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施工測量放線方案應包括的基本內容有哪些
1、布網原則(1)、先整體,後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2)、控制點要選在拘束度不大、安全、易保護的位置,通視條件良好,分布均勻。2、施工控制網的測設(1)、控制點引測根據當地城市控制點在場區內引測3個控制點,要求埋深1.5米,用混凝土澆注並以鋼柱坐標記,並測定高程作為工程定位放線依據,精度限差要求如下表:等級導線長度平均邊長測角誤差方位角閉合差導線相對閉合差二等1.0(km)200(m)±10(")±20 (")1/10000(2)、控制網布設依據場內導線控制點,沿距建築物開挖線約3 米遠位置測設各軸線方向控制基準點,在條件允許下,再向外引測基準點。以 1-24、1-B(4-G)軸為主控制線布網,埋設外控基準點,要求埋深0.5m,並澆注混凝土穩固。(3)、內控制基準點布設根據工程實際情況,對主樓部分採用內控法,用激光經緯儀豎向投測,基準點選在距軸線內偏1 米的交叉位置,布設時注意盡量避開砼牆柱。(4)、內控基準點埋設方法依據施工前布設控制網基準點將主樓的內控點埋設在首層偏離軸線1 米的位置。基準點的埋設採用10cm×10cm鋼板,鋼針刻劃十字線,鋼板通過錨爪與頂板鋼板焊牢。基準點周圍嚴禁堆放雜物,向上每層在相應位置留洞,以便於基準點的豎向投測。(具體見樓層軸線定點陣圖)(5)、控制網加密和施工放線墊層施工完成後,要根據施工控制網精確測定建築物位置,並進行控制網加密,各軸線交點要以紅三角作標記,要求軸線間距、線垂直角必須附合規范要求。(6)、軸線控制網的精度等級及測量方法根據《工程測量規范》要求控制網的技術指標必須符合下表的規定。軸線控制網的指標等 級測角中誤差( ″)邊長相對誤差二 級±121/100003、內控基點豎向投測(1)、將激光水準儀架設在首層平面鋼板控制樁上,接收靶放在投測樓層面的相應預留洞口,架設、調整好激光鉛直儀後,打開發光電源,將光線投測到須投測層樓面,調整激光束得到最小光斑,適當挪動接收靶,把接收靶的「十」字交點移激光斑至上;轉動J2激光經緯儀照準部,調整接收靶的「十」字交點在激光斑轉動的圓的圓心上,該軸線的一個控制點投測完畢,要求確保接收靶的最終位置不變,依次投測下一點。(2)、將經緯儀架設在接收靶上,後視較長邊,依次投測出主軸線,然後在該投測面檢查,校核後的主軸線跨距及夾角須符合施工精度規范要求方可測定其它各軸線,以此測放出該投測面的所有軸線。(3)、每一區域所有軸線,細部線測放完畢後,需進行自檢,自檢人員須另定其它測量人員。(4)、激光光斑圓的直徑允許偏差(指接收靶上的允許偏差)見下表:樓 層 高允 許 偏 差〈 50 米±5mm50—100米±10mm〉100米±15mm投測面內軸線允許偏差:軸 線 間 距(m)允 許 偏 差(mm)L〈30 米±5mm30〈60米±10mm60〈L〈90米±15mm二、高程式控制制網布設1、高程式控制制網起始依據高程式控制制網依據業主提供場區內高程式控制制基點測設。2、高程式控制制網的布設根據土方開挖工作分段進行的特點,高程式控制制網分段測設,但為了保證基坑底標高精度一致,要及時進行聯測。最後一層土方開挖前,考慮到施測方便,高程式控制制網,擬布設在基坑外埋設的水準高程點上的位置。為了便於施測及校核,沿基坑的每邊布設5~10個控制點。在控制點的設置位置,標明水準控制點的編號,並在旁側用油漆註明相對標高。3、高程式控制制網的精度等級及測量方法根據《工程施工測量規范》標高控制網擬採用四等水準測量方法測定。水準測量的主要技術要求應符合下表的規定。四等水準測量主要技術要求等 級每公里高差中數偶然中誤差往返較差附合差四 等±5mm±20 註:L為附合路線或閉合環線長度(以mm計)測量儀器選用S3型水準儀,往返觀測。水準觀測的技術要求符合表4-6的規定。水準觀測的主要技術要求等級視線長度視線高度前後視距差前後視距累積差四等�0�5 100m�0�6 0.2m�0�5 3m�0�5 10m4、基坑標高的控制土方施工清底在預留的10cm~20cm層面,每隔4~5M設水平樁控制基底標高。5、標高豎向傳遞標高豎向傳遞採用50米鋼尺,每層均需交圈閉合檢查,誤差不得超過5mm。三、結構施工中的樓層標高控制1、對水準點的檢測及要求對場內設的水準點,每間隔一定的時間須聯測一次,以作相互校驗。儀器採用S3精密水準儀,精度按二等水準技術指標執行。2、結構施工中樓層標高控制方法及測設要求(1)、在首層平面易於向上傳遞標高的位置布設基本傳遞高程點,用水準儀往返測,測設合格後,用紅色油漆標記「�0�5」,並在旁邊注建築標高,以紅「�0�5」上頂線為標高基準,同一層平面內紅「�0�5」不得少於三個,間距分布均勻並要滿足結構施工的需要,且紅「�0�5」需設在同一水平高度,其誤差控制在±5mm以內則認為合格,在施測各層標高時,應後視其中的兩個紅「�0�5」上頂線以作校核。(2)、±0.000以上各層的標高傳遞均利用首層紅「�0�5」上頂線為標高基準,用檢定合格的鋼尺向上引測,並在投測層標記紅「�0�5」,檢核合格後,方可在該層施測。(3)、在結構施工到一定高度後,應重新引測相應的結構標高,以保證高層建築的測量質量要求。3、沉降觀測(1)、沉降觀測水準點的埋設為了准確反映該工程的實際沉降量及測量工作的整體性、必須在工程影響范圍外埋設沉降觀測水準點。沉降觀測水準點應埋設在地質條件良好的地方,盡可能埋設在建築物附近便於引測的地方,基準點宜不少於3個。通視條件較好。(2)、沉降觀測點的埋設沉降觀測點設在▲標注的軸線交點的柱子或混凝土牆上。(見沉降觀測布置圖)為高質量的完成XX廣場工程沉降觀測工作,必須做到連續觀測並達到規范要求的測量精度,觀測標志在施工期間不被破壞是關鍵所在,為此,觀測點標志Ф20圓鋼,標志埋設時,採用大直徑電錘在設計位置打孔,將觀測點標志放入,周圍由環氧樹脂填充使其牢固,在施工期間在標志點上面搭架遮蓋,起到保護標志的作用。(3)、觀測方案及技術要求A、沉降觀測《按國家一、二等水準測量規范》規定的二等水準測量要求作業。觀測儀器採用S3精密水準儀,配合鋁合金塔尺作業。採用相同觀測路線和觀測方法,使用同一儀器和設備,並要固定觀測人員、在基本相同的環境和條件工作。