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小組合作成果展示

小組合作成果展示

發布時間:2022-01-18 16:54:33

A. 小組合作學習中你是如何避免精英展示的

小組合作學習中,做到以下所說的幾點就完全可以避免精英展示的,具體見下面的回答。
一.原因分析
從教師層面看,主要原因有:教師沒有有效的激勵機制;教師設計高效課堂不到位;教師對課堂監管不到位等等。
從學生層面看,主要原因有:學生沒有有效的掌握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部分學生存在依賴心理;對學習沒有興趣,採取無所謂的態度;每天每節課都這樣進行,部分學生缺乏新鮮感,產生疲勞感等等。
二.方法建議
1.興趣激勵
興趣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奮劑,如果學生對小組合作學習毫無興趣甚至排斥,那麼這個合作就是毫無意義的。我們東湖高中最初在一年級文理科實驗班試點推行小組合作這種模式,學生很反對,他們總認為,這種模式浪費他們的時間,尤其是尖子生更是覺得無助於他們的提高,有學生甚至還給年級組寫信,說採用這種模式會害了他們。對此種種反對的聲音,我只對學生說:「你們放心,老師絕對不會做誤人子弟的事情。」在開始的幾堂課,我只是針對這堂課里學生個體較為難以解決的問題設計一個或兩個拋出來,學生覺得不突兀,而且認為的確需要團隊合作來解決,他們漸漸地接受了小組合作的這種模式。在學生開始對小組合作有了一定興趣了,我就在我的課堂根據學情和教情更廣泛地運用小組合作,比如,合作檢查教材內容的記憶落實情況,練習完成情況,錯題更正情況等等。當我給學生布置作業要寫寫什麼樣的評講方式更能激起學生參與到合作中來,我的學生主動的告訴我:「老師,我們要小組合作來完成。」看來,學生們都已經接受了這種模式,從這種模式中嘗到了學習的快樂和學習的收獲,今天,還主動提出來我們要小組合作。
2.競爭激勵
競爭是激發學生積極參與的催化劑。心理學研究表明,競爭比平常狀態有更大的緊張感,壓力感。在競爭過程中學生想獲得自尊心﹑成就感的需要更為強烈,潛在的動機可轉變為學習的動力。競爭使同學們在學習中你追我趕,力爭上游,它是促使學生完成各項學習任務的「催化劑」。因此,競爭也是一種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有效激勵。
我在教學過程中採取了這樣的競爭機制,開設「最佳合作團隊獎」和「最優秀小組長獎」。
根據已經分好的小組,每節課以小組為單位,對每個成員的課堂表現﹑作業完成情況等,加分或者扣分,一節課後或一周後進行統計,積分最高的組授予「最佳合作團隊獎」,而這個組長則獲得「最優秀小組長獎」。
3.評價激勵
對於評價的權力屬於誰,我們往往認為這是老師的事情,調查中發現,學生不僅渴望得到老師的評價,也希望能得到家長和同伴的認可。
(1)同伴互評。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小組長會按照老師安排的任務合作共學。在組內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對於同伴的發言不僅要認真的傾聽,而且還要對同伴的表現從完成的速度﹑完成的質量等方面給予評價。為了能得到同伴的肯定,學生會主動積極的學習,得到同伴的肯定後,他參與小組合作學習的熱情會更高。
(2)組間評價。在小組展示學習成果的過程中,第一小組展示合作成果之後,他組要對第一小組的成果進行評價。這就改變了以往教師評學生聽的局面,讓學生真切的感受到自己的主人。通過這種評價,既使學生增強集體責任感﹑集體榮譽感,還進一步提高其分析能力。
(3)教師評價。教師的評價是小組合作學習質量的保證,是學生進步的強化劑,教師的評價是貫穿在課堂的各個環節中的。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細心觀察學生合作的表現,並及時給予評價,比如:「你們小組分工明確,各盡其職,動作迅速,而且合作愉快,值得大家學習!從而為其他小組樹立榜樣。其他小組在先進小組的鞭策下,也積極調整自己的合作方式,迅速得出探討的結論。
(4)自我評價。在一節課近尾聲的5分鍾,我常常會給學生布置一個任務,那就是對自己前35分鍾的表現進行一個小結和自我評價。學生在自我反思和自我評價的過程中,回顧了一節課所學,收獲了已經掌握的內容,遇到問題也可以自我調整和自我完善,如有疑問不能解決,可以記錄下來提出來作為下一節課小組合作探究的問題。
(5)家長評價。恰當的舉措會贏得了家長和學生的心,也極大地激勵了學生奮發向上學習的熱情。第一項舉措是在期中和期末考試後的總結表彰大會邀請優秀學生家長的出席,讓他們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接受表彰,學生們為了得到這樣的榮譽拚命學習。第二項舉措是每次月考後成績異動學生的家長接待周,我有一天接待了6名家長,家長學生和老師在一起交流了學生的學習情況等,在下一次月考中,這些學生都有很大的進步。這兩件事情給我帶來極大地感悟,我們也可以把小組合作學習表現優秀的學生家長也請來一起接受「最佳合作小組獎」「最優秀組長獎」等獎項。這樣就更能促進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也更能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通過學生之間相互協助、師生之間共同探討學習知識的學習方法,它改變了學生以往單調、枯燥的學習方式,給學生創造了更多參與學習的機會,使學生在合作中,集思廣益,各抒己見,積極思考。讓學生在合作中學會學習,在學習中學會合作,增進了同學間的感情交流,改善了人際關系, 有利於學生發揮出自己的最高水平,有助於培養學生必需的合作技能。在我的教學實踐的活動中,我嘗試著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對學生採取了多種評價方式,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合作學習質量,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

