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知識產權是國外的研究論文可否報科技獎
研究生學位論文是研究生科研工作的全面總結,是描述其研究成果、代表其研究水平的重要學術文獻資料,是申請和授予相應學位的基本依據。論文撰寫應符合國家及各專業部門制定的有關標准,符合漢語語法規范。碩士學位論文的字數應控制在4萬左右,博士學位論文的字數應控制在8萬左右。為了保證學位論文質量,使研究生學位論文的撰寫工作規范化、標准化,特製定本規范。一、一般格式和順序學位論文由三部分組成:前置部分、主體部分、附錄部分。(一)前置部分1.封面:封面是論文的外表面,提供應有的信息,並起保護作用。論文除應有封面外還應有扉頁。2.聲明:包括「學位論文原創性聲明」和「學位論文知識產權聲明書」。3.中文摘要:論文第一頁為中文摘要,內容應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結論等,要突出本論文的新見解(碩士)和創造性成果(博士)。為了方便文獻檢索,應在摘要下方另起一行註明論文的關鍵詞(3-5個)。4.英文摘要:中文摘要後為英文摘要,內容為中文摘要的翻譯。5.目錄:應是論文的提綱,由論文的章、節、附錄、題錄等的序號、名稱和頁碼組成,另起一頁,排在摘要之後,章、節、條分別以1、1.1、1.1.2等數字依次標出。6.主要符號表:如果論文中使用了大量的符號、標志、縮略詞、專門計量單位、自定義名詞和術語等,應編寫成主要符號表。若上述符號和縮略詞使用數量不多,可以不設專門的符號表,而在論文中出現時加以說明。(二)主體部分1.引言(第一章):在論文正文前,內容包括該研究工作在國民經濟中的實用價值與理論意義、本研究主題范圍內國內外已有文獻的綜述、論文所要解決的問題等。2.正文:是學位論文的主體。內容一般包括理論分析、計算方法、實驗裝置和測試方法、經過整理加工的實驗結果的分析討論、與理論計算結果的比較、本研究方法與已有研究方法的比較等。論文中引用他人的觀點、數據、結論等,應在相應位置以上標的形式註明參考文獻號碼。3.結論(最後一章):結論是全文經過分析、推理、判斷和歸納形成的總觀點,應該明確、精練、完整、准確,要著重介紹研究生本人的獨立見解和創造性成果及其在本學科領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三)附錄部分1.參考文獻:只列作者直接閱讀過、在正文中被引用過、正式發表的文獻資料。碩士論文參考文獻數量應不少於30篇,博士論文參考文獻數量應不少於100篇。參考文獻一律放在論文結論後,不得放在各章後。2.附錄:主要包括(1)正文內不便列出的冗長公式推導;便於他人閱讀的輔助性數學工具或表格;重復性數據、圖表;計算程序及說明;計算機軟體類設計驗收報告等。(2)在讀期間所發表的與學位論文內容相關的學術論文以及獲得的科研成果。3.致謝:致謝對象限於在學術方面對論文的完成有較重要幫助的團體和個人。
2. 山西非遺傳承人孫紅斌如何實現「泥塑夢」
1981年出生的孫紅斌,長治市郊區馬廠鎮王公庄村人,其兄弟三人,紅斌排行老三,他和二哥出生時便被發現為先天性遺傳血友病。
為了治病,父母傾家盪產、傾其所有,但是孫紅斌的病卻依然如故,身體時好時壞。即便如此,只有小學三年級文化程度的紅斌也沒有自暴自棄。在早年考入大學的大哥幫助下,2005年,孫紅斌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太原理工大學美術學院。
面對破碎的泥塑,兄弟二人不斷地進行試驗。後來,他們想到了橡皮泥。橡皮泥不裂不幹是因為其中有膠和蠟。於是兄弟二人又嘗試將膠、化工油、蠟等材料和在泥土裡。一次次試驗之後,果然,捏成的泥塑不再龜裂了。隨後,他們還不斷改進泥土配方,泥塑作品也不斷得到改善,不僅能晾乾、上彩,還能燒制。
2013年,孫紅斌的泥塑作品《太行人家系列》獲得首屆山西文博會「神工杯」工藝美術精品金獎;2014年創辦民俗工作室――太行人家藝術坊;2015年獲得「長治農商行杯」長治達人秀一等獎;2016年在文化部、教育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班深造並結業;2017年泥塑作品《中國夢》獲得第三屆省文博會「神工杯」工藝美術精品銀獎;2017年以雄雞為題材,創作117幅形態各異的雄雞圖,首個個人書畫展開展……
一幅幅栩栩如生的街頭泥塑作品,展示了王公村獨特的鄉村味道,引得人們駐足和稱贊。這些飽含鄉村味道的泥塑作品,是孫紅斌從事泥塑創作以來的最初夢想。
