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成果未導向

成果未導向

發布時間:2022-01-18 00:20:42

① 什麼是「成果導向」

成果導向是指為自己及所管理的組織設立目標、提高工作效率和績效的動機與願望。個人希版望出色地完成任務權,願意從事具有挑戰性的任務。這種人在工作中有強烈地表現自己能力的願望,不斷地為自己設立更高的標准,努力不懈地追求事業上的進步。

② 未標注的成果不能添加至報告 怎麼標注

randywu(站內聯系TA)沒有確定的吧,只是說要掛上基金號啊konglb(站內聯系TA)以下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研究成果管理暫行規定》關於成果的標注的規定: 第四條 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的研究成果,必須嚴格按規定進行標注。 第五條 標注內容 中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XXXXXXXX(項目批准號)」。 英文:「Project XXXXXXXX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可縮寫為「Project XXXXXXXX supported by NSFC」。 其他語種,參考英文標注。 第六條 標注位置應在學術論著、鑒定證書、技術資料及其他有效證明材料的封面,或書前konglb(站內聯系TA)以下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研究成果管理暫行規定》關於成果的標注的規定: 第四條 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的研究成果,必須嚴格按規定進行標注。 第五條 標注內容 中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XXXXXXXX(項目批准號)」。 英文:「Project XXXXXXXX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可縮寫為「Project XXXXXXXX supported by NSFC」。 其他語種,參考英文標注。 第六條 標注位置應在學術論著、鑒定證書、技術資料及其他有效證明材料的封面,或書前扉頁,或論文首頁等醒目處,或致謝部分。

③ 什麼是以結果為導向的執行力

一、完成任務不等於結果

在日常工作中很多時候對上級下達的任務,我們只想到如何完成此項工作,而沒去思考最後的結果,因為很多人理解的結果是公司的事與自己無關,只要做完本職工作就可以了。

其實不然,往往結果才是上級真正想要的東西,才是關繫到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所在,所以我們在做工作過程中,既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需要站在上級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需要明白他們真正想要的結果,再努力實現。

二、行動創造結果·結果產生價值

行動不一定成功,但不行動永遠也不會成功。很多朋友從不缺少想法和戰略構思,但為什麼最終將他想法實施並獲得成功的人不是他,一點很重要的原因他想得多、做得少,一旦想得過多的人就沒辦法去行動。

記得一位總裁曾講過:「當一個機會擺在你面前,你覺得有50%的把握立即去做,你可以獲得豐厚的利潤;有80%的把握去做你可能持平或約有盈利,當你覺得有100%的把握再去做時,多半是虧損」。

因此我們不要盲目的追求完美,先要行動,用行動來修正我們的結果,讓他盡量完美.不要猶豫,立即行動,速度制勝!行動就會有收獲,行動就會有結果,但快速的行動,更能保證我們得到想要的結果」
執行就是要結果,一個差的結果也比沒有結果強。0.1永遠大於0。

三、失敗執行力,絕不言放棄

記得陳安之老師曾講過「沒有失敗,只是暫時停止成功」,一個人看到蝴蝶正奮力從繭子中掙脫出來,由於繭子的口太小,它努力了很入還是進展甚微.這個人以為它被卡住了,就拿剪刀把口弄大了一點.蝴蝶很快破繭而出,但是它的翅膀又干又小,軀體也是干癟的。

事實上,蝴蝶從繭中掙脫的時候,它會分泌液體,如果沒有分泌液體,使翅膀豐滿,如果沒有這個過程,它就不會飛翔.這個善心反而幫了倒忙,蝴蝶再也飛不起來,只能顫顫巍巍地爬行。

因此,有時短暫的失敗是自然規律起作用的結果.當失敗是自然規律一部分的時候,我們消滅了失敗,也就消滅了成功.像蝴蝶在繭里掙扎,表面上是一種失敗,但是它真的失敗了嗎?沒有失敗,這個過程中它分泌出液體讓自己長出翅膀,它才會真正的成功。

(3)成果未導向擴展閱讀

在市場競爭中,所有的管理者和老闆,均是以結果為導向來衡量員工的價值,而執行力將直接影響到結果。對於企業發展而言,一個企業永遠只做兩件事:

一是戰略,二是執行。

所謂「三分戰略定天下,七分執行拿成果」就是這個道理。可見,沒有執行力就沒有競爭力。

④ 怎樣以業績,成果為導向創造團隊價值

全方位激勵團隊,增強團隊正能量和創造力、凝聚力。團隊優秀管理者必備的版能量修為和准則。權

如:《企業中高層領導的九大領導力》、《優秀員工的六十個好習慣》
更深層次激發員工潛能,深刻感悟團隊協作共贏。樹立信念,看到一切可能性,挑戰不可能!為企業創新成果,創造團隊崗位價值!
找回內在自信與激情,明確個人在團隊中的位置及人生方向。知行合一,真正成為知感恩、懂共贏、負責任、有愛心的企業優秀員工!可以真正幫助你突破自我,放下自己原來的形象。幫助你全面突破自己,創造新的可能性,幫助你成為真正的自己!
你會更自由地完全活在當下,去突破、豐富自我,增強達成目標、自我發展、人際溝通等方面的靈活性和有效性,並將所學延伸作用於企業的發展中,去獲取更大的成就!

進一步提升及鞏固參加者的素質,你將有時間再次表裡一致地確定人生的道路,並且重建相信自己有能力。最終提高個人生活品質和企業生產力,去完成所有你心及意志所嚮往的目標!

⑤ 如何理解「以成果為導向的企業文化」

一切以企業利益為中心,全心全意為企業發展服務。維護企業聲譽,保守企業秘密,遵守企業制度,完成企業任務。加倍努力,奮發圖強,共創輝煌。

⑥ 為什麼要獎勵成果、目標,而不是一味苦幹

「你如果不能在8小時的工作時間內做完你的工作,那麼,不是你被分配的工作太多,就是你的能力不夠。」這是美國一家工廠主管傑夫的工作哲學。他每天下班之後5分鍾,繞著工廠走,將任何還在工作的人攆回家。然而,在他擔任主管的三年內,工廠以最快的速度運轉,產量很高,工作紀律也相當好。

他的繼任者朱利克斯對工作的看法正相反:假如你真想把工作做好,8小時的工作時間確實不夠。另外,任何下班時間一到就走的人也不可能有奉獻精神。在這種思想指導下,員工們早來晚走,但上班先喝一杯咖啡,再聊天,中午半小時的午餐變成了一個半小時的馬拉松式午餐,離下班半小時大家就無心工作了。結果,工作效率反而降低了,產量開始下降。

實踐證明:傑夫的做法是有道理的。他迫使員工有成果、目標導向。人人都知道必須在8小時內把事情辦好,因此,員工都修成了高效率的工作習慣,但朱利克斯卻把成果、目標導向變成了時間導向。一旦獎勵給了工作時間長、看起來忙忙碌碌的人,員工們就會浪費時間,以填滿冗長的工作時間。我國的企業也有這種狀況。由於長期的輿論導向、傳統的觀念,已使不少領導形成這樣的思維定勢:只要上班早來晚走、上班忙忙碌碌的員工就是個好員工,卻很少有人關注他的工作成果是否突出。令人憂慮的是,目前有因為他們忙碌而不是因為他的工作成果而給他們獎勵的傾向。因為臨時性、突擊性任務,忙碌、加班加點的情況是正常的,但在一個科學的管理體系中,那種情況是不正常的、不可思議的。這實際上是以什麼為獎勵依據的問題,是成果?還是忙碌的表現?答案是清楚的,必須以成果作為獎勵的標准、依據,而不是獎勵他們忙碌、表現出奉獻、工作過量的樣子。獎勵成果,你才能得到成果。

下邊是幾個改變忙碌現象、追求成果的小策略:

(1)將員工安排在合適的崗位。

根據員工的特點、素質進行科學的安排,大才大用,小才小用。對能力、訓練欠缺的人,如果想要他們做根本做不來的工作,將會浪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