B、觀測要求及測站觀測限差水準觀測的視線長度、前後視距差、視線高度按下表要求進行等 級視線長度前後視距差前後視距離視線高度二等<0.5<0.5<3.0m>0.3m水準測量的測站觀測限差不超過下表的各項規定:等級基輔分劃讀數差(mm)基輔分劃所測高差之差(mm)上下絲讀數平均值與中絲讀數的差(mm)二等0.50.73.0觀測成果提供沉降成果表、時間、沉降曲線圖。完成一層觀測一次,結構封頂後,第一年每三個月觀測一次,第二年每半年一次,以後每年一次,直至沉降穩定為止。每次觀測認真作好原始記錄,所有測量作業均按照測量規范精度要求測量。沉降觀測成果及時提供給建設、監理單位,在觀測過程中,如發現異常情況,立即反映,及時與設計單位取得聯系。四、質量保證措施1、總則(1)、測量作業的各項技術按工程測量規范進行。(2)、測量人員全部持證上崗。(3)進場的測量儀器設備,必須檢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內,標識保存完好。(4)、由業主提供的施工圖,測量樁點,必須經過校算校測合格,並辦理了交接手續後,才能作為測量依據。(5)、加強現場內的測量樁點的保護,所有樁點均明確標識、防止用錯。2、質量管理職責測量工作質量由專業責任工程師負責,由其貫徹執行《工程測量專業質量手冊》和細則文件。測量作業人員做到100%自檢要求。3、管理要求(1)、根據合同協議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現場的測量放線工作,保證質量。(2)、提供所完成測量工作的最終成果及檢查成果資料。 4、設備配置儀器名稱數量用 途J2激光經緯儀1軸線投測S3水準儀1標高傳遞標尺1標高傳遞無線對講機3通訊聯絡50m 鋼尺2軸線量測計算機1技術管理
❷ 關於建築物沉降觀測點的保護措施
保護措施:
變形控制測量
5.1 一般規定
5.1.1 各類沉降觀測的等級和精度要求,應視工程的規模、性質及沉降量的大小及速度進行設計而確定。同一測區或同一建築物隨著沉降量和速度的變化,可以採用不同的觀測精度。
5.1.2 布置和埋設沉降觀測點(變形點)時,應考慮觀測方便、易於保存、穩固和美觀。
5.1.3 沉降觀測宜採用幾何水準測量方法,也可採用靜力水準測量方法。
5.1.4 觀測記錄和成果應清晰完整、准確無誤,並符合本規程9.1節的規定。每一周期觀測完後,可提供周期或階段性成果。整個工程結束後,應提供綜合性成果資料。
5.1.5 對於深基礎建築或高層、超高層建築,沉降觀測應從基礎施工開始,以獲取基礎和主體荷載的全部沉降量(該建築的總沉降量)。
5.5 建築物沉降觀測
5.5.1 建築物沉降觀測應測定建築物及地基的沉降量、沉降差及沉降速度並計算基礎傾斜、局部傾斜、相對彎曲及構件傾斜。
5.5.2 沉降觀測點的布設應能全面反映建築物及地基變形特徵,並顧及地質情況及建築結構特點。點位宜選設在下列位置:
1 建築物的四角、大轉角處及沿外牆每10~15m處或每隔2~3根柱基上。
2 高低層建築物、新舊建築物、縱橫牆等交接處的兩側。
3 建築物裂縫和沉降縫兩側、基礎埋深相差懸殊處、人工地基與天然地基接壤處、不同結構的分界處及填挖方分界處。
4 寬度大於等於15m或小於15m而地質復雜以及膨脹土地區的建築物,在承重內隔牆中部設內牆點,在室內地面中心及四周設地面點。
5 鄰近堆置重物處、受振動有顯著影響的部位及基礎下的暗浜(溝)處。
6 框架結構建築物的每個或部分柱基上或沿縱橫軸線設點。
7 片筏基礎、箱形基礎底板或接近基礎的結構部分之四角處及其中部位置。
8 重型設備基礎和動力設置基礎的四角、基礎型式或埋深改變處以及地質條件變化處兩側。
9 電視塔、煙囪、水塔、油罐、煉油塔、高爐等高聳建築物,沿周邊在與基礎軸線相交的對稱位置上布點,點數不少於4個。
5.5.3 沉降觀測的標志可根據不同的建築結構類型和建築材料,採用牆(柱)標志、基礎標志和隱蔽式標志等形式。各類標志的立尺部位應加工成半球形或有明顯的突出點,並塗上防腐劑。標志的埋設位置應避開如雨水管、窗檯線、暖氣片、暖水管、電氣開關等有礙設標與觀測的障礙物,並應視立尺需要離開牆(柱)面和地面一定距離。隱蔽式沉降觀測點標志的型式可按本規程附錄D規定執行。當應用靜力水準測量方法進行沉降觀測,觀測標志的型式及其埋設,應根據採用的靜力水準儀的型號、結構、讀數方式以及現場條件確定。標志的規格尺寸設計,應符合儀器安置的要求。
5.5.4 沉降觀測點的施測精度應按本規程第3.0.4條的規定確定。未包括在水準線路上的觀測點,應以所選定的測站高差中誤差作為精度要求施測。
5.5.5 沉降觀測的周期和觀測時間應按下列要求並結合實際情況確定:
1 建築物施工階段的觀測,應隨施工進度及時進行。一般建築可在基礎完工後或地下室砌完後開始觀測,大型、高層建築可在基礎墊層或基礎底部完成後開始觀測。觀測次數與間隔時間應視地基與加荷情況而定,民用建築可每加高1~5層觀測一次,工業建築可按不同施工階段(如回填基坑、安裝柱子和屋架、砌築牆體、設備安裝等)分別進行觀測。如建築物均勻增高,應至少在增加荷載的25%、50%、75%和100%時各測一次。施工過程中如暫停工,在停工時及重新開工時應各觀測一次。停工期間可每隔2~3個月觀測一次。
2 建築物使用階段的觀測次數,應視地基土類型和沉降速度大小而定。除有特殊要求者外,可在第一年觀測3~4次,第二年觀測2~3次,第三年後每年1次,直至穩定為止。
3 在觀測過程中,如有基礎附近地面荷載突然增減、基礎四周大量積水、長時間連續降雨等情況,均應及時增加觀測次數。當建築物突然發生大量沉降、不均勻沉降或嚴重裂縫時,應立即進行逐日或幾天一次的連續觀測。
4 沉降是否進入穩定階段應由沉降量與時間關系曲線判定。對一級工程,若最後三個周期觀測中每周期沉降量不大於倍測量中誤差可認為已進入穩定階段。對其它等級觀測工程,若沉降速度小於0.01~0.04mm/d可認為已進入穩定階段,具體取值宜根據各地區地基土的壓縮性確定。
5.5.6 沉降觀測點的觀測方法和技術要求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對二級、三級觀測點,除建築物轉角點、交接點、分界點等主要變形特徵點外,可允許使用間視法進行觀測,但視線長度不得大於相應等級規定的長度。
