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文獻綜述和先行研究的區別
綜述是對某一方面的專題搜集
大量情報資料後經綜合分析而寫成的一種學術論文, 它是科學文獻的一種。
格式與寫法
文獻綜述的格式與一般研究性論文的格式有所不同。這是因為研究性的論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結果,特別是陽性結果,而文獻綜述要求向讀者介紹與主題有關的詳細資料、動態、進展、展望以及對以上方面的評述。因此文獻綜述的格式相對多樣,但總的來說,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題、總結和參考文獻。撰寫文獻綜述時可按這四部分擬寫提綱,在根據提綱進行撰寫工。
前言部分,主要是說明寫作的目的,介紹有關的概念及定義以及綜述的范圍,扼要說明有關主題的現狀或爭論焦點,使讀者對全文要敘述的問題有一個初步的輪廓。
主題部分,是綜述的主體,其寫法多樣,沒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順序綜述,也可按不同的問題進行綜述,還可按不同的觀點進行比較綜述,不管用那一種格式綜述,都要將所搜集到的文獻資料歸納、整理及分析比較,闡明有關主題的歷史背景、現狀和發展方向,以及對這些問題的評述,主題部分應特別注意代表性強、具有科學性和創造性的文獻引用和評述。
總結部分,與研究性論文的小結有些類似,將全文主題進行扼要總結,對所綜述的主題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見解。 參考文獻雖然放在文末,但卻是文獻綜述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它不僅表示對被引用文獻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獻的依據,而且為讀者深入探討有關問題提供了文獻查找線索。因此,應認真對待。參考文獻的編排應條目清楚,查找方便,內容准確無誤。關於參考文獻的使用方法,錄著項目及格式與研究論文相同,不再重復。
你的文獻綜述有什麼要求?不懂可以問我,希望能幫到你。
綜述是對某一方面的專題搜集
大量情報資料後經綜合分析而寫成的一種學術論文, 它是科學文獻的一種。
格式與寫法
文獻綜述的格式與一般研究性論文的格式有所不同。這是因為研究性的論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結果,特別是陽性結果,而文獻綜述要求向讀者介紹與主題有關的詳細資料、動態、進展、展望以及對以上方面的評述。因此文獻綜述的格式相對多樣,但總的來說,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題、總結和參考文獻。撰寫文獻綜述時可按這四部分擬寫提綱,在根據提綱進行撰寫工。
前言部分,主要是說明寫作的目的,介紹有關的概念及定義以及綜述的范圍,扼要說明有關主題的現狀或爭論焦點,使讀者對全文要敘述的問題有一個初步的輪廓。
主題部分,是綜述的主體,其寫法多樣,沒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順序綜述,也可按不同的問題進行綜述,還可按不同的觀點進行比較綜述,不管用那一種格式綜述,都要將所搜集到的文獻資料歸納、整理及分析比較,闡明有關主題的歷史背景、現狀和發展方向,以及對這些問題的評述,主題部分應特別注意代表性強、具有科學性和創造性的文獻引用和評述。
總結部分,與研究性論文的小結有些類似,將全文主題進行扼要總結,對所綜述的主題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見解。 參考文獻雖然放在文末,但卻是文獻綜述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它不僅表示對被引用文獻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獻的依據,而且為讀者深入探討有關問題提供了文獻查找線索。因此,應認真對待。參考文獻的編排應條目清楚,查找方便,內容准確無誤。關於參考文獻的使用方法,錄著項目及格式與研究論文相同,不再重復。
一、文獻綜述概述
文獻綜述是研究者在其提前閱讀過某一主題的文獻後,經過理解、整理、融會貫通,綜合分析和評價而組成的一種不同於研究論文的文體。綜述的目的是反映某一課題的新水平、新動態、新技術和新發現。從其歷史到現狀,存在問題以及發展趨勢等,都要進行全面的介紹和評論。在此基礎上提出自己的見解,預測技術的發展趨勢,為選題和開題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文獻綜述的格式
文獻綜述的格式與一般研究性論文的格式有所不同。這是因為研究性的論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結果,而文獻綜述介紹與主題有關的詳細資料、動態、進展、展望以及對以上方面的評述。因此文獻綜述的格式相對多樣,但總的來說,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題、總結和參考文獻。撰寫文獻綜述時可按這四部分擬寫提綱,再根據提綱進行撰寫工作。
前言部分,主要是說明寫作的目的,介紹有關的概念及定義以及綜述的范圍,扼要說明有關主題的現狀或爭論焦點,使讀者對全文要敘述的問題有一個初步的輪廓。