B. 如何組織開展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

為了深入推進「高效課堂」活動,切實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努力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轉變學生學習方式。近年來,我在教學實踐中努力探索,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現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和學習體會,撰寫本文,意在和各位教師探討如何組織、開展好「小組合作學習」?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
小組合作學習是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普遍採用的一種富有創意的教學理論與方略。由於其實效顯著,被人們譽為近十幾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小組合作學習就是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系統利用教學中動態因素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的學習,以團體的成績為評價標准,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
小組合作學習具有四個特點和優勢:一是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性。二是有利於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三是有利於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四是有利於提高學習效率。
二、學習小組的組建和分工:
合理的學習小組的組建和分工是開展好小組合作學習的前提。小組合作學習首先要對學生進行分組,把全班學生按「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根據性別比例、興趣傾向、學習水準、交往技能、守紀情況等合理搭配,分成學習小組,每組6人,按長方形圍坐(左右兩邊各坐四人,講台對面坐兩人,背對講台不坐人),以便啟發引導之後,學生面對面地進行小組討論。
小組組建後要對小組成員進行分工和培訓。每組的成員按①—⑥編上序號。每組選組長一名:要求學習成績、學習能力、組織能力、行為習慣較好者,負責小組管理,收發作業等。記錄員一名:要求書寫快,認真負責,負責記錄小組成員發言、展示情況等。發言人一名:要求口齒伶俐,負責匯報、展示小組學習成果。同時六人之間建立「師徒結對」,一優生和一弱生結對同桌,以便組內幫扶討論。一周或者是一月根據弱生各方面的表現提升在組內的序號。合理分工有一個過程,剛開始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特點進行分工,然後過渡到學生自己協商分工。
三、小組合作學習的目標:
小組合作學習的精髓是:通過生動活潑的學習方式求得小組成員的共同進步。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小組成員不僅要努力達到個人目標,而且要幫助同伴實現目標,通過互相協作,完成共同的學習任務。所以,採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必須首先明確小組合作學習的目標。一方面教師要指導各小組擬定「小組成長目標」,即每月、每學期小組成員和小組的發展目標,力爭獲得「樣板小組」、「精英小組」、「優秀小組」、 「進步小組」等。為了彰顯學生個性,體現小組發展的目標性,教師可引導學生對小組進行命名,如「成功小組」、「快樂小組」、「雷鋒小組」、「飛天小組」等。
另一方面,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課標和教參的要求以及本單元、本課時的重、難點,學生依據書中課後練習,共同制定每節課的學習目標。在共同確定學習目標的過程中使學生明確本課的學習任務,使學生對一堂課的學習目標做到心中有數。
例如:《圓的認識》一課,《數學課程標准(2011年版)》在本年段的教學建議中指出:「數學教學應根椐具體的教學內容,注意使學生在獲得間接經驗的同時也能夠有機會獲得直接經驗,即從學生實際出發,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思考、探索、交流等,獲得數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促使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的學習,不斷提高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組織學生課前進行預習,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的目標:1、認識圓,知道圓的各部分名稱,知道同一圓內半徑、直徑的特徵,初步學會用圓規畫圓。2、使掌握圓的特徵,理解在同一個圓里直徑與半徑的關系,能根據這種關系求圓的直徑或半徑。3、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有關圓的實際問題。並進而對學習目標具體化,指導學生通過課前預習掌握,在課堂中,進行小組交流討論解決。
教師在向學生提供學習素材的基礎上,依據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和活動經驗,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形成新的知識,歸納出法則、方法、描述概念。防止學生大小問題不分、會與不會就討論交流,因此,因人、因教材內容知識點而定,要防止鑽牛角,完全拋開課本、天馬行空,不知所雲。必須引導學生思維跟著問題走。針對教材教師要備好學生,哪些是學生要探討的,需要交流的,哪些是教師准備簡要介紹的,交流有目標探討有尺度,避免小組學習進入誤區。
四、小組合作學習的活動組織: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啟發引導,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如:課前如何預習?預習情況如何在小組內匯報?小組如何向全班展示預習成果?疑難問題如何進行討論、探究?對組內的學困生如何進行幫扶?作業如何檢查(批改)?學習目標如何檢測?如何進行學習評價、匯報?等。
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並非每節課、每個知識點都必須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在一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習內容,對學生發現的疑難問題或一節課的難點知識,組織、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探究,但每節課小組的合作探究、討論次數不能超過3次(若超過3次必然會流於形式)。每次討論、探究後要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展示匯報,由發言人匯報,組內其他成員補充,其他小組的成員可進行質疑。同時可組織學生開展個體自主學習、同桌互相交流、小組間相互展示、全班集體研討、師生互動質疑等。
在打破舊的上課規范的同時,要讓學生參與討論形成新的規范,如讓學生通過討論形成統一認識——上課要聽從老師的統一指揮;要尊重他人,傾聽他人的發言;做到發言大聲,討論小聲,傾聽無聲;發言要找准適當的機會;不能在課堂上做與本節課學習無關的事等。教師同時要注意營造自由自在的學習氛圍,控制討論的局面,如討論中是否有人進行人身攻擊,是否有人壟斷發言權而有的人卻一言不發,是否有人竊竊私語,教師要在巡視及參與中「察言觀色」,及時調控。
五、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
小組合作學習必須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評價。對課堂上小組合作學習的匯報成果,教師要引導學生開展評價,評價應本著「客觀、公正、多元、有效」的原則。評價的對象應是學習小組整個團隊,而非組內某個成員。評價的態度應是客觀、公正的,實事求是,既不擴大也不縮小。評價的方式應是「多元」的,既有小組自主評價,也有小組間相互評價;既有全班集體評價,也有師生共同評價。評價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可全班鼓掌、可語言激勵、可獎勵物質獎勵,還可給予微笑點頭贊許。
每次小組合作的成果展示後都要以適當的形式對小組進行評價,每節課結束時也要對本節課小組情況進行評價,評選出本節課的「最佳小組」。班長要對每節課評選出的「最佳小組」進行登記。每周老師要收集匯總各小組表現情況,根據獲得「最佳小組」的多少,評選每周的「精英小組」、「優秀小組」、「進步小組」,另外可評選出「文明小組」、「友愛小組」、「守紀小組」等。並將評選結果在黑板上進行公布表彰,以增強學生自豪感、集體榮譽感。每月評選出「月樣板小組」、「月精英小組」、「月優秀小組」、「月進步小組」等。學期結束評選「學期樣板小組」、「學期精英小組」、「學期優秀小組」、「學期進步小組」等。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既有利於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又有利於張揚學生的個性。教學中,要努力為學生創造條件,努力為學生提供合作學習的空間,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培養學生的交流表達能力和自主創新精神,促使學生持續健康地發展。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是落實「高效課堂」的有效途徑,它意在通過小組合作探討,相互啟發,實現優勢互補,解決個體無法解決的疑難問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還有很多細節問題尚需進一步探究,以上僅為個人點滴認識,將繼續深入研究,在實踐中驗證,在實踐中提升。