(2)界定每份工作的范圍和量化的指標。

每位員工都應該對自己的工作范圍了解的很清楚,否則他們可能重復勞動、白費力氣。同時科學地核定工作量,既不可太多,也不能太少。

(3)讓每個人了解他的工作對整體工作有何貢獻。

這有兩點理由:一是員工明白了工作意義的重要性,會提高士氣。二是了解自己工作有貢獻的員工,一般不會浪費時間。

(4)對事倍功半的員工。

要給予關注。他們可能養成了不良的工作習慣,可以用關懷的方式告訴他,你希望看到他們以最少的時間和努力,做出最好的工作。你所獎勵的是成果,而不是汗水、冗長的時間。

(5)每天保持一段寧靜的時刻來籌劃。

要求每位員工每天抽出半小時,用來獨自思考、反省和計劃。要求他們利用這寧靜的時刻思量工作目標及達成目標的方式、手段。每天周詳地考慮,可以大幅度減少不必要的忙碌。

(6)不做唯程序主義者。

有些事情需要靈活掌握,不必刻板,步步按程序辦,這是官僚主義的通病。

(7)假如員工做完工作,就讓他們回家。

假如工作性質允許的話,員工完成了工作,為什麼還要綁住他們呢?留下,他們只會學到如何浪費時間、為別人製造問題。做完工就走,這也是一種獎勵有效率員工的好方式。出席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成果。