主題部分,是綜述的主體,其寫法多樣,沒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順序綜述,也可按不同的問題進行綜述,還可按不同的觀點進行比較綜述,不管用那一種格式綜述,都要將所搜集到的文獻資料歸納、整理及分析比較,闡明有關主題的歷史背景、現狀和發展方向,以及對這些問題的評述,主題部分應特別注意代表性強、具有科學性和創造性的文獻引用和評述。
總結部分,與研究性論文的小結有些類似,將全文主題進行扼要總結,提出自己的見解並對進一步的發展方向做出預測。
三、文獻綜述規定
1. 為了使選題報告有較充分的依據,要求碩士研究生在論文開題之前作文獻綜述。
2. 在文獻綜述時,研究生應系統地查閱與自己的研究方向有關的國內外文獻。通常閱讀文獻不少於30篇
3. 在文獻綜述中,研究生應說明自己研究方向的發展歷史,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問題及發展趨勢等。
4. 文獻綜述要條理清晰,文字通順簡練。
5. 資料運用恰當、合理。文獻引用用方括弧"[ ]"括起來置於引用詞的右上角。
6. 文獻綜述中要有自己的觀點和見解。鼓勵研究生多發現問題、多提出問題、並指出分析、解決問題的可能途徑。
⑵ 求一句成語 或歇後語 表示在事情發生過程中搶先下手行動採取措施 獲得的好的成果 萬分感謝
先下手為強
近水樓台先得月
⑶ 唐菊興的科技成果
唐菊興研究員不是一個單純學術科學家,而是一個科研、生產並行的科學工程師。他能夠正確地評價地質特徵,運用成礦理論來指導找礦。指導勘查了數個大型、超大型礦床,為社會做出了大貢獻。
1、2006年至今,主持西藏甲瑪超大型銅多金屬礦的勘探評價工作,取得重大找礦突破。
截止2013年9月,完成近400個鑽孔的施工,完成鑽探工作量近18萬米,創造了青藏高原勘探的奇跡。項目突破前人海底成礦理論的認識,按照斑岩-矽卡岩成礦理論,開展了艱苦卓絕的科學研究和勘查評價工作,取得重大找礦突破,探明並新增資源量(331+332+333):Cu資源量700萬噸,Mo資源量69萬噸,Pb+Zn資源量105萬噸,伴生Au資源量152噸,伴生Ag資源量9995噸(評審文號:藏礦儲評字[2013]111號;備案文號:藏國土資儲備字[2013]28號)。該礦床2010年7月已經投產,年創造利稅近3億。
2、2003年至今,主持勘查評價雄村超大型銅金礦,提出岡底斯成礦帶存在島弧型斑岩銅金礦。
截止到2013年12月,雄村銅金礦完成施工鑽孔201個,鑽探進尺63233.92米,238萬噸,伴生資源量202.7噸,伴生銀資源量1041.9噸(國土資儲備字[2013]101號,中礦聯儲評字[2013]39號)。雄村式銅金礦是岡底斯成礦帶發現的新的礦床類型,為在岡底斯成礦帶尋找島弧型斑岩銅金礦指明了新的找礦方向,在雄村銅金礦外圍發現了雄村III號銅金礦等多個礦體。
3、踐行找礦突破新機制,服務於礦業企業大型-超大型礦的勘探,取得顯著成效。
踐行 「公益先行,商業跟進,基金銜接,整裝勘查,快速突破」的找礦新機制,及「采、學、研、用」四結合的勘查模式,在「358找礦突破行動」中勇挑重擔,勇於創新。作為技術支撐單位和技術服務團隊,為中鋁資源在多龍礦集區鐵格龍南(榮那礦段)的找礦突破提供了強力的技術支撐,釐定了礦床類型,認為該礦床是我國大陸第二例高硫型淺成低溫熱液型銅金礦床,也是西藏首次發現的高硫型淺成低溫熱液礦床。僅僅2013年一年的勘查評價,求獲銅金屬量564.4萬噸(332+333),平均品位0.55%。
參與西藏巨龍礦業的西藏墨竹工卡縣驅龍銅多金屬礦床的勘探工作(勘探報告排第四)(2006~2008年1月),提交銅金屬資源量718.8萬噸,伴生鉬金屬資源量35.6萬噸、銀金屬資源量4221噸(獲2011年國土資源科技獎一等獎)。主持西藏阿里尕爾窮大型銅金礦的勘查,查明矽卡岩型銅金礦的形態產狀和規模 ,求獲金資源量二十多噸,銅資源量9萬噸(或2012年度中國地質科學院十大進展)。
⑷ 什麼是成果的創造性和先行性
我理解 創造性是指的主觀程序控制焊接技術,先行性是它應該按照程序去焊接
⑸ 德育先行的理解
作為從事小學德育教育的工作者來說,我想從以下幾點淺談我對中小學教育中德育教育重要性的看法:
一、家長的導向作用不容忽視家長是青少年的啟蒙教師,也是影響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的方式可以直接透視出青少年在未來成長道路上的成功與否,重視德育教育光喊口號不行,光靠教師在學校的教育更是不行,家長應該積極行動,積極配合學校和教師共同關注孩子的成長,關注孩子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從小事抓起,良好的思想品質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應從平時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做起,進行道德教育只讓孩子背那些條條框框是不行的,只讓孩子停留在什麼是對、什麼是錯的表象認識上也不行。孩子從入學開始就應該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通過家長和教師的教育使孩子能夠真正認識到為什麼是對、為什麼是錯,而且付諸以行動中才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此外,對於現在的教師也還存有另外一種困惑,那就是孩子(特指小學生)在學校上課期間在老師的教育下、在學校的監督下養成了較好的習慣,能夠較好的按照行為規范要求自己,但到了假期(寒、暑假,尤其是春節)在家長們溺愛的強攻下逐間迷失方向「重操舊業」,開學以後教師還得從頭再來,如此周而復始的教育雖然耗盡了教師的大量心血但收效甚微。
