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農業大學成果

農業大學成果

發布時間:2022-01-17 21:02:20

❶ 山西農業大學林學院的科研成果

學院一直面向林業建設主戰場,堅持走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全方位承擔有關重大林業技術攻關、基礎理論研究、科技推廣和服務等項目。在治沙防護林體系的建立、提高乾旱陽坡造林效果、主要樹種種子質量和種子發芽促進、黃土高原坡地農林復合經營系統高產高效生物機制和森林病蟲害防治技術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

❷ 安徽農業大學農學院的科技成果

姓 名 成果名稱 授獎或鑒定單位 獎勵等級
鑒定結論 黃義德 《作物栽培學》教學改革和課程建設的研究 省教學成果獎(1) 二等獎 《作物栽培學》教學改革和課程建設的研究 校教學成果獎(1) 一等獎 黃正來 《作物栽培學》教學改革和課程建設的研究 省教學成果獎 二等獎 《作物栽培學》教學改革和課程建設的研究 校教學成果獎 一等獎 姚大年 農業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規格
和課程體系改革與建設的研究與實踐 安徽省教學成果
二等獎
(第4完成人) 二等獎 農業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規格
和課程體系改革與建設的研究與實踐 校教學成果一等獎
(第4完成人) 一等獎 周可金 硒肥對油菜生長發育影響及富硒技術研究(第1) 合肥市政府 科技進步獎 《作物栽培學》教學改革和課程建設的研究(第2) 安徽省教育廳 省教學成果
二等獎 《作物栽培學》教學改革和課程建設的研究(第2) 安徽農業大學 校教學成果
一等獎

❸ 安徽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的學術成果

建立「農產品安全」 省級重點實驗室和「逆境與植物營養」校級重點實驗室各一個,為資環學院的學科發展開創美好前景。
資源與環境學院堅持以科研促學科發展,近年來科研工作取得新進展,科研立項呈良好態勢,充分顯示了學院的科技實力。在申報科研課題方面,進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發揮引進人才的學科優勢,著力做好前期調研論證,提高了課題的命中率。學院承擔國家科技攻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及面上項目、國家863項目、國家攀登計劃和國際合作項目等科研課題,累計爭取科研經費達1500餘萬元,全院在各類期刊上共發表學術論文500餘篇,SCI檢索30餘篇,公開出版統編教材、學術專著20餘部,科研成果 10 項,專利 5 項,各類獎 15 項。 成果名稱鑒定單位 西洋參優質高產生態環境及配套技術的研究 安徽省科技廳 7種農葯單殘留檢測方法標准 農業部鑒定 16項農葯殘留檢測方法標准 農業部鑒定 新型肥料與農化服務系統的研究 安徽省科技廳 新型加S尿素(US)施用效應研究 安徽省科技廳 農業中硫及硫肥推廣應用研究 安徽省科技廳 新型加硫尿素產品開發及應用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開發部 抗旱復合肥及其應用研究 安徽科學技術研究成果 安徽省科技廳 項目名稱 獲得獎勵 主要放心瓜菜標准化生產技術體系研究與開發 安徽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棉鈴蟲發生規律、預測預報及綜合防治研究 安徽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新型肥料與農化服務系統研究 安徽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農業中硫及硫肥推廣應用研究 安徽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安徽省土壤養分和肥料信息系統研究 安徽省高等學校省級優秀科技成果獎 三等獎 教材名稱 主編 出版社 土地資源學 馬友華 中國農業出版社 土壤資源調查與評價 馬友華 中國農業出版社 農葯殘留分析 湯鋒 中國農業出版社 森林與氣候 宛志滬 安徽科技出版社 農葯殘留分析 岳永德 中國農業出版社 農葯殘留研究進展 岳永德 中國農業出版社 作物施肥原理與技術 張自立 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 土壤肥料學 何方 中國農業出版社 農業氣象學 郁家成 中國農業出版社 環境保護學 岳永德 中國農業出版社 環境毒理學基礎 花日茂 高等教育出版社 安徽主要農作物病蟲草害綜合防治 花日茂 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 茶葉農葯殘留與控制 岳永德、花日茂 中國農業出版社 農葯加工與管理 花日茂 中國農業出版社 環境毒理學 花日茂 中國農業出版社 張自立 稀土農用對農田生態系統的影響
蔣躍林
1.《黃山風景區旅遊生態環境研究》,03-294
2.《西洋參優質高產生態環境及配套技術研究》,04-342

