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俄國的思想理論成果

俄國的思想理論成果

發布時間:2022-01-19 00:41:56

A. 列寧為俄國革命作出哪些貢獻

列寧對俄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及其當代意義

十月革命的勝利,使社會主義由科學開始變成實踐。馬克思、恩格斯只是闡明了這一理論由科學變成現實的必然性和一般規律,不可能解決實現這種轉變的具體途徑和方法。如何結合俄國國情,探索和開創落後國家走向社會主義的道路,成為十月革命後列寧面臨的重大時代課題。列寧把對這一課題的探索比作「攀登一座還沒有探測過的非常險峻的高山」,其艱巨性和歷史意義不亞於十月革命,二者一起共同構成了列寧一生的兩大貢獻。
一、列寧運用歷史辯證法對俄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
列寧對俄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是深受其哲學思想指導的。把握列寧對俄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最重要的是抓住其深層的哲學方法論。《論我國革命》就是一篇體現其哲學方法論的論文,是列寧最後著述中的「哲學篇」。可以說,列寧「探索」的過程,走的是由一開始注重「書本的公式」到逐漸注重「生活的公式」的過程,是運用一系列歷史辯證法的過程,沒有這些歷史辯證法的運用,就提不出「新經濟政策」和「落後俄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總體構想」,也難以應對反對者的挑戰。這些歷史辯證法,很大程度上是由《哲學筆記》奠定並發展而來的。沒有列寧在《哲學筆記》中對唯物辯證法一般理論的研究,就沒有晚年他對俄國走向社會主義道路的成功探索。
首先,列寧運用一般和個別的辯證法、理論和實踐的辯證法,使他得以從「書本的公式」走 向「生活的公式」,注重把科學社會主義的書本理論同特殊國情相結合,從而注重把「俄國多種經濟成分並存而小農經濟占優勢」這一基本國情,作為探索俄國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出發點。由此出發,列寧認識到俄國直接過渡到純社會主義的經濟形式是行不通的,必須採取間接過渡的辦法。
其次,列寧運用對立和統一的辯證法、目的和手段的辯證法,深刻認識到,必須通過利用「國家資本主義」這一形式和途徑,來改造小農經濟、小商品生產和私人資本主義而向社會主義過渡。國家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有對立的一面,但列寧在對立中看到了二者也有統一的一面,並且在所有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途徑、形式即可利用的手段中,國家資本主義是最有效的手段,因為通過國家資本主義(如租讓制、租借制、合作社和代購代銷),可以充分利用資本家的資金、技術、商業經驗和經營管理方式等,來改造小農經濟、小商品生產和私人資本,來發展社會生產力,從而為向社會主義過渡提供物質基礎和人才准備。目的是走向社會主義的,但根據俄國當時的國情,只有採取「國家資本主義」這一手段才能更有效地達到目的。
正是由於列寧懂得並熟練運用歷史辯證法,才使他走出和揚棄了馬克思、恩格斯所設想的社會主義模式,糾正了在俄國社會主義實踐中被證明了的錯誤,制定了「新經濟政策」,尋找到由小農經濟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有效形式。「新經濟政策」並不是列寧的一種權宜之計,也不是從書本公式出發得出的結論,而是從生活公式即俄國現實國情出發而取得的一大成果。「新經濟政策」的實質就是在堅持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利用「國家資本主義」改造小農經濟,最大限度地提高生產力,並向社會主義過渡。
第三,列寧運用革命和建設的辯證法,制定出了落後俄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總體構想和行動綱領。列寧在探索過程中終於發現,新經濟政策正是符合俄國特殊國情的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所以他試圖結合實踐經驗進一步對這條新路提出更為完整的總體構想和行動綱領。列寧認為,經濟文化落後國家要走向社會主義道路,首先必須從政治上通過無產階級革命奪取政權,為建設社會主義創造政治前提。但在這一前提下建成社會主義卻是十分艱巨的,只有在經濟上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在文化上大力提高國民的素質,才能鞏固革命所取得的成果,才能真正使社會主義在落後國家取得勝利。而在落後國家走向社會主義的道路上,必然會遇到以下困難:
革命容易建設難。在無產階級革命時期,敵人是可以明顯識別的,且已經腐朽,無產階級具有高昂的革命熱情,無產階級政黨可以充分利用這種熱情把他們組織起來,推翻舊政權,建立社會主義新政權,革命自然比較容易。但建立新政權並不等於建成社會主義,還需要進一步開展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這將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俄國的社會基礎即經濟、文化十分落後,多種經濟成分並存而小農經濟又占優勢,國民對社會主義建設以及解決其中的一系列難題還缺乏經驗,整體素質不高,而且,社會主義建設在很大程度上是革整個社會的命,其阻力和難度之大是不難想像的。
開始容易完成難。革命的勝利使人民大眾獲得政治解放,他們為剛剛取得的勝利所鼓舞,具有高昂的政治熱情,並把這種熱情立即轉向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由這種解放所帶來的政治熱情和建設熱情,使俄國初期在抵禦國內外敵人的戰爭中,在剛剛開始的經濟建設、政治建設和文化建設中,取得了顯著成果。然而在進入和平建設社會主義時期,由解放感帶來的政治熱情和建設熱情會逐漸退去,新的問題和困難又會逐漸暴露出來,人們對個人利益的要求被提到日程,「建設難」的事實也被凸顯出來,因而要完成社會主義建設的任務,就需要經過一個漫長而曲折的過程。
國有化容易社會化難。在社會主義革命過程中,無產階級政黨奪取政權以後,會憑其政治革命熱情動員群眾,把生產資料收歸國家和人民所有,國有化自然比較容易。但要把已經國有化的生產資料變成為每個勞動公民所有,即建立勞動者個人所有制,則需要一個艱難的過程。難就難在觀念束縛,難在一些人不願意自覺放棄既得利益,難在一時建立不起一種新的經濟秩序。
此外,還有唯書容易唯實難,集權專權容易分權督權難。
在這種情況下,就必須採取合理有效的方式進行經濟建設、文化建設和政治建設,從經濟、文化和政治上保證社會主義建設的順利進行。
在《論合作制》中,列寧提出了經濟建設的構想。在經濟建設上,需要著重注意的有三點:一是俄國戰爭結束後,列寧對社會主義整個看法的根本轉變、工作重心的轉移及其意義。列寧指出:「這種根本轉變表現在:從前我們是把重心放在而且應該放在政治斗爭、革命、奪取政權等方面,而現在重心改變,轉到和平組織『文化』工作上面去了」。二是列寧特別關注 發展生產力的方法。列寧針對當時俄國一些共產黨人和領導幹部政治「熱情」有餘而建設「方法」不足的問題,一針見血地指出:「全部問題,無論是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在於找到正確的方法」。這里的「方法」,主要指建設社會主義或發展生產力的方法。三是在發展生產力的方法問題上,列寧提出在商品經濟建設上實行六種「分離」:(1)商品貨幣關系同資本主義分開;(2)政企分開;(3)經濟行為同政治行為分開;(4)社會主義同純而又純的公有制經濟形式分開;(5)把社會主義目的同社會主義手段分開(可以利用資本主義手段);(6)把農民同小生產分開,過去把農民等同於小生產者,現在把農民看做社會主義建設的一個重要主體。
在《日記摘要》中,列寧提出文化建設的構想。在文化建設上,需要著重注意的也有三點:第一,社會主義建設應既見物又見人,文化建設的根本任務和實質,是造就全面發展的一代社會主義新人,其中最重要的是提高經營管理的本領。列寧說:「俄國無產階級既有政權,也有各種資源,所缺少的一是文化,二是經營管理本領。因此,加強文化力量,提高管理本領,現在全部工作、全部政策的關鍵在於此,全在於此,僅在於此」。第二,辯證地對待資本主義的文明和文化,既要反對資本主義國家在文化上的「全盤西化」,又要反對俄國內部敵視資本主義發達的文明。第三,文化建設在進程上要循序漸進,不可急於求成。這些思想對我們有兩點啟發:其一,要培養「專家型」、「思想型」和「管理型」的人才;其二,文化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不宜採取兵團式、殲滅戰式、群眾運動式和急風暴雨式的方式,要堅持做好經常性的工作,平等對話,促膝談心,感情交流,從容討論,深入細致,循序漸進。
在《怎樣改組工農檢查院》和《寧肯少些,但要好些》兩篇文章中,列寧提出政治建設的構想。在政治建設上,其中心內容及其實質,是要從制度與人的關系入手建立和發展社會主義新型民主,反對官僚主義。列寧注重對幹部進行思想教育,但更注重對其進行制度管理。法律制度高於權力,組織制度大於「人情關系」。這給我們的啟示是:應防止狹隘的人情關系向社會公共領域滲透以及對制度規范的破壞。我國現在實行的市場經濟體制,既激發了人的積極主動性和創造能力,也誘發和滋長了人的貪欲和物慾,所以,我們既要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也要追求創造的最大化,還要追求制度規范的最嚴格化。
第四,列寧運用一般和特殊的辯證法、統一和多樣的辯證法,認為落後的俄國完全可以選擇一條具有俄國民族特色的建設社會主義的新路。列寧的心路歷程是:鑽研唯物辯證法的一般理論(《哲學筆記》)——分析帝國主義時代的本質特徵(《帝國主義論》)——探索俄國走向社會主義的道路。列寧指出:世界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是通過歷史發展的特殊方式表現出來的,各國走向社會主義應有不同的「走法」,俄國具有自己的民族特殊性,這種特殊性固然不能越出世界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和共同路線,但卻使俄國走向社會主義有自己特殊的「走法」,這就是通過國家資本主義走向社會主義。「國家資本主義」既體現著世界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如「從封建主義經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這一歷史發展順序上的一般規律,內在要求俄國必須利用資本主義。俄國利用資本主義成果來發展生產力,調整生產關系,在社會歷史發展階段上實行「退卻」,即經歷國家資本主義過渡階段,承認社會主義建設的長期性、復雜性、曲折性和艱巨性等,都是這一一般規律的具體體現),又體現著俄國的民族特色(國家資本主義並不完全是資本主義,而是受蘇維埃無產階級國家政權控制的資本主義)。
最後,列寧運用前進和倒退的辯證法、原則性和靈活性的辯證法、書本原則和實踐效果的辯證法,對「姓社姓資」的爭論作出富有哲學智慧的回應。列寧制定的新經濟政策及其具體實施,實際上意味著可以充分接納資本主義一切於俄國有用的東西。無疑,這是對他過去刻意追求的純而又純的社會主義模式的根本否定。對此,俄國一開始就存有不同意見,引起了不同爭論。用我們今天的話說,當時俄國也出現了一場關於新經濟政策是「姓社姓資」的爭論。
對這種爭論,列寧採取的態度和辦法是:少爭論些字眼,多積累些實踐經驗;不能根據舊書本理解社會主義,而應根據俄國國情和實踐效果理解社會主義;肯定資本主義的歷史進步性和利用資本主義積極因素的必要性,同時應通過無產階級國家政權規定和限制資本主義因素起作用的范圍;社會主義的目標不能忘記,這是原則性,但可以靈活運用達到這一目標的手段;利用國家資本主義不是社會主義的倒退,而是為了更好地向社會主義前進。當然,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和時間短暫,列寧還沒有完全解決俄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中的許多難題。如未來發達的社會主義是否消滅市場經濟、實行計劃經濟等,列寧未明確回答。

