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無甚成果

無甚成果

發布時間:2022-01-18 15:18:02

㈠ 為什麼工作這么努力,卻看不到成果

㈡ 做了很久的科研沒有成果是什麼感受

肯定不甘心啊,畢竟高科研是很費時費力的事情,研究半天還沒個成果,不甘心。

㈢ 沒有幾個人關注科學家成果的原因

因為娛樂圈是面向大眾的,大眾知道他們的動態。一個不為大眾熟知的革命英雄逝世,全軍震動,你作為一個普通人可能並不知道。一個不為大眾熟知的科學家逝世,全世界科學界為之惋惜,你作為一個普通人可能並不知道。

㈣ 簡述南朝各代在詩歌方面的主要成就

南朝主要包括宋,齊,梁,陳四個朝代,因為偏安於南方,並且皆以建康為都,與北朝相對而得名.這個朝代因為君王沉迷於享樂,所以軍事,政治上並沒有什麼突出的建樹,但是在文學上卻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從劉宋起,統治階級由於無心政事,所以在詩歌中表現出來為國家觀念淡薄,文字比較華美,但是劉宋朝代因為上承魏晉,其詩歌有過渡性的特點,真正能夠代表南朝詩歌的特點的詩歌是齊梁陳詩歌的特點,是所謂的"綺錯婉媚."因此詩歌具有文辭華美,內容空洞的特點,詩歌主要表現個人生活,很少觸及社會現實,但是南朝文學"協偕鍾律,符靡宮商.",在詩歌的聲律上有很高的成就,並且已經形成了詩歌的較為系統的聲律理論,並且在詩論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代表作有鍾嶸的<<詩品>>,劉勰的<<文心雕龍>>,由於聲律理論的影響又導致了永明體詩歌的出現,代表人上面提過,在此不多說了.沈約創立了聲律論.其中謝眺對南朝樂府有一番用心的研究,這類詩歌清新自然,很是與眾不同.已經構成了講究聲韻對偶等詩歌必然具有的因素,在整個詩歌史上,南朝詩歌對後來的唐詩也有很深的影響.其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貢獻,就是詩歌不再只是一種沒有獨立地位的文學體裁,是那個時代真正的確立了其作為一種文學體裁的地位,也就是別人說的"詩歌的自覺."

