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佛家果位排序是那幾個階層
佛家果位分大乘三種和小乘四種。小乘佛教:共有四個果位,分別是阿羅漢、阿那含、斯陀含和須陀洹。大乘佛教:共有三個果位,分別是佛、菩薩和阿羅漢。
1、原始小乘佛教,按照從低到高,有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原始佛教沒有菩薩這個名詞,菩薩是後人創造的。釋迦摩尼認為佛就是覺悟的人而且只能有一個佛,他認為一切煩惱就是心創造的,只要拋棄一切慾念才能獲得心的解放,心解放了就沒有煩惱了。
2、小乘裡面最低的須陀洹,是佛教中最初的修行位階,為沙門四果中的初果,三果阿那含,七次往返後證四果阿羅漢,方斷盡見思煩惱而永脫輪回。意思是凡夫通過修行斷盡「見惑」,證得以後永遠不會墮入三惡道(畜牲道、餓鬼道、地獄道)。
小乘佛教並非指古印度所有的部派佛教,古印度各個部派佛教記載中,都有很多大乘思想和教法.上座部中也有很多大乘教法的部派,稱為大乘上座部.大眾部中更傳承了很多大乘教法.公元前一世紀大乘佛教超過小乘成為佛教主流,卻不能說之前的就都是小乘。
大乘佛教指能將無量眾生度到彼岸,佛教中用馬車來比喻度眾生的工具,是大的車乘之意。在佛教聲聞,緣覺,菩薩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
❷ 佛門修行者能成就的果位究竟是什麼意思
在佛教的證悟中,可分為小乘的果位與大乘的佛果。 小乘的果位有四果;大乘菩薩的果位稱為"地",菩薩十個果位稱為十地,真正圓滿菩薩六度萬行,完成的證悟果位,稱為佛果。一、聲聞四果: 小乘又稱為聲聞乘,既是聽聞佛法而覺悟的人。他們之所以被稱為小乘人,是因為他們心量小,只求自己解脫。佛教的主要目標,是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既是除了自己修行解脫證果外,還要引導其他眾生解脫生死輪回,走上涅盤之道。根據《俱舍論》中說:在小乘的聲聞四果中,修行者因為根器與因緣的不同,快者三生,慢者則六十劫方可覺悟證阿羅漢果,證悟的果位有: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羅漢。(一)、初果: 梵文稱為須陀洹果,譯為預流果,即初見真理,得入聖者之流。依論師說:"初果聖人是以智慧覺悟,見惑斷除。"他們不為知見上的煩惱所迷惑,對佛法有絕對的信心。經中說初果聖人斷除了我見結、戒禁取見結及疑結--三結。所謂"結"就是束縛的意思。有時候"結"又稱為煩惱,斷三結既是斷除此三種煩惱。 ①、我見結:執著五蘊身心有一個我,認為這個我是真實的,稱為我見。 ②、戒禁取見結:執著各種不正確的戒律來修行,而證初果的聖人就不會做這種事情了。比如有些人持牛戒、狗戒、羊戒……,這些都是邪行。 ③、疑結:對三寶,戒律,過去未來的因果,以及對十二因緣產生懷疑,證初果者無此煩惱。根據經典上說:初果聖者得到四不壞信:即佛不壞信;法不壞信;僧不壞信;戒不壞信。對此四不壞信的信心很強,任何人都不可毀壞。假如一個人對佛、法、僧以及戒有絕對的信心,一點兒也不懷疑,那他就是斷了疑結,意經典說他已經證悟到初果了。 學佛者在修學的過程中,如果對佛、法、僧,以及戒律還會有懷疑,既是說他還沒證悟到初果;如果他對佛、法、僧以及戒律絕對沒懷疑時,那肯定可以證得初果了。證初果者又稱為見道,既是見到解脫之道。他很清楚的確認八正道、四念處、三十七道品等是解脫之道,而且真正體驗到此修行方法,才是真正解脫生死之道。我們沒證悟初果的學佛者是憑著聽聞佛法,分析、了解、推理、相信這些道理,但對於初果聖者來說,是真正的領悟和感覺到。