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辦理房產證糾紛怎麼解決
(一)勤於查詢
購房人簽合同前應查看清楚,開發商提供的國有土地使用證正本的記事欄中專,屬有無土地被抵押的標注,也可以登錄相關網站查詢。
(二)認真查驗文件
簽約前可以查驗國有土地使用證,如果是臨時使用證或有抵押,要拒絕簽約,或者一定要求開發商簽訂補充協議,約定開發商保證於xxxx年x月x日之前辦理《國有土地使用證》。
(三)簽好《購房合同》
《購房合同》中要有專門條款對房屋產權和房產證相關內容有所約定,不僅要約定具體辦理的最後時限,還要約定不能按時辦理的處理辦法。
(四)解約與索賠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如果開發商存在下列嚴重違約行為,您可以通過協商或訴訟的方式解除、撤銷合同或宣告合同無效,並要求賠償。
㈡ 憑公證書辦理房產過戶手續有糾紛需要承擔什麼責任
需要承擔違約責抄任,
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有以下幾種
(1)支付違約金.違約金:指合同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的,在合同債務人不履行或不適當履行合同義務時,向對方當事人支付的一定數額的金錢。
(2)損害賠償.損害賠償:是指因合同一方當事人的違約行為而給對方當事人造成財產損失時,違約方向對方當事人所作的經濟補償。
(3)繼續履行.繼續履行:是指由法院或仲裁機關作出要求實際履行的判決或下達特別履行命令,強迫債務人在指定期限內履行合同債務。
其他補救措施.第一百一十一條質量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承擔違約責任。對違約責任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受損害方根據標的的性質以及損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選擇要求對方承擔修理、更換、重作、退貨、減少價款或者報酬等違約責任。第一百一十二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在履行義務或者採取補救措施後,對方還有其他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㈢ 土地確權證書辦出來了,雙方有爭議,農業局有權利取消土地確權證書嗎
農村土地登記確權需要的材料如下: 1、土地詳查形成的土地權屬協議書、認定書、人民政府下達的土地權屬爭議處理決定; 2、城鎮地籍調查資料; 3、人民政府關於建設用地的批准文件; 4、土地出讓合同; 5、土地利用現狀調查資料; 6、人民政府頒發的房產證明; 7、新中國成立之後雙方簽訂的土地、山林等權屬或界線的協議; 8、危改、安居計劃的聯建房合同和公證書; 9、法院判決:使用土地的事實情況,是佔有還是侵佔,是善意的還是惡意的,是長期的還是暫時的等。相關知識延伸閱讀: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是對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和集體土地使用權等土地權利的確權登記發證。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包括宅基地使用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等。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發證要覆蓋到全部農村范圍內的集體土地,包括屬於農民集體所有的建設用地、農用地和未利用地,不得遺漏。 1、確權,指的是確認權利,就是你現在的權利狀態。現在的農村土地確權工作指的是對農村集體所有權、宅基地使用權的確認工作。 2、確權的目的是明晰產權,防止因為登記制度的不完善導致的土地權屬糾紛。下一步的方向可能是推廣農村集體承包經營權和宅基地使用權的流轉。 3、確權只是一個手段,是對現在擁有的各項權利的確認。現有政策已經明確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繼承和流轉。
㈣ 房產證辦理常見糾紛有哪些
您好!無法辦理或長期得不到房產證的18種情況:
(一)開發企業已經破產或被取消資質,無法繼續辦理樓盤的大確權;
(二)開發商沒有取得土地使用證或沒有繳齊土地出讓金;
(三)開發商將土地或房屋抵押給銀行或建築隊等,債務尚未清償完畢;
(四)開發商沒有完成竣工備案工作;
(五)開發企業將房屋重復銷售(未經合同備案),導致無法辦理房產證;
(六)樓盤被法院查封;
(七)開發商沒有取得建築面積實測數據;
(八)商品房出現面積誤差,在一定范圍內的超面積需按規定補繳或退回購房差額,在面積誤差未解決的情況下,將導致無法辦理產權登記;
(九)開發商沒有按整體規劃建設小區配套設施,或未移交小區配套用房,無法通過綜合驗收;
(十)開發商不及時辦理大確權;
(十一)開發商不配合提供辦理小房產證的相關資料;
(十二)開發商與小業主存在糾紛,扣著本該發給小業主的房地產證不發;