㈤ 錢學森成就那麼多,貢獻那麼大,為何沒有獲得諾貝爾獎

一直以來,大家都流傳一個說法,那就是諾貝爾獎排斥中國人,在莫言、屠呦呦之前,中國再頂尖的科學家也拿不到諾貝爾獎,但華人之中就一些人拿到了諾貝爾獎。

比如:當時還是美籍華人的楊振寧(現在是中國國籍)、美籍華人李政道、丁肇中、崔琦、錢永健,高錕等等。

㈥ 朱彝尊的詩詞成就

朱彝尊與王士禛同時馳名詩壇,當時有「南朱北王」之稱,趙執信也尊奉他們為兩大家(見《談龍錄》)。
朱彝尊論詩,早期宗唐黜宋,對於陸游批評尤為尖銳,謂其詩「句法稠疊」,「令人生憎」(《書劍南集後》),晚年則由唐入宋。但總體上說,他的詩有學者氣,重才藻,求典雅,缺乏初盛唐詩歌激盪奔放的氣概。如《送袁駿還吳門》:
袁郎失意歸去來,彈鋏長歌空復哀。天寒好向汝南卧,酒盡誰逢河朔杯。遠岸楓林孤棹入,平江秋水夕陽開。要離墓上經過地,知爾相思日幾回。
詩中引用了馮諼彈鋏、袁安卧雪、劉松與袁紹子弟酣飲以避暑和皋伯通葬梁鴻於要離墓旁等典故,表現了對友人的理解和情誼,從中可以看出朱彝尊詩的一般特點。
在他的一些抒發個人不平之憤的詩作中,語言則較為明快,如《寂寞行》等;另有部分短小的寫景詩和歌謠體的詩,像《永嘉雜詩二十首》、《鴛鴦湖棹歌一百首》,也寫得較為輕靈。下錄《永嘉雜詩二十首》中的《孤嶼》:
孤嶼題詩處,中川激亂流。相看風色暮,未可纜輕舟。
清人對朱彝尊的詩評價很高,這和清人重學問的風氣有關。實際就詩的形象性和情味的感人而言,他並不能與王士禛相比。 朱彝尊是名詩人,在清詞中影響更大。他和陳維崧並稱「朱陳」,執掌詞壇牛耳,開創清詞新格局。他認為明詞因專學《花間集》、《草堂詩余》,有氣格卑弱、語言浮薄之弊,乃標舉「清空」、「醇雅」(其說源於張炎)以矯之。他主張宗法南宋詞,尤尊崇其時格律派詞人姜夔、張炎,提出:「世人言詞,必稱北宋,然詞至南宋始極其工,至宋季而始極其變。姜堯章氏最為傑出。」(《詞綜·發凡》)又雲:「倚新聲玉田差近。」(《解佩令·自題詞集》)他還選輯唐至元人詞為《詞綜》,藉以推衍其主張。這一主張被不少人尤其是浙西詞家所接受而翕然風從,「數十年來,浙西填詞者,家白石而戶玉田」(《靜惕堂詞序》)。後龔翔麟選朱彝尊、李良年、李符、沈皞日、沈岸登及本人詞為《浙西六家詞》,遂有「浙西詞派」之名。其勢力籠罩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百餘年的詞壇。
朱彝尊的《曝書亭詞》由數種詞集匯編而成。所作講求詞律工嚴,用字緻密清新,其佳者意境醇雅凈亮,極為精巧。
如《洞仙歌·吳江曉發》:
澄湖淡月,響漁榔無數。一霎通波撥柔櫓,過垂虹亭畔,語鴨橋邊,籬根綻、點點牽牛花吐。紅樓思此際,謝女檀郎,幾處殘燈在窗戶。隨分且欹眠,枕上吳歌,聲未了、夢輕重作。也盡勝、鞭絲亂山中,聽風鐸郎當,馬頭沖霧。
靜謐的江南水鄉的清晨,乘舟出發的風情,被描摹得十分細膩。一路月淡水柔,籬邊花發,樓頭燈殘,舟中人在吳歌聲中若夢若醒,寫出一種清幽的情趣。
朱彝尊有一部分據說是為其妻妹而作的情詞,大都寫得婉轉細柔,時有哀艷之筆。下面是其中的一首《眼兒媚》:
那年私語小窗邊,明月未曾圓。含羞幾度,幾拋人遠,忽近人前。無情最是寒江水,催送渡頭船。一聲歸去,臨行又坐,乍起翻眠。
把初戀時的欲罷還休,熱戀後離別之際的坐立不安,表現得淋漓盡致。文字平易清新,卻又可以領略到孤詣錘煉的功力。
朱彝尊詞中,還有一部分懷古、詠史之作,頗有蒼涼之意。如《金明池·燕台懷古和申隨叔翰林》的結末幾句:「數燕雲、十六神州,有多少園陵,頹垣斷碣。正石馬嘶殘,金仙淚盡,古水荒溝寒月。」但這類詞缺乏激昂雄壯的情調,而且在朱彝尊那裡也不是主要的。他推崇南宋亡國前後的一群詞人,而他們的特點正是用精雅的語言形式構造清空虛渺的意境,作為逃脫現實的心靈寄寓,這里有著時代、處境和心理的相似之處。後人批評說:「自朱竹垞以玉田為宗,所選《詞綜》,意旨枯寂;後人繼之,尤為冗漫。以二窗為祖禰,視辛、劉若仇讎,家法若斯,庸非巨謬。」(文廷式《雲起軒詞鈔序》)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竹坨詞疏中有密,獨出冠時,微少沉厚之意。《江湖載酒集》灑落有致,《茶煙閣體物集》組織甚工,《蕃錦集》運用成語,別具匠心,然皆無甚大過人處。惟《靜志居琴趣》一卷,盡掃陳言,獨出機杼,艷詞有此,匪獨晏、歐所不能,即李後主,牛松卿亦未嘗夢見,真古今絕構也,惜托體未為大雅。《靜志居琴趣》一卷,生香真色,得未曾有!前後次序,略可意會,不必穿鑿求之。
譚獻說:「錫鬯、其年(陳維崧字)出,而本朝 詞派始成」,「錫鬯情深,其年筆重,固後人所難到。」(《篋中詞》二) 《桂殿秋》是朱彝尊的代表作。況周頤的《蕙風詞話》將其列為當朝第一。詞雲: 思往事,渡江干,青娥低映越山看。 共眠一舸聽秋雨,小簟輕衾各自寒。 寥寥四句,二十七個字,勾畫了一個凄婉場景,講述了一段動人故事,抒發了一腔不舍痴情,揭示了一種無奈人生。 朱彝尊與其妻妹馮壽常相戀,曾以一首排律《風懷二百韻》記敘他們的愛情故事。詩歌 結集時,別人勸他刪去此詩,他表示,寧作名教罪人,也決不刪此詩。他還以馮壽常的字「靜志」作為自己詩話和詞集之名。一部《靜志居琴趣》,多是以靜志為對象的情詞。冒廣生雲: 「其實《靜志居琴趣》一卷,皆《風懷》注腳也。」(《小三吾亭詞話》)《桂殿秋》則是其中最出色的一首。 「思往事」,是時間;「渡江干」,是地點。「青娥低映越山看」,像一幅特寫,把那種神往之情,痴迷之情,不舍之情刻畫得惟妙惟肖,同時,也隱約顯露了他們那特殊的戀情和特定 的處境。這是全詞情緒的高峰。「共眠一舸聽秋雨,小簟輕衾各自寒」,既有現實的白描,又有心理感受的流瀉。人以五尺之軀的有形個體卻要追求無限, 以不滿百年的短暫生命卻要追求永 恆,以令上帝發笑的認識能力(西人有言:人一思考,上帝就發笑)卻要窮究真理,以區區天 地過客卻要尋求生命的終極意義一樣, 對心靈溝通的執著也是人生中的又一個二律背反。

