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全面放開要素市場觀點對嗎
各要素市場的具體突破點:
土地要素市場:城鄉建設用地供應指標使用應更多由省級政府負責,探索建立全國性的建設用地、補充耕地指標跨區域交易機制。
勞動力要素市場:放開放寬除個別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戶限制,探索推動在長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率先實現戶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計互認。
資本要素市場:上市和發債企業的信息披露、退市等基本制度要求和股市、債市的注冊制改革。
技術要素市場:開展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並行推進職務成果「三權」改革和所有權改革試點。
數據要素市場:通過制定出台新一批數據共享責任清單、探索建立統一的數據標准規范、支持構建多領域數據開發利用場景,全面提升數據要素價值。
我們的要素市場的改革任務還沒有完成。客觀來說,勞動成本大幅度上升,主要不是因為政策調整的結果,而是供求關系發生了逆轉,但是我們碰到很多問題,比如能源價格、土地市場、資金市場上,仍有問題沒有解決。
我個人更關心的是金融改革的問題。我們今天碰到了很多問題,舉幾個簡單的例子,
第一,我們今天的金融體系還是以銀行為主,但經濟已經進入了中高收入水平,需要靠創新和產業升級來支持下一輪增長,當前的金融格局和這樣的要求是不完全匹配的。
第二,我們的利率並不完全自由,這導致普惠金融很難發展。因為你要給普惠金融的群體,也就是小微企業提供更多的融資,本身是一個風險比較高的事情,我們需要提高利率,利率要覆蓋風險,但是在很多情況下,正規部門的利率提不上去,所以發展普惠金融很難。
第三,正規部門的各種管制比較多,所以影子銀行、互聯網金融應運而生。當然,即使在市場化的國家,影子銀行也是很發達的。
第四,仍然有一些政府兜底的現象,所以僵屍企業繼續存續,配置資源的效率下降,導致系統性風險上升。
我們今天面臨的改革難題是很明顯的,核心問題就是,我們已經把規模做起來了,但是市場機制真正的運行沒有得到很好地落實。所以下一輪的改革,我們要面對的挑戰還有很多。
❷ 科技成果的"三權"改革的內容有哪些
以下哪項不是科技成果「三權」改革的內容( A )。
A、所有權
B、收益權
C、使用權
D、處置權
❸ 行測片段閱讀技巧:措施項如何把握
行測行測片段閱讀措施項把握方法:
第一,明確文段中面對問題提出的對策,一般是文段的重點內容。多看多練,認真細心,吃透對策項。
第二,面對選項中出現的迷惑項,答案只有一個,所以一定要看誰是最貼合原文段的表述的,咱們的對策一定要貼合原文,對症下葯,切中要害,不是什麼對策項都可以作為正確答案。
(3)科技成果三權改革擴展閱讀:
把握措施項的例子:
【例1】連年攀升的技術市場交易額十分喜人,但也應看到,我國科技與經濟聯系不夠緊密的深層次問題仍有待進一步破解。隨著科技成果「三權」的下放,以及股權激勵、作價入股等措施實施,科技成果「有沒有權轉」「有沒有意願轉」已經不再是攔路虎。「有沒有成果轉」以及「是否轉得順」,成為新的改革課題。科技成果轉化改革步入深水區,未來的關鍵在於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疏通技術和市場協同創新網路中的現實堵點。
這段文字意在強調:
A. 科技成果轉化出現改革的新課題
B. 要以市場導向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C. 市場的決定性作用是改革的基礎
D. 科技成果轉化要協同技術和市場
【中公解析】 答案:B。該文段首先說明了我國的技術市場在交易額喜人的同時也面臨著科技與經濟聯系不緊密的問題。之後又從客觀環境入手說明有沒有成果和是否轉的順是成為了新的改革課題。那麼,該如何去改呢?文段緊接著開始提對策,認為改革的關鍵在於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到決定性作用,從而去疏通市場與技術協同中的網路堵點。對於這樣的文段,作者主要想傳達的內容就是面對一些客觀存在的現實問題,我們應該如何去解決問題,也就是文段最後的措施項是重點。那麼,誰是這個措施項的同義轉述呢?我們來觀察選項。A說明科技成果轉化出現新課題,確實是原文內容,但這只是事實描述,不是作者傳達的重點,排除;B說明了科技成果轉化要發揮市場的作用,是對策的同義轉述,保留;C的表述本身是有問題的,市場的作用如果是改革的基礎,也就是沒有市場就不能改革,很顯然,這錯誤描述了市場和改革兩者之間的關系,排除;D也是在提對策,是本題的迷惑項,但是它的表述很明顯只是提到了要協同,但並沒有提到如何去協同。發揮市場的配置作用是具體手段,然而它並沒有提到,所以D並沒有觸及到措施本身,排除。綜上,答案選B。
❹ 科技成果轉化平台收費標准
摘要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
❺ 中關村大批前沿科技備受關注,為什麼如此多的成果出自北京
先行先試,釋放創新活力
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中科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北京協同創新研究院、北京大數據研究院、北京石墨烯技術研究院、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等產學研一體化的新型科研機構相繼成立。這些機構實行與國際接軌的聘用制和靈活薪酬模式,國內外相關領域研究人員能以全職或雙聘方式參與研究院工作,推動人才自由流動。
「中關村示範區要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創新,肩負起新時代賦予的新使命,到2022年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到2035年建成世界一流的科技創新中心,到2050年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中關村管委會翟立新說。
❻ 「三權下放」讓成果轉化有多快
「三權下放」讓成果轉化有多快?
