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共一大會議成果及其意義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於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法租界貝勒路樹德里3號(後稱望志路106號,現改興業路76號)召開。出席大會的各地代表共12人,他們是:上海小組的李達、李漢俊,武漢小組的董必武、陳潭秋,長沙小組的毛澤東、何叔衡,濟南小組的王盡美、鄧恩銘,北京小組的張國燾、劉仁靜,廣州小組的陳公博,旅日小組的周佛海。參加會議的還有武漢小組的包惠僧(他是在廣州與陳獨秀商談工作期間,受陳個人委派參加會議的)。他們代表著全國50多名黨員。當時,對黨的創立作出了重要貢獻的李大釗、陳獨秀因各在北京和廣州,工作脫不開身,而沒有出席大會。共產國際派馬林(荷蘭人)和赤色職工國際代表尼克爾斯基(俄國人)出席了會議。
俄國十月革命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得到廣泛傳播。中國的先進分子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等接受了馬克思主義,並把它與中國正在發展的工人運動結合起來。他們在工人中宣傳馬克思主義,講解革命道理,組織工人進行斗爭。在這個基礎上,各地先後成立了一些黨的早期組織,這些地方分別是上海、北京、武漢、長沙、廣州、濟南。此外,旅居日本和法國的中國共產主義者也成立了這樣的組織。這些組織當時叫法不一,有的叫共產黨,有的則稱共產黨小組或支部,由於它們性質相同,因此,後來統稱它們為各地共產主義小組。各地共產主義小組建立後,積極開展工作,推動了馬列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這樣,正式成立中國共產黨的條件已經成熟。
1921年6月,上海共產主義小組通知各地共產主義小組,派代表到上海召開中國共產黨第—次全國代表大會。7月下旬,除旅法小組因路途遙遠未能派代表外,其他各地代表陸續抵達上海。由於當時革命活動處於秘密狀態,所以,參加會議的外地代表,統一安排居住在以北京大學暑假旅行團的名義臨時租借的私立博文女校內。
大會的中心議題是正式建立中國共產黨。
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前後共開了7次會議。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和尼克爾斯基出席了第一天的會議(馬林後來又出席了第六次會議)。他們代表共產國際對會議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馬林還介紹了共產國際的情況。接著擬定了會議日程。在24日的會議上,各地代表匯報了工作,並交流了經驗。25日至26日,大會休會,由黨綱起草委員會起草黨的綱領和今後工作計劃。27日至29日,大會繼續進行,連續3天詳細討論了黨的綱領和工作計劃。各地代表在黨的性質、綱領和組織原則等主要問題上取得了基本一致的意見。30日晚,舉行第六次會議時,突然有一陌生男子闖進了會場,當詢問他時,他答稱走錯了地方。其實這個人是法租界巡捕房的一個暗探。他的行動引起了與會人員的警覺。會議立即中斷,代表們迅速分頭離開。十幾分鍾後,法國巡捕趕來,包圍並搜查了會場,但一無所獲。當晚,代表們商量改換會議地點,在李達夫人(她是浙江嘉興人)的提議下,決定到嘉興南湖去開完最後一次會議。7月31日,代表們來到南湖,在一艘遊船上舉行了第七次會議。會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黨綱》、《關於當前實際工作的決議》,選舉了黨的領導機構。至此,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閉幕。
黨的「一大」通過的黨綱主要內容有:確定黨的名稱是中國共產黨;黨的性質是無產階級政黨;黨的奮斗目標是以無產階級革命軍隊推翻資產階級的政權,消滅資本家私有制,由勞動階級重建國家,承認無產階級專政,直到階級斗爭結束,即直到消滅社會的階級區分;黨的基本任務是從事工人運動的各項活動,加強對工會和工人運動的研究與領導;黨的組織方面的規定為,在全黨建立統一的組織和嚴格的紀律,地方組織必須接受中央的監督和指導等。
「一大」通過的《關於當前實際工作的決議》,確定黨成立後的中心任務是組織工會和教育工人,領導工人運動,對黨領導工人運動的任務、方針、政策和方法都提出了規定或要求。
「一大」選舉的黨的領導機構為中央局。陳獨秀雖然沒出席大會,但由於他當時在宣傳社會主義方面的影響和威望,以及他作為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所作的貢獻,大會選舉他擔任中央局書記。中央局的另兩位領導人是李達和張國燾,他們分管組織和宣傳工作。
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正式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從此,在中國出現了一個完全嶄新的,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其行動指南的,統一的無產階級政黨。中國的無產階級因此有了戰斗的司令部,中國的勞苦大眾從此有了翻身解放的希望,中國的革命從此煥然一新。