「其實,人的一生並不需要去追逐多麼高大上的事業,只要能夠堅持自己的興趣愛好,並把它做到極致,你也就成行家了。」孫紅斌如是說。
3. 如何將民間藝術滲透到各個領域教學的
一、研究緣起
民間藝術是勞動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為了抒發思想感情,寄託希望和理想,表示祝願和慶賀,或處於實用與審美的需要所創造的藝術,亦稱「鄉土藝術」。民間藝術是中國傳統民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映了華夏民族長期積淀的民族精神與民族價值觀,是我們中華兒女極其寶貴的文化遺產。幼兒教育是教育的最基礎部分,在幼兒園進行民間藝術教學,將傳統的民間藝術引入到幼兒園美術課程中,讓孩子們在幼兒階段就接受民間文化的熏陶,弘揚傳承民間文化,增強幼兒對相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從而實現民間文化的傳承與幼兒教育的雙向發展,是所有幼教工作者的義務與責任。
中國是一個地域廣闊、多民族的國家,不同的地域環境孕育了不同的民間文化,而不同的民間文化又造就了不同的民俗文化與民間美術。我們教育的目的就是文化的傳承,學校則是文化傳承的重要場所。無論是中小學還是幼兒園都肩負中華文化傳承的重要任務。一直以來,教育機構不重視傳統民間文化教育,.他們都忽視了民間文化對中華兒女的教育意義,這樣是不妥當的。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要求幼兒教師要把當地的自然生態、社會生活、風俗習慣等獨特的文化引進教育內容,為幼兒提供感受和體驗家鄉文化的機會,從而培養幼兒對社會的認同感,加深對本土文化的尊重和熱愛之情,為傳承優秀的民族文化奠定基礎。
陝西地域內廣泛地流傳著民間藝術。陝西民間藝術是有很多種類的,包括民間音樂、民間舞蹈、民間戲曲與民間美術,它們體現了陝西獨特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風土人情,反映著陝西人民生活中形成的信仰觀念與價值體系。我園處於文化古都陝西西安,臨近書院門和碑林博物館,有濃郁的民間工藝氛圍。我們將民間藝術與幼兒園美術教育緊密相連,在原有的基礎上,更加有目的、有計劃、有深度使民間藝術進入到每個班級、每個孩子身邊,將民間藝術滲透到幼兒園美術活動中去,與幼兒互動、互助完成各項作品並展示於園內、班級。培養幼兒對民間藝術的興趣、提高幼兒初步審美能力、創造能力、想像能力,了解祖國的民間美術重要性。
二、研究目的及意義
(一)研究目的
探討民間藝術的文化價值和教育價值及其與兒童和幼兒園美術課程的內在聯系,由此說明民間藝術融入幼兒園美術課程的必要性及可能性,培養孩子對民間工藝的興趣
(二)研究意義
本研究以民間藝術與幼兒園美術活動的結合為研究對象,有利於傳承民間文化知識,有利於培養幼兒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有利於豐富幼兒園美術課程內容。
三、研究內容
1、如何突現民俗特色,創設與美術教育相適應的富有民間藝術氣息的環境和創設民間文化氛圍。
2、根據主題收集與本班幼兒年齡特點相適應的民俗特色美術教育的資料與素材。
3、如何結合民間藝術開展幼兒美術教育,引導幼兒對民間藝術的進一步感受和創造性的表現
4、如何創設富有民族特色的美工區,提供豐富充足的活動材料,師幼互動,設計形式多樣的美工製作方法。
四、研究對象
本研究選取碑林區東木頭市幼兒園小一班27名幼兒、中一班33名幼兒、中二班34名幼兒、大一班36名幼兒、大二班36名幼兒,共計166名幼兒為研究對象。
五、研究方法
1、文獻法:搜集和查閱有關文獻資料,為課題研究提供科學的論證資料和研究方法,對在青少年中如何有效地開展民族民間文化藝術教育活動深入挖掘、總結和分析。
2、問卷調查法:有針對性地在一定范圍內發放問卷,對需要了解的信息進行調查,收集好問卷後,進行分析研究,得出相應的結論。
3、訪談法:對於在開展幼兒民間工藝文化藝術教育活動中出現的特殊案例進行訪談,正面接觸,通過談話、交流的方式了解問題所在,收集第一手資料,之後對此進行分析研究。
六、研究綜述
我們查閱了相關文獻,發現關於民間藝術的研究有上千篇文章,從總體上看,這些文獻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關於民間藝術價值意義方面的,另一類是有關民間藝術應用方面的。我們可以看出,關於民間藝術的研究是不少的,但是關於民間藝術作為與美術活動相結合在幼兒園應用的研究還比較欠缺的。
七、概念的界定