❹ 山東農業大學農學院的科研及教學成果

近20年先後承擔國家863、973等國家重大科技攻關科研課題400多項,獲省部級各類成果獎80多項,其中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8項,國家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國家優秀教學成果獎1項。主編與參編全國統一教材20多部,出版專著或教材70餘部,發表論文1000餘篇,其中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200篇。獲霍英東青年教師獎2項,何梁何利基金獎3項,中華農業英才獎1項,國家專利10多項,培育出通過審定的農作物優良品種50多個。20年來進行了小麥、玉米、棉花、花生等主要農作物和科技開發面積達10億畝以上,共增產糧食300多億公斤,為我國糧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貢獻。

❺ 江西農業大學農學院的科研成果

成果名稱 完成人 獎勵類別 及等級 獲獎時間 百喜草在國土保護、「三高「農業中的利用研究及推廣 董聞達 江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1年 江西棉鈴蟲猖獗成因及治理措施的研究 尹益壽 江西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江西省農科教突出貢獻一等獎 2001年 桑皺蛸葉甲種群生態及其控制的研究 尹益壽 江西省農科教突出貢獻三等獎 2001年 江西甘蔗粉蚧發生規律與防治技術研究 蔣佩蘭 江西省農科教突出貢獻三等獎 2001年 江西紅壤丘陵大豆良種及配套技術推廣 郭進耀 江西省農科教突出貢獻三等獎 2001年 水稻生長日歷模擬模型調控決策支持系統研究 戚昌瀚 江西省自然科學二等獎 2002年 南康龍回早熟柚良種選育研究 鄧毓華 江西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2年 系列雜交辣椒新品種選育及推廣 陳金印 江西省農科教突出貢獻二等獎 2002年 優質早稻高產高效配套栽培技術研究與示範 石慶華 江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3年 早稻品質改良育種研究 朱昌蘭 江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4年 優質早稻高產高效綜合配套栽培技術研究與示範 石慶華 江西省農科教突出貢獻二等獎 2005年 江西農業大學十五科技管理研究 陳金印 江西省農科教突出貢獻二等獎 2005年 發展農戶庭院經濟的技術研究 劉隆旺 江西省農科教突出貢獻三等獎 2005年 成果名稱 主持人 成果水平 鑒定時間 殺蟲劑新品種-20%三唑. 