由於黨的「一大」召開於7月,而在戰爭年代檔案資料難尋,具體開幕日期無法查證,因此,1941年在黨成立2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發文正式規定,7月1日為黨的誕生紀念日(黨的生日)。
⑵ 萬隆會議的會議成果
萬隆會議本著求同存異的精神,討論了民族獨立和主權、反帝反殖斗爭、世界和平以及與會各國的經濟和文化合作等問題。經過充分的協商,會議一致通過了包括經濟合作、文化合作、人權和自決、附屬地人民問題、促進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等項內容的《亞非會議最後公報》。其中《關於促進世界和平與合作的宣言》,提出了處理國際關系的十項原則。
這十項原則體現了亞非人民為反帝反殖、爭取民族獨立、維護世界和平而團結合作、共同斗爭的崇高思想和願望,被稱之為萬隆精神。十項原則包括了1954年由中國、印度和緬甸三國共同倡導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主要內容,被認為是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准則,成為國際上公認的處理國家關系的基礎。
其中:
經濟合作的決議,強調促進亞非區域經濟發展的迫切性,提出與會國在互利和互相尊重國家主權基礎上進行經濟合作。決議不排除同亞非地區以外國家的合作,但它強調了亞非國家之間進行合作的重要性。決議提出以互相提供技術援助、鼓勵促進亞非國家間的聯合企業、擴大貿易往來、採取集體行動穩定原料商品國際價格等多項具體措施,加強亞非地區的經濟合作。盡管萬隆會議提出加強亞非之間互助合作、共同爭取國際經濟關系中平等地位的斗爭還處於起步階段,但它指出了亞非國家之間經濟發展的正確方向和發展前景,成為日後第三世界經濟合作和爭取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先導。
文化合作的決議,譴責了殖民主義和種族主義壓制亞非人民發展民族文化和阻撓亞非國家間的文化交流。肯定了亞非人民恢復亞非各國原有的文化接觸和發展新的文化交流的共同要求。各與會國決心為更密切的文化合作而努力,也「希望在發展亞非文化合作的同時,同其他國家發展文化接觸。這會豐富它們自己的文化,並且還會有助於促進世界和平和了解。
人權和自決,宣布「完全支持聯合國憲章中所提出的人權的基本原則」和「人民和民族自決的原則」,並注意到「自決是充分享受一切基本人權的先決條件」。決議譴責「對於成為非洲廣大區域和世界其他地方的政府和人的關系的基礎的種族隔離和歧視的政策和實踐」;宣布「殖民主義在其一切表現中是一種應當迅速予以根除的禍害」。
附屬地人民問題,支持附屬地人民爭取自由和獨立的事業,特別是北非人民爭取自決和獨立的斗爭;並要求有關國家給予這些國家和人民以自由和獨立。決議支持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的權利,支持印度尼西亞和葉門為維護民族權益的斗爭。促進世界和平和合作的決議,要求聯合國的會員應當具有普遍性;要求安理會支持接納具備會員國條件的亞非國家,決議認為亞非地區國家在安理會中的代表權是不充分的,提出非常任理事國的席位分配應能使亞非國家參加安理會,「以便它們可能對維護國際和平和安全作出更有效的貢獻」。
促進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決議表達了亞非國家對戰爭與和平問題的嚴重關切,認為「裁減軍備、禁止生產、試驗、使用核子和熱核子作戰鬥武器,對於拯救人類和文明免受大規模毀滅的恐懼和前景是緊迫需要的。」公報在《關於促進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這一決議中,提出了各國應當在下列原則的基礎上,作為和睦的鄰邦彼此實行寬容,和平相處,發展友好合作。
詳細見詞條:萬隆會議十項原則。
⑶ 如何寫會議成果報告及其構成
把會議幾部分的東西加起來,整理一下就大概的思路就出來了!我寫這個就是這樣搞定的。
⑷ 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的會議成果
此次會議上對民族問題有了很多新的概括。例如在「民族問題」的內涵上,過去強調民族問題是處理民族之間的關系問題,在此次會議上則指出民族問題既包括民族自身的發展,也同時包括民族之間、民族與階級、國家之間等方面的關系,這很大程度上豐富了對民族問題內涵的認識。
⑸ 中共一大會議成果及其意義
成果:
1.提出黨的奮斗目標
2.確定革命對象。
3.中共誕生,並提出了最高綱領
意義:1.中國共回產黨不僅代表答工人階級的利益,而且代表整個中華民族的利益。2.她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闢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
⑹ 用來概括反應會議精神和會議成果的文件稱為什麼
用來概括反應會議精神和會議成果的文件,稱為什麼這稱為文件總結?