(十三)房屋契稅尚未繳納;
(十四)公共維修基金尚未交付;
(十五)提交辦理房產證的文件不合格;
(十六)個別購房者購房入住後進行違章搭建,致使規劃部門不予核發房屋竣工驗收合格證;
(十七)房產證辦理部門無正當理由拖延辦理或不予辦理;
(十八)代辦產權的單位或人員(律師、代理公司)違規操作。
如能提供更多信息,則可給出更為周詳的法律意見。
㈤ 我辦了一個宅基證,因為鄰里糾紛需要國土局提供辦證時的申請書等一系列手續,國土局不提供怎麼辦
你是哪裡的朋友,你可以咨詢當地國土局,要是不給辦理 你可以打市長熱線,那效率很快的。如果是你自己的地,辦理宅基地是沒問題的,你既然說有糾紛,那肯定是你們自家人有不同意的,這種事只能自家協調,清官難斷家務事。宅基地證件辦理後國土部門要公示的,在公示期內無異議就有效,公示期間有人提出異議不能完全解決的,即使你的證件辦好了也沒有法律效力。
㈥ 歷史證書、文件在現行土地糾紛中的認定是什麼
□趙濤
一、對土地改革時頒發給個人的「房屋土地所有權證」的認定
1952年底,全國土地改革已基本完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第三十條和內務部1950年《關於填發土地房屋產證的指示》,沒收地主的土地,歸國家所有,分配給無地、少地農民使用,發給土地使用證,對農民原有的土地則發給所有證。內務部的該指示所附的《華東軍政委員會發布土地房產所有證暫行辦法》第七條規定「頒發土地證以戶為單位,每戶填寫土地證一份,凡耕地,非耕地、山林、池塘、房屋等均須填人……」第十條規定「凡屬國家之土地房產,概不發給土地證(土地所有證)……」可見,土改發放的土地所有證,是入社之前的私有土地的證明和可以入社成為集體土地的法律依據。土地改革完成後沒有頒發土地所有證的土地,應確定屬於國家所有。
土改時頒發給個人的房屋土地所有權證書是確定土地是否曾經為集體所有的依據之一。確定土地是否曾經為集體所有有兩個依據:一是土改時分給農民並頒發了土地所有證的土地屬農民集體所有;二是實施《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修正草案》(以下簡稱《六十條》)時曾確定為集體所有的土地屬農民集體所有,同時也應明確依據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及有關規定,凡當時沒有將土地所有權分配給農民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實施《六十條》未劃人農民集體范圍內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土地、房產所有證也是認定集體土地和集體土地所有權劃分的參考依據。個人不能以持有房屋土地所有權證主張土地權利。
二、對批准文件的認定
(一)下列批准文件直接作為確權依據
人民政府批准徵用、劃撥的軍隊用地文件;國有鐵路、公路、車站、貨場用地,電力、通信設施用地,水庫、渠道等水利工程用地,河道堤防內的土地和堤防外的護堤地佔地等所佔用土地批准文件,國家以文件形式徵用的屬國家所有,未經辦理徵用手續的,土地仍屬於農民集體所有;農民集體建制被撤銷或其人口全部轉為非農業人口的文件,原農民集體未徵用的土地屬於國有;經有權部門批准,全民所有制單位和城市集體所有制單位兼並農民企業的文件,被兼並的原農民集體企業使用的集體所有的土地轉為國家所有;全民所有制單位、城鎮集體所有制單位、鄉(鎮)村辦企業單位、農民集體及個人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使用土地的文件;國家進行建設依法徵用集體土地的批准文件;農村村民依法辦理的宅基地使用證。
(二)下列批准文件分別認定
有關單位或部門沒有完全按照國家規定批准、全民所有制單位、城市集體所有制單位、鄉(鎮)或村辦企事業單位使用農民集體的土地文件:1962年9月《六十條》公布以前,這類文件應認定有效(或作為開始使用土地日期的證據);《六十條》公布時起至1982年《國家建設徵用土地條例》、《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發布時止,應結合具體事實給予認定;1982年國務院兩條例發布後至198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開始施行時止,對這類文件應認定無效。
1987年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施行後,政府頒發給農民的宅基地使用證:縣級人民政府頒發給村民的宅基地使用證或宅基地批准手續應認定有效;1999年1月1日前鄉(鎮)人民政府對村民使用原有宅基地、村內空閑地或廢荒地建住宅的,其頒發證書或批准文件有效,對村民使用耕地建住宅的,其頒發證書或批准文件無效;1999年1月1日之後鄉(鎮)人民政府頒發給農民的宅基地使用證或批准用地手續無效。
三、對用地協議、購房協議的認定
各階段的「買賣土地(房屋)協議」或「轉讓土地(房屋)協議」等應分別給予認定。《六十條》公布時起至1982年5月《國家建設徵用土地條例》公布時止,全民所有制單位、城市集體所有制單位與原農民集體簽訂的土地轉移等有關協議或簽訂的購買原集體所有的建築物協議有效,其使用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