吡乳油 李保同 國內先進 2001年 發展戶庭院經濟的技術研究 劉隆旺 國內先進 2002年 優質早稻高產高效配套栽培技術研究與示範 石慶華 國內領先 2003年 江西農業生態系統持續發展模式及機理研究 黃國勤 國內領先 2003年 優質水稻新品種選育及其無公害生產技術研究 方加海 省內領先 2004年 水稻恢復系R120及其系列超級雜交稻組合的選育與應用 賀浩華 國內領先 2006年 水稻雜種優勢利用及其生物學基礎研究 賀浩華 國內先進 2006年 美味獼猴桃後期衰老和作用機理的研究 陳金印 國內領先 2006年 科研項目 南昌市郊區菜園土壤退化防治技術研究 2003年 黃國勤 稻田主要害蟲調查 2004年 魏洪義 吉安縣車前草主要病害綜合防治研究 2004年 蔣軍喜 水稻源庫流特徵及其生理物理學特性動態變化的遺傳研究 2002年 左清凡 葛種質資源的收集、鑒定、分類和評價 2002年 范淑英 環帶錦斑蛾滯育抑制的夜間干擾試驗研究 2002年 薛芳森 對稻瘟菌拮抗細菌有效作用成分及其作用機制研究 2002年 游春平 甘蔗花葉病原的檢測與鑒定 2002年 蔣軍喜 美味獼猴桃果實後熟衰老機理的研究 2003年 陳金印 鄱陽湖濕地水生昆蟲幼期分類及次級生產力研究 2003年 王建國 水稻生育後期根系生理活性QTLs及其遺傳效應表達動態的研究 2004年 黃英金 茄28星瓢蟲柄腹姬小蜂對有機磷敏感性及機制研究 2004年 李保同 茉莉酸類植物激素與水稻雄性不育關系的研究 2004年 曾曉春 秈型水稻雜種優勢群的研究及應用 2004年 賀浩華 芸薹屬作物雜種優勢形成的分子基礎研究 2005年 吳才君 高配合力水稻恢復系的根系特性研究 2005年 潘曉華 作物雜種優勢利用 2005年 賀浩華 茉莉酸類植物激素誘導禾本科植物穎花開放的比較研究 2006年 曾曉春 殼聚糖處理對采後果實抗病性調節的機理研究 2006年 陳金印 木犀(桂花)屬分子系統學研究 2006年 張志勇 阿維菌素在稻田生態系統的殘留動態及安全性評價 2006年 李保同 項目名稱 執行年份 項目主持人 轉基因抗病蟲水稻研究 2001年 黃英金 無公害優質水稻生產技術體系的研究與開發應用 2001年 石慶華 基因工程在水稻育種上的應用研究 2001年 賀浩華 長江中下游超級雜交稻選育與利用 2001年 賀浩華 稻瘟病拮抗細菌的發酵、生測及分子監測技術體系構建 2001年 游春平 綠色果品臍橙生產的綜合技術研究 2002年 劉勇 三種重要農作物害蟲滯育解除和滯育後發育的研究 2003年 薛芳森 江西生態農業及生物技術調查與研究 2003年 黃國勤 生態農業的理論與技術體系研究 2003年 黃國勤 東鄉野生稻有利基因的挖掘與利用研究 2003年 賀浩華 稻鴨共作的經濟和生態效益分析 2004年 石慶華 水稻的根系特性對再生稻產量形成的影響 2004年 石慶華 贛南臍橙采後商品化處理關鍵技術研究 2004年 陳金印 天然保鮮劑對南豐蜜桔保鮮效果的研究與應用 2004年 陳金印 陸稻新品種選育 2004年 潘曉雲 雜交稻再生稻超高產配套栽培技術研究 2005年 石慶華 贛南臍橙、南豐蜜桔采後生物保鮮技術研究與應用 2005年 陳金印 江西省農村科技服務體系建設研究 2005年 陳金印 南豐蜜桔品種純化選育研究(重大招標項目) 2005年 陳金印 江西省自然科技資源普查 2005年 黃國勤 贛南臍橙采後商品化處理關鍵技術研究 2005年 陳金印 優質棉花新品種(組合)選育 2006年 湯飛宇 贛南臍橙、南豐蜜桔采後生物保鮮技術研究與應用 2006年 陳金印 優質高產雜交水稻新組合「豐優絲苗」的節本高效技術推廣 2006年 賀浩華 超級稻的超高產形成規律及配套栽培技術研究 2006年 潘曉華 基因工程在水稻育種上的應用研究 2006年 賀浩華 水稻優質、耐熱的分子設計育種研究 2006年 朱昌蘭 