民間藝術是中國廣大勞動人民所創造的,用來反映人民大眾生活、思想情感與願望的一種藝術形式。民間藝術和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反映了中國的民間文化、民俗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更好的了解民間藝術,我們可以將民間藝術的特徵歸結為以下幾點:1、民眾性;2、原發性;3、民族性;4、地域性。
在本文的研究中,民間藝術主要包括剪紙、刺綉、編織與泥塑等方面內容。
八、實施步驟
(一)第一階段:准備階段 (2012年1月---3月)
1、已開展的相關活動的調查:資料和數據收集
2、進行資料和數據分析
3、制定研究計劃
(二)第二階段:課題研究階段(2012 年4月---2012年12月)
1、課題開題
2、進行家長對民族民間文化認知和態度的調查,了解幼兒對民間工藝的認知情況。
3、根據調查結果制定活動方案,組織、實施活動
4、完成中期成果報告
(三)第三階段:總結階段(2013年1月---2013年4月)
1、完成課題報告
2、課題組成員交流和總結
3、召開結題會
九、課題研究的預期成果
(一)論文:在小班開展泥塑活動的指導策略研究
(二)論文:在中班開展剪紙活動的指導策略研究
(三)論文:在大班開展刺綉活動的指導策略研究
(四)論文:在大班開展編織活動的指導策略研究
(五)編輯《幼兒民族民間文化藝術教育案例》
(六)各年齡段幼兒的民間美術作品展
(七)利用幼兒的民間美術作品創設幼兒園環境
(八)編制園本課程——幼兒民間美術
十、完成課題研究任務的保障條件
(一)扎實的實踐經驗
我園自開展了區域活動以來,就開始對美術區角中滲透民間文化藝術教育活動,在美術集體教學活動中制訂了民間藝術教育內容,組織幼兒進行民間藝術作品的展示和比賽活動。組織教師在區域活動和美術教學中,探討民間藝術教育活動的觀察和指導。在這一系列的課題研究中,我課題組成員積累了豐富的民間藝術教育教學活動實踐經驗,課題組成員有多篇區域專題論文交流、發表。
(二)研究隊伍
本課題組成員都是幼兒園骨幹教師,每位教師都有豐碩的研究成果,均有多篇論文在CN、省、市等級別的刊物上發表,多篇論文獲過全國、省、市等級別的一、二、三等獎。因此,作為本課題的核心成員能發揮較好的帶頭作用。
(三)條件保障
1、制度保障。製作課題管理條例,規范學習、研究制度,使課題研究制度化、規范化。運用激勵機制,重獎科研成果,激勵教師人人參與課題研究,整體推進教師隊伍和科研興園。
2、經費保障。幼兒園設立專項課題研究經費,保證研究過程中各項經費的使用, 所需物品的供應,教師研究成果的獎勵等,確保課題研究活動正常開展。
3、技術保障。聘請專家擔任本課題的顧問,指導課題研究工作,重在提高研究人員的整體素質,推薦參加各級培訓,組織外出參觀學習,建立讀書制度。每月召開一次課題組成員會議,討論交流實驗成果,部署課題研究,鞏固發展和推廣研究成果。
4、時間保障。每周針對本周活動開展一次年級組內討論活動,每月開展一次課題組研討活動。課題研究與幼兒園工作相協調,規劃課題研究與幼兒園整體發展目標相協調;安排研究工作與幼兒園日常工作相協調;做到教育教學與教育科研同步發展,共同提高。
4. 雍正的真實容貌,與唐國強版本差別很大,一個泥塑告訴你什麼真相
《雍正王朝》是近年來我國歷史劇巔峰之作,唐國強版本雍正把雍正的剛愎自用塑造的很是到位。然而,隨著一系列文物的展出,人們對於雍正真實容貌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由於故宮館藏畫像,大多都自帶美顏效果,雍正的真實容貌,非常容易失真。其實,雍正的真實容貌,與唐國強版本差別很大。故宮一個館藏文物的泥塑雕像,或許可以告訴你真實的雍正面貌。
故宮館藏畫像中的雍正
在故宮館藏的雍正畫像中,最為寫實的便是郎世寧版本的《雍正半身西服像》。郎世寧是融匯中西繪畫大成的畫家,對於皇帝形象的塑造,打破了常規,善於使用陰暗對比來表現人物。從雍正這幅半身西服像來看,雍正本人顏值並不高,與時下流行的清宮劇雍正形象反差很大。從這幅人物畫像中,可以看到雍正相貌清瘦,遠不及國畫標准畫像那般形象威武。
故宮館藏雍正泥塑雕像正面
通過對各種版本的雍正形象分析來看,故宮泥塑雕像,相對來說還原了雍正的真實容貌。雍正在清代皇帝中,屬於相當勤政的有作為君主。泥塑雍正雕像,看著就是一幅憂國憂民的仁君之相,也倒符合人們對於雍正容貌的認知。真實的雍正,長得並不帥,也絕非唐國強版本那般形象高大。不管怎麼說,只要做出貢獻的皇帝就是好皇帝,容貌又有什麼關系呢
5. 陳竟的社會評價
剪紙藝術的守望者