列寧對俄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及其當代意義 來自: 免費論文網 二、列寧 的「探索」之當代意義
列寧一生比較注重運用哲學思維總結俄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經驗教訓。晚年病重的列寧被迫離開日理萬機的工作,但卻「因禍得福」,能夠冷靜地對十月革命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經驗教訓加以哲學反思和總結。「不得不承認我們對社會主義的整個看法根本改變了」,這一石破天驚之語,集中反映了列寧對俄國如何建成社會主義進行全面反思和總結所取得的成果,也體現他深刻總結了十月革命後從奪取俄國到管理俄國、從「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到「新經濟政策」的理論和實踐的經驗教訓。這種哲學總結,對經濟文化落後的我國如何認識和建設社會主義問題(列寧當時所面臨和思考的問題,今天在我國同樣存在),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我們應從尋找社會主義改革之路的高度,進一步深入理解這一「總結」的當代價值。
1.在認識社會主義問題上,應根據實踐生活經驗,而不能根據書本。
列寧在領導俄國人民第一次把科學社會主義從理論變成實踐時,碰到的首要理論問題,是一般和個別的矛盾。十月革命後,他根據多年的哲學探索和社會實踐逐步深刻認識到,生活的公式高於書本的公式,任何一般都不能完全包括個別的全部內容,因此,不能把認識停留在抽象的一般上,而應注重把握個別的特殊性、復雜性和豐富性,探尋一般的特殊表現方式。由此,應注重研究由人民群眾的實踐生活所創立的生氣勃勃的的社會主義,應根據實踐生活經驗來認識和理解正在建設的現實的社會主義,應隨著歷史條件的變化不斷揚棄和糾正原有過時的結論,勇於突破原先的認識水平,從而不斷作出新的結論,而不能根據書本爭論社會主義和理解現實的社會主義,不能固守原有的書本結論不放,不能「為死教條而犧牲活的馬克思主義」。這是列寧認識和理解現實社會主義的根據和出發點的改變。由於列寧正確解決了一般和特殊、實踐和理論的關系,所以為正確認識社會主義以及相關的問題找到了科學的方法論。鄧小平則強調,社會主義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應從中國國情和人民群眾的實踐生活出發,來認識由人民群眾的實踐所創立的或正在實踐中的現實的社會主義。
2.在建設社會主義的根據、出發點和模式上,應堅持觀察的客觀性和辯證性的哲學思維方法。
列寧運用觀察的客觀性(從俄國國情出發)和辯證性(從小農經濟、資本主義經濟和社會主義經濟的對立中看到統一)這一思維方法,反思和總結「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和「新經濟政策」,逐漸悟出這樣的道理:後退是為了更好的前進,俄國不可能直接過渡到純社會主義的經濟形式和分配,如果一意孤行,就有滅亡的危險。因為俄國的國情是生產力落後,經濟成分多元而小農經濟占優勢,文化也非常落後,這就決定俄國不能搞純而又純的社會主義,而必須採取間接過渡的辦法,必須利用資本主義因素來改造小農經濟,搞「接受了資本主義一切優秀成果的那樣一種社會主義」,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實現社會主義的目的。原則和目標是社會主義的,但方式上應根據俄國國情來利用資本主義。新經濟政策並沒有改變社會主義,改變的只是建設社會主義的方法。這是列寧在建設社會主義的模式和方式上的改變。正是由於列寧堅持認識的客觀性和辯證法,所以為選擇一種適合俄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模式提供了根據。
建國後,我們未能借鑒列寧關於探索落後國家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積極成果,更多是受「斯大林社會主義模式」的影響,結果走了很大彎路。列寧的探索對鄧小平有很大啟發。中國也曾是小農經濟占優勢且經濟文化落後的國家,並且是從封建經濟經過革命取得社會主義政權而進入社會主義的。那麼,如何才能建成社會主義呢?過去我們走著與俄國社會主義建設相似的道路,採取「一大二公三純」的社會主義模式。實踐證明不成功。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鄧小平深刻認識到,按照書本上的公式建設社會主義,在中國行不通,我們應從中國國情出發來尋求「走法」,這就是使中國社會主義「退回」到初級階段,在這一階段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意味著:中國不具備搞「一大二公三純」社會主義的條件,中國社會主義建設也將是長期和復雜的,因而中國要善於吸收資本主義一切於我有用有利的因素來發展生產力,而不應一味糾纏於「姓社姓資」的抽象爭論,必須把精力用在探尋建設社會主義的正確方式上。20世紀後半期,某些社會主義國家出現曲折或演變,這不是社會主義本身出了問題,而是建設社會主義的某種不正確的方式或模式出了問題,同理,馬克思主義出現某種危機,並不是馬克思主義本身有了問題,而是對待馬克思主義的某種不正確的方式(如教條主義)有了問題,問題大都出現在「方式」上。因此,關鍵的問題,是糾正對待社會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的不正確的方式,尋求社會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的正確實現方式或形式。迄今為止,中國的改革不是在「主義」層面上進行的,而多是在「方式」層面上進行的,它是對過去 長期刻意追求純而又純的社會主義模式的根本否定,同時也包含著不能直接過渡到純粹的社會主義而必須利用資本主義的某些因素來打好社會主義基礎的思想。
列寧的構想並沒有違背他關於「社會經濟形態的發展是一種自然歷史過程」的思想,反而是這一思想的特殊實現形式。社會發展總是以不同的方式體現為一種「自然歷史過程」,這是一種具有內在必然性的客觀規律。社會歷史發展的一般內在必然的進程是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列寧依據這一規律,在早期論證了俄國發展資本主義的必然性,在晚年論證了俄國實行國家資本主義的必然性。某些國家,比如中國和蘇聯,跨越了資本主義發展階段,這不僅不與這種一般「自然歷史過程」相矛盾,恰恰是這一過程的特殊實現方式。這是因為:
其一,中國和蘇聯跨越資本主義階段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屬於生產關系對生產力、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的反作用,當這種反作用完成之後,由於資本主義是反封建的最有力武器,同時又積累了許多發展生產力的經驗和成果,所以又必須利用資本主義的積極因素和成果來發展生產力。這里,資本主義制度可以跨越,但利用資本主義的積極因素和成果來發展生產力則不能跨越。
其二,在一定歷史時期和歷史限度內,人們可以選擇這樣或那樣的生產關系,但這樣或那樣的生產關系最終必須與生產力發展的性質和水平相適應。這樣,在我國和蘇聯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就必然會出現在生產關繫上「向後退」的情形,即確定我國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蘇聯處於「迂迴過渡階段」,強調我國在初級階段必須實行市場經濟,努力尋求公有制的多種實現形式,調整和完善所有制結構,允許資本主義經濟成分的某種存在和一定發展,必須去完成在資本主義歷史階段中已經完成的任務——實現工業化與經濟的社會化、市場化和現代化。這必然會在一定程度上重復資本主義的某些特徵。因此,在初級階段,我們建設的實際上是包含有資本主義經濟因素的社會主義。這里,資本主義歷史階段可以跨越,但這一階段所應完成的任務以及為完成這些任務所採取的「退卻」則不能跨越。
其三,中國和蘇聯是先通過無產階級革命奪取國家政權而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的,這意味著中國和蘇聯只具備了社會主義的形式和前提,還不具備社會主義的內容和基礎,因而只能算是「不合格的社會主義」,而要建成真正合格的社會主義,就必須具備雄厚的生產力基礎和人才基礎,為此就必須借鑒和利用資本主義的一切先進文明的成果和發展生產力的有益方法。換言之,中國和蘇聯必須在吸收資本主義一切先進文明成果的基礎上才能建成社會主義。列寧指出:「樂於吸收外國的好東西:蘇維埃政權+普魯士的鐵路秩序+美國的技術和托拉斯組織+美國的國民教育等等等等+…+=總和=社會主義」。這里,走向社會主義的「資本主義走法」可以跨越,但必須吸收和利用資本主義一切先進文明成果和有益的方法則不能跨越。
最後,在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資本主義的積極因素和消極因素都會對其產生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從而使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呈現出長期性、復雜性、曲折性和艱巨性。這里,資本主義發展階段可以跨越,但資本主義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廣泛而深刻的積極和消極影響則不能跨越。
以上四方面的「不能跨越」,可以說都是「自然歷史過程」的內在必然要求,是「自然歷史過程」的特殊體現或實現形式。
3.在發展生產力的方式上,應根據目的和效果來選擇手段,應根據在對立中看到統一的辯證思維,來利用資本主義一切有益的方法發展生產力。
列寧十分關注發展生產力這一目的,為此,他很自然地去關注發展生產力的有效方式和手段。採取何種手段決定達到目的的效果,而選擇什麼手段達到目的,要依據當時的國情。在列寧看來,同社會主義比較,資本主義是禍害,但同小生產、同小生產者渙散性引起的官僚主義相比,資本主義則是幸福。因為資本主義在它產生發展的幾百年中,創造了極其豐富的文明成果。經濟文化落後的國家要實現社會主義,大力發展生產力,就必須把大膽利用資本主義作為發展生產力的手段和方法,必須使勞動群眾學會從「按亞洲方式做買賣」(主要依靠政治熱情和行政手段,人情關系和行政權力干預商業活動),轉變到「按歐洲方式做買賣」(主要按商業化原則辦事,實行經濟成本核算,根據市場競爭、價值規律從事商業活動)。這是列寧在社會主義建設的任務以及完成任務的方式上的改變。這里,由於列寧正確處理了目的、效果和手段的辯證關系,正確運用「在對立中看到統一」的辯證思維,所以才把大膽利用國家資本主義作為發展生產力的手段和方式。在1958-1978年這20年,我國比較注重根據抽象的社會主義的一般「性質」來選擇發展生產力的方式,所以把「一大二公三 純」看做發展生產力的主要形式,也把社會主義和商品經濟相互對立起來。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根據是否有利於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和發展的「效果」(「三個有利於」),來選擇發展生產力的方式,由此,把市場經濟、股份制等作為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力的有效方式(即把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看做是相互促進的:用市場經濟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用社會主義矯正市場經濟的弊端)。鄧小平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和設計以及實踐歷程,主要就是圍繞「發展生產力的方式」這一核心線索進行的,他所主張的改革開放,也主要是在「尋求發展生產力的方式」這一層次上展開的。可以說,探尋發展生產力的有效方式,是鄧小平探索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起點、出發點和核心,鄧小平全部社會活動的焦點及其理論突破和偉大貢獻就在這里,中國改革開放實踐及其發展歷程的焦點就在這里,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難點就在這里,當前中國社會發展和進步的關鍵也在這里。
4.在對社會主義的評價和態度上,應依據社會主義建設的實際效果,而不能依據抽象的社會主義原則,應腳踏實地地建設社會主義,不能抽象空談社會主義。
在列寧看來,社會主義一定要創造比資本主義更高的勞動生產率,否則,社會主義就沒有資格取代資本主義,「勞動生產率,歸根到底是社會主義制度取得勝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東西」。這里,列寧是重社會主義建設之實,將社會主義之名建立在社會主義建設之實的基礎上,而不是從名稱上抽象地空談社會主義比資本主義優越。這是列寧在評價社會主義的尺度上的改變。在我國人民公社時期,我們一味追求「一大二公三純」的社會主義之名,忽視社會主義之實;「文化大革命」時期,「四人幫」主張「寧要窮的社會主義,不要富的資本主義」;改革開放時期,有一種思維定勢是,凡事都要抽象地追問「姓社姓資」。鄧小平在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深刻認識到這種重社會主義之名(抽象的性質、原則)而輕建設社會主義之實(實際效果、實際內容和實際水平)的危害,實現了思維方式的創新,明確主張「正名求實」和「以實正名」。他對中國的社會主義作了不同於傳統理解的新的理解,認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這種重新理解的社會主義是求實的社會主義,是把抽象的一般原則具體轉化為當今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行動綱領和根本任務的社會主義。他還主張,我們要腳踏實地地建設社會主義,集中力量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力,以其實力來證明社會主義是合格的、受人民群眾歡迎的、具有優越性的社會主義,即以其「實」來正其「名」。這就要求我們做一切事情不能搞花架子,而應注重實際效果。總結我國改革開放的基本經驗,其重要一條,就是反對在抽象的名稱概念上的爭論,訴諸於人民群眾的腳踏實地地建設社會主義的實踐行動。
由此不難看出,正是由於列寧運用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才能夠解決落後俄國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問題,哲學在其中顯示出巨大的魅力。因此,要真正理解列寧對俄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就必須理解列寧的哲學,理解列寧的歷史辯證法。正確的哲學理論絕不是脫離現實的抽象無用的東西,而是我們行動的指南和思維的方法,是指導我們實踐活動的理論基礎,它對人們的思想水平、思維能力和改進領導工作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