⑺ 會議成效的影響因素包括哪些
◆ 欠缺目標或目標不準確
◆ 欠缺議程
◆ 與會者人選不當,或者與會者人數太多或太少
◆ 會議回時間、地點不當
◆ 開會的通知時間不當
◆ 開會通知的內容欠周詳
◆ 會議場地設備欠佳
◆ 與會者沒有作充分准備
◆ 未定明會議的終止時間以及每一項議題的時間分配
◆ 會議不準時開始
◆ 以前的會議太多,使與會者一聽說要開會,都感到厭煩
◆ 開會次數太少,使每次會議的議題過多
◆ 在會中的交誼活動
◆ 外界的干擾
◆ 與會者離題
◆ 主持人離題
◆ 讓沒有必要留在會場的與會者留在現場
◆ 資料不充足,決策偏頗
◆少數人壟斷會議
◆與會者之間交頭接耳
◆與會者不表明真正的感受或意見
◆與會者之間爭
◆與會者與主席爭論
◆視聽器材發生故障
◆與會者欠缺熱心
◆會議超出預定時間
◆主持人未能總結會議的成果。
◆欠答缺會議記錄
◆對決議落實不力
◆不對會議的成敗得失進行總結
◆不解散已完成任務的委員會或工作小組
◆與會者對會議感到不滿
⑻ 如何開有效率和有成果的會議
執行起來
部門小例會由原來每周二/四/六變為每周二/五,雖然仍然是佔用晚上下班時間將近1小時,老闆已經松動並改變,從時間上來說壓縮了一次即三分之一即33%,已經很不錯了,雖然大家很不滿意,但應當先執行起來,所以,人資部必須第一時間出通知要求各部門執行。
如果不執行,仍然說這不好那不便,一定會引起老闆非常不滿意,他會想到:原來沒讓步時,不是例會照開不誤嗎,我已經讓了步,大家還有意見,是不是其他工作也是一樣,讓了步還有罪了?那乾脆恢復原來的要求,否則,有意見的,可以辭職走人。
要知道,老闆都不是嚇大的,只要老闆一個人在,其他員工走光,他一樣可以重新組建團隊,凡是老闆,都有這樣的氣魄和膽量。
作為人資部、公司中高層、骨幹員工,一定要按照老闆的新要求,貫徹下去、勸導員工,否則,老闆容易抓典型,責罵、處罰、辭退有關管理人員,起到殺雞儆猴的作用。中高層穩定了,老闆就不會太擔心,如果個別或一些員工還有意見,處理起來都相對容易些。
所以,老闆的新決定,一定不要沒執行就反對或有意見,一定要執行起來再說,在過程中遇到什麼新問題新情況,再及時匯報處理就是,如果不立即執行,在這等強勢老闆面前,人資部或中高層人員只有苦果子吃的。
耐心引導
人資部應會同中高層幹部,將老闆的要求執行下去,並對員工可能存在的不滿意提出如下對策:
要求明確。小例會的會議紀律與其他會議一樣,沒有特殊,但確因工作或其他事情無法參加的,需提前請假並獲批,否則,一律視為違紀。
勸導用語。各中高層人員一定要充分理解老闆的決定,在員工意見面前,可以有以下幾層引導用語:老闆已經讓步,如果再有意見,老闆會很不高興,大家就有點不通情理了,老闆沒讓步時,每周三次會不也是開得很好嗎;我們開會,不只是為了開會而開會,確實是把大家召集在一起,有那麼多的問題要處理和解決,同時大家也可以加強聯系、加深溝通,同時還可以起到培訓學習交流的作用,更有利於我們部門團結協作性的養成;如果對這樣的安排還有意見,可以按程序一層一層的反映,公司會有一個合理的答復,絕不允許私下亂傳亂講,否則,發現一起處理一起,絕不姑息。
領導帶頭。部門負責人及主要骨幹員工,一定要不折不扣的執行,要定期舉行例會,提前安排好其他工作,會前列好主要內容提綱,保證會議紀律和會議質量,如果有意見,請保留或個別再反映意見,一定要執行起來再說,否則,如果不執行,出現任何情況時,就不要怪不顧同事情份了。
另外,如果有機會與老闆見面或匯報工作,人資部、各中高層可以點到為止的給老闆反映一下普通員工對例會的意見,如果形成較大面的員工意見,可以說多一點,多人多次去給老闆反映,老闆就會更慎重考慮,至少是為今後更優化的例會形式打下一定基礎。
檢查監督
通知要求下去後,人資部需要對會議情況進行抽查,包括實地參加會議、檢查會議紀要、抽訪與會人員等,如果弄虛作假,必須對相關管理人員提出處理意見,送批後執行。
當然,檢查監督要留下記錄,比如:抽查某部門某天的會議,一定要請該部門負責人簽字。存檔備查。
意見處理
普通員工意見。如果是個別部門個別員工的意見,先由該部門負責人勸導和處理,如果無效可由人資部處理,再無效,可公司高層處理,再無效,則只好勸離或協商離職。
管理人員意見。任何管理人員,如果有意見,可由直接上級先行解決,無效時,人資可參與處理,再無效時由高層處理,最終也可以協商離職。