將科技成果的使用權、處置權、收益權由國家下放到科研院所和高校等事業單位,以推動科技成果轉化速度和成效。去年9月,財政部會同科技部、國家知識產權局印發了《關於開展深化中央級事業單位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試點的通知》。同年11月,20家中央級事業單位正式啟動了試點。
這一被稱為「三權改革」的科技成果轉化新政施行1年來究竟效果如何?又有哪些難點還需進一步破解?在日前舉行的由上海市科協主辦、上海市電子學會和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中科院上海葯物所共同承辦「科技成果三權改革」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就此進行了一番熱議。
釋放驚人創新活力
「試點單位和科研人員對『三權下放』的期待非常高,積極性也很高。」 中科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李曉軒說。作為該項政策的評估專家,李曉軒對試點一年的「三權下放」有一個全面的認識。他在走訪相關試點單位時發現,不僅是不少科學家們都在討論新的政策,還有一些高校教師和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員也開始准備帶著成果去創辦公司,「原來大家都還有一些後顧之憂,現在膽子大了。」
伴隨科研人員積極性大增的是試點單位對科技成果轉化管理機制體制流程的優化。李曉軒說,在尋求具體操作方法與政策之間的配套方面,各家單位都下了很多功夫。「『三權下放』之前,成果轉化採用多種方式規避上報國家的流程,造成了很多灰色地帶,這次下放可謂『開前門、堵後門』,把灰色東西變白了,將其納入制度化、規范化軌道。」
按照李曉軒的說法,「三權下放」後,轉化的科技成果如同雨後春筍一般冒出來了。中科院上海葯物所合作與成果轉化處處長關樹宏列舉的一組數據成為最好的證明:該所在2010年到2014年的5年中,一共完成了15個項目的轉化或專利轉讓,總合同額約8億元;而在2015年1月改革試點以來的半年多里,已經有11個項目實現轉化或專利轉讓,總合同額超過4.6億元,另有5個項目正在履行轉化的程序,其中2個項目合同總額達2.3億元,使得總合同額已經接近7億元。
中科院上海葯物所科技成果轉化在改革的半年裡的成果直逼5年總和。即使考慮到上海創建科創中心和相關22條出台所帶來的影響,依然能從一個側面清晰地展現出「三權下放」在科技單位所釋放出的令人驚嘆的創新活力。
還有難題需破解
「三權下放」能否根治我國科技成果轉化難的頑疾?似乎還不夠。李曉軒坦言,在試點中,也發現了這一政策難以解決的轉化難題。「首先是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考核壓力,所有權沒有下放,科技成果依然屬於國有資產,需要保值增值的考核,這與成果轉化的高風險性相違背,不利於釋放積極性。」他說,「還有,作為領導幹部的科研人員兼職獲取報酬或股份,以及是否鼓勵單位辦企業等問題上,現有政策規定都與成果轉化有所沖突。」
另一個不合理的是成果轉移轉化稅收問題。「我們有的團隊拿著個人的資產出資。剛剛出完資,還什麼收益都沒有,因為項目作價400萬元就需要交20%即80萬元的稅。這個對科研人員進行科技成果轉化的積極性打擊很大。」中科院微電子所院地合作與產業化處負責人介紹說。
李曉軒表示,成果轉化相關權利從完全國有到部分下放單位,是一步一步走過來的,到今天已經算是很大的跨度了。而造成難題的原因之一在於我國成果轉化的所有權還沒有下放,「單位是國有的,科技成果所有權也在國家手上,即使科技成果完成轉化,科研人員依然會發現自己是打工的,而不是老闆。」 李曉軒說,「可以採用分類管理的辦法加以解決:把無形知識產權從傳統國有資產中分離出來,在管理上加以差別對待。」
❼ 哪項不是科技成果三權改革的內容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❽ 成都理工大學的雙一流大學中的一流學科,是真的嗎
是真的,遲早的事。
2016年10月29日,成都理工大學迎來了60周年校慶,上午9點30分,在成都理工大學西區田徑場,廣大海內外校友、學校師生及各級領導嘉賓和社會各界友人歡聚一堂,共同見證國土資源部、四川省、成都市、成都理工大學開啟「雙一流」建設的嶄新歷程。
在「雙一流」建設部省市校推進大會啟動儀式上,部省市校領導共同觸摸啟動儀,正式啟動了部省市校推進「雙一流」建設的歷史嶄新征程。《成都市人民政府與成都理工大學深入推進全面創新改革共建一流大學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的簽署,標志著雙方將在科技成果「三權」改革實踐、健全科技成果轉化制度體系、推動學校與本地企業協同創新、共建成都理工大學醫學院、共建成都自然博物館、共建成都產業技術研究院、共建環成都理工大學成果轉化區等七大領域開展深度合作。
(第三張圖片來自Firefly950,其餘來自網路)
❾ 利用戶部尚書工具通過國家供給側改革方案去庫存化,透過分享經濟方法科技成果轉化讓中國13億人民受益。