二、學校教育應是教育的主導青少年的德育教育離不開諸多環境和因素,但學校教育對兒童的影響起主導作用。加強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是擺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務。小學生正處於長身體、長知識和思想品德逐步形成的時期。由於年齡小、知識少、閱歷淺和缺乏社會生活經驗,是非觀念模糊,對人對事缺乏明辨能力,具有強烈的求知慾和很大的模仿性,同時又有很大的可塑性,容易接受外界的各種影響,正如俗話說得:嫩枝易彎也易直。
因此思想基礎打得好壞對小學生的健康成長,以至今後一生都有極大的影響,所以必須從小學生抓起,加強對小學生心理健康和道德品質教育,培養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抵制不健康的消極思想對學生的侵蝕,使他們能夠健康成長。如果學校只是知識注重學生「智」的發展而忽略了「德」的重要性,我們培養出來的將會是一批廢品,而當今片面地追求升學率,繁重的課業負擔,壓得學生喘不過氣來,學校只為應試,一天到晚有講不完的課,寫不完的作業。只重知識,不重德育,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也只是高分低能。上了大學因心理不健康而走向犯罪的例子屢見不鮮。
此外,學校不能簡單地以學生學習成績的優或差來界定學生的好與壞,在評價學生方面仍然要用辯證的方法來綜合地衡定。把學習成績作為一個參考,把智力、情感、態度以及目前提倡的自信、樂觀、向上等諸方面因素考慮其中,形成一個綜合界定的標准。素質教育提倡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用欣賞的眼光對待學生,學校要用賞識的態度來對待學生的成長與進步,並且及時地捕捉學生的任何閃光點,多方面、多渠道、多視角的獲取信息,且不失時機地予以表揚或獎勵,偉大的導師列寧同志曾經說過:「任何改正都是進步。」我們不怕學生出錯,只要學生能夠正確地認識錯誤並且改正錯誤,我們都應該視為誠實、勇敢、有錯就改的積極表現。同時,由於學生的個體差異,學校可以籌措資金營造氛圍,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平台,以滿足學生的求勝心和滿足欲。三、教師是學生德育教育的組織者和倡導者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智慧的啟迪者、人格的塑造者,同時還是道德的實踐者和示範者。「執教品先行,育人先育己」。
教師一方面按照教師職業道德嚴格要求自己,做到依法治執教;另一方面教師以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為突破口,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追求和個人修養,努力做到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淵博的知識培養人、以科學的方法引導人、以高雅的氣質影響人。讓每個孩子都能夠感受到生命的尊嚴,讓每個孩子都能自信的面對明天,讓每個孩子都能感受到愛,去愛自己、愛周圍的人。同時要在教育學生方面、評價學生方面多想辦法多謀策略,精通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改變教育模式的單一性為多樣性,因為「懂得教育方法的老師會用100 種方法教1 個學生,而不懂得教育方法的老師會用1種方法教育100個學生」,在「傳道」
和「授業」的同時努力做到以人為本,遵循「做學問首先學會做人的原則」,努力使學生在「得道」的同時領悟「德道」的含義。
在「授業」的同時重在教給學生「獲業」的方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同志以「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簡單而又精闢地概括了教育得法的原則。改變簡單粗暴的傳統教育方式,用水的柔性、春雨的滋潤以達到潤物無聲的教育效果,「不是椎的打擊,乃是水的載歌載舞才使得卵石日臻完美」印度著名的詩人泰戈爾又一次闡述了「潤物無聲」教育模式所產生的奇跡。古人雲,師者:
傳道、授業、解惑也。傳統思想教育是每位教師的責任,讓學生怎樣做人,怎樣才能培養出社會主義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我們知道,正人必先正己,教師的言行舉止時時影響學生。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應該做到。俗話說:打鐵還須自身硬。要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首先要具備高尚的情操、優秀的品質、樹立自己在學生中的楷模形象,尤其是小學階段,在學生心目中教師的形象是高大的,所以必須提高教師的政治思想素質去組織實施德育工作的宏偉藍圖,雨露滋潤和苗壯,辛勤育花花更紅。
