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信息發展成果

信息發展成果

發布時間:2022-01-17 01:45:39

㈠ 十八大以來我國互聯網發展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

十八大以來我國互聯網發展取得九大成就:

1、著力加強互聯網發展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完善了網路強國推進體制機制。黨的十八大以來,適應發展形勢和面臨趨勢,及時加強了我國互聯網發展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成立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確立了建設網路強國的重大戰略目標,從國際國內大勢出發,總體布局,統籌各方,加快實施和推進網路強國建設,五年來網路空間國際競爭力持續不斷提高。

2、大力推動互聯網和經濟發展領域深度融合,促進了經濟發展新動能培育。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和國務院高瞻遠矚、審時度勢、與時俱進,根據國際國內發展形勢,及時做出了經濟新常態重要戰略判斷,制定和實施了「互聯網+」、大數據等發展戰略,積極推進以互聯網應用為主要特徵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經濟發展深度融合,讓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等五大發展理念深度融入到經濟發展各領域,電子商務、移動支付等應用已經深刻改變經濟發展各領域組織模式、服務模式和商業模式,產業轉型升級持續加速,新服務、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經濟發展新動能不斷培育和增多,有效適應和引領了經濟新常態。

3、積極深化互聯網在社會發展領域普及應用,促進了信息惠民便民和利民。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教育、醫療、文化、社保、養老等領域與互聯網加快深度融合,互聯網教育、互聯網醫療、互聯網養老等新業態促進了優質資源流動,促進了城鄉協調和共享發展。電子商務應用持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電子商務交易額從2012年的7.89萬億元增長到2016年年底的22.97萬億元,微信支付、支付寶支付等移動支付模式快速普及應用,加速推進我國邁向無現金社會時代,電子商務、移動支付和社交通信等移動互聯網應用正在為我國人民創造一種令很多國家嚮往和羨慕的新生活方式,科技改變未來因互聯網應用正在加速實現。

4、多層次完善互聯網發展法制環境,保障了互聯網長期可持續健康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的統籌協調下,我國互聯網相關法律法規建設進程明顯加快,先後在網路安全、電信和互聯網用戶個人信息保護、網路約車、網路借貸、互聯網廣告、互聯網直播、網路出版、網路交易價格監管、網路支付、網路募捐、移動智能終端軟體預置等領域出台了一大批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及時填補了新業態監管的空白,有效地防範了新業態風險發生,特別是《網路安全法》的出台,極大優化了互聯網發展法制環境,夯實網路強國建設法制保障。

5、持續強化網路空間全面整頓治理,促進了網路空間規范和有序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各級網信、工信、公安、文化、工商、新聞出版廣電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齊抓共管,在個人信息保護、互聯網新聞、互聯網網站、網路直播、網路賭博、互聯網文化、互聯網金融、電信詐騙、移動應用、互聯網賬號、雲服務等多個領域持續開展各類專項治理行動,劍指網路頑疾,保持高壓態勢,形成持續震懾,網路空間天朗氣清的環境正在逐步形成。

6、大力加強互聯網治理國際交流合作,提高了網路空間治理國際話語權。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積極參與互聯網治理國際交流和合作,連續召開了三次世界互聯網大會以及中美、中英、中新等互聯網論壇,尤其是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提出了推進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變革應該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五點主張,獲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和贊賞,大大提高了我國在全球互聯網治理領域國際地位和話語權。

7、加快構建高速寬頻移動信息基礎設施,夯實了網路經濟發展基礎保障。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大力實施「寬頻中國」戰略,積極加快網路寬頻基礎設施建設,先後於2013年12和2015年2月發放了4G TD-LTE網路牌照和4G FDD-LTE網路牌照,2017年又發布了促進NB-IoT網路建設相關政策,網路基礎設施加速升級,寬頻普及提速和降費年年持續大力推進,固定家庭寬頻普及率、行動電話普及率、4G用戶數量別從2012年年底的40.1%、82.5部/百人、0戶提高到67%、96.2部/百人、7.7億戶,信息通信領域多項指標躍居世界第一。

8、積極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加速了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和國務院持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積極發展「互聯網+」政務,推行「一號、一窗、一網」服務,不斷優化服務流程,創新服務方式,推進數據共享,打通信息孤島,創新監管和服務模式,實現了讓企業和群眾少跑腿、好辦事、不添堵,宏觀調控、社會管理、公共服務、市場監管等治國理政能力不斷增強,營商環境顯著改善,雙創活力蓬勃激發,依法治國深入推進,制度性交易成本持續降低,國家治理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