樓上的回答得不全面!

B. 俄國構成主義的起源

喬治·瑞克
在俄羅斯,立體主義的繪畫和雕塑的突破來自於兩個方面。一是1914年馬利奈蒂在莫斯科和聖彼得堡給未來主義講演時做的宣言。另一部分來自於康定斯基所著的《論藝術的精神》,這本書寫於1910年在德國完成,1912年部分翻譯成俄文。俄羅斯藝術家就此完成了步入完全的非客觀世界的所有前期准備。
1913年,塔特林在莫斯科製作並展出了構成作品《懸掛的木與鐵的形體》,波丘尼曾畫過類似的東西。同時,塔特林杜撰了「構成主義」一詞。作品和詞都源於拼貼向三維的發展,因為塔特林曾在巴黎參觀過畢加索的工作室。畢加索致力於立體主義時偶爾也接觸一下沒有主題的藝術。使用術語「非客觀主義」的是羅德琴柯,他是塔特林的同事。他用圈和直線組成一幅作品,不過,只能算是對歐幾里得幾何構成的模仿。
1913年的軍械庫現代藝術展轟動了整個紐約。馬列維奇為一個未來主義戲劇設計的布景上,只畫了一個黑和白的方塊。他又用鉛筆色塊繼續這樣的創作,後來的一張塗得滿滿的作品被放在莫斯科「標耙」展上展出。同時,馬列維奇把「至上主義」公式化,就像他後來寫的:「極力解放具象藝術中的形式,我在正方塊的形式中尋求一處避難的空間。」他表達對未來主義的感激之情:「我們時代對和諧的表達……已指向了抽象藝術,把所有的現象和相關問題歸結為一種新的文化——『非客觀至上主義』」。
用正方形、三角形、十字形之類簡單的形式作畫,馬列維奇在幾個月後投入了一個徹底非客觀藝術懷抱之中。年齡稍長,神秘莫測的蒙德里安花了好幾年時間才跨躍這一步驟。
至上主義是非客觀、非社會、非功利的。馬列維奇「把整個畫面都壓縮進了白畫布上的一個黑色方塊之中。」他說:「我感覺只有黑夜屬於我,它是我想像的新的藝術,我稱之為至上主義……。至上主義的方塊……可以比擬為原始人的符號。他們並不想製造裝飾,而是想表達和諧感。」他認為藝術優於宗教,至上主義是藝術中最具靈性和純粹的形式。另外,他相信,其中最為純粹的範例就是用鉛筆塗的方塊。「對至上主義來說,客觀世界的可視現象的自身是沒有意義的;有重要意義的東西是感覺。因此,與具體環境關系不大,至上主義不研究也不接觸它,他們只*感覺。」
盡管這些敘述有巨大影響力,但馬列維奇還是承認自己感覺到「當我想離開自己生活過、工作過並且曾信以為真的理想世界之時,恐懼就會降臨。但自由的非客觀世界的幸福感帶著我進入了除感覺之外一無所有的『沙漠』,感覺成了我生命的內容。我所展出的『空方塊』都具有這種非客觀的感覺。」像柏拉圖一樣,他認為知覺的世界是虛幻的,真實還很遙遠。
他的幾何構想,包括《白方塊上的白》(1918),蘊含著當時最純粹非客觀表述。他把自己的至上主義定義為:①所有現象的普遍性;②「至上主義者的直線(動態特徵)」;③「平面圖上的動態至上主義」;④「空間靜態的至上主義——抽象建築(帶有額外的至上主義方塊因素)……一種在畫布上的塑造感可以被帶到空間中去」;⑤「(黑)方塊=感覺,白底=不存在感覺」。
馬列維奇的藝術和理論上的沖突很快就出現了。1917年,嘉博在出國三年後又回到俄羅斯在接受記者的采訪中說過,他發現在莫斯科的先鋒派之中至上主義毫無疑問是占統治地位的藝術哲學。
盡管是個俄國人,命運決定他是作為一個抽象畫家而著名,但康定斯基並沒有直接捲入這些莫斯科的經歷之中。這些年裡,他幾乎都在國外,但他的《論藝術的精神》已經被廣泛閱讀,它的「內在需要」的教條已經引導他的同胞為非客觀藝術盡更大的努力。
內部需求起源於三個因素①作為創造者,每一個藝術家內心都有要表達的東西……;②每一個藝術家童年的時候都有表達童心的願望……;③每一個服務於藝術的藝術家,必須從心理需求的視角為藝術的緣由奉獻自己,不會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藝術家表達需求時可以用任何形式,他的內部沖動必須找到恰當的外部形式。
早在1908年,康定斯基就顯然預想到了抽象藝術。在他的自傳《Ruckblick》中,敘述自己曾在傍晚回到畫室,意想不到地看見畫架上陌生但美麗的畫面。「這張畫缺少所有的內容,描繪無法名狀的東西,完全由亮麗的色塊構成……。我越來越清晰地發現——客觀,對客觀的描述,是我的畫面容納不了的,對客觀的描繪實際上對畫面是有害的。」他後來知道是自己把自己的一張畫作放倒了。
對康定斯基來說,三角形有其「特殊的精神芳香」,「一個圓圈上的三角形的銳角的沖力所產生的效果,並不比米開朗基羅繪畫中上帝的手指及亞當的手指的力量?薄?921年,他回國後一段時間的作品顯示出他早期影響下的痕跡。但是最終,他接受的構成主義因素,要比他給予它的更多。他的詩化自然塑造了充滿情感和象徵主義藝術,這些後來至少在原則上成為抽象表現主義的基礎,它是與構成主義對立的。康定斯基是一個浪漫主義者。
「純」藝術形式的觀念從幾個方面展現。塞尚在寫實藝術中提供給立體主義者的幾何基礎,雖然偉大的作品依舊來自於它,但作為一種理論,很快就湮滅了。一種非客觀藝術的清晰,持久的理論根基將要在俄國宣布,而後在1914——1918年的戰爭及其後的革命中顯現。
革命之後到1920年,在莫斯科藝術家的界線明確了。雖然有不少議論,但關於藝術的方案和哲學的討論非常開放。一種觀點認為,工作的藝術將服務於大眾,應該所有人能夠領會,應該使用工業材料和技術。這種意見被塔特林、羅德琴柯及後來的李西茨基所推動。1919年李西茨基曾會見過馬列維奇,但第二年又轉向了「客觀」意識。在嘉博的眼裡,塔特林算不上思想家;他既沒有構成作品的思想背景,也沒有相應的訓練;不過,他進行實驗,顯得並不愚笨,技術上也是一致的。佩夫妻斯奈爾在1956年的一次采訪中回憶:盡管他有大套的功利主義理論,塔特林還是從來沒有做出一個能夠衽的設計。不過,塔特林和他的助手成功地把他們的美學的觀念緊密地與馬克思主義相連,以至於抨擊他們如同抨擊教理。實際上,塔特林的官方地位是至高的,以至於被賦予設計巨大的《第三國際紀念碑》的使命。
另一種觀點是那些在思想觀念上把非客觀藝術看作純粹的自由詩,這是馬列維奇表現出來的。1915年,他曾出版了《至上主義宣言》,他已經聲名在外(已參與藍騎士派在慕尼黑的展覽),正在描繪著世界上未曾見過的如此簡捷的方塊。支持他的是佩夫斯奈爾兄弟,在此時,從戰時的流亡回到了俄國。1917年,當他們到達莫斯科的時候,佩夫斯奈爾·瑙姆改稱自己為嘉博,就是他,於1920年作了精神飽滿的宣言:「我們對世界的感受以空間和時間的形式實現恰是我們的描繪與塑造藝術的唯一目的……。我們構造自己的作品就象宇宙自身的構造,象工程師建造自己的橋梁一樣。……在創造事物時我們摒棄……所有偶然的和局部的,只留下其中力的永恆節奏。」
這是嘉博寫的《現實主義宣言》的一部分,由佩夫斯奈爾簽名,在第一次政治革命高漲和國內戰爭期間,它被貼到了莫斯科的牆上。它明確地劃定了外延,指出了非客觀藝術的可能性,它適應於雕塑遠甚於繪畫,如此單純,以至於它的教條對以後的兩代人依然有用。他規定的傳統和義務,目前的一代藝術家仍然繼續發揚。
這篇宣言的標題帶有歧義,把當時的蘇維埃文化官員引入了歧途,官員們允許把宣言印在匱乏的紙張上,只因為這是現實主義的。事實上,它是構成主義的宣言,這個詞被用在了正文當中。「現實主義」在俄語中是一個重要的詞,大概源於法語「realiser」,有「實現」的意思。嘉博說,他知道什麼是能夠觸摸和感覺的東西,什麼是物質的,這是與馬列維奇的形而上思想相反的。「我們都把自己叫做構造者……,我們把雕塑在空間中構建,而不是通過雕和塑……,我們一直都在使用『現實主義』一詞,是因為我們相信自己所做的一切表現了新的現實。」
嘉博曾一直懷疑既成價值,1910年起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藝術思想,當他留學慕尼黑學習工程的時候,這種興趣也一直相伴於他。1912年,嘉博學習了沃爾夫林的藝術史課程,在他的觸動下,嘉博滿懷神秘與飢渴進行了到義大利的旅行,1914年,又回到了家裡,當討論藝術時他的興趣、知識、創造性給家人極深的印象。嘉博很熟悉立體主義和未來主義,認為它們都不是未來的風格。他曾於1913年在慕尼黑於青騎士派接觸過。1912年,拉里昂諾夫、岡查洛娃、馬列維奇曾與這個團體一起粉過展覽。但嘉博1917年回到俄羅斯前,沒見到過康定斯基。1913年,他就閱讀過《論藝術的精神》,並不同意康定斯基所寫的用聲音作色彩的鑒別的所有理論,雖然他喜歡康定斯基的思想和沃爾格的那些論述,這些論述就是康定斯基在《抽象與移情》里敘述的許多東西。

C. 俄羅斯思想的特點

1999年8月9日,葉來利欽總統推自薦普京為下屆總統候選人。同日,普京宣布參加2000年總統大選。

1999年12月31日,葉利欽總統任命他為代總統至2000年3月選出新總統為止。這之前,普京通過網際網路發表文章《千年之交的俄羅斯》,強調俄羅斯要走富民強國之路,指出「俄羅斯思想」的重要性,主張加強國家的作用;認為「俄羅斯的思想」的要素是愛國主義、大國意識、國家主義和社會團結。評論家稱此文章為普京競選總統的綱領。

2000年1月1日,他在安全會議擴大會議上重申,俄羅斯將一如既往地同世界所有國家在平等、互諒、友好和互利合作的基礎上建立關系」,確定了俄羅斯對外政策的連續性。他在上任的第一天即前往車臣,慰問了在那裡作戰的俄軍士兵,並重申對這場戰斗的支持,他說俄羅斯士兵的根本目標是結束俄羅斯的分裂。