比如有人從聽講中學習到一些游泳的技術,當他有機會跳進水中,就可體驗到游泳只不過是如此罷了。 雖是如此,然而他的游泳技術未必熟練。同樣的,初果聖者雖然是見道,但他還有很多業習,故他需要繼續修行。初果聖人由於斷三結,絕對不會輪回到惡道去,並且最多天上人間來回七次生死,最後一生必證阿羅漢果。既是說,有些初果聖人的因緣好,煩惱薄,今生就可證悟阿羅漢果,未必一定要修行七世後才證得阿羅漢果。那些至第七次返回人間逢無佛法,居於家中也能證阿羅漢果,證果後必出家自然的比丘形相。(二)、二果: 梵文稱為斯陀含果。證初果聖者斷除三結後,必須繼續修行,到另一階段,貪瞋痴減薄,便證得斯陀含果,此果又稱為"一來果"因為對欲界煩惱未完全斷除,還必須在欲界的人間天上來往一次。在這往返生死中,他必定能繼續修行而證阿羅漢果,但是有些修行者不必證悟初果,可以直接證悟斯陀含果,那是因為各人因緣不一樣,煩惱輕重不同之緣故。果位越高,煩惱就越輕。故證果並非得到什麼,而是把煩惱放下。(三)、三果: 梵文稱為阿那含果,譯為不來果,三果聖人斷除欲界所有的煩惱,故在欲界死後,生色界五凈居天,永不來欲界受生,故名為不來果。在彼天繼續修行,證阿羅漢果。三果聖人斷除欲界的貪與瞋;欲界中有瞋,進入色界後就沒有了。三果聖人斷除欲界的貪,但還有色界與無色界的貪。因為有色界的貪,故今生舍報之後,就生在色界。 【備注】 佛教把世界分成欲界、色界、無色界。 欲界是沒有擺脫世俗的七情六慾的眾生所處境界,即指人間。 欲指財、色、名、食、睡五欲。主要指男女色慾。 色界位於欲界之上。 相傳生於此界之諸天,遠離食、色之欲,但還未脫離質礙之身。 所謂色即有質礙之意。 由於此界眾生沒有食色之欲,所以也沒有男女之別,生於此界之眾生都由化生, 依各自修習禪定之力而分為四層,分別是初禪天、二禪天、三禪天、四禪天。 【色界】分四禪十八天:1、梵眾天、 2、梵輔天、 3、大梵天(初禪三天); 4、少光天、 5、無量光天、 6、光音天(二禪三天); 7、少凈天、 8、無量凈天、 9、偏凈天(三禪三天); 10、福生天、 11、福愛天、 12、廣果天、 13、無想天、 14、無煩天、 15、無熱天、 16、善見天、 17、善現天、 18、色究竟天(四禪九天)。 大凡生到這色界十八層天的天人,只有男性沒有女性。 自然沒有男女情慾的存在。不過那些人的身體顏色和形狀仍然可以看得見。 【無色界】 無色界為三界之一,又稱無色天。 「色」是質礙的意思,無色就是沒有質礙,即指超越了物質世界的束縛,所得到的自由狀態。 是通過修習厭離物質的四無色定,或稱四空處定而獲得的天界果報。 無色界中,也因修行的深淺而分四種差別,即一空無邊處,二識無邊處,三無所有處,四非想非非想處。 此四處稱為四空處,四空天,或四無色處、四無色天等。 三果聖人斷除五下分結,既是我見、戒禁取見(邪行)、疑、欲界的貪以及瞋心。我們可試探證果的聖者,如果還有瞋(怒)心,那肯定他不是三果聖人。依經上說在家居士可證得三果,證果後自必絕男女之欲。證悟初果、二果、三果的聖人,他們雖然斷除了一些煩惱,但還必須繼續修學聖道,故稱為有學聖人。(四)、四果: 梵文稱為阿羅漢果。阿羅漢譯義有三:一者、殺賊;二者、應供;三者、無生。 意思是阿羅漢殺盡了一切煩惱賊,不再有生死業之生起,是應當受人天供養的聖者。由於已斷煩惱和證得涅盤果,在修道上已無可修學,故阿羅漢稱為無學聖人。此聖者斷除的煩惱有: ⑴、色界取:色界的貪。 ⑵、無色界取:無色界的貪。 我們凡夫有欲界、色界、無色界的貪,稱為三有的貪。三果聖者斷除欲界的貪,初果與二果的聖者都還沒斷除它;阿羅漢卻完全斷除了這三界的貪。 ⑶、我慢:阿羅漢斷除了我慢,既是我們凡夫在心、境對立時,會認為外面所知的是境,能夠知道的是我,這跟身心無關,這是一種知覺上面的執著,這個"我"稱為我慢。 ⑷、掉悔:阿羅漢斷除了不安--掉悔。學佛者在修行過程當中,每當他進入某個境界時,要把那個境界舍掉,才可以進入另外更高的境界。比如修禪定,進入初禪者,要舍掉初禪的境界後,繼續修行,才可進入二禪。如果不放棄,他就會執著初禪的境界。在修行的過程中,當他放棄初禪,要進入二禪時,心退回初禪去的心理,稱為"掉";另一方面,因為他放棄初禪想要進入二禪,當他還沒進入二禪時,他很後悔放棄初禪,稱為"悔",這兩種心理合稱為掉悔。同樣的,我們世間人作了一件事情,過後一直懷念那件事情,也是掉悔的心理。 ⑸、痴:阿羅漢斷除了痴的煩惱,所謂痴是無知的意思,既是不能明辨是非以及不明白事理。既是不知道因果,不能明辨是非稱為痴。 阿羅漢斷除色界的貪、無色界的貪、我慢、掉悔以及痴五種煩惱,它們稱為五上分結。阿羅漢是在佛住世,有佛法的時候,聽聞佛法而悟道的,有些甚至之聽聞一句佛法就覺悟,故稱為聲聞。阿羅漢種類很多,普通可分為兩大種類: ⑴、慧解脫阿羅漢:依智慧永斷一切有漏煩惱的阿羅漢,然而未能證得滅盡定乃至二禪,由於不能解脫定障,所以有些阿羅漢沒有五通,只有漏盡通。 ⑵、俱解脫阿羅漢:能證得滅盡定的阿羅漢,於定、慧都究竟解脫,故能得"三明六通"。 不是所有的阿羅漢都有神通,在經典上記載:有一個阿羅漢比丘尼,她在睡覺時,有一個惡人進入她的房裡,把她姦汙了,同時把她囚困起來,她沒有神通,逃不出去。蓮華色比丘尼以神通去搭救她,並且教導她修神通,結果那個阿羅漢比丘尼修成神通後逃去見佛陀。佛陀告訴她並沒有破戒,因為她當時並沒有淫慾心。解脫是依智慧,並非依神通,也非依禪定。但是要有一定的定力,智慧才會生起,所以一般上阿羅漢都能夠進入初禪,有些阿羅漢沒辦法進入滅盡定,他們被稱為慧解脫羅漢。阿羅漢斷除所有的煩惱,無需再修學,所做已辦,故稱為無學。在經典中又說阿羅漢不受後有,既是他再也不需要來這世間受果報了。二、辟支佛: 譯為獨覺;也作緣覺,此類聖者在修行過程是"不由他覺",多生於無佛、無佛法的時期,獨自修行,因其根器很利,不必聽聞佛法,只是觀無常悟入緣起的寂滅(涅盤),既是觀十二因緣而證得聖果。因其觀因緣而覺悟,故稱為緣覺。 辟支佛之所以稱為獨覺,是因為在沒有佛法的時候,眾生的根器很差,在當時能覺悟是一件了不得的事。證果後的辟支佛必定自發過頭陀生活,由於沒有同等根器的眾生,所以辟支佛沒有師長、沒有同學、也沒有弟子,故稱為獨覺。此類的聖者不需要佛陀的教導,就可以覺悟,故他的智慧比聲聞果位的聖者更高一籌。辟支佛過去世有修學的因緣,他們多數是佛陀住世時的初果或二果聖人,這些聖者投升天上,再回來人間時,多數佛法已經滅了。因為他們過去證果的善根,最後一生在人間,雖然沒有佛法,然而會自動自發去修道,自發的覺悟,所以被稱為緣覺。三、菩薩(參見《從初地菩薩到十地菩薩的境界與神通差異》) 1、大乘十地菩薩位:一者歡喜地(即初地菩薩,如:龍樹菩薩):於大菩提,善得通達,覺通如來,盡佛境界,名歡喜地。二者離垢地(二地菩薩,以下依次),異性入同,同性亦滅,名離垢地。三者發光地,凈極明生,名發光地。四者焰慧地,明極覺滿,名焰慧地。五者極難勝地,一切同異,所不能至,名難勝地。六者現前地,無為真如,性凈明露,名現前地。七者遠行地,盡真如際,名遠行地。八者不動地,一真如心,名不動地。九者善慧地,發真如用,名善慧地。十者法雲地(十地菩薩),慈陰妙雲,覆涅盤海,名法雲地。 2、大乘等覺菩薩位, 如:觀世音菩薩、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地藏菩薩、彌勒菩薩等。是只有一分生相無明未破的菩薩位(古佛倒駕慈航的不計)。如來逆流,如是菩薩,順行而至,覺際入交,名為等覺。可化身無數及各種形類。 