C. 小組合作學習經驗學習交流

一、「小組互助合作學習」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增強了學生對知識掌握的深刻程度,提高了學習效率。俗話說吃別人嚼過的飯不香,只有通過自己的咀嚼,才能品出飯菜的香味。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一味地講,學生一味的聽,學生的學習處於被動地位。對聽到的知識不加思索的接受,不通過自己大腦的理解和加工,正如吃別人嚼過的飯,索然無味,當然不會留下深刻的印象,學習效果較差。而「小組互助合作學習」則可以讓學生的頭腦動起來,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要把自己思考的結果通過自己組織語言,准確的把問題表達出來,其本身就是一個激勵思維的過程。顯然通過這一主動思維的過程,學生獲得的知識將深刻難忘。從而大大提高了學習的效果。二、改善甚至轉變了師生關系。在「小組互助合作學習」的模式下,師生關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學生成了學習的真正主人,老師也不再是拒人千里之外的「老學究」,而是同學們學習的幫助者和引導者。學生們在互助合作的探討中,大家齊動腦,踴躍說出自己的想法,並相互補充,相互指正,課堂不再枯燥,而是變得熱烈精彩。學生對知識的探索變得有興趣了,在探索中不斷進步,在進步中不斷進行探索。三、培養了學生的責任心、集體榮譽感,學會了與人交往和合作。「合作是共贏必備的品質」、「共贏是持續發展的必須」。現在的學生由於社會和家庭的原因,大多以自我為中心,唯我獨尊,聽不得別人不同的意見,難以接收不同的見解。概括起來說,就是自私自利,很難融入集體和社會。未來的社會是競爭的社會,也是合作的社會,學生能否與人交往並合作,決定了學生將來是否適應社會。在「小組互助合作學習」中,強調了「互助」和「合作」的作用,培養了同學們群策群力,共同研究的能力。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感受到團隊的力量,這就有利於讓學生走出「以自我為中心」的圈子,逐漸接受融入到集體中去。這種教學方式最突出的一點是讓學生動起來,主動學習,使其切實成為學習的主體。我們在學習的時候,不能只追求外表形式上的「形似」,而要求內涵一致的「神似」,所以要結合實際情況、不能生搬硬套,「教有成法,但無定法」,正如好看的東西看久了就會產生審美疲勞一樣,用一種方法久了,學生就不再感興趣了。所以,在低年級或實施「小組互助合作學習」的時候,我們可以利用有趣的方式給課堂提供驅動力,但是我們更應該讓學生體會到自己在課堂上存在的價值以及自己的進步帶來的成就感,也才是自主學習型課堂的「原動力」。 當然,我們在認識到「小組互助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的優點的同時,也不能擯棄以往的好的教學方式,只有在此基礎上不斷的提升、不時變換學習形式,才能達到最終「解放學生,徹底解放教師」的目的。

D. 如何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才有效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在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方面起著積極的作用和重要的意義。
在實踐過程中,小組合作學習存在以下問題:
1.小組合作流於形式。小組合作並不是形式上讓學生湊在一起。有的教師下達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指令後,學生只是按小組圍坐在一起,成員之間沒有明確的分工,大家七嘴八舌,整個課堂鬧哄哄,卻什麼問題也解決不了,沒有實效性。這是表面上的合作,是假合作。
2.小組合作的問題過於簡單。在聽課中會看到這樣一種現象,老師提出一個簡單的問題,讓學生分組展開討論,老師的問題還沒說完,學生就已說出了答案。對於這種現象,老師還讓學生繼續討論,進入了小組合作學習的誤區。
3.學生缺乏獨立思考。有些教師不經過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就直接提出一個問題讓學生討論,學生感到措手不及。沒有獨立學習作基礎的討論猶如空中樓閣,沒有經過獨立思考而展開的討論如無源之水。
4.教師缺乏必要的指導。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也常見到有些教師給學生提出「下面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指令後就放任自流,不指導、監控學生的交流活動。
5.學生的主動合作意識不強。小組活動時,由於學生的參與度不均衡,造成了「優秀學生講,學困生聽」的局面,表面上熱鬧、民主、活潑的合作學習氣氛實則隱含著種種陰影,表面的熱鬧可能會掩蓋學習的缺失。能力強的學生參與機會明顯較多,在小組活動中搶占話語霸權,起著支配的作用,而能力較弱的學生則不去積極參與、體驗獲得知識的過程,只等坐享別人的勞動成果,漸漸地他們對小組學習失去了興趣,表現出冷淡、麻木,直至是自我放棄。
如何有效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呢?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科學分組。教師將全班學生按照學業水平、能力傾向、性別、個性特長,在不同的學科教學中擔任不同的角色,如組長、協調員、讀題員、記錄員等,角色可以互換。成員組合可靈活多樣。
2.群體協作。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的互相協作本身就是一種參與、一種經歷。在合作學習中,學生之間為了完成某個學習任務或達到某個目標,就必須具有協作意識,在協作學習中逐步學會合作技能。
3.把時間留給學生。我們應該留給學生足夠的交流、思考的時間,使學生人人都能有機會進行交流,都有權利發表自己的見解,而作為教師應該大膽讓學生去討論,去辯解。這樣,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使他們在寬松的合作學習環境下會學、樂學。
採取小組合作學習,就要考慮如何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合作學習之前,要讓學生明確合作學習的目標、方法、步驟和任務分工,知道學什麼、怎樣學、達到什麼標准;合作學習時,要有充足的時間,讓學生放開手腳,充分地去讀書、感悟、理解、爭論和發現;合作學習之後,要及時評價,不僅要評價學習效果,更注重對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進行評價,真正讓合作學習落到實處。