四、青少年德育教育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祖國的希望,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的進步,隨時都有可能產生難以預料的問題,需要人們有足夠的應變本領和心理承受能力,而這些能力和本領需要從小有意識地培養和訓練,而這些絕不是單靠心理教師和學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就可以完成的,眾所周知,我國的青少年一代大多是獨生子女,意志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差。要改變這種狀態,需要教師、家庭和社會的共同努力。從小培養學生樂觀、向上、寬容的心理素質,以及克服困難、戰勝挫折的堅定信心和堅強信念。可由於諸多方面的原因近幾年青少年犯罪率呈上升趨勢,令人觸目驚心。究其原因有家庭、社會、學校等諸多方面的因素。此外,目前很多青少年沉迷於網路,而網路是一把雙刃劍,科學合理地使用網路可以極大地方便人們的生活,造福於社會,然而錯誤地使用網路將極大的危害社會、危害家庭、危害千千萬萬的懵懂少年,造成了不少青少年犯罪,過早地斷送自己的前程。國家雖然在青少年進入網吧方面有一套完整的管理體系,在凈化網路抵制非法網站等方面出台了很多政策法規,從某方面來說也取得了一定的實效,但當在面對高額的利潤、網路虛擬的誘惑以及幕後的錢權交易時,許多循循善誘、苦口婆心教育工作者,許多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迷茫甚至崩潰了,面對天真無邪的童心被利益熏心的魑魅魍魎逐步引入谷底深淵時他們彷徨而手足無措了。還有就是「各自打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聖賢」明哲保身的思想,嚴重羈絆在全社會范圍內對青少年道德教育齊抓共管的腳步,這不能不說是我們教育上的悲哀。除此之外,個別地市對農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歧視、因貧困導致輟學而流落街頭以及八、九十年代後出生孩子孤僻、任性、缺乏團隊意識等現象,都是嚴重影響青少年德育滯後的原因所在。眾所周知,經歷了「二戰」失敗以後的日本和德國在短短幾十年裡仍然一躍成為當今世界的經濟強國,這與國民教育的成果息息相關。在日本各級政府、學校和家長把培養孩子的團隊精神置於首要,從小就在孩子的內心世界裡建立起了團結、團隊、共榮的意識;而在德國「每個孩子都是我們自己的孩子,關心每個孩子的健康成長」的強烈意識更是植根於每個德國民眾的心裡,他們從關心每個孩子的身體健康、行為操守甚至於節約每一滴水入手,對孩子進行全方位、多渠道的教育,這也是別人成功的經驗所在。而在我國,特別是我們廣大的西部地區,由於經濟的落後、意識的淡薄、傳統觀念的影響以及安於現狀、不思進取、「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消極思想不僅嚴重影響了地區教育的滯後也耽誤了一大批正待成長、含苞待放的花朵。孩子們的心靈就像一張白紙,「染蒼則蒼,染黃則黃」,正確引導他們的思想習慣,這就要求教師、家長和社會相互溝通、相互協調、相互了解幫助學生明辨是非,避免社會上的不良影響,長大成為國家有用的人才。
「天空收容每一片雲彩,不論其美醜,所以天空廣闊無比;高山收容每一片岩石,無論其大小,所以高山雄壯無比;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無論其清濁,所以大海浩瀚無邊;我們用真情收容每一個學生,無論其優劣,所以我們才桃李滿園。」在中小學生的德育教育的建設過程中雖然道路崎嶇坎坷,充滿了艱難險阻,但我們有理由相信通過諸方的努力我們一定能夠沖破障礙,耕耘出一片更為廣袤、肥沃的田園春色。
⑹ 當今鋒芒畢露取得成功的例子
成功的第一個條件是真正的虛心,對自己的一切敝帚自珍的成見,只要看出同真理沖突,都願意放棄。
⑺ 關於公益先行
公益先行的公益性,是指地質成果的經濟屬性。它是市場經濟體制下公共財政的產品。在公共財政體制下,政府為社會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務,以滿足社會的公共需要。由於這些公共物品和服務的消費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徵,所以無法通過市場機制來調節供求關系,只能由政府來承擔提供者的責任。公益性地質成果正屬於這種物品和服務。但是,政府的公共服務也只能到此為止,不能再往下延伸進入商業性地質工作領域。因為商業性地質成果之所以被稱為商業性,源於它的消費和收益具有排他性、競爭性,不能用納稅人的錢為某個單位、某個企業謀私利,這就是政策界限。何況用公共財政支出從事商業性找礦,由於缺少規避風險的激勵和約束機制,找礦效果也不好。
當務之急是各級政府切實把公益性地質調查工作抓起來,把公益性地質調查組織管理機構健全起來,充分利用各方面地質調查的生產能力,加快地質調查進度,取得一批新成果。
公益性地質找礦成果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和作用,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
(1)它為各級政府制定發展規劃提供礦產資源信息,在摸清礦產資源家底的基礎上統籌當地的經濟和社會發展。
(2)它為地質找礦出資者提供找礦信息,減少風險損失,特別是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商業性地質找礦總體經濟效益。商業性地質找礦作為一項產業活動,其產能(即地質找礦的生產能力)由以下5個生產要素決定:一是資金,它既是地質找礦的啟動器,又是啟動之後的「血液」(即現金流)。因為任何經濟活動,首先要有勞動力、設備、原材料等,而所有這些都需要資金。工作運轉起來之後,需要不斷地投入資金。二是勞動,特別是具有地質找礦專業技能的勞動力,地質找礦成果就是由這個能力認知和確定的。三是技術裝備,這是地質找礦的硬體,它的性能優劣對地質找礦產能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四是技術和管理,是指具有專利性的礦產勘查和開採的科研成果,以及影響地質找礦效果的組織管理能力。五是礦產資源潛力,它儲存於一定的空間(區域),其存在是客觀的,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人們只能認知它,不能創造它。上述5個要素共同作用,才能形成地質找礦的產能。其中最短的要素決定其產能的極限。所以,地質找礦能力的提升,不是任意加強某個要素就能實現的。其中最具有否決權、決定權的要素是礦產資源潛力,進而是找礦空間、勘查區塊的選擇。而為地質找礦服務的公益性地質調查,就是解決地質找礦潛力、地質找礦空間的選擇問題。所以,「公益先行」的定位,完全符合地質規律和地質工作規律。