2 觀測時,儀器應避免安置在有空壓機、攪拌機、卷揚機等振動影響的范圍內,塔式起重機等施工機械附近也不宜設站。
3 每次觀測應記載施工進度、增加荷載量、倉庫進貨噸位、建築物傾斜裂縫等各種影響沉降變化和異常的情況。
5.5.7 每周期觀測後,應及時對觀測資料進行整理,計算觀測點的沉降量、沉降差以及本周期平均沉降量和沉降速度。根據需要,可按下列公式計算變形特徵值:
1 基礎傾斜α:
(5.5.7-1)
式中si—基礎傾斜方向端點i的沉降量(mm);
sj—基礎傾斜方向端點j的沉降量(mm);
L—基礎兩端點(i, j)間的距離(mm)。
2 基礎局部傾斜α:
按(5.5.7-1)式計算。但此時,取砌體承重結構沿縱牆6~10m內基礎上兩觀測點(i,j)的沉降量為si、sj,兩點(i,j)間的距離為L。
3 基礎相對彎曲fc:
(5.5.7-2)
式中sk—基礎中點k的沉降量(mm);
si、sj—基礎端點i、j的沉降量(mm);
L—i與j點間的距離(mm)。
註:彎曲量以向上凸起為正,反之為負。
4 柱基間吊車軌道等構件的傾斜:
按(5.5.7-1)式計算。
5.5.8 觀測工作結束後,應提交下列成果:
1 沉降觀測成果表。
2 沉降觀測點位分布圖及各周期沉降展開圖。
3 u-t-s(沉降速度-時間-沉降量)曲線圖。
4 p-t-s(荷載-時間-沉降量)曲線圖(可視需要提交)。
5 建築物等沉降曲線圖(見附錄E)。
6 沉降觀測分析報告。
沉降觀測的具體步驟
本工程沉降觀測採用閉合圈法按一等水準測量要求進行,DS使用級精密水準儀或自動安平水準儀和銦鋼水準尺。
建築物四周至少留出3m的場地,便於閉合圈法沉降觀測,觀測前通知工程處和施工現場負責人,事先清理好現場,確保視線、場地暢通,安排好測量跑尺人員。
本工程結構施工階段,做到每施工一層結構層次即進行一次沉降觀察,沉降觀測時間為砼澆築結束後一天,不上荷載的情況下進行,中間停、復工各觀測一次,以後每3個月觀測一次,建築物竣工驗收前觀測一次。特殊情況如發現嚴重裂縫,沉降速率增大,沉降差較大等,亦相應增加觀測次數,並整理出資料由主管工程師審核,及時提交給業主。使用階段每半年一次,共兩次,以後每年一次,預計觀測五年或直到沉降穩定,使用階段預計共測6次,由建設單位負責觀測,施工階段的觀測費用,按勘察設計文件規定,由業主負責,施工企業在提交成果時,向業主按專項收取費用。
觀測成果管理
本工程沉降觀測應有專用外業手薄、記錄表和建築物平面圖及觀測點布置圖等,並根據沉降觀測成果繪制沉降分布圖,沉降量與時間關系曲線圖,最後計算整個建築物的平均沉降量和相對沉降差,每季提供給業主一份資料。工程沉降觀測資料,由專人整理,當每次觀測一周後,提交工程技術科和工程隊各一份,最終將系統觀測資料作為工程技術資料的一部分存檔,並交建設單位一份。
基準點和觀測點的保護
經常檢查基準點和觀測點有無變動,並防止砂漿落在觀測頭上,將觀測點按觀測平面圖相應的編上號,每次觀測後旋下觀測頭集中保管,下次觀測時再按編號旋上觀測頭,注意防止柱上槽口被雜物堵塞或被現場材料擋住,還要採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碰撞觀測點頭的螺牙鐵管口,詳見圖《水準點埋置及觀測頭構造圖》。
設置基準的原則是合理埋設,觀測方便,並能保證水準點的穩定,基準點的埋設數量不少於三個,距離觀測點30-50m,基準點的設置應在基坑挖土前15天完成,基準點必須加蓋保護,在觀測平面中,基準點位置應明確標注。
觀測點的設置,依據圖紙設計要求。詳見附圖《沉降觀測點平面圖》。
觀測點的設置採用預埋螺牙鐵管,使用活動觀測頭,便於裝拆。
裝修前先旋下觀測頭,在柱裝修材料上留孔並預埋套管,裝修完再旋上觀測頭,觀測頭就朝外,便於觀測。
註明細節: 沉降觀測方案
一、 建築物沉降觀測點的布設
個,分別在 3、5、10、12×B 軸,1、16×D 軸,1×E 軸,20×F 軸,3、5、10、12×H
軸,J 軸×8 軸。
首次觀測的沉降觀測點高程值是以後各次觀測用以比較的基礎,其精度要求
非常高,施測時一般用N2 或N3 級精密水準儀。並且要求每個觀測點首次高程
應在同期觀測兩次後決定。
隨著結構每升高一層,臨時觀測點移上一層並進行觀測直到十0.00 再按規
定埋設永久觀測點(為便於觀測可將永久觀測點設於十500mm)。然後每施工一層
就復測一次,直至竣工。沉降觀測點平面布置圖詳見圖
五、 沉降觀測中注意事項
沉降觀測應採用附合線路或閉合線路,做到定機、定人、定路線。測施前儀
器必須經過檢驗,符合要求後方可使用。
沉降觀測的前後視距應盡可能相等,儀器到水準尺的距離不得大於 30m。
測施中,前後視必須採用同一根水準尺。觀測時,水準尺應和地面垂直,不
得歪斜。
在同一測站上觀測各觀測點時,當讀完所有觀測點的讀數後應回測後視點,
兩次同一後視點的讀數差不得超過±1mm。
沉降觀測的次數與頻率應根據上部結構的作用荷載和作用時間,一般在施工
階段每上一層結構,觀測一次,一直到結構封頂。裝飾施工完畢觀測一次,移交
業主前觀測一次。
觀測的結果應及時整理成成果資料,及時通報業主或現場監理工程師,工程
M
竣工後,應將成果資料整理歸檔。
請結合《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與《建築變形測量規范》進行查看。
一、沉降觀測的基本要求
1、儀器設備、人員素質的要求
根據沉降觀測精度要求高的特點,為能精確地反映出建(構)築物在不斷加荷下的沉降情況,一般規定測量的誤差應小於變形值的1/10—1/20,為此要求沉降觀測應使用精密水準儀(S1或S05級),水準尺也應使用受環境及溫差變化影響小的高精度銦合金水準尺。在不具備銦合金水準尺的情況下,使用一般塔尺盡量使用第一段標尺。
作業人員必須接受專業學習及技能培訓,熟練掌握儀器的操作規程,熟悉測量理論,能針對不同工程特點、具體情況採用不同的觀測方法及觀測程序,對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能分析原因並正確運用誤差理論進行平差計算,按時、快速、精確地完成每次觀測任務。
2、觀測時間的要求