如果用一個公式來描述人們口頭上所說的「供給側改革」,那就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其含義是:用改革的法推進結構調整,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使供給體系更好適應需求結構變化。改革實質供給方式供給側改革實質上就是改革政府公共政策的供給方式,也就是改革公共政策的產生、輸出、執行以及修正和調整方式,更好地與市場導向相協調,充分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決定性作用。說到底,供給側改革,就是按照市場導向的要求來規范政府的權力。離開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決定性作用談供給側改革,以有形之手抑制無形之手,不僅不會有助於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調整,也會損害已有的市場化改革成果。供給結構從中國中央政府「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改善供給體系的供給效率和質量」等明確表示看,供給側改革就是以市場化為導向、以市場所需供給約束為標準的政府改革。從供給側改革的階段性任務看,無論是削平市場准入門檻、真正實現國民待遇均等化,還是降低壟斷程度、放鬆行政管制,也無論是降低融資成本、減稅讓利民眾,還是減少對土地、勞動、技術、資金、管理等生產要素的供給限制,實際上都是政府改革的內容。改革角度從中國政府改革的角度看,供給側改革可謂中國改革開放近40年時間里最深刻的一次政府功能轉變。經濟結構調整,產業結構調整,要求政府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執行上,多方面降低對中國經濟的供給約束,使產業、企業的自然活力非受限於作為公共政策供給方的政府約束。改革重點制度經濟學代表人物之一、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舒爾茨說過,「任何制度都是對實際生活中已經存在的需求的響應」。隨著中國經濟進入轉型升級的新階段,一些制度體系已嚴重滯後,進而提出了創新制度供給的迫切需求。所有這些需求加起來,可以概括為一句話: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這主要是因為,雖然我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有三十多年了,但迄今為止仍然只能稱為「半拉子」市場經濟,在影響經濟增長至關重要的土地、勞動力、資本、創新等要素方面,還存在著十分明顯的供給抑制與供給約束。現在制度結構、生產結構已經不能滿足龐大中等收入家庭的各類新需求,不利於中國各類消費潛力、改革紅利的釋放。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才會提出「釋放新需求,創造新供給」的號召。1.居於制度創新之首的,應當是政府管理經濟、社會方式的創新具體表現在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以管住、管好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通過嚴格規范政府的行權方式,做到廉潔、高效、透明、公正、公開,一方面優化合法經營、公平競爭、高度法治的市場環境,另一方面也要加強政府對市場的監管和規范,增加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提供。目前,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已進入深水區,諸多系統性、基礎性問題正在浮出水面,進一步深化改革不僅需要決心與勇氣,更需要改革的系統設計與專業化的技術解決方案。政府在這方面可以作為的空間還很大。當前最重要的是明確政府的權力邊界,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在行政干預上多做「減法」,把「放手」當作最大的「抓手」,同時切實履行好宏觀調控、市場監管、公共服務、社會管理、保護環境等基本職責。2.深入推進財稅改革,形成政府與公民、中央與地方之間穩定的經濟關系以及規范的政府財政管理制度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與重要支柱。兩年來,財稅改革的力度很大,也取得了一些進展。但在當前經濟下行、財政收入增速放緩的情況下,推進財稅改革的外部環境正在變得現實而嚴峻。今後一個時期,財政改革既要兼顧與其他改革之間的協調配合,自身更要向縱深推進,需要啃下多個「硬骨頭」,如房地產稅、個人所得稅改革、中央與地方事權改革、地方收入體系重構、預算管理基礎制度建設、PPP等。這些都是十分復雜而牽動全局的改革,但對提升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是制度創新的重要內容。在「管住權」「管住錢」的同時,還要積極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等,以營造良好的市場競爭環境,促進社會的公平正義。