出生於1940年的陳竟一生情系民間藝術,他了解民俗、熱愛民俗,與民間藝術尤其是剪紙藝術打了一輩子的交道。他先後參與組織成立了烏魯木齊民間文藝家協會、新疆民間剪紙研究會、中國民間剪紙研究會、南京大學民俗藝術研究室以及東西方剪紙藝術家協會。陳竟已經出版了《中國民俗剪紙藝術研究》、《中國民俗剪紙》等近10本著作。 陳竟生長在文化古城江蘇泰州,奶奶精於剪紙,外公擅扎燈彩,外叔公的泥塑遠近聞名,他從小就飽受中國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化熏陶。上學後,水粉畫家曹錦江、漫畫家王蔭華、國畫家顧強先都是他的老師,這些老師都有深厚的傳統文化修養,為陳竟在民族民間藝術方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的民族民間藝術在「文革」中遇到了嚴重的破壞。 「文革」 結束後,出於民間文化工作者的良心與責任感,他開始四處奔走,發掘當地優秀的民族民間文化。
剪紙是中國最為流行的民間藝術之一,民間藝人用剪刀或刻刀徒手剪出人物、花鳥等各種形象,用於婚喪嫁娶和日常裝飾。20世紀上半期,中國剪紙開始流傳到海外。1981年,第一屆日中現代剪紙展在日本舉行,這是中國現代剪紙第一次在日本展出,引起轟動。 為了使剪紙藝術進一步發揚光大,陳竟開始為成立中國民間剪紙研究會而奔走。1984年,在山西臨汾召開的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委員會第2屆年會上,中國民間剪紙研究會宣布成立,陳竟任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負責具體事務。
此後,陳竟進行了大量的剪紙藝術的搜集整理、挖掘保護工作,並大量挖掘、培養人才,他的足跡遍及全國各地,發現了許多大師級的民間藝術家。他尊重他們,幫助他們。由於他的培養、指導,還有人被評上了教授、副教授。「民間藝術可以激發人的愛國心,增強人們的民族自豪感、認同感及民族自信心。我與民間藝術打了一輩子交道,愛它,離不開它。」陳竟說。
6. 幼兒園美術課題研究方案
應該是先自由幻想,在按自己的幻想畫,最後看美術作品 哈哈 課題研究方案:幼兒園創造性美術教育的實踐研究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與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1)、背景分析 以知識經濟為特徵的二十一世紀,給我國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培養一批具有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人才是我們教育努力的方向。在素質教育不斷推進的今天,基礎教育改革為基礎教育注入了新的元素。「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人的創新精神、創造性人格是需要從小培養的。 兒童喜歡畫畫、手工,就如同喜歡游戲一般,兒童在美術活動中創造想像之大膽是成人所不及的。給兒童一個相對自由的時間,創設一種能激起創作慾望的藝術空間,讓兒童能用自己喜歡的美術方式表達情緒和認識……,兒童的創造潛能、審美表現願望和能力、創造型人格是可以在美術活動中得以充分挖掘、激發和培養。新《綱要》更強調兒童主動的發展,關注兒童終身受益的品質的培養。要落實《綱要》精神和「創造」的教育宗旨,需要對幼兒園現行的美術活動進行改革,更好地發揮美術教育的獨特優勢,探索能使兒童的創造力可以自然流露的方法和途徑。 (2)、課題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為了更好地發揮兒童美術活動的內在價值,使美術活動成為兒童愛玩的「游戲」;成為兒童表達自己情緒和認識的一種「語言」;成為啟迪兒童創造力思維的搖籃;成為懂得欣賞、自信的小「藝術家」。 1、創造性美術教育活動中的兒童不同層次的發展目標以及評價指標體系。 2、創造性美術教學活動的藝術環境營造、美術材料提供、作品表現內容、個性表現方式、多元組織形式、有效指導方式和作品展覽賞析等。 3、不同類型兒童美術活動中的學習策略、表現策略,探索有效指導策略。 4、兒童美術活動「檔案式」發展評價。 5、創造性美術活動與創造性人格培養的關系。 