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農業大學走出過哪些名人
一、陳雲林,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港澳台僑委員會主任。1966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中共第十四屆中央候補委員,十五屆、十六屆中央委員。曾任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主任。1961.09——1966.09,北京農業大學土壤化學系農葯專業學習。
二、鈕茂生,男,滿族,1939年10月出生於北京,畢業於北京農業機械化學院農田水利系。曾任河北省省長,原第十屆全國政協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主任。
三、任洪斌,男,漢族,1963年4月23日出生於遼寧省,籍貫吉林雙遼,1985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6年7月參加工作,北京農業工程大學農機系農機專業畢業,大學本科學歷,博士學位,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四、石元春,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我國著名土壤學家。1949年畢業於武昌文華中學,當年考入清華大學農學院,後合並為北京農業大學。1953年畢業於該校農學系,1956年土壤農業化學系研究生畢業。曾於1985年擔任北京農業大學副校長兼研究生院院長,1987—1995年任校長。 現為兩院院士,《中國農學通報》主編。
五、吳常信,1935年11月15日出生於浙江嵊縣,動物遺傳育種學家、畜牧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57年吳常信從北京農業大學畢業後留校任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陳雲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鈕茂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任洪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石元春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吳常信
② 中國除了袁隆平,還有哪些貢獻較大的農業專家
謝華安,雜交水稻之母,中國工程院院士。
謝華安,1941年生於閩西地區。1972年冬,他從五七幹校被調入福建三明農科所工作。當時,正逢雜交水稻協作攻關組從全國十幾個省市自治區抽調農業科技工作者,他幸運地作為福建省協作組成員被派往海南,開始了育種生涯。
根據袁隆平的雜交水稻「三系配套」理論,1980年冬,謝華安培育出恢復系「明恢63」。第二年,「明恢63」和不育系「珍汕97A」雜交,培育出「汕優63」。「汕優63」成為雜交稻中的明星,謝華安的人生軌跡就此發生巨變。
可以抵抗嚴重稻瘟病,這是「汕優63」的殺手鐧,解決了第一代雜交稻不抗稻瘟病的致命缺陷。此前培育的雜交稻,一旦遇稻瘟病,常常顆粒無收。質量好,適應力強,大面積畝產第一個突破600公斤……集諸多優點於一身,「汕優63」迅速擴張。
1986年,「汕優63」成為全國雜交水稻播種面積最多的種子,並在此後16年連續穩居首位,一口氣創下了雜交水稻推廣速度、年種植面積、累計種植面積、增產稻穀總量四個全國之最。
中國的水稻生產有過兩次飛躍:上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選育和推廣矮桿品種,70年代選育和推廣雜交水稻良種。在第二次飛躍中,在將雜交水稻從實驗室大面積推廣到全國各地過程中,謝華安的貢獻在業內無人不曉。
雜交水稻一度遭到「三不」非議:米不養人,糠不養豬,草不養牛。此說法一出,《人民日報》隨即登載了袁隆平的來信:雜交稻既能高產又能優質,「汕優63」就是最好的例證。
1985年,「汕優63」被評為全國優質秈稻;1987年,「汕優63」獲福建科技進步一等獎;1988年,「汕優63」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因為「汕優63」,謝華安的職稱評定一路順暢:評副研究員時破格,評研究員時免予論文答辯;因為「汕優63」,他也獲得了迅速的職務晉升,從三明農科所所長直接升任福建省農科院院長,一下由副處級跳到正廳級,直到2006年卸任;因為「汕優63」,他當選八屆全國人大代表,九屆、十屆全國政協委員;因為「汕優63」,他被授予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等稱號,是第一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汕優63之後,謝華安還培育過多個雜交水稻品種,但影響力都不及汕優63。
在以謝華安人生經歷為主線的報告文學《神農》一書中,謝華安被稱為「雜交水稻之母」、「雜交水稻救星」。該書於2000年出版後,福建省農業廳、福建省科協、福建省農科院等單位曾聯合舉辦座談會,並邀請新華社、中新社、福建日報、福建電視台等19家媒體記者參加,他被樹為農業院校和農科單位工作者的學習榜樣。
③ 最新農業科技技術或成果. 知道有哪些嗎.
