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實踐成果匯報怎麼寫
首先要有第一手的素材資料,然後才能撰寫。一般的匯報稿格式是,開始一段是指導思想,接著是取得的成就業績,然後適當點出自己存在的不足,又要剖析問題存在的原因,最後書寫未來發展思想等等。僅參考!
② 中華傳統文化的成果
中華傳統文化,復是中華制文明成果根本的創造力,是民族歷史上道德傳承、各種文化思想、精神觀念形態的總體。中華傳統文化是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為主體,中國古代約5000年歷史中延綿不斷的政治、經濟、思想、藝術等各類物質和非物質文化的總和。中華傳統文化亦叫華夏文化、華夏文明,是中國5000年優秀文化的統領。而流傳年代久遠,分布廣闊,文化是宇宙自然規律的描述,文化是道德的外延;文化自然本有,文化是生命,生命是文化;文化是軟實力,是決定一切的內在驅動力;文化又是社會意識形態,是中華民族思想精神,是社會政治和經濟的根本。
③ 對傳承中國精神成果的總結與思考
摘要
④ 民族文化傳承主要階段性成果及影響怎麼寫
很明顯,在過去的一段時期內,我們只看到了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卻忽視了文化的保護和傳承,以至於端午節被韓國申遺成功等一系列慘痛的民族文化流失現象的產生。因此,我們在加快發展社會經濟的同時,必須重視對民族文化特別是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保護和發展,因為相對於漢族文化而言,少數民族文化顯得更脆弱,更需要人們的重視和保護。
1 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
任何一種文化,如果得不到很好的傳承,那它面臨的將是從地球上消失的厄運。因此,做好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了。而據了解和分析,目前我國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情況不容樂觀。
首先,年輕一代的「現代化」觀念嚴重阻礙了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年輕一代是民族的未來,是國家的希望。這在很大程度上是肯定了年輕一代在傳承民族文化上的關鍵作用,任何文化只有在不斷地一代一代往後傳承才能保持和發展。目前,我國的民族現狀是,民族的不斷融合,逐漸形成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一方面有利於民族的團結和社會的穩定,但另一方面也對本民族特別是少數民族文化產生一定的沖擊,這主要體現在少數民族年輕一代的「現代化」上。少數民族的孩子越來越多地進入「漢區」接受教育和工作,長期地處於外族文化的影響之中,一些所謂的先進觀念的輸入使得不少少數民族的年輕人逐漸丟棄了一些本民族的文化和傳統。很明顯的例子就是外來服飾的傳入,很多少數民族的年輕人在家裡也不經常穿本民族服裝了,只有在一些特殊的民族節日才穿本民族的服飾。年輕一代觀念上與本民族文化傳統越走越遠的狀況必須引起廣大民族工作者的重視,民族的未來不容輕視。
其次,外來「先進文化」的強大沖擊。
第三,一些政策性的偏差也阻礙了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國家政策對民族文化的傳承也產生了重大的影響。當然,這種影響有積極的也會有消極的,這里我只用一個例子來進行說明,就是普通話的全面推廣。這一舉措是應該得到肯定的,它有助於民族間的交流和團結,有助於各少數民族更好地學習先進知識和掌握先進技術。然而,這也有一些負面的影響,其中之一就是普通話擠佔了一些少數民族語言的生存空間,普通話的推廣使越來越多的少數民族人民(主要是年輕人)不再重視本民族語言,甚至一些少數民族同胞已經完全不會說本民族的語言了,民族語言的消亡是民族文化的巨大損失。因此,我們有必要考慮消除一些政策性的不良影響,保證少數民族文化的良好傳承。
⑤ 取得大學生與孝道的傳承研究性學習的成果該怎麼寫
自從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及西方文化、價值觀念的滲透,人們的思想觀念在不斷改變。作為百善之首的孝,在當今社會人群中產生不同程度的缺失,尤其是當代大學生的「孝」正逐漸式微和消亡。當代大學生即將步入社會心智趨於成熟,但尚處青春期,在一定程度上依賴父母。積極在大學生中提倡孝道的傳承,可增進當代大學生對「孝」的認知和了解,從而將孝文化融入現代社會生活,形成感恩盡孝的教育機制。
現在的大學生對各種各樣新鮮的思想意識比較容易接受,但是大學生思想還沒有完全成熟,所以對某些問題事情考慮不周全。面對種種誘惑,抵制能力很弱,追求時尚、互相攀比嚴重,認為父母落伍,與父母關系淡漠。另外,某些大學生考上大學後,父母的話也不聽了,完全不顧及父母的感受,更是認為考上大學既實現了自己的願望,又完成了父母交代給自己的考上大學的任務。於是,他們把父母當成自己的小銀行,平時花錢大手大腳,完全沒考慮到父母掙錢辛苦。再者,大學生畢業時面臨就業問題,有的學生找不到好的工作,卻認為是自己的出身不好,恨自己的父母沒本事,經常看不起自己的父母,不思上進。
⑥ 成果報告格式有哪四種
我寫過科技成果鑒定報告,主要包括項目的技術研究報告和工作報告等。其中專技術研究報告主要屬是寫明研究目的、背景,項目整個研究過程,遇到的問題及解決辦法,最終研究成果。工作報告主要就是寫明整個的工作過程,例如某年某月某日,幾個人,在什麼地方完成了什麼工作。
我想你說的成果報告應該包括研究的背景、目的,研究過程,成果的先進性、實用性及成果的研究結果或是效益分析吧。
⑦ 學期思想道德修養成果匯報800字