2月8日,在會見莫斯科電子技術學院的大學生時說,只有那種歐洲式的「穩固的」政黨體系才能確保政治的穩定。

2月25日,他以致選民公開信的形式在俄各大報上發表了他競選總統的綱領,強調俄羅斯要走富民強國之路。

D. 俄國形式主義的主要貢獻。

俄羅斯形式主義,形式主義(Formalism)指文學、藝術或戲劇中專門強調形式與技巧,而不強調題材的表現手法。起源於1915年的俄國,因為莫斯科語言學圈及詩語言學會的成立,反對俄國革命前處理敘述材料的傳統方式,轉而重視藝術語言形式的重要性,逐步影響到當時的各藝術領域。形式主義的兩大主力派別,是莫斯科語言學派和彼得堡詩歌語言理論研究協會,拉起的都是」語言」的大旗.俄羅斯悠遠而又豐厚的藝術傳統,未來主義,象徵主義各種思潮相互交匯的歷史圖景,促成了俄國形式主義對藝術語言的歷史性邁進。在電影表現或分析上,形式主義強調不同形式的運用可以改變材料的內涵,剪接、繪畫性構圖與聲畫元素的安排都是形式主義電影工作者的興趣所在。如1920年代的普多夫金、愛森斯坦等均是形式主義的支持者。俄國形式主義於1930年代中期,遭斯大林主義的壓迫而停止在俄羅斯的發展,但對後來的結構主義與符號學有很大影響。
俄國形式主義指的是1915年至1930年在俄國盛行的一股文學批評思潮,其組織形式有以雅克布遜為首的「莫斯科語言學學會」和以什克洛夫斯基為首的「彼得堡詩歌語言研究會」,其成員多為莫斯科大學和彼得堡大學的學生。
1.俄國形式主義的理論主張
其一,俄國形式主義認為,文學研究的主題是文學性。
其二,俄國形式主義認為,藝術內容不能脫離藝術形式而獨立存在,這是他們對文學「形式」進行的新界定。
第三,俄國形式主義認為,陌生化是藝術加工和處理的基本原則。「陌生化」是俄國形式主義提出的核心概念,也是形式主義文論中最富有價值而且至今仍有啟迪意義的思想。所謂陌生化就是將對象從其正常的感覺領域移出,通過施展創造性手段,重新構造對對象的感覺,從而擴大認知的難度和廣度,不斷給讀者以新鮮感的創作方式。文學的價值就在於讓人們通過閱讀恢復對生活的感覺,在這一感覺的過程中產生審美快感。如果審美感覺的過程越長,文學作品的藝術感染力就越強,陌生化手段的實質就是要設法增加對藝術形式感受的難度,拉長審美欣賞的時間,從而達到延長審美過程的目的。
2.陌生化理論在文學批評中的運用
什克洛夫斯基還將陌生化理論運用於小說領域,並作了多方面的研究。
首先,他從視角變異的角度談陌生化效果。
其次,他從語言變形和移位的角度研究陌生化。
第三,他根據敘事文本中事序結構與敘述結構的關系探討對常規的背離。
第四,他用陌生化的理論對文學的繼承和發展做出了新的解釋。
總之,俄國形式主義在文學批評的研究對象、研究方法上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他們對文學批評的原則、功能等問題的看法帶有強烈的反傳統色彩。俄國形式主義雖存在的時間比較短暫,但影響是深遠的。他們不僅對法國結構主義文學批評的影響顯而易見,而且在新批評乃至布萊希特的「間離效果」中也可以看到俄國形式主義的先驅意義。

E. 20世紀的三大理論成果

一、孫中山與三民主義
1894年,孫中山聯合一些反清志士,在美國檀香山組織了革命團體興中會,標志著孫中山開始走上革命的道路。20世紀初,國內出現了許多革命團體,孫中山提出團結革命力量建立統一的革命組織——中國同盟會。孫中山的主張得到許多革命者的擁護。1905年8月,中國同盟會成立大會在日本東京召開。大會選舉孫中山為總理,通過推翻清朝統治、廢除君主專制,建立民主共和國、改革土地制度的革命綱領。中國同盟會創辦了機關刊物《民報》。孫中山在《民報》發刊詞中,把同盟會的革命綱領闡發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合稱三民主義。在三民主義中,民權主義是核心,是革命派的政治思想,即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民族主義是實現民權主義的前提,只有推翻清朝專制統治取得民族獨立,才有可能實現民權主義;民生主義是對民權主義的補充和發展。三民主義是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
1911年10月10日,革命黨人在湖北武昌發動起義,辛亥革命爆發。第二天清晨,起義軍完全佔領武昌城;接著,起義軍又攻佔了漢口和漢陽。武漢三鎮的革命取得勝利以後,僅一個多月時間,全國就有十幾個省宣布脫離清政府獨立。12月,宣布獨立的各省代表在南京開會,選舉孫中山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宣告中華民國正式成立。這標志著舊民主主義革命達到了高潮。在三民主義的指導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
二、毛澤東與毛澤東思想
1921年7月,在馬克思主義革命理論指導下,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召開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後轉到嘉興南湖的一艘遊船上舉行)。中國共產黨誕生了!中國革命從此有了馬克思主義的指導,革命面貌煥然一新。
大革命失敗後,中國共產黨走上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道路,先後發動了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和廣州起義。這些起義走的都是俄國式的以城市為中心的革命道路,結果都以失敗而告終。秋收起義進攻長沙受挫後,毛澤東在文家市命令各路起義軍退到文家市,他分析了敵強我弱的形勢,決定改向敵人統治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會後,毛澤東帶領部隊到達羅霄山脈中段的井岡山,創建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從實踐上為中國革命找到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它創造性地解決了中國革命的道路問題,為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工農武裝割據」思想,是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光輝典範,它極大地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理論。
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發表了一系列重要的文章,如《論持久戰》、《新民主主義論》、《論聯合政府》等。通過這些文章,毛澤東作出了中國革命分民主主義和社會主義兩步走的戰略部署,創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概念,在政治、軍事、經濟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思想體系。在1945年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劉少奇作《關於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毛澤東思想被確立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
毛澤東思想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是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也是中國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的偉大貢獻和發展。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導下,中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功完成了社會主義性質的三大改造,建立了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實現了我國近現代史上的第二次歷史性巨變。
三、鄧小平與鄧小平理論
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的這個現代歷史的偉大轉折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的實際相結合而產生的歷史性飛躍。
1978年5月開始進行的關於真理標准問題的討論,重新確立了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為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奠定了思想基礎。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毅然拋棄了「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指導方針,明確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1982年9月,鄧小平在黨的十二大開幕詞中第一次使用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個科學命題。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鄧小平理論的主題思想,它的提出標志著鄧小平理論的初步形成。
1987年,鄧小平為黨的十三大闡明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提出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即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1992年初,鄧小平在視察南方的一系列重要講話中,精闢分析了國際國內的形勢,科學總結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基本經驗,回答了長時間以來困擾人們思想的一些重大認識問題,特別是社會主義的本質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等問題,把鄧小平理論的發展推進到一個新的階段。1992年9月,黨的十四大對鄧小平理論的主要內容進行了歸納,標志著鄧小平理論科學體系的確立。1997年9月,黨的十五大召開,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明確規定: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鄭重地把鄧小平理論作為黨的指導思想寫進了黨章。這是我們黨經過近20年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成功實踐作出的歷史性決策。
鄧小平理論之所以成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成為我們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指導思想,是因為鄧小平理論圍繞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根本問題,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初步回答了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一系列基本問題,指導了我們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在鄧小平理論的指導下,中國堅持改革開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實行了我國近現代史上的第三次歷史性巨變。

F. 俄國的現實主義學派的主要思想是什麼

現實主義側重如實地反映現實生活,客觀性較強。它提倡客觀地、冷靜地觀察現實生活,按照生活的本來樣式精確細膩地加以描寫,力求真實地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

G. 俄國構成主義的發展概況

李思茲基在1940年回顧自己的設計活動,批評自己和其它的藝術家對於傢俱設計的問題太過理論化。假如確實花費了錢,卻是在演講與設計活動中,而非打造模型之上。他們忽略實務上的生產與製造,忽視了木工的實際現實 (C.Loddor, 1983:155~157)。
結構主義者產出許多計劃、構想圖、和模型,然而,這些從未真正大量生產出來,甚至羅欽可的工人的俱樂部也一樣。在俄國的工業設計里,他們從未實踐徹底貢獻新社會的理想。另一方面諷刺的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引導出結構主義的出現,但是共產黨嚴格實施馬克思主義卻導致結構主義的結束。
保達諾夫(Bogdanov),無產階級運動的主要理論家,宣稱無產者藝術家是獨立的個體,獨立於黨的領導之外。但是,這種意識型態的思想被列寧所否決,列寧堅持所有組織都應該置於黨中央的管理之下,而且如此的控制也能避免行成新的獨立、沒有生產力的藝術家階級。由於沖突不斷,在俄國的平面藝術里,由社會寫實主義逐步地取代了結構主義。最後在1932年,官方決定:社會寫實藝術為唯一合法的風格。
保達諾夫宣稱:無產階級必須有自己的階級藝術,以組織用於社會主義斗爭的力量。矛盾的是,透過馬克思主義理論,構成主義者創作了許多藝術,由於作品的抽象,而無法被工人不能理解、欣賞。即使工人的俱樂部中的傢俱,所謂的嚴謹的歐幾里德幾何線條與誠實材料,看來都對無產階級太抽象了。最後,純粹的視覺形式被痛斥為 頹廢的形式主義 和 脫離社會現實 。
據報導,列寧曾說這樣的藝術無論在思想上或在實踐上都是有害的。如此的意識型態和政治因素都導致構成主義的結束。這其中與受其影響的包浩斯的矛盾有異曲同工之妙。包浩斯的原本目的在於創造服務社會大多數一般人民的產品,但由於其造型的抽象以及其藝術性,卻造成他的售價高昂,無法為大眾接受,反而成為資本家展現財富的收藏。