群體意見。一次10人以上反映意見,就可以說是群體性的,一要抓住帶頭員工說服教育,二要多找相關領導出來解釋說明勸導安撫等,三是可以適當讓步以穩定為主,四是及時給上級及老闆反映情況。
勸導老闆
當執行一段時間,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並處理後,各部門負責人、中高層,包括老闆在內,都一定了解如此執行還是存在問題,等到老闆想松動但不好意思開口時,可以尋機給老闆提出如下建議:
每周一全體員工大會維持,部門例會每周二次,可否改為員工大會後當天舉行,一是及時傳達公司要求,二是檢查上周工作/布置本周工作,如果是業務部門需要每天上班開早會,大約花十來分鍾時間,檢查昨天完成情況/布置今天主要工作等,如果是製造/質量部門每天早會晚會都要開,其他部門開展每天早會,不但總結昨天布置今天,起到日清日高的效果,而且可以將學習公司制度安插進來,並且主持者可以每天一換,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在語言表達和膽量上得到鍛煉,甚至可以制訂早會/晚會流程,要求各部門遵照執行。將時間花整為零/分散進行,不容易讓員工感到不舒服,會議的效果還會更好。
當然,從一種習慣到另一個方式,都有一個調整、轉變和適應的過程,公司要給部門和員工一個適應期,員工也要理解公司的這種做法,如果老闆基本認可就可以執行,如果不認可還只能「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會議會議,聚在一起討論宣布議事之意。因議而會,故,會而要議,議而要決,決而要行;若,因會而會或會而不決或決而不行,是,費時費力費神費錢,沒事干、勞民傷財、不得人心的。過多,成會海,會淹死人,淹沒公司的效益,會過少,上情不下達,下情難上傳,執行會走樣,同樣沒效益。
會議不多不少為啥樣?一般講:周/月/季/半年/全年會不能少,早會/晚會視部門需要定,其實最需要的「現場辦公會
⑼ 里約會議的會議成果
會議取得了重要成果,設定了地球憲章、行動計劃、公約、財源、技術轉讓及制度6大議題,並成功地通過了《里約環境發展宣言》(又稱《地球憲章》)和《對世紀議程》,簽定了《生物多樣性公約》、《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森林公約》等重要文件。在這次會議上,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不可分割性被廣泛接受,「高生產、高消費、高污染」的傳統發展模式被否定;停滯多年的南北對話開始啟動,在一些問題上表現出南北合作的誠意;國家主權、經濟發展權等重要原則得到維護;發展中國家在一些會議上發揮了主導作用。
⑽ 遵義會議的成果是什麼
1、遵義會議結束了王明「左」傾冒險主義在中共中央的統治,
2、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確領導。
3、這次會議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列寧注意基本原理解決自己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會議。
4、它在極端危險的時刻,挽救了黨和紅軍。是匯總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從幼年達到成熟。
(10)會議成果的擴展閱讀:
遵義會議背景:
中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和長征初期紅軍力量遭受的嚴重損失,引起了廣大幹部和戰士對王明軍事路線的懷疑和不滿,紛紛要求改換錯誤的領導。同時,在長征途中毛澤東對執行王明軍事路線的一些領導同志做了耐心細致的工作,使他們很快覺悟過來。
在這種情況下,為了總結第五次反「圍剿」的西征軍事指揮上的經驗教訓,根據黎平政治局會議的決定,在毛澤東、張聞天、王稼祥等領導同志的努力促成下,紅軍佔領遵義後,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遵義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