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國取得了哪些重大科研成果
自建國後,20世紀至70年代,中國先後掌握了「兩彈一星」技術;1973年,水稻專家袁隆平培育出了「秈型雜交水稻」,該水稻畝產比普通水稻增產20%以上,被稱為「東方魔稻」。袁隆平因此獲得了中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1986年3月,在四位老科學家的建議下,時任中顧委主任鄧小平作出批示,要求「找些專家和有關負責同志討論,提出意見,以憑決策」。「863計劃」就因上述時間而得名。半年後,《863計劃綱要》形成,選擇生物技術、航天技術、信息技術、激光技術、自動化技術、能源技術、新材料和海洋高技術八個領域列為中國發展高技術的重點。1995年5月,中共中央,中國國務院作出《關於加速科學技術進步的決定》,正式提出科教興國戰略。
(1)實現成果大擴展閱讀:
中國政府為了獎勵在科技進步活動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公民,推動中國科技事業的發展設立五個國家科學技術獎。包括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其中規格最高的獎項當屬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每年評審一次,每次選出不超過兩名科技成就卓著、社會貢獻巨大的公民,由國家主席親自簽署並頒發榮譽證書和高額獎金。每位獲獎者的獎金總額均為人民幣500萬元,其中50萬元直接授予個人,另外450萬元作為科學研究經費由獲獎人全權管理具體用途。
國家自然科學獎是授予在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球科學、生命科學等基礎研究和信息、材料、工程技術等領域的應用基礎研究中,闡明自然現象、特徵和規律、做出重大科學發現的中國公民的獎項,同時國家自然科學獎不授予組織。國家自然科學獎設一、二等兩個獎勵等級。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是自然科學領域的國家最高獎。
國家技術發明獎是授予在產品、工藝、材料及其系統等重大技術發明的中國公民,同時國家技術發明獎不授予組織。國家技術發明獎設一、二等兩個獎勵等級。國家技術發明獎表彰的是當年中國國民經濟中新的、先進的、效益好的新技術。
參考資料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
『貳』 十八大指出:「實現發展成果......更好滿足人民需求。」這表明了什麼
表明了時代在進步,發展的成果要得到人民的支持。因為人民的需求量越來越大。
『叄』 我國重大科技成果有哪些
中國近年來的重大科技成就:
1964年10月16日,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1966年10月27日,第一顆裝專有核彈頭的地地導彈飛屬行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
1970年4月24日,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
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號飛船升天;
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號成功升天;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號成功升天。
(3)實現成果大擴展閱讀:
基本特徵:
(1)是新穎性與先進性:沒有新的創見、新的技術特點或與已有的同類科技成果相比較為先進之處,不能作為新科技成果。
(2)是實用性與重復性:實用性包括符合科學規律、具有實施條件、滿足社會需要。重復性是可以被他人重復使用或進行驗證。
(3)是應具有獨立、完整的內容和存在形式,如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以及科技報告等。
(4)是應通過一定形式予以確認:通過專利審查、專家鑒定、檢測、評估或者市場以及其它形式的社會確認。
中國科學院在《中國科學院科學技術研究成果管理辦法》中把「科技成果」定義為:某一科學技術研究課題,通過觀察試驗和辯證思維活動取得的,並經過鑒定具有一定學術意義或實用意義的結果。
『肆』 如何實現幹部培訓成果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工作最優化
近年來,不少地方在幹部培訓上可謂不惜血本,有的遠赴外地高校培訓,有的邀請專家教授來當地講課,這些花費都不菲,但實際效果又難以評估。如何真正實現培訓成果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工作最優化,找到一條高效低成本的路子尤為重要。
一要科學配餐,摸准幹部培訓需求。要分系統、分條塊、分類型地對不同崗位的工作職責進行梳理、整合,在此基礎上對幹部培訓需求進行廣泛調研和徵集。根據徵集情況,結合工作開展、崗位特點和幹部需要,繪制培訓「菜單」,進一步提高幹部的參與度、互動性和主動性。把教育培訓的普遍性要求與幹部的特殊需要結合起來,增強針對性,確保全員參培、按需選培,真正使幹部學有所獲。