H. 俄羅斯的戰略想法是什麼未來中俄真

對俄羅斯現行軍事戰略的綜合評論
一、 俄羅斯"實現遏制"戰略的主要特點俄羅斯"現實遏制"戰略,就其實質而言,是一種以核威懾為基礎,以常規力量為實戰手段,靈活地把機動能力強的作戰部隊(機動部隊)和固定部署的作戰部隊(掩護部隊)結合運用的積極防禦戰略。其核心思想是:在戰略指導上,突出戰略核力量的威懾作用和常規機動力量的實戰作用,遏制和反擊來自任何方向的侵略,以維護和保衛俄羅斯的大國地位和傳統利益;在作戰理論上,強調攻防結合,機動作戰,一旦威懾失靈發生武裝沖突時,在利用一線掩護部隊抗擊的同時,迅速出動部署在縱深地區的快速機動部隊,增援一線部隊作戰,改變兵力對比,採取各種靈活、積極的作戰行動,爭取速戰速決,隨著戰爭的逐步升級,必要時則動用戰略預備隊,以實現戰爭的最終勝利;在軍隊建設上,保持一支常備不懈的戰略核力量的同時,重點突出常規機動力量的建設,建立一支規模適中、裝備精良、機動性強、指揮靈活、能可靠維護俄大國地位和傳統利益的現代化軍隊;在戰略方針上,以防止和應付局部戰爭和地區武裝沖突為主要目的,實施前輕後重的戰略部署,力求建立攻防兼備,能應付各種武裝沖突和戰爭的作戰體系。該戰略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 積極性俄羅斯"現實遏制"戰略,就其性質而言,是一種積極防禦戰略。它既不同於前蘇聯時期奉行的"積極進攻"戰略,強調進攻是軍事行動的基本類型,防禦處於輔助和次要的地位;也不同於後蘇聯時期奉行的"單純防禦戰略",把防禦作為軍事行動的基本類型,而是在堅持戰略防禦的同時,強調戰役和戰術行動中的進攻和防禦並重、攻防結合、靈活運用,以一種更加務實的態度重新確定防禦和進攻在未來戰爭中的辯證統一關系。俄軍認為,"軍事學說政治上的防禦方針是指該國反對把戰爭作為達到政治目的的手段和不準備對任何國家首先發起進攻,而作戰方法則是指導戰爭爆發後所採取的軍事行動方法,這是在完全不同情況下起作用的兩種因素,因此兩者不一定吻合的,戰爭爆發之後,交戰雙方都不會在採取何種作戰方式上束縛自己的手腳,防禦一方在抗擊侵略同時也將採取非常堅決的行動,對敵軍整個部署縱深實施火力突擊,為全殲敵人而實施積極防禦,既包括首先向侵略國領土及最重要的軍事目標實施突擊,也包括打到敵國領土上去,使敵人無法恢復力量和重新進行侵略。""在未來戰爭的戰役和戰斗中採取何種作戰類型,應根據實際情況而定,應選擇最符合業已形成的局面並能奪得主動權和打擊侵略者的作戰方式和手段,而不應拘泥於某種固定的作戰類型。""武裝力量的准備應能實施各種類型的軍事行動,不論是防禦,還是進攻,戰爭需要什麼,陸海軍應有針對性地訓練什麼。"以上表明,俄"現實遏制"戰略正式放棄了後蘇聯時期"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首先動用武力"、"不越過邊界"的防禦理論,具有更加靈活、動植物的性質。
(二) 核威懾性俄羅斯"現實遏制"戰略所採取的主要軍事手段是戰略核力量和常規機動力量,前者主要用於威懾,後者則主要用於實戰。放棄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治承諾,突出核武器的威懾作用,是俄"現實遏制"戰略的重要特徵,也是俄全面轉入戰略防禦,在被動中爭取主動而對核力量的一種積極戰略運用。1994年11月4日,格拉喬夫在俄全軍高級指揮員會議上指出:"今天戰略核力量仍然是安全的主要保障,是制止可能出現的侵略的主要因素。他在布魯塞爾會見北約代表時說得更為明確:"今天戰略核力量仍然是安全的主要保障,是制止可能出現的侵略的主要因素。他在布魯塞爾會見北約代表時說得更為明確:"俄羅斯不再把核武器視為一種實施軍事行動的手段,而把它作為一種威懾手段。"俄新的軍事學說也明確規定:"俄羅斯聯邦在核武器領域的政策目標是,通過遏制對俄羅斯聯邦及其盟國發動侵略來消除核戰爭的危險。"目前,俄羅斯核威懾思想已與美國的核威懾戰略在本質上趨於一致,所不同的是俄羅斯在現階段重視核武器的威懾作用,在更大的程度上把核武器作為遏制對俄及獨聯體國家發動戰爭的主要手段。1994年,俄著名軍事理論家加列耶夫大將在接受《紅星報》編輯部采訪時強調指出,為了貫徹核威懾思想,當前不僅要研究制度核威懾理論,而且必須改變整個核計劃體系和軍隊的訓練方針,側重打核威懾條件下的常規戰爭。
(三) 經濟性所謂"經濟性"是指在確保國家軍事安全的前提下,平時最大限度地縮小常備軍規模,確保預備役力量,爭取以較小的經濟代價謀求合理的安全效能,這是俄制定"現實遏制"戰略的基本著眼點。俄羅斯認為,隨著冷戰體制的解體,搞軍備競賽花費巨額資金供養一支龐大的武裝力量,既無必要,也不可能。目前俄羅斯的軍事行動范圍,已由應付世界規模戰爭轉變為應付國內危機和周邊的地區沖突,因此,俄羅斯保持大規模常備軍的必要性減少了。此外,由於俄財政困難,軍隊滿員率下降,俄要保持大規模常備軍也有困難。俄空降兵司令波德科爾津在回答俄通社記者提出關於俄為何組建以空降兵為核心的機動部隊時,曾明確提出:"像俄這樣一個領土如此廣闊的國家,應當擁有一支500-600萬人的軍隊,但是我們不能允許自己如此'奢侈',於是,建立空降兵部隊應成為機動力量的主幹"。基於上述認識,俄從開始組建本國武裝力量時就已明確了裁裁兵力的方式。這一兵力裁減方式在"現實遏制"戰略中體現為:常備軍以能對付目前具有威脅的地區沖突為限度,只保留掩護部隊和機動部隊,若發生為此不能對付的事態,則採取動員設備役的辦法應付。為此,俄目前在裁減常備軍規模的同時,為了防備事態的發展,正努力加強預備役力量。俄1993年2月通過了《俄聯邦兵役義務與服役法》,同年6月通過了《俄聯邦預備役公民軍事集訓條例》,為了確保預備役力量,俄正在修訂有關法律。
(四) 聯盟性聯盟戰略是俄羅斯軍事戰略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俄羅斯為分化敵視營壘,避免兩線作戰,建立緩沖地業,爭取喘息時間而採取的一貫做法。在俄羅斯軍事戰略發展史上曾有過許多樅橫捭闔的戰例。沙俄時期,伊凡四世在爭奪波羅的海出海口的"立沃尼亞戰爭"中,在東、南、西三面樹敵的情況下,採取先東後西,各個擊破的戰略方針,從而最終避免了兩線作戰。葉卡特琳娜二世在發動爭戰之前,總要進行充分的外交活動,以建立聯盟,並分化和孤立敵人。俄國推行聯盟戰略,建立緩沖地帶最成功的行動是二次大戰後在歐洲建立了軍事聯盟集團--華沙條約組織。當前,俄"現實遏制"戰略也同樣高度重視建立軍事聰明和緩沖地帶。