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即是佛,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所謂無上正等正覺既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前面所講的四果聖者,斷除煩惱證果,只是自己覺悟;而佛陀不但自己覺悟,而且也能令他人覺悟,不但如此,他的覺行最圓滿。 (一)、自覺:佛陀自己覺悟,他覺悟一切法苦、空、無常、無我,覺悟萬法皆空,故成為正覺。佛陀不只是智慧上覺悟而已,而且德行也圓滿。 (二)、覺他:佛陀不但能自己覺悟,而且能令他人覺悟。比如證阿羅漢果的聖人,證果之後,知道覺悟是怎麼一回事,但很多時候卻不懂得教導人,使他人覺悟;而佛陀是具有智慧的覺者,能運用各種善巧方便,度化眾生,令他人也覺悟,所以佛陀是自覺覺他的聖者。 (三)、覺行圓滿:"覺"是智慧;"行"是德行。佛陀的覺行圓滿,既是斷除煩惱,智慧圓滿,佛陀的眾德具備,所以稱為德行圓滿。佛陀覺行圓滿的果報是擁有一個佛土;有他所救度的眾生;以及佛身相好庄嚴,佛陀能夠令見到他的眾生生歡喜心與尊敬心,這是因為佛陀具有世間人最圓滿的三十二種好相,八十種隨形好。佛陀的德行可分為智德、斷德與恩德三種: ⑴、智德:佛陀覺悟到一切法的法性與道理,並且能夠毫無差錯的隨著眾生的根器而說法。 ⑵、斷德:佛陀斷除一切煩惱,自由自在。 此兩種德行阿羅漢也具有,但是不如佛。 ⑶、恩德:佛陀具有大慈大悲的願力,誓願度一切眾生,對一切眾生皆有恩德,而阿羅漢卻沒有,故說佛陀的覺行圓滿。 佛陀有一切智智,既是世間一切無所不知。但是我們不要誤會把佛陀當成上帝,佛陀是覺悟者,他無所不知,但佛陀不是無所不能。 佛陀有三不能: 一者、眾生度不盡; 二者、無緣不能度; 三者、定業不能轉。 既是說佛陀不能違背世間的因果,佛陀成佛也是順著世間的因果,所以佛陀是一位覺悟者,並非是主宰者。 佛陀不是萬能,不能使我們成佛,他只能慈悲的把覺悟的道理開示出來,教導依據佛法去實行,精進不懈,那我們就能與佛一樣證悟涅盤,解脫生死--成佛。五、證悟者的能力: 六通、三明與十八不共法。 (一)、六通:既是六種神通。 ①、神境通:能變多為一,一為多;大為小,小為大;入水入地不為山河石壁所障礙,且能凌空飛行自在,來去無礙。 ②、天耳通:能於近處、遠處聽聞與明白六道眾生所說的言語。 ③、他心通:知道其他眾生心之所想、所念。 ④、天眼通:能見遠處、近處一切事物不被隔障,粗細表裡皆能見,有能見眾生的業,知道來世生在何處。 ⑤、宿命通:"宿"既是過去的意思。知道自己與眾生過去世的業報,從何處來。 ⑥、漏盡通:"漏"既是還有煩惱的意思;"漏盡"既是斷除所有的煩惱。漏盡通是知道自己與他人內心解脫生死煩惱的情形。 前五通外道也能修獲,漏盡通是佛陀與一切阿羅漢必有;六神通有深淺不同,唯有佛陀才能究竟圓滿。 (二)、三明: 宿命、天眼與漏盡三通在斷除煩惱的阿羅漢才可稱為三明。此三明是以智慧證得徹底究竟,清楚的知道是怎麼一回事;而"通"只不過有此種能力罷了。 ①、宿命通:具有三明六通的阿羅漢,他的宿命通不但很清楚的知道過去世的事,也能知其前因後果。 ②、天眼通:具有三明六通的阿羅漢,他的天眼清凈,他能夠看到未來一切世的前因後果,稱為天眼明。 ③、漏盡明:阿羅漢聖者知道自己斷除所有的煩惱,同時也知道他人的煩惱斷除了。有漏盡通一定有漏盡明。 經典上常說,證悟阿羅漢的聖者有三明六通,但是慧解脫阿羅漢沒有具足三明六通,他只有漏盡明,因為他沒有宿命通與天眼通,只有漏盡通。凡夫也可從修學禪定中得到前五種神通。佛陀也有三明六通,與阿羅漢相比,佛陀的三明六通比較高明。另一方面,佛陀還有十八不共法,既是說佛陀成道,他所具有的能力與阿羅漢、凡夫是不一樣的。 (三)、十八不共法: ⑴、身無失:佛陀自無量劫以來,常用戒定慧、慈悲,以修其身,此功德圓滿之故,一切煩惱皆盡,是名身無失。 ⑵、口無失:佛陀具無量之智慧辯才,所說之法雖眾生之機宜而使他們皆得證悟,是名口無失。 ⑶、念無失:佛陀修諸甚深之禪定,心不散亂,於諸法之中心無所著,得第一一義之安穩,故名念無失。 佛陀身、口、意三業皆無過失;在日常生活中,佛陀的身口意行為一點也沒有過失;阿羅漢的行為就沒有那麼清凈。經上記載:有一個阿羅漢,他每天過一條河,河中有一位女河神,他每次要過河就說:"小婢,請讓開,我要過河。"女河神以為這個阿羅漢輕視她,就去找佛陀論理。佛陀就問阿羅漢有說此話否?阿羅漢承認有,佛陀就叫他向女河神道歉。阿羅漢對女河神道歉說:"小婢,對不起。"原來這位阿羅漢前五百世都是婆羅門出身,因為種姓高貴,故有傲慢的業習。雖然今世證悟了阿羅漢果,他沒有此煩惱,但業習尚存,這不妨礙他證悟,但口業還有過失。 ⑷、無異想:佛陀對眾生一視同仁,沒有所謂的這個好,那個不好,平等普度,心無簡擇,是名無異想。阿羅漢還有分別,佛經上有記載:佛陀的弟子須菩提尊者認為:窮苦的人家,生活難以維持,沒有多餘的飲食供養出家人,所以尊者專門乞富不乞貧,以免增加貧窮人家的負擔;反觀大迦葉尊者卻認為:出家的沙門,守道行法,是人間的福田,受人間的供養,是給他們增長福慧的機會,故尊者專門向貧窮人家化緣,免除他們將來貧困。須菩提與大迦葉尊者有分別眾生的因緣而度生,生起不平等之心。 ⑸、無不定心:佛陀沒有出定或入定,行、往、坐、卧常在甚深的禪定中,是名無不定心。阿羅漢就有出定或是入定,他們入滅盡定或出滅盡定。 ⑹、無不知己舍:佛陀念念知道自己對一切法已經沒有執著,是名無不知己舍。 ⑺、欲無減:佛陀具眾善,常欲度諸眾生,心無厭足,是名欲無減。 ⑻、精進無減:佛陀之身心,精進滿足,常度一切眾生,無有休息,是名精進無減。 ⑼、念無減:佛陀時時刻刻都在正念中,是名念無減。
❸ 佛家裡面:阿羅漢果位是多少級,怎麼劃分
阿羅漢的果位有四個,初果須陀洹,名為初入聖流。二果斯陀含,名為人天兩界還有一次往來。三果阿那含,名為不來受生。四果阿羅漢,名為斷盡一切見思煩惱,離一切欲。
❹ 佛教的果位是依據什麼劃分的,虛雲法師是什麼果位怎麼就算開悟了,開悟的標志是什麼
果位的劃分:兩種果位:
解脫果位——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即阿羅漢)
菩薩果位——初地、二地、三地,……十地菩薩,等覺菩薩,佛位
在初地菩薩之前,還有一些階位, 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迴向位
佛法修行的兩大途徑:
解脫道的修行 ———— 修成阿羅漢
菩薩道的修行 ———— 成佛
另外,需要注意的時, 菩薩道的修行,涵蓋了解脫道的修行, 解脫道的修行,其實是菩薩道修行當中的一個部分單獨拿出來說而已
所以,佛法還是一條道路的 (可別誤解為佛法是兩種法哦 佛法從根本上來說,還是一法,不是二法)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阿彌陀佛
虛雲法師修的是菩薩果位
開悟:是以禪修方式激發個人原動力,使當事人的「最高主宰」真正當家作主、發揮作用,讓人的力量與智慧發生根本性升級的能力開發方式。開悟以身心合一、財智雙用、家業共榮為目的,以求當事人達到開心智、增心能、平心氣、善心計的效果。開悟過後修煉體系包含呈現真我、身心合一、自我驅動、樹立人格、忘我境界五個層次。
開悟的標志:當事人在獲取事業成就過程中會更加精準高效與輕鬆快樂;小孩的天真快樂,老人的智慧充盈,壯年的精力旺盛將同時具備;無論在生意場、社交場還是在家庭生活、親朋共處中都更加自在釋然、游刃有餘;工作和家庭不再是向左向右的兩個選擇,完全可以做到兼得與貫通,而且人生會更加豐富多彩、自由快樂。