二、分析國內外同類課題研究狀況以及與本課題的關系 (1)國內外同一研究領域的現狀與趨勢分析 美國、德國、法國等國家的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給兒童自由發展的空間較大,注重兒童的個性和創造性培養,在藝術教育方面有獨到之處。重視培養學生藝術審美能力,強調兒童在藝術活動中的主動性,突出藝術活動的實踐性和創造性,讓藝術和生活緊密聯系。從兒童作品可以看出兒童用他們的表達水平、表達方式,表達對真實生活的理解和自我情緒的再現。他們更尊重兒童,相信兒童的能力。這一點正是我們中國兒童美術教育在發展兒童審美創造力的探索過程中所要借鑒的。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和對中國教育的反思,開始越來越重視人的個性和創造力的發展,重視藝術教育對人的創造性發展的獨特作用,上海、珠海、蘇州等城市的許多兒童美術教育者和幼兒教師都在發掘兒童創造潛能方面做了積極的嘗試,促進了兒童美術教育的發展,也形成了一些派別,兒童開始敢想了,敢畫了,開始從作品中看到兒童自己了,但是教師的影響在兒童作品中的顯現也是明顯的,仍然沒有走出模式化傾向。隨著國外先進的美術教育思想的引入和兒童心理學、創造學理論的發展,以及國內新的教育理念的確立,必將給兒童美術教育研究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新的《綱要》也明確提出「幼兒的創造過程和作品是他們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應支持幼兒富有個性和創造性的表達。」這一切都說明未來兒童美術教育的目標是在順應兒童自然發展的前提下,以兒童審美創造力發展為核心的。 (2)本課題與之聯系與區別 本課題旨在促進兒童審美創造力的發展方面,和國內外美術教育者有著同樣的追求。我們將圍繞兒童審美創造力發展為核心的美術教育目標,在創造學和兒童心理學理論的支撐下,在實踐層面上探索方法,打破美術教育的模式化傾向,借鑒和引入先進教育方法,希望在促進兒童審美創造力發展的前提下,保持中國美術傳統優勢,探索兒童美術多元評價的方法,建立一種新型的美術教育優化機制,充分發揮美術教育活動的內在價值。 三、課題研究的實踐意義與理論價值 1、在創造心理學理論和兒童美術創造規律的基礎上,認真領會《綱要》精神,進行具體的教育實踐探索,在教育行為中調整和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在新觀念指導下,重新認識在美術活動中的兒童,達到既開發兒童美術創造力,又提高兒童審美表現力,同時促進兒童創造性人格形成的目的,建構一種方便可行的、新型的兒童美術教育優化機制,即創造型美術教育。 2、研究過程是教師和兒童的共同成長的過程,教師在不斷實踐和反思中提高自己的業務技能,在促進兒童審美創造力的發展的同時,提升自己的審美品位,形成正確的評價觀;兒童則在一次次的自我創造中,實現想法,張揚個性,發展技能,體會成功,促進創造性人格的形成。 3、將創造心理學的理論、方法和美術創造的規律、方法結合起來,運用於兒童美術教育實踐,使美術活動成為兒童愛玩的「游戲」,成為兒童表達自己情緒和認識的一種「語言」,成為啟迪兒童創造力思維的搖籃,成為懂得欣賞、自信的小「藝術家」,更好地發揮美術活動獨特的內在價值。 四、課題研究設計報告 (1)、課題界定與支撐性理論 此課題的核心理論為創造性教學、兒童心理學以及皮亞傑的建構論。藝術學習的最終目的在於用自己的生命心態的獨特體驗以及創造性的表達能力表明他對宇宙萬物的感受。藝術學習要順應自然,順應人的發展規律,教育要促進人的發展,兒童的知識體系是在自己的探索操作中自我建構的。 《創造型兒童美術教育的實踐研究》是將創造心理學、教育學的理論、方法和美術創造的規律、方法結合起來,運用於兒童美術教育實踐。解決當前美術教育的核心問題即如何促進兒童審美創造力的發展,創造型兒童美術教育活動是以兒童運用美術手段創造性地通過感受,表現自己的生活和情感的美為目標的,是重在發展兒童創造性的一種教學思想和教學模式,其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是兒童主體發展的發展性教學。 (2)、理論假設與研究目標 創造型美術教育活動能給兒童愉快的情緒體驗,讓兒童感受和體驗「創造安全感」和「創造成就感」;重視兒童這一學習主體的自我成長,關注兒童的學習策略和操作態度,強調在實踐操作中建構美術技能,強調運用啟發式教學,在開放而豐富的環境條件下,在師生雙方積極探究、積極實踐、積極思考和大膽表現中,實現師生雙方「自我價值」,實現師生的共同成長;充分相信兒童,為解放兒童的頭腦、眼睛、耳朵、嘴巴、手腳,調動各種資源優勢,提供和創造條件,幫助兒童實現想法,培養出具有可持續發展性的認知於情意能力的兒童,如:自信心、合作、創造性思維等,奠定未來做人、求知的基礎。