2009年3月11日,中國海林城鄉集團舉行新聞發布會,隆重推出了最新的農業科學技術成果——BGA 土壤調理劑和ATK 植物營養水。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BGA土壤調理劑屬土壤調理劑,是一種新型的農業、林業生產資料。以秸稈、玉米芯、枯枝、落葉、鋸末、刨花等有機物為主要原料,通過光量子作用,加入用中國海林城鄉集團以物理技術為主的核心技術生產的BGA底料,製成了BGA土壤調理劑。這項科研成果具有改良土壤,治理荒漠.保水抗旱,增強農作物抗病能力,提高農作物產量,改善農產品品質,恢復農作物原生態等功能。能在其它產品無法種植的極端逆境條件下(乾旱、嚴寒、高原、強紫外線、貧瘠、鹽鹼、重污染、低光照等)使農林作物正常生長,大幅度提高植樹成活率和農產品產量;改善農林產品品質,恢復農林產品的天然風貌。完全無公害,無污染,無生物激素,綠色環保,不同於國際市場上各種化肥、農葯、葉面肥和生物激素,是世界農林業種植的綠色生產資料。
BGA土壤調理劑,得到了美國沙漠研究所和聯合國世界生態委員會等世界權威機構和專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關注,通過了以三位中國工程院院士為首的科學技術成果鑒定委員會的鑒定,並已經獲得了中國農業部產品登記【農肥(2004)臨字1574號】。該項創新技術成果的應用,為中國乃至世界糧食安全、食品安全、環境保護和農業發展提供了有效技術保障。
BGA 土壤調理劑和ATK 植物營養水的發明者——中國海林城鄉集團總裁及發明人張建民先生
中國海林城鄉集團董事局主席歐通國先生向記者介紹說,目前,中國海林城鄉集團己經在北京建立了BGA 土壤調理劑和ATK 植物營養水研發基地和種植基地,在深圳光明新區投資3億港元建立ATK 植物營養水生產基地。今年7 月、8月、9 月、10 月,還將在河南、山東、湖北、新疆建立四個BGA 土壤調理劑生產基地。(
④ 中國有哪些農業專家為國家做出巨大貢獻
1,婁成後(1911-2009),浙江紹興,我國著名植物生理學家、農業科學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2,陳鳳桐(1897.2.25—1980.10.4),著名農學家,農業科技管理專家,新中國農業科學技術事業的主要開拓者和領導者。河南省內鄉縣人。3, 阮宇成,上海市人。原籍浙江餘姚。生於1918年2月11日,2007年1月22日在杭州逝世,享年90歲。生前為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研究員、茶葉生物化學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茶葉學會榮譽理事,中華茶人聯誼會顧問,浙江國際茶人之家顧問。 4,王綬(1897—1972),著名的作物育種學家,生物統計學家和農業教育家。他畢生致力於高等農業教育,為我國培育了幾代農業科技人才;長期從事大豆、 大麥研究,育成了「金大332」大豆、「王氏大麥」(美國定名)等優良品種在生產上應用,對作物田間試驗技術也做過系統研究,是我國作物育種學和生物統計學的奠基人之一。5,辛德惠(1931—1999)遼寧開原人,土壤學家、農業生態學家、農業教育家,農田生態工程設計的開拓者之一,泛生態學理論的創立者。
⑤ 中國近代的農業科學家哪幾個貢獻最大玉米和小麥方面的專家呢
摘要 水稻首選袁隆平,玉米專家程相文,浚單系列人人誇,小麥專家茹振剛,小麥品種矮抗58
⑥ 中國農業方面院士有多少
目前,農業機械工程方面院士有8位。(個人所知道的)
中國工程院汪懋華院士
中國科學院任露泉院士
中國農大曾德超院士(逝世)
中國農大康紹忠院士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趙春江院士
東北農大蔣亦元院士(逝世)
華南農大羅錫文院士
新疆農墾科學院陳學庚院士
⑦ 中國農業科院農業專家都有誰
袁隆平院士!