虛雲法師他在高旻寺禪堂修行那段時間,萬念頓息,工夫「落堂」。晝夜如一,行動如飛。一夕,夜間放香時,他開目一看,見大光明如同白晝,內外洞徹,隔牆見香燈師小解,遠及河中行船,岸上樹色,悉皆了見。到臘月的第八個禪七中,第三天夜晚,六枝香開靜時,護七照例沖開水,熱水濺手,茶杯墮地,一聲破碎,頓斷疑根,如從夢醒-他開悟了。他述偈曰: 杯子撲落地,響聲明瀝瀝, 虛空粉碎也,狂心當下息。
❺ 佛祖十大弟子都成就什麼果位
八羅漢原只有十六羅漢,都是佛祖釋迦牟尼的弟子,均是歷史人物
❻ 成佛的路上,果位是怎麼劃分的
一、佛、菩薩、羅漢的說法是按照大小乘做的簡單劃分。如按大乘圓教之義,則把成佛路上的果位分為五十二個階位。從低到高分別是;
1、十信:也叫「十信心」,即信心、念心、精進心、慧心、定心、不退心、迴向心、護法心、戒心、願心。
2、十住:也叫「十心住」,即發心住、治地心住、修行心住、生貴心住、方便心住、正心住、不退心住、童真心住、法王子心住、灌頂心住。
3、十行:也叫「十行心」,即歡喜心行、饒益心行、無嗔恨心行、無盡心行、離痴亂心行、善現心行、無著心行、尊重心行、善法心行、真實心行。
4、十迴向:也叫「十迴向心」,即救護一切眾生離相迴向心、不壞迴向心、等一切佛迴向心、至一切處迴向心、無盡功德藏迴向心、隨順平等善根迴向心、隨順等觀一切眾生迴向心、如相迴向心、無縛解脫迴向心、法界無量迴向心。
5、十地:也叫「十地心」,即四無量心、十善心、明光心、焰慧心、大勝心、現前心、無生心、不思議心、慧光心、受位心。
6、第五十一位;稱為入法界心,即為等覺。
7、第五十二位:稱為寂滅心,即為妙覺。即是最高圓滿的果位——佛。
二、補充說明:
1、一般說的阿羅漢是小乘四個果位中的最高果位,其初果須陀洹斷惑的程度等同於圓教初信位菩薩,但是神通智慧與圓教初信位菩薩無法相比。同理,二果斯陀含斷惑程度等同於圓教三信位菩薩,三果阿那含斷惑程度等同於圓教五信位菩薩,四果阿羅漢斷惑程度等同於圓教七信位菩薩。辟支佛斷惑程度等同於圓教八信位菩薩,權教菩薩斷惑程度等同於圓教九信位菩薩。圓教初住以前的十信位菩薩沒有證得法身,也叫「假菩薩」,十信位圓滿則明心見性,大徹大悟,進入圓教初住位,即是法身大士,才是「真菩薩」。
2、在佛教中,最低的果位是大乘初信位菩薩,即小乘初果,證得此果位,則已入聖流,不再是凡夫,雖然未出六道,但永不墮落三惡道,天上壽命終盡,降生人間,人間壽命終盡,上升天上,如此七次往返,即證得阿羅漢果位,出離輪回,永無分段生死。在此以下,皆是凡夫,隨其業力,升沉不定,輪轉六道。
❼ 佛教的果位是怎麼認定的
佛教果位認定是自我修持成就的一種表現,是由修證斷惑的程度,不由他悟,在於自心證悟。不由外人認定。
小乘佛教共有四個果位,分別是阿羅漢、阿那含、斯陀含和須陀洹。
大乘佛教共有三個果位,分別是佛、菩薩和阿羅漢。
小乘佛教認為現世界只能有一個佛,即釋迦牟尼,不可能有第二個佛,可見佛在小乘佛教中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大乘佛教認為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個人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佛。
(7)五成果位擴展閱讀
果位,謂修行得道已證正果之位。與「因位」對言。
宋蔡絛《鐵圍山叢談》卷五:「今人動自負道家真伯,釋氏果位,恐悉過矣,得不勉旃!」《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今生更復勤修精進,直當超脫玄門,上證大覺,後來果位,當勝前生,這是正理。」