雜交稻再生稻超高產配套栽培技術研究(接轉項目) 2006年 石慶華 贛北早熟梨無公害標准化生產技術研究(重大招標項目) 2006年 陳金印 江西名、特、優柑桔無公害保鮮技術研究與應用(學術與技術帶頭人項目) 2006年 陳金印 國家糧食豐產工程項目「江西省雙季稻豐產高效技術集成與示範」 2004年 石慶華 長江中不游江西省雙季稻保護性耕作技術集成示範 2004年 黃國勤 糧食主產區保護性耕作制度與關鍵技術研究—長江中下游江西省雙季稻保護性耕作技術研究 2004年 黃國勤 江西(浙江)綠肥—雙季稻超高產技術模式與調控技術研究科技部國家 2004年 黃國勤 糧食主產區保護性耕作制度與關鍵技術研究—長江中下游稻田冬季農業技術模式示範(糧食豐產工程子項目) 2005年 黃國勤 井崗山區組培中心及種苗基地建設(星火計劃) 2005年 陣金印 江西省雙季稻高產優質高效生產綜合配套技術培訓(星火科技培訓專項) 2005年 石慶華 項目名稱 執行年份 項目主持人 高產優質水稻新品種(組合)良種繁育及產業化示範工程 2004年 賀浩華 R120系列超級雜交水稻的中試與示範 2005年 賀浩華 紅壤旱地農業生態系統的結構創新與模式優化 2003年 黃國勤 「發展棉花生產專項資金」 新品種(205)選育 2000年 肖文俊 贛晚秈30號生產特優質無公害大米技術體系集成與示範 2002年 劉宜柏 (跨越計劃) 優質早稻高產高效無公害綜合配套技術集成與示範(跨越計劃子項目) 2005年 石慶華 江西省早、晚熟臍橙新品種及無公害生產技術中試與推廣 2005年 陳金印 昌優系列高產優質雜交水稻原原種擴繁基地建設 2006年 賀浩華 項目名稱 執行年份 項目主持人 南方紅壤地區種草養牛研究 2002年 石慶華 江西節水水稻 2001年 石慶華 十字花科蔬菜抗病育種材料的創建 2004年 吳才君 美味獼猴桃貯藏保鮮技術研究 2001年 陳金印 江西省無公害標准化生產技術開發及應用 2003年 石慶華 12%三唑磷微乳劑的開發研究 2003年 李保同 培矮64S高產制種全程化控技術研究 2003年 陳小榮 應用PCL技術快速診斷吉安、撫州兩地區的柑桔黃龍病 2003年 蔣軍喜 脫氧核糖核酸甲基化在模式植物苜南芥原生質體分裂和分化中的作用 2003年 劉傳飛 江西農業高校發展戰略定位研究(社科類) 2003年 石慶華 獼猴桃果實後熟軟化機理及其調控研究 2003年 陳金印 優質珍汕97A應用研究 2004年 方加海 獼猴桃果實後熟軟化機理及其調控研究 2004年 陳金印 贛南臍橙采後生物保鮮技術研究與應用 2004年 陳金印 保健型蔬菜選育及產業化開發研究 2004年 范淑英 江西生態安全研究(社科類) 2004年 黃國勤 R120系列組合高產制種技術研究與示範 2005年 賀曉鵬 抗熱高產優質稻種資源的篩選鑒定與利用 2005年 劉宜柏 早稻高溫逼熟不同耐性品種胚乳澱粉發育差異研究 2005年 李木英 水稻免耕拋秧高產栽培技術體系研究 2005年 潘曉華 人工百喜草生態的自然退化與恢復性研究 2005年 李德榮 微量元素—銅對水稻再生特性的調控機制 2005年 程建峰 糧食安全下的稻田輪作系統研究 2005年 黃國勤 水稻不育系花時的激素調控技術研究 2006年 曾曉春 兩系雜交油菜的研究與應用 2006年 彭小松 水稻穎花分化與退化的動態遺傳規律研究 2006年 陳小榮 優質專用、耐熱水稻分子標記輔助選擇與聚合育種研究 2006年 