㈦ 劉禹錫詩歌的主要成就是什麼

1、詩歌成就
劉禹錫的山水詩,改變了大歷、貞元詩人襟幅狹小、氣象蕭瑟的風格,而常常是寫一種超出空間實距的、半虛半實的開闊景象,如「水底遠山雲似雪,橋邊平岸草如煙」(《和牛相公游南庄醉後寓言戲贈樂天兼見示》),「野草芳菲紅錦地,游絲繚亂碧羅天」(《春日書懷寄東洛白二十二楊八二庶子》)。再如《望洞庭》;在這靜謐空靈的山光水色中融入了詩人的主觀情感,構成了一種恬靜平和的氛圍。不過,雖然劉禹錫說過「能離欲則方寸地虛」,但是他積極參與永貞革新,其實還是要在社會中實現人生理想;他的性格也比較倔強,受道家影響,詩中倒是常常表現出高揚開朗的精神。如《秋詞》二首之一、《同樂天登棲靈寺塔》,都有一種高揚的力量。由於有了含蓄深沉的內涵、開闊疏朗的境界和高揚向上的情感,劉禹錫的詩歌便顯得既清峻又明朗。 劉禹錫又多次貶官南方,這也是民歌盛行的地方,所以劉禹錫常常收集民間歌謠,學習它的格調進行詩歌創作,如《白鷺兒》詩以隱喻方式寫自己孤高的情懷,但用的是輕快的民歌體。還有一些完全仿照民歌的作品,如《竹枝詞》、《楊柳枝詞》、《堤上行》、《蹋歌詞》、《浪淘沙詞》、《西塞山懷古》等,都很樸素自然、清新可愛,散發著民歌那樣濃郁的生活氣息,以下兩首尤為傳神:《堤上行》三首之二、《竹枝詞》二首之一。
2、人物簡介
劉禹錫(772年—842年),字夢得,漢族,洛陽人。自稱「家本滎上,籍占洛陽」,又自言系出中山, 其先中山靖王劉勝,晚年自號廬山人。唐代大儒、哲學家、文學家、詩人,有「詩豪」之稱。
貞元九年(793年),進士及第,初在淮南節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記室,為杜佑所器重,後從杜佑入朝,為監察御史。貞元末,與柳宗元,陳諫、韓曄等結交於王叔文,形成了一個以王叔文為首的政治集團。後歷任朗州司馬、連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禮部郎中、蘇州刺史等職。會昌時,加檢校禮部尚書。卒年七十,贈戶部尚書。

㈧ 錢學森成就那麼大貢獻那麼多,為什麼沒有獲得諾貝爾獎

這個問題需要辯證的看待,也就是既要分析錢學森(以下簡稱「錢老」)的豐功偉績,也要了解一下諾貝爾獎的評選標准,這樣才能得出正確答案。我們都知道,錢老是我國非常偉大的科學家之一,無論是他坎坷的回國經歷,還是他在新中國成立之初一貧如洗、百廢待興的條件下毅然決然地投身於「兩彈一星」等的科學研究之中,