讓美術活動成為兒童愛玩的「游戲」,成為兒童表達自己情緒和認識的一種「語言」,成為啟迪兒童創造力思維的搖籃,成為懂得欣賞、自信的小「藝術家」。 具體研究內容: 1、制定創造型美術教育活動中的兒童不同層次發展目標、以及評價指標體系。 2、探討創造型美術教學活動的藝術環境營造、美術材料提供、作品表現內容、個性表現方式、多元組織形式、有效指導方式和作品展覽賞析等。 3、探討形式多樣的美術工作室或美術活動區的建立,為兒童個性化的自主藝術創造提供空間和條件。 4、研究不同類型兒童美術活動中的學習策略、表現策略,探索有效指導策略。 5、創造型美術活動與創造性人格培養的關系。 子課題:《音樂欣賞與美術創作的同構》、《創造型兒童
7. 研究報告:三星堆的面具特點一篇 600字 拜託了
神秘面具與三星堆文化
面具承載著人類思維意識的發展和宗教情感,在史前人類獨特的社會條件下孕育誕生,幾乎與文明史同步發生,人類從舊石器時代就開始使用面具。世界上許多古老部族、民族都有自己的面具,面具反映了民族宗教心態、民俗心態和審美心態的發展與變遷,是一個民族優秀文化遺產。
巨大怪異的青銅縱目面具
三星堆二號祭祀坑共出土15件面像,A型3件、B型8件、C型4件。最出色的面具當數巨大的青銅縱目面具,該面具寬138公分,高65公分。一對雄視古今威武雄壯的掃帚眉,眉寬近7公分,眉尖上挑。掃帚眉下,一雙炯炯巨睛,更是可以驚倒天南海北的遊客,因為眼球從狹長的雙眼中柱狀外突,突出眼眶長達16公分,中部還有一圈鐲似的箍,寬2.8公分。有稜有角的鷹鉤鼻,闊嘴嘴角上翹接近耳根,招風大耳狀如豬耳,卻豎直向斜上方伸出,眉、眼描黑色,口縫塗有硃砂。這樣大的面具不僅在我國絕無僅有,在世界上亦極為罕見,這一幅尊容,構成了我們共同生活的地球上,模樣最奇特怪異的面貌。另外兩件A型面相略小,其中一件額正中飾有一高68.1厘米的夔龍型額飾,夔龍身尾高高豎起,頭端與鼻樑銜接,龍身兩側各有一尾內卷的環形穿,中部一單翅根的刀狀羽翅。有人認為與傳說中「人的鼻孔與天上的雲氣相通」有關。別看這個縱目面具風格奇詭怪異,樣子顯得很兇,但下細一看,樸素的風格卻使它顯得並不惡,讓人在心生敬畏之餘,隱隱約約有點喜歡。這個大耳縱目、獅鼻闊口的青銅面具,一天不知要引起多少人的遐想,外國遊客把它當作天外來客,許多年輕人認為它就是科幻電影中外星人的奇特形象一。參觀者站在它的面前,神采飛揚地說那雙凸出的眼是外星人的望遠鏡,如變焦鏡頭般地可以伸縮,另一個帶冠縱目面具上的冠就是遙感天線,可以接收來自宇宙的神秘信號。古史中說:蜀王杜宇乃「從天墮」,即從天而降,青銅縱目面具確有幾分神奇如天外來客一般?
對於這個縱目面具,主要有如下幾種解釋,一種認為這是「千里眼順風耳」形象,用誇張的眼球和伸長的大耳,希翼獲得超等的望遠能力和聽力;第二種則認為它與古蜀王蠶叢有關,「蠶叢縱目」,眼睛鼓出來是古蜀蠶叢氏的特徵,青銅縱目面具是蠶叢王的神像。過去,「蜀中古廟多有藍面神像,面上瑰瑰如蠶,金色,頭上額中縱目,當即沿蠶叢之像」;還有一種則認為,人像縱目突出雙眼,其含義與中原甲骨文的「蜀」字突出「目」字的意義相同,反映了「蜀」字的字根之所在,古「蜀」字的上部象徵縱目,縱目人像與《華陽國志.蜀志》有關蠶叢縱目的記載相吻合。其實,縱目的形象是不能適應生存環境的,眼睛那麼嬌嫩,眼球突出來那麼長,很難經受住風吹雨打日曬雨淋,這一形像是人類對自然界和自身認識還處於原始階段時,對其祖先神化加工的結果;再有一種說法則認為,這是一個人神合一的藝術形象,蠶叢氏縱目,《山海經》也有一個「縱目」之神燭龍,「直目正乘」的燭龍是遠古「蜀人信奉的祖宗神圖騰」。也有一說認為「縱目」是二郎神或靈官的眼睛,民國《邛崍縣志》記載:「蜀中古廟多有藍面神像,面上如蠶,金色,頭上額中縱目,當即沿蠶叢之像。」貴州道真縣的儺戲中有一個角色叫孽龍,其面具眼球突出跟眶5厘米左右,追本溯源,公元前316年,秦國滅蜀後,蜀王子從四川輾轉貴州、廣西逃到越南北部.似有某種聯系:B型面具為人面造型。狀若常人.方頤寬面,粗眉大眼,鼻棱突出,嘴闊而癟,嘴角下勾,耳垂上有穿孑L,眉、眼也曾用黑色顏料勾畫過。C型面像造型與B型相近,但臉型瘦長,下頜較窄,鼻棱尖直凸出,嘴角上翹。
這些面像的用途,學術界意見尚不統一,碩大無朋的縱目神像,可能是古蜀人的圖騰徽記或古蜀先王的面像,用於隆重盛大的祭祀活動,是神廟中的主神。B、C型面像雖有變型與誇張,但尺寸與真人之面差別不大,是神廟里用於日常祭祀活動的配神,有人甚至設想,這些面像另有身軀相配套,另有一說則認為當時建築物宏大壯觀,是掛在建築物上的裝飾件。