朱昌蘭 江西省名、特、優柑桔新型保鮮技術研究與應用 2006年 陳金印 項目名稱 執行年份 項目主持人 套袋、鈣處理對南方早熟梨果實品質和貨架壽命的影響 2002年 陳金印 新型香稻「香稻160」 優質高產栽培技術 2003年 陳小榮 水稻黑麥草輪作系統研究 2003年 黃國勤 贛南臍橙采後生物保鮮技術研究與應用 2004年 陳金印 化學誘變對家蠶幼蟲性別調控研究 2004年 吳德龍 優質超級稻新品種選育及產業化研究 2005年 朱昌蘭 紅蓮型雜交水稻新品種選育及配套栽培技術研究 2005年 方加海 轉基因雜交棉高產群體株型指標及調控技術研究 2005年 張美良 天然保鮮劑對南豐蜜桔保鮮效果的研究與應用 2005年 陳明 不同化學誘導物種類對家蠶性別調控影響研究 2005年 吳德龍 水稲高產栽培中高氮肥利用效率的技術集成研究 2005年 程建峰 贛南臍橙采後生物保鮮技術研究與應用 2005年 陳金印 長柱頭外露棉53系列品系的新兩系法雜交棉的開發與應用研究 2006年 陳小榮 紅壤旱地保護性耕作的優化模式及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 2006年 黃國勤 「贛農旱1號」的良種繁育及輕型高產栽培技術 2006年 程建峰 板栗貯藏技術研究(省農委項日) 2001年 陳金印 項目名稱 執行年份 項目主持人 水稻生產質量安全控制技術研究及推廣 2004年 李保同 棗子引種 2004年 鄧毓華 1-MCP在園藝作物應用效果及其機理的研究 2006年 陳金印 果蔬采後生物保鮮技術研究與應用 2006年 陳金印 項目名稱 執行年份 項目主持人 兩系雜交油菜及在青海的開發利用(子項目) 2002年 賀浩華 優質高效雜交油菜新型授粉控制系統研究與雜交種選育(子項目) 2002年 賀浩華 水稻源庫流特徵及其生理特性動態變化的遺傳研究 2002-2004年 左清凡 水稻高溫逼熟不同耐性品種同化物生產與運轉差異的機理 2002-2004年 黃英金 早稻高溫逼熟不同耐性品種根系活力差異及其機理研究 2003-2005年 石慶華 環帶錦斑蛾滯育解除的光周期鍾的研究 2003-2005年 薛芳森 茉莉酸類植物激素與水稻雄性不育關系的研究 2004-2006年 曾曉春 大猿葉甲滯育反映地理變異的研究 2005-2007年 薛芳森 水稻生育後期根系活QTL動態定位的研究 2005-2007年 黃英金 殺蟲劑誘導對連續世代亞洲玉米螟生殖行為的影響 2005-2007年 魏洪義 三種瀕危五針松保護遺傳學研究 2005-2007年 張志勇 茉莉酸類植物激素調控禾本科植物穎花開放的機理 2006-2008年 曾曉春 水稻顯性不育基因精細定位和圖位克隆及其恢復基因定位 2006-2008年 賀浩華 不同水稻品種可溶性澱粉合酶基因的變異及其與澱粉理化特性的關系和育種利用研究 20062008年 朱昌蘭 白菜轉錄圖譜的構建及幾個重要園藝性將QTLS分析 2006-2008年 吳才君 不同配合力水稻恢復系的生理生化特性差異的研究 2007-2010年 潘曉華 新質源煙草胞質雄性不育相關基因的克隆 2007-2010年 劉齊元 白菜高密度轉錄圖譜的構建及比較基因組學的研究 2007-2010年 吳才君 中華獼猴桃矮型基因的EST-SSR分析及其遺傳基礎 2007-2010年 徐小彪 以近等基因系研究早稻籽粒耐高溫逼熟的適應機制 2007-2010年 黃英金