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當前供給側改革的重中之重是對要素市場進行全面改革,以真正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方面的決定性作用,全面釋放經濟社會活力。具體內容調整完善人口政策,夯實供給基礎人口增長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一直以來是經濟學的核心問題。「勞動是財富之父,土地是財富之母。」威廉·配第的這一論述,第一次從經濟的角度,概括了人口與經濟的關系。人口既是需求基礎,也是供給基礎。就當下中國供給側改革的經濟決策而言,調整和完善人口政策,是夯實供給基礎的關鍵,是奠定中國經濟調整轉型和發展進步基礎的關鍵。推進土地制度改革,釋放供給活力合理的土地制度安排對於激勵生產要素和公共產品供給,釋放供給活力,促進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發揮著重要的微觀管理和宏觀調控功能。2015年以來,我國城鎮面臨著日益嚴峻的去庫存化和「後土地財政」的壓力和挑戰,農村則開始進入三權分置改革和集體建設用地、宅基地的試點階段,推動城鄉土地制度改革的合力基本形成,長期滯後的土地制度改革有望加速推進。加快金融體制改革,解除金融抑制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金融市場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由單一到多元,不斷發展壯大。20世紀80年代,我國金融改革的主要內容以引進市場經濟金融體系的基本結構為主。90年代上半期和中期以建立符合市場經濟需要的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基本框架為主。2002—2008年進入以健康化、規范化和專業化為特徵的金融改革與發展新時期。當前,我國金融正處於市場化、國際化和多元化的階段,面臨著比以往更加復雜的局面。從國內來看,金融作為最重要的要素市場之一,由於改革不到位,存在著比較明顯的金融抑制,需要加以改革。實施創新驅動戰略,開辟供給空間中國經濟多年來的高速增長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要素驅動和投資驅動,但是,經濟進入新常態後,要素紅利漸行漸遠,投資驅動風光不再。「十三五」時期中國要繼續發揮經濟巨大潛能和強大優勢,必須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加快培育形成新的增長動力。深化簡政放權改革,促進供給質量新制度經濟學認為,制度與勞動力、土地、資本、科技創新一樣,是經濟增長的要素之一。對世界歷史橫、縱兩個方面的考察也表明,制度的內涵與制度質量是影響甚至決定一國經濟長期績效最重要的因素。當前,我國經濟發展中遇到的諸多問題都可深入到體制機制層面上找原因,制度變革與制度創新刻不容緩。構建社會服務體系,推進配套改革供給側改革的最終目的是要增進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益,提高區域、產業、制度、產品等多個方面的競爭力。要實現這個目標,除了上述五大要素改革,還需要若干配套改革。構建社會普遍服務體系,即為其中之一。一、我國經濟增長正面臨「五力」約束1.區域發展、城鄉發展的不平衡性,直接影響區域競爭力的提升中西部、農村地區的公共服務水平仍然與東部、城鎮地區有著顯著差距,且公共服務大部分附著於戶籍之上,它已經影響到全國統一要素市場的形成,使得區域、城鄉不平衡產生自我強化的內生機制。這種格局決定了我國雖然進入新常態,但並不意味著各地區、城鄉同步進入新常態。廣大中西部地區、農村地區仍有非常廣闊的財政投資空間,潛在經濟增長能力較為充足。但是,這些地區的發展不能簡單重復「昨天的故事」,要發揮「學習效應」,避免出現東部地區、城鎮地區的負面問題,在擴大需求的同時,主動優化供給側。2.產業結構升級動力不足,產業的總體創新能力仍然處於較低水平,對產業結構競爭力形成抑製作用我國處於加速工業化,並向知識社會轉型的重要節點。然而,幾乎所有傳統產業都出現危機,國有企業行政性壟斷較為突出,產業網路化創新程度較低,知識擴散和共享機制不健全,市場主體活力不足,投資意願不強,市場主體對經濟的預期由樂觀轉向觀望甚至悲觀,嚴重影響了我國由農業文明轉向工業文明,進一步轉向知識文明的進程。一些傳統稟賦優勢在逐步喪失,必須要尋找一條新路來優化生產方式,讓技術創新成本更加「低廉」,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激發市場活力。3.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進入攻堅期,束縛經濟轉型升級的制度性因素仍然存在,制度結構競爭力亟待提高政府和市場、社會的關系仍然得不到正確處理,政府在對待處理與市場、社會的關系時,仍然懷著「管控」的思維,而非樹立平等的「合作關系」,政府對市場、社會的干預較為嚴重。企業、社會主體在開拓市場、配置資源時,第一時間不是想到「找市場」「找需求」,而是「找政府」,通過強大的政府之手來實現既定目標。4.