蘇聯解體,統一的軍事體系、統一的防禦區、統一的軍事戰略空間已處於四分五裂狀態,包括俄羅斯在內的獨聯體各國的防禦能力明顯下降,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俄軍認為,"俄羅斯的安全和獨聯體各成員的安全密不可分","俄羅斯和獨聯體國家的防禦要在集體防禦、統一指揮下,通過獨聯體各成員國之間的共同努力才能得到有效保障",為確保俄羅斯自身的安全與穩定,"不需要尼古拉一世時期的那種牢固的警戒線,需要的牢固的睦鄰和相互關系,但這種關系不能建立在經濟或軍事的軟弱上,而應建立在與大國身份和能力相稱的力量上。"俄前總參謀長科列斯尼科夫也強調指出,獨聯體各國不應只是俄羅斯與其它國家的緩沖國,而應成為俄的軍事聯盟。當前俄羅斯推行聯盟戰略,建立緩沖地帶的主要做法是,將獨聯體國家方為其傳統勢力范圍,一方面普遍與各主權國家簽署軍事合作協議,積極謀求建立以俄為主導的集體安全體系;另一方面俄綜合運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諸手段,加強與重點方向國家的軍事合作,謀求長期駐軍並建立軍事基地。目前,在中亞地區,俄羅斯與塔吉克等中亞四國簽署了組建聯合防禦部隊,以俄軍為主保衛塔阿邊界和控制塔吉克局勢的協定;與土庫曼簽署了共同保衛土珂邊界和土伊邊界的協定,進一步強化了中亞地區的集體安全體系。在高加索地區,俄羅斯以強大的軍事實力,左右著喬治亞和亞塞拜然的局勢,迫使阿重返獨聯體大家庭,迫使格成為獨聯體的新成員,加以條約的形式確定了在格的軍事存在。在摩爾多瓦,俄羅斯向德涅斯待河沒岸派駐了維持和平部隊,基本控制了該地區動亂的局勢。俄推行聯盟戰略的最終目的的,建立以俄羅斯為盟主、類似北約的軍事聯盟集體安全體系。
綜上所述,俄"現實遏制"戰略,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根據新的地緣政治態勢和現代戰爭的特點而重新確立的一種積極防禦戰略。它既受傳統觀點的影響,也有新穎之處;既滲透歷史的經驗,又體現著現實的要求,集"積極性""核威懾性"、"經濟性"、"聯盟性"於一體,較原蘇聯軍事戰略具有更加靈活、務實的特點。
二、 俄"現實遏制"戰略產生的背景和原因俄"現實遏制"戰略是在華約解散、蘇聯解體、冷戰結束的情況下,俄羅斯接管原蘇軍的基礎上制定的,有著特定的國內國際背景和政治、經濟、軍事、科技等方面的原因。
(一) 服從國家戰略的需要軍事戰略是國家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軍事戰略必須服從並服務於國家戰略。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由於國內所面臨的經濟形勢,不得不退出美蘇全球爭霸舞台,重新制定國家戰略。這里的關鍵是俄羅斯已經不是具備原蘇聯經濟實力的基礎。據西方國家統計,1975年原蘇聯國民生產總值約佔美國國民生產總值的67%;1987年其國民生產總值約佔美國國民生產總值64%;而1992年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國民生產總值只佔美國的34%,到了1995年,進一步下降到17%。所以,早在1992年初,葉利欽在會見美國前總統布希時就公開地承認,俄羅斯已經是一個"不正常的大國",俄羅斯"應從新的現實出發,放棄以往超級大國的外交政策,放棄世界救世主的思想,放棄與美國競爭的戰略,不再追求與美國平起平坐"。當然,葉利欽的這番話,有今天來看,顯然有他政治和外交上的考慮。但是,他也基本上道出了俄羅斯國家戰略的核心思想,即在俄羅斯目前國內政治、經濟、軍事都極為困難的過渡時期,俄羅斯暫時放棄與美國爭霸世界的全球戰略,重點搞好國內經濟建設和社會變革,以圖今後東山再起。正是基於這種考慮,俄羅斯"現實遏制"戰略,放棄了原蘇聯那種咄咄逼人,全面擴張的傳統做法,而把軍事戰略的目標,確定在維護大國地位,確保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邊境安全這一基點上。
(二) 對40年"冷戰"反思的結果俄羅斯"現實遏制"戰略,從本質上講,它是一種遏制性的防禦戰略,其核心思想是通過核威懾和常規力量的實踐,來遏制侵略,防止戰爭,從而確保其國家戰略的實現。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俄"現實遏制"戰略有是戰爭性的戰略,它的本意不是為了戰爭而戰爭,而是為了防止戰爭。這和原蘇聯時期"要和平就要戰爭"、"只有戰爭才能實現和平"的傳統思想截然不同。那麼,在40年"冷戰"後的今天,俄羅斯的軍事思想、軍事政策,為何會發生了如此重大的變化呢?這和美蘇40年"冷戰"的教訓是分不開的。今天,蘇聯為何從一個超級大國,最後落到崩潰瓦解呢?這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長期以來前蘇聯軍備負擔過重。據俄國人自己統計,戰後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蘇聯電子工業的絕大部分,機器製造業和金屬加工業的1/3,冶金工業的1/5,以及化工產品和能源的1/6,都用在了國防。除此之外,還由於蘇聯長期以軍事力量為主要手段,積極向外擴張,使蘇聯在國際上又背上了沉重的經濟包袱。據西方統計,戰後相當長的時間內,蘇聯每年為越南花費35億美元,為古巴和尼加拉瓜提供60億美元,為安哥拉、莫三比克和埃賽俄比亞支援30多億美元,僅為這6個國家,蘇聯每天就要消耗3500多萬美元。俄國人稱,蘇聯在阿富汗的這場戰爭,像一根稻草壓垮了蘇聯這頭駱駝的背。所以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當局在總結"冷戰"歷史教訓時,得出兩條結論:一是現代戰爭不能輕易打;二是窮兵黷武,過度地發展軍備將給國家經濟造成嚴重的惡果。正是基於這些教訓,蘇聯解體後,俄政府為了擺脫國內經濟困難,不得進一步減少軍費開支,壓縮軍工生產,裁減軍隊員額。正如俄外交部長普里馬科夫所講,在指望大力加快俄羅斯經濟發展的同時,比以往任何時候更需要合理地安排國家生產開支和國防軍費開支。
(三) 適應俄安全環境的變化安全環境是俄羅斯制定軍事戰略的一個重要依據。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安全環境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1. 地緣政治環境嚴重惡化。這一點在俄羅斯的歐洲地區表現得更為突出,由於華約解散和蘇聯解體,俄羅斯先後先去了縱深約2000多公里的戰略掩護地帶。在俄羅斯西部主要戰略方向,俄羅斯的戰略邊界,已經從原東、西德的邊界,向東後退了1500多公里,直接退到原蘇聯的戰略腹地--斯摩棱斯克城下,俄羅斯的戰略重心門戶洞開,完全暴露在外。在西南和西北兩個戰略方向,不僅俄羅斯對歐洲的兩個重要海洋方向--黑海和波羅的海同時受阻,而且其陸地的西翼--南高加索和波羅的海沿岸三國也相繼丟失,使其西部主要戰略方向失去了重要的依託。由此可見,俄羅斯的心臟地區很容易遭受外來的入侵。1996年4月,俄羅斯為何要不惜血本,免去白俄羅斯欠它的一切經濟債務,與白俄羅斯搞統一?當然,雙方各有各的考慮,但是俄羅斯更多地還是從地緣政治來考慮。所謂地緣政治,簡而言之,是指在國際政治中,從地理環境角度來分析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相互關系及其影響。在俄羅斯的歷史上,東歐是西方列強入侵俄羅斯的基地。從中世紀條頓騎士的入侵,到近年拿破崙對俄戰爭,和德意志帝國的兩次入侵,都是從這里直取莫斯科。1812年,拿破崙軍隊在攻下斯摩棱斯克城以後,不到一個半月就佔領了莫斯科。歷史學家們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軍在1941年7月攻克斯摩棱斯克後,如果當時希特勒不臨時改變其作戰計劃,不把其主力部隊調向列寧格勒和基輔,而繼續攻打莫斯科,那麼莫斯科很有可能被攻下來,蘇德戰爭的歷史將改寫。要知道,從斯摩棱斯克到莫斯科只有400多公里。從這里可以看出,白俄羅斯從地緣政治上講對俄羅斯太重要了。