E. 有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成果展示環節包含哪些內容

1、小結來內容:要點、重點自、難點、結構、思路、方法、規律、學法等;
2、小結方法:
①由小組合作完成,每組確定一人在前後黑板同時展示;
②由教師引導學生共同完成。或用提問式,或用多媒體課件,或師生邊總結邊出示板書等; ③難度較大,由教師獨立完成;具體操作方法要根據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而定。
3、小結形式:板塊小結、定律小結、課節小結、單元小結、階段小結等等。可用文本小結,也可圖文並茂,給學生新穎、形象、立體之感受。
這一環節是指導學生進一步把知識系統化、概括化,把技能綜合化、熟練化,使學生在探究互動的基礎上形成的認知結構得到進一步鞏固,達到強化本節課所學內容的目的。

F. 小組合作學習個人總結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你們好!
今天校園里洋溢著喜慶的氣氛,我們迎來了第一次小組合作學習評優表彰大會。我作為一名五(1)班的學生,非常榮幸地被評為優秀組員。更有幸能站在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學習心得。
現在,我們在每節課上都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我們班共分為11個小組,每組由四個成員組成。每個成員都有自己的分工,以我們組為例:1號組員也就是組長,主要負責組織全組成員有序地開展交流討論等活動。2號組員是記錄員,主要負責記錄討論過程中各同學的發言要點,以及我們組監管其他組組員的得分情況。3號組員是發言人,主要職責是代表本組發言,和帶領小組成員參加朗讀競賽等活動。4號組員是資料員,主要負責收發檢查學習資料,包括作業、課堂筆記等。每個組都有一個好聽的名字,我們組叫「奇思」組,表示我們每位組員都有與眾不同的奇思妙想。上課時,首先我們小組內互相檢查課前預習的情況,然後在老師的引導下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在學習過程中,我們會根據老師給出的問題,先進行獨立思考,批畫,寫感受。然後在組內討論交流,交流的時候,4號同學先發言,說自己的觀點,談自己的感受。然後3號同學發言,或說自己不同的觀點,或為4號同學做補充。接下來2號同學發言,最後1號也就是組長做最後的歸納和總結。有時候,我們也會把我們組合作學習的結果寫在小白板上,然後在全班展示。每當聽到老師和同學們的誇獎時,我們都會喜不自勝,因為這是我們自己探索的結果。在紀律方面,也不用發愁,因為我們有良方。我們每個組的組員都會監督另一個組的組員,一人監督一個,這個同學在上課發言、遵守紀律、清潔衛生、文明禮貌、勤儉節約等方方面面,都會被我們盡收眼底。表現優秀的就獎勵分數,表現差的就扣分,最後小組之間互相比一比,看誰得分最高,就會獲得「優秀小組」稱號。這樣下來,我們小組之間都是你追我趕,競爭氣氛異常熱烈,生怕被扣分而影響了小組,小組內的同學也空前團結,遵守紀律的好現象越來越多了。
總之,通過合作學習,我感受到:不一樣的學習方式可以帶給我們不同的快樂,不同的啟發。以前,總是老師把他們寶貴的知識教授給我們,現在需要我們自己開動腦筋去創造,我們分組,通過互動,表達自己的看法,再進行歸納、總結,最終形成問題的答案。經過大家一番「思維體操」活動,看著學習成果,那份自豪感是以前所體會不到的。這樣的方法很新穎,也很受用,不僅可以讓我們更喜歡學習,也可以增進成員之間的友誼,為以後人際交往打下基礎,真可謂是知識、友誼、能力三豐收。
一句話, 「采百家之長,方能精益求精」,這是我最深的感受。同學們,讓我們沐浴著小組合作學習的陽光,一起做一次深呼吸,一起迎接這個嶄新的事物,一起向「優秀」奮斗吧!謝謝大家!