但並不能說明一切,諾獎也不例外。我國的很多科學家在各自的領域也取得了重大突破,比如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屠呦呦等,他們的成就是全國乃至全世界有目共睹的,不僅如此有的科學家由於工作的特殊性甚至隱姓埋名幾十年,這些都不是一個獎項所能概括的。

㈨ 唐詩宋詞的藝術成就

一、唐詩繁榮與前代文學遺產
當我們注目於唐詩這樣一個星漢燦爛的文學奇觀時,我們不能忘了這樣一個基本的事實,即,文學的發展總的說來是一個漸變的過程,任何文學高潮的出現,其實都是由來有自的。黑格爾在談到希臘古典藝術高度發展的條件時曾說:「所以古典性藝術(指希臘古典藝術)須處於一種熟練技巧高度發展的階段,才能使感性材料(指藝術的各種媒介,如語言、色彩、線條等)聽從藝術家的隨意指使。這種藝術成規必須先已存在(盡管還有些拙劣離奇),然後古典美方面的天才才能把機械的熟練加以改進,使它達到技巧的完美。因為只有到了單純的機械性的技藝已不再成為困難和障礙的時候,藝術家才能致力於自由塑造形式。」黑格爾在寫下這段話的時候,他對遙遠東方的唐代藝術,尤其是唐詩的藝術當然是不大了解的。但我們在今天讀到他這段話時,卻彷彿覺得他是在談論唐代、唐詩的藝術。唐詩藝術的高度成熟、發展,正是黑格爾所闡述的那樣一種條件的產物。在唐以前,盡管詩歌的各種藝術「還有些拙劣離奇」,還有些精疏,但它的確為唐詩的繁榮准備了幾乎所有的技巧,然後唐代的藝術天才們才能在這個基礎上「把機械的熟練加以改進,使它達到技巧的完美」,才能致力於「自由塑造形式」。

回顧唐以前的整個詩歌發展過程,我們以人的成長打比方來說明,如果我們把唐詩比作是生機勃勃的青春期,那麼《詩經》則是天真稚拙的萌芽期,兩漢樂府和文人五言詩則是其粗礪、同時在潛滋暗長的幼年期,整個魏晉南北朝,文學進入了一個「自覺的時代」,為唐詩的全面繁榮准備了豐厚的條件,可以目之為羽毛漸豐的少年期。這樣一直到唐,由於各種社會條件的恰好稱合和刺激,古典詩終於發展到了它的最高峰。而詩之進入宋,則是活力漸頹、風采漸失、思慮漸沉的老成之境了。大致說來,唐詩之興盛,前代主要為之准備了四個方面的條件:第一,以前各個時代的詩為唐詩准備了豐富的意象(包括意象的運用方法)。我國的文學,尤其是詩,歷來講究含蓄蘊藉,崇尚中和之美,講究美刺,而要做到含蓄蘊藉而富有韻致,就非藉助於意象不可。實際上,從《詩經》時代開始,我國的詩就走上了一條重視意象運用的道路。《詩經》的三個種基本的表現手法:賦比興,比興就佔了其中之二。而所謂「比興」,實際上就是類似於意象方法(在意象一詞被廣泛使用之前,古人一直用「比興」一詞指意象運用這種現象,如「比興之體」、「比興之法」等)。例如《詩經》中的《蒹葭》、《黍離》、《採薇》等,其中的「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在水一方」、「彼黍離離」、「彼稷之苗」、「楊柳依依」、「雨雪霏霏」等就是一些很好的意象,這此意象在後代也一再被運用,到了唐更成了唐詩意象寶庫的一部分。如果我們稍加歸納就會發現,舉凡唐詩中出現頻率高的意象,諸如「月、星、雨、雪、草、鳥、花、水、雁」等,幾乎都是被前代詩人使用過的(當然唐代詩人在這一基礎上更有發展,此詳於後)。