建(構)築物的沉降觀測對時間有嚴格的限制條件,特別是首次觀測必須按時進行,其他各階段的復測,根據工程進展情況必須定時進行,不得漏測或補測。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准確的沉降情況或規律。相鄰的兩次時間間隔稱為一個觀測周期,一般高層建築物的沉降觀測按一定的時間段為一觀測周期(如:30天/次)或按建築物的加荷情況每升高一層(或數層)為一觀測周期,無論採取何種方式都必須按施測方案中規定的觀測周期准時進行。
3、觀測點的要求
為了能夠反映出建(構)築物的准確沉降情況,沉降觀測點要埋設在最能反映沉降特徵且便於觀測的位置。一般要求建築物上設置的沉降觀測點縱橫向要對稱,且相鄰點之間間距以15-30米為宜,均勻地分布在建築物的周圍。通常情況下,建築物設計圖紙上有專門的沉降觀測點布置圖。此外,埋設的沉降觀測點要符合各施工階段的觀測要求,特別要考慮到裝修裝飾階段,是否會因牆或柱飾面施工而破壞或掩蓋住觀測點,不能連續觀測而失去觀測意義。
4、沉降觀測自始至終要遵循「五定」原則
「五定」即沉降觀測依據的基準點、工作基點和被觀測物的沉降觀測點,點位要穩定;所用儀器、設備要穩定;觀測人員要穩定;觀測時的環境條件基本一致;觀測路線、鏡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以上措施在客觀上盡量減少觀測誤差的不定性,使所測的結果具有統一的趨向性,保證各次復測結果與首次觀測的結果可比性更一致,使所觀測的沉降量更真實。
5、施測要求
儀器、設備的操作方法與觀測程序要熟悉、正確。在首次觀測前要對所用儀器的各項指標進行檢測校正,必要時經計量單位予以鑒定。連續使用3-6個月後重新對所用儀器、設備進行檢校。
在觀測過程中,操作人員要相互配合,工作協調一致,認真仔細,做到步步有校核。
6、沉降觀測精度的要求
根據建築物的特性和建設、設計單位的要求選擇沉降觀測精度的等級。在無特殊要求情況下,一般高層建(構)築物採用二等水準測量的觀測方法就能滿足沉降觀測的要求。
7、沉降觀測成果整理及計算要求
原始數據要真實可靠,記錄計算要符合施工測量規范的要求,按照依據正確、嚴謹有序、步步校核、結果有效的原則進行成果整理及計算。
二、具體施測程序及步驟
1、建立水準控制網
根據工程的特點布局、現場的環境條件制訂測量施測方案,由建設單位提供的水準控制點(或城市精密導線點)根據工程的測量施測方案和布網原則的要求建立水準控制網。要求:(1)一般高層建築物周圍要布置3個以上水準點,其間距不大於100米;(2)在場區內任何地方架設儀器至少後視到2個水準點,並且場區內各水準點構成閉合圖形,以便閉合檢校;(3)各水準點要設在建築物開挖、地面沉降和震動區范圍之外,水準點的埋深要符合二等水準測量的要求(大於1.5米),根據工程特點,建立合理的水準控制網,與基準點聯測,平差計算出各水準點的高程。
2、建立固定的觀測路線
由場區水準控制網,依據沉降觀測點的埋設要求或圖紙設計的沉降觀測點布點圖,確定沉降觀測點的位置。在控制點與沉降觀測點之間建立固定的觀測路線,並在架設儀器站點與轉點處作好標記樁,保證各次觀測均沿統一路線。
3、沉降觀測
根據編制的工程施測方案及確定的觀測周期,首次觀測應在觀測點設置穩固後及時進行。一般高層建築物有一或數層地下結構,首次觀測應自基礎開始,在基礎的縱橫軸線上(基礎局邊)按設計好的位置埋設沉降觀測點(臨時的),待臨時觀測點穩固好,進行首次觀測。
首次觀測的沉降觀測點高程值是以後各次觀測用以比較的基礎,其精度要求非常高,施測時一般用N2或N3級精密水準儀。並且要求每個觀測點首次高程應在同期觀測兩次後決定。
隨著結構每升高一層,臨時觀測點移上一層並進行觀測直到十0.00,再按規定埋設永久觀測點(為便於觀測可將永久觀測點設於十500mm)。然後每施工一層就復測一次,直至竣工。
4、將各次觀測記錄整理檢查無誤後,進行平差計算,求出各次每個觀測點的高程值,從而確定出沉降量。
❸ 測量控制點的管理與保護措施
來網路文庫搜索「測量標志」或者「測量標志保護」,有好多。
給你幾個連接:
測量標志制度:http://wenku..com/view/217a6d4ee45c3b3567ec8b1f.html
關於保護測量標志的建議:http://wenku..com/view/e5bf6a8783d049649b6658b5.html
測量標志保護實施辦法:http://wenku..com/view/69bb37c64028915f804dc283.html
山西省測量標志管理規定:http://wenku..com/view/8a1004140b4e767f5acfce5a.html
浙江省測量標志保護管理試點方案http://wenku..com/view/d3bbdfc5d5bbfd0a79567386.html
希望對你有幫助。
❹ 工程測量放線記錄
測量依據:規劃紅線、基準或基準點、引進水準點標高
放線成果表:是指你這次放線的與設計文件的偏差,一般我們這是用黑筆畫實際的平面圖,然後再用紅筆標注出變差的軸線,與偏差的距離。
❺ 對施工單位的控制測量成果及保護措施應檢查復核哪些內容
一、總包各階段對測量工作的管控要點1、總包測量對接業主,負責工程的整體測量工作的實施和管理;指導、督促分包商建立專業分包工程測量管理體系。2、與城市規劃部門做好工程平面控制點和高程式控制制點的移交工作,並做好控制點的復測和保護工作。根據城市規劃部門提供的工程測量控制點建立首級場區控制網。3、編制項目總體測量施工方案,按方案實施項目的測量定位和復核工作。4、配合監理做好驗線工作。5、負責總承包部分的變形監測。6、負責做好竣工驗收的各項測量工作,負責工程檔案要求的測量資料整理歸檔工作。
二、總包為保障測量工作順利實施提供的各種外圍條件和資源1、施工總承包測量隊負責對各專業分包工程的測量進行協調。