❻ 中國農業大學工學院的研究成果

長期以來,學院以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為人才培養目標,牢固樹立「以人為本,人才強院」的辦學理念,注重培養學生的科技創新實踐能力。在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先後獲得國家教學成果獎1項,北京市教學成果一等獎3項,其他省部級教學成果獎多項。機械製造工程學教學團隊獲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稱號。
本科生實踐教學和創新能力培養成效顯著,在全國大學生「挑戰杯」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國機器人大賽暨RoboCup公開賽、「飛思卡爾」杯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幻響杯」外觀設計大賽等各類學科和科技大賽中獲得50餘項獎勵,其中全國和省級以上一等獎近20項。

❼ 內蒙古農業大學生態環境學院的學術成果

學院在牧草育種、草地管理、沙漠治理和土壤改良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優勢。草業科學和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專業已形成明顯的學科優勢、區域優勢、資源優勢和民族特色,在國內同類專業中處於領先地位,在國際上具有重要影響,2005年同時被評為自治區品牌專業。根據「內蒙古農業大學生態環境學院」官網資料 ,該院在十年裡獲得自治區級優秀教學成果獎10項;獲得國家級科技成果獎1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48項,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項。2007年由學院教師主持的3門課程獲得國家級精品課程。
學院主編了一系列全國統編教材、面向21世紀教材、地方教材和蒙語教材,為人才培養、學科體系的發展和建立,學術思想的傳播以及少數民族高等教育事業做出了積極貢獻。雲錦鳳、高永、王建光、王林和等13人入選主編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

❽ 農業微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華中農業大學)的項目成果

「十五」以來,實驗室共承擔科研項目234項,獲得研究經費13800萬元。其中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課題9項(首席主持1項),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課題19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2項(國家傑出青年基金1項,國家重點基金1項),國家科技攻關計劃課題17項,歐盟國際合作項目2項,國際科學基金(IFS)5項,引進國際先進農業科學技術計劃(948)課題3項,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和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課題8項,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創新優秀研究團隊資助計劃1項,湖北省傑出青年科學基金4項。
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三等獎6項,個人榮譽獎9項。申請發明專利28項,獲授權專利16項,已批准新獸葯證書10項,成果技術轉讓9項。成果技術轉讓7項。另外有5項成果已通過專家鑒定。1人獲湖北省青年科技獎,1人獲湖北省青年「五四」獎章,1人獲湖北省「全省農業科技先進工作者」稱號,1人獲湖北省青年崗位能手。發表SCI收錄論文199篇,出版專著44本。

❾ 南京農業大學農學院有哪些科研成果

農學院現建有作物遺傳與種質創新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大豆改良中心和國版家信息農業工程技術權中心3個國家級平台、7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4個工程中心。擁有作物學國家重點一級學科,以及2個國家級重點二級學科(作物遺傳育種學、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2個江蘇省重點交叉學科(農業信息學、生物信息學)。設有1個博士後流動站、8個博士專業、4個碩士專業、4個本科專業。獨立設有明天獎學金、英才獎學金、寧粳獎學金和新紀元樹人獎學金等。
「十五」以來承擔國家「973」計劃、「863」計劃、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轉基因重大專項、農業部公益性行業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及部省級科研課題和國際合作研究課題400多項,累計研究經費超過5億元。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5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部省級科技成果獎勵15項,獲國家發明專利87項、植物新品種保護權21個、軟體著作權75個,制定省頒標准49項,培育出大豆、小麥、棉花、水稻等省農作物新品種61個。

❿ 中國農業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的成果轉化

利用中國農大現有各類國家級開放性實驗室及工程中心,為中國農大自身的科技成果轉化版及園區內企業進行產權品中試及研發;園區將吸引國內外知名企業在園區內建立研發機構;園區將吸引國內外知名企業與中國農大合作建立研發機構及中試基地;園區將吸引地方政府(外地)與中國農大合作在園區內建立研發機構。
中國農大科技園通過支持和促進校內外有開發價值的高科技項目轉化,以及利用中國農大雄厚的技術實力協助園區內高新技術企業完成技術成果的轉化,使之成為中國農業大學面向北京市及國內外經濟的窗口,成為高新技術企業產生、成長、發展的基地。同時園區將建立技術交易、成果轉化的專門機構,將科技成果作為技術資產經營,使之符合市場需求。

閱讀全文

與農業大學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表 瀏覽:294
內地音樂版權 瀏覽:208
公共衛生服務今後工作計劃 瀏覽:457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