第二、唐詩所表現出的爐火純青的語言錘煉技巧,也是由前代積累歷久而成的。現在流傳的有關詩歌語言錘煉的佳話一般都是唐或唐以後的。但重視詩歌語言的錘煉是我國古典詩的一貫傳統,只不過到了唐才高度成熟罷了。即使在古樸天真的《詩經》中,我們依然能感受到這種語言的「錘煉」之功。例如劉勰在《文心雕龍·物色》中贊美《詩經》:「故 『灼灼』狀桃花之鮮,『依依』心楊柳之貌,『杲杲』為日出之容,『漉漉』擬雨雪之狀,『喈喈』逐黃鳥之聲,『崾崾』學草蟲之韻;『皎日』、『彗星』,一言窮理;『參差』、『沃若』,兩字窮形,並以少總多,情貌無遺矣。」「窮理」、「窮形」,能做到「情貌無遺」無疑與字詞的錘煉有極大的關系。經過兩漢,到魏晉南北朝,文學進入了自覺的時代,詩人對語言的錘煉也越來越自覺、重視。朱光潛先生就此論述說:「他(指曹植)的詩已經是新時代的預兆。例如《情詩》里 『始出嚴霜結,今來白露希(左邊加日字旁)』已儼然是律句……『朱華冒綠池』一句每字都有痕跡。區區一字往往可以見出時代的精神。……例如陸機的『涼風繞曲房』的『繞』字,張協的『凝霜竦高木』的『竦』字,謝靈運的『白雲抱幽石,綠筱媚清泉』的『抱』和『媚』字,鮑照的『木落江寒渡,雁還風送秋』的『渡』 和『送』字之類,都有意力求尖新,在漢詩中絕找不出。」宋人劉克庄在《後村詩話》中也說:「詩至三謝,如玉人之攻玉,錦工之織錦,極天下之工巧組麗,而去建安、黃初遠矣。」雖然後人對這種煉字現象的出現或褒或貶,但實際上這種現象仍然不斷地發展著,這樣一直到唐,字詞的錘煉之功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這一點,只要看一看唐宋詩詞中的名句佳句之多,字詞錘煉的佳話之多,就可以明白。可以這樣說,豐富的意象寶庫和高超的語言錘煉技巧,是唐詩繁榮的兩個最基本的條件。

第三,南北朝時期山水田園詩的出現亦是唐詩繁榮的一個重要原因。陶淵明、謝靈運、謝(月兆)等開創的山水田園詩,極大地拓展了詩歌的表現領域,它對唐詩的直接影響,是唐代出現了蔚為大觀的山水田園詩派。山水田園之美,在王、孟、韋、儲、柳等人的筆下,展現出了它們的千種風姿、萬般風情。但如果我們把目光放得更遠一點,就會發現,山水田園詩的影響不僅僅及於唐的山水田園詩派,唐詩中比山水田園詩更廣泛的寫景詩、寫景句變受惠於陶、謝所開創的山水田園詩。沒有這一開創,如此大量而優美的寫景詩與寫景句是不可能出現的。
山水田園詩的出現還有一個影響不易為人發覺,這便是它使中國傳統的寫景抒情手法變得更加精美。中國詩的寫景抒情手法是由來已約的,《詩經》中的所謂「興」其實就是一種位較因定的寫景抒情詩。但《詩經》、楚辭,流魏古詩中的寫景抒情是質朴有餘,精美不足,而且位置也缺少變化。以陶、謝為代表的山水田園詩出現以後,詩人們對景物的感受遂更加敏銳,描寫亦更精美,這就不可避免地會早影響到其寄託物同是自然景物的寫景抒情。朱光潛先生說:「自然比較人事廣大。興趣而移到自然本身,是詩境的一大解放,不特題材因之豐富,歌詠自然的詩因之產生,即人事詩也因之得到較深廣的義蘊。」所謂「人事詩得到較深廣的義蘊」,就是因為寫景抒情的更趨豐富精美,使詩的情感獲得了更有力也更含蘊的表現。實際上,精美的寫景抒情只是到了南北朝時才出現的事。如謝(月兆)的「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蒼蒼」,何遜的「夜雨滴空階,曉燈離暗室」,薛道衡的「暗牖懸蛛網,空梁落燕泥」等,就是最顯著的例子。這不能不說是山水田園詩的影響所致。