2、專業分包工程開工前,移交測量基準點和基準線給分包單位,由移交雙方進行相互交接檢查無誤後形成交接資料。3、在分包工程施工過程中,將對分包工程重點部位的施工測量進行跟蹤復核監控。4、負責定期對各級測量控制網進行復測,維護各級控制網測量成果,並免費交各分包使用。5、負責做好每層平面控制點與標高控制點的垂直引測放線工作,並確保每層控制網的閉合精度符合要求,測量控制網的布局深度應在開工前與各相關分包協商確定,在每層為各承包商提供滿足其放線條件的平面及高程式控制制點。6、主體結構施工時,結構分包在砼地面距豎向結構邊緣200mm-300mm處,測放豎向結構控制線,此線應作彈線和打釘標記並妥善維護,在裝修階段移交給裝修和機電安裝承包商使用。7、結構分包為電梯和精裝修分包在每層每個電梯門口測放標高點。8、為機電主承包和機電專業分包在每個設備機房門口測放標高點。9、結構完成後,裝修和機電安裝前,總承包應實測各樓層砼地面標高,並依據實測結果,統一確定裝修完成面標高。10、結構完成後,總承包應復核外牆裝修定位線與室內裝修定位線,如有超出規范和技術要求偏差,應組織外牆分包與內裝修分包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技術協調。11、總承包測量專職人員應對各承包商的測量放線成果、預埋件定位、鋼柱焊接前後偏差等進行檢查復測。
三、項目施工全過程各專業及分包方的測量配合及銜接1、各分包進場後必須配備足夠數量的專職或兼職測量人員,測量人員必須持證上崗。總承包項目部測量組將統一對各專業分包測量人員進行協調及管理,進行技術對接與交流,及時協調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2、各分包單位按工程需要配備相應的測量儀器,所有進入現場的儀器必須檢定合格,並將所有測量儀器的檢定報告原件交總承包測量組查驗,留復印件存檔。3、各專業分包的主要測量過程和記錄需要定期向總承包報告,專業分包單位根據施工計劃列出測量計劃,以便總承包進行目標管理,現場控制。總承包有權力和責任對專業分包資料進行檢查,對出現的問題給予指導和完善。
❻ 在測量中,採取哪些措施來保證測量成果的正確性
估算在教學中的應用
一、逗估地什麼
所謂估算,是指在計算、測量數(量)時無法也沒有必要進行精確計算或測量,或為了先大概地判斷之後檢驗計算或測量結果的正確性,在精確計算或測量的前後所採取的計算方法,是對數量關系做合理的大概推斷。估算不僅應用於某些數字的運算、長度的測量,還應用於幾何形狀,物品的重量、體積,冷熱程度,機器折舊,市場預測等方面。估算並不是近似計算,它是表示對人們所要得到的理想結果給出盡量接近的值或量。估算通常是要判斷結果在哪個數或量的附近,或者確定一個范圍。在小學階段估算的形式一般是口算或目測。估算又經常與口算、簡算及筆算相結合。
估算大體在以景中發生:沒有合適的計算或測量工具,如沒有計算器、筆、紙、尺子等;時間來不及:事件發生之前,眾多不確定因素影響精確計算或測量,如根據以往的氣溫估計一周後的氣溫,估算去動物園游覽需要的費用等;精確計算或測量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及精力,如計算一幢28層樓的高度等。面對上述情形,估算不失為一劑逗良方地。
具體到處於小學階段的學生,經常遇到的估算大致可以分為三類;對大數目的粗略計算;對日常口算、筆算的驗算;對現實生活中一些量的簡單推算。
二、為什麼要逗估地
估算在日常生活與數學學習中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從某種意義上說,估算應作為小學數學教學中一種非常重要的思維方式來培養。因此,學生估算意識和估算能力的養成,對於提高他們觀察、處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具體而言,估算的功效在以下幾個方面表現的尤為凸顯。
1.
有助於培養學生認識事物的整體感。強化學生的估算能力,有助於提高他們對運算和測量結果有概括性的認識,如估計物體的大小(如樹的高度、樹干粗細等)、事物的屬性(如洗澡水的溫度)、事物的變化
(如學生不斷變化的身高)等等。只有這樣,學生在紛繁復雜的社會現象時,能有所取捨,做到逗心中有數地,從而增強他們認識事物的整體感。
2.
有助於增強學生行為的計劃性。學生在從事某種行為時,可以先對有關問題做出粗略的初步估計,以確定此事可不可行,或者做此事有無必要,然後根據實際情況最後確定。如點菜先估算餐費、外出遊覽時估算花費、估計完成一件工作所需時間、裝修預算、鋪地面需要多少塊地磚等。如此養成估算習慣,有助於增強學生行為的計劃性。
3.
有助於強化學生的數感。數學課程標准指出,數感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理解數的意義;能用多種方法來表示數;能在具體的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系;能用數來表達和交流信息;能為解決問題而選擇適當的演算法;能估計運算的結果,並對結果的合作出解釋。而學生形成良好的估算習慣,有助於他們形成對數、問題及結果的直覺的素質,讓他們學著用定量的方法來幫助解決問題,從而使事物的面貌更加明晰、准確及嚴密,進而增進他們的數感。
❼ 市政管道工程測量放線常見問題和措施有哪些
1 設計院交GPS點,高程點,索要曲線要素,豎曲線要素。(有條件復測GPS)
2 儀器的檢驗(去有資質的儀器檢定機構,有檢定報告) 全站儀 水準儀 塔尺 都送去。。
3 審核圖紙結構,高程,簡單的數學計算。
4 選擇導線點位子,埋設導線點(鋼筋頭有十字,混凝土埋)。開始測量導線(測水平角,距離平差計算導線坐標),水準點(你懂得)。
5 導線,水準平差結果符合規范,提交監理簽字。
6 開始准備施工測量了。
❽ 在工程測量中,為了減少誤差、保證最終成果的正確性,應在審核起始依據與實測校核兩方面採取哪些措施
工程測量的前提:在有已知條件下進行測量工作。
1、首先應有設計提供的控制點成果回表,有的還有設計控制答點成果圖及點位精度。
2、現場找到設計控制點進行測量:有2個控制點的可檢測點間平距及高差進行較核;有3個及以上的可以用三角網(三角鎖)、導線等形式進行檢核(固定條件及限差要求)。
3、如檢核後發現誤差超限,可檢查實測中:儀器是否設置正確,操作是否正確,點位是否位移,並及時與控制點提供單位聯系共檢。對有多個已知點,只發現一個點位有較大偏差的可視為該點位移,棄用該點而使用其它幾點。
4、對兩端有控制點的可按符合導線方式進行檢核,對只一端有控制點的可按閉合導線進行檢核。
5、測量各項指標應符合相關規范:測回數、測回較差、測角中誤差、點位中誤差、邊長相對中誤差等等。
❾ 在測量時,採用哪些措施來保證測量的正確性(工程測量題,在線等!)
