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上海計劃在哪一年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
到2030年,要形成科技創新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
上海2015年正式審議並通過了《關於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意見》。《意見》提出「兩步走」規劃,第一步到2020年前,要形成科技創新中心基本框架體系;第二步到2030年,要形成科技創新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走出一條具有時代特徵、中國特色、上海特點的創新驅動發展新路。
(1)上海建設成果擴展閱讀:
推進科技創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核心要解決體制機制問題,破解影響科技創新及其成果產業化的制度性障礙;關鍵要從政府自身改革做起,下決心簡政放權,堅決改革政府條塊分割、分錢分物的管理體制。
《意見》針對突出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改革舉措,突出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突破產學研用結合的體制機制障礙;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首先要有好的環境。《意見》提出了著力破解制約創新環境建設的4個難題:創新成果轉化難、創新企業融資難、草根創業難、知識產權保護難。
㈡ 誰知道上海以前建設的歷史,都有哪些城市為他們貢獻了什麼東西
北京去了不少工程隊,遼寧鞍山貢獻了鋼材.
㈢ 上海城市建設成果40年500例,你有什麼看法
這個廷好的,展示上海40年的建設成果,提升市民的自豪感。
㈣ 上海城市建設有哪些成就
地鐵成網,交通發達,高樓林立,城市綠化……
㈤ 列舉幾個國家或上海社會主義建設所取得的成就(稍短一點)
2001年亞太會議,也就是APEC,世博會。其他的就不知道了
㈥ 上海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取得的成果
他的成果就是 浦東新區。
但是我要說一下上海的缺點:他對待別的城市不是用欣賞的眼光。雖然別的城市也有類似的毛病,但我希望從上海開始,學會去欣賞別的城市,這次不要落在北京後頭。
㈦ 上海電力大學的建設成果
學校始終堅持「立足電力、立足應用、立足一線」的辦學方針,樹立「務實致用,明理致遠」的辦學理念,以「高質量、有特色」為目標,實行多層次、多規格、多形式辦學,堅持面向電力生產和現代化經濟建設第一線,培養基礎理論扎實,實踐能力強的高等工程技術人才。
學校的辦學指導思想是: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將人才培養作為學校的根本任務,堅持為電力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學校的校訓是「愛國、勤學、務實、奮進」,努力創建「刻苦、勤勉、求是、創新」的優良學風。學校的發展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以育人為根本、以科研為先導,用科研促進教學水平和辦學水平的提高。
長期以來,學校在精神文明建設、學科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科學研究、教學管理、後勤社會化、學生寢室社區化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分別榮獲了原華東電力集團公司和上海市教育系統的「雙文明」單位稱號,並被上海市政府命名為市級「文明單位」和「花園單位」。2006年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成績優秀。2010年被評為全國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先進單位、上海市職工最滿意的企事業單位。
學校實行學分制、主輔修制和選課制等教學管理制度,成立了選課中心、大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大學生心理健康輔導中心、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心、大學生活動項目化運行中心、大學生園區教育服務中心、大學生素質拓展學校、大學生服務中心等。
㈧ 近年來上海在現代化建設中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取得的成果(注意時間)
一是綜合經濟實力再上新台階,預計2005年全市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了近一番,五年平均增長約11.5%。
二是城市建設和管理取得新突破,樞紐型、功能性、網路化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推進,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實現重大突破,城市管理和環境保護力度進一步加大。
三是改革開放取得新進展,政府、企業、市場、社會四位一體綜合配套改革深入推進,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
四是社會事業取得新進步,加大了社會事業投入,集中建設了一大批功能性項目
㈨ 中國建設新成就
現在在世界能源日益緊缺、江河開發與保護備受重視的今天,三峽大壩橫空出世,再次顯現出決策者的高瞻遠矚。5月20日,三峽大壩全線澆築到185米設計高程,主體工程提前9個月完工,這一跨越世紀、創造多項世界第一的偉大工程,開始顯現其在防洪、發電、航運等方面的綜合效益。青藏鐵路從西寧至拉薩全長一千九百五十六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氣候條件最惡劣的高原鐵路。 在這世界高原最具挑戰性的工程項目上,中國鐵路建設者破解並攻克多年凍土、高寒缺氧和生態脆弱「三大難題」的嚴峻挑戰。 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自二00一年六月二十九日開工以來,鐵道部根據由北向南,逐步推進,分段建設,分段鋪軌的總體部署,二00一年在格爾木至望昆段展開施工,在南山口建成世界最大的高原鐵路鋪架基地,凍土工程試驗段開始建設,首戰告捷; 二00二年展開唐古拉山以北凍土工程和西藏段部分重點工程施工,鋪軌到達望昆站,取得了重點突破; 二00三年展開唐古拉山越嶺地段「無人區」和唐古拉山以南工程施工,唐古拉山以北橋隧路基工程完成,全面攻堅年喜獲全勝; 二00四年全線路基橋涵隧道基本完成,並在海拔四千七百多米的安多建成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鋪架基地,結束西藏沒有鐵路的歷史,整體推進年再傳捷報; 二00五年站前工程全部完成,鋪軌架梁全線貫通,全線決戰年勝券在握,為建設世界一流高原鐵路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00六年三月一日,青藏鐵路貨物列車工程運營試驗時速目標達到每小時一百公里。五月一日旅客列車(不載客)工程運營試驗時速目標達到每小時一百公里,部分地段達到每小時一百二十公里。七月一日全線開通試運營時速線路要求凍土地段每小時一百公里,非凍土地段全部達到一百二十公里。 青藏鐵路總投資逾三百三十億元人民幣;全線路共完成路基土石方七千八百五十三萬立方米,橋梁六百七十五座、近十六萬延長米;涵洞二千零五十座、三萬七千六百六十二橫延米;隧道七座、九千零七十四延長米。 與此同時,青藏鐵路在凍土攻關、衛生保障、環境保護、質量保證等方面也卓有成效,屢創佳績。 2006年10月8日,是中國航天事業創建50周年紀念日。50年來,中國航天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屢攀高峰;中國航天人獨立自主,艱苦奮斗,大力協同,無私奉獻,以一腔熱血譜寫了中國的航天傳奇,振奮著中華民族的愛國心弦。