⑦ 如何利用成果導向教學

為了迎接新工業革命對高等工程教育的挑戰,同時為了適應由於公共問責制的興起、人們更加關注教育投入的回報與實際產出的現實需要,成果導向教育(
OBE)在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家成為了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OBE是由美國首先提出來的。作為教育強國的美國,人們對其在科技方面的貢獻及表現並不滿意,例如人造地球衛星由前蘇聯搶先發射成功等,人們開始反思教育的實用性以及教育成果的重要性。在這種背景下,OBE在1981年由Spady率先提出後,以驚人的速度獲得了廣泛重視和應用。經過此後10年左右的發展,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至今仍被認為是追求卓越教育的正確方向。美國工程教育認證協會全面接受了OBE的理念,並將其貫穿於工程教育認證標準的始終。2013年6月,我國被接納為「華盛頓協議」簽約成員。用成果導向教育理念引導工程教育改革,具有現實意義。
一、成果導向教育及其實施架構
1、什麼是成果導向教育
OBE是指,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的目標是學生通過教育過程最後所取得的學習成果。OBE強調如下4個問題:
(1)我們想讓學生取得的學習成果是什麼?
(2)我們為什麼要讓學生取得這樣的學習成果?
(3)我們如何有效地幫助學生取得這些學習成果?
(4)我們如何知道學生已經取得了這些學習成果?
這里所說的成果是學生最終取得的學習結果,是學生通過某一階段學習後所能達到的最大能力。它具有如下6個特點:
(1)成果並非先前學習結果的累計或平均,而是學生完成所有學習過程後獲得的最終結果。
(2)成果不只是學生相信、感覺、記得、知道和了解,更不是學習的暫時表現,而是學生內化到其心靈深處的過程歷程。
(3)成果不僅是學生所知、所了解的內容,還包括能應用於實際的能力,以及可能涉及的價值觀或其他情感因素。
(4)成果越接近「學生真實學習經驗」,越可能持久存在,尤其是經過學生長期、廣泛實踐的成果,其存續性更高。
(5)成果應兼顧生活的重要內容和技能,並注重其實用性,否則會變成易忘記的信息和片面的知識。
(6)「最終成果」並不是不顧學習過程中的結果,學校應根據最後取得的頂峰成果,按照反向設計原則設計課程,並分階段對階段成果進行評價。
從如下5方面可以更深刻地理解OBE的內涵:
(1)OBE強調人人都能成功。所有學生都能在學習上獲得成功,但不一定同時或採用相同方法。而且,成功是成功之母,即成功學習會促進更成功的學習。
(2)OBE強調個性化評定。根據每個學生個體差異,制定個性化的評定等級,並適時進行評定,從而准確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對教學進行及時修正。
(3)OBE強調精熟。教學評價應以每位學生都能精熟內容為前提,不再區別學生的高低。只要給每位學生提供適宜的學習機會,他們都能達成學習成果。
(4)OBE強調績效責任。學校比學生更應該為學習成效負責,並且需要提出具體的評價及改進的依據。
(5)OBE強調能力本位。教育應該提供學生適應未來生活的能力,教育目標應列出具體的核心能力,每一個核心能力應有明確的要求,每個要求應有詳細的課程對應。
可見,OBE要求學校和教師應該先明確學習成果,配合多元彈性的個性化學習要求,讓學生通過學習過程完成自我實現的挑戰,再將成果反饋來改進原有的課程設計與課程教學。
2、成果導向教育的特點
成果導向教育能夠衡量學生能做什麼,而不是學生知道什麼,前者是傳統教育無法做到的。例如,傳統教育衡量學生的常用方法是,從幾個給定答案中選擇出一個正確答案。這種方法往往只能測試出學生的記憶力,而不能讓學生展示出他們學會了什麼。也就是說,重要的是理解而不是記憶。對內容的理解所體現的認知能力比對內容的記憶所體現的記憶能力重要的多。OBE要求學生將掌握內容的方式,從解決有固定答案問題的能力拓展到解決開放問題的能力。
OBE要求學生通過具有挑戰性的任務,例如提出項目建議、完成項目策劃、開展案例研究和進行口頭報告等,來展示他們的能力。這樣的任務,能讓學生展示思考、質疑、研究、決定和呈現的能力。因此,OBE是將學生置於發展他們的設計能力到完成一個完整過程的環境之中。OBE更加關注高階能力,例如創造性思維的能力、分析和綜合信息的能力、策劃和組織能力等。這種能力可以通過以團隊的形式完成某些比較復雜的任務來獲得。
