春力 1996 低Nd快淬NdFeB合金的核磁共振及穆斯堡爾譜研究 甘肅省科技進步獎 2 李發伸、成昭華、沈保根、毛明西、張一德、詹文山、孫吉軍、張俊先、楊春力、楊林原 1997 新型稀土-鐵化合物的結構、相結構磁性及超精細相互作用 葉企孫獎 沈保根 成昭華 1998 低溫和強磁場下的超高壓裝置和應用於固體物理研究 中科院科技進步獎 3 韓翠英 唐棣生 趙德啟 解思深 吳裕生 2005 新型稀土鐵基納米晶永磁材料的磁性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 1 沈保根 成昭華 張宏偉 張紹英 趙同雲 專利 專利名稱 授權號 主要發明人 磁光碟存儲合金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88102222.0 王蔭君 一種新型快速成型鐵基稀土永磁體及其製造方法 90110811.4 尹林 單極性磁處理裝置 91206842.6 李德新 高磁熱穩定性鈷改性r-Fe2O3磁粉及其制備方法 92105419.X 羅河烈 用於室溫到低溫下獲得超高壓的加壓裝置 92239342.7 韓翠英 2:19(3:29)相稀土鐵氮(碳)化物永磁體及其制備方法 93112822.6 楊伏明 3:39相稀土氮(碳)化合物永磁體及其制備方法 93112022.6 楊伏明 一種含鎵的稀土鐵基磁碳化物及其制備方法 93105618.7 沈保根 一種CoCu基摻雜的顆粒薄帶巨磁阻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9400108.3 李民 各向同性的磁場感測器 95205934.7 趙學根 用於穩流磁控靶與射頻靶共濺射的電磁兼容裝置 95227894.4 具有高靈敏探頭的高分辨磁性旋轉編碼器 98205666.4 用快淬的方法制備各向異性釤-鈷系列永磁材料, 99107266.9 閻阿如 沈保根 一種微波介質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98117868.5 孫 克 趙見高 李德新 林啟芬 一種利用帕爾帖效應實現單晶生長控制的辦法 00132620.1 陳京蘭吳光恆 賈克昌等 一種具有大磁熵變的稀土-鐵基化合物 00107446.6 胡鳳霞 沈保根,孫繼榮 張西祥 一種顯微鏡樣品觀測台 00252995.5 韓寶善等 一種制備各向異性SmCo5永磁材料的快淬方法 01124191.8 閻阿如 沈保根 一種制備各向異性R Co5系列永磁薄帶的方法 01130856.7 張文勇 沈保根 閻阿如 張紹英 具有疊層鐵磁層的釘扎薄膜 02293463.4 代 波 蔡建旺,賴武彥
4. 河北經貿大學的工商管理類怎麼樣
工商管理類是河北經貿大學的重點院系,學院內許多專業都是學校的重點,王牌專業。學院的設施設備完好,師資力量雄厚。
河北經貿大學:
河北經貿大學是河北省重點建設的骨幹大學,是一所以經濟學、管理學、法學為主,兼有文學、理學、工學和藝術學的多學科財經類大學。學校由河北財經學院、河北經貿學院、河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等合並組建而成,至今已有68年的辦學歷史。學校分北、南、西三個校區辦學。
其中南、西校區為獨立學院——經濟管理學院,位於石家莊市西南高教區。北校區是校本部,主要舉辦本科、研究生和留學生教育,地處石家莊市西部生態區濱水景觀帶,佔地2630餘畝,綠化面積達40%以上。學校被授予「全國綠化模範單位」稱號。
學校現有教職工1896人,其中專任教師1165人。教師中具有高級職稱的651人,博士和在讀博士612人。
教師隊伍中擁有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河北省傑出專業技術人才、省管優秀專家、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一層次人選、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省社科優秀青年專家等200餘人次。
近五年來,學校共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和自然基金項目以及教育部項目80餘項,其它各類課題1500餘項,科研到賬經費突破1億元,立項成果在數量、質量和層次上逐年穩步提高。
學校主動以科研創新助力地方經濟發展,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建設」等國家及河北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積極開展調查研究,為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提供決策咨詢和技術服務,促進科研成果轉化。
其中60餘項成果得到習近平、張高麗等國家領導人和河北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及其他省部級領導的批示。
以上參考:河北經貿大學官網——學校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