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1956年至1957年,中國共產黨人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取得的積極成果()
答案選擇BCD,《論十大關系》;中共八大制定的路線、方針、政策;《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都是1956年至1957年,中國共產黨人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取得的積極成果。
1956年9月,中共八大舉行,八大正確分析了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後國內形勢和主要矛盾的變化,提出了黨在今後一個時期的中心任務;
總結了執行第一個五年計劃的經驗,堅持了既反保守又反冒進即在綜合平衡這穩步前進的經濟建設方針;著重提出了執政黨建設的問題,強調要堅持民主集中制和集體領導制度,反對個人崇拜,發展黨內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強黨和群眾的聯系。
八大的路線是正確的。1957年2月,毛澤東發表《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重要講話,提出了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學說和社會主義社會兩類不同性質的社會矛盾的學說;並將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作為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題提到了全黨和全國人民面前。
所有這些,都是在探索中國自己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期,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所取得的積極成果,它們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毛澤東思想,為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寶庫增添了許多新鮮內容。
(1)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成果ppt擴展閱讀:
黨的七大以後,中國社會發生了一系列深刻的變化。全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到1956年上半年,全國絕大部分地區基本上完成了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一個嶄新的社會主義制度從此在中國建立起來。
與此同時,第一個五年計劃的許多重要指標已有確實把握提前完成。在這種形勢下,為了加強執政黨的建設,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制定黨在新形勢下的路線、方針、政策,中共中央決定召開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
大會正式召開之前,黨曾在多方面為大會的順利召開做了准備。
1956年4月25日,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作了《論十大關系》的講話,為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提出了許多重要的思想原則,從思想上、理論上為八大的召開作了重要的准備。
『貳』 如何認識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論成果
1,由於我們走的是一條前人沒有走過的路,"摸著石頭過河",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鑒,因此犯錯誤是難免的,只要我們能從這些錯誤中吸取教訓,犯這些錯誤也是值得的;
2,我們在前進道路中遇到了挫折,這並不代表社會主義在中國行不通,只是我們暫時出現了失誤.沒有找對出路,但社會主義的大方向是對的,我們不能懷疑社會主義.
3,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雖然遇到了挫折,但我們應該對未來充滿信心,雖然我們的社會主義建設暫時遇到了挫折,但勝利終將屬於中國人民和中國共產黨.
『叄』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取得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重要成果有
《論十大關系》;中共八大的召開及其重要決策;《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發表。
《論十大關系》是毛澤東關於社會主義建設的代表作,對當時和以後的社會主義建設都有很強的針對性和理論指導作用。
中共八大制定的黨的路線是正確的,提出的許多新的方針和設想是富於創造精神的。當然,由於實踐的時間還很短,理論上和思想上還不可能很成熟,許多新的觀念和方針還不可能牢固地確立並取得深刻的共識。
許多新的設想還沒有付諸實施,或者沒有充分付諸實施,很快又發生反復。但是,八大對中國自己的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畢竟取得了初步成果,歷史證明這些成果對於黨的事業的發展有長遠的重要意義。
《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講話提出了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一系列方法、方針和政策,主張在處理敵我矛盾時要用專政的方法,解決人民內部矛盾時要用民主的方法,即團結—批評—團結的方法。
十一屆三中全會概況:
全會批評了「兩個凡是」的方針,高度評價了關於真理標准問題的討論。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這個口號,否定了中共十一大沿襲的「文化大革命」中的「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以及「文化大革命」今後還要進行多次的觀點。
十一屆三中全會所作出的這些在領導工作中具有重大意義的轉變,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從根本上沖破了長期「左」傾錯誤的嚴重束縛,端正了黨的指導思想,使廣大黨員、幹部和群眾從過去盛行的個人崇拜和教條主義束縛中解放出來;
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全面恢復和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結束了1976年10月以來黨的工作在徘徊中前進的局面,將黨領導的社會主義事業引向健康發展的道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揭開了黨和國家歷史的新篇章,是建國以來我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
『肆』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論成果
(一)提出探復索馬克思制主義同中國實際「第二次結合」的任務。
在我國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開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時候,毛澤東就向全黨提出,要探索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的「第二次結合」,走出中國自己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