1982年5月《國家建設徵用土地條例》公布時起至198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開始實施時,全民所有制單位、城市集體所有制單位違反規定,協議使用農民集體的土地,依照有關規定進行清查處理後,所簽訂的協議有效,否則應結合其他事實給予認定。其土地確定為國家所有。
鄉(鎮)或村辦企事業單位使用的集體土地,《六十條》公布時起至1982年國務院《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發布時止,雙方簽訂的用地協議或購房協議有效,其使用的土地分別屬於鄉(鎮)或村農民集體所有。1982年國務院《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發布時起至198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開始施行時止,鄉(鎮)、村辦企事業單位違反規定協議使用的集體土地按照有關規定清查處理後,雙方簽訂的用地協議有效,否則應結合其他事實給予認定。鄉(鎮)、村集體單位繼續使用土地的,可確定為該鄉(鎮)或村集體所有。198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後,使用土地應依法徵用,單位與農民集體簽訂的用地協議無效。
個人在上述各階段與農民集體或農民個人簽訂的建設用地協議無效。
㈦ 對公證書有爭議如何處理
答:當事人認為公證書有錯誤的,可以在收到公證書之日起一年內,向出具該公證書的公證機構提出復查。 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認為公證書有錯誤的,可以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項公證之日起一年內向出具該公證書的公證機構提出復查,但能證明自己不知道的除外。提出復查的期限自公證書出具之日起最長不得超過二十年。 復查申請應當以書面形式提出,載明申請人認為公證書存在的錯誤及其理由,提出撤銷或者更正公證書的具體要求,並提供相關證明材料。 公證機構收到復查申請後,應當指派原承辦公證員之外的公證員進行復查。復查結論及處理意見,應當報公證機構的負責人審批。 公證機構應當自收到復查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完成復查,作出復查處理決定,發給申請人。需要對公證書作撤銷或者更正、補正處理的,應當在作出復查處理決定後十日內完成。復查處理決定及處理後的公證書,應當存入原公證案卷。 公證機構辦理復查,因不可抗力、補充證明材料或者需要核實有關情況的,所需時間不計算在前款規定的期限內,但補充證明材料或者需要核實有關情況的,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㈧ 房產證辦理常見糾紛 怎麼解決房產證
一、辦理房產證常見的糾紛有哪些?
無法辦理或長期得不到房產證的18種情況:
(一)開發企業已經破產或被取消資質,無法繼續辦理樓盤的大確權;
(二)開發商沒有取得土地使用證或沒有繳齊土地出讓金;
(三)開發商將土地或房屋抵押給銀行或建築隊等,債務尚未清償完畢;
(四)開發商沒有完成竣工備案工作;
(五)開發企業將房屋重復銷售(未經合同備案),導致無法辦理房產證;
(六)樓盤被法院查封;
(七)開發商沒有取得建築面積實測數據;
(八)商品房出現面積誤差,在一定范圍內的超面積需按規定補繳或退回購房差額,在面積誤差未解決的情況下,將導致無法辦理產權登記;
(九)開發商沒有按整體規劃建設小區配套設施,或未移交小區配套用房,無法通過綜合驗收;
(十)開發商不及時辦理大確權;
(十一)開發商不配合提供辦理小房產證的相關資料;
(十二)開發商與小業主存在糾紛,扣著本該發給小業主的房地產證不發;
(十三)房屋契稅尚未繳納;
(十四)公共維修基金尚未交付;
(十五)提交辦理房產證的文件不合格;
(十六)個別購房者購房入住後進行違章搭建,致使規劃部門不予核發房屋竣工驗收合格證;
(十七)房產證辦理部門無正當理由拖延辦理或不予辦理;
(十八)代辦產權的單位或人員(律師、代理公司)違規操作。
㈨ 開發商無法辦理房產證的情形,辦理房產證糾紛怎麼解決
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或者《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第三十三條規定的辦理房屋所有權登記的期限屆滿後超過一年,由於出賣人的原因,導致買受人無法辦理房屋所有權登記,買受人請求解除合同和賠償損失的,應予支持。《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第三十三條規定:「預售商品房的購買人應當自商品房交付使用之日起90日內,辦理土地使用權變更和房屋所有權登記手續;現售商品房的購買人應當自銷售合同簽訂之日起90日內,辦理土地使用權變更和房屋所有權登記手續。房地產開發企業應當協助商品房購買人辦理土地使用權變更和房屋所有權登記手續,並提供必要的證明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