9、普及推廣互聯網全面創新發展思維,激發了大眾創新和萬眾創業活力。「互聯網+」、大數據等國家戰略的實施讓互聯網思維成為了當下中國思維和觀念創新的最強音,網路化、平台化和生態化企業組織模式,眾包、眾創、眾籌、眾扶資源配置模式,移動服務、個性化定製、網路製造、遠程運維等服務模式,已經深刻改變了大眾對資源稟賦、特權資源、區位優勢、階層固化等影響創新創業要素的認識,人人皆想創新創業、人人皆能創新創業正在全面開啟活力中國建設,不僅有效地適應和引領了經濟新常態,更是調動和激活了創新發展的大眾基礎。

㈡ 20世紀信息技術新成就

20世紀最耀眼的12組科技成果

王渝生

20世紀是科學技術發展突飛猛進的世紀,人類在本世紀所取得的科技成就和創造的物質財富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個時代。它們是推動經濟和社會持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改變了並將繼續改變世界的面貌。它們中有一些為科技界公認的重大成就,將在人類歷史上永遠閃耀著奪目的光輝。

20世紀初科學革命兩大成就

20世紀的科學是在19世紀的重大理論成果如熱力學與電磁學理論、化學原子論、生物進化論與細胞學說等基礎上發展起來的。19世紀的三大發現(X射線、放射性、電子)導致了20世紀前30年的物理學革命,誕生了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成為20世紀科學發展的先導和基礎。

1、相對論

1905年,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天才愛因斯坦在他26歲時創立了狹義相對論,提出了不同於經典物理學的嶄新的時空觀和質(m)能(E)相當關系式E=mc2(此處光速C=3×108米/秒),在理論上為原子能的應用開辟了道路。

關於E=mc2,即物體貯藏的能量等於該物體的質量乘以光速的平方,這個數量大到令人難以想像的程度。我們不妨打個比方說,1克物質全部轉化成的能量,相當於常規狀態下燃燒36000噸煤所釋放的全部熱能;或者說,1克質量相當於2500萬度的電能。

1915年,愛因斯坦又創立了廣義相對論,深刻揭示了時間、空間和物質、運動之間的內在聯系——空間和時間是隨著物質分布和運動速度的變化而變化的。它成為了現代物理學的基礎理論之一。

從1923年開始,愛因斯坦用他的後半生致力於統一場論的探索,企圖建立一個既包括引力場又包括電磁場的統一場理論,雖然他沒有取得成功,但是楊振寧和米爾斯於50年代創立了「楊—米爾斯場方程」,發展了所謂「規范場」的理論,使愛因斯坦夢寐以求的統一場論可望在規范場的基礎上得以實現。

2、量子力學

1900年,普朗克創立了量子論,提出能量並非無限可分、能量的變化是不連續的新觀念。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論,揭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1913年,玻爾把量子化概念引進原子結構理論。1923年,德布羅意提出物質波理論。1925年,海森伯和薛定諤分別建立矩陣力學和波動力學。1928年,26歲的狄拉克提出電磁場中相對論性電子運動方程和最初形式的量子場論,使包括矩陣力和波動力學在內的量子力學取得了重大的進展。

20代末量子力學的建立,是繼1905-1915年相對論建立之後對經典物理學的又一次革命性的突破,它成功地揭示了微觀物質世界的基本規律,加速了原子物理學和固態物理學的發展,為核物理學和粒子物理學准備了理論基礎,同時也促進了化學鍵理論和分子生物學等的產生。因此,量子力學可以說是20世紀最多產的科學理論,迄今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20世紀中後期5大科學成就
30年代以來,物質基本結構、規范場、宇宙大爆炸、遺傳物質分子雙螺旋結構、大地構造板塊學說以及資訊理論、控制論、系統論等理論的創建,使人類的視野進一步拓展到更為宇觀、宏觀和微觀的領域,成為人類文明進步的巨大推動力。

1、物質的基本結構
從遠古時代開始,人們就在探討物質是由什麼組成的,有沒有公共的基本單元。直到19世紀末,人們都認為這種共同的基元就是原子。1911年,盧瑟福發現原子內部有一個核;1913年,玻爾指出放射性變化發生在原子核內部,於是研究原子核的組成、變化規律以及內部結合力的核物理學應運而生。