清魏源《聖武記》卷五:「且於宗喀巴微行解衣時,見有山神奉衣護衛,知已證果位,遂共禮拜稱弟子。」
參考資料
網路-果位
❽ 大乘佛教果位是什麼,分別有哪些
請讀《楞嚴經》,後面講的可是非常清楚。從六道輪回,以及出六道菩薩果位直到成佛。非常清楚。
❾ 佛門修行者能成就的果位究竟是什麼意思
佛教的修行目標是自我生命的終極解脫。絕大多數情況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達到階段性的成果就是各種果位。成就果位是有嚴格的判定標準的,不是誰說自己獲得什麼果位就是什麼果位。這套既定的標准,除了成就者本人現量(就是自己的現前的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知道外,總有些許痕跡會流露出來,旁人會感覺到。
這些果位包括小乘的四果: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這四種果位都可稱為聖人。
緣覺(獨覺)的成就者稱為辟支佛。
佛教大乘的果位真正具有意義的是從四種加行道開始,分別是:暖、頂、忍、世第一。如果圓滿了四種加行道,跨入了見道位,這就發生了質的飛躍!在當代密宗的說法,見道位等同證得空性,已超凡入聖!在大乘顯宗,見道位已是菩薩初地,也已超凡入聖!接著是二地、三地,,,一直到十地菩薩。十地半是等覺位,十一地就 是等正覺,成佛了!
❿ 佛教果位是什麼意思
果位就是指修佛時能夠達到的境界。在小乘佛教中總共有四個果位,它們是阿羅漢、阿那含、斯陀含和須陀洹;在大乘佛教中共有三個果位,即佛、菩薩和阿羅漢。
小乘佛教認為,在現世之中只有一個佛,這個佛就是釋迦牟尼佛;而大乘佛教卻認為眾生都有佛性,每個人都可以成佛,而個人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佛。
小乘佛教中的最高果位是阿羅漢,小乘佛教中的聖者不求成佛,只求能夠進入涅槃的境界,然後在涅槃中安住,不再去度化眾生,所以不能夠稱為菩薩,也不能夠成佛。而大乘菩薩道雖然入涅槃卻不住於涅槃之中,雖然能夠解脫生死但是仍然離不開生死,是為了能夠方便度化有緣眾生,所以稱為菩薩道。
菩薩果位總共分為「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等五十二個階位。十地之前的四十個階位是凡夫;初地以上的十二個階位是聖人。
菩薩的五十二個階位
一個凡人若證到初地菩薩的果位,一切就發生了質變,他能在一剎那頃產生一百個化身(意生身),去一百個凈土面見百佛尊;一剎那頃獲得百佛加持亦能明清了知;以神通力了知有住世的必要時,則以自己的功德力加持壽命,使之住壽歷經百劫……
菩薩,是梵文的音譯(簡譯),全譯是「菩提薩垛」。它的意思,「菩提」是覺,「薩垛」是有情,菩薩,便是覺有情。有情是指有情愛與情性的生命。信佛學佛之後發願自度度人乃至捨己救人的人都可以稱為菩薩。亦即,從最初的發心發願,直到成佛為止,都可稱為菩薩,所以有凡夫菩薩與賢聖菩薩的不同。
按華嚴之說,菩薩共分五十二個階位(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其中十信位是凡夫,十住、十行、十迴向位是賢位菩薩,只有後十二個階位是聖人,也就是從初地到十地,加上等覺、妙覺。等覺菩薩是即將成佛的大菩薩,妙覺菩薩就是佛。
或者說,地前者稱菩薩,地上者則稱大菩薩,七地以上即稱菩薩摩訶薩。通常在佛經中所說的菩薩,都是指聖位菩薩,也就是初地以上的菩薩。我們最熟悉的觀世音、大勢至、文殊、普賢、彌勒、地藏等,便是等覺位的大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