G. 如何有效開展小組合作交流與展示

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有助於培養學生合作的精神、意識和集體的觀念,有利於培養學生競爭意識和競爭能力,同時還可以彌補一個教師難以面向有差異的眾多學生分別教學的不足,從而真正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那麼,如何使合作學習有效地開展呢?本文從合理組建合作小組、激發學生合作慾望、組織形式多樣的合作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技能、注重對學生激勵性的評價五個方面來探究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關鍵詞:有效開展 小組合作學習
正文:合作學習是新一輪課程改革所倡導的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之一,小組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它有利於面向學生、發展學生的主動性,有利於活躍課堂的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但是如果合作學習把握的不好,將是低效率的甚至是無效率的。那麼如何有效地開展合作學習呢?
一、合理組建合作小組
為了有效地組織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建立結構合理、互幫互助的合作小組是基礎,是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第一步。
小學生年齡小、好奇心強,學生之間能力傾向、興趣愛好和個性特徵諸多方面存在差異,故合作小組應該充分考慮學生之間的差異,合理搭配小組成員,既讓每個成員都有發揮自己才能的機會,又能讓小組內部和諧一致,共同提高合作實效性,以利於學生愉快地進行合作,培養其學習能力。教師要對學生的性別、性格、氣質特點、興趣、能力等各方面作全面了解,然後遵循異質搭配的原則進行分配。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參與率,組內成員在一個組里每人都有相對側重的一項責任,擔任一個具體的合作角色。如小組討論的組織者、記錄員、資料員、發言代表等,分工明確,人人有責。鼓勵每個組員要積極參與、踴躍發表自己的見解,傾聽其他同學的發言,及時補充修改自己的看法。這樣可以充分挖掘每個學生的長處,特別是給那些平時不願意說話或是不敢說的同學提供展示自已的機會,讓每個人在活動中做到:會傾聽、會表達、會討論。保證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杜絕「搭便車」現象,讓每個學生都能承擔他個人對小組的義不容辭的責任。
二、激發強烈的合作慾望
在教學中,要順暢、有效的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煥發活力,那必須要使學生有合作的意識和慾望、對合作學習內容感興趣。
(一)、合作學習的內容選材要有講究
合作學習是學習方式之一,但不是所有的學習內容都適合用合作學習法。事實上,不需要也不可能所有的課堂學習內容都採用合作學習方式,因此要根據教材內容需要和學生的現狀進行選擇。
1、選擇合作學習的內容要難易適度,有一定的思維含量。問題要靠近學生思維的「最近發展區」,讓學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吃,千萬不要過於簡單。如果合作要完成的問題過於簡單,學生不加思索、輕而易舉就可得到答案, 這樣影響學生合作的熱情,降低了合作的效果。合作學習所布置的問題太難,學生又不知如何下手,不但耽誤時間,而且會適得其反,讓學生對合作失去興趣。
2、盡量把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使學生明白數學來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教學「條形統計圖」時,可讓學生分組統計一下本小組每個人的年齡、身高,平均每個人的零花錢數,每個人家庭的人數等,然後將數據進行整理,再製成條形統計圖等。這樣通過學生的小組合作討論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不僅激發學生濃厚的合作學習興趣,而且使學生在觀察、探索、發現中提高了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3、合作學習必須追求其教育價值,合作學習的問題必須具有開放性。比如,教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師可帶領學生先復習長方形的面積,然後讓學生分小組合作沿著平行四邊形的高剪一下、再拼一拼。拼後讓學生討論拼成的長方形的長和原來的平行四邊形的底有什麼關系?拼成的長方形的寬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的高有什麼關系?拼成的長方形的面積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又有什麼關系?在討論過程中讓小組各自發表自己的意見,最後大家達成共識,總結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學生對這個自己總結出的公式將記憶深刻。
(二)、把握合作學習時機,提高主動參與慾望
恰當的時機是小組合作的有效保證,教師要把握恰當的時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提高學生參與合作學習的內動力,讓學生帶著迫切的慾望投入合作學習之中。
課堂上合作要抓住時機, 要關注學生的思維發展過程。實踐表明,在學生獨立學習碰到一些似曾相識、又無從下手的問題,產生了合作學習的願望時;或在某一問題有多種答案有爭議時;或在所教知識需要學生合作、集體分工共同完成時;或學生對某些知識點混淆時,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將取得較好的效果,。比如教學「體積和容積」一課時,教師出示兩個杯子,杯子的形狀不一樣,但容積的大小幾乎一樣。讓學生自己設計試驗來解決哪一個杯子裝水多的問題。該實驗方法不唯一,而一個人的思維能力畢竟有限,需群策群力才能設計出簡單易行的實驗方法。並且學生個人操作無法完成,需要小組合作才能順利進行,再有學生本身對試驗的興趣很高。教師恰當把握合作時機,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樣的時機才是恰到好處的,才能讓學生感受合作的意義,享受合作成功的愉快,學生的小組合作也才是富有實質性的。
教師巧設懸念,精心設疑,使學生產生自己解答不了,或者自己得出結論確定不了是否准確,急需和別人交流,聽取別人意見的慾望,在這種情況下就使學生恰到好處地進入合作學習的情境,使合作學習達到最佳狀態。 如在教學十幾減9的退位減法時,教師出示課件,一個小猴子在賣桃,盒裡放了十個,盒外有3個,小猴子說:一共有13個桃子,小兔說:我買9個,白菜老師問:還剩幾個?小猴子抓耳撓腮想不出來,老師說:同學們能幫幫小猴子嗎?學生興致高漲,紛紛動腦筋,想辦法。獨立思考了幾分鍾後,有的同學眉頭緊鎖,面露難色,教師趁勢說:小組的同學可以合作,大家一起出主意,想辦法。同學們一聽,立刻又活躍起來,你一言我一語的交流著各自的看法。此時的合作交流學習就變成了學生的最大願望。
(三)、讓學生體驗到合作中的樂趣,感受合作的必要性。
在實踐活動中,單憑一個人的力量不能解決問題時,引發了學生合作的慾望,教師順應學生合作的內在需求,讓學生真正體會到了合作是一種能有效地解決實際問題的途徑。例如在《簡單的統計》教學時,教師先提出要求:統計三年級參加運動會各個項目的人數。然後給學生宣讀學校運動會三年級各班的運動員名單及參賽項目:「三(1)班陳川100米,李根鉛球……」剛讀了幾個,就有學生說太快了。我放慢速度後學生還是覺得來不及。「要是幾個同學一起統計就好了。」一個學生提出來,其他同學也一起附和。於是小組同學馬上圍在一起,商量合作的方法。當教師再次讀完一遍名單後,學生都興奮地舉起了小手。
三、 組織形式多樣的合作活動
1.游戲活動中的小組合作學習。瑞士教育家皮亞傑說過:游戲是認識的興趣和情感的興趣之間的一種緩沖地區。組織一些小組合作的數學游戲,能使課堂教學生動活潑,不僅可促使學生輕松、愉快、有效地掌握知識,也可以發展學生的靈敏性,積極思維的心向。
2.操作中的小組合作學習。俗話說:「眼見百遍,不如手做一遍」。操作是思維的基礎和源泉,是學生主動探究獲取知識的良好方法。因此,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根據教材內容積極創造條件,引導學生根據學具操作參與知識形成過程,培養能力,提高學生素質。在教學中安排一些需要學生積極合作實驗操作的活動。如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時,學生拿出一塊地瓜,動手合作切出一個平面,然後又讓學生在第一個面的旁邊再切一個面,這樣兩個面之間就有一條相交的線,這條線就叫棱。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認識了面、棱。
3.探究學習中的小組合作學習。在課堂內完成探究性學習任務時,一般都離不開組內合作,探究學習有賴於合作形式;合作學習的真正價值也不在於合作形式的追求,而在於探索、研究能力的提高和人格的完善,所以,二者完全能夠並且應該整合起來。小組合作研究能使學生「好學」、「樂學」,激發積極進取精神,從情感上保證探究學習的質量,反過來,探究學習又能加深合作情感,使人與人的交流、交往在更加廣闊的時空中進行,從而提高合作廣泛性。如在教學「圓的面積」時,教師引導學生在簡單回憶、思考三角形、梯形的面積公式是如何推導的之後,順勢提出:圓的面積公式是否也可以轉化成我們已經學過的圖形而推導出來呢?讓學生分小組合作探索,課堂氣氛一下活躍起來,小組成員紛紛開動腦筋,積極參與。通過剪一剪、拼一拼,有的拼出了近似於平行四邊形的圖形,有的拼出了近似於三角形的圖形,還有的拼出了近似長方形或梯形的圖形;有的同學還在合作實踐的過程中發現平均分的份數越多,就越接近於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或其它相類似的圖形。隨後,教師就藉助電教手段對學生合作的成果予以展示,讓同學門再補充完善,同時把小組的一些想法加以延伸,使每一個組員都切實體驗到了自己的一份發現、感受著同學合作的相互作用。
4.實踐應用中的小組合作學習。在日常教學中,經常組織進行一些收集數據、量量算算、調查生活中的數學等實踐活動,讓學生得到一種體驗,感覺到學習數學的樂趣。例如,學習「比例尺」後,小組的同學進行了細致、明確地分工,他們有的負責測量、有的負責換算,還有的同學負責繪制。小組同學合作