一、課程建設的目的與意義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是我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幫助學生增強社會主義法制觀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質,解決成長成才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的主渠道和中心環節。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得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我國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取得了很大成績,在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國際國內形勢深刻變化的情況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引起了中央領導的高度關注。為此,2004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不久中宣部、教育部重新規劃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程體系。認真總結經驗,切實解決問題,進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效性和針對性,已經成為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高校、各課程組共同面臨的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是按照新的課程體系設置並開設的第一門思想政治理論課,對學生認識和熟悉大學生活,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法制觀發揮著基礎性的導向作用。通過本課程的建設,可以重點加強教學研究、師資培訓等環節,使教師在熟悉教材、全面掌握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的基礎上,凝練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手段,從學生的思想實際和學習特點出發,提高教學的說服力和感染力,增強教學的實效性和針對性,把本課程真正建設成一門學生喜愛、終身受益的課程。
同時,《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是大學新生入學後接觸到的第一門思想政治理論課。通過本課程的建設,可以積極探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式和方法改革的有效途徑,比如精心設計和組織教學活動、突出和強調實踐環節、改進和完善考試辦法等,使學生徹底改變在長期的應試教育中形成的有關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慣性思維,切實感受到「課堂不只是說教,學習不只為考試」,從而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到本課程的學習中,並為以後各門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習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礎。
進行《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課程建設,可以繼承和發揚我校深厚的歷史積淀。我校歷來重視大學生思想品德課的課程建設。早在1984年教育部印發《關於高等學校開設共產主義思想品德課的若干規定》和1986年國家教委發出《關於在高等學校開設「法律基礎課」的通知》之際,學校便成立了「德育教研室」,採用專兼結合的方式,組建師資隊伍,開設《大學生思想修養》、《人生哲理》、《法律基礎》等課程,朱新均(後任國家教委黨組成員、思政司司長等)、楊靜雲(後任北京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李功毅(現任《中國教育報》副社長)、王民忠(現任北京市教育工委副書記)等都曾登台講課。1994年,德育教研室整體並入新組建的文法學院,包括《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在內的思想品德課一並納入北京市高教工委和高教局確定的「兩課」教學改革試點建設項目。從此,這兩門課的建設便同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碩士點、博士點的建設更緊密地結合起來。2005年5月,《思想道德修養》校級優秀課程立項建設,總計投入6萬元,一年後獲得稱號。2006年9月,在重新規劃課程體系、組建師資隊伍的基礎上,全面開出《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其良好效果被2006年10月17日的《中國教育報》報道。
二、課程建設所取得的成果
以《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兩門課程20多年的建設為基礎,《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正式開設一年多來,經過課程組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在課程建設中積累了一定經驗,收到了良好效果,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 完善教學大綱,規劃教學內容
思想政治理論課不同於其他課程,教學大綱和基本教材都由中宣部、教育部集中各方面的專家精心編寫而成,學校沒有自由選擇的餘地。這樣編寫的大綱、教材較高水平地體現了學科發展動態和教學基本要求,但未必能全面照顧到不同專業、不同層次學生的特殊性。於是,在新課開設之前,課程組通過認真研究新大綱、新教材,根據社會發展現實和大學生思想特點,具體規劃了教學內容,既嚴格遵循了教學大綱,又生動創設了自己特色,使規范動作和彈性空間相結合。具體說來,在涵蓋大綱、教材的基本要求的基礎上,根據現實需要,設置10%-15%的彈性教學內容。比如,配合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和「迎奧運,樹新風」活動,增設了誠信教育、禮儀教育等內容,使課程更具有靈活性和適應性。
(二) 夯實課程基礎,充實教學資料