改革開放將進入新階段,仍需要多方探索,供給側管理與對外開放新格局有機融合的方式,構建面向全球的利益共享結構,提高利益結構競爭力經濟新常態之前,出口導向戰略作為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戰略,吸引了大量外資,改善了我國資本短缺的狀況。然而,這種「大進大出」的對外開放模式,加劇了全球資源能源供應的緊張局面,引發了我國和資源能源產地的利益矛盾。我國須加快構建新型開放經濟格局,統籌「引進來」和「走出去」,統籌產業升級和產業轉移,做強製造業和提升服務業,服務於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局。從這個意義上,「一帶一路」、亞投行並不是一個區域、局部概念,而是創造一種新的利益共享、合作機制。5.我國傳統鄉土社會治理模式的優勢在不斷喪失,以家族為紐帶的傳統倫理結構受到劇烈影響,亟待按照推動國家治理現代化的理念,完善社會倫理結構,服務於供給側管理[
❿ 面向「十四五」: 深化要素配置改革釋放增長新潛能
國內外環境變化對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提出緊迫要求
「十四五」時期區別於以往的五年規劃期,最大的不同就是外部環境的「百年未有之變局」。大變局的「變」既表現為生產力層面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也表現為生產關系層面的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和國際政治格局調整。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將改變傳統生產要素和新生產要素之間的關系,勞動力、土地等傳統生產要素的地位將相對下降,而技術、數據等新生產要素的重要性將大幅提升,特別是數字經濟發展起來以後,數據規模、數據加工能力、數據治理體系正在成為市場競爭的制高點。全球治理體系將加快重構,國際政治不確定性上升。美國在貿易、科技、金融等領域不斷對我發難,並推動與我國經濟脫鉤。我們要抵禦風險挑戰,就必須建設高標准要素市場體系,並與國際市場對接,既要暢通國內大市場循環,又要促進形成國際國內雙循環發展新格局。總之,要從外部環境的大變局中認識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的重要意義。
從國內看,「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將繼續面臨結構性、體制性、周期性因素的多重製約,製造業大規模擴張階段將要結束,支撐產業發展的要素條件深刻變化,創新能力不足進一步凸顯,經濟增長的動力結構發生變化,人口老齡化加快,儲蓄率隨著撫養比上升而趨勢性下降,資本積累速度將逐步放緩。隨著越來越接近國際技術前沿,可模仿學習空間越來越少,加上西方國家的技術封鎖,提升要素配置效率的難度增大,這對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提出更加緊迫的要求。
無論從外部環境變化,還是從國內發展階段性特徵看,都要加快要素市場化改革,提升要素配置效率,培育經濟增長的新動力。事實上,近年來我國經濟增速放緩在很大程度上是全要素生產率增速下降造成的,關鍵是有利於釋放增長潛能的要素市場化改革滯後,要素流動不暢,資源配置扭曲,要素市場化價格形成機制不健全,影響了全要素生產率增速的提升。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我國全要素生產率增速明顯放緩,近年來雖有所回升,但仍不到2%。根據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佩恩表」資料庫9.0版,2014年我國全要素生產率僅相當於美國43%的水平。日本和韓國在基本完成工業化和經濟增速「下台階」的階段,全要素生產率分別達到美國80%和60%的水平。如果我國到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時,全要素生產率要達到韓國的水平,也就是相當於美國的60%左右,全要素生產率就要以比美國更快的速度提高。若設定美國2015年至2035年全要素生產率年均增速為1%,那麼2015年至2035年期間我國全要素生產率年均增速要達到2.7%,才能在2035年達到美國60%左右的水平。如果今後15年經濟年均增速由過去兩年略高於6%進一步下降至5%左右,那麼全要素要達到2.7%的年均增速,則意味著其對經濟增長貢獻要在50%以上。從以往經驗看,這並非易事。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是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增速的關鍵。
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要突出重點分類推進
「十四五」時期,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要堅持目標引領和問題導向相結合,突出重點,分類推進。通過改革消除資源配置扭曲,推動產業技術變革,加快新舊動能轉換,釋放經濟增長潛能。