第四,南朝時沈約等人創立的「四聲八病」之說及其在詩歌中的應用(其結果就是所謂「永明體」的出現),與唐的近體詩有著直接的淵源關系。
近體詩是唐詩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唐詩藝術成就最突出的領域。近體詩不僅音韻和諧優美,而且它的一系列格律規則對詩的結構組織、對敘述行文的變化、意象的運用、語句的錘煉等都有相當的影響,只不過它的影響較為深層隱密,不易為人注意罷了。可以這樣說,沒有前人所開創的一系列格律規則,也就無所謂近體詩,也就沒有唐近體詩代表的高度發達的唐詩的藝術。而缺少了近體詩的唐詩,則是完全不可想像的。
近體詩的一整套格律規則,當然是到唐才完全定型的。但此前的南朝,詩人們對詩的聲律就已經進行了較深入的研究,並且出現了一種可以稱之為律詩的前驅的「永明體」。「永明體」不僅有一套較完整明確的理論,(其理論為「欲使宮羽互變,低昂舛節,若前有浮聲,則後須切響,一簡之內,音韻盡殊,兩句之中,輕重悉異。」)而且其創作也極接近於唐律詩(對於這一點,前人已論之甚詳,故在此不煩舉例分析),總之,它在平仄相間、「對」、偶句押韻、中間兩聯對偶這些規則的運用方面,已經很接近唐律詩。後來唐又補充了 「粘」的規則,將平仄的劃分更加簡化,並發展出了七言律絕,至此,近體詩的格律規則終於得以定型,唐詩人在這一新的舞台上,寫出了異常輝煌的篇章。