(二)《論十大關系》的講話
1956年4月,在經過大量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毛澤東作了《論十大關系》的重要講話,圍繞把國內外一切積極因素都調動起來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的基本方針,深刻論述了正確處理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的一系列重大關系。
(三)《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講話。
1957年2月,毛澤東作了《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講話,提出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還剛剛建立,還沒有完全建成,還不完全鞏固的思想;創造性地提出了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和兩類矛盾的學說,強調了要嚴格區分和正確處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特別是要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提出了從全體人民出發,"統籌兼顧,適當安排"的方針;提出了發展工業必須同發展農業同時並舉的工業化方針。
『伍』 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論成果有哪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論成果
(一)1956年4月,毛澤東作了《論十大關系》的重要講話
講話提出了正確處理重工業和輕工業、農業的關系,沿海工業和內地工業的關系,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關系以及國家、集體和個人的關系的基本原則;提出了改革過於集中的計劃體制的初步構想,要求中央向地方分權和擴大企業自主權。鑒於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同年9月召開的黨的八大,強調要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工業化。
1957年2月,毛澤東作了《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講話,提出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還剛剛建立,還沒有完全建成,還不完全鞏固的思想;提出了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和兩類矛盾的學說,提出了從全體人民出發,「統籌兼顧,適當安排」的方針;提出了發展工業必須同發展農業同時並舉的工業化方針。
同年8月,毛澤東又提出要造成一個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那樣一種政治局面,以利於較快地建設我國的現代工業和現代農業的思想。
1958年,他又提出要把對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到技術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上來。這些都是對黨的八大路線的繼續發展。
(二)黨對社會主義認識的曲折發展
20世紀50
年代末60年代初,毛澤東在總結「大躍進」以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繼續進行探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觀點。主要包括:
在領導糾正「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中的錯誤時提出了不能剝奪農民,不能超越階段;提出了社會主義可以區分為「不發達的社會主義」和「比較發達的社會主義」兩個階段;提出了社會主義條件下要反對平均主義,重視商品生產、商品交換和價值規律的作用;
在社會主義經濟占優勢的條件下「可以消滅了資本主義,又搞資本主義」;毛澤東還從哲學的高度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有它自身的規律,必須不斷在實踐中積累經驗,逐步克服盲目性,認識客觀規律,才能實現認識上的飛躍;提出要大興調查研究之風;
社會主義建設具有艱難性、復雜性和長期性,沒有100多年的時間,是不行的,要准備著由於盲目性而遭受到許多的失敗和挫折;提出了不搞科學技術,生產力就無法提高;
在中國的具體國情下,應當以農輕重為序安排國民經濟計劃;同時,從世界范圍內兩種社會制度的根本對立與斗爭的角度,提出了要防止和反對帝國主義的「和平演變」,保證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先進性和永不變質的思想;等等。
劉少奇提出,我們應該學會自己走路,應該根據中國的特點,採取適合中國情況的方法來進行建設,要按經濟辦法管理經濟。
周恩來提出了我國知識分子絕大多數已經是勞動人民的知識分子,科學技術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具有關鍵性作用等觀點。
陳雲提出了「三個主體,三個補充」的思想,鄧小平提出了關於整頓工業企業,改善和加強企業管理,實行職工代表大會制等觀點。
朱德提出了要注意發展手工業和農業多種經營的觀點,他還強調黨執政後紀律檢查工作的基本任務是保護生產、鞏固和純潔黨的組織、鞏固黨同群眾的聯系、保證黨的集中統一。
鄧子恢等提出了農業中要實行生產責任制的觀點。所有這些,都為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的經濟體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啟示。
『陸』 談談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取得哪些重要實踐成果和思想成果
1、提出馬克思來主義和中源國實際的「第二次結合」,為探索適合中國情況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提供了基本的指導原則;
2、提出「向現代科學進軍」的口號,制定了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開始了向世界科學技術先進水平的進軍;
3、《論十大關系》的發表,是中國共產黨人開始探索中國自己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標志,它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從經濟方面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導方針,為中共八大的召開做了理論准備;
4、中共八大路線的制定。
『柒』 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成就有哪些
1、全面實現「四個現代化」的目標,而且還提出了分「兩步走」的戰略設想:第一步,大約用三個五年計劃時間,即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第二步,力爭在20世紀末全面實現現代化,走在世界的前列。
2、重視農業和輕工業的發展,以保持農、輕、重的協調發展。此外,黨的八大還指出要正確調整和安排積累和消費的比例,使國家建設和人民生活的改善這兩個方面得到適當的結合。
3、發展手工業和農業多種經營,農業中要實行生產責任制,不能剝奪農民,不能超越階段,反對平均主義。
4、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堅持民主集中制,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防止領導機關官僚化、特殊化。