3、成果導向教育的實施原則
OBE的實施原則如下:
(1)清楚聚焦:課程設計與教學要清楚地聚焦在學生在完成學習過程後能達成的最終學習成果,並讓學生將他們的學習目標聚焦在這些學習成果上。教師必須清楚地闡述並致力於幫助學生發展知識、能力和境界,使他們能夠達成預期成果。清楚聚焦是OBE實施原則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原則,這是因為:第一,可協助教師制定一個能清楚預期學生學習成果的學習藍圖;第二,以該學習藍圖作為課程、教學、評價的設計與執行的起點,與所有的學習緊密結合;第三,無論是教學設計還是教學評價,都是以讓學生能充分展示其學習成果為前提;第四,從第一次課堂教學開始直到最後,師生如同夥伴一樣為達成學習成果而努力分享每一時刻。
(2)擴大機會:課程設計與教學要充分考慮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要在時間和資源上保障每個學生都有達成學習成果的機會。學校和教師不應以同樣的方式在同一時間給所有學生提供相同的學習機會,而應以更加彈性的方式來配合學生的個性化要求,讓學生有機會證明自己所學,展示學習成果。如果學生獲得了合適的學習機會,相信他們就會達成預期的學習成果。
(3)提高期待:教師應該提高對學生學習的期待,制定具有挑戰性的執行標准,以鼓勵學生深度學習,促進更成功的學習。提升期待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提高執行標准,促使學生完成學習進程後達到更高水平;二是排除邁向成功的附加條件,鼓勵學生達到高峰表現;三是增設高水平課程,引導學生向高標准努力。
(4)反向設計:以最終目標(最終學習成果或頂峰成果)為起點,反向進行課程設計,開展教學活動。課程與教學設計從最終學習成果(頂峰成果)反向設計,以確定所有邁向高峰成果的教學的適切性。教學的出發點不是教師想要教什麼,而是要達成高峰成果需要什麼。反向設計要掌握兩個原則:一是要從學生期望達成的高峰成果來反推,不斷增加課程難度來引導學生達成高峰成果;二是應聚焦於重要、基礎、核心和高峰的成果,排除不太必要的課程或以更重要的課程取代,才能有效協助學生成功學習。
4、成果導向教育的實施要點
OBE的實施要點,或者說關鍵性步驟如下:
(1)確定學習成果。最終學習成果(頂峰成果)既是OBE的終點,也是其起點。學習成果應該可清楚表述和可直接或間接測評,因此往往要將其轉換成績效指標。確定學習成果要充分考慮教育利益相關者的要求與期望,這些利益相關者既包括政府、學校和用人單位,也包括學生、教師和學生家長等。
(2)構建課程體系。學習成果代表了一種能力結構,這種能力主要通過課程教學來實現。因此,課程體系構建對達成學習成果尤為重要。能力結構與課程體系結構應有一種清晰的映射關系,能力結構中的每一種能力要有明確的課程來支撐,換句話說,課程體系的每門課程要對實現能力結構有確定的貢獻。課程體系與能力結構的這種映射關系,要求學生完成課程體系的學習後就能具備預期的能力結構(學習成果)。
(3)確定教學策略。OBE特別強調學生學到了什麼而不是教師教了什麼,特別強調教學過程的輸出而不是其輸入,特別強調研究型教學模式而不是灌輸型教學模式,特別強調個性化教學而不是「車廂」式教學。個性化教學要求教師准確把握每名學生的學習軌跡,及時把握每個人的目標、基礎和進程。按照不同的要求,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提供不同的學習機會。
(4)自我參照評價。OBE的教學評價聚焦在學習成果上,而不是在教學內容以及學習時間、學習方式上。採用多元和梯次的評價標准,評價強調達成學習成果的內涵和個人的學習進步,不強調學生之間的比較。根據每個學生能達到教育要求的程度,賦予從不熟練到優秀不同的評定等級,進行針對性評價,通過對學生學習狀態的明確掌握,為學校和教師改進教學提供參考。
(5)逐級達到頂峰。將學生的學習進程劃分成不同的階段,並確定出每階段的學習目標,這些學習目標是從初級到高級,最終達成頂峰成果。這將意味著,具有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將用不同時間、通過不同途徑和方式,達到同一目標。
5、成果導向教育三角形框架
綜上,可將OBE的實施框架歸納為:1個核心目標、2個重要條件、4個關鍵前提、4個實施原則、5個實施要點。由此構成了OBE的三角形實施框架(見圖1)。