2. 原蘇聯的國防戰略體系遭到結構性破壞。蘇聯解體後,不僅原蘇軍被所在國瓜分掉,而且最關鍵的是原蘇聯多年經營起來的統一的戰略預警系統、統一的戰略防空系統、統一的戰區指揮體系和統一的國防工業體系等,都由於蘇聯的解體而被割裂開,遭到了結構性的破壞。而在俄聯邦境內,一直沒有建立起獨立的國防戰略體系。因此,俄國人在軍事安全上始終有一種危機感。
3. 原蘇聯地區戰亂直接威脅俄安全。俄羅斯總參軍事戰略研究中心最近報道,在原蘇聯地區的領土爭端高達200多處,而且自1992年以來就領土和民族問題已發生了20多場武裝沖突和70多次爭端。俄羅斯著名軍事歷史學家佐洛塔廖夫教授曾預測,在原蘇聯地區,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可能要發生80~85起武裝沖突,而且在這些沖突出,將有50萬軍人戰死疆場,800多萬居民可能成為戰爭的犧牲品。
總而言之,當前俄羅斯所面臨的安全環境,比原蘇聯時期顯得更為復雜、嚴峻。俄外長普里馬科夫明確指出,俄羅斯所面臨的安全環境,迫使我"不得不重新考慮全部防禦構想,不得不改組武裝力量,調整軍事部署,修改作戰計劃。"(四) 順應軍事革命的潮流俄羅斯"現實遏制"戰略的形成,與當今正在興起的這場軍事革命也有著密切的聯系。實際上,早在80年代初,俄國人就預見到這場軍事革命即將到來。當時,蘇軍總參謀長奧爾加科夫明確指出:"先進的非核技術的出現,正在引起一次新的軍事革命。"海灣戰爭使俄國人更加確信,"軍事革命的時代已經到來"。俄軍認為,海灣戰爭已具有核後時代戰爭的一些特徵,特別是當今信息技術和精確制導武器在軍事領域中的廣泛運用,已經使軍事思想實現了完全不同於核時代的一次質的飛躍,包括從戰爭觀、建軍理論到作戰思想等。所以,蘇聯解體後,俄軍在重視發展高技術兵器的同時,結合海灣戰爭不斷地探索由軍事技術革命所帶來的軍事理論上的重大變革。西方軍事專家曾分析指出,當今的軍事革命和海灣戰爭的實踐,從一個側面為俄軍改變傳統的軍事理論提供了現實的依據。這也是俄"現實遏制"戰略形成的一個重要原因。
綜上所述,俄羅斯的"現實遏制"戰略,有以下幾個著眼點:一是盡快擺脫俄內外交困的局面,改善俄羅斯的安全環境;二是在確保國家軍事安全的前提下,平時最大限度地縮小常備軍規模,減輕國家經濟負擔,重點保障俄國內經濟建設;三是力爭在21世紀的軍事高科技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提高和增強綜合國力。
三、 俄羅斯"現實遏制"戰略的發展趨勢一個國家軍事戰略的調整,從理論上的提出,到全面實行,客觀上需要一個較長的周期。這是因為武器裝備的更新換代、軍事體制的轉軌、軍隊結構的改組、戰略部署的調整等,都需要時間上的保證。戰後美國軍事戰略調整,從"大規模報復戰略"轉向"靈活反應戰略",前後整整花了10年多時間。當前俄軍事戰略調整,本身包括一整套對國家和軍隊進行根本性改組的復雜問題。俄不僅要繼續裁減軍隊50多萬,而且要徹底改變原蘇軍70多年來所形成的一整套建軍原則、軍事學說、指揮體系、軍隊結構、戰略部署等,其軍事改革難度大,牽扯麵廣。解決這些問題,都需要一定時間。俄國進行軍事改革的歷史經驗表明,進行這種改革通常需要幾十年時間。因此,俄"現實遏制"戰略面臨諸多制約因素,其全面實行將至少是下個世紀初的事。
一是受俄國內政治形勢的影響。軍事戰略的調整,以及為此相應進行的一系列軍事改革,客觀上需要一個相對穩定的國內政治環境,而當前俄羅斯正處在政治動盪、民族分裂、經濟危機的歷史性過渡時期,而且這種局面在短期內將不可能得到根本性扭轉。因此,在近幾年內俄軍事戰略調整和軍事改革將不可能有很大的進展。值得注意的是,俄"現實遏制"戰略形成時間不長,尚需不斷完善。特別是俄軍內部目前在一些重大問題上還存在嚴重分歧,如在軍隊員額、指揮體制、軍隊對內職能等問題上,意見還不統一,而俄羅斯軍方的態度又是促進軍事戰略調整變化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因此,這些問題如果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俄軍事戰略的調整將不可能順利地進行。
二是受俄國內財政狀況的制約。軍事改革需要雄厚的經濟基礎作保障,無論是進行軍兵種的合並,還是組建機動部隊,進行現代化改造,都需要有足夠的資金。但就目前俄經濟形勢而言,首先,雖然改革方案已經出台,但改革將在軍費緊縮的情況下進行,國家領導層尚未就改革所需資金的數額等進行最後的預算及評估,這筆資金的來源也不得而知。其次,改革善後工作也需要大筆資金。僅1997年,俄計劃裁軍20萬人,其中將有5萬名軍官被裁減,僅為被裁減人員提供社會保障和安置就業等需要3。5萬億盧布,這對經費本來就很緊張的俄軍來說是個不小的數目。盡管俄已成立了以丘拜斯為首的軍事改革財政與經濟保障委員會,但俄國內有關方面認為,僅付清施欠軍隊的債務就需要目前聯邦稅收的一半以上資金。而軍事改革所需的高出其清還債務幾倍的資金是其聯邦預算所無法承受的。因此,經費問題必將成為俄軍改革道路上的一大障礙。
三是受獨聯體、美國、北約等外部因素的制約。據西方報道,目前獨聯體國家對俄羅斯企圖重樹大國地位,恢復傳統勢力范圍的舉動有所警惕。烏克蘭指責俄保留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做法是不道德的;喬治亞宣布,保留退出獨聯體的權力,可隨時打發俄軍回家,並也對黑海艦隊提出主權要求;中亞五國盡管在安全方面對俄的依賴性增加,但對大俄羅斯主義的復活和俄羅斯軍隊的駐扎深懷戒心,曾嚴格規定便宴在中亞的軍事行動必須得到所在國政府的首肯。而這種戒備心裡將導致獨聯體軍事合作的深度和力度都十分有限。與此同時,俄羅斯軍事戰略不斷"趨硬"引起了西方國家的警惕。西方快不會容忍俄羅斯獨霸獨聯體的軍事事務。目前,西方國家接納東歐國家加入北約,既而向東方推進的戰略意圖十分明顯。故西方國家削弱俄國的軍事實力,插手獨聯體軍事事務的意圖和行動是制約俄羅斯軍事戰略的重要因素。
綜上所述,俄軍事戰略調整面臨諸多制約因素,軍事改革進程將不會一帆風順,"現實遏制"戰略的全面實行將至少是下個世紀初的事。