(3)它在礦產資源豐富地區可以直接拉動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按地質調查局提供的資料,已經完成的公益性地質成果撬動了上百億元的後續礦產勘查開發資金。雲南省普朗和羊拉銅礦,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吾拉勒、查崗諾爾、智博等鐵礦,西藏自治區的驅龍、甲瑪銅礦,遼寧省大台溝和安徽省泥河鐵礦等,都是在大調查取得重要新發現後大型企業及時跟進開展後續勘查,短時間探明大型、特大型礦床後,迅速規劃建設大型礦山的。
作為公益性拉動商業性的範例,西藏自治區驅龍銅礦的成功發現不僅初步揭開了岡底斯成礦帶巨大資源寶庫的奧秘,更成為帶動西藏礦業經濟蓬勃發展的引擎,使得大量商業性資金湧向西藏,加快推進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西藏驅龍銅礦已組建西藏巨龍銅業股份有限公司,規劃勘查開發投資28億元,商業性礦產勘查投入2億元,完成鑽探5萬米。
阿吾拉勒礦區內的新疆智博鐵礦成為公益引導商業快速跟進的典範。該礦產2006年發現;2007年開展地表初步評價;2008年4月商業跟進,由凱宏礦業公司開展進一步勘查開發;截至2009年底,已投入6.18億元,拉開了大規模勘查開發的序幕,近40台鑽機參與「大會戰」,現已查明鐵資源儲量2.1億噸。
雲南省普朗銅礦實現找礦突破後,商業性勘查及時跟進,雲南銅業集團已投入資金7075萬元,完成詳查和可行性研究。規劃開發總投資48億元,正式投產後將成為我國西部最大的銅礦山之一,每年生產精煉銅15萬噸,可上繳稅收近5億元,並可創造7000個就業崗位。
雲南省香格里拉銅礦及外圍銅礦床(點)發現後,僅香格里拉銅礦就引入15億元的勘查—開發資金。在雲南省羊拉銅礦,中央財政投入資金750萬元開展普查工作後,雲南銅業集團投資近億元,開展首采區勘探工作,已建成日處理礦石3500噸的銅選廠,成為滇西北地區第一座產值超億元的銅礦山,有力地促進了雲南省邊遠的德欽縣經濟社會發展。
海南省抱倫金礦勘查為1999年國土資源大調查重點項目,查明資源儲量超過100噸,礦區平均品位達9.25克/噸。抱倫金礦轉入開發以來,黃金生產產值達3億元,成為當地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帶動了區域經濟發展。
⑻ 王穗蘋的代表性成果
Wang, S., Mo, D., Xiang, M., Xu, R., & Chen, H.-C. (in press). The Time Course of Semantic and Syntactic Processing in Reading Chinese: Evidence from ERPs. Language & Cognitive processing.DOI:10.1080/01690965.2012.660169
Cui, L., Yan, G., Bai, X., Hyönä, J., Wang, S., Liversedge, S. (in press).Parallel Processing of Compound Word Characters in Reading Chinese: An Eye Movement Contingent Display Change Study.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DOI:10.1080/17470218. 2012.667423
Deng, Z., Yu, R., Chen, X., & Wang, S.* (2012). Feedback-related negativity encodes outcome uncertainty in the gain domain but not in the loss domain. Neuroscience Letters,526(1):5-9
Yang, J., Staub, A., Li, N., Wang, S., & Rayner, K. (2012). Plausibility effects when reading one-and two-character words in Chinese: Evidence from Eye Movement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38(6):1801-9
Zhu, Z., Hagoort, P., Zhang, J. X., Feng, G., Chen H.-C., Bastiaansen, M., Wang, S.* (2012). The anterior left inferior frontal gyrus contributes to semantic unification. Neuroimage. 60 ( 4 ): 2230-7. DOI: 10. 1016/ j.neuroimage.2012.02.036
Qiu, L., Swaab, T., Chen, H.-C., Wang, S.* (2012). The Role of Gender Information in Pronoun Resolution: Evidence from Chinese. PLoS ONE.