圖1 成果導向教育三角形實施框架
其中,一個核心目標:所有學生都要達成頂峰成果。兩個重要條件:一是描繪成果藍圖,建立一個清晰的學習成果藍圖,並勾勒出哪些是必備的能力與內容,即確定學生在畢業時應該達到的能力結構;二是創設成功環境,為學生達成預期成果提供適宜的條件和機會。三個關鍵前提:一是所有學生均能通過學習達成預期成果,但不一定同時和通過相同途徑、採用同樣方式;二是成功是成功之母,學習的成功會促進更成功的學習;三是學校要對學生成功學習負責,學校掌握著成功的條件與機會,直接影響學生能否成功學習。四個實施原則是:清楚聚焦、擴大機會、提高期待和反向設計。五個實施要點是:確定學習成果、構建課程體系、確定教學策略、自我參照評價和逐級達到頂峰。
二、成果導向教育與傳統教育的比較
這里所說的傳統教育是指相對OBE而言目前的具有普遍性特徵的教育。
1、成果導向教育的新突破
(1)成果決定而不是進程決定。傳統教育的課程教學嚴格遵循規定的進程,統一的教學時間、內容、方式等。教學進度是以大部分學生可以完成的假設為前提預設的,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未完成學習,將被視為達不到教學要求。OBE的目標、課程、教材、評價、畢業要求等均聚焦於成果,而不是規定的進程。OBE強調學生從學習的一開始就有明確目標和預期表現,學生清楚所期待的學習內涵,教師更清楚如何協助學生學習。因此,學生可以按照各自的學習經驗、學習風格、學習進度,逐步達成目標,所有的學生均有機會獲得成功。
(2)擴大機會而不是限制機會。傳統教育嚴格執行規定的學習程序,就像將學生裝進了以同樣速度和方式運行的「車廂」,限制了學生成功的機會。OBE強調擴大機會,即以學習成果為導向,以評價結果為依據,適時修改、調整和彈性回應學生的學習要求。「擴大」意味著改進學習內容、方式與時間等,而非僅僅延長學習時間。
(3)成果為准而不是證書為准。傳統教育學生獲得證書是以規定時間完成規定課程的學分為准,而這些課程學分的取得是以教師自行設定的標准為准。OBE獲得證書是以學習成果為准,學生必須清楚地展現已達到規定的績效指標,才能獲得學分。將學習成果標准與證書聯系起來,使得證書與學生的實際表現相一致,而非只是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學業的證明。
(4)強調知識整合而不是知識割裂。傳統教育只強調課程體系,實際上是將知識結構切割成了一個個課程單元,每門課程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界限清晰的知識單元,這些知識單元之間的聯系被弱化了,學生的學習往往是「只見大樹、不見森林」。OBE強調知識的整合,是以知識(能力)結構出發反向設計,使課程體系支撐知識結構,進而使每門課程的學習都與知識(能力)結構相呼應,
最終使學生達成頂峰成果。
(5)教師指導而不是教師主宰。傳統教育以教師為中心,教什麼、怎麼教都由教師說了算,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教師的安排來完成學習。OBE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應該善用示範、診斷、評價、反饋以及建設性介入等策略,來引導、協助學生達成預期成果。
(6)頂峰成果而不是累積成果。傳統教育將學生每次學習的結果都累積起來,用平均結果代表最終成果。這樣,學生某一次不成功的學習,就會影響其最終成果。OBE聚焦的是學生最終達成的頂峰成果,學生某一次不成功的學習,只作為改進教學的依據,不帶入其最終成果。
(7)包容性成功而不是分等成功。傳統教育在教學進程中的評價將學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最終成果也被劃分成不同等級,從而將學生分成了不同等級的成功者。OBE秉持所有學生都是成功學習者的理念,僅將學生進行結構性區分或分類,採取各種鼓勵措施,創造各種機會,逐步引導每一位學生都成為成功的學習者,達成頂峰成果。
(8)合作學習而不是競爭學習。傳統教育重視競爭學習,通過評分將學生區分開或標簽化,將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關系置於一種競爭環境中。在這種環境中,學習成功者和學習失敗者之間不可能建立一種和諧互動的關系。OBE強調合作式學習,將學生之間的競爭轉變為自我競爭,即讓學生持續地挑戰自己,為達成頂峰成果而合作學習。通過團隊合作、協同學習等方式,使學習能力較強者變得更強,使學習能力較弱者得到提升。
(9)達成性評價而不是比較性評價。傳統教育強調比較性評價,在學生之間區別出優、良、中、差等不同等級。OBE強調自我比較,而不是學生之間的比較。強調是否已經達到了自我參照標准,其評價結果往往用「符合/不符合」、「達成/未達成」、「通過/未通過」等表示。由於採用學生各自的參照標准,而不是學生之間的共同標准,故評價結果沒有可比性,不能用於比較。
(10)協同教學而不是孤立教學。傳統教育將教學單元細化為一個個孤立的課程教學,承擔每門課程教學任務的教師獨立開展教學工作,很少顧及不同課程教學之間的協同效應。OBE強調教學的協同性,要求每一名承擔課程教學的教
師,為了達到協助學生達成頂峰成果的共同目標,進行長期溝通、協同合作,來設計和實施課程教學及評價。
2、成果導向教育與傳統教育對比。
表1從學習導向、成功機會、畢業標准、成就表現、教學策略、教學模式、教學中心、評價理念、評價方法和參照標准等10個方面,對OBE和傳統教育進行了對比。
三、基於成果導向教育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
成果導向教育作為一種先進的教育理念,是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正確方向。正如前述,成果導向教育已經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與操作模式。但在推進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時,我們絕不能徹底摒棄現有的高等工程教育體系,應將成果導向教育理念融入高等工程教育體系中,改革與此不相適應的做法。結合我國高等工程教育的現狀,考慮到我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要求,基於成果導向教育的工程教育改革首先要實現如下三個轉變。
表1 OBE與傳統教育的對比