1932年,查德威克發現了中子。從此,人們認識到各種原子都是由電子、質子和中子組成的,於是把這三種粒子和光子稱為基本粒子。

但是,基本粒子並不「基本」。一方面,正電子、中微子、介子等新的基本粒子相繼發現;另一方面,基本粒子還有其內部結構。60年代以來,出現了基本粒子結構的「誇克模型」、「層子模型」等,使40年代末誕生的一門新的獨立學科——基本粒子物理學(又稱高能物理學)至今方興未艾,成果累累。

2、宇宙大爆炸理論
現代宇宙學的研究發端於愛因斯坦。他在1915年創立廣義相對論後,用它來考察宇宙的結構問題,於1917年提出有限無邊的宇宙模型。1922年,弗里德曼提出的非靜態宇宙模型,認為宇宙是可能膨脹的。1929年,哈勃確定了星系紅移(即退行速度)和距離之間的線性關系,證實了宇宙膨脹理論。1932年,勒梅特提出了宇宙爆炸說。

1948年,伽莫夫把核物理學的知識同宇宙膨脹理論結合起來,發展了大爆炸理論,並用它來說明化學元素的起源。這一宇宙大爆炸理論在1965年發現的宇宙背景輻射現象和1998年哈勃望遠鏡探測到距地球120億光年之遙的星系中得到了有力的支持。

3、DNA分子雙螺旋模型
1953年4月25日,英國《自然》雜志刊登了25歲的沃森和37歲的克里克合作研究的成果——DNA雙螺旋結構的分子模型,這一成就後來被譽為20世紀生物學方面最偉大的發現,也被認為是分子生物學誕生的標志。
DNA是遺傳基因的物質載體——脫氧核糖核酸的英文簡稱。1915至1928年間,摩爾根通過果蠅實驗,證明了坐落在細胞核內染色體上的基因決定著生物性狀,從而創立了基因理論。染色體是由蛋白質和DNA組成的。過去生物學界一直認為蛋白質是遺傳信息的載體,直到1944年埃弗里等人通過實驗才證明了遺傳載體不是蛋白質,而是DNA。1953年DNA分子結構雙螺旋模型的建立是打開遺傳之謎的關鍵。60年代尼倫柏格等人破譯了遺傳密碼,證明地球上所有生物的遺傳密碼都是相同的——DNA的4種核苷酸鹼基的序列代表了基因的遺傳信息,決定著蛋白質的20種氨基酸的組成和排列順序。作為基因載體的DNA是生命的後台指揮者,生命的一切性狀通過受DNA決定的蛋白質來表現。

4、大地板塊構造學說

5、資訊理論、控制論、系統論
20世紀的5大尖端技術成果

在科學的先導和生產的促進下,20世紀發展起來五大尖端技術:核技術、航天技術、信息技術、激光技術和生物技術,在能源、材料、自動化、海洋和環境等高新技術方面也有了長足的進步。

1、核能與核技術
2、航天和空間技術
3、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是20世紀發展最快的技術領域。它對人類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產生了全方位的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1906年,三極電子管的發明使電信號放大,從而使遠程無線電通信成為可能。1947年,第一隻晶體管的誕生為電子電路集成化和數字化提供了重要的基礎。1945年問世的電子計算機,已經歷了第一代(電子管,40年代中至50年代末)、第二代(晶體管,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第三代(集成電路,60年代中至70年代初)和第四代(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70年代初開始)等發展階段,80年代開始對新一代的智能計算機、光學計算機和量子計算機的探索已取得初步成果。

隨著大規模集成電路的出現,計算機向巨型化和微型化兩極發展。70年代中,巨型機的向量運算速度超過了每秒億次;微機則進入了千家萬戶,標志著個人電腦時代的來臨。當今,巨型機的運算速度已達每秒3.9萬億次,而計算機互聯網路則在2億多網民的學習、研究、交流、貿易甚至娛樂等方面創造了嶄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4、激光技術
5、生物技術