Huang, J., Zhu. Z, Zhang, J. X., Wu, M, Che, H.-C., Wang, S*. (2012). The role of left inferior frontal gyrus in explicit and implicit semantic processing.Brain Research, 1440, 56-64. DOI: 10.1016/j.brainres.2011.11.060
Cheung, H., Chen, L., Szeto, C.-Y., Feng, G., Lu,G., Zhang, Z., Zhu, Z., Wang, S*. (2012). False belief and verb non-factivity: A common neural basi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physiology. 83 ( 3 ): 357-64. DOI: 10.1016/j.ijpsycho.2011.12.002
Chen, L., Cheung, H., Szeto, C.-Y., Zhu, Z., Wang, S*.(2012). Do false belief and verb non-factivity share similar neural circuits?Nuroscience Letters, 510(1), 38-42 DOI: 10.1016/j.neulet.2011.12.065
Yang, J., Wang, S., Tong, X., & Rayner, K. (2012). Semantic and plausibility effects on preview benefit ring eye fixations in Chinese reading. Reading and Writing, 25, 1031-1052.
Yang, J., Rayner, K., Li, N., & Wang, S. (2012). Is Preview Benefit from Word n+2 a Common Effect in Reading Chinese? Evidence from eye movements. Reading and Writing, 25, 1079-1091.
Zhang, B., Zhang, J. X., Huang, S., Kong, L.Y., Wang, S*. (2011). Effects of load on the guidance of visual attention from working memory. Vision Research, 51,2356-236. DOI: 10.1016/ j.visres.2011.09.008
Zhang, B., Zhang, J. X., Kong, L.Y., Huang, S., Yue, Z., Wang, S.*. (2010). Guidance of visual attention from working memory contents depends on stimulus attributes. Neuroscience Letters, 2010,486(3): 202-206. DOI: 10.1016/j.neulet.2010.09.052
Kong,L.Y., Zhang, J. X., Kang, C., Du, Y., Zhang, B., Wang, S.* (2010). P200 and phonological processing in Chinese word recognition. Neuroscience Letters(SCI), Vol. 473 (1), 37-4. DOI: 10.1016/j.neulet.2010.02.014
Wang, R., Mo, L., He, X., Smythe, I., & Wang, S. (2010). Resolution of activated background information in text comprehens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SSCI), Vol. 45(4): 241 - 249.
Yang, J.,Wang, S. *, Chen, H.-C.,& Rayner, K. (2009). The time course of semantic and syntactic processing in Chinese sentence comprehension: Evidence from eye movements. Memory & Cognition (SSCI),37(8), 1164-1176. DOI: 10.3758/MC.37.8.1164
Yang, J., Wang, S., Xu, Y. & Rayner, K. (2009). Do Chinese readers obtain preview benefit from word n+2? Evidence from eye movement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 35(4), 1192-1204. DOI: 10.1037/a0013554
Zhu Z., Zhang J.X., Wang S., Xiao Z., Huang J., & Chen H.-C. (2009) Involvement of left inferior frontal gyrus in sentence-level semantic integration. NeuroImage,47(2): 756-763. DOI: 10.1016/j.neuroimage.2009.04.086
Wang, S., Chen, H.-C., Yang, J., & Mo, L. (2008). Immediacy of integration in discourse comprehension: Evidence from Chinese readers』 eye movements. Language and Cognitive Processes, 23:2, 241 -257.
Wang, S., Zhu, Z., Zhang, J. X., Wang, Z., Xiao Z., Xiang H., & Chen, H.-C. (2008). Broca』s area plays a role in syntactic processing ring Chinese reading comprehension. Neuropsychologia,46(5):1371-1378.DOI: 10.1016/ j.neuropsychologia. 2007. 12.020
Wang, S., Yang, J., & Chen, H.-C. Immediacy of processing intra-sentential and inter-sentential information in reading Chinese. In K. Rayner, D. Shen, X. Bai, and G. Yan (Eds). Cognitive and Cultural Influences on Eye Movements, Tianjin People's Press (China) / Psychology Press (UK).
Cheung, H., Chen, H.-C., Creed, N., Ng, L., Wang. S., & Mo, L. (2004). Relative roles of general and complementation language in theory-of-mind development: Evidence from Cantonese and English. Child Development, Vol. 75, No. 4, 1155-1170.