1、從學科導向向目標導向轉變
傳統的工程教育是學科導向的,它遵循專業設置按學科劃分的原則,教育模式傾向於解決確定的、線性的、靜止封閉問題的科學模式,知識結構強調學科知識體系的系統性和完備性,教學設計更加註重學科的需要,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專業的需求。成果導向的工程教育是目標導向的,它遵循的是反向設計原則,其「反向」是相對於傳統工程教育的「正向」而言的。反向設計是從需求(包括內部需求和外部需求)開始,由需求決定培養目標,再由培養目標決定畢業要求,再由畢業要求決定課程體系。正向設計是從課程體系開始,逆反向過程到畢業要求,再到培養目標,再到需求。然而,這時的需求一般只能滿足內部需求,而不一定能滿足外部需求,因為它是教育的結果而不是教育的目標。因此,傳統工程教育對國家、社會和用人單位等外部需求只能「適應」,而很難做到「滿足」。而目標導向下的工程教育則不然,它是反向設計、正向實施,這時「需求」既是起點又是終點,從而最大程度上保證了教育目標與結果的一致性。
目標導向下的工程教育在教學設計與實施中強調如下四個方面:培養目標要以需求為導向,畢業要求要以培養目標為導向,課程體系和課程教學要以畢業要求為導向,資源配置要以支撐畢業要求與培養目標的達成為導向。畢業要求的達成要能支撐培養目標的達成,課程教學要求的達成要能支撐畢業要求的達成。所有參與教學的教師要明確自己所教對達成畢業要求和培養目標的貢獻與責任,每位學生要明確自己所學對達成畢業要求和培養目標的作用。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的表述要有利於對目標和要求的達成度進行評價。
2、從教師中心向學生中心轉變。
所謂以教師為中心是指,教學設計主要取決於教什麼,教學過程主要取決於怎麼教,教學評價主要取決於教得怎麼樣,這是學科導向教育的必然。所謂以學生為中心是指,教學設計主要取決於學什麼,教學過程主要取決於怎麼學,教學評價主要取決於學得怎麼樣,這是成果導向教育的使然。也就是說,以學生為中心的工程教育要求整個教學設計與教學實施都要緊緊圍繞促進學生達到學習成果(畢業要求)來進行,要求提供適切的教育環境、了解學生學什麼(內容)和如何學(方式與策略)、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學習,並實施適切的教學評價來適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成效。
以學生為中心的工程教育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培養目標與畢業要求緊緊圍繞學生的發展來確定;教學內容根據對學生的期望而設計;師資與其它支撐條件判斷標準是是否有利於學生達成預期目標;評價的焦點是學生學習效果與表現;是面向全體學生而不是個別優秀學生。以學生為中心的工程教育強調「教主於學」的教學理念,即教之主體在於學、教之目的在於學、教之效果在於學。遵循以學論教的教學原則,即教什麼取決於學什麼,怎麼教取決於怎麼學,教得怎麼樣取決於學得怎麼樣。重教輕學是傳統工程教育的痼疾,至今仍然主導著課堂教學。要改變這種狀況,必須解決兩個基本問題:教學本質與教學理念。
教學本質回答的是教學是什麼。傳統的認識是:教學是「教師把知識、技能傳授給學生的過程」。這種傳統認識有5個局限:教學局限於教書,教書局限於課程,課程局限於課堂,課堂局限於講授,講授局限於教材。我們理解的教學就是「教學生學」,教學生「樂學」、「會學」、「學會」。其中「會學」是核心,要會自己學、會做中學、會思中學。教學理念回答的是教學為什麼。傳統的認識是:「教」是為了「教會」,「學」是為了「學會」。我們提倡的教學理念是「教為不教、學為學會」。「教為不教」有兩層含義:「教」的目的是「不教」,「教」的方法是「大教」。「教,是為了不教」是我國當代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的名言。這種「教」是教學生「學」,這種「大教」是「善教」。施教之功,貴在引路,妙在開竅。葉聖陶先生曾講:「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必令學生運其才智,勤其練習,領悟之源廣開,純熟之功彌深,乃為善教者也。」
3、從質量監控向持續改進轉變。
我國高校目前的教學質量管理,還停留在對教學環節進行質量監控的初級階段,初步具備了監督、調控功能,但缺乏改進功能。一個具有完善功能的質量管理體系應該具備「閉環」特徵,即通過監督功能發現偏差,通過調控功能糾正這些偏差,再通過改進功能分析產生這些偏差的原因,並對系統進行改進。也就是說,這三個功能是首尾搭接,互為輸入和輸出的關系。
成果導向的工程教育是一個持續改進的過程。它要求建立一種有效的持續改進機制,從而實現如下功能:能夠持續地改進培養目標,以保障其始終與內、外部需求相符合;能夠持續地改進畢業要求,以保障其始終與培養目標相符合;能夠持續地改進教學活動,以保障其始終與畢業要求相符合。
建立持續改進體系的要點包括「1個目標、2條主線和3個改進」:1個目標是保障質量,2條主線包括培養目標的符合度與達成度和畢業要求的符合度與達成度,3個改進為培養目標的持續改進、畢業要求的持續改進和教學活動的持續改進。這3個改進,通過三個循環來實現,即:通過外循環持續改進培養目標、通過內循環持續改進畢業要求、通過成果循環持續改進教學活動。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的符合度與達成度這兩條主線,是對其符合度和達成度的評價與改進過程。首先,評價畢業要求(培養目標)是否與培養目標(內外需要)相符合,如果不符合,就要改進畢業要求(培養目標);然後,評價畢業要求(培養目標)是否達成,如果沒有達成,就要改進教學活動(畢業要求)。教學活動的改進包括課程體系、師資隊伍、支持條件、學生的學習機會、教學過程和教學評價等。
四、結束語
成果導向教育作為一種先進的教育理念,在美國等一些國家已有了多年的理論與實踐探索,至今已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和實施模式,而且已證明是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正確方向。為了使我國高等工程教育更好地適應國家及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迎接新工業革命的挑戰,需要我們在成果導向教育理念的引導下,積極推進教育教學改革,著力實現三個轉變,即:從學科導向向目標導向轉變、從教師中心向學生中心轉變和從質量監控向持續改進轉變。