5、除此之外,黨還在國際戰略、國防和軍隊建設、實現祖國統一等方面也取得了許多重要成果,如關於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關於「三個世界」劃分,關於建設強大的國防,關於可以用和平方式解決台灣問題,關於知識分子工作等的重要思想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7)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成果ppt擴展閱讀:
從1956年到1978年,我們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了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初步探索,取得的建設成就堪稱輝煌,歷經的艱辛坎坷刻骨銘心,積累的認識成果彌足珍貴。
正如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的,「黨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取得的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為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准備、物質基礎。」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廣大幹部群眾積極投身改革,匯聚起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磅礴偉力。
迎風破浪、大刀闊斧、上下聯動、蹄疾步穩,主要領域四梁八柱性質的改革主體框架基本確立,一些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突破,一批重要理論、制度、實踐創新成果正在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進展和歷史性成就。
『捌』 中國共產黨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早期探索的主要成果有哪些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命題和歷史任務,是毛澤東最先提出的。毛澤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事業的開創者和奠基人。
中國共產黨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中國工人階級先鋒隊,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黨成立後首先遇到的問題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進行什麼樣的革命?怎樣進行革命?這是馬克思主義的「本本」中沒有現成答案的特殊問題,靠背誦馬克思主義的一般原理和照搬外國經驗,不可能解決問題。
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科學判斷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後國際形勢的發展變化,全面把握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闡明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整個中國革命包括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兩個性質不同的階段。
在領導中國民主革命的過程中,毛澤東堅持不懈地反對在一個時期內存在的、導致中國革命遭受嚴重挫折的教條主義等錯誤傾向,走出了一條不同於俄國十月革命通過中心城市武裝起義奪取全國勝利的道路,並將豐富的中國革命經驗馬克思主義化,形成了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全國勝利的革命道路理論。與此同時,毛澤東號召全黨從教條主義的束縛中解放出來,按照中國的特點創造性地運用馬克思主義,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毛澤東集中全黨智慧,深刻分析近代中國社會形態以及各階級的經濟地位和政治態度,闡明了中國革命的性質、對象、任務、動力、領導力量和前途,制定了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總路線和基本綱領,解決了黨在中國革命中的統一戰線、武裝斗爭和黨的建設等基本問題,形成了完整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實現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毛澤東思想成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個理論成果,並在1945年黨的七大上被確立為黨的一切工作的指針。毛澤東是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創立者。
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又思考著如何實現由新民主主義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轉變的問題。黨中央按照毛澤東的提議,制定了社會主義工業化和社會主義改造同時並舉的過渡時期總路線;在建立工業化初步基礎的同時,開辟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中國共產黨人根據中國的特點,在通過互助合作對個體農業和手工業實行社會主義改造的同時;採用國家資本主義的形式,實現了馬克思恩格斯曾經設想的、列寧想做而沒有做成的對資產階級的和平贖買,完成了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這是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的又一次獨特創造,以新鮮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豐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
毛澤東在倡導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事業的歷史進程中,領導我們黨回答和解決了在中國進行什麼樣的革命、怎樣進行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問題,取得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廣泛最深刻的社會變革,並且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深深地紮下了根。這是毛澤東最主要的歷史貢獻。
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後,毛澤東又不失時機地提出以蘇聯經驗為鑒戒,進行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實際的第二次結合,探索中國自己的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新的歷史任務;並率先垂範總結國內外社會主義建設的正反兩方面歷史經驗,提出了許多關於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觀點,涉及經濟、政治、文化、國防、外交等各個方面。他的關於社會主義社會矛盾的學說,更是對馬克思恩格斯關於未來社會設想的創造性發展,為社會主義改革奠定了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