量出學校草坪、綠地、建築各個部分的長度,根據比例尺換算成圖上距離,繪製成學校的平面圖。
四、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技能
在合作學習課堂中,對學生進行合作技能的傳授與訓練是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否則學生會因為缺乏必要的合作技能而無法進行合作,從而直接影響合作學習的順利進行甚至嚴重削弱教學效果,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教給合作方法、培養合作技能,使每個學生都能提高參與合作學習的能力。
(1)聽辯的技能:培養學生專心傾聽別人發言的習慣,能聽出別人發言的重點,對別人的發言作出分析、判斷,同時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2)表達的技能:培養學生善於表達自己的觀點,說話時要聲音響亮、條理清楚、語句完整,語言簡練且能突出重點。
(3)交流的技能:尊重別人,不隨意打斷別人的發言,善於採納別人的意見,給別人有發表意見的機會,修改、補充自己原先的想法,體會他人的情感,控制自己的情緒。
(4)合作的技能:學會根據任務性質來決定應該採用的策略,促使合作更加有效.例如:先明確分工再合作,使每個成員都可以發揮自己的所長既快又好地完成任務;或先獨立思考再合作討論,達到開闊每個人思路的目的.同時,教師要注意合作內容的選擇,例如:辨析概念性問題的合作;發現知識性規律的合作;優化解決問題策略的合作。
五、注重對學生激勵性的評價
評價是合作學習不可缺少的一環,失去了評價的制約,合作學習也將難以落到實處。
對合作學習的評價可以是老師對學生的評價,也可以是同伴之間的評價或自己對自己的評價。評價的著眼點是不僅評價學生發言的答案正確與否,更要注意評價學生的合作態度、合作參與的過程、合作的精神、創新的意識等等。教師可以將小組合作水平作為評價的內容,要求每一個成員不僅自己要學會應該掌握的知識技能和方法,而且還要關心和幫助組內其他成員獲得成功。把「要求組內成員個個進步」作為教學評價的最終目標,有效地激發學生「我要學」的強烈願望,並產生「我能行」的積極情感,從而使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更主動、更積極。「
總之,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絕不是一種簡單的形式,不應該成為一種外部強加的過程,而應該是一個內部需要的過程;小組合作學習的最大優勢不但在教學中實現了參與對象的全面性,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合作能力以及合作精神,是促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交往的重要形式;合作學習的目的不是為了追尋華而不實的課堂氛圍而做,最主要的意義在於發揮集體的智慧、解決學生個體不能解決的問題,而且培養了學生之間合作交住的能力,促進學生主動性的發展,由學會共同學習向將來學會共同生活、共同工作等更廣闊的領域發展。因此,還需要我們對合作學習進行不斷的探索、不斷的努力研究,使之更加有效。

H. 如何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成果展示

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有助於培養學生合作的精神、意識和集體的觀念,有利於培養學生競爭意識和競爭能力,同時還可以彌補一個教師難以面向有差異的眾多學生分別教學的不足,從而真正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