首先要保證儀器對中、整平、精平,完全復合要求!測量過程中多測幾次,或換一個人測測看,所有數據是不是一樣《一般誤差3mm 都很正常》
❿ 測量放線施工方案
測量放線施工方案第一節 人員組織及設備配備
一、 人員組織
1名專業測繪工程師,8名持證上崗測量工負責現場測量工作。
二、設備配備
本工程擬採用配備TOPCO型全站儀N211D,激光經緯儀(JZ2)控制,檢測軸線和垂直度;用8台水準儀(DZS3-1)型自動安平水準儀控制,檢測水準點標高和平整度,標高的傳遞採用標准長鋼尺和水準儀相結合進行。自進場開始,配合工程進度進行軸線的投測和標高的控制。第二節 定位放線
一、作業條件
1. 施工測量作業條件。
2. 管網圖等資料齊備。
3. 測量儀器經校檢完好齊備。
4. 施工現場已平整好,地面障礙物已清除。
5. 建築規劃紅線界樁已投放,保存完好。
6. 測量員已事先熟悉建築規劃紅線圖和建築總平面圖,建築物規劃紅線的間距符合當地城市規劃要求,已算出建築物各特徵點與規劃紅線之間的距離尺寸並正確標注在建築總平面圖上。
7. 測量員已確定測量放線的方法和步驟。
二、所用材料及儀器
1. 測量工程主要用一些零星、輔助材料,包括:紅磚、白灰、木樁、鐵釘、鋼條、油漆、圖紙、水、砂、石子、水泥等。
2. 測量工程主要用三種儀器:激光經緯儀(JZ2)、水準儀(DZS3-1)、TOPCO型全站儀N211D。
3. 工(用)具主要有:5m小捲尺、50m鋼捲尺、水準尺、(搭尺)、墜子、直徑0.5~1mm線、墨斗、三角板、畫板、工程筆、工具、二號錘、手錘、掃帚、水平尺、水平連通管等。
三、定位放線依據
根據建築設計總平面布置圖確定平面控制方案和施測精度,以規劃部門指定的建築紅線樁,國家高程標准樁及現場放點進行現場軸線控制網和標高控制點的引測。
四、平面控制網的測設
1、場區平面控制網布設原則
平面控制網應先從整體考慮,遵循先整體、後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則。
2、平面控制網的精度
本工程為面積大,分布散框架剪力牆結構,按一級方格網控制即可滿足施工要求。
3、主軸線控制樁的建立
根據建築物平面形狀的特點,利用給定現場放點定出主控軸線。定位放線時精確測出控制軸線網,並將標樁設在即便於觀測又不易遭到破壞地方加以固定、保護。
4、定出主軸線控制網以後,依據基礎平面圖採用直角坐標定位放樣的方法加密出建築物其它主軸線,經角度、距離校測符合點位限差要求後,布設建築物平面矩形控制網。
五、工藝流程
1. 根據圖紙算出各物特徵點與紅線控制(點)間的距離、角度、高差等放樣數據。
2. 依據線控制的樁(點),確定並布設施工控制網。
3. 依據施工控制網,測設建築物的主軸線。
4. 最後進行建築物的細部放樣。
5. 上樓層後的軸線投測方法:經緯儀投測法,採用JZ2級經緯儀進行投測。其工藝流程是:延長建築物四周軸線至建築物總高度外或附近建築物頂面上→將經緯儀安置在延長的軸線上→按正倒鏡分中,投測軸線。重復上述過程即可向上逐層投測。
6. 建築物的定位放線以總平面圖、紅線圖為依據,採用網點控制。
7. 根據測繪院所給出的控制樁的坐標,利用經緯儀將坐標網引入現場圍牆內,作四個坐標控制樁,並妥善保護。
8. 將建築物控制軸線延伸至圍牆或砼地面上,並作可靠保護。為避免交叉軸線產生誤用,凡橫向的軸線用紅色標志,縱向軸線用藍色標志,四角必須設有不會移動的後視點。六、軸線投測控制方法
(一)±0.00以下軸線控制施工測量
1、軸線控制樁的校測
在基礎施工過程中,根據場區首級平面控制網校測,對軸線控制樁每半月復測一次,以防樁位位移。
軸線標樁示意圖(略)
2、軸線投測方法
±0.00以下的基礎施工採用經緯儀方向線交會法來傳遞軸線、引測投點誤差不應超過±3mm,軸線間誤差不應超過±2mm。
(二)±0.00以上軸線控制施工測量
1、主體軸線在基礎施工完後,根據控制軸線將控制線投測到基礎承台四周,作為軸線向上傳遞的依據。在施工層樓板施工完後, 根據基礎上中心線,採用外控法中的側向借線法將中心線投測到施工層,作為放線的依據,各層均照此進行。
2、豎向投測前,應對基準點控制網進行校測,校測精度不宜低於建築物平面矩形控制網精度,以確保軸線豎向傳遞精度。
3、本工程垂直度的控制,以平面控制軸線控制。樓層彈線時,該軸線在建築物外邊緣標注「紅三角」標志,待各層模板校正後,用經緯儀從±0。00m處向上引測檢查,確保各層垂直度偏差不大於3mm,從而也檢查軸線的准確度,確保整個工程總高度范圍內,垂直度偏差不大於15mm,並隨時請專業測量單位復核垂直度,確保准確無誤。
4、施工層放線時,應先在結構層平面上校核投測軸線,閉合後再測細部軸線。
第三節 高程測量
一、高程式控制制網的測設
1、依據測繪管理部門提供的場區水準基點(不少於三個),採用水準儀對所提供的水準基點進行復測檢查,校測合格後,測設一條閉合或符合水準路線,聯測場區平面控制點,以此作為保證施工豎向精度控制的首要條件。
2、依據測繪管理部門提高的水準基點,埋設半永久性高程點,再進行聯測,測出場區半永久性點的高程。
3、場區內至少應有三個水準點,水準點的間距小於1公里,距離建築物大於25米,距離回土邊線不小於15米。
4、高程式控制制網的等級及觀測技術要求:高程式控制制網的等級擬布設三等附合水準。二、高程施工測量
(一)±0.00以下標高控制施工測量
1、高程式控制制點的聯測