序章
1955年中央作出了發展原子能事業、研製原子彈的決定後,作為運載工具的導彈(火箭)成為新的工作方向。在1956年春制定的《1956至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草案)》中,原子能、火箭技術等新興技術成為發展重點。全國掀起了「向科學技術進軍」的熱潮。
一、艱苦創業
1、高瞻遠矚,雷厲風行
1956年4月13日,航空工業委員會(簡稱航委)正式成立,聶榮臻任主任。在聶帥的主持下,30多名科技專家和一批軍政幹部、150餘名應屆大學畢業生陸續集聚北京,成為新中國航天事業創建的班底。
1956年10月8日,我國第一個導彈研究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簡稱國防部五院)正式成立,首任院長錢學森。中國的航天事業誕生了。
2、引進技術,學習消化
國防部五院成立之初,原蘇聯給我國提供了重要的幫助。1956年10月原蘇聯先提供了兩發供教學用的P-1模型導彈,1957年12月又提供了兩發液體近程彈道式地地導彈P-2及一套地面設備,同時還向我國提供了導彈研製基地、發射基地的工程設計圖紙,派遣了技術專家和導彈操作使用人員。
在原蘇聯的幫助下,我國開始了P-2導彈和C-75地空導彈的仿製工作,開始進行導彈研製基地、發射基地的建設,還組建了教導大隊,學習導彈操作使用技術。
這期間,1957年10月4日,原蘇聯成功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極大地鼓舞了我國和其他社會主義陣營國家。
3、獨立自主,自力更生
我國航天事業一直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1960年中蘇關系破裂,中國建設強大國防的決心也毫不動搖。1960年11月5日,中國自己仿製的液體近程彈道式地地導彈一舉發射成功。從此,中國有了自己的近程彈道導彈。同年9月,上海機電設計院自行設計、製造的我國第一枚液體探空火箭T-7發射成功。
4、小結,開局成功
國防部五院成立之初,下設10個研究室,1957年重組為一、二分院,1961年成立三分院,1964年成立四分院。同時,相關科研院所不斷加入國防部五院管理體系,充實完善了科研體系,這其中包括中國科學院上海機電設計院(1958年成立,1963年劃歸國防部五院建制)、上海第二機電工業局(1961年成立,1962年由國防部五院歸口管理)、通信兵部軍事電子科學研究院(1958年劃歸國防部五院建制)、導彈試驗訓練基地(1961年劃歸國防部五院建制)等。截至1964年,國防部五院已經初步建成覆蓋導彈、火箭、衛星及相關系統領域,具有獨立研究、研製、試驗能力和條件的研究院體系。國防部五院的成立、建設及其成績證明,中國航天事業取得了開局成功,為完成更大的歷史任務打下了較好的基礎。
二、配套發展
1、「八年四彈」與導彈核武器
1964年10月16日,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之後,發展導彈核武器,解決運載工具已成為緊迫任務。1964年12月,全國人大三屆一次會議通過成立第七機械工業部的決議,由七機部統一組織和管理航天事業的研究、設計、試制、試驗、生產。
1965年3月,七機部《關於地地導彈發展規劃》獲得批准。這就是「八年四彈」的發展規劃,即在1965年至1972年的八年時間內,研製成功改進的中近程、中程、中遠程、遠程四種液體彈道導彈。這一規劃在執行中雖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干擾,進度有所推延,但都基本實現。這對我國航天科技工業體系的形成與完善起到了積極的帶動和促進作用,並為我國航天科技工業的新發展奠定了技術和物質基礎。
1966年10月27日,中國自行設計製造的東風2號甲中近程導彈攜帶著自己製造的核彈頭精確命中目標,兩彈結合試驗成功。從此,中國有了自己的實用型導彈核武器,為打破霸權主義核壟斷作出了巨大貢獻。
2、航天三線,新基地新創業
六十年代中期,根據中央關於加強戰備,加強三線建設,建立鞏固的戰略後方的指示,航天系統開始大規模的後方基地建設。廣大航天職工從一線大城市來到三線深山僻壤,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經過20年風雨坎坷的努力奮斗,建成了航天三線基地。
3、東方紅一號衛星與長征一號運載火箭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衛星研製工作受到較大沖擊。為了加快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研製,根據聶榮臻副總理的建議,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於1968年2月成立,有力地保障了衛星研製工作的正常開展。
1970年4月24日,長征一號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地發射了東方紅一號衛星,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向全世界轉播了衛星播送的《東方紅》樂曲,全國各族人民無比喜悅。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發射成功,標志著我國已經掌握多級運載火箭和人造衛星的研製、發射與測控技術,這是我國航天技術發展史上一個重大的突破,中國開始進入航天時代。
4、小結,歷史性的飛躍
七機部成立後,體制建設繼續充實,技術體系繼續完善,盡管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干擾,仍然在短時間內獨立完成了西方強國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獲得的技術突破和工程成就,中國航天事業取得了歷史性飛躍。
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在兩極世界格局下,航天事業作為國防事業的重要部分,得到了全國的大力支持。但是,在世界處於和平和發展的進程環境里,航天事業面臨轉型
㈩ 上海現代化建設成果有哪些
12312344455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