I. 請幫我完成作業:設計小組活動成果展示的評價標准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分析

(一)有效參與是有效合作的前提和基礎。有效參與可以從這樣幾個維度來透視分析:

(1)從參與的范圍分,可分為部分參與和全員參與。在學習中,性格開朗、交際能力強的學生容易獲得較多的參與機會,而性格內向、靦腆拘謹的學生可能成為"看客"。若組織不好,調控不當,會產生活動中的"馬大效應"。(2)從參與的表現分,可分為外在參與和內在參與。在學習中,那些能說會道的學生常常表現出較高的參與積極性,因而也常常受到教師、同學的關注。但也有一些學生性格較為文靜、沉靜,面對新的問題,外部反映並不強烈,但卻喜歡沉思冥想,口訥心慧,冷不丁地提出一些想法,卻很有見地,耐人尋味。實際上後者也在參與,甚至是實質性的深度參與。在目前的學習中,我們往往對前一部分學生引導、調控不夠,對後一部分學生關愛、鼓勵不夠。(3)從參與的過程分,可分為階段參與和全程參與。有的學生只對某一環節、某一方面感興趣,而對於其他過程就不大關注,而有的學生自始至終都能全身心投入,積極參與。(4)從參與的效果分,可分為有效(高效、低效)參與和無效參與。像"出工不出力"、"小和尚念經"式的參與就是無效參與。如面對一個新問題,學生未經思考就急於作答,這種參與基本上是無效的。參與的有效性,主要看參與對小組學習目標的價值和自我發展的價值實現的貢獻。就個體而言,表現為面對學習情境入神、入境,這才是真正的、實質的有效參與。如果沒有小組全體成員的有效參與,小組合作充其量也是徒有其形而無其神,不可能實現深度合作和有效合作。

(二)有效的合作是小組合作的關鍵。合作小組的組建,既要依據學生共同的興趣、特長等個性傾向,使其"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也要考慮學生個性差異,讓每個學生在小組中都能發揮獨特的作用,做到揚長補短,人盡其才。應根據個性差異來合理調配,讓每個人的價值作用相互依存,相得益彰,使小組合作學習互動增值,互補共效。組內交流,組際競爭。要想實現"有效合作",組內經常開展交流是非常必要的,小組合作如果缺乏交流或交流不暢,合作過程中就容易產生問題,甚至合作難以維系。合作小組內的交流形式多種多樣,有座談,交談,商討,成果展示或相互交換等。通過交流能增進理解,聯絡感情,達到心理共融和默契。通過交流可以及時了解同伴的學習情況,從而進行自我調整或相互調整,使合作得以滋潤和優化。通過交流,還可以提高交際能力,推動學生社會化程度的提高。在提倡組內交流的同時,還可以積極開展組際競爭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增強組內合作的凝聚力,培養團隊精神。團隊競爭能避免個人競爭因失敗而產生的自我貶低、自我拒絕的情感,同時會進一步發揮團隊成員的潛能,促進群體積極向上,成為小組有效合作和全組爭優達標的強大動力。
二、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的評價

(一)有效性的基本理念

(1)互動觀合作學習強調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多邊互動,不僅要求教師對整個課堂教學設計進行整體把握,分配學習任務,控制教學進程,同時要求教師關注與學生的交流互動,注重學生之間的相互啟發、相互幫助。

(2)目標觀在小組合作活動中,成員之間可以互相交流,彼此討論,共同提高,既充滿溫情和友愛,又像課外活動那樣充滿互助與競賽。在小組中,每個人都有大量的機會發表自己的觀點與看法,傾聽他人的意見,使學生有機會形成良好的人際技能,當學生們在一起合作融洽、效果突出時,他們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就會更多,學得也就更加愉快,從而達到認知、情感與技能均衡的教學目標。

(3)師生觀在合作學習中,教師是合作者。教師與學生之間變成了「指導——參與」的關系。合作學習提倡教師當好「」,學生當好「演員」,從學生主體的認識特點出發,巧妙地運用了師生之間的互動,把「導」與「演」進行了分離與分工,把大量的課堂時間留給了學生,使他們有機會進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4)形式觀在教學形式上,合作學習強調以集體為基礎,以合作學習小組活動為主體形式,力求體現集體性與個體性的統一。合作學習中的課堂講授是以合作設計為基礎的,講授過程也力求簡明扼要,耗時短而成效顯著,有著較強的研究性、探究性,能為後來的小組活動留有足夠的空間。

(5)情境觀合作性的情境,學生在既有利於自己又有利於他人的前提下進行學習,在這種情境中,學生們會意識到只有在小組其他成員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獲得成功,小組成員之間是「榮辱與共」的關系,這是一種「利己利人」的學習情境。

(6)評價觀合作學習把個人之間的競爭變為小組之間的競爭,形成了「組內成員合作,組間成員競爭」的新格局,使得整個評價的重心由鼓勵個人競爭達標轉向大家合作達標。

(二)有效性的評價的基本原則

(1)評價的目的不是"區分"而是促進"轉變性發展"

在傳統教學中,評價基本用於區別勝利者和失敗者,而不是作為一種轉變性的協調發展過程。為了區分,人們自然依賴於一種具體的劃一標准,而這種整齊劃一的標准無法應因個體多樣化的發展。學習的目的不單純是理解前人發現的知識,而是讓學生進入主動探求知識的過程。因此,對於學習者來說,學習是探索未知領域的活動。面對不同的問題情境與學習個體,不存在簡單劃一的評價標准。學習者面對未知的領域,目標是方向性的,但沒有已知的答案。因此,學習者需要的更應是一種新起點下的"挑戰性"驅動,而不是面對已知標準的受"欠缺"驅動。評價不是區分,而是為了調節學習者的行為。在具體的實踐中,我們仍可以採用"區分",但這僅僅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從本質上講,這種"區分"仍應成為研究性學習中轉變性發展過程。