邱麗景,王穗蘋*,陳烜之. (2012). 閱讀理解中的代詞加工:先行詞的距離與性別刻板印象的作用. 心理學報,44(10): 1279-1288
崔 磊,王穗蘋*,閆國利,白學軍. (2010). 中文閱讀中副中央凹與中央凹相互影響的眼動實驗. 心理學報,42 (05): 547-558
王穗蘋, 佟秀紅, 楊錦綿, & 冷英. (2009). 中文句子閱讀中語義信息對眼動預視效應的影響.心理學報,41(3):220-232.
王穗蘋, 陳烜之, 楊錦綿, 吳岩, & 王瑞明.(2006). 閱讀中文時信息整合的即時性. 心理學報,38, 5, 645-653.
王穗蘋, 陳烜之, 鄒艷春, & 莫雷.(2004).語篇理解中背景信息的激活:情景限制的共振過程. 心理學報,36,6,644-653.
王穗蘋, 莫雷, & 肖信. (2001).篇章閱讀中先行信息通達的若干影響因素. 心理學報,33,6,509-517.
王穗蘋 & 莫雷.(2001).篇章閱讀理解中背景信息的通達. 心理學報,33,4,312-319.
(*為通訊或共同通訊作者)
⑼ 成果驗收
2006 年 12 月 11 日至 13 日,國土資源部組織有關專家對「重慶市農用地分等成果」進行了驗收。驗收組在聽取了重慶市農用地分等工作報告和技術報告,觀看了計算機信息系統與相關成果展示,審查了農用地分等的文字報告、圖件、表格、資料庫以及原始記錄表等資料後,一致認為重慶市農用地分等成果基礎扎實、成果齊全、標准統一、數據格式規范、電子化程度高、評價體系和方法符合國家《農用地分等規程》的要求,並且考慮重慶的實際情況,加以創新,成果有較高應用價值,完成了國家下達的任務,予以驗收。
驗收會上,與會專家對重慶市農用地分等工作給予了五個「第一」的較高評價:重慶市是全國 4 個直轄市中第一個完成農用地分等工作並且順利通過驗收的市,是全國第一個建立省級標准樣地體系的省(市),是全國第一個把農用地分等成果廣泛應用的省(市),是全國第一家真正為開展農用地分等工作而組建專業技術隊伍的省(市),是全國第一個農用地分等成果研究獲得國土資源部科學技術二等獎的省(市),並且指出重慶市是全國第 15 個農用地分等工作通過驗收的省(市),分等成果是一個高水平的成果,是一個「出技術、出人才、出經驗」的成果,也是面向更廣泛領域應用的成果。
圖2-10 2006年12月重慶市農用地分等成果驗收會
新一輪國土資源大調查土地資源監測調查工程重慶市農用地分等成果驗收意見
2006 年 12 月 11 日至 13 日,國土資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和土地整理中心組織有關專家組成驗收組,依據國土資源部國土資廳發〔2004〕40 號文件、《農用地分等規程》(TD/T 1004-2003)和《重慶市農用地分等定級與估價工作方案》對重慶市農用地分等成果進行了驗收。驗收組聽取了重慶市農用地分等工作匯報和技術匯報,觀看了計算機信息系統與相關成果展示,審查了農用地分等的文字報告、圖件、表格、資料庫及原始記錄表等資料。經質詢討論,形成驗收意見如下:
1.重慶市農用地分等工作組織科學有效、實施方案切實可行。採取了「分區試點先行、外業分縣實施、內業全市集中處理、全市一體、上下互動、步步監控」的組織形式,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證了成果質量。基礎扎實,成果齊全,符合有關要求,整體質量高。
2.採取的技術路線和方法正確。分等指標區劃分、分等因素選擇、分等參數確定、分等單元劃分合理;自然質量分、土地利用系數、土地經濟系數調查與計算正確;自然質量等、利用等、經濟等劃分符合實際;文字報告編寫、數據整理、圖件編制、資料庫建設等符合有關技術要求。分等數據格式規范,標准統一,保證了全市分等成果的可比性。
3.建立了市、縣不同尺度下分等單元的空間對應關系,實現了不同尺度下分等數據間的關聯與互訪,形成的成果逐級控制,等別序列完整,面積一致,具有可追溯性。
4.建立了包括國家級(12 個)、市級(183 個)和縣級(202 個)標准樣地的三級標准樣地體系,形成了標准樣地圖片集與屬性資料庫。
5.以《農用地分等規程》和相關要求為基礎,採用 GIS 技術開發了「重慶市農用地分等定級與估價管理信息系統」,保證了農用地分等中數據處理的順利進行,提高了工作效率,並為成果應用提供了技術平台。
6.依據樣點調查資料,對農用地分等成果進行了不同區域不同等別系列的檢驗分析,提高了成果的可靠性。
7.開展了分等成果在定級估價、耕地糧食生產能力核算、補充耕地數量質量實行按等級折算、制定征地統一年產值標准和征地區片綜合地價、基本農田保護、土地開發整理等方面的應用研究。
8.項目經費使用符合《國土資源調查項目經費管理暫行辦法》的有關規定。
驗收組一致認為,重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組織、重慶市土地勘測規劃院承擔的重慶市農用地分等項目成果符合相關要求,完成了國家下達任務,予以驗收。
建議在修改完善、整理歸檔後按規定於一個月內上報成果。
驗收組組長:馬克偉
二○○六年十二月十三日
⑽ 於改之的研究成果
(一)主要論文
1.論警察防衛行為正當性的判斷——以「慶安火車站警察槍擊事件」為例的分析,載《法律科學》2016年第1期;
2.美國反恐立法評析,載《山東社會科學》2013年第9期;
3.盜竊行為之行為客體新論——以法益論為判斷路徑的分析,載《煙台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4期;