在向基坑內引測標高時,首先聯測高程式控制制網點,以判斷場內水準點是否被碰動,經聯測確認無誤後,方可向基坑內引測所需的標高。
2、±0.00以下標高的施測
獨立基礎的標高測設採用水準儀及塔尺進行測設,地下室的標高採用鋼尺傳遞法進行測設。地下室高程傳遞法為保證豎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對標高基準點,必須正確測設。在同一平面層上所引測的高程點,不得少於三個,並作相互校核,校核後三點的較差不得超過3mm,取平均值作為該平面施工中標高的基準點。基準點設置邊坡穩定位置,可使用水泥砂漿抹成一個豎平面,用紅色三角作標志,並標明絕對高程和相對標高,便於施工中使用。
(二)±0.00以上高程的傳遞
1、在第一層的柱子澆築好後,從柱子下面的已有標高點(通常是+0.500米線)向上用鋼尺沿著柱身量距。標高的豎向傳遞,用鋼尺從首層起始高程點豎直量取,當傳遞高度超過鋼尺長度時,應另設一道標高起始線,鋼尺需加拉力、尺長、溫度三差修正。
2、施工層抄平之前,應先校測首層傳遞上來的三個標高點,當較差小於3mm時,以其平均點引測水平線。抄平時,應盡量將水準儀安置在測點范圍的中心位置,並進行一次精密定平,水平線標高的允許誤差為3mm。
第四節 施工測量控制
一、施工過程測量控制
1、軸線及標高的測設
拆模後,根據軸線控制中心線測設在靠近柱底的基礎面上,並在露出的鋼筋上測設標高點,供支立豎向模板時定位及定標高使用。
2、柱子垂直度檢測
與柱身模板支好後,先在柱子模板上端標出柱中心點,與柱下端的中心點相連並彈出墨線。將兩台經緯儀架設在兩條相互垂直的軸線上,對柱子的垂直度進行檢查校正或用垂球法。 3、柱頂抄平
柱子模板校正好後,選擇不同行列的2~3根柱子,從柱子下面已設好的1米線標高點,用鋼尺沿柱身向上量距,引測2~3個相同的標高點於柱子上端模板上。在平台上放置水準儀,以引測上來的任一標高點作為後視,施測各柱頂模板標高,並閉合於另一點作為校核。
4、結構完成以後在每一層使用墨線與紅色油漆在柱牆上對軸線與建築+0.500m標高作出統一標識。
二、測量重點控制點
1、建築物角點垂直度控制
為了保證建築物總體垂直度,在±0.00以上各層軸線投測檢驗符合精度要求後,利用經緯儀方向線法將建築物角點與主軸線投測到牆體或柱體的外立面,並彈墨線標記。每層允許軸線偏差不超過2mm,並保證每個立面投測的軸線至少3條。
2、樓板標高控制
樓層標高檢測主要注意以下幾點:
(1)支模架水平鋼管、樓板模板高度復核;
(2)澆砼時設板面+100mm標高線復核;
(3)澆砼時採用拉線控制標高。
三、施工誤差控制
1、測量必須使用經檢測合格的經緯儀、水準儀、鋼尺等。應將儀器按規定進行嚴格的檢驗,防止因儀器本身誤差造成測量誤差。
2、每次投測時,應將儀器安置牢固,保證儀器操作整平的精度,投測時應採用正倒鏡的投測方法。
3、投測時間應選在無風、陰天、避免烈日和雨天,減少自然條件對投測精度的影響。
4、測量上作從始至終由固定的專職測量員擔任,重要的軸線定位、測量應由總工程師會同專業工長進行檢查、復核、每次澆築樓層板、柱前後均應對軸線、垂直度、標高等進行檢查,如有差錯應及時校正。
四、施測中應注意的問題
施工測量的准確與否,不僅影響質量和工期,而且直接關系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故施工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根據該工程的特點採用經檢驗合格的J2級光學經緯儀、50m鋼捲尺等測量器具。使用測量器具必須檢驗合格,器具應固定使用、妥善保管。組織固定的不少於三人的測量小組,確保各測量標志(控制樁等)的完好。隨時檢查校正,作好原始記錄。
2、工程的測量放線以建設單位提供的場區方格網、總平面圖、基礎平面布置圖等資料為依據,測定出該建築物的平面控制網(即軸線控制樁)。在基礎施工中以此為基準,臨時加密各軸線的控制樁,以便施工。
3、基礎施工前,一定要將整個建築物外形輪廓放出來,對照放線總平面圖中標明與相鄰建築物的相互關系,找出測量誤差,誤差超過允許范圍的點應該返工重測,並找出出錯的原因認真總結。每層混凝土澆築前,對樓面標高,房屋及部位垂直度、梁的位置、尺寸及各軸線位置進行復檢,滿足規范要求後,方進行下一道工序。
基礎施工以控制場區方格網為基準進行定位,由各軸線控制樁測定出各基礎的縱橫軸線,並用細線交叉,再以交叉線為准用鋼尺測定出各基礎的位置,並做好各施工測量的軸線標記。
4、施工放線前,測量人員認真熟悉施工圖,掌握各個房間的細部尺寸,放線前檢查測量工具,保證測量工具的精確性,放線時作好測量記錄,放線工作結束後,重新復核一遍,使測量成果准確可靠。
5、施工測量放線後,後續工作施工時,以所放線為依據,同時依據施工圖進行復核,進行工程施工,如:鋼筋綁扎時,鋼筋尺寸與模板支設後構件成型尺寸進行比較,從而進一步驗證測量放線的正確性。
6、該工程標高、垂直度的控制用J2級光學經緯儀、S3水準儀、30m鋼捲尺、線錘等測量器具進行。施工時用紅油漆作好標記,以備後續工作使用。
7、工程磚牆砌好後,彈出各個房間的水平控制線,並作好標記,以便在抹灰後重新彈出控制線。水平控制線作為水電安裝預留預埋、室內抹灰、門窗安裝、吊頂安裝的依據。
8、認真熟悉施工圖紙,掌握設計各部位的標高。含夾角的柱、梁軸線放線前,必須先繪制放線圖,經檢查無誤後,才進行正式放線。並另由專人認真復核。9、本次投標工程的測量放線採用專人負責,並另由專人復核的控制辦法,並再由監理復核,以確保測量放線准確。