帶金面罩的青銅人頭像
現代人有「往某人臉上貼金」的說法,三星堆文物中卻真有實物例證。三星堆出土有4件金面罩青銅人頭像,有圓頂的,也有平頂的,其中一尊青銅人頭雕像,出土時帶著的金面罩完好如初,金面罩由純金皮拓展而成,包頤齊額,兩邊連耳朵都全部罩住,只將眼和眉毛露出。經分折,發現金面罩使用的粘合劑,竟是用生漆調合粘土粘上去的。4000年悠悠歲月,居然設有使其剝蝕脫落,沒有褪掉其燦爛金光。
黃金屬於貴金屬,自古以其富麗的形態,輝煌的光澤,和延展性大、質柔軟、化學性質穩定等優越的自然屬性,被人間視為珍寶,一直到現代都被全人類當作硬通貨使用。金光閃閃的金面青銅人頭像,顯得尊貴而富麗非凡,如同天神降臨人間。用句時髦的話說,簡直是「酷呆了」、「酷斃了」,這種在當今仍顯新潮的扮靚,顯示出古蜀先民對生活強烈的熱愛,及不同凡響的追求,創造出留芳千古的藝術形象。
古蜀先民為什麼要在臉上貼金呢?他們的著眼點已無法弄清。一種可能是貼上金面,顯示祭祀對象的無比尊崇,和祭祀人無尚敬慕之情。另一種可能或許與古代的巫舞有關,戴上假面跳起巫舞,用以驅除惡鬼消除瘟疫。這種文化起源很早,相傳黃帝曾訓練了熊、羆等六種猛獸與炎帝作戰,六種猛獸可能是六個氏族的圖騰;也可能是是一些使用巫術,戴著猛獸面具的舞蹈隊伍。堯舜時代「擊石拊石,百獸率舞」,說的是敲打著用石頭製造的樂器,披著各種獸皮的舞蹈者一齊跳舞。商周時期巫風盛行,周代宮廷儺祭時,就有一個「方相氏」領頭,他戴著假面,假面上四隻眼睛金光閃閃,穿著黑衣服,系著紅裙子,手上蒙著熊皮,一手拿戈一手執盾,領著打鬼的隊伍,四處跳躍,發出「儺、儺……」的叫聲,以驅除惡鬼,保證一年不生疾病。「儺舞」一直流傳了下來,至今西南地區還保留「儺舞」這一傳統,這些「儺舞」或許就與三星堆的金面罩、面具有傳承關系。
戴黃金面罩在中國確屬罕見,但在西亞和埃及卻有相同的例證,黃金面罩最早產生於美索不達米亞,西亞藝術中的許多雕像也是飾以金箔的。埃及的圖坦卡蒙王陵的葬殮面具就是黃金面罩。三星堆的青銅雕像及黃金面罩,年代雖然比西亞和埃及稍晚,但其大小和製作工藝完全不比後者遜色,三星堆文物中出現了西亞和埃及的文化因素,確實是一個很有研究價值的謎。用黃金面罩蓋在青銅人頭像上的面具發現,在國內尚屬首次,而且出土的40多個青銅雕像中,僅有6個帶有金面罩,這樣做僅是一種顯示尊崇的裝飾,還是帶有某種巫術的含義?仍是一個謎。2001年10月1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和阿拉伯埃及共和國郵政聯合發行了《古代金面罩頭像》特種郵票,郵票一套兩枚,分別是中國三星堆金面罩頭像和埃及圖坦卡蒙金面罩,(圖坦卡蒙是3300多年前埃及鼎盛時期的法老。)反映出人們對這兩種文化的聯系、認識和比較。
惹人注意的是三星堆出土的青銅人頭雕像,頸部全都呈倒三角形,它們的下面會不會有泥塑或其它材料製作的軀體?它們會不會是「人祭」的代用品,用以象徵被殺的「人牲」?
頭顱崇拜作為靈魂崇拜的一個表現形式,在歷史的演變中曾留下了遺跡。遠古時,有一些民族,曾用獵得的人頭做某種祭祀儀式。人牲(人頭)用於規格最高的祭祀,被認為是最靈驗的。南方一些少數民族中源於頭顱崇拜的獵頭之俗多見史載。 歷史在進步,巫師們在祭儀中也逐漸擯棄人頭血祭,遂以人造的骷髏或其它造型面具代替人頭。作為歷史信仰的遺響,藏族、蒙古族、裕固族、土族、納西族等在寺廟跳神時,至今仍要佩戴骷髏形面具。
8. 湖南科技大學招收江蘇美術生嗎不走單招
湖南科技大學聯系方式一般都可以去學校的頁面上面找到,很容易找到的。目前全國單招大多數學校都是單獨出題的,部分學校採用聯考形式,並沒有區分出單個學校或者專業來考試。
9. 惠山泥人大阿福的製作方法以及它的具體研究文獻是什麼
惠山泥人——俗稱「泥模模」,無錫著名傳統民間彩塑藝術品,相傳已有400多年歷史。與油麵筋、「肉骨頭」(醬灸排骨)並稱「無錫三珍」。因採用惠山山麓黑泥製作而得名。無錫惠山泥人廠生產的泥塑造型質朴、簡練、和諧,色彩明麗,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江南風情。該廠產品暢銷6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深受國內外人民喜愛的案頭擺設工藝品。
——摘自復旦大學出版社《無錫詞典》
惠山泥人是無錫著名特產之一,有著四百多年的歷史。無論是憨態可掬、喜氣祥和的大阿福,還是形色兼備、做工細膩的手捏戲文,都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可這爛泥模模到底是怎麼做出來的呢?