4.兒童虐待的法律規制——以日本法為視角的分析,載《法律科學》2013年第3期;
5.刑事犯罪與民事不法的分界——以美國法處理藐視法庭行為為範例的分析,載《中外法學》2007年第5期;
6.可罰的違法性理論及其在中國的適用,載《刑法論叢》2007年第2期;
7.共同侵權與共同犯罪的界限——從價值、目的到法律責任,載《西南政法大學學報》2007年第5期;
8.社會相當性理論的機能,載《武漢大學學報———哲社版》2007年第5期;
9.社會相當性理論的體系地位及其在我國的適用,載《比較法研究》2007年第5期;
10.我國資格刑檢討及立法完善,載《刑法評論》2007年第1期;
11.恢復性司法的理論及其引入與借鑒,載《政治與法律》2007年第4期;
12.「恢復性司法理論國際研討會」綜述,載《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07年第4期;
13.多元化視角下恢復性司法的理論基礎,載《山東大學學報——哲社版》2007年第4期;
14.我國當前刑事立法中的犯罪化與非犯罪化——嚴重脫逸社會相當性理論之提倡,載《法學家》2007年第4期;
15.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若干問題探究,載《河北法學》2007年第8期;
16.共同侵權與共同犯罪界限論——從本質到構成要件,載《當代法學》2007年第4期;
17.刑法中的客觀歸責理論,載《法律科學》2007年第3期;
18.單位累犯否定新論,載《法學評論》2007年第2期;
19.刑法修正案(六)第10條之解讀,載《和諧社會的刑法現實問題》2007年第9期;
20.票據詐騙罪若干問題研究,載《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06年第6期;
21.和諧與修復的正義,載《法制日報》2006年7月27日;
22.我國信用卡詐騙罪的立法缺陷及其完善,載《雲南大學學報――法學版》2006年第1期;
23.兩大法系犯罪論體系的比較與借鑒,載《法學論壇》2006年第1期;
24.犯罪理論體系再探,載《政法論壇》2006年第1期;
25.新時代與犯罪理論體系的重構,載《人民檢察》2006年第1期;
26.刑民沖突時的法律適用,載《法律適用》2005年第10期;
27.搶回自己被行政機關查扣的財物該如何處理,載《人民檢察》2005年第9期;
28.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若干問題研究,載《河北法學》2005年第11期;
29.訴訟詐騙行為的定性及相關問題研究,載《法商研究》2005年第4期;
30.馬克昌:畢生致力於法學教學與研究的刑法學家,載《高校理論戰線》2005年第2期;
31.訴訟詐騙行為性質之認定,載《法學評論》2005年第1期;
32.金融詐騙罪爭議問題研究,載《法學評論》2004年第1期;
33.我國關於有組織犯罪的立法與司法完善,載《法學論壇》2004年第5期;
34.保險詐騙罪的司法認定,載《法律適用》2003年第1期;
35.比較、反思與重塑:犯罪構成理論再探,載《法學評論》2002年第2期;
36.外國刑法中的原因自由行為,載《山東大學學報》2000年第3期;
37.不作為犯罪中「先行行為」的本質及其產生作為義務的條件,載《中國刑事法雜志》2000第5期;
38.金融詐騙罪立法評說,載《法學》2000年第3期;
39.國際反洗錢立法及我國對洗錢犯罪的懲治,載《人民檢察》2001年第3期;
40.商業秘密的保護與刑事立法,載《人民檢察》2000年第4期;
41.也論「先行行為」的范圍,載《湖南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1年第5期;
42.也談搶劫罪的犯罪客體,載《人民檢察》2001年第5期。
(二)主要著作
1.刑法學(撰稿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2月版;
2.刑法與民法的對話(合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1月版;
3.實體與程序——「打黑」的國際經驗與中國課題(主編),中國檢察出版社2011年版;
4.刑民分界論(專著),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7年8月版;
5.全球化語境中的有組織犯罪(合著),中國檢察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
6.恢復性司法——法理及其實踐展開(主編),山東大學出版社2008年7月版;
7.刑法與道德的視界交融——西原春夫刑法理論研討(主編),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9年1月版;
8.中國刑法解釋(撰稿人),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8月版;
9.刑法(撰稿人),「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8月版;
10.刑法(副主編),山東大學出版社2004年1月版;
11.美國版權法(譯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