⑧ 各位網友幫幫忙,誰知道成果導向是什麼意思謝啦

這個肯定就是喜歡你啊,只有她喜歡你才會這樣誇你的,他對你肯定是一見鍾情了

⑨ 成果導向教學會不會演變成功利主義

這里所說的成果是學生最終取得的學習結果,是學生通過某一階段學習後所能達到的最版大能力。權它具有如下6個特點:
(1)成果並非先前學習結果的累計或平均,而是學生完成所有學習過程後獲得的最終結果。
(2)成果不只是學生相信、感覺、記得、知道和了解,更不是學習的暫時表現,而是學生內化到其心靈深處的過程歷程。
(3)成果不僅是學生所知、所了解的內容,還包括能應用於實際的能力,以及可能涉及的價值觀或其他情感因素。
(4)成果越接近「學生真實學習經驗」,越可能持久存在,尤其是經過學生長期、廣泛實踐的成果,其存續性更高。
(5)成果應兼顧生活的重要內容和技能,並注重其實用性,否則會變成易忘記的信息和片面的知識。
(6)「最終成果」並不是不顧學習過程中的結果,學校應根據最後取得的頂峰成果,按照反向設計原則設計課程,並分階段對階段成果進行評價。

⑩ 問題導向和成果導向分別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區別

問題導向和成果導向都是導向思維。問題導向的意思是基於需要解決的問題版而思考解決問題的認知權加工過程;成果導向,即為結果導向思維,意思是基於事件的結果而思考實踐活動的認知加工過程。

問題導向和成果導向的區別如下:

一、基礎不同

問題導向:問題導向的基礎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成果導向:成果導向的基礎是事件的結果。

二、思考不同

問題導向:問題導向是思考解決問題。

成果導向:成果導向是思考實踐活動。

(10)成果未導向擴展閱讀

成果導向的流程管理:

以結果為導向是做任何管理工作的最基本原則之一。所謂的結果導向就是強調在管理工作中,所有的行為、步驟都要符合結果的要求。流程管理要求每個單獨的工作任務都必須圍繞著一個目標和結果,即一切以目標說話、以績效說話。

結果導向具體到企業管理工作,其導向就是為企業創造價值。為企業服務,實現企業效益的最大化。所以,無論制定何種工作流程,都必須以企業利益的實現為准則,並以最終的結果為衡量標准。

閱讀全文

與成果未導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表 瀏覽:294
內地音樂版權 瀏覽:208
公共衛生服務今後工作計劃 瀏覽:457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