(2 )評價主要通過學習者的自我反思而最終實現

在學習中,評價的主體不是一元而是多元的。學習者、導師、學習夥伴等都可以成為評價的主體,主動的探索者本身是最重要的評價者。當然,教師可以成為"平等者中的首席",他是一個促進有效評價的積極參與者和組織者。另外,合作小組中的互評也是不可缺少的。尤其需要重視的是,在學習中,親身體驗貫穿探索的始終,評價致力於促進經驗的轉變,但任何人的評價都必須建立在學習者自我反思的基礎上,最終才能實現自我意義的建構。

(三)有效性的評價的主體

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的主體最重要的是學習者對學習過程的自我評價。只有學習者的自我評價才最能起到反思的作用,引起自我的改進。因此學生必須是評價的中心對象、主要的評價者。協作者或者同學、教師等重要參與者也應當在評價的主要實施者。評價中的首先應當是考慮的是自我評價;然後是協作者或者同學的評價;最後是教師或者家長、社會對學習者的評價。

因此,使用量表對學習的評價將應當是以學生自身為評價的重要主體,以學習過程為評價的主要內容。根據每項研究活動的不同實施情況,在評價中還會出現對研究計劃的評價、對研究過程實施的評價、對研究成果的評價、對協作者的評價等等不同專項評價量規表。

(四) 有效性的評價的內容(根據評價內容設計量表一、表二、表三、表四)

(1)是評價學生參與探究性學習活動的態度。它可以通過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來判斷。如:A 小組成員出勤率 B是否認真努力的完成自己所承擔的任務 C是否積極參與D 是否有責任感 E 是否主動協作,組員關系是否協調 F是否做好資料積累和分析處理工作 G是否主動提出探究設想和建議。

(2)是評價學生在探究活動中的方法、技能掌握情況。對學生在探究性學習活動各個環節中掌握和運用有關方法、技能的水平進行評價,如:A 查閱資料和篩選資料的數量和質量B 對資料歸類和統計分析 C使用新技術 D 活動記錄的完整性、及時性、真實性 E 對學習結果的表達與交流等。

(3)是評價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情況。要考查學生在一次探索式活動中從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到解決問題的全過程所顯示出的探究精神和能力,也要通過活動前後的比較和幾次活動的比較來評價其發展狀態。

(4)是評價在學習活動中所獲得的體驗情況。這主要是通過學生的自我陳述以及小組討論記錄,活動開展過程的記錄等反映出來。

(5)是評價學生的學習結果。學習結果的形式多樣,它可以是一篇研究論文、一份調查報告、一件模型、一塊展板、一張簡報、一場主題演講、一次口頭報告、一本探究筆記,也可以是一項活動設計的方案。教師需要靈活掌握評價標准。

三、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評價的意義

(一)更有利於學習的認知、情感和技能目標的均衡達成

學習是認知的過程,也是滿足學習者心理需求的過程。學習的過程伴隨著濃厚的情意色彩。學習行為又是一種社會化行為,唯有同他人溝通、互動,才能取得較大的成效。學習具有多元目標,包括激發創造精神、增強主體意識、陶冶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學會收集與處理信息、學習體驗科學研究、學會人際交往養成合作精神、提高思維與表達能力等。小組合作學習是同學之間互教互學、彼此交流知識的過程,也是互愛互助、相互溝通情感的過程;學習的過程不僅直接作用於學生的認知發展,並且還通過情意因素促進學生認知的發展以及非認知品質(如人際交往等)的提高,同時也滿足了每個學生「影響力」和「歸屬」方面的情感需求。小組合作開展研究性學習,將不僅使學生「學會」、「會學」,而且使學生「樂學」、「好學」,所以,小組合作學習理所當然地成為研究性學習的比較合適的教學組織形式。

(二)有利於全體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開發每一位學生的創造潛能,提高教學效率

學習並非培養天才兒童的超常教育,也不同於偏重少數特長學生的課外活動,它面向的是全體中小學生;它並不十分注重研究的結果,而是要讓每個智力正常的學生歷經研究性學習的過程,提高自己的創造意識和能力。小組合作學習避免了班級集體教學中往往出現的相當一部分學生由於得不到充分的參與學習活動的機會不得不處於「旁觀」、「旁聽」地位的被動學習狀況,賦予全體學生遠比傳統課堂教學中多得多的參與學習的機會和權利。每個學生都能選擇符合自己興趣的研究性課題,並在課題小組中擔當一部分研究任務,隨著研究的深入,參與程度的提高,自身的潛能得到發揮,獲得了新知識,提高了研究、創新能力。所以,對於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高效率的組織形式。

(三)更有利於培養學生社會合作精神與人際交往能力

在接受性學習中,小組合作學習形式往往體現為結構化的教學程度,而小組合作學習作為基本組織形式貫穿學習過程始終。課題研究的成敗,往往取決於小組成員間合作的好壞。為了達到共同的學習目標,小組成員之間必須相互了解、彼此信任,經常進行交流,互相幫助和支持,還需要舀善地解決可能出現的各種矛盾,同學之間建設起一種融洽、友愛的親密夥伴關系。不僅如此,學習中小組合作學習還表現在同社會方方面面的聯系中,社會調查、訪談、外出收集資料、向專家請教等等,不僅需要合作夥伴的同心協力,而且要獨立地運用社會交往技能去爭取成功。可以認為,小組合作學習對於學生的合作精神和人際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更多的鍛煉的機會。

閱讀全文

與小組合作成果展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表 瀏覽:294
內地音樂版權 瀏覽:208
公共衛生服務今後工作計劃 瀏覽:457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