㈢ 你感受最深的互聯網發展成果是什麼

淘寶啊,在淘寶買東西直接付錢就接著到了,太利於我這種喜歡宅在家的人了。

㈣ 信息科學領域中我國取得的成就

,1998年至2007年10年間,我國電子信息技術領域相關專利申請總量超過67萬件,約為1985年至1997年全部專利申請總量的5.6倍。其中,發明專利申請比例達到71.3%,產業技術創新能力有了明顯提升。目前,我國信息技術領域專利呈現十大發展態勢。態勢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在國內所有行業中信息產業的技術創新活躍度和技術創新能力保持持續提升的態勢。在國內所有行業專利申請和發明專利申請統計中,與信息產業相關專利申請的比重佔到四成左右。同時,在發明專利中信息產業領域的技術聚集度很高,在所有行業里發明專利佔53%,而在信息技術領域中,發明專利佔了68.6%。信息技術領域創新成果呈現逐步增長的態勢,整體增長速度明顯快於國內其他行業。信息產業領域技術創新水平的提升和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的增強,也比其他行業發展得更快。態勢二:不足以和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進行競爭在信息產業領域,國內外專利申請總量分別為47.3萬件和33.1萬件,雖然國內在總量上已超過了國外,但國內專利申請總量包括發明和實用新型,國內發明專利申請僅為國外的68.2%,就專利申請的質量而言,國內外差距依然比較明顯。這說明雖然我國信息產業規模發展很快,信息產業整體技術水平也在持續提升,但在技術競爭力上還不足以和發達國家抗衡。態勢三:國內外發明專利數量差距逐步縮小國內信息技術專利申請總量與發明專利申請量的年均增長率分別為18.9%和20.2%,國外專利申請總量和發明專利申請量年均增長率達到19.1%和19.2%,在這方面差距不是太大。盡管國內外發明專利數量近年來差距在逐步縮小,信息產業創新能力也在逐步提升,但國內真正改變相對弱勢的狀況還需要較長時間的創新和產品積累。態勢四:跨國公司加強在我國專利布局隨著我國信息產業在全球區域市場中地位的提升,以及國內信息產業整體技術實力的增強,美、日、韓和歐盟等國家主要跨國公司加強了在我國的專利布局,在信息產業九個技術領域中都保持著領先地位,並希望藉助知識產權發明優勢強化在我國技術和市場競爭中的主動地位。各個國家在不同技術領域的排名狀態和在國內專利申請總排名狀況基本一致,日本、美國、韓國位列前三,德國、荷蘭、法國緊隨其後。從專利申請分布來看,各國在計算機與自動化控制、基本電路與通用設備、電子器件等技術領域進行的專利布局情況非常接近,而且比重相當高,表明發達國家在這幾個技術領域的技術創新投入非常多,他們之間的技術競爭同樣激烈。態勢五:國內信息技術企業競爭壓力增大國內信息技術企業將不僅面臨著全球市場日益增加的技術競爭壓力,在國內市場也將面對跨國公司的技術與市場競爭。部分信息產業企業對創新成果實施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識逐漸趨於理性,國內企業發明申請比重都在增加,技術含量較高的發明專利成為專利申請的重點。態勢六:區域不平衡仍然存在內地城市中,廣東、北京、上海三個省市在專利數量上依然維持著繼續領跑的優勢,而西部地區的專利申請情況與之相比存在明顯差距。技術創新能力較強的省市以及在專利申請量排名前十位的省市依然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環渤海灣以及泛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專利申請量增長速度快於中西部地區的省市。而中西部地區,尤其是西部地區,無論在技術創新,還是在知識產權積累上,都有較大發展空間。態勢七:專利技術含量越來越高我國信息產業在快速融入全球化市場的同時,全行業技術創新意識、能力和速度都取得了較快進展。1998年至2007年,我國信息技術領域專利申請總量、發明專利申請量、實用新型專利申請量年均增長率分別是25.5%、27.1%和21.3%,其中發明專利增長最明顯,說明我國信息產業在規模化高速發展的同時整體技術態勢也在逐步改善。態勢八:部分國內企業技術競爭力明顯增強1998年至2007年是信息產業技術創新快速發展的十年,部分國內企業技術競爭力明顯增強。在與國外企業的競爭中,國內企業在技術創新水平、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都取得了明顯的進展。態勢九:市場應用導向明顯增強近年來我國信息產業技術創新和專利申請的市場應用導向明顯增強,技術創新成果的產業化應用進一步改善。授權發明專利比例明顯提高,專利潛在價值得到較大提高。近十年,信息技術領域授權的專利總量達29.9萬件,約為前13年信息技術專利申請總量的5倍,授權發明比重為43.8%,超過了前13年授權比重27個百分點,授權發明專利絕對數量約為前13年的13倍。這說明十年間我國信息產業技術創新取得了更大成就,專利申請質量明顯提高。態勢十:國內與國外授權專利的差距逐步縮小近10年國內企業技術研發方向更為廣泛,並涉及到相對基礎和關鍵的技術領域,信息產業創新成果技術含量得到提高,產業化應用效果逐步顯現。1998年至2007年十年間,內地授權的發明專利增長速度高於國外8個百分點,國內與國外授權專利總量逐步接近,但國外授權發明專利絕對數量依然是中國內地的3.5倍,我國信息產業與國外技術競爭力的差距還需要通過技術創新逐漸縮短</p>