二、宋詞對唐詩的繼承關系
「唐詩宋詞」一語,宋詞與唐詩並稱,不唯標示「一時代有一時代之文學」之義,而且也說明,宋詞是庶幾可與唐詩媲美的一大詩體。宋季承唐,然而如魯迅先生所言,好詩差不多已被唐人作完了。所以,到了宋代,宋人在詩歌創作方面,要不落唐人的窠臼,確乎很難。但是,唐人所留下的豐富的文學遺產,宋人也並不有白白浪費,而是將它們更多更靈活運用在「詞」這一詩歌體式上,使詞在宋代獲得了空前絕後的發展。
我們在論宋詞與唐詩的關系時,往往更多的注意於宋詞與唐詩的區別。差別的確是主要的也是重要的,在本書的宋詞部分,筆者也主要著眼於宋詞最主要的藝術特徵(當然也是與唐詩的不同之處)來展開論述。但在此緒論中,就像我們在論述唐詩的藝術特性前必須先說明唐詩對前代的繼承關系一樣,我們也必須先說明宋詞對唐詩的繼承關系。
可以肯定地說,宋詞能取得如此顯赫的成就,如果不是建立在唐詩如此卓越的成就和如此純熟的技巧之上,是絕對不可想像的。從後來挖掘出來的敦煌曲子詞來看,詞在進入文之手以前,除了它的句式長短參差不齊外,與此前的民間歌謠並沒有什麼兩樣,一樣的主要是採用那種簡單、質朴、直率的表現方法。到中晚唐文人開始實驗填詞以後,就像一切民間文學向文人的文學的轉變一樣,詞也就不知不覺地發生著變化,漸漸地帶有了文人的因而也是更藝術化的色彩(當然,也會有負面影響,例如少了質朴和直率,但這比竟是次要的)。最早實驗詞的創作的白居易、劉禹錫,尤其是後來大量進行詞的創作的溫庭筠、韋庄等,他們本就是唐的重要詩人,他們的加入,必然地會把他們在詩歌創作中的種種技巧,帶到詞的創作中來。另外,五代、宋的詞作者,也幾乎都是詩人,他們一面作詩、一面填詞,唐詩的各種技巧自然就會融匯、滲入到詞的創作中去,使詞的創作更加精美。實際上,我們只要對宋詞的藝術稍稍加以分析,就會發現,宋詞在意象、寫景抒情手法的運用方面,在詞的境界營造方面,甚至在語言的錘煉、借代、典故等手法的運用方面,與唐詩都有著明顯的繼承關系。倒如下面秦觀的名詞《八六子》: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鏟盡還生.念柳外青驄別後,水邊紅袂分時,愴然暗驚.
無端天與娉婷,夜月一簾幽夢.
春風十里柔情,怎奈何、歡娛漸隨流水.素弦聲斷,翠綃香減,那堪片片飛花弄晚.
蒙蒙細雨籠晴,正銷凝,黃鸝又啼數聲.相對於詩,這是一首地道的詞,它的情韻、它的色澤、它的意境,都是地道的詞味兒的。但是如果我們再仔細一品味,卻發現它在很多方面,與唐詩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例如首句的「倚危亭」,看似是詩人的獨創,但實際上,登高抒懷、寄愁正是唐詩人常用的寫法,此類例子可以說是舉不勝舉,例如杜甫的「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登樓》)、杜牧的「樓倚霜樹外,鏡天玩一毫」(《長安望秋》)、李商隱的「迢遞高城百尺樓,綠楊枝外盡汀州」(《安定城樓》)、許渾的「一上高樓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州」(咸陽城東樓);甚至是「危」字的用法,也找得出唐詩的淵源,如杜甫的「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李商隱的 「江風揚浪動雲根,重碇危檣白日昏」(《贈劉司戶賁》)至於接下來的以「芳草」比喻「恨」,以「萋萋」形容「芳草」,那更是唐詩中常見的意象和寫法;甚到 「鏟盡還生」一語,也並非完全沒有借鑒,例如白居易的「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賦得古原草送別》)、孟浩然的「林花掃更落,徑草踏還生」。下面的「柳外」、「青驄」也一樣,單純的「柳」的意象就不用說了,就是以「柳外青驄」來暗示戀情、離別的寫法,也不是完全無所本的,如李商隱的《無題》中就有「斑騅只系垂楊岸,何處西南待好風」、儲光羲的《釣魚彎》中就有「日暮待情人,維舟綠楊岸」,雖然它們之間有較大的區別,但也不能說它們完全沒有聯系。至於「青驄」代車馬、「紅袂」代女性的寫法,也是唐詩中龐大的借代體系中所有的。至於下片中「夜月、春風、飛花、細雨、黃鸝」的意象,以及用大量的類似意象來渲染愁緒的寫法,以及它所創造的迷朦的意境,與唐詩都有著直接的借鑒關系。例如下面韋應物的《寒食寄京師諸弟》:「雨中禁火空齋冷,江上流鶯獨坐聽。把酒著花想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也運用了大量的這類意象來渲染愁緒,其意境也有些相似。就是「娉婷、一簾、十里柔情」這些詞語及其組合,應該說與唐詩也是有關系的,如杜牧的《贈別二首》(其一)中,幾乎就包含了所有這些意象和句式,其詩如下:「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筆者選擇秦觀這片詞來說明宋詞對唐詩的繼承關系,並不是它與唐詩有特別多的雷同處、借鑒得特別多,這實在是宋詞創作中的一個普遍現象。這並不足怪,下如唐詩是在前代巨大遺產的基礎上創新、 發展一樣,宋詞亦是在唐詩豐富的遺產的基地上進行創造的。
論到這種繼承性,這里自然就產生了一個問題,即,宋詩與宋詞都繼承了唐詩這一遺產,那麼,為什麼宋詩的成就遠在唐詩之下,亦不及宋詞呢?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多種多樣的,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即,詩與詞不同的體式是造成這一差異的重要原因之一。為了更好地說是這一問題,我們不妨先打一個也許不十分恰當的比喻:唐詩的創作藝術好比是一種專利,宋詩人把這種專利拿來製作同一種東西,盡管他們並非完全沒有創造、沒有革新、沒有增補,但是他們製作的畢竟是詩,是同一種東西,因此,這些東西一上市,就會被人窺見雷同處、摹仿處、剽竊處,被人控告侵犯了唐人的專利。正國為此(當然還會有別的原因),宋詩就希望有一點自己的東西,例如詩的議論化和散文化等,但不幸的是,這些東西新則新矣,但卻或多或少地違背了詩的藝術規律。但宋代的詞人則不同,雖然他們也繼承了唐詩的創作藝術,但是,他們製作的卻是另一種東西,是長短句的詞,盡管明眼人也能窺見它們之間的某種繼承關系,但這卻不會被人視為侵犯了專利。有一種也許較為極端的現象可以證明這一點:宋詞中也有很多摹仿、點化、甚至照搬唐人的詩句的,這種情總如果出現在宋詩中,是萬萬逃不掉蠹魚之譏的。但它出現在宋詞里,情況卻大不一樣,由於詞的長短句式的不同框架、不同的韻味,卻彷彿給唐人原句注入了新的生命。例如晏幾道的《蝶戀花》:
醉別西樓醒不記,春夢秋雲,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還少睡,畫屏閑展吳山翠.