建立教學資料資料庫,實現資源共享,是切實改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方式和方法的有效途徑之一。在課程建設中,我們把教學資料資料庫的建設作為重中之重。通過大量購置圖書和音像資料,並親自動手收集、編輯,我們已初步建成《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文件庫、案例庫、視頻資料庫、試題庫。特別是在案例庫的建設中,我們已經編輯、整理出與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建設和社會主義法制觀念建設密切相關的典型案例近200個、視頻資料50多種。通過這一建設,極大地豐富了我們課堂教學的內容,使課程建設的基礎更加牢靠,為提高教學吸引力、增強教學效果奠定了必要的物質前提。
(三) 改進電子教案,豐富教學手段
廣泛運用多媒體和網路技術,實現教學手段現代化,是改變傳統教學手段,增強教學感染力的有效舉措。自開展課程建設以來,課程組成員認真學習並掌握現代教育技術,並根據教學內容和大學生的思想特點,研究開發了電子教案1套,全部課堂均已採用多媒體教學。此外,任課教師都能根據自己的專業背景和學術旨趣,挖掘個性化的教學資源,形成多樣化的教學風格。比如,彭慶紅老師在課堂教學中非常注意師生互動,設計了「實話實說」專題,鼓勵學生通過戲劇演出的方式來闡釋愛國、誠信等內容。左鵬老師非常注重收集思想理論界的最新動態,把存在分歧的觀點介紹給學生,讓其自由選擇並展開辯論。
(四) 開展教學研究,編寫輔導材料
加強教學研究是開好、講好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基本要求。本課程的新教材頒布不久,課程組就明確了教學研究的方向,決定有針對性地研究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體系,研究本課程與其他思想政治理論課以及中學相關課程之間關系。目前,課程組教師承擔有北京市高等學校教育教學改革項目1項、北京市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科帶頭人培養人選項目2項。此外,還承擔有與本課程的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項,參與教育部社科重大攻關項目1項、重點基地重大項目2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3項。課程組在2004年自編《思想道德修養》教材的基礎上,2007年又正式出版《大學生權益維護與犯罪預防案例精選》,參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師參考書》與《大學生社會實踐教程》,完成了本課程的教學輔導書《成功大學----大學生活難點、疑點問題解析》(待出版)。近三年來,課程組成員共發表教學研究論文10餘篇,思想政治教育類專業論文10餘篇。
三、課程建設內容
為了進一步提高《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總體教學質量,創造出有利於學生成長成才、有利於培植自身特色的精品課程,我們在課程體系整合、師資隊伍建設、教學方法改革、考試方式完善等方面有力推動了本課程的建設。
(一) 整合課程體系,推行專題式教學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是一門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識性、綜合性和實踐性於一體的課程,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為了增強課程教學的實效性和針對性,我們重新整合了教學大綱和基本教材,盡量把最必要的東西提煉出來,盡量避免內容的重復和各章的互相裹挾,盡量做到符合大學一年級新生的思想實際和成長需求。為此,我們把總計45學時的課堂教學劃分為10個單元,推行專題式教學。每一專題所涉及的大學生在四年學習生活中必須了解和掌握、必不可少的內容。單獨設立專題,有利於集中講授與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制基礎關系最密切的問題,也有利於理論聯系實際。
(二) 加強師資隊伍培養,提升課堂教學水平
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質量,關鍵在於教師。近年來,通過高水平引進和在職攻讀學位、研修培訓,本課程已經形成了一支年齡適中、結構合理的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在8位專職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者3人,具有高級職稱者5人,具有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人,具有北京市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科帶頭人培養人選2人。正是有了這樣一支理論素養高、教學能力強的師資隊伍,本課程的課堂教學效果在我校同類課程中一直居於領先地位,近三年來共有6人次被畢業生評為「我愛我師??我心目中最優秀的教師」,3個課堂獲得教務處認定的「免檢課堂」
(三) 注重教學方式改革,推進課程網站建設
針對本課程政治性、思想性、現實性、針對性都很強的特點,我們特別強調在教學中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在學習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大力提倡啟發式、參與式和研究式教學,認真探討專題講授、案例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使之努力貼近學生實際,符合教育教學規律和學生學習特點,以最終活躍課堂氣氛,啟發學生思考,增強教學效果。此外,我們還積極推進課程網站建設,將教案、課件、案例、相關音像資料等一並上網,並把「職業生涯工作坊」、「成長論壇」的資料在網上即時公布,有針對性地解答學生成長成才中遇到各種難題。
(四) 完善考試考核方法,把握學生思想實際
考試是教學過程的最後一環,既是對教師教學效果的檢驗,也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檢驗。針對本課程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的特殊性,我們在最近幾輪的考試中,放棄了時下流行的閉卷考試、標准化考試,推行開卷考試、在論文或小報告的非標准化考試。同時,為改變「一考定乾坤」的弊端,我們加大了平時考核的力度。在每一專題講授之前或講授之後,都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認識和理解,寫一篇感想性的東西,不求觀點正確,但求思想真實,這成了了解學生思想動態,開展針對性教學的有效環節。