㈤ 我國在信息科技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科學家及其成果是什麼

在高性能計算機、移動通信和軟體方面,打破了國外壟斷,跨越式地進入世界先進行列。曙光4000A高性能計算機的研製成功,使我國成為繼美國、日本之後第三個能製造和應用十萬億次級商用高性能計算機的國家。曙光4000A攻克了一系列「大規模機群」計算的關鍵技術,在性能價格比和性能功耗比等方面處於國際領先水平,其研究成果實現了多項全球第一,並申請了38項專利,其中包含31項發明專利。以龍芯、眾志等為代表的高性能通用CPU設計技術經歷了從初步掌握到逐步成熟的發展過程,初步改變了我國信息產業「空芯」的狀況

㈥ 中國最近的科技發展成就有哪些

中國近些年發展速度非常快,尤其是科技方面更是如此,成就較多,簡單舉幾個例子。

①超級計算機。在大數據廣為應用之下,超級計算機越來越受重視,而且應用場景越來越多,這使得超級計算機成為「國家科技體現的標配」,畢竟國家信息化是衡量一個國家現代化的重要標准,而實現這個標準的物質基礎,就是超級計算機。近些年,我國的超級計算機發展速度極快,目前綜合實力僅次於美國,遙遙領先於第三名,在全世界范圍之內形成了中美爭霸的局面,這本身就說明中國科技的崛起。

事實上,核電技術是我國未來要發展的方向,也是未來「出海」的主力產品之一,我個人認為他要比超級計算機更具變現力和戰略性。

㈦ 現代信息技術的成果應用成果哪些

20世紀最重大成就之一是計算機的發明和計算技術的應用和發展
2、兩個理論:內相對論與量子論容
3、三項突破:核能利用, 空間科學, 基因序列
4、四個模型:誇克模型, 宇宙大爆炸模型, 地球板塊模型, DNA雙螺旋結構模型

㈧ 現代信息技術的最新成果,以及今後的發展趨勢

1995年電腦正式使用在辦公,至今15年,信息技術在白領界,是一直都在發展的,互聯網信息技術在不斷更新。網路也是層出不窮。信息在如今的時間里,信息技術·············

㈨ 有關科技領域方面的發展成果

科來技領域方面的發展成果:
源1、信息技術領域我國不斷加大在這一領域的支持力度,諸多成果引起世界矚目:研製成功曙光4000A高性能計算機,實現了峰值速度每秒11.2萬億次,使中國成為繼美國、日本之後第三個能製造和應用十萬億次級商用高性能計算機的國家;以龍芯、眾志等為代表的高性能通用CPU設計技術經歷了從初步掌握到逐步成熟的發展過程,初步改變了我國信息產業「空芯」的狀況;我國研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三代移動通信標准,填補了我國百年通信史的空白,規模網路應用實驗順利完成。
2、生物科技葯物研發取得突破,研製成功重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成為全球第一個正式上市的基因治療葯物。
3、軍事方面 空軍的殲10戰斗機和梟龍戰斗機,海軍的170和171中華神盾,元級aip潛艇和093商和094晉核潛艇,陸軍99式主戰坦克,二炮的東風41洲際導彈列裝。
4、航空航天。神舟11號飛船順利升空、返回;量子號通訊衛星成功發射。

閱讀全文

與信息發展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表 瀏覽:294
內地音樂版權 瀏覽:208
公共衛生服務今後工作計劃 瀏覽:457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