傳統生產要素領域,改革的核心目標是消除資源配置扭曲,把勞動力、土地、金融資源配置到生產率更高的領域,使經濟達到潛在生產可能性邊界。
勞動力市場化配置改革重在推進勞動力城鄉流動和人才社會性流動。繼續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放開放寬除個別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戶限制,建立城鎮教育、就業、醫療衛生等基本公共服務與常住人口掛鉤機制,推動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十四五」時期應對外部環境變化,還要突出一個重點領域,就是促進人才的社會性流動和高端人才市場培育。關鍵是要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加快構建人才的社會性流動和吸引全球高端人才的體制機制,加快與國際人力資源市場的對接,增強對全球一流人才的吸引力。
資本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重在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十四五」時期,除了繼續放開金融服務業市場准入,增加服務小微和民營企業的金融服務供給,疏通金融和實體經濟的傳導機制外,需要深化資本市場改革,拓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內涵,注冊制改革要在科創板試點基礎上進一步拓展,為新經濟公司提供更便利快捷的上市渠道,也為承接中概股回歸創造條件。當前,國際上負利率低利率盛行,流動性充裕,深化資本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將會對吸引國際投資和資金流入起到重要作用。
土地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重在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和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要探索擴大土地使用權入市的用途,從目前試點情況看,入市後可以用作工礦倉儲、商業服務等,但考慮到集體經濟組織自我開發的能力有限,可考慮規定集體土地使用權可以通過出讓的方式用於建設租賃住房乃至共有產權房。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在落實集體所有權、保障農戶資格權的基礎上,關鍵是拓展使用權向外部人員流轉的空間,優先擴大農民住房財產權對外流轉的空間,穩步擴大宅基地使用權對外流轉的空間,促進城鄉要素雙向流動。
在新生產要素領域,改革的核心目標是推動產業技術變革,加快產業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和先進技術擴散,使我國的潛在生產可能性邊界達到國際前沿水平,以釋放仍然存在的追趕潛能。這就要求加快培育技術和數據要素市場。由於產權制度不完善,特別是體制內職務科技成果的產權界定不清晰,以及數據的產權界定規則尚未建立,我國的技術和數據要素市場發育遲緩。在新一輪科技革命迅猛發展,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正在成為國際競爭制高點的背景下,加快培育技術和數據要素市場尤為迫切。
技術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重在探索科技成果產權激勵制度改革。我國原始創新能力不強、科技人員創新潛力尚未充分釋放,關鍵是產權激勵不到位。要探索科技人員職務科技成果產權激勵制度,開展賦予科技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讓科技項目研發與科技人員受益直接掛鉤,激發科技人員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提高科技供給質量和效率。加快發展技術轉移機構和技術經理人,支持高校、科研機構和科技企業設立技術轉移部門,對培育發展技術市場也十分重要。
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重在數據產權界定和數據交易市場培育。由於數據產權尚未清晰界定,數據的歸屬不明確,這就無法形成規范的數據交易市場。數據無法正常交易就會導致數據非法交易泛濫等問題。要盡快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對數據的所有權、使用權、收益權、處置權等進行規范。在數據確權基礎上,在市場定價機制、市場交易方式和市場監管上形成規范性制度和規則,加快培育數據交易市場,並與國際數據市場對接。
綜上所述,「十四五」時期,要按照建立高標准市場經濟體系要求,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更好對接國際規則和標准,使生產要素的國內大循環和國際國內雙循環都更加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