10、施工測設記錄應真實可靠,隨測隨記。認真做好對各班組的交底工作,班組人員要切實掌握各測設標志的具體數據,進行施工操作。按規范要求,做好測量成果永久標志、臨時標志和測量記錄,以便前後續測量工作的檢驗與驗證,同時為施工提供可靠的標高點。
11、測量員必須經專業培訓,持證上崗,並具有豐富的施工測設經驗,對工作認真負責。基礎放線
由於本工程平面關系復雜,所以放線後應進行多次復查。
根據建設方給出的已知坐標點和圖上給出的O1、O2、O3、O4坐標將O1、O2、O3、O4的位置一一確定,並用砼澆築作為固定點。
將O1、O2、O3、O4連接,即放出13軸,再分別以O1、O2、O3、O4為圓心,各個軸線與13軸的夾角分別放出1~26軸、B1~B12軸
根據給出的各個柱子的坐標算出柱子與柱子之間的距離,再以給出的4個半徑,分別以O1、O2、O3、O4為圓心,放出各個柱子的中心。
根據場地上建築主軸控制點,首先將房屋外牆軸線的交點木樁測定於地上,並在樁頂釘上小釘作為標志。房屋外牆軸線測定以後,再根據建築平面圖,將內部開間所有軸線都一一測出。然後檢查房屋軸線的距離,其誤差不得超過軸線長度的1/2000。最後根據中心軸線,用石灰在地面上撒出基槽開挖邊線,以便開挖。
如同一建築區各建築物的縱橫邊線在同一直線上,在相鄰建築物定位時,必須進行校核調整,使縱向或橫向邊線的相對偏差在5cm以內。
.樓層上放線與控制
用經緯儀把底層四周柱子中心全部投測上去,這樣就放出數字
軸線,再根據夾角、弧度和柱子與柱子之間的距離放出字母軸軸線。
梁弧度的控制:先放出各個柱子與柱子之間的弦,將弦均勻等分,得出每個點與弧的距離,就用這尺寸來控制梁的弧度。
龍門板的設置
施工開槽時,軸線樁要被挖除。為了方便施工,在一般民用建築中,常在基槽外一定距離處釘設龍門板。釘設龍門板的步驟和要求如下:
在建築物四角與內縱、橫兩端基槽開挖邊線以外的1~1.5m(根據土質情況和挖槽深度確定)處釘設龍門樁,龍門樁要釘得豎直、牢固,木樁側面與基槽平行。
根據建築物場地水準點,在每個龍門樁上測設±0高或低一定數值的線。但同一建築物最好只選用一個標高。如地形起伏選用兩個標高時,一定要標注清楚,以免使用時發生錯誤。
沿龍門樁上測設的高程線釘設龍門板,這樣龍門板頂面的標高就在一個水平面上了。龍門板標高的測定容差為±5mm。
根據軸線樁,用經緯儀將牆、柱的軸線投到龍門板頂面上,並釘小釘標明,稱我軸線釘。投點容差為±5mm。
用鋼尺沿龍門板頂面檢查軸線釘的間距,其相對誤差不應超過1/2000。經檢核合格後,以軸線釘為准,將牆寬、基槽寬標在龍門板上,最後根據基槽上口寬度拉線撒出基槽開挖灰線。
房屋基礎施工測量
基坑抄平
為了控制基坑的開挖深度,當基坑快挖到坑底設計標高時,應用水準儀在坑壁上測設一些水平的小木樁,使木的上表面離坑底的設計標高為一固定值。為施工時使用方便,一般在坑壁各拐角處和坑壁每隔3-4m均測設一水平樁,必要時可沿水平樁的上表面拉上白線繩,作為清理坑底和打基礎墊層時掌握高程依據。標高點的測量容差為±10mm。
墊層中線投測
墊層澆築以後,根據龍門板上的軸線釘或引樁,用經緯儀把軸線投測到墊層上去,然後在墊屋上用墨線彈出承合線和柱子中心線、邊線、以便澆築砼基礎。
柱子軸線投測
砼基礎澆注完成後,即進行柱子軸線的投測,根據龍門板設置的挖制點,將每根柱子的軸線用經緯儀投測到砼基礎上,用墨線彈出軸線和柱子邊框線,並將軸線誤差控制在5㎜以內。主體施工測量
軸線投測
在建築施工過程中,為了保證建築軸線位置正確,通常採用經緯儀把軸線投測到各層樓板邊緣或柱頂上。每層樓板中心線應測設長(列)線1-2條,短線(行線)2-3條,其投點容差為±5mm。然後根據由下層投測上來的軸線,在樓板上分間彈線。投測時,把經緯儀安置在軸線控制樁上,後視牆底部的軸線標點,用正倒鏡取中的方法,將軸線投到上層樓板邊緣或柱頂上。當各軸線投到樓板上之後,要用鋼尺實量其間距作為校核,其相對誤差不得大於1/2000。經校核合格後,方可開始該層的施工。為了保證投測質量,使用的儀器一定經檢驗校正,安置儀器一定要嚴格對中、定平。為了防止投點時仰角過大,經緯儀距建築物的水平距離要大於建築物的高度,否則應採用正倒鏡延長直線的方法將軸線向外延長,然後再向上投點。
高層傳遞
多層建築物施工中,要由下層梯板向上層傳遞標高,以便使樓板、門窗口、室內裝修等工程的標高符合設計要求。標高傳遞一般可採用以下幾種方法進行;
利用皮數傳遞高程在皮數桿上自±起,門窗口、過梁、樓板等構件的標高都已標明。一層樓砌好後,則從一層皮數桿起,一層一層往上接。
吊鋼尺法,在樓梯間吊上鋼尺,用水準儀讀數,把下層標高傳到上層。
質量標准及檢驗方法
按《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93)相關條款及質監站有關規定執行。
施工注意事項
測量員應按規定保養、愛護儀器,按規定操作、使用儀器,禁止違規、野蠻操作。
測量儀器按《檢驗、測量和實驗設備的控製程序》規定進行檢定、校正、維護、保管。
應注意溫度、風力等氣候環境因素的不良影響。
工程測量中所投放的紅線樁(點),主軸線樁(點)、變形測量點等測量依據必須設置牢靠,並得到妥善保護,確保必要時可追溯。
測量的原始記錄數據應按規定保存,內業計算及成果整理必須按有關規定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