記者日前專門請教了多位製作無錫惠山泥人的大師,從她們那裡得知惠山泥人的背後製作故事。
惠山泥:寶善橋一帶最好
「惠泉山下土如濡」,這是宋代大詩人蘇東坡對惠山腳下天生自然粘土的贊譽。惠山的粘土非常獨特,其顏色呈棕黑色或褐色,粘韌性好,不易開裂,不易下塌,含沙量少,是製作惠山泥人的最佳原料,其品質質量直接影響到惠山泥人的風格形成。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喻湘蓮告訴記者,製作惠山泥人的泥土選擇非常考究。惠山北坡腳下一片的泥土為惠山泥人製作的主要來源,其中又以寶善橋一帶的黑泥為上乘。對於「惠山泥人泥土越來越少」這一說法,大師給予了完全否定。她說,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區的擴大,現在許多農田都改成工業廠區、街道、居民區 ,可供采泥的地方越來越少,但這並不意味著惠山泥的存儲量越來越少。眼下她們使用的惠山泥來自惠錢路小天鵝公司附近的稻田,選用地面1米以下的泥土,每500克惠山泥的收購價格在1元左右,但買回來還不能直接就製作泥人,需要反復的伏、捶打加工,把泥里的火氣和鹼差不多釋放出來後,才可以正式用於製作泥人,一般這一過程需要一年左右。「惠山泥和陳年老酒一樣,時間越長就品質越好,我這些泥已放置了半年多了」,說著指著工作室牆角的一堆堆用塑料袋包裝好的惠山泥讓記者看。
大阿福:經典粗貨有「模」有樣
泥人按製作工藝、藝術形式及藝術風格大致分為兩類,即「粗貨」和「細貨」。「粗貨」大凡都用模具印製,而「細貨」由藝人直接捏制而成。粗貨從造型到彩繪,風格粗獷、簡練,而細貨比較寫實、細膩、惟妙惟肖。傳統的手捏泥人、手捏戲文都稱細貨。現在細貨的表現形式和題材內容比起以往豐富多了。而手捏戲文是手捏泥人中的代表作,是一個大類,其內容大多以戲曲人物的情節為主,因此而得名。家喻戶曉的「大阿福」就是惠山泥人中一款經典粗貨。
粗貨並不是指做工粗糙,它是惠山泥人生命力最強,歷史最悠久,知名度最高的一個大類。「大阿福」造型一派安詳,眉清目秀,和顏悅色,滿臉笑容,是人們饋贈親友的最佳選擇。歷代大師幾乎都做過「大阿福」,只是每個人做出的「大阿福」都有不同的韻味與精彩。
無錫市惠山泥人廠董事長、高級工藝美術師沈大授告訴記者,粗貨的藝術風格和特色是獨有的,由於多用單片模或雙片模印製成型,迫使創作者在造型上適合脫模而變得圓渾,並以高浮雕線條來表現作品的起伏輪廓,這樣既適應印坯生產,又適應彩繪的走筆順暢。有相當一部分作品在背後是平平的弧形,並沒有任何造型。這樣粗貨在圖案色彩的運用和線條紋樣的選擇上就十分講究,用色上往往打破原有色相的限制,更加大膽,並和一些傳統神話中的色彩相結合起來。整個作品質朴、天真、風趣,散發著濃郁鄉土氣息。
10. 大吳泥塑博物館研修活動家長寄語寫什麼
才能使我們的孩子遠離網路游戲,遠離電視連續劇,重新愛上讀書,也是我們家長迫切需要
解決的問題。學校搞這個活動,我們非常支持和歡迎。通過這個平台,我們可以互相交流一
下:孩子們選擇讀哪些書比較有益?哪些書孩子們又比較喜歡看?像《格林童話》、《安徒生
童話》、《一千零一夜》、《故事大王》等我們小時候愛看的這些經典名書,已不能滿足現在的
孩子了。他們可以通過電視了解像《西遊記》、《紅樓夢》等一些世界名著,而不願意花時間
去讀,這樣就不能原汁原味地吸收書中的精華。真心地希望通過這個活動,孩子們能夠愛讀
書、讀好書,在知識的海洋中暢游。 ——潘雪家長寄語 學校舉辦讀書活動非常好。請學校圖書館老師向學生推薦培養傳統美德的好書,讓孩子
多讀書讀好書,健康成長。 ——倪淑瑩家長寄語
有一位偉人說過,書是我們人類的朋友,讀一本好書,能使人受益一輩子,我們人的一
生所學到的很多知識,是通過讀書得來的。而學了文化、知識有什麼用呢?那就從我們身邊
的事說起吧!每天我們用於收看電視節目的電視機、用的電腦都是我們人讀了書,學到了
知識後才製造出來的。如果,我們不學習,不讀書,那就什麼都不會做,我們這個社會就不
能前進,就會回到從前落後被別國侵略、欺負的地步。所以,爸爸希望開月女兒,要懂得上
面讀好書的道理,象你的名字一樣,要勤奮、進取、謙虛、節儉永不滿足,開發未來,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