I. 1.俄國是如何影響中國共產黨的政治思路、策略路線和理論指導

簡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及其對中國社會的影響發展:中國的民族工業,主要是紡織業、麵粉業,再次得到發展機會。重工業在這一時期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長。交通運輸業的發展,以輪船航運為主。中國的新式銀行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興起的。大戰後期,中國經濟領域出現資本集中的現象,形成了一些大的民間資本集團。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資本主義開始滲入農村,加速了商品化農業的發展。至1919年,全國產業工人達200萬左右。
影響:(1)推動中國的近代化、現代化的進程:中國經濟結構發生變化,生產技術提高,大機器生產的工業產生;推動民族資產階級不斷壯大,傳播西方資產階級思想,推動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2)推動無產階級隊伍壯大,傳播馬克思主義,中國由舊民主主義革命開始過渡到新民主主義革命。(3)對外國資本主義的經濟侵略及軍事侵略起了一定的抵臸作用。(4)促進了中國工人運動的發展,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准備了階級基礎。
2、試述五四愛國運動爆發的導火線、提出的基本口號、直接斗爭目標和發展階段
導火線:。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上的失敗消息傳出。
基本口號:外爭主權,內除國賊;廢除二十一條;還我青島。
直接斗爭目標:拒絕在巴黎和會上簽字,要求懲辦北洋政府三個親日派官僚曹汝霖、陸宗輿、章宗祥。
發展階段:5月4日到上海6月3日為第一階段。中心在北京,主體是學生。6月3日的三罷斗爭到6月28日拒簽合約為第二階段。中心在上海,主體是工人。
3、五四運動的偉大歷史意義是什麼?怎樣理解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歷史意義:(1)是一次辛亥革命不曾有的,徹底的,不妥協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政治運動;
(2)促進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作了思想上與幹部上的准備;
(3)培養造就了一批現代中國傑出的人物;
(4)是中國現代史的開端,揭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序幕;
(5)五四運動促進了新文化運動的廣泛發展。
開端:從領導階級看,五四運動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中國工人階級以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台,成為運動的主力軍;從革命陣線看,五四運動發生在十月革命之後,屬於世界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一部分;從指導思想看,五四運動的指導思想不是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而是馬克思主義。
4、通過具體歷史事實說明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近代中國經濟、政治和思想演變的必然結果,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

J. 俄國十月革命取得了怎樣的成果

十月革命(又稱布爾什維克革命、俄國共產革命等),是1917年俄國革命經歷了二內月革命後的第容二個階段。十月革命發生於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前蘇聯、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及組織普遍認為,十月革命是經列寧和托洛茨基領導下的布爾什維克領導的武裝起義,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二個無產階級政權(第一個是巴黎公社無產階級政權)和由馬克思主義政黨領導的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簡稱蘇維埃俄國。革命推翻了以克倫斯基為領導的資產階級俄國臨時政府,為1918-1920的俄國內戰和1922年蘇聯成立奠定了基礎。但有部分反對者認為俄國臨時政府實質上是由俄國社會革命黨和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等社會主義者為主要成員的政府,而並非「資產階級政府」;「冬宮之夜」也並未發生激烈的武裝沖突。

閱讀全文

與俄國的思想理論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表 瀏覽:294
內地音樂版權 瀏覽:208
公共衛生服務今後工作計劃 瀏覽:457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