二要提升內涵,創新高質培訓載體。在內容上,堅持黨性教育主體位置,強化科學發展、社會管理、溝通協調等綜合素能建設,進一步提升培訓實效性;在形式上,立足本地及周邊教學資源,將課堂拓展到經濟發展、城市建設、基層組織、項目園區、招商引資等工作一線,進一步強化培訓生動性;在方式上,推行引導式、主持式、短周期教學,突出學、聽、觀、研、思多元結合,進一步激發「教」與「學」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三要上下兼收,拓寬優質師資渠道。著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整合黨校現有師資力量,實施全員培訓計劃,有計劃地選派教師進修學習。堅持優秀師資「請下來」和「請上來」。一方面,不斷加大主體班次、輪訓班次中省、市委黨校優質專家教授和學者型幹部的授課比例;另一方面,優化和壯大幹部培訓兼職教員隊伍,選聘一批既有理論功底又有實踐經驗的黨政領導幹部、企業家和知名專家學者作為兼職教員。
『伍』 用什麼方式創造實現自己的成果作文
一棵草創造的春天
在萬紫千紅的春天裡,一棵茂盛的大樹,一片開滿鮮花的草地,一隻嗡嗡鳴叫的小鳥,是根本算不上春天的.而今天,當我看到「塔克遜」這三個字, 看到這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時,我才明白春天的真正含義——棵草創造的春天……
在西藏崗巴縣境內一個海拔3500米的塔克遜軍營里,在那茫茫黃沙覆蓋的土地上,長出了一棵嬌嫩柔軟的小草, 長出了一棵如天使到來的小草, 長出了一棵帶給他們希望的小草, 長出了一棵象徵著神聖, 象徵著春天的小草。正因為這樣,戰士們是那樣呵護著它照料著它。
「陽春三月,外面的世界,花影綽綽,蜂蝶翻飛,而海拔3500米的塔克遜卻還是白雪皚皚,雪峰林立。自然饋贈官兵們的僅僅只是一棵草的春天……」的確,一棵草,對我們來說,是毫不起眼,毫不引人注意,而對於在那海拔3500米的塔克遜軍營里的戰士來說,卻是一份希望,一份可以讓戰士們用生命來珍惜,來寶貴的東西……
「草」自然是一個比喻,代表在我們生命中習以為常,但卻最寶貴,最重要的東西。它可能是一聲叮嚀,一句鼓勵,一個安慰,甚至也可以是一種眼神,一個動作,一份笑容……
在這快速、多變、繁忙的時代,最使人忘記這種最寶貴,最重要的東西。人們時常會感到自己的世界在發生偏轉,偏轉到一個自己想不到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在這些突如其來的變化中,我們要正確面對這些困難,這些問題……
當我也步入了這個世界,這片混亂的土地是是《塔克遜的春天》為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一棵草創造的春天告訴我的短短卻含義深刻的兩個字——珍惜。
『陸』 什麼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重大成果,是實現人與自然
自然是人類最重要的東西,如果沒有自然,人類就不能呼吸空氣,如果沒有自然,人類就不能飲水,那麼,人類就將滅絕.
在唯物辯證法看來,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統一體.我們面對的現實世界,就是由人類社會和自然界雙方組成的矛盾統一體,兩者之間是辯證統一的關系.一方面,人與自然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的:人由自然脫胎而來,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類的存在和發展,一刻也離不開自然,必然要通過生產勞動同自然進行物質、能量的交換.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斷增強,現在的自然已經不是原來意義上的自然,而是到處都留下了人的意志印記的自然,即人化了的自然.「人化自然」表明人與自然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滲透越來越密切.人與自然之間客觀上形成的依存鏈、關聯鏈和滲透鏈,必然要求人類在認識自然、改造自然、推動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不僅要自覺地接受社會規律的支配,同樣要自覺地接受自然規律的支配,促進自然與社會的穩定和同步進化,推動自然與社會的協調發展.另一方面,人與自然之間又是相互對立的.人類為了更好地生存和發展,總是要不斷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狀態,並改變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復到自然狀態.人與自然之間這種否定與反否定,改變與反改變的關系,實際上就是作用與反作用的關系,如果對這兩種「
『柒』 殲20實現哪四大成果
總師楊偉:殲20實現四大成果, 將不斷帶來驚喜。
據3月20日報道,昨天上午,人民大會堂中央大廳開啟最後一場「代表通道」集中采訪活動,9名全國人大代表接受采訪。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航空研究院副院長、殲20飛機總設計師楊偉說,殲20開始列裝作戰部隊,下一步將不斷提升系列化發展,提升飛機作戰能力。
殲-20戰機畫面
楊偉說,今後一方面將大力支持部隊盡快提升戰鬥力,一方面會系列化發展,不斷提升飛機作戰能力。「未來,我們會在戰斗機的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發展征程上不斷前行,再立新功,給大家不斷帶來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