四、課程特色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是全國各高校的公共必修課。我們在教學實踐和課程建設中,秉承學校「學風嚴謹、崇尚實踐」的優良傳統,形成了自己鮮明的特色。
第一, 把本課程教學的實踐環節與大學生社會實踐的總體要求相銜接,構建暑期社會實踐的大平台。
根據中央及教育部的有關文件要求,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所有課程都要加強實踐教學,把實踐教學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鞏固理論教學成果的重要環節。在本課程教學要求的54學時中,我們留出9學時的實踐環節,與其他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環節一起,分別安排在一年級、二年級的暑期集中進行。實踐教學的形式多種多樣,可以是參觀訪問、志願服務、公益活動、專業課實習、勤工助學,也可以是專題性的社會調查。無論採取何種形式,都由學校的「大學生社會實踐領導小組」圍繞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問題,並結合學生實際,提出原則性的意見和要求。實踐教學的組織、管理,由共青團幹部、學生輔導員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共同實施,最後根據學生提交的實踐報告,由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作出評定,給出成績,並單獨計入學生成績單。
第二, 注重案例教學。
一方面,我們把收集、整理案例作為教學改革的基礎性工作來抓,目前已正式出版《大學生權益維護與犯罪預防案例精選》一書,並整理思想道德修養類案例100多個,基本上形成了案例庫。另一方面,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注重發揮案例的作用,大部分專題是從案例導入,重要的觀點也通過分析案例來引證或說明。學生也反映,案例教學使得課程教學更接近生活、更貼近學生、更通俗易懂。
第三, 教輔結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配合學校的總體安排,課程組努力將本課程的第一課堂與和日常思想教育的第二課堂結合起來,積極探索教輔結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2006年4月,課程組與學生處、文法學院聯合在畢業生中進行「感悟大學」徵文活動,收到各類文稿100多篇,訪談典型人物30餘人,編輯了18萬字的《感悟大學》書稿。此外,課程組成員還積極支持並指導文法學院學生輔導員開展「職業生涯規劃工作坊」、「成長論壇」等活動,利用學生自身資源,發揮朋輩輔導潛力,引導學生積極成才。這些活動都已成為本課程建設的亮點,也是我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特色。
⑧ 徵文1000字,主題為傳承優秀文化,爭做美德少年,通過讀書學習和傳承優秀文化成果,感悟深刻的科學道理
中華民族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國,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源遠流長,作為中國人,讓我們倍感自豪和驕傲的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我們的傳統美德以德作為根本,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養成良好的品德,樹立以道義為重的人生觀。弘揚中華傳統美德還要求我們要立志奮發,一個人、一個國家要立於不敗之地,必須要有奮發向上的精神,有志者事竟成,奮發圖強既要從大處著眼更要從小處著手,從自我做起。
我們爭當優秀的「美德少年」,要熱愛祖國,樹立遠大的理想,為了振興中華民族而努力奮斗;我們爭當優秀的「美德少年」,要品德優良,尊老愛幼,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擁有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爭當優秀的「美德少年」,要學習雷鋒精神,要牢記「幫助別人,快樂自己」這亘古不變的真理,同學之間互相幫助,共同挽起友誼的雙手,向著未來,勇敢攀登;我們爭當優秀的「美德少年」,要勤奮學習,上課認真聽講,課後好好復習,按時完成作業,要知道豐富的知識才是我們翱翔的翅膀;我們爭當優秀的「美德少年」,要孝敬父母,在家幫媽媽做家務,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我們爭當優秀的「美德少年」,要遵守小學生守則,時時刻刻訣,。我是一名少先隊員,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我們爭當優秀的「美德少年」,要體魄強健康活潑開朗,用充沛的經歷把建設祖國的重任扛在雙肩。
今天,我們是一棵幼苗,在學校這片肥沃的土地上茁壯的成長。明天,我們將是根根棟梁,撐起祖國的大廈,讓它更加繁榮富強。讓我們攜起手,共同努力,爭當熱愛祖國,理想遠大的好少年。爭當勤奮學習,追求上進的好少年。爭當品德優良,團結友愛的好少年。爭當體魄強健,活潑開朗的好少年。
美往往就在我們身邊,我們青少年應該從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踐行美德,讓我們一起爭做美德少年吧!
⑨ 活動成果總結怎麼寫
總結的基本要求
1.總結必須有情況的概述和敘述,有的比較簡單內,有的比較詳細。
2.成績和容缺點。這是總結的主要內容。總結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績,找出缺點。成績有哪些,有多大,表現在哪些方面,是怎樣取得的;缺點有多少,表現在哪些方面,是怎樣產生的,都應寫清楚。
3.經驗和教訓。為了便於今後工作,必須對以前的工作經驗和教訓進行分析、研究、概括,並形成理論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