衣上酒痕詩里字,點點行行,總是凄涼意.紅燭自憐無好計,夜寒空替人垂淚.在這首精彩的詞中,不要說意象、寫景抒情、比喻等技巧的運用上繼承了唐詩的藝術技巧,就是在字面上也有幾處與唐人的詩句有些關系的,最末兩句,幾乎就是杜牧的成句。杜牧《贈別》詩:「多情卻總似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若單以個別的句子來對照,晏幾道是萬萬逃脫不掉書袋之名的。但若從詞的整體來衡量,杜牧的這兩句詩被稍加變化,放在一首結構、韻味全新的詞中,卻並不給人以多少摹仿、陳舊之感。如果借用系統論的觀點來看這樣的現象,就一點也不奇怪:詞對於詩而言,是一個不同的系統,即使同樣的詩句進入詞中,它也會獲得新的系統質。對於這種現象,前人實際也有所認識,例如明王世貞說:「『寒鴉千萬點,流水繞孤村』,隋陽帝詩也。『寒鴉數點,流水繞孤村』,少游詞也。語雖蹈襲,然入詞尤是當家。」又如清胡薇元也說:「晏元獻《珠玉詞》集中《浣溪沙·春恨》:『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本公七言律中腹聯,一入詞即成妙句,在詩中即不為工。此詩詞之別,學者須於此參之,則他詞亦可由此會悟矣。」為什麼「語雖蹈襲」的句子,「然入詞家尤是當家」呢?為什麼「在詩中即不為工」,「一入詞即成妙句」呢?這便是因為詞是一不同於詩的新的系統,同樣的詩句一進入詞,就獲得了新的系統質。至於更巧妙無痕跡的化用,那更可以視為一種全新的創造。如此詞中的「春夢秋雲,聚散真容易」可以說是化用了白居易的《花非花》中的「來如春夢不多時,去似秋雲無覓處」。但晏詞化用後,不僅更凝煉,更由於句式的變化,使它比原詩獲得了更深長的韻味。這種現象在宋詞中很多,可以說舉不勝舉。

當然,我們說宋詞繼承了唐詩的遺產,也並不是說宋詞就沒有自己的創造。前面我們說宋詞繼承唐詩的創作藝術生產了一種新的東西,這新的東西之「新」,當然就是唐詩中所沒有的。它最大的新,就是它長短交錯、變化多端的句式,這種句式,打破了唐詩(也打破中國古詩)齊言的傳統,為更自由、委婉、更有韻味的抒情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它的「言長」的藝術特性,就主要是由其句式、韻律及其所帶來的其他藝術技巧所造成的。其次,它之「新」還表現在它的「詩余」功能上、它的「詩余」題材的選擇上。這種新的功能與新的題材選擇,與它特定的體式、句式相結合,又帶來了宋詞一系列新的東西,例如它委婉、傾訴式的抒情韻味、細膩而多層折的描寫、對內心生活更細膩而深入的把握、裝飾設色的藝術、輕麗婉約的風格等。這種種之新,就造成了宋詞與唐詩很不相同的面目。對於宋詞與唐詩的區別,王國維有一段雖然簡約而不失精當的論述,他說:「詞之為體,要眇宜修,能言詩之所不能言,而不能盡言詩之所能言。詩之境闊,詞之言長。」這段評述,可以說包含了筆者以上所言宋詞之「新」,包括了它的體制、它的功能、它的題材特點等。在本書中我們探討宋詞的藝術,主要就抓住這些新的方面來進行研究。當然,對於它對唐詩藝術的繼承,我們也會給予適當的關注。

㈩ 比喻收獲了意料之外成果是哪個成語

摟草打兔子

「摟草打兔子」指做一件事順便可有可無地拐帶另一件事。

中文名

摟草打兔子

種類

歇後語

釋義

農夫上山割草割草是為了喂牛羊用

寓意

意外收獲

含義

捎帶手(活)

形成原因

在割草的過程中,草叢中躥出一隻野兔,農夫順手一揮刀,把兔子打死了,得一意外收獲。而這意外收獲,就是「摟草打兔子」歇後語的來歷。

閱讀全文

與無甚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表 瀏覽:294
內地音樂版權 瀏覽:208
公共衛生服務今後工作計劃 瀏覽:457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