⑧ 新中國農業方面有哪些成就
農業方面:到1952年底,土改基本完成!到1958nian10月底,全國74萬多個農業生產合作社改組成2.6萬多個人民公社,參加公社的農戶有1.2億戶,佔全國總農戶的99%以上,全國農村基本上實現了人民公社化。但他是嚴重挫傷農民的積極性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是我國農業又一次大發展,而今,農業稅的免除更是為和諧農村的建設邁出了堅實的一部
農業技術 早在1956年,廣東省的農民育種專家就培育出中國第一個大面積推廣的矮稈秈良種。此後,隨著一系列矮稈品種的育成和推廣,1965年,我國南方稻區基本上實現秈稻矮稈化,每畝產量由200—2 50公斤提高到300—350公斤。 (9) 90年代,我國農業科技人員運用現代生物技術分離克隆出光敏核不育基因,進一步研製出只採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兩系法雜交水稻技術。在全國大面積的試種中,表現出高產、優質和多抗等特性,平均每公頃產量可達11250公斤。 (10) 1995年11月,中國農科院植保所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山東大學生物系聯合培育成功世界上第一株抗大麥矮病毒的轉基因小麥品種。 (11) 1997年7月,中國水稻研究所研究員黃大年和他的科研合作者經過多年攻關,成功地將抗除草劑基因轉入水稻,並應用於雜交水稻。 (12) 1997年10月,中國農科院生物技術中心郭三堆研製成功我國第一個雙價抗蟲棉。 (13) 1998年9月,浙江農業大學核農所教授高明尉等帶領課題組利用農桿菌介導法,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轉基因抗螟蟲品系克螟稻。 此外,我國在激光育種、輻射誘變育種、太空育種等先進技術領域也取得了很大成績。
。
⑨ 新中國在農業上的成就
1、在品種培育方面,挖掘出一批優異種質資源及基因,基本完成了水稻、小麥、玉米等主要農作物的基因圖譜繪制和測序工作,以及豬、牛、羊等動物的基因組測序,建立了中國荷斯坦牛分子育種技術體系。
2、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經過社會主義改造和80年代以來的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少數民族自治地區的農業生產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以1985年與1952年相比,農業總產值從46.5億元增至368.3億元;糧食從1582萬噸增至4006萬噸,大牲畜(年底頭數)從2439萬頭增至4749萬頭。
3、改革開放初期,農民生產經營活動單一、收入來源單一,農民收入以農業收入為主體、以糧食收入為主體,實物收入占很大比重。隨著市場經濟發展、農村就業結構的變化和體制改革深化,農民收入來源市場化、多元化和非農化的趨勢明顯,農民收入格局發生了根本變化。
4、黨中央、國務院堅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方針,以鄉鎮企業為主體、小城鎮建設為依託的農村非農產業快速發展。各地更加註重農產品加工轉化和突出綠色品牌,建設了一批特色鮮明的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農產品加工業成為鄉鎮企業發展新亮點。
5、改革開放後,農民獲得了自主進行擇業和進城務工的權利,非農產業就業人數和比重迅速增長,進城務工農民穩步增加,農村勞動力供求關系和就業呈現新格局。
6、在技術研發方面,黃淮海平原中低產地區綜合治理、兩系法雜交水稻技術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動植物疫情防控和病蟲害綜合治理技術研究取得重要進展,重大動植物疫病監測預警技術體系趨於完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研發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⑩ 曹泳春是中國農科院的果樹營養學教授嗎他的研究成果是什麼呢
是的
曹泳春,1965年出生,中國農科院教授,果樹專家。1990年畢業於中國農業大學,1995年從事果樹營養學研究,一直深入到農業第一線,理論聯系實際,在全國南北果區建立了1200多個優質高效示範園。發表論文20餘篇,